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宜兴市徐舍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第6章第3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2.教学年级和班级:江苏省宜兴市徐舍中学八年级全体学生
3.授课时间: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亲爱的小伙伴们,咱们今天要一起走进“黄土高原”的世界啦!这节课,咱们将揭开这片神秘土地的面纱,探寻黄土高原的形成、特点以及生态环境。让我们一起在地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吧!🌄🌿🌾核心素养目标1.观察与描述:能够观察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并准确描述其地形地貌。
2.分析与推理:学会分析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推理其生态环境问题。
3.应用与迁移:将黄土高原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了解我国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4.思辨与创新:培养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辨能力,激发保护环境的创新意识。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及其地形地貌特征。
解决方法:通过实地图片展示和课堂讨论,让学生直观感受黄土高原的地貌,并结合课本知识,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原因。
难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解决方法:设计案例研究,让学生分析当地水土流失问题,并讨论有效的防治策略。同时,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突破策略: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和辩论,共同解决问题。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将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增强学习的实践性。
-利用图表和模型,帮助学生可视化理解复杂的地貌和生态问题。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图片和视频,生动讲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和地貌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实践法: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水土保持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PPT展示黄土高原的地理分布、地貌特征等,增强视觉效果。
2.视频播放:通过相关纪录片,让学生直观感受黄土高原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拓宽知识面,提高信息检索能力。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和地貌特征,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黄土高原的基本知识。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黄土高原的基本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土高原的图片或视频,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地貌特征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体验知识的应用。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的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黄土高原的知识点,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与黄土高原相关的作业,如分析当地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黄土高原相关的书籍、网站、视频等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黄土高原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知识点梳理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位置:位于中国中部,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起长城,南至秦岭。
-范围:面积约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2.黄土高原的地质特征
-形成原因:第四纪冰川作用和风力沉积作用。
-地质构造:主要由黄土和黄土状物质组成,具有深厚的土层。
3.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沟壑纵横,地势起伏较大。
-地貌类型:塬、梁、峁、沟、壑等。
4.黄土高原的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在夏季。
-气候特点:干旱、半干旱气候,蒸发量大,降水不足。
5.黄土高原的植被特征
-植被类型:以草原、森林草原为主,植被覆盖率较低。
-植被特点:植被稀疏,生物多样性较低。
6.黄土高原的土壤特征
-土壤类型:黄土土、褐土、黑土等。
-土壤特点: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低,肥力较差。
7.黄土高原的水文特征
-水系:黄河及其支流流经黄土高原,水系发育。
-水文特点: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
8.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由于植被破坏、过度开垦等原因,水土流失严重。
-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干旱、半干旱气候加剧了水资源问题。
-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9.黄土高原的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以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为主,发展旱作农业。
-工业发展:以煤炭、化工、建材等产业为主,发展资源型工业。
-旅游业发展: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发展旅游业。
10.黄土高原的治理与保护
-植被恢复:加强植被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
-水土保持: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减少水土流失。
-生态移民: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
-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
11.黄土高原的文化遗产
-民间艺术:剪纸、刺绣、泥塑等民间艺术。
-传统村落:窑洞、土楼等传统村落。
-历史遗迹: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历史遗迹。
12.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措施:发展循环经济、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加强生态保护等。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专注力: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力,是否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讲和参与活动。
-互动性:记录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情况,包括提问、回答、讨论等。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包括分工、沟通、协作等。
-创新思维:观察学生在讨论中是否能够提出新的观点或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展示讨论成果时的表达能力,包括逻辑清晰、语言流畅等。
3.随堂测试:
-知识掌握:通过随堂测试,检验学生对黄土高原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等。
-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测试中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能力,包括原因分析、解决方案等。
-应用能力:测试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如提出针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的建议。
4.学生自评与互评:
-自我反思: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
-互评机制:建立学生互评机制,让学生互相评价在小组讨论和课堂活动中的表现,促进相互学习和成长。
5.教师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正面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鼓励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习效果:根据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
-家庭联系:与家长保持沟通,反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后拓展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变迁》——这是一篇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变化的科普文章,介绍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演变过程。
-视频资源:《黄土高原的治理与保护》——这是一部记录片,展示了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和保护成果,让学生了解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
2.拓展要求:
-阅读材料:
-学生需在课后阅读《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变迁》一文,了解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鼓励学生思考文章中提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并尝试从个人和社会层面提出解决建议。
-视频资源:
-学生观看《黄土高原的治理与保护》记录片,了解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和保护成果。
-观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黄土高原治理和保护工作的看法,以及可以采取的具体行动。
教师指导与帮助:
-教师可提供《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变迁》一文的电子版,方便学生阅读。
-对于阅读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企业开工试题及答案
- 激光工程师考证准备的各个层面与知识体系的复习试题及答案
- 药剂学生态环境影响试题及答案
- 学习卫生管理考试的深入技巧试题及答案
- 光电工程师证书考试复习方法试题及答案
- 激光化学反应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流程试题及答案
- 公共营养师考试成功秘诀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备考中的趣味学习方法探讨试题及答案
- 军粮口粮测试题及答案
- GB/T 29420-2012掺钕钒酸盐激光单晶元件
- GB/T 17213.4-2005工业过程控制阀第4部分:检验和例行试验
- 历届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一览表 第一届到第十二届
-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课件
- 诗中的童年课件
- 仓库发货清单
- 法理学-(第五版)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课件(最新)
- GB∕T 34876-2017 真空技术 真空计 与标准真空计直接比较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 GB∕T 31568-2015 热喷涂热障ZrO2涂层晶粒尺寸的测定 谢乐公式法
- 陕西省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 2022年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职业适应性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