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2025届高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生产1斤榴莲,会排放多少“碳”?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自主研发了果园固碳和温室气体排放模型,以及“生命周期评价——水果碳足迹”方法,通过在我国榴莲主产区海南的农场采集样品、调查农田管理情况,最终测算出榴莲的碳足迹。结果显示,每生产1斤榴莲,大约排放2斤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采摘榴莲后,企业贴上碳足迹认证标识,便能让消费者知晓碳排放量。就像走路会留下脚印,人类生产生活不可避免会产生二氧化碳,在地球留下足迹。产品碳足迹是碳足迹中应用最广的概念,是指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总和,是衡量生产企业和产品绿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有利于引导企业开发生产低碳产品,也有利于引导低碳产品消费,还有利于积极应对国际涉碳贸易政策,对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正因此,不久前,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从建立管理体系、构建工作格局、推动规则国际互信等方面,明确今后一个时期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任务书”和“施工图”。应清醒看到,我国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起步较晚,仍存在标准体系不完善、数据基础薄弱、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用好碳足迹,助力“可持续”,必须充分认识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多方协调、形成合力,保障相关工作落地见效。以产品碳足迹管理助推绿色发展,需要夯实碳足迹基础支撑体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基础性工作着手,推动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建立完善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以及标识认证、分级管理、信息披露等制度,才能让碳足迹工作“有章可循、有数可用”。目前,生态环境部已逐步开展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优选出一批产品,包括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先行先试,为后续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建立健全碳足迹标准体系,将更好推动产品碳足迹管理、认证等工作的规范化。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行业、多种产品、多个环节、多个领域,需动员社会主体广泛参与。比如,强化上下游企业间的技术合作、经验共享,有助于推动产业链碳足迹精准化核算与应用,促进产业链协同减排。加强产品碳足迹与贸易、财政、金融等政策的有机衔接,丰富拓展推广产品碳足迹应用场景,形成多方联动、共建共担共享的工作局面,方能以产品碳足迹管理助力碳减排。产品碳足迹也是国际涉碳贸易政策的关注重点。以汽车行业为例,在“新三样”加速出口背景下,汽车行业参与国际碳对话频次不断增加,机制加快建立。主动应变作为,积极参与推动构建于我有利的国际碳足迹核算评价方法、标识认证规则和数据体系﹐能够帮助相关行业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推动碳足迹工作落细、落实、落地,不断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发展“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必将同步提升。(摘编自寇江泽《以产品碳足迹管理助推绿色发展》)材料二: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无论是以“生态中心主义”为价值基础的“深绿”生态理论,还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基础的“浅绿”生态理论,均无法完全脱离以资本为中心的窠臼。作为“人格化的资本”,资本家的灵魂就是拼命榨取剩余价值。自然由此被商品化和资本化,成为资本增殖和逐利的牺牲品。对于殖民古巴的西班牙种植园主焚烧森林获得木灰肥料的行为,恩格斯讽刺道:“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竟冲毁毫无保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这同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西方现代化的最大弊端,就是以资本为中心而不是以人民为中心,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服务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环境权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人权的重要内容。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源、放心的食物、宜居的环境等,就是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生态环境效益。“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加强人权法治保障,协调增进全体人民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权利,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思考和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既要考虑当代人的生存发展,也要考虑子孙后代的生态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等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立场。(摘编自叶海涛《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应遵循的价值取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碳足迹是指农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总和,是衡量生产企业和产品绿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标。B.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对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多部门联合印发了相关实施方案。C.夯实碳足迹基础支撑体系包括发布碳足迹核算标准,建立完善数据库以及标识认证、分级管理、信息披露等制度。D.无论是“深绿”还是“浅绿”生态理论都无法完全摆脱资本的影响,因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态问题无法根本解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消费者可以把等量水果排放的温室气体碳排放量作为判断企业生产的绿色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B.我国虽然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起步较晚,但已初步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并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中。C.产品碳足迹已成为国际涉碳贸易政策的重要关注点,积极参与国际碳足迹核算评价体系的构建对我国企业有利。D.中国建构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应完全摒弃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实现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转型。3.某公司计划实施产品碳足迹管理以提升其绿色低碳形象,下列做法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A.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进行产品碳足迹核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B.重点关注产品设计、生产、运输阶段的碳排放,使用阶段的碳足迹可忽略。C.建立内部碳足迹管理团队,负责监督和管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碳排放。D.将碳足迹信息纳入产品标签,向消费者公开透明展示产品的碳排放情况。4.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5.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该如何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立场”?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零公里【注】(节选)王族到了晚上,又刮风了,似乎还夹杂着雪花,落到身上便一阵寒意。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恐怕马上要落下来了,那三棵树如何度过冬天?邓东兴担心风会刮得更大,而且刮着刮着就下起雪,在地上铺出一层白色。那样的话,那三棵树就会在雪中挨冻,也会被大风刮歪,说不定一夜过后就会倒下,在雪地上趴成三根木棍。栽下它们仅仅半年时间,虽说发芽长了叶子,却没有长高,高低与买回来一模一样。这样想着,邓东兴坐不住了,便起身去看那三棵树。①一出门;大风迎面扑打到身上,像是打了他一拳。接着又是一股寒意,从衣领向体内浸去,让他不由得打寒战。人都这么冷,那三棵树怎么能熬得住呢?邓东兴拉了一把衣领,顾不上是否拉紧了,便向那三棵树跑去。他跑得快,大风便在耳边刮得响,似乎向他吼叫着什么。起初他没有在意风的吼叫声,后来跑累了不得不停下,才发现并不是风在吼叫,而是因为缺氧和紧张奔跑,他出现了幻听,被他误以为的风的吼叫,其实是他粗犷的喘息声。在一块石头上坐了一会儿,好受了很多,于是起身又往前走。好在那三棵树就在连队后面,很快就到了。风好像更大了,好像真的在吼叫。这样的风吼着吼着,就把雪吼了下来。虽然在黑夜里看不清雪花,但是一落到身上就浸出寒意,就让人知道这场雪下得不小。远远地,邓东兴看见一团黑乎乎的影子,向那三棵树移动了过去。是什么?昆仑山有不少动物,藏羚羊、牦牛、野驴等,平时不怎么露面,但这么大的风雪会刺激它们,它们没有边界意识,亦不知边防连是军事禁区,一番疯狂乱窜就接近了边防连,然后发现了那三棵树,就又扑了过去。那三棵树容不得任何伤害。那团黑影在三棵树跟前停下,直起了身,怀里好像抱着什么。不是昆仑山的动物,而是人,昆仑山上的人。还有,能出现在这里的人,不是外人,只有边防连的人。很快,邓东兴从那人的体型和动作习惯判断出,是副连长卞成刚。看来卞成刚也在挂念这三棵树,眼见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雪,就来看它们。但是他能有什么办法呢?这三棵树,在这样的环境中,今天还在你面前伫立,说不定明天就没有了影子。很快,卞成刚开始动了,先是从抱着的那堆东西中,②缓缓取出一件衣服,把一棵树围了一圈,又怕风把衣服掀掉,便用绳子绑扎起来。那棵树一下子便变粗,像是已经在这里生长了好几年,一副枝繁叶茂的样子。风还在刮,雪还在下。卞成刚又走向下一棵树,然后又给那棵树穿上衣服。这种情景就是给树穿衣服,让树穿暖,就能顺利过冬。也许在昆仑山上栽树,就应该在冬天给它们穿衣服,存活率才会高。给第三棵树穿完衣服,卞成刚看上去像是松了口气。这个办法,也许是他琢磨了很久,觉得有用才开始干的。他是副连长,比任何人都希望这三棵树活,但是树能不能活并非是人说了算的,人只能琢磨出办法,然后去树身上试试。现在,卞成刚就这样在干,加之他是副连长,还得悄悄干,不能让连里的战士看见。但还是被邓东兴看见了,为了避免卞成刚尴尬,邓东兴悄悄退回,让卞成刚和那三棵树多待一会儿。转身的一瞬,邓东兴听见卞成刚在低声嘀咕:③“树啊,亲爱的树,你们可要争气,在这场风雪中活下去,活过这个冬天,在明年再发芽长叶子,活出昆仑山的传奇。要知道,你们可关系到多尔玛的‘昆仑卫士’荣誉呢!”风好像停顿了一下,但雪没有停,还在向下飘落。邓东兴觉得有什么突然伸过来,在他肩头拍打了一把。是大风,还是落雪。都不是。那就是卞成刚刚才的话,穿过风雪,在邓东兴肩上拍了一把。风刮了一夜,雪下了一夜。整整一夜,风像嘶吼的巨兽,在昆仑山奔跑。昆仑山太大,大风奔跑了一夜,都没有跑出昆仑山,所以便嘶吼了一夜。至于大雪,虽然在一夜间都没有停止飘落,在昆仑山漫天飞舞,但因为昆仑山太大,覆盖了高处的山峰,又覆盖低处的荒野。覆盖过一层后,又覆盖一层,一层一层加厚,才让大地变成了白色。大地变成白色,天就亮了。一个严酷的事实摆在面前,围在那三棵树上的衣服都掉了,被积雪覆盖后变成了雪堆。给树穿衣服的办法没用,那三棵树仍然面临着危险。卞成刚看着那三棵树,长久不说话。风小了,雪却下得更大。卞成刚终于拿起电话,向上级谎报邓东兴的腿扭伤了,目前无法下山,需要在连队养伤,等伤养好后再下山。这件事,邓东兴早已画好一个圆,所有事都被围在里面,不论怎样走,都在预设的范围内。上级同意。卞成刚颤抖着手放下电话,想长吁一口气,把憋在心里的东西吐出,但他的嘴张了张,却觉得心里更沉了。他想训邓东兴一顿,却什么也说不出来,最后只骂了自己几句。很快,老兵们要下山了,邓东兴的腿扭伤的事,已人人皆知,所以他不能躲在屋子里,必须拄着拐杖出来,让大家看见他受伤的样子。于是,在卞成刚向大家致完道别词后,邓东兴便拄着拐杖从班里出来,想向大家道别。卞成刚看见邓东兴,一愣说:“邓东兴,你的腿不方便,就不要过来了,站在那儿向大家告别吧。”说完,用复杂的眼神看了两眼邓东兴,④邓东兴犹豫了一下便站住,笑着向大家道别。他本来也属于复员老兵中的一员,但是为了三棵树,他冒着风险留了下来。卡车鸣笛几声,驶出连队院子。邓东兴便默默念叨,我终于留了下来。念叨完,他用手一摸脸上,有泪水。(有删改)【注】《零公里》塑造了驻守在新藏线零公里处阿里军分区汽车营的一群鲜活的军人形象。节选部分前情:邓东兴执意在多尔玛种树,好不容易活了三棵,冬天来了,为了三棵树和连队的荣誉,选择不复员而留下来……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段实写刮风虚写下雪,通过对邓东兴担忧心理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主人公爱树护树的责任感。B.邓东兴因为缺氧和紧张奔跑而出现了幻听,不仅渲染了严酷的自然环境,还烘托了人物内心的焦虑与无奈。C.邓东兴看见一团黑乎乎的影子向三棵树移动过去,这一细节充满喜剧意味,在写实的情节中增添了魔幻色彩。D.卞成刚向上级谎报邓东兴腿伤的情节,表现了他对绝域生命的珍视,体现了他与恶劣环境不屈不挠抗争的精神。7.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中“扑”“打”两个动词让人联想到《老人与海》中与鲨鱼搏斗的老人,不过,老人是为了生活,而文中的军人则完全是奉献。B.句子②卞成刚冒着风雪亲自为三棵树穿上衣服的细节,生动地传达出粗粝的高原军人细腻的内心世界,不煽情却让人热泪盈眶。C.句子③卞成刚的低声嘀咕表达了他对三棵树战胜风雪的期盼,透露出他对连队获评“昆仑卫士”的渴望,体现了他深厚的集体荣誉感。D.句子④邓东兴“笑着向大家道别”表现了雪域军人不为离别而伤感的豪迈之情,彰显出极端境遇中意志、信念和精神传承的力量。8.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被赋予了灵气和生命,它们在残酷的底色上营造出诗意的氛围,请结合文中画横线的段落简要分析。(4分)9.文章结尾处,邓东兴“用手一摸脸上,有泪水”,请结合全文分析他流泪的原因。(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邓艾①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维退,淮因西击羌。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后迁城阳太守。景元四年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艾遣子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艾至成都,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材料二: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②,严斥埃③,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赏故去就可以决。(节选自苏洵《心术》)【注】①邓艾:三国时期魏国名将。②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燃火叫“燧”。③斥埃(hou):古代用来瞭望敌方情况的土堡,这里指放哨、瞭望。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故古之贤A将B能以兵尝C敌D而又以敌E自尝F故G去就可H以决。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去艾屯六十里”中的“去”与《屈原列传》“乃令张仪详去秦”中的“去”意思相同。B.爵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中国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C.所以,意思是“用来”,与《出师表》“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中的“所以”含义用法不同。D.兵,意思是“打仗、战争”,与《过秦论》“斩木为兵”中的“兵”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等句子,可与李白《蜀道难》中的相关语句互相印证。B.邓艾深入蜀地出奇兵使马邈投降,有破釜沉舟之勇;他麾下的大将师纂、儿子邓忠与他一样。C.苏洵“将智士愚”的观点需要辩证看待,但“知敌之主,知敌之将”的观点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相一致。D.北宋四周强敌环伺,政权积贫积弱,苏洵研究古代兵法中的战例,作为北宋抗敌的借鉴,体现了他的文人担当。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译文:(2)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译文:14.邓艾的哪些言行可以体现苏洵所说的“为将之道”?(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出塞二首(其二)[盛唐]王昌龄骝马【注】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出塞[晚唐]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注】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诗通过骝马,寒月、铁鼓、金刀等意象,描写了一场战鼓刚刚敲响的惊心动魄的战斗。B.王诗第三句和高适《燕歌行》中的“寒声一夜传刁斗”一句都是通过描写听觉表现战事的激烈。C.马诗第一句中的“金带连环”看似写战袍,目的却在表现将士们那种风神俊逸、英武逼人的丰姿。D.马诗第三句中的“卷旗”与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半卷红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写偷袭战。16.两首诗都有对“刀”的细节描写,侧面烘托了戍边将士英勇无畏的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道,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示。(2)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可借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3)“澄江”的意思是清澈的江水,这是唐宋诗人青睐的意象之一,请从古代诗词中采撷出带有这一意象的意境优美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近日,杭州宇树科技发布机器狗B2-W的演示视频并火爆“出圈”,不少国外网友都表示被中国的科技实力震憾。特斯拉及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也转发该视频,并评论表示“未来的战争是无人机的战争”。在视频中,B2-W机器狗“解锁”了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堪称“十项全能”:它可以用四足、双足、单足快速点地的方式做360°旋转跳跃,侧空翻、后空翻、托马斯旋转等高难度动作表演起来也①;它不仅能在崎岖不平的树林轻松自如地穿梭,还能从高达2.8米的高空滕跃而下,性能卓越;它下山入水②,甚至能载着一个成年男子翻山越岭,被网友评价为“强得可怕”。据宇树科技官方介绍,这款机器狗可在空载状态下持续工作5小时以上,最大移动速度为每小时20km,直立最大负重可达120kg,负载40kg时最大续航理程达到50km。韩国SBS电视台的报道还提到,该机器狗可以与人交流,能执行火灾救援、气体探测等任务。视频引发韩国网友热议,网友纷纷感慨:“太先进了!”“这就是未来的感觉!”18.下列句子中的“解锁”与文中加点的“解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弟弟想看动画片,总是让妈妈解锁电脑。B.一对英国夫妇解锁了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他们被震惊到了。C.过不久,我将解锁新的身份——一个萌娃的舅舅。D.经过十天的学习,我成功解锁了视频剪辑的技巧。19.文中第一、二段有三处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3分)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21.文中的“出圈”“强得可怕”为什么要加引号?(5分)22.市科技馆在科技节展出了宇树机器狗B2-W,由你担任解说员,向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介绍这款机器狗的性能。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段解说词,要求信息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100个字。(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人说,在天赋面前,努力不值一提,那么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A。【解析】“指农产品整个生命周期……”错误,选项缩小范围,碳足迹针对的并不只是农产品。2.C。【解析】A项,根据材料一原文“是衡量生产企业和产品绿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标”可知,“作为判断企业生产的绿色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错误。B项,“已初步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并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中”于文无据。D项,虽然材料二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但并未提及“完全摒弃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模式”。3.B。【解析】B项不合理,因为碳足迹需要统计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总和,产品的使用阶段属于产品生命周期内,不能忽略。4.①举例论证:举南京农业大学测算榴莲碳足迹的实例,增强论证的具体性和可信度。②类比论证:将产品“碳足迹”类比为走路留下的“脚印”,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更加明白易懂。③道理论证:基于逻辑推理和理论分析,阐述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义。④因果论证:分析我国碳足迹管理现状、问题及解决措施,形成清晰的因果关系。⑤对比论证:通过将我国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指出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每点2分,任意答对两点计满分)【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对论证方法的分析涉及论点、论据与论证之间的关系。开篇举榴莲碳足迹的例子引出观点,属于举例论证;“走路会留下脚印”是类比,注意与比喻论证区分;第四段阐述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义基于逻辑推理和理论分析,属于道理论证;第五、六、七段分析我国碳足迹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这里包含因果关系;我国碳足迹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对比属于对比论证。5.①完善碳足迹标准体系。②加强基础支撑和技术研发。③动员社会主体广泛参与。④积极参与国际碳足迹合作与交流。(每点2分,答对三点计满分)【解析】本题考查归纳与概括文本内容。本题的概括有一定难度。先要根据材料二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立场”的内涵(材料二结尾部分),再从材料一中筛选相关内容(材料一四至八段)进行归纳概括。第四段有“建立管理体系、构建工作格局、推动规则国际互信”等概括性内容,第五至八段可以围绕这几点分别概括。6.C。【解析】“增添了魔幻色彩”这一说法不准确,这一细节是邓东兴真实的见闻和心理感受,仍属于写实,没有魔幻色彩。7.D。【解析】“不为离别而伤感的豪迈之情”分析不准确。结合下文“默默念叨”“有泪水”等来看,他的内心有不舍和伤感,之所以“笑着向大家道别”是因为他是撒谎才获得留下来护树的机会的,他想掩饰自己内心的复杂感受。8.①“风像嘶吼的巨兽,在昆仑山奔跑”运用比喻手法,赋予风以力量和动感;大雪“在一夜间都没有停止飘落,在昆仑山漫天飞舞”,然后一层一层覆盖,运用拟人手法,使雪具有人的行动和意志。②对风雪的描写使文章在残酷的底色上具有了悲壮的诗意美,这种诗意美将人物形象映衬得更加鲜明,凸显了戍边将士不惧艰苦、勇于奉献的精神。(答出大意即可。每点2分)9.①因感动而流泪。他为副连长承担风险编造谎言留下他守护三棵树过冬而感动得流泪。②因对战友的不舍而流泪。他深知曾经一起坚守高原的战友一旦复员可能再难相见,因不舍而流泪。③因自己的选择而流泪。他为自己选择留下来守护三棵树过冬、为连队赢得荣誉而感慨流泪。(答出大意即可。每点2分)10.BDF。【解析】“贤将”是定中结构为主语,后面B处停顿,意思是“贤能的将领”;“以兵尝敌”和“以敌自尝”是“贤将”的两方面能力,“而”字在此表并列,连接两方面内容,前面D处停顿,意思是“用军队去试探敌人(的强弱、虚实),同时也用敌人(的反应)来衡量自己”;“故”表示“所以”,后面是得出的观点,“故”字前面F处要停顿,“去就”意为“行动方针”。11.A。【解析】A项,“去艾屯六十里”中的“去”是“距离”的意思,“乃令张仪详去秦”中的“去”是“离开”的意思。二者意思不同。B项,正确。C项,此处“所以”表目的,是“用来……”的意思,“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中的“所以”表因果,译为“……的原因”。D项,“斩木为兵”中的“兵”是“武器、兵器”的意思。12.B。【解析】从“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可以看出,师纂与邓忠没有邓艾破釜沉舟之勇。13.(1)生死存亡的选择,全在于这一次行动,有什么是不可以做到的呢?(2)(必须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却面不改色,麋鹿在身边奔突却不眨眼睛,这样以后才能够控制利害因素,才可以对付敌人。【解析】(1)“分”表示“区别、选择”,“举”意为“举动、行动”,“何不可之有”为宾语前置句,即“有何不可”,意思是“有什么是不可以做到的”。(2)“泰山崩于前”“麋鹿兴于左”为状语后置句,“而色不变”和“而目不瞬”的“而”字均表转折,译为“但是”或者“却”,“然后”表示“这样以后”。14.苏洵在《心术》中提出了“治心”“知敌”“尚义”等一系列为将之道的理论,邓艾的言行可以体现。治心方面:在偷渡阴平这一军事行动中,邓艾体现出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大将风范。知敌方面:邓艾对蜀汉的情况,尤其是对刘禅的昏庸无能有清晰的认识,这使他敢于冒险采取偷渡阴平的计策。嘉平元年一战中,还能准确预判姜维“自东袭取洮城”的策略等。尚义方面:邓艾安抚收纳投降归附的人员,使其恢复旧业。15.A。【解析】“声犹震”的“犹”表示仍然,可知战鼓不是刚刚敲响,联系前文“战罢沙场”可知,本诗描写的是战斗刚刚结束,因此“战鼓刚刚敲响”错误。16.①王诗以“金刀血未干”这样一幅看似血腥的场景,表明热血并未因为战斗的结束而冷却,与前文“骝马新跨白玉鞍”等句一起塑造出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的英雄形象。②马诗通过“宝刀”的“缺”这一细节,侧面表现出战士肉搏拼杀之烈、战斗时间之长,体现了将士忘我杀敌时的英勇无畏,与前文“马头冲雪”“夜劫单于”等细节共同塑造出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17.(1)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3)(示例一)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示例二)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示例三)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示例四)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18.D。【解析】“解锁”有三种意思:①解除锁定状态,一般指手机、电脑、游戏道具或密码锁等;②突破界限,尝试新事物,发掘潜能或学习新技能;③角色或身份的获得。材料中指的是机器狗学习新的技能,和D项最为接近。A项指的是解除锁定状态。B项指的是尝试新事物,第一次参观兵马俑。C项指的是获得新的角色或者身份,成为舅舅。19.“憾”改为“撼”,“滕”改为“腾”,“理”改为“里”。20.①干净利落②如履平地【解析】干净利落: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令人赏心悦目;也形容动作熟练、敏捷准确。如履平地: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21.“出圈”本意是比喻(言行)越出常规或一定范围。加引号表示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刀熔开关合作协议书
- 2025-2030全球与中国黑加仑油产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玻璃注射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香醋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铁路运输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酱腌菜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蚕丝被产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破碎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直销银行产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微纳尺度力学与器件
- 法莫替丁注射液-外科
- 全厂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
- 人工智能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
- 2024年荆门中荆投资控股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成都市2022级(202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 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4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 (高清版)JTGT 5440-2018 公路隧道加固技术规范
- 北京市各区2024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汇编:法律与生活-2024届高考政治三轮冲刺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