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74_第1页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74_第2页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74_第3页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74_第4页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7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第四节观赏植物枝干病虫害一、溃疡病类二、腐烂病类三、枯萎病类四、丛枝病类五、天牛类六、小蠹虫类七、木蠹蛾类八、透翅蛾类九、螟蛾类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别名:槐树腐烂病、烂皮病寄主:槐树、龙爪槐危害特点:引起苗木、幼树和大枝枯萎,甚至导致整株死亡。地理分布:河北鹿泉,河南、陕西、江苏等。一、溃疡病类槐树溃疡病

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1.症状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2.病原三隔镰孢菌[Fusariumtricinctum(Corda)Sacc.],属真菌半知菌亚门镰孢霉属;多主小穴壳菌(DothiorellaribisGrossetDu),属真菌半知菌亚门小穴壳属。

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3.发病规律 (1)越冬:多发生在2~4年生大苗的绿色主茎及大树的1~2年生绿色枝条上。(2)侵染多自皮孔和叶痕侵入,也可从断枝、残桩及修剪伤口、虫伤口和死芽等处侵入。有潜伏侵染的特性。病害于3月初开始发生,3月中旬至4月底,病情发展迅速,夏初逐渐停止。多主小穴壳菌型的病斑于当年子实体出现后就不再扩展,但病斑周围却很少产生愈合组织,翌年多有复发现象。(3)发病条件:新移栽的幼树易发病。定植数年后的幼树发病与冬春季节干旱有关。植株失水,生长衰弱,为该病的诱导因素。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4.防治措施(1)加强养护管理在起苗、假植、运输和定植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苗木失水,减少发病。(2)药剂防治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加适量泥土后涂病部7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洒。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二、腐烂病类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1.症状

仙客来细菌性软腐病病株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2.病原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胡萝卜致病变种

Erwiniacarotovorapv.carotovora(Jones)Bergey海芋欧文氏菌

E.aroideae(Townsend)Holl.属细菌薄壁菌门欧文式杆菌属。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7~30℃。

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3.发病规律 (1)越冬:病原细菌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2)传播:病原菌借雨水、灌溉水和昆虫传播。(3)侵染:通过虫伤口或分根移栽造成的伤口侵入寄主,尤其是鸢尾钻心虫的幼虫在幼叶上造成的伤口。(4)发病条件:温度高、湿度大时发病严重;连作地发病严重。德国鸢尾和澳大利亚鸢尾易感病。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4.防治措施(1)选择健康无病球茎或根状茎作繁殖材料;及时剪除病叶或拔除病株销毁;彻底挖除腐烂的球茎,贮藏期发现有病球茎及时剔除。(2)病害严重的土壤可用0.5%~1%福尔马林10g/m2进行消毒后再种植。(3)发病前期或初期喷药防治,每月喷洒1次。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70%D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喷洒杀虫剂防治鸢尾钻心虫的危害。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三、枯萎病类月季枝枯病

寄主:月季、玫瑰、蔷薇等蔷薇属植物。危害特点:常引起月季枝条干枯,严重时整株枯死。

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1.症状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2.病原伏克盾壳霉(ConiothyriumfuckliiSacc.),又名蔷薇盾壳霉,属真菌半知菌亚门盾壳霉属。分生孢子器黑色,扁球形,具乳突状孔口。分生孢子梗短,不分枝。分生孢子浅黄色,单胞,近球形。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3.发病规律(1)越冬: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枝条的病组织内越冬。(2)传播:借风雨和浇灌水滴的飞溅传播。(3)侵染:病菌通过休眠芽或伤口侵入寄主。修剪、嫁接以及枝条摩擦、昆虫为害等造成伤口的是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4)发病条件:管理不善、过度修剪、肥料不足、树势衰弱则发病严重。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4.防治措施(1)及时修剪病枝并销毁。晴天修剪,利于伤口愈合。修剪口,可用1%硫酸铜消毒,再涂波尔多浆保护。(2)发病初期喷雾防治。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代森锌可湿性粉剂与苯来特可湿性粉剂各1000倍混合液。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四、丛枝病类泡桐丛枝病

别名:凤凰窝寄主:泡桐

危害特点:影响生长量和树势,幼苗和幼树受害严重时,当年即枯死。地理分布: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安徽、江西。

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1.症状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2.病原植原体Phytoplasma3.发病规律(1)越冬:植原体大量存在于韧皮部输导组织的筛管内。泡桐的种子带病率极低或基本不带病。(2)传播侵染:烟草盲蝽和茶翅蝽是传播泡桐丛枝病害的介体昆虫。带病的种根和苗木的调运是病害远程传播的重要途径。(3)发病条件:在相对湿度大、降雨量多的地区,一般发病较轻。一般白花泡桐、川桐和台湾泡桐较抗病,兰考泡桐、楸叶泡桐易感病。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4.防治措施(1)选用无病植株作采种和采根母株;不用平茬苗和留根苗。采用种子繁殖。(2)采根后,种根用50℃温水浸种根10~15min后,取出晾干24h。(3)秋季病害停止发生后彻底修剪病枝;春季树液向上回流之前,对病枝进行环状剥皮。(4)用10~20mg/ml的四环素15~30ml注入幼苗或幼树的髓心内。大树在干基部或丛枝基部打洞,将针管插入边材木质部注入药液。(5)药剂防治传病介体昆虫。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五、天牛类(一)星天牛学名: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别名:抱脚虫、脚虫、盘根虫、花牯牛

分类:鞘翅目天牛科寄主:柑橘、杨、柳、榆、刺槐、悬铃木、无花果、樱花、合欢、银桦、相思树、海棠、垂柳、紫薇、桑、大叶黄杨、罗汉松等观赏植物。为害特点:以幼虫蛀害大树主干距地面45厘米和地下主根15厘米以内。初孵幼虫先在树皮下蛀食,2个月后蛀入木质部,直至根部、轻则树体生长不良,重则整株整园枯死毁树毁园。地理分布:北起吉林、辽宁,西到甘肃、陕西、四川、云南,南迄广东,东达沿海各省和台湾。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1.形态特征星天牛危害法国梧桐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2.发生规律一般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或主根内越冬。4月下旬或5月上旬成虫羽化,5~6月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飞向树冠,啃食细枝皮层,造成枯枝。5~6月产卵最盛,卵多产于树干离地面0.3~0.7m范围内,产卵处树皮常裂开、隆起,表面湿润。幼虫孵出后,从产卵处蛀入,向下蛀食于表皮和木质部之间,形成不规则的扁平虫道,虫道中充满虫粪。1个月后开始向木质部蛀食,蛀至木质部2~3cm深度就转向上蛀,蛀道加宽,并开有通气孔从中排出粪便。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学名:Apriona

germariHope别名:黄褐天牛、桑粒肩天牛分类:鞘翅目天牛科寄主:桑、榆、海棠、无花果、杨、柳、紫薇、柑橘、枣、女贞、椿树、刺槐等多种观赏植物。为害特点:成虫啃食嫩枝皮层,造成许多孔洞,使果树生长衰弱,叶色变黄,严重时枝干枯死。地理分布:全国各地

(二)桑天牛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1.形态特征成虫危害状幼虫头部特征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2)发生规律南方1年发生1代,江浙等省2年1代,北方2或3年1代,以幼虫在树干孔道中越冬。2~3年1代时,幼虫期长达2年。6月初化蛹,6月下旬羽化,7月上、中旬开始产卵,7月下旬孵化。1年1代地区,越冬幼虫5月上旬化蛹,5月下旬羽化,6月上旬产卵,6月中旬孵化。成虫一般晚间活动,有假死性,喜食新枝树皮、嫩叶及嫩芽。成虫产卵于一年生枝条上,咬破树皮和木质部,成长方形伤口,然后产卵于其中。初孵幼虫蛀入木质部,逐渐侵入内部,向下蛀食成直孔道。老熟幼虫常在根部蛀食,化蛹时,以木屑填塞蛀道上、下两端。25d左右成虫羽化飞出。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二)天牛类防治措施(1)及时剪除或砍伐严重受害株,剪除被害枝梢,避免蛀入大枝为害。清晨在有新鲜伤口的枝条上寻找成虫并人工捕杀。发现树干有新鲜粪屑时,挑开皮层捕杀幼虫。在天牛产卵部位及刻槽用小刀刮卵。天牛幼虫尚未蛀入木质部或仅在木质部表层为害或蛀道不深时,用钢丝钩杀幼虫。(2)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500倍液注射入蛀孔内或浸药棉塞孔,用泥封孔,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做成毒签插入蛀孔内,毒杀幼虫。也可用52%磷化铝片剂,进行熏蒸。(3)在成虫羽化前,将树干距地面以上1m范围内,刷白涂剂(配方:石灰10kg+硫磺1kg+盐10g+水20~40kg)。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六、小蠹虫类

柏肤小蠹学名:Pholoeosinus

aubeiPerris别名:侧柏小蠹分类:鞘翅目小蠹虫科寄主:侧柏、桧柏、龙柏、柳杉等。为害特点:以成、幼虫蛀食为害。地理分布: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甘肃、四川等省。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1.形态特征成虫幼虫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柏肤小蠹坑道-树皮内部柏肤小蠹蛀入孔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2.发生规律华北地区1年1代,少数1年2代。以成虫在柏树枝梢内越冬。翌年3~4月飞出,雌虫寻找生长势弱的侧柏或桧柏,蛀入皮下,侵入孔为圆形,雄虫跟踪进入,共蛀交配室,在内交尾,然后雌虫蛀母坑道并在两侧卵室产卵,雄虫则将木屑清出侵入孔。雌虫一生可产卵20~100粒,卵期7d左右。幼虫在木质部与韧皮部间筑细长而弯曲的孔道,5月中、下旬老熟幼虫筑蛹室化蛹,蛹期约10d。成虫于6月上旬开始出现,羽化期一直延续到7月中旬,6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新羽化的成虫取食柏树枝梢。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3.防治措施(1)及时浇水、施肥、松土,适时合理修枝、间伐,对弱树和古树及时复壮。及时剪除虫害严重的枝条。(2)饵木诱杀4月上旬至5月下旬,6月中旬至8月下旬设置新伐直径大于2cm侧柏枝干,5~10根成捆平放于背风向阳处,引诱成虫侵入,并在饵木上喷施菊酯类农药。也可利用柏树提取液,采取粘胶式诱捕器诱杀成虫。(3)生物防治利用土耳其扁谷盗、绿僵菌等进行防治。并注意保护利用天敌。(4)药剂防治成虫为害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防治。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七、木蠹蛾类

咖啡木蠹蛾学名:Zeuzera

coffeaeNietner别名:咖啡豹蠹蛾、棉茎木蠹蛾、胡麻布蠹蛾分类:鳞翅目木蠹蛾科寄主:石榴、月季、樱花、山茶、木槿、紫荆等木本观赏植物。为害特点:以幼虫钻蛀枝条或茎杆。地理分布:广东、江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河南、湖南、四川等地。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1.形态特征成虫幼虫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2.发生规律1发生1~2代。发生2代区第1代成虫期发生于5月上、中旬至6月下旬,第2代在8月初至9月底。发生1代区以幼虫在被害枝条的虫道内越冬,次年3月中旬开始取食,4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化蛹,5月中旬幼虫开始化蛹,5月中、下旬开始羽化,至7月上旬结束。5月底、6月上旬即可见到初孵幼虫。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弱。卵块产于树皮缝隙、旧虫道内、新抽嫩梢或芽腹处。成虫寿命1~6d。卵期9~15d。

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幼虫孵化后,吐丝结网被覆卵块,群集于丝幕下取食卵壳,2~3d后扩散。在叶腋处或嫩梢顶端几个腋芽处蛀入,虫道向上。蛀入后1~2d,蛀孔以上的叶柄凋萎、干枯,并常在蛀孔处折断,取食4~5d后幼虫又转移至新梢。6~7月幼虫向下部二年生枝条转移为害,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环绕枝条蛀食成环状,枝条很快枯死。10月底、11月初幼虫停止取食,在蛀道内吐丝缀合虫粪、木屑封闭两端越冬。

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3.防治措施(1)加强养护管理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及时剪除虫伤枝条。(2)药剂防治幼虫孵化尚未侵入枝干为害前,喷施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在幼虫侵入皮层或边材表层期间用40%乐果乳剂加柴油(1:9)喷洒。对已侵入木质部的幼虫,可用棉球沾二硫化碳或50%敌敌畏乳油10倍液塞入或注入孔道内,用泥封口。(3)灯光诱杀虫羽化期,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八、透翅蛾类白杨透翅蛾学名:Parathrene

tabaniformisRott分类:鳞翅目透翅蛾科寄主:杨、柳为害特点:以幼虫蛀食顶芽及茎干、枝条,抑制顶芽生长,树干形成瘤状虫瘿,易枯萎或风折。地理分布:河北、河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江苏、浙江等省区。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1.形态特征第七章观赏植物病虫害2.发生规律华北地区多为1年1代,部分2代。以幼虫在枝干隧道内越冬。翌年4月初取食为害,4月下旬幼虫开始化蛹。成虫5月上旬羽化,6月到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10月中旬羽化结束。成虫喜光,飞翔力强,白天活动。卵多产于叶腋、叶柄、伤口裂缝处及有绒毛的嫩枝上。卵期7~15d。幼虫多从伤口旧孔道蛀入,10月初停止取食,封闭孔道,吐丝作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