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段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孙中山看到了西方的民主、独立与繁荣,但也看到了西方为工业化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集中他主张节制资本,为应对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长带来的土地问题他主张平均地权。这反映了孙中山A.立足中国国情又借鉴外来文明B.深受中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C.吸取了民主革命失败的教训D.侧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2.英国议会有上议院和下议院之分。1911年,新《议会法》通过,选举产生的下议院权力扩大,现代议会制度确立;世袭贵族为主的上议院,至今仍然保留对下议院通过法案的一年延搁否决权,掌握着最高司法权力。这表明英国议会制度A.在传统与现实之间谋求平衡 B.是对开明专制思想的实践C.体现出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 D.和代议民主的精神相违背3.两汉刺史按“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刺史只能检查郡守执行公务的情况,如发现其有不法行为,只能向朝廷“劾奏”。《后汉书·朱浮传》载,“旧制:州牧奏二千石长吏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史验案,然后黜退”。这反映出()A.中央旨在实现集权 B.地方吏治较为败坏C.朝廷强化监察地方 D.刺史州牧位卑权重4.鲁迅于20世纪初提出了改造国民性和“立人”两个相关的命题,认为中国“国民性”中存在的某些严重缺陷和弱点是由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所造成。为此,他A.著文立说,批判传统道德B.倡导民主,反对封建专制C.弘扬科学,摒弃愚昧迷信D.领导革命,重建道德价值5.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A.自由原则 B.制衡原则 C.民主原则 D.平等原则6.1955年,《人民日报》社论说:“不少的美术家为了强调人民生活中的光明和快乐,显然把生活简单地美化了,使生活过多地成为节日的天真的狂欢,而对于人民在争取美好生活过程中坚决斗争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却很少加以有力的表现。”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A.“左”倾错误严重摧残文艺发展B.艺术家深入理解“双百”方针C.党强调文艺要宣扬社会建设精神D.科学和文学领域呈现繁荣景象7.唐朝“侍老”制度规定,对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赋役俱免;八十岁以上者,给予一名“侍丁”在其身边照顾,免其赋役。这说明唐朝A.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 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D.统治者重孝道治天下8.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9.英国传教士埃德温·J丁格尔的《中国革命记》一书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中国人不再被他们傲慢的西方邻居排挤和强迫做生意的时代终会到来。相反地,很快地我们会和这里的人民进行一场艰难的国际性商业竞争。”这是因为辛亥革命A.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0.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维持对华严格的贸易管制,这种管制中的“治外法权”成为美国与西方盟国经济摩擦的火种。尼克松承认,近20年来,美国一直在世界上鼓吹和带头孤立封锁新中国,不但没有奏效,反而遭致自己对华利益的巨大损失。这说明A.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美国对华政策超越意识形态C.西方国家反对对华贸易管制 D.中国外交形势逐步趋向缓和11.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开始制定五年计一划,如一五计划1953—1957,二五计划1958—1962年,三五计划1966—1970年。如图是我国某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示意图(单位:万吨)。结合所学判断在该“五年计划”时期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B.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初步成效D.“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12.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火是最圣洁的东西,最圣洁的东西应该位于宇宙的中心。这一观点最有可能成为哪一学者的思想根源A.哥白尼 B.开普勒 C.伽利略 D.牛顿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前期有大量的“窖内多埋谷,寻常愿米贵”的农民,也有“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的贫困户,“如此硬穷汉,村村一两枚”。一个雇工一年平均能获得十二石的粮食收入,加上妇女的家庭副业收入,养活一个五口之家,即使不是衣食有余,也能维持日常生活用度。宗族和社邑等民间组织提高了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唐初全国平均每个家庭可养活4口人,到了755年,已能养活6口人。——摘编自张安福《唐代农民家庭经济研究》材料二到1800年,咖啡、茶、糖这些外来物成为类国人喜爱的食物。喝咖啡、饮茶的习俗得到普及。烤面包曾长期是家务劳动的主要内容,19世纪中期,肯特等郡已将这项技术遗忘。1850年,家内酿酒立业量只占酒类总产量的1/7.大量进口小麦和冷冻肉使得物价下降,到19世纪70年代末,工人食品支出下降了30%,肉类成为了劳工阶层的日常食物。罐头技术和保鲜技术延长了食物保存时间,一些原本奢侈的食品也走入寻常百姓家。受益于大规模批量生产,面包牛奶等的消费量增加,英国人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好。——摘编自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3卷)》等材料三l979年初,南海县委号召一年分地区先富起来。这一年,南海全县人均收入超220元,出现了一大批“冒尖队”。1980年1月,南海县委书记梁广大到南沙大队“贺富”。此举一出,南海全县铁起“学富、比富、赶富”热潮,潮动珠三角。“梁胆大”的声名远近传播。1981年8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南海经济,并配发社论《像南海那样把农村搞活变富》。——摘编自《佛山改革开放文史资料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前期农村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人经济生活的变化,并指出这些变化所反映的时代特征。(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海人民致富探索的历史意义。14.(20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1895年7月,徐悲鸿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位正直不阿的画家家里,从小跟随父亲读书画画。1917年从日本游学归来任教于北京大学,力主国画革新,指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1919年,在蔡元培等人帮助下留学西欧,八年间他潜心求学,观奉无数名画,遍访艺术大师。抗战时期,他画的骏马都是一往无前的气魄和铮铮硬骨。他画的雄狮,不是怒目欲毗的负伤之狮,就是威镇百兽的雄狮。1940年创作的巨幅国画《愚公移山》,表现剧烈运动中的人体,以艰卓精神和必胜信念震撼人心,是历史与现实、西洋画与中国画的完美结合。1946年,徐悲鸿担任北平艺专校长。他重视严格的基本训练,强调描写物象务求精确。同时反对照抄对象,主张有重点地取舍,既要致广大,又要尽精微。提倡现实主义,而不以抄袭古人为自足。——摘编自廖静文《徐悲鸿小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悲鸿国画创作的艺术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徐悲鸿国画风格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依据材料,孙中山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先进,也看到了西方文明的问题,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平均地权,由此可知,孙中山立足中国国情又借鉴外来文明,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共民主革命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革命失败的教训,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结合中国的国情学习西方文明,D不符合题意,排除。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孙中山看到了西方的民主、独立与繁荣,但也看到了西方为工业化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集中他主张节制资本,为应对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长带来的土地问题他主张平均地权”,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2、A【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随着时代的发展,英国的下议院权力不断扩大,世袭的上议院权力缩小,但是保持传统拥有对下议院通过法案的否决权,表明英国议会在传统与现实之间谋求平衡,故选A;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不是实践专制思想,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排除C;材料体现代议制中的制衡原则,符合代议民主精神,D错误。3、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两汉时期的刺史主要职责是郡守执行中央政策的情况及是否有违法行为,凸显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A正确;材料与地方吏治败坏无关,B排除;监察地方只是材料的表现,C排除;材料未涉及刺史的地位,D排除。故选A。4、A【解析】
根据材料鲁迅认为中国的“国民性”出了问题,故他通过文学革命批判传统道德,因此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体现政治上的问题和诉求,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问题的症结是封建思想而非迷信思想,故C选项错误;D选项鲁迅并非革命的领袖,故错误。5、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中体现的制衡原则,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分析材料信息“总统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材料反映了总统和议会权力的制衡关系,故答案选B。A项材料未体现;C项强调的是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材料也未体现;D项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材料也未体现。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制衡原则【名师点睛】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在各机构之间、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和两党之间实行相互的制衡。这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分权争衡的理念,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6、C【解析】材料“对于人民在争取美好生活过程中坚决斗争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却很少加以有力的表现”反映了对美术家的作品忽视社会主义建设倾向的批判,说明党强调文艺要宣扬社会建设精神,故C正确;1955年中国并没有严重的“左”倾错误,故A错误;“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故B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科学和文学领域呈现繁荣景象,故D错误。故选C。7、D【解析】唐朝通过制度规定,重视对老年人的照顾,说明统治者以孝道治天下。故答案为D项。A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宗法制重视血缘关系,材料反映的国家制度没有以此为根据,不能反映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加强,排除C项。8、B【解析】从材料中的“自不得提书‘夷’字”,可知西方列强以条约的形式,否定了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规制,故选B项。9、B【解析】
埃德温认为辛亥革命会让中国与西方形成商业竞争,可见其落脚点是辛亥革命的经济影响,即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正确;选项A是辛亥革命的政治成就,排除;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排除C;辛亥革命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D排除。10、D【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贸易战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导致美国经济严重受损,美国和盟友关系紧张,为此尼克松政府决定缓和对华管制,从而使中国外交趋势逐步趋向缓和,故选D;A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美国对华主要是贸易管制,没有超越意识形态,B错误;C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11、D【解析】
据材料数据可知,前三年工业发展比较快,后两年工业发展慢慢下降,农业发展有所增强,结合所学知识,这时期应是1958—1960年由于左倾错误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经济的困难,从1961到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以后,工业指标有所下降,农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故D选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二五计划期间的特征,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故A选项错误;国民经济陷入瘫痪状态应该是在文革时期,故B选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应该是改革开放以后,故C选项错误。12、A【解析】
据材料“火”“宇宙的中心”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太阳系中太阳通过散发热量使万物生长,这对哥白尼“日心说”的形成具有定的启迪作用。故A正确;开普勒提出行星运行规律,伽利略制造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空,牛顿经典力学,均与材料无关,排除BCD。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表现: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富裕农民数量多);就业途径较多,基本生活无忧;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口增加;应对灾荒的能力增强。原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统治者励精图治,进行制度创新(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推行);农耕技术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儒家思想的影响;基层自治组织的发展;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2)变化:新兴食物增加(食物品种增加);食物生产、加工、存储方式变化,手工劳动逐渐转向机器生产;食物价格下降;饮食中的等级差异缩小;肉类、脂肪类食物消费增加。时代特征: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新兴社会阶层的崛起。(3)历史意义: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调动了人们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改革);增加了人民收入,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了借鉴。【解析】
(1)一问根据材料一“大量的“窖内多埋谷,寻常愿米贵”的农民……一个雇工一年平均能获得十二石的粮食收入,加上妇女的家庭副业收入……提高了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到了755年,已能养活6口人”从贫困富裕人口变化、就业途径、劳动生产率、人口数量及抗灾能力进行概括回答;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政局、经济制度创新、农耕技术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儒家思想影响、基层治理能力及人民群众努力进行阐述即可。(2)一问根据材料二“咖啡、茶、糖这些外来物成为类国人喜爱的食物……肉类成为了劳工阶层的日常食物……罐头技术和保鲜技术延长了食物保存时间……受益于大规模批量生产,面包牛奶等的消费量增加”从食物品种、食物生产、加工、存储方式、机器生产使用、食物价格、等级差异差异及食物消费结构变化进行概括阐述;二问结合材料时代背景及所学从世界市场、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制度及社会阶层变化进行回答。(3)根据材料三“南海全县人均收入超220元……潮动珠三角……《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南海经济”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解放、生产积极性、人民生活水平进行分析,同时立足于改革开放进程进行阐述即可。14、(1)主张:在继承古画传统基础上革新;借鉴西方绘画艺术的精华成分;提倡现实主义,反映时代精神;重视严格的基本训练,力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金属配件疲劳分析考核试卷
- 探索项目管理在人力资源中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的职业能力展现试题及答案
- 毛皮制品的传统工艺展示考核试卷
- 童车制造企业市场竞争力分析考核试卷
- 2024年项目管理中绩效评估方法的考试内容试题及答案
- 组织学习计划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腐蚀与防护考试题及答案
- 滚动轴承的全球市场趋势分析考核试卷
- 2023年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勉县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 NBT 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
- 《大学生美育》 课件 第七章 艺术美
- 2024年巴西兽医快速诊断市场机会及渠道调研报告
- 2024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网课智慧树知道《人工智能引论(浙江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 场地使用免责协议
- 基于PLC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答辩稿课件
- 大数据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 热工基础课后答案超详细版(张学学)
-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数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