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胃肠道病毒总论肠道病毒属急性肠胃炎病毒肠道病毒属〔小RNA病毒科〕分类学特性感染机制致病性人类肠道病毒:71种血清型最初分类〔按致病机理〕: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A(CVA),柯萨奇病毒B(CVB),埃可病毒。新的病毒命名方法:EV68,EV69,EV70,EV71,肠道病毒属分类学特性感染机制致病性肠道病毒属〔小RNA病毒科〕病毒种肠道病毒属〔小RNA病毒科〕分类学特性感染机制致病性生物学性状属性值对称性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包膜无基因组+ssRNA7.0-8.8kbEV:7.4kb稳定性耐乙醚,耐酸(PH3-5),耐胆汁致病性能在肠道细胞胞质中增值,通过粪便排出体外,但多不引起肠道症状,主要侵入血流产生病毒血症。致肠道外的多种疾病。肠道病毒属〔小RNA病毒科〕分类学特性感染机制致病性VP1、VP2、VP3暴露在外,具有免疫原性VP4在内部与病毒RNA结合,在维持病毒构型中起重要作用。病毒结构肠道病毒属〔小RNA病毒科〕分类学特性感染机制致病性EV基因组结构与编码蛋白EV71:VPg
:具有蛋白酶活性图注:结构蛋白:VP1-4;其中VP1-3位于衣壳外部,VP4位于内部功能蛋白:2A-C,3A-DVPg:病毒基因组连接蛋白,RNA复制中充当引物:具有RNA依赖性RNA聚合酶活性肠道病毒属〔小RNA病毒科〕分类学特性感染机制致病性EV非编码区功能图注:CL:三叶草区域IRES: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PCBP2: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5’UTR:3’UTR:长度可变的poly(A),与病毒RNA复制有关分类学特性感染机制致病性肠道病毒属〔小RNA病毒科〕1.病毒蛋白2A的蛋白酶活性破坏宿主细胞转录。2.有些小RNA病毒可通过3D作为NLS将3CD前体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从而影响宿主蛋白的转录。3.病毒蛋白可影响宿主细胞的分泌,进而影响MHC-I分子对抗原的呈递。4.病毒对细胞的影响会造成细胞的凋亡,这对病毒的复制是不利的,因此病毒通过病毒蛋白抑制细胞凋亡。5.宿主细胞分裂约快,病毒产生越快。分类学特性感染机制致病性肠道病毒属〔小RNA病毒科〕稳定性:无包膜,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耐受胃酸、蛋白酶、胆汁的作用,对外界抵抗力强,在粪便、污水中可存活数月,-70℃可存活数年。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途径,也存在飞沫传播,口对口传播。致病性:通过肠道进入机体,但其主要危害是损伤肠道外的重要器官〔如:中枢神经系统,心肌,胰腺,骨骼肌等〕,引起脊髓灰质炎,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心肌炎,心周炎,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属〔小RNA病毒科〕总结分类:小RNA病毒科特性:正单链RNA病毒。结构与功能:正二十面体;多聚蛋白质;具有蛋白酶活性的非功能蛋白参与多聚蛋白质的剪切,并对细胞自身功能产生影响。稳定性:对环境有抵抗性,耐蛋白酶,胆汁,胃酸。传播:粪口传播为主致病性:通过肠道侵入人体,感染身体其他组织与器官。肠道病毒属典型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特性感染机制传播治疗预防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肠道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V)仅感染灵长类动物,引起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1909年确认存在。世界卫生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发起的扩大免疫方案,使各国将脊髓灰质炎疫苗列入方案免疫,目前世界范围内脊髓灰质炎已经极少。WHO将其列为近期要消灭的病毒之一。典型的EV形态与结构,与其他EV同源性很高。有三种型别,无免疫交叉抵抗力强,在污水与粪便中可以存活数月,耐胃酸、蛋白酶、胆汁。对热有一定抗性。50℃可迅速灭活病毒流行病学特异性受体:CD155(VCAM-1),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仅在脊髓前角细胞、背根神经节细胞、运动神经元、骨骼肌细胞、淋巴细胞等中分布。CD155在正常细胞中的作用为建立细胞间细胞粘附,并可能在体液免疫,NK细胞介导的免疫监视中起重要作用。脊髓灰质炎病毒特性感染机制传播治疗预防流行病学脊髓灰质炎病毒特性感染机制传播治疗预防流行病学脊髓灰质炎病毒特性感染机制传播治疗预防流行病学1周17周M细胞第一次病毒血症第二次病毒血症病毒在神经细胞内使细胞转录与翻译均受到抑制,影响细胞一系列功能,最终导致细胞凋亡。脊髓灰质炎病毒特性感染机制传播治疗预防流行病学PV逃防止疫监视的机制:1.可以在胃肠道高度酸性的环境中存活。2.复制迅速3.影响MHC分子的抗原呈递免疫性:IgA:阻止病毒从胃肠道中进入血流。IgG与IgM:阻止病毒在体内的传播。脊髓灰质炎病毒特性感染机制传播治疗预防流行病学传播方式:
粪口传播口对口传播
飞沫传播易感人群:1~6岁儿童传染源:患者、隐形患者、病毒携带者脊髓灰质炎病毒特性感染机制传播治疗预防流行病学脊髓灰质炎病毒特性感染机制传播治疗预防流行病学脊髓灰质炎病毒特性感染机制传播治疗预防流行病学主动免疫: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抗体产生率高,但不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SIgA。口服减毒脊髓灰质炎活疫苗(OPV):可刺激机体产生SIgA,但有毒力变异的风险二者均为三型病毒混合疫苗建议先IPV免疫两次,再口服OPV,排除VAPP〔Vaccine
AssociatedParalyticPolio〕的风险。被动免疫:对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易感者注射抗体。治疗:目前尚无药物可控制瘫痪的发生和开展。脊髓灰质炎病毒特性感染机制传播治疗预防流行病学脊髓灰质炎病毒PV总结分类:肠道病毒C,三种无免疫交叉的血清型受体:CD155(VCAM-1)传播方式:粪口传播为主,也可通过飞沫,口对口传播。相关疾病:发热,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预防:IPV+OPV肠道病毒71型〔EV71〕肠道病毒71型(EV71)EV71于1969年首次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病毒性脑炎患儿中发现,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屡次出现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分型:根据VP1的编码序列差异,分为A、B、C三型,A型流行于美国,B型(B1-B5)和C(C1-C5)型广泛流行于世界,我国主要流行C4亚型分类:EV71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肠道病毒A。生物学性状:典型肠道病毒形态与基因组结构。特异性受体(未明确):SCARB2;PSGL-1(CD162)肠道病毒71型〔EV71〕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自主神经系统失调冠脉损坏,肺水肿致病性传播:病人与无病症的带毒者是EV71感染的传染源,经粪口、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多流行于夏季。手足口病: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半岁到5岁的婴幼儿,突然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1-2天后皮肤出现手、足、臀部皮肤出现皮疹,伴有口腔溃疡。病重者神经、呼吸、循环系统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易感人群:学龄前幼童肠道病毒71型〔EV71〕2021-2021年期间该病年发病率为1.2例/1000人-年低龄、感染EV71以及生活在农村地区是发生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肠道病毒71型〔EV71〕不同病毒致HFMD的比较肠道病毒71型〔EV71〕微生物学检验核酸检测:提取粪便或脑脊液样本中的RNA,用RT-PCR可迅速检测。病毒培养:粪便标本或疱疹液参加抗生素后接种易感细胞,并别离培养抗体检测:用发病早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进行中和实验,假设血清中和抗体滴度有4倍以上增高,那么有诊断意义。预防:EV71灭活疫苗。
注意儿童卫生及与儿童密切接触的物品的清洁,尽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治疗:暂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疗肠道病毒71型〔EV71〕急性胃肠炎病毒:急性胃肠炎病毒概述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人类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对称性二十面体球形二十面体球形二十面体球形二十面体立体包膜----基因组dsRNA,11fragments+ssRNA,non-segmented+ssRNA,non-segmenteddsDNA传播途径粪-口粪-口;飞沫食物;直接接触粪-口分类学呼肠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杯状病毒科星状病毒科哺乳动物形状病毒属腺病毒科备注无法人工培养研究较少;自限性,无需住院治疗自限性,无需住院治疗无有效疫苗与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dxy/column/2364?from=wx_official_account轮状病毒(HRV)急性胃肠炎病毒举例急性胃肠炎病毒举例概述特性感染机制传播致病机制流行病学治疗预防轮状病毒(rotavirus)因在组织切片中呈车轮状得名。全球每年约1.14亿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病例,29%-45%的腹泻住院患者为轮状病毒感染,主要发生于开展国家,每年死于轮状病毒的儿童达50万。轮状病毒分组〔A-G〕,A、B、C感染人类。A:最常见,世界性分布,引起婴幼儿腹泻,可致死。B:仅发现于中国,引起成人腹泻。C:发病率低,多为散发。轮状病毒(HRV)急性胃肠炎病毒举例概述特性感染机制传播致病机制流行病学治疗预防三层核衣壳结构:
1.核心层:VP2为该层主要蛋白,VP1与VP3附着于VP2上。VP1具有RdRp酶活性,VP3为鸟苷酸转移酶,指导病毒基因组的复制与转录。2.中间层:260个VP6三聚体构成,VP6为病毒的特异性抗原。可用来分别病毒种类3.外层:260个VP7三聚体与60个刺突状的VP4的二聚体.VP4: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只有在肠道中受胰蛋白酶分解为VP5与VP8后才有活性。
VP7与VP4一起在免疫中发挥作用病毒基因组编码的蛋白:结构蛋白(VP1-7)非结构蛋白(NSP1-6),在这12种蛋白中,至少有6种蛋白可以结合RNAs:///wiki/Rotavirus#Structure轮状病毒(HRV)急性胃肠炎病毒举例概述特性感染机制传播致病机制流行病学治疗预防NSP:
NSP1/2:RNA结合蛋白;
NSP3:参与阻断蛋白质合成
NSP4:病毒性肠毒素
NSP5/6:参与调控病毒的复制与装配轮状病毒(HRV)急性胃肠炎病毒举例概述特性感染机制传播致病机制流行病学治疗预防dsRNA病毒的复制机制:1.子代dsRNA病毒的反义链在组装后完成轮状病毒(HRV)急性胃肠炎病毒举例概述特性感染机制传播致病机制流行病学治疗预防抵抗力:病毒的三聚体外壳使病毒可以免疫胃酸与消化酶的作用1.病毒通过特异性受体介导的胞吞进入细胞形成核内体〔endosome〕2.病毒的VP7与VP4(组成病毒的外层)裂解核内体,导致钙离子浓度变化,从而使外层解聚,形成DLP(双层衣壳颗粒)3.DLP中的基因组转录出+ssRNA(mRNA)在病毒质(viroplasm)中翻译,复制。4.病毒蛋白和核酸在病毒质中组装,通过裂解的方式出细胞病毒基因组侵入细胞后的整个过程未暴露在细胞质中,逃避机体非特异性免疫:RNA干扰(RNAinterferance)轮状病毒(HRV)急性胃肠炎病毒举例概述特性感染机制传播致病机制流行病学治疗预防引发腹泻的机制:
1.轮状病毒感染小肠绒毛顶端的细胞,破坏细胞的转运机制,造成小肠吸收障碍。
2.病毒蛋白NSP4蛋白发挥肠毒素作用,直接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诱导小肠过度分泌。严重脱水与电解质紊乱可致死轮状病毒(HRV)急性胃肠炎病毒举例概述特性感染机制传播致病机制流行病学治疗预防轮状病毒(HRV)1.通过激活PLC信号通路,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上升,激活小肠上皮细胞游离面的CFTR(一种氯离子通道)。2.破坏小肠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及改变细胞通透性影响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等的吸收,从而引发腹泻。3.
对SGLT1的抑制作用。SGLT1:一种负责小肠上皮细胞葡萄糖与钠离子的通向运输的膜蛋白。肠毒素(NSP4)急性胃肠炎病毒举例轮状病毒(HRV)概述特性感染机制传播致病机制流行病学治疗预防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通过呼吸途径传播也有可能。一个被感染者的粪便含有超过10,000,000,000,000个/kg传染颗粒。而不到100个病毒即可导致传染。轮状病毒在环境中很稳定,在河口、江口的样本中可检测到1-5个传染颗粒/加仑,可存活9-19天。急性胃肠炎病毒举例概述特性感染机制传播致病机制流行病学治疗预防轮状病毒A:90%以上的轮状病毒导致的胃肠炎是由轮状病毒A导致的,每年在开展中国家造成2,000,000的住院病例,453,000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在开展中国家,由于轮状病毒A在腹泻中扮演的角色未被广泛认可,几乎每个5岁的儿童都被轮状病毒A感染过;男孩轮状病毒A感染的住院病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项目管理备考方案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性能评估试题及答案
- 旧墙面防水翻新施工方案
- 生物质成型燃料在发电领域的应用考核试卷
- 长输管线沙漠施工方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资格检测难点试题及答案
- 变革思维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抽水蓄能与新能源事业部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项目管理领域的最佳实践考证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备考阶段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试题及答案
- Q∕SY 1134-2014 产品驻厂监造规范
-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 宝宝生日祝福可爱卡通电子相册PPT模板
- 高处作业审批表
- 盗窃案件现场勘查应注意的问题
- 超声波洗碗机的设计(全套图纸)
-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好习惯伴我成长》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络课形考任务话题讨论答案(第二套)
-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一人一档)
- 80吨吊车性能表
- 3Dmax笔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