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
工nternet特色,第三版。
JimKurose,KeithRoss
Addison-Wesley,2004年七月
第i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1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本章目标:概述:
□了解环境,“感觉”□什么是因特网?
网络□什么是协议?
□为后续的课程内容进□网络边缘
行铺垫□网络核心
□使用方法:
□接入网,物理媒体
。使用因特网作为实□Internet/ISP结构
例
□网络性能:数据丢失,时延
□协议分层,服务模型
□网络模型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2
•Internet的发展过程:
NSFNET
万维网WWW
86年美国科学
基金网CERN开发
98年
10G
1-3
•Internet的发展过程:
NSFNET
万维网WWW
86年美国科学
基金网CERN开发
98年
10G
1-4
网络:人类社会的又一次革命
口克林顿的“网络新政”
□网络对经济的影响
□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网络的发展前景
□网络世界的规律
1-5
克林顿的“网络新政”
1999年2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发
表了震动世界、被称为“网络新政”的一
篇重要演说,“新政”这个名字令人联想
到罗斯福和里根,但克林顿的志向远不止
于这二位。他要表达的,是21世纪独尊美
国的“独立宣言》,又是21世纪征服世界
的“称霸宣言”。
1-6
克林顿这次演说有三个主要之点:
一是经济上,全力支持电子商务,在未来六年内暂缓
对在网上交易的货物和服务增收额外的赋税。他的哲
学是,“并不能因为在网上进行贸易具有某些先天优
分从而对它征收特别赋税”。
二是要保持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为它
的政治霸权服务,这充满政治味道。
三是政府出钱把美国文化送上网。
1-7
克林顿的“网络新政”是一个涉及政治、经
济和文化的纲领性文件。美国人考虑信息化,不
单考虑经济方面,而且是全方位的。这是信息化
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的竞争,将是全社会水平
上的。
正如鸦片战争,并不只是军事较量一样;未
来的信息战也不只是经济较量,而是综合国力的
较量。美国总统亲自上阵,充分显示出美国在信
息化上面显示的国家意志之强。它们正用信息化
来重新定义“现代化”,从而对那些把工业化当
作“现代化”的国家,构成居高临下的威胁。
1-8
1999年4月,美国商业部公布了美国政府第
一部研究信息技术对经济影晌的报告《数字经济
初现端倪》(TheEmergingDigitalEconomy)o
该报告系统阐述了美国官方的数字经济理论。
纲领性的《数字经济初现端倪》分为8章,
分别谈的是“数字革命”、“建设互联网”、“
企业间电子商务”、“商品和服务的数字传送”
、“有形商品的零售”、“数字时代的顾客”、
“数字时代的工作者”、“前方挑战”。
1-9
美国商务部长WillianlDaley高度概括了数字经济
,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对增长的影响:“在过去5年中,信息技术在
实际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超过1/4。”“我们发现,计
算机和通信业的增长率超过经济平均增长率的两倍。”
第二,对通胀的影响;“你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产品
价格的下降已经大大降低了整个通货膨胀率。”
第三,对就业的影响:“最后,这很重要,工作报酬
良好非常好。有740万人工作在这个领域,他们每年每人
收入接近4.6万美元。”
1-10
美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发表了“全球
电子商务框架”白皮书,提出电子商务的一般原
则、面临的问题及相关的建议。加上1999年克林
顿“网络新政”讲演,以及《数字经济初现端倪
》,一共三部里程碑式的重要文献。至此,美国
迈向21世纪的理论和纲领全部准备完毕。
而三个文献的核心都是构筑在上的信
息经济,也称为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新经济。
MI
网络与新经济
自1968年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这个奖,奖
来奖去大多集中在同一个问题上,这就是“增长”、
“通胀”和“就业”三者你高我低之间的排列组合游
戏。索洛、弗里德曼、托宾、莫迪利亚尼、阿莱……
,我们可以举出一长串。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
他们都显得过时了。因为他们有一个的共同点,是无
法获得这个游戏中的一个最佳排列:高增长、高就业
、低通胀。
1-12
198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宾在《十年后
的稳定化政策》中,不无讽刺地说,十年前,布鲁
金斯学会专门小组的经济学家们开会时,美国通货
膨胀比十年前高了4个百分点,失业率是4.5%;四
年后专门小组开第13次会议时,通胀高了6个百分
点,而失业率却到了5%;现在(1980年),通胀又
提高了7个百分点,失业率高达7%。“较高的通货
膨胀和较高的失业率,持续不断地结合在一起,在
整个十年中,把决策者、预测家和理论家搞得焦头
烂额。”
1-13
而这个经济学“哥德巴赫猜想”,终于在互联网
时代找到了解决的线索。这就是酷呆了整个美国经济
学界的“新经济”(neweconomy)o新经济,简单说
,就是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进入90年代,美国
经济出现了低通货膨胀与低失业率并存的较长时期的
持续经济增长。美国的这次经济增长已逾80个月,失
业率从1992年的7.4%降至1997年10月的4.9%;截至
1997年第三季度,美国通货膨胀年率仅为1.4%。美
国的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都处在最近30年来的最低水
平。“新经济”让所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的理论
,一夜间全部崩溃了。西方经济学顿时陷入凯恩斯以
来前所未有的最大危机中,因为经典理论无法解释”
新经济”。
1-14
克林顿在“网络新政”演说中强调:Internet
是未来经济的重要特征;由网上贸易带动的需求猛增
,以及由此产生的高工资的高技术岗位将刺激经济繁
荣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下一步就是全力发展网上
贸易。
网络与“新经济”的内在联系,终于第一次在最
高层被点了出来。数字化网络,正是被所有不会玩电
脑的经济学家忽略的“新经济”的关键所在。
数字化网络的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信息化,与“新
经济”有内在必然联系。说白了,信息化展现了从根
本上解决经济周期和波动问题的光明前景。
1-15
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由于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既然网络对于
经济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网络必定对社会的上
层建筑有着重要改变,即网络使人们在政治、生
活、娱乐、教育、文化各个领域的行为方式都产
生重大变化。
1-16
1电子社区成为新的社会结构
西方传播学巨匠马歇尔•麦克卢汉(M・Mcluham)
早在60年代就提出地球正在变成一个小小的“环球村”
,之后,托夫勒等人进一步发展了他的思想。在数字化
世界里,距离的意义越来越小,电子社区形成并将在未
来社会中逐步取代国家的界限,社会结构修被网络重组
,“社区”的概念嚼超越地理区位,不再限于邻里关系
,人们在电子空间里通过精神交往形成具有共同归属感
的新的联合体。
“互联网络用户构成的社区将成为日常生活的主
流,其人口结构羽1越来越接近世界本身的人口结构。
...网络真正的价值越来越和信息无突,而和社区相关
o信息高速公路不只代表了使用国会图书馆中每本藏书
的捷径,而且正创造着一个崭新的、全球性的社会结构
!”([美]尼葛洛庞帝著《数字化生存》)
1-17
2信息技术的进步首先改变了信息传播媒介的运
作和存在方式。
一方面,传播媒介已不象过去那样清楚地
区分为中央或地方、A国或B国,所有的媒介都平
等、直接的存在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平台上并面向
网络上的全球受众,传播媒介的全球化、国际化
趋势明显;
另一方面,受众正在由过去被动接受单向
信息转向要求更多自主参与式的互动型的传播方
式。网络传播具有了双向的开放性特点,最大限
度地满足了受众的参与愿望。
1-18
3网络对人类道德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你想怎样就怎样”
或者“怎样都行”),非中心主义,多元化,表面化,
无终极目标等等在Internet网络世界中找到了它最适宜
生长繁延的领域。
对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冲击,其约束力减弱。
原因:
1)Internet没有中心。
2)Internet_h自由传播信息,没有一个最终的管理
者。
3)网络社会是人类为自己开拓的另一个生存空间。
1-19
4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产生新特点
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既直接又间接。
网上提供许多聊天或交谈渠道,人们可以借助
网络进行同时谈话。
所有谈话都是通过网络传输的图像、声音和语
句来完成。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的避免了年龄、身份、种族、
性别的限制,趋向于平等和自由。
1-20
5出现大量不规范行为
1)虚拟与现实规范冲突
在网络世界上,新的道德规范建设过程中,会不断
与传统道德规范矛盾,这种不同规范体系的并存、
冲突、必然造成网上行为的两重性。甚至导致人们
行为和性格在网络和现实中的分裂,产生不受控制
的行为,不负责任的谩骂,发布虚假信息等等。
2)网络犯罪。由于立法滞后和Internet自身安全性
差的弱点(跨时空、跨地域的开放性的、无主控的
国际网络),网络上时常会非法潜入一些“黑客”
或者恶作剧者,进行破坏。Internet又成为犯罪分
子开拓的新领域,网络犯罪由此产生,并有愈演愈
烈之势,成为网络社会的公害。常见的网络犯罪有
网上盗窃、诈骗,电脑病毒、盗版、色情等等。
1-21
6产生新的生活方式
•远程教育
・远程医疗
•SOHO一族
•互动视频
•网络游戏
•虚拟商店
1-22
网络是泡沫吗?
1999年,在硅谷,网络公司可以用“疯狂”来形容。风
险投资公司FlatironPartners投入$175万,三年后收回27亿
!硅谷工程师每年换一次公司,因为这样,五年可以得到五
家网络公司的股票,可以“分散风险”!
2000年四月Nasdaq股市的暴跌,像一记当头棒喝,打醒
了疯狂的硅谷人。曾经最红的药店网站D和
PlanetRX.com,股票各跌90-95%之后宣布合并。曾经更红
的超市网站和,也在股票大跌
之后宣布合并。在网上,每周都可以看到四、五个网站倒闭
、数百员工失业的消息。
1-23
随着美国Nasdaq股市网络股的狂升和暴跌,
网络公司纷纷破产。“网络究竟是不是泡沫?”
开始成为业内外、大众传媒和普通百姓们最为关心
和热衷的一个话题。在各种观念的激烈交锋中,
甚至一些最坚定的互联网分子也开始动摇起来。而
对于那些从来就不相信互联网的人来说,网络泡沫
简直就是不争的事实。他们质问:“互联网在美国
,玩,了这么多年,有几家挣钱的?”
1-24
硅谷的资深风险投资家RichardBurnes评价:“
太多网络从业普考虑的是如何更快的把他们的公司脱手
、发财,而不是如何去创建一个拥有好的产品、服务和
忠实顾客的公司”。
这样就有了所谓的网络时代“泡沫三部曲”。它们是:
1.盲目开设网站、吸引注意力。
2.做“虚假”的营业收入。
3.为脱手而上市。
1-25
一个好的网络公司,应该以服务用户、为网络增
值为己任,以为公司股东赚取利润为业务目标。公司上
市应该是为达到这些目标的而采取的一个步骤。上市应
该是一个公司业务发展的开始,而不是结束。但是目前
有一些网络公司修上市作为公司发展的唯一目的,利用
人们对Internet的狂热,在一个公司还没有任何获利,
也没有任何获利计划时,就拿出去上市。
资深风险投资家RichardBurnes曾经警告世人“
对于这个瘟疫,如果不快下解药,它会把我们全害死!
为发财开泡沫公司的人,终会得到报应。只有那些为心
中所崇尚的事业去创业的人,才会得到真正的财富。
(Moneycomestothosewhodoitforlove)”
1-26
在网络经济时代,一个公司如果想要成功,它的
发展三部曲应该是:
1.获取注意力
2.将注意力转化为营业收入
3.最终从营业收入中获取利润。
所以网络泡沫的形成和破灭,并非网络的
发展前景本身存在问题,而是人们借口网络狂热
的发财梦的破灭。网络最终仍然以人为本,更好
的服务于人类,只有这样的网络经济经营者才有
可能获得成功。
1-27
网络世界的14条规律
前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现微软副总裁,
提出网络世界的14条规律,了解这14条规律可以更好
的认识网络的发展和前景。
1-28
第一定律:摩尔定律(Moore'sLaw)—计算最终将无
所不在,而且免费。
摩尔定律告诉我们:微处理器的速度会每18个月翻
一番。这就意味着每五年它的速度会快十倍,每十
年会快一百倍。同等价位的微处理器会越变越快,
同等速度的微处理器会越变越便宜。今天,芯片已
在每一台电视、电话和汽车中得到应用。世界上已
经看超过100亿个芯片,芯片最终会变得足够便宜、
足够微小以至于可以装在几乎所有的物体当中。将
来的书、钱包、钥匙...任何东西都有可能带有芯
片,具有计算的功能。
1-29
第二定律:吉尔德定律(Gilder'sLaw)■不但计算免费
,带宽也会免费。
乔治•吉尔德(GeorgeGilder)曾预测:在未来25年,主
干网的带宽修每6个月增加一倍。其增长速度超过摩尔定
律预测的CPU增长速度的3倍!微软公司最近的一个实验
证明:在300公里的距离1秒钟可以无线传输1G的内容。
当我们拥有了无限的、免费的计算和带宽。最终,人们
修不会在用“上网”这两个字,因为我们无时不刻不生
活在网上!
1-30
第三定律:麦特卡尔夫定律(Metcalfe'sLaw)一万人上
网,亿份效益
我们所讨论的无限的计算和带宽,究竟有多大的
效益?以太网的发明人鲍勃•麦特卡尔夫(BobMetcalfe
)告诉我们:网络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
即N个联结能创造N2的效益)。
例如,若有N个用户:
•电话是一个人打给另夕I个人,信息是从一到一,得到
的效率是L
•电视是一个节目有N个人在收看,信息是从一到N,得
到的效率是N。
•在网上,每一个人都能够联到N个人的网站,N个人能
看到N个人的信息,所以信息的传送效率是N2。
1-31
第四定律:无限的能力与机会(Unprecedented
Empowerment&Opportunities)
网络和传统媒体最大的差别就是网络上的每一个用户
之间都是相互平等的。他们拥有同样的创作和白手起
家的机会。
重要的是,在网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扩散信
息的点。网络让每一个人获得了从前只有政府和媒体
拥有的“信息传播权”。每一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
意见,甚至做一个网上的记者、网上的作家。而通过
网络,他的作品可以得到“永生”。
网络已经成为一个让全世界网民获取知识、进行沟通
和创业的渠道。
1-32
第五定律:良性循环带来收益递增(IncreasingReturn
fromVirtuousCycle)
在经济学上,收益递增的定义是:当一个产品
同时受益于市场扩大、质量上升、利润增加时,这三
个环节就形成了一个“正回馈”,即良性循环(
virtuouscycle),它使得这个产品能筋以最快的速度
成长,进入到主流市场。
互联网本身的发展也是一个“收益递增”的过
程,也是在一个良性循环下形成的。由于有不断增长
的互联网用户群,才造成足够的经济理由去开创更多
的网上内容和服务;由于有不断增加的内容和网上服
务,才造成足够的经济理由去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使
得带宽更大,速度更快;因为有了更多的带宽,所以
有了更多的上网设备;而更多的设备开始上网,又为
网络带来了更多的用户。如此循环往复。
1-33
第六定律:“物以多为贵”、拥抱标准(Valuefrom
Plentitude;EmbracetheStandard)
在旧经济时代,最稀有的东西是最有价值的,所以人
们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往往不愿意将技术和信息
共享,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独门绝技”。但是
在网络经济时代,共享程度越高的东西越有价值。
HTML、XML或InternetExplorer,如果只有一个用
户使用,那它们的价值就是零;只有更多人的认可和
使用,一项技术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造成“多”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符合“标准”。只有一
个统一的标准,才会使所有的创新和进步能够被更有
效、更方便地共享,促进良性循环的最终形成。
1-34
第七定律:注意力经济(Attention-BasedEconomy
)定律。
在旧经济时代,人们创业时首先要做的是花时间雇一
大批人,买一大堆机器。等到工人们做出东西,才可
以去卖钱,简而言之:“用时间来换金钱”。而在网
络经济时代,网络公司则往往要先花钱做大量市场宣
传方面的工作,获取用户的“注意力”,吸引他们来
到自己的网站或用自己的技术,然后才有可能去赚取
利润,变成“用金钱来买时间”。
所以,中国人所说的“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很有远见
的。
1-35
第八定律:价格永恒降低(ContinuouslyDecreasing
Prices)
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或避免人们的注意力被
别的公司吸引,网络公司会把价钱尽量压低。在一个传
统的企业里,无限地压低价格,只会带来灭亡。但是在
网络经济中,有几个特殊的现象:
第
一
夕边际成本(marginalcost)趋近于零。
第
二
夕无中间人的抽成(disintermediation)。
第
三
夕网上所有商品的价格透明,很容易货比三家。
四
第
夕开公司的成本降低。
所以,在网络经济时代,除了因为厂商间白热化的竞争
导致降价,更好的一个降价的理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用
户。
1-36
第九定律:自我管制经济带来消费者的天堂(Self
RegulatingEconomyBecomesConsumer'sHeaven)
网络经济是一个非常强大和健康的经济体系,因
为它无情地打击低效率和浪费,自动地攻击不合理的利
润与迫害性的垄断。
有了如此剧烈的竞争和较低的开公司成本,在网
络社会,几乎不可能有长期的所谓“垄断者”。即使有
垄断者,它也不会是一个有害消费者利益的垄断者,因
为它必须通过不断降价或提升服务品质,来避免自己已
有客户的流失。这对消费者,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来说都
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1-37
第十定律:不创新则灭亡(InnovateorDie)
在网络经济时代,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在旧经济里,公司总是力求优化自己已有的产品、增
加功能、节省成本,稳稳地、慢慢地成长。但是在网
络经济时代,一个公司重视的是如何创新,如何改变
游戏规则,如何下一个有胜算的大赌注。
创新的定义并不只是局限在技术层面,它包括
每一次市场的创新、每一个商业模式的创新。
1-38
第d—^定律:自食生存(Survivalthrough
Cannibalization)
在旧经济时代,眼前的利润就是目标;在网络
经济时代,千万不要因为眼前小利而忽略一场变革的
来临,对你的公司来说那将是灾难性的。因此,你应
该不再只是被动地顺应变革,而是要预知,甚至促成
变革的到来。Leelacooca曾经说过:“当一场变革到
来的时候,你要么领先,要么跟随,要么就被踢出历
史舞台。”
1-39
第十二定律:快吃慢、新吃旧(FastEatsSlow;New
EatsOld)
在旧经济时代,你要看清趋势后再做投入;在
新经济时代,商机变化无常,稍纵即逝,你根本无法
预料。而且,成功与失败的交叠也将异常剧烈,没有
一间公司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要得到成功,一定
要以最快的速度、最看魄力的作风不断创新。
Hotmail的公司原来是做数据库的。但是当他的
总裁想出Hotmail这个商业模式时,为了抢占先机,毅
然放弃了所有以前的数据库生意。AltaVista的一位经
理因为提出“门户网站”的概念,被嘲笑甚至降职,
使得Yahoo!能够抢先实施。今天,Yahoo!的市值是
AltaVista的50倍。
1-40
第十三定律:最终必须获利(Ultimatesuccessis
profit)
网络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络
公司是否成功的最终标准应该是能否获取利润。无
论在旧经济时代还是新经济时代,这都是一个永恒
不变的真理。
尽管网络革命是一次非常了不起的革命,但
是,所有公司对股东最终的责任仍是获利。对于一
家网络公司来说,股东们可以延长他们对获利的耐
心,让公司从注意力开始做起,但是最终它必须能
够获取利润。
1-41
第十四定律:实虚必合(VirtualandRealMust
EventuallyMerge)
很多人原来认为网络公司与传统公司总是对立
的,因为AOL(美国在线)曾挑战传统媒体,Yahoo!
曾挑战传统载体,Amazon曾挑战传统书店。但现实
的传统业务与虚拟的网络业务最后终将合并。
因为网络公司有创新的胆略、冒险的文化和大
批高科技的人才,而传统公司拥有品牌、管理模式、
传统渠道、存货等运作机制。它们人尽其才的合作完
全符合新经济的高效率目标。
1-42
第一章:目录
1.1什么是因特网?
1.2网络边缘
1.3网络核心
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
1.5工5P和因特网主干
1.6分组交换网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
1.7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
1.8历史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43
什么是因特网:工程视角
口数以百万计的互连计算路由器
工作站
机设备:主机=端系统
服务器
”移动通信设备
□运冬网络应用程序
口通信链路
。光纤,铜缆,无线电,人
造卫星
□传输速率=带宽
□路由器:转发分组(数据块)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1什么是因特网1.44
什么是因特网:工程视角
勿设;控制报文的发送接收
Q例如:TCP,IP,HTTP,
FTP.PPP
因特网:“万网之网”
。松散的层次结构
。公共因特网(Internet)和
私有的内联网(intranet)
因特网标准
oRFC:请求评论(request
forcomments)
□IETF:因特网工程部(
InternetEngineeringTask
Force)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1什么是因特网1.45
什么是因特网:服务视角
□通信基础设施为分布式应用
程序提供支撑:
。Web冲浪,电子邮件,分布式
游戏,电子商务,文件共享
□为应用程序提供的通信服务
。不可靠的无连接服务
。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1什么是因特网1.46
什么是协议?
人类交往的协议:网络协议:
□“现在几点?”□通信设备之间的交互而
□“我有个问题”不是人们的交往
□介绍□因特网上所有通信行为
都由协议管理
...定义发送的消息
...定义信息接收后•或某协议定义了网络实体之间信息
个事件发生后的动作收发的格式和顺序.以及信
息发送和接收后所需采取的
动作。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1什么是因特网1.47
什么是协议?
人类交往的协议和计算机网络协议?
问题:其它人类交往的协议?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1什么是因特网1.48
第一章:目录
1.1什么是因特网?
1.2网络边缘
1.3网络核心
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
1.5工5P和因特网主干
1.6分组交换网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
1.7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
1.8历史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i.49
网络结构深入研究:
□网络边缘:
应用程序和主机
□网络核心:
。路由器
□网络和网络群
□接入网,物理媒体:
通信链路
,1.2网络边缘1-50
网络边缘:
□端系统(主机):
。运行应用程序——
。如:Web,电子邮件[
。在“网络边缘”处Jj
□客户/服务器模型,
。客户机从始终在线的服务器那
里请求、获取服务
。如:Web浏览器/服务器;
电子邮件客户/服务器
口对等(P2P)模型:
。很少(或不)使用专用服务器
o如:Gnutella,KaZaA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2网络边缘1.51
网络边缘:面向连接的服务
直选:在端系统之间传输TCP服务〔RFC793]
数据□可靠、有序的字节流数据传
□握手:在建立(准备工作
)数据传输前进行。数据丢失:确认和重传
ouhellohelloback"□流量控制:
的人类交往协议
□发送方不应发送过量数
。在两台通信主机之间据而淹没接收方
建立连接“状态”
□拥塞控制:
传输控制协议(
□TCP-。当网络拥塞时发送方应
TransmissionControl“降低发送速率”
Protocol)
。因特网面向连接服务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2网络边缘1-52
网络边缘:无连接服务
目标:在端系统之间传输使用TCP的应用:
数据□HTTP(Web),FTP(文件
□和TCP一样!传输),Telnet(远程登陆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SMTP(电子邮件)
UserDatagramProtocol
)[RFC768]:使用UDP的应用:
o无连接□流媒体,视频会议,域名系
。不可靠的数据传输统,工P电话
O无流量控制
□无拥塞控制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2网络边缘1-53
第一章:目录
1.1什么是因特网?
1.2网络边缘
1.3网络核心
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
1.5工5P和因特网主干
1.6分组交换网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
1.7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
1.8历史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I_54
网络核心
□互相连接的路由器构成了网
状网络
□基本问题:数据是怎样通
过网络传输的?
Q电路交换:
每次呼叫有专用电路:电
话网络
。分组交换:数据以不连续
的数据块形式通过网络
1.3网络核心1-55
网络核心:电路交换
端到端连接为“呼叫”
预留资源
□链路带宽,交换能力
□资源专用:不共享
□类似电路(有保证的)
的性能
□需要呼叫以建立连接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3网络核心1-56
网络核心:电路交换
网络资源(如:带宽)□将链路带宽划分为”片〃的
被分为”片“方法:
□各资源片分配给各个通信Q频谱划分
连接□时隙划分
□如果拥有资源的通信连接
不使用,则该资源片将被
闲置(不共享)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3网络核心1-57
电路交换:FDM和TDM
例如:
FDM
4个用户
频率
时间
TDM
频率
时间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3网络核心1-58
举例:
□通过电路交换网络将一个640,000比特长的文
件从主机A传送到主机B需要多长时间?
o所有链路速率皆为1.536Mbps
Q每条链路使用有24个时隙的TDM
Q建立端到端的电路需要500毫秒
请计算出结果!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3网络核心1-59
网络核心:分组交换
每个端到端的数据流被划分为分资源竞争:
组(packet)□资源可能供不应求
□用户A,B的分组共享网络资源□拥塞:分组队列,等待链
□每个分组使用全部的链路带宽路资源
□资源在密要的才被使用□存储转发:分组每次移动
一跳
□结点需完整地收到分
组才能进行转发
带分为"
配
资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3网络核心1-60
分组交换:统计复1
A
A和B的分组序列没有固定的模式-统计复用
TbAA中每个主机从循环的TDM帧中获取相同的时隙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3网络核心1-61
分组交换VS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用户使用网络
□1Mb/s链路
□每个用户:
。当”活跃“时需要100
kb/s
□活跃的概率为10%N
□电路交换1Mbps链路
o可容纳10个用户
□分组交换
o可容纳35个用户,10个用
户同时活跃的可能性小于
0.0004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3网络核心1.62
分组交换VS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是不是"大满贯冠军“?
□对突发数据的传输非常有效
。资源共享
。更简单,没有呼叫建立过程
□过度拥塞:分组时延和丢失
。需要协议来保证可靠数据传输,拥塞控制
□问:如何在分组交换网中提供电路交换的性能?
Q对音频/视频应用需要提供带宽保证
。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第六章)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3网络核心1-63
分组交换:存储转发
□将L长的分组传输(推送举例:
出去)到链路(速率为R□L=7.5Mbits
)要花费秒
bpsL/R□R=1.5Mbps
□当整个分组到达路由器后
□时延二15秒
才能向下条链路传输:存
储转发
□时延二3L/R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3网络核心1-64
分组交换网络:转发
□直运通过路由器将分组从源主机移动到到目的主机
。我们将学习一些路径选择(如:路由)算法(第4章)
□数据报网络:
。分组内的目的呦触决定下一跳
□在会话过程中路由可能改变
。类似的:驾驶,问路
□虚电路网络:
。每个分组携带一个标识(虚电路号),该标识决定下
一跳
。在呼叫建立时决定固定的路径,并在整个呼叫过程
中保持不变
□路由器保持每个呼叫连接的状态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3网络核心1-65
网络分类:
・数据报网络既不是面向连接的也不是无连接的
•工nternct为应用程序同时提供面向连接服务(TCP)
和无连接服务(UDP)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3网络核心1.66
第一章:目录
1.1什么是因特网?
1.2网络边缘
1.3网络核心
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
1.5工5P和因特网主干
1.6分组交换网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
1.7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
1.8历史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_67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
问:如何将端系统连接到边缘
路由器上?
□住宅接入网
口机构接入网(学校,公司)
□移动接入网
请牢记:
□接入网的带宽(比特每秒)?
□共享或专用?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L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1-68
住宅接入:点对点接入
□通过Modem拨号
□最高可达56Kbps的速率对路由
器直接接入(理论上)
□不能同时上网冲浪和打电话:
不能''一直在线〃
□ADSL:不对称数字用户线
□最高1Mbps的上行速率(目前的典型速率<256kbps)
。最高8Mbps的下行速率(目前的典型速率<1Mbps)
。频分复用:50kHz-1MHz用于下行
4kHz-50kHz用于上行
OkHz-4kHz用于普通电话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L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1.69
住宅接入:电缆调制解调器
□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
□不对称:最高30Mbps的下行速率,2Mbps的上
行速率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将家庭连上工SP路由器
Q家庭之间用共享方式接入到路由器
□部署:通过有线电视公司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1-70
住宅接入:电缆调制解调器
同轴电缆
2.4Gbps
节
个
每
点
有
的
上2M
行
速
率
和
27讦
行
Mff率
速
商店
1-71
电缆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典型的有500至巧,000个家庭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1-72
电缆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L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1-73
电缆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电缆头端
家庭
电缆分配网络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微生物检验技师考试诊断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重点分析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协同工作的要素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会考试各科试题及答案
- 突破瓶颈的证券从业资格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的科研与创新结合试题及答案
- 风险管理在财务中的角色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教育的发展改革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资格考试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会学员必做的经典题目及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中考地理常见易混易错知识点与练习题(含答案)
- 硫酸使用安全培训
- 政务服务窗口培训课件
- 2025年湖南湘潭高新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02月福建2024年兴业银行福州分行金融科技人才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住宅小区绿化苗木种植协议
- MPE720软件指令基础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 -5-6岁
- 液压知识培训课件
- 冷链物流建设施工方案
-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