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品味古典名著24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主备人备课成员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品味古典名著24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7日星期五第3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红楼梦》中的经典场景——刘姥姥进大观园。这节课,咱们就聚焦这个情节,深入品味古典名著的魅力。准备好你的思维,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穿越时空的旅程吧!🚀📚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章节,让学生学会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鉴赏古典名著。
2.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人情世故,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人物形象分析:重点把握刘姥姥这一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形象塑造,理解其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2.情节结构分析:重点分析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节的起承转合,以及其在整个故事中的作用。
难点:
1.文学背景理解:理解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人情世故,对九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2.语言风格鉴赏:古典文学的语言风格与现代文学有所不同,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体会其魅力。
解决办法:
1.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和形象塑造,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理解。
2.利用多媒体展示封建社会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背景。
3.鼓励学生朗读作品,通过朗读体会古典文学的语言风格,并通过教师示范和点评提升鉴赏能力。
4.设计问题引导,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红楼梦》教材,并准备好相应的课堂笔记纸。
2.辅助材料:准备《刘姥姥进大观园》相关场景的图片、描绘封建社会风貌的图表,以及经典选段朗读视频。
3.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和音响设备,以便播放多媒体资源。
4.教室布置:创建分组讨论区,设置书桌和椅子,以便学生分组讨论和朗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古典小说,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第六单元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你们还记得刘姥姥是谁吗?她为什么会来到大观园?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探索之旅吧!(学生)老师好,我知道刘姥姥是贾府中的一个穷亲戚,但她为什么要进大观园呢?
二、初步感知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初步感知一下《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章节。请同学们打开教材,快速浏览一下这一章节的内容,然后告诉我你们对这一章节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学生)我觉得这一章节讲述了刘姥姥到大观园的经历,她见识了很多新奇的事物。
三、人物形象分析
(老师)很好,那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刘姥姥这个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找出文中描写刘姥姥的语句,我们来一起看看她是个怎样的人物。(学生)我觉得刘姥姥是一个性格开朗、幽默风趣的人。
(老师)是的,刘姥姥的形象确实很有特点。她不仅性格开朗,还非常善良。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中底层人民的真实面貌。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探讨刘姥姥这一形象在作品中的意义。
四、情节结构分析
(老师)很好,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一章节的情节结构。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教材,找出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节的起承转合,以及它在整个故事中的作用。(学生)我觉得起承转合是这样的:起,刘姥姥初次进入大观园;承,刘姥姥见识到各种新奇事物;转,刘姥姥与贾府众人互动;合,刘姥姥离开大观园。
(老师)分析得很好。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节,通过刘姥姥的视角,展现了大观园的繁华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讨论,这一情节在作品中的意义是什么?
五、文化理解与审美情趣培养
(老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刘姥姥的形象和情节结构。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一章节的文化理解和审美情趣培养。请同学们思考: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节,反映了怎样的封建社会文化?又是如何体现出古典文学的审美情趣的?(学生)我觉得这一情节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人情世故,同时也体现了古典文学的细腻描绘和讽刺意味。
(老师)非常好,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到位。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节,确实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等级观念。同时,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讽刺手法,展现了古典文学的审美情趣。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教材,找出体现这一文化理解和审美情趣的具体语句。
六、批判性思维训练
(老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训练一下批判性思维。请同学们思考: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节,对于刘姥姥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影响?对于整个《红楼梦》的故事发展有什么作用?(学生)我觉得这一情节让刘姥姥从一个普通的农妇变成了一个有趣的人物,也为后来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
(老师)分析得非常到位。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节,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还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思考,讨论一下这一情节对于刘姥姥形象和故事发展的影响。
七、总结与拓展
(老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章节。接下来,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首先,我们分析了刘姥姥的人物形象,其次,我们探讨了情节结构,然后,我们了解了文化理解和审美情趣,最后,我们训练了批判性思维。
(老师)那么,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古典名著。下课了,同学们再见!(学生)老师再见!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鉴赏能力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鉴赏古典名著,提高了对《红楼梦》这部作品的文学鉴赏能力。
2.文化理解加深:学生对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人情世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从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节中体会到封建社会的真实面貌,增强了文化素养。
3.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在欣赏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中,提升了审美情趣,对古典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批判性思维发展:学生在分析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时,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形成了自己的见解。
5.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提高了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为今后阅读其他古典名著打下了基础。
6.语文素养提升: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语文课程紧密相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语言表达、写作技巧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有助于提高语文素养。
7.传承优秀文化:通过学习《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章节,学生了解到了古典文学的魅力,增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8.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9.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展现了良好的课堂参与度。
10.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了自主学习,能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作业布置与反馈作业布置:
1.阅读任务:请同学们在课后阅读《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相关章节,深入理解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及其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2.写作任务:以“刘姥姥进大观园”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刘姥姥在大观园中的所见所闻,并分析这一情节对整个故事的影响。
3.思考任务:思考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这一情节对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的揭示。
4.小组讨论任务:分组讨论《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章节,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并准备在下次课堂上进行展示。
作业反馈:
1.作业批改: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我将及时批改,确保每位学生的作业都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2.反馈内容:在批改作业时,我将重点关注学生的以下方面:
-是否能够准确地描述刘姥姥的形象和她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是否能够深入分析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节对整个故事的影响。
-是否能够结合封建社会的背景,探讨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地位和作用。
-写作是否流畅,是否有创新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
3.改进建议: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我将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和思考能力。
-如果学生在描述人物形象时不够准确,我会指出具体的问题,并提供修改的建议。
-如果学生在分析情节影响时不够深入,我会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并提供相关的资料和案例。
-对于写作方面的问题,我会指出语法错误、逻辑不清等问题,并给出修改的示例。
4.反馈方式:作业反馈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课堂展示:在下次课堂上,我会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个别辅导:对于作业中存在问题的学生,我会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
-作业讲评:在下次课堂上,我会对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共同进步。内容逻辑关系①本文重点知识点:
-刘姥姥的人物形象及其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节的起承转合。
-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人情世故在作品中的体现。
②重点词句:
-“刘姥姥一进荣府,便被贾母的盛情所打动。”
-“刘姥姥进大观园,如同走马观花,见识了世间繁华。”
-“贾府的豪华与刘姥姥的朴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③内容逻辑关系:
①刘姥姥的人物形象分析:
-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幽默风趣、善良朴实、见识短浅。
-刘姥姥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封建社会中的底层人民,反映了社会的等级差异。
②情节结构分析:
-起承转合:刘姥姥初次进入大观园,见识新奇事物;与贾府众人互动,展现人物性格;离开大观园,留下深刻印象。
-情节作用:通过刘姥姥的视角,展现大观园的繁华景象,反映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
③文化理解与审美情趣:
-封建社会等级观念:刘姥姥在大观园中的遭遇,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人情世故。
-审美情趣培养:通过古典文学的语言风格和细腻描绘,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反思与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进了《红楼梦》中的经典场景——刘姥姥进大观园。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想谈谈自己的反思和总结。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发现,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他们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在角色扮演环节,学生们对刘姥姥这一角色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多媒体展示则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作品背景和文化内涵。
在教学策略方面,我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文化背景等方面分析《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章节。这样的策略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们进行批判性思考,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教学管理上,我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我发现,当学生们在课堂上感到舒适和自由时,他们的学习效果往往会更好。因此,我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批评和指责,而是用鼓励和肯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1.学生们对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其性格特点和象征意义。
2.学生们对《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节的起承转合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够分析其在整个故事中的作用。
3.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项目管理重要考点复习试题及答案
- 小吃店经营数据分析与应用考核试卷
- 游乐设施施工中的合同履行考核试卷
- 玩具行业的跨境电商机遇考核试卷
- 新手村2024年农艺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学习网络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资产配置与证券投资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中国电信蚌埠分公司客户经理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信息技术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有效性试题及答案盘点
- 儿科学课件: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膜炎
- 安全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
- 《智能系统》第7章 自主无人系统
- 树木栽植检查记录表
- Q∕SY 1670.1-2014 投产方案编制导则 第1部分:原油、成品油管道
- WS377.4-2013 妇女保健基本数据集 第4部分:孕产期保健服务与高危管理
- 刺激性气体中毒课件
- 作文素材----片段式作文
- 巧用Mapinfo软件SQL查询功能--肖2017
- ID2016 200V三相驱动芯片-电荷泵mos管驱动芯片-骊微电子
- 家具厂首件检验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