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阳能资源计算与评估方法2025-03-28发布2025-04-28实施I前言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 35数据处理 46代表年数据订正 57太阳能资源参数计算方法 68太阳能资源评估 8 附录B(规范性)长年代订正方法 附录C(规范性)有关重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附录D(规范性)月水平面总辐照量经验公式系数的计算方法 23附录E(规范性)起伏地形下太阳辐射计算方法 24附录F(规范性)太阳辐照量历史资料的使用 28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15/T577-2013《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能资源计算与评估方法》,与DB15/T577-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文件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能资源计算与评估方法”更改为“太阳能资源计算与评估方法”(见封面,2013年版的封面);b)增加了通用的术语定义(见3.1~3.5),更改了部分术语的定义(见3.6、3.9、3.10、3.12,2013年版的3.2、3.7、3.8、3.10),删除了不再通用的术语(见2013年版的3.1、3.5、c)更改了数据收集的相关规定(见第4章,2013年版的第4章);d)增加了长序列数据处理方法(见5.2),更改了短期实测数据处理方法(见5.1,2013年版的e)增加了长序列数据代表年确定方法(见6.1);f)增加了起伏地形下太阳总辐照量计算方法(见7.6);g)更改了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和稳定度等级(见8.1.2、8.1.3,2013年版的8.1、8.2),增加了直射比等级(见8.1.4)、太阳能直接辐射资源等级(见8.2)和评估内容要求(见8.3),删除了太阳能资源日最佳利用时段评估(见2013年版的8.3);h)增加了起伏地形下太阳辐射计算方法(见附录E),更改了部分附录内容(见附录A、附录C,2013年版的附录A、附录E)。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23)提出。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玉峰、孙永刚、赵艳丽、东方、王曼霏、刘诗梦。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3年首次发布为DB15/T577-2013;——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本文件规定了太阳能资源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代表年数据订正、太阳能资源参数计算方法以及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太阳能资源计算与评估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1155-2014太阳能资源等级总辐射GB/T31156太阳能资源测量总辐射GB/T31163太阳能资源术语GB/T33677-2017太阳能资源等级直接辐射GB/T33698太阳能资源测量直接辐射GB/T33699太阳能资源测量散射辐射GB/T34325-2017太阳能资源数据准确性评判方法GB/T35231-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辐射GB/T37525-2019太阳直接辐射计算导则GB/T37526-2019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QX/T117-2020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地面气象辐射QX/T535气候资料统计方法地面气象辐射3术语和定义GB/T3116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地外太阳辐射extraterrestrialsolarradiation地球大气层外的太阳辐射。物体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辐射能。2在给定时间段内辐照度的积分总量。在给定时间段内地外水平面太阳辐照度的积分总量。在给定时间段内法向直接辐照度的积分总量。水平面从上方2π立体角(半球)范围内接收到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来源:GB/T37526-2019,定义3.5]从日面及其周围一小立体角内发出的辐射。太阳辐射被空气分子、云和空气中的各种微粒分散成无方向性的、但不改变其单色组成的辐射。3在一给定时间,太阳直接辐照度达到或超过120W/m²的各段时间总和。在无任何遮蔽条件下,太阳中心从某地东方地平线到进入西方地平线,其光线照射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日照时数占可照时数的百分比。折算成标准辐照度下的日照时间。[来源:来源:GB/T31163-2014,6.15]4数据收集4.1数据要求4.1.1辐射要素包括水平面总辐射、法向直接辐射、水平面直接辐射、散射辐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等。4.1.2太阳能资源观测太阳能资源总辐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测量应符合GB/T31156、GB/T33698和GB/T33699的规定,太阳能资源观测和记录方法、要素值不正常时的处理方法等方面应按照GB/T35231-2017中第5和6章的规定执行。4.1.3数据代表性4.1.3.1太阳能资源数据地理位置与评估目标位置应属于同一气候区,地形地貌应无明显差异,距离不应超过100km。44.1.3.2太阳能资源数据宜包括最近30年以上太阳能资源各要素的逐月数据,不少于1个完整年的4.2.1应收集评估目标位置附近观测时间在1个连续完整年以上的太阳能资源实测数据。4.2.2数据质量应符合QX/T117-2020中附录B的要素内部一致性检查条款要求,数据时间分辨率至少为小时值,且有效数据完整率应不低于95%,连续缺测时间不宜超过3d。4.3.1应收集或计算可代表评估目标位置水至少包括近10年逐年数据和逐月数据。4.3.2长序列数据质量应符合GB/T34325-2017中4.2的要求,月值数据有效完整率应达到100%。4.3.3长序列数据时间宜在30年以上,应不少于20年。4.3.4具体应用中,应按照GB/T37526-2019中6.3.2的规定,按照国家级辐射站长序列实测数据、内部一致性、变化范围3个方面对数据合理性进行检验。a)总辐射最大辐照度<2000W/m²;b)日总辐射辐照量小于相应纬度带总辐射日辐照量的气候学界限参考值,见附录A中表A.1;c)依据月地外水平面太阳辐照量对实测月总辐照量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实测月总辐照量不应大d)月日照时数应小于月可照时数,见附录A中表A.2;5a)检验后列出所有不合理的数据和缺测的数据及其发生的时间;b)对不合理数据再次进行判别,挑选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有效数据,回归原始数据组;c)将备用或可供参考的同期记录数据,经过分析处理,替换已确认为无效的数据或填补缺测的数d)若没有备用或可供参考的同期记录数据,则从实测数据序列中选择与缺测时刻最近、天气现象相同、有实测数据的时刻进行数据插补;e)缺测数据插补方法应按照GB/T37526-2019中6.2.3.2的规定执行,1981年1月1日以前的太阳辐照量历史资料使用应按照附录F的规定执行。5.1.4有效数据的完整率有效数据完整率按照公式(1)计算。N——预期应记录的数据数目;M——没有太阳辐射数据记录的数目;N.确认为不合理太阳辐射数据的数目。5.1.5验证结果经过各种检验,剔除无效数据,替换为有效数据,整理出至少连续一年的现场辐射观测站逐小时总辐射数据,并注明这套数据的有效数据完整率。编写数据验证报告,对确认为无效数据的原因应注明,替换的数值应注明来源。5.2长序列数据处理5.2.1国家级辐射站长序列实测数据5.2.1.1地面气象辐射观测资料应符合QX/T117-2020规定的数据质量控制要求。5.2.1.2地面气象辐射气候资料统计应按照QX/T535规定的方法执行。5.2.2参证气象站长序列计算数据5.2.2.1若评估目标附近无符合要求的国家级辐射观测站,则可将附近达到空间代表性要求的、具备日照时数的气象观测站作为参证站,根据其记录的长序列日照百分率数据计算逐月水平面总辐射。5.2.2.2应满足GB/T34325-2017中4.2的要求,并说明其计算误差,误差计算方法应按照GB/T34325-2017中的4.3执行。5.2.3格点化长序列计算数据5.2.3.1基于卫星遥感、数值模拟或其他方法,计算得到一定区域内的格点化长序列太阳辐射数据。5.2.3.2应满足GB/T34325-2017中4.2的要求,并说明其计算误差,误差计算方法应按照GB/T34325-2017中的4.3执行。6代表年数据订正66.1长序列数据代表年确定方法采用GB/T37526-2019中7.1的规定,确定长序列数据代表年。6.2短期实测数据代表年订正当评估目标附近具备现场短期实测数据时,将验证后的现场短期实测数据与同期的国家级辐射站观测资料作相关性分析,确定经验系数,将现场短期实测辐射资料订正为反映当地长期平均水平的太阳辐射数据。数据订正具体方法按照附录B执行。6.3数据订正结果将订正后的太阳能资源数据处理成太阳能资源评估所需的各种参数,分析太阳能资源各要素的年内月变化和各月典型日变化规律等,并绘制图表。7太阳能资源参数计算方法7.1水平面月太阳总辐照量7.1.1水平面月太阳总辐照量由公式(2)计算。QM——水平面月太阳总辐照量,单位为兆焦耳每平方米(MJ/m²)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²);n——计算月的天数,如1月为31天;Qd——水平面日太阳总辐照量观测值,单位为兆焦耳每平方米(MJ/m²)或千瓦时每平方米7.1.2若评估目标附近无符合要求的国家级辐射观测站,可采用公式(3)推算离评估目标最近的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水平面月太阳总辐照量。Qm=Q₀(a+bS)………Qo——离评估目标最近的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月地外水平面太阳辐照量,单位为兆焦耳每平方米(MJ/m²)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²),计算方法按照附录C中公式(C.21)执行;a,b——经验系数,通过有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观测的国家级辐射观测站资料统计确定,并采用反距离权重法空间推广到无太阳辐射观测的地区。具体计算方法按照附录D执行;S——离评估目标最近的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月日照百分率,计算方法按照附录C中公式(C.14)执7.2水平面年太阳总辐照量水平面年太阳总辐照量按照公式(4)计算。Qy=ZM2=1Qm………Qy——水平面年太阳总辐照量,单位为兆焦耳每平方米(MJ/m²)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²);M——一年中各月的月序,如1月份M为1,其余类推;7.3水平面直接辐照量和法向直接辐照量7水平面直接辐照量和法向直接辐照量的计算应按照GB/T37525-2019中第5章的规定执行,具体计算方法按照附录C中C.8执行。7.4倾斜面太阳总辐照量7.4.1倾斜面上的月太阳总辐照量由公式(5)计算。Qs——倾斜面上的总辐射月辐照量,单位为兆焦耳每平方米(MJ/m²)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²);Ss——倾斜面上的直接辐射月辐照量,单位为兆焦耳每平方米(MJ/m²)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²),计算方法按照附录C中的公式C.15执行;Ds——倾斜面上的散射辐射月辐照量,单位为兆焦耳每平方米(MJ/m²)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²),计算方法按照附录C中的公式C.16执行;计算方法按照附录C中的公式C.17执行。7.4.2倾斜面年太阳总辐照量可通过累加一年中各月的倾斜面月太阳总辐照量来计算。7.5峰值日照时数峰值日照时数由公式(6)计算:Tp——一段时间的峰值日照时数,单位为小时(h);Q——一段时间的总辐照量,计算中需将单位转换为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²)。7.6起伏地形下太阳总辐照量7.6.1起伏地形下月太阳总辐照量按照公式(7)进行计算,适用于受复杂地形影响较大的山地或丘陵地貌区域。式中:Qaβ——起伏地形下太阳总辐照量,单位为兆焦耳每平方米(MJ/m²)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²);QbaB——起伏地形下太阳直接辐照量,单位为兆焦耳每平方米(MJ/m²)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²),计算方法按照附录E中的E.4执行;Qdaβ——起伏地形下散射辐照量,单位为兆焦耳每平方米(MJ/m²)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²),计算方法按照附录E中的E.5执行;QraB——地形反射辐照量,单位为兆焦耳每平方米(MJ/m²)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²),计算方法按照附录E中的E.6执行。7.6.2起伏地形下年太阳总辐照量可通过累加一年中各月的起伏地形下月太阳总辐照量来计算。88.1太阳能资源(总辐射)等级采用水平面年太阳总辐照量、稳定度、直射比和日峰值日照时数作为太阳能资源(总辐射)等级划注1:太阳能资源稳定度表征太阳能资源年内变化的状态和幅度,在实际大气中,其数值在(0,1)区间变化,越接近于1越稳定。注2:直射比表征水平面直接辐射辐照量在总辐射辐照量中所占的比例,在实际大气中,其数值在(0,1)区间变化,越接近于1,水平面直接辐射所占比例越高。等级符号最丰富A很丰富BCD注:Q表示水平面年太阳总辐照量,采用多年平均值(一般取30年平均)。很稳定ABCD注:R表示总辐射稳定度,计算R时,首先计算总辐射各月平均日辐照量的多年平均值(一般取30年平均),然同求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计算方法按照附录C中C.9中公式(C.30)执行。9表3直射比等级等级说明A直接辐射主导高B直接辐射较多中C散射辐射较多低D注:R表示直射比指标,计算品时,首先计算水平面直接辐射和总辐射年辐照量的多年平均值(一般取30年平均),然后求二者之比。计算方法按照附录C中C.10中公式(C.32)执行。8.1.5日峰值日照时数等级采用代表年数据,计算评估目标的日峰值日照时数,进行发电能力评估,划分标准见表4。表4日峰值日照时数等级分级阈值(单位:小时)AB强CD注:T表示日峰值日照时数,计算T时,首先计算代表年的峰值日照时数(一般取30年平均)均日峰值日照时数。T值越大,说明一日可利用太阳能资源越多。8.2太阳能直接辐射资源等级8.2.1划分指标采用年法向直接辐射辐照量、法向直接辐射稳定度和直射比作为太阳能直接辐射资源等级划分指标。8.2.2年法向直接辐射辐照量等级采用代表年数据,按照GB/T33677-2017中4.2的划分标准,分为一类资源区(A)、二类资源区(B)、三类资源区(C)和四类资源区(D)四个等级,划分标准见表5。表5年法向直接辐射辐照量等级等级符号一类资源区A二类资源区B三类资源区C四类资源区D注:DNRy表示年法向直接辐射辐照量,采用多年平均值(一般取30年8.2.3法向直接辐射稳定度等级很稳定ABCD注:R表示太阳直接辐射稳定度,计算R时,首先计算多年平均(一般取30年平均)的各月平照量,然后求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计算方法按照附录C中C.9中公式(C.31)执行。8.3.4.2评估目标区域如有现场实测数据,则应分析实测年太阳能资要素日变化特征,说明不同天气条件(晴天、多云、雾霾、沙尘、阴天、雨天等)下的辐照度随天气变8.3.6.1太阳能资源(总辐射)评价结论包括但不限于:应针对太阳能资源的不同利用方式(如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给出开发利用建议。(资料性)重要参数列表A.1总辐射日辐照量气候学界限参考值表A.1给出了各纬度带最大可能的总辐射日辐照量。表A.1总辐射日辐照量气候学界限参考值北纬(°)8月10月11月12月50A.2内蒙古地区逐月的可照时数表A.2给出了内蒙古各纬度带逐月的可照时数。月北纬二月(平)二月(闰)十一月十二月(闰年)代表日n(日期序号)(平年/闰年)δ(°)(平年/闰年)17日15日16日15日15日11日表A.3各月代表日及其赤纬角(续)代表日n(日期序号)(平年/闰年)δ(°)(平年/闰年)17日17日16日10月16日11月15日12月11日表A.4典型下垫面的地表反照率雪(紧、洁)雪(湿、脏)(太阳高度角>25°)(太阳高度角<25°)(规范性)长年代订正方法B.1线性相关订正法将有长期辐射观测的参证气象站同期逐时水平面总辐照量数据与现场辐射观测站实测的各月逐时水平面总辐照量数据建立相关关系,按照公式(B.1)计算。y=kx+b………(By——现场辐射观测站实测水平面总辐照量;k,b——均为经验系数;x——参证气象站同期水平面总辐照量。如果两者相关性较好,则分月进行延长订正,即将参证气象站多年对应月份平均水平面总辐照量代入公式D.1,获得现场辐射测站多年对应月份平均水平面总辐照量,各月求和即可得到现场辐射测站多年平均年水平面总辐照量。B.2比值订正法如果现场辐射站观测值与同期参证气象站观测值的比值是稳定的,则长年代订正公式按照公式(B.2)计算。Qa——现场辐射观测站的多年平均辐射月值;Qa——现场辐射观测站的观测月月值;Q₆——参证气象站的观测月月值;Qb——参证气象站的多年平均辐射月值。B.3气候计算法气候计算法是建立在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基础上,适用于本站或临近气象站有长年代的日照或者云观测资料。计算方法按照附录D执行。若计算点附近的气象站无长期太阳辐射观测记录,应选择与计算点处于同一气候区、且距离最近的长期辐射观测站的经验系数a和b,结合计算点所在地区气象站多年平均月日照百分率,代入公式(3)中,近似估算计算点的多年平均总辐照值。值得注意的是,气候计算法经验性很强,存在经验系数的稳定性和时空扩展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建议建立太阳辐射观测站,开展至少一年的辐射要素观测。(规范性)p²=1.000423+0.032359sinx+0.000086sin2x-0.008349cosx+0.000115x=2π×57.3×(N+△N-N₀)/365.2422N——按天数顺序排列的积日,1月1日为0,其余类推……,12月31日为364(平年);闰年12月31时时间差订正值W两项组成,见公式(C.3)~公式(C.5),为日的小数部分;时时间差订正值W两项组成,见公式(C.3)~公式(C.5),为日的小数部分。N₀=79.6764+0.2422(y-1985)-INT[0.25×(y-1985)]……(C.5))(C.6)p日地平均距离修正值,无量纲;N——按天数顺序排列的积日,1月1日为1,12月31日为365(平年);闰年12月31日为366。太阳赤纬由公式(C.8)计算。0.3656cos2x+0.0201cos3x)………(C.7)δ太阳赤纬,单位为度(°),取值范围为-23.45°~+23.45°;N——按天数顺序排列的积日,1月1日为1,12月31日为365(平年);闰年12月31日为366。C.2日出、日落时角wo=±arccos(-tanφtanδ)………可照时数是计算日照百分率时用到的参数,用公式(C.11)和公式(C.12)计算。φ——地理纬度,单位为度(°);8——太阳赤纬,单位为度(°);γ——蒙气差,取值为34'。由于地球每小时自转15°,所以可照时数也可用公式(C.13)计算。C.5倾斜面上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反射辐射月辐照量角分别按照公式(C.15)、公式(C.16)、公式(C.17)、公式(C.Ss=SH·Rb………(CSs——倾斜面直接辐射月辐照量,单位为兆焦耳每平方米(MJ/m²)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²);SH——水平面直接辐射月辐照量,单位为兆焦耳每平方米(β——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倾角),单位为度(°)。QH——水平面总辐射月辐照量,单位为兆焦耳每平方米(MJ/m²)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²);β——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倾角),单位为度(°);有具体数值时,一般情况下可取p=0.2。φ——地理纬度,单位为度(°);β——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倾角),单位为度(°);δ各月代表日的太阳赤纬,单位为度(°),见附录A中表A.3;W——各月代表日的日落时角,单位为度(°)。W——各月代表日的日落时角,单位为度(°);φ——地理纬度,单位为度(°);8——各月代表日的太阳赤纬,单位为度(°),见附录A中表A.3;β——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倾角),单位为度(°)。C.6.1日地外水平面太阳辐照量Qn——日地外水平面太阳辐照量,单位为焦耳每平方米(J/m²),可将单位换算为兆焦耳每平方米(MJ/m²)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T——时间周期为24×60×60s;I₀——太阳常数,取值为1366.1,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²);@o——日落时角,同公式(C.10);φ——地理纬度,单位为弧度(rad);C.6.2月地外水平面太阳辐照量月地外水平面太阳辐照量按照公式(C.21)计算。Qo=ZM=1Qn……………C.7.1水平面直接辐射和法向直接辐射之间的转换关系DHI=DNI·sinHA=DNI·cosθz………(C.21)HA——太阳高度角,单位为度(°);θ——太阳天顶角,单位为度(°)。t——时间,单位为秒(s)。DHR某一段时间的水平面直接辐照量,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²);DNI——某时刻的瞬时法向直接辐照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²);DNI-某一段时间的平均法向直接辐照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²);t——时间,单位为秒(s)。θz——太阳天顶角,单位为度(°);HA——太阳高度角,单位为度(°)。C.7.2具备总辐射和散射辐射实测数据时的水平面直接辐照量和法向直接辐照量计算方法法向直接辐照度和法向直接辐照量按照公式(C.22)和公式(C.24)计算得到,其中水平面直接辐照度的计算公式按照公式(C.26)、公式(C.27)计DIF某时刻实测的瞬时水平面散射辐照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²);DHI=GHI-DIF………(C.26)GHI-某一段时间的平均水平面总辐照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²);DIF某一段时间的平均水平面散射辐照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²)。C.7.3具备总辐射实测数据时的水平面直接辐照量和法向直接辐照量计算方法本节方法仅适用于计算小时散射辐射,在此基础上可计算小时水平面直接辐射和小时法向直接辐射。水平面散射辐照度、散射辐射与晴空指数的经验关系分别按照公式(C.28)、公式(C.29)计算。f(kr)——散射辐射与晴空指数的经验关系。f(kT)——散射辐射与晴空指数的经验关系;a₁~a₅——经验系数,可根据周边有代表性的气象站实测总辐射和散射辐射数据进行拟合确定。此外式(C.29)中的分段临界值0.35和0.75,属于经验取值,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拟合方程进行调整;kT——晴空指数,即总辐射与地外水平面太阳辐射的比值。根据C.8.2的方法,计算DHI、DNI、DIR和DNR,其中GHI基于实测得到,DIF基于公式(C.28)计算得到。C.7.4不具备太阳辐射实测数据时的水平面直接辐照量和法向直接辐照量计算方法在不具备太阳辐射实测数据的条件下,应按照GB/T37525-2019中5.3推荐的气候学统计方法和物理反演方法,推算水平面直接辐照量和法向直接辐照量。C.8总辐射和法向直接辐射稳定度指标太阳总辐射稳定度由公式(C.30)计算。Rw——太阳总辐射稳定度指标,无量纲数;Q,Qm2,…,Qm12——1至12月各月平均日总辐照量的多年平均值。法向直接辐射稳定度由公式(C.31)计算。DB15/T577Rwd——法向直接辐射稳定度指标,无量纲数;DNRm,DNRm2,…,DNRm12——1至12月各月平均日法向直接辐照量的多年平均值。C.9直射比指标直射比指标由公式(C.32)计算。Rp——直射比指标,无量纲数;DHRy——水平面直接辐射年辐照量的多年平均值,单位为兆焦耳每平方米(MJ/m²)或千瓦时每平Q——水平面总辐射年辐照量的多年平均值,单位为兆焦耳每平方米(MJ/m²)或千瓦时每平方米(规范性)-参考站点逐年水平面总辐射月辐照量与地外太阳辐射月辐照量的比值;y——参考站点历年水平面总辐射月辐照量与地外太阳辐射月辐照量比值的平均值。(规范性)Q=Qo(aG+bG·s)…………米(MJ/m²)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²); Q₆——水平面直接辐射辐照量,单位为兆焦耳每平方米(MJ/m²)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²);Q——散射辐射辐照量,单位为兆焦耳每平方米(MJ/m²)或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²);E.3起伏地形下地外水平面太阳辐照量分布式计算模型sinhs=cosθ=u·sinδ+v·cosδ·cosw+w·cosδ·sinhg——坡向β,坡度为α的坡面上的太阳高度角,单位为度(°);0—光线入射角,即倾斜面的法线与太阳光线的夹角,单位为度(°);δ——太阳赤纬,单位为度(°);W——太阳时角,单位为度(°)。u=sinφ·cosα-cosφ·sinα·cosβ………(φ——地理纬度,单位为度(°);α——坡度,即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单位为度(°);β——坡向,单位为度(°)。v=sinφ·sinα·cosβ+cosφ·cos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发培训规划方案范本
- 渔业资源的评估与管理措施考核试卷
- 游艺用品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发展考核试卷
- 糕点烘焙店的顾客忠诚计划考核试卷
- 畜牧业粪污处理与乡村振兴战略考卷考核试卷
- 2025年【金属非金属矿山提升机操作】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塑料片材生产线的过程控制考核试卷
- 2024年项目管理认证检测试题及答案
- 红心猕猴桃营养管理考核试卷
- 2023年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成熟人才招聘【39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立绘买断合同协议
- 综合执法改革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泉州实验中学初一新生入学考试数学试卷
- 人工智能在航班调度中的未来应用探讨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人文英语3》一平台在线形考综合测试(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 陕西气象部门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学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实施方案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基于PLC的高空作业车电控系统设计
- 河南省驻马店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