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基础实验3燃烧条件的探究第4章认识化学反应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做课件】授课教师:********班级:********时间:********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引导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利用所给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假设。确定如下实验: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放一块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观察现象;将另一小块白磷放在热水中,观察现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再次观察白磷的现象。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如正确使用酒精灯、避免白磷接触皮肤等。现象记录: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实验分析与结论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分析燃烧需要的条件。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现象,找出影响燃烧的因素。总结归纳:通过讨论,得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三)微观解释与生活应用(10分钟)微观原理:借助多媒体动画,展示燃烧过程中分子、原子的变化,从微观层面解释燃烧的本质,帮助学生理解燃烧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活应用:让学生运用燃烧条件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燃烧现象,如篝火燃烧、蜡烛熄灭等。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燃烧条件来控制燃烧,如火灾的预防和扑灭。(四)课堂小结(5分钟)知识回顾: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燃烧的定义、燃烧条件的探究过程和结论。方法总结:强调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五)布置作业(5分钟)让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常见的灭火方法及其原理,与燃烧条件进行对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中,实验探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燃烧条件有了直观认识。但部分学生在设计实验和从微观角度理解燃烧本质方面存在困难。后续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运用更多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考试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0102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03通过实验和讨论,总结灭火的方法。逐步建立安全用火的意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试剂95%酒精溶液、蒸馏水、小蜡烛、木条、小煤块;实验仪器坩埚钳、酒精灯、火柴、玻璃杯、玻璃棒等。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酒精溶液、蒸馏水,置于酒精灯火焰上,观察两种物质是否可以燃烧实验过程酒精燃烧,蒸馏水不燃烧酒精具有可燃性,水没有可燃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2)分别点燃两支蜡烛,竖直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其中一支蜡烛(尽量使玻璃杯口与桌面间不留空隙)实验过程一段时间后,用玻璃杯罩住的蜡烛熄灭,没有用玻璃杯罩住的蜡烛正常燃烧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3)用坩埚钳分别夹取木条、小煤块,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比较两者燃烧所需要的时间实验过程小木条燃烧所需要的时间短,而小煤块较难燃烧小木条的着火点比小煤块的低,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的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1.结合你在上述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到的结论,试着总结燃烧所需要的条件。问题讨论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该物质称为可燃物);(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2.列举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并试着说明其灭火原理。问题讨论灭火方法灭火原理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隔绝氧气木材着火时用水浇灭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液化气泄漏着火时关闭阀门隔离可燃物(1)(3)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1)(2)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2)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3)水中的白磷不燃烧。3.你还能设计其他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方案吗?问题讨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可以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中考链接1.(2024·四川乐山)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利用可调节温度的电炉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氯化钠不是可燃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温度为60℃时,只有①处白磷燃烧B.为控制变量,①②③④处所取白磷、红磷、氯化钠的质量应相等C.当温度为260℃时,②处红磷燃烧、③处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D.当温度升至500℃时,④处氯化钠可能燃烧D中考链接2.(2024·辽宁)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浇灭燃着的木柴——降低着火点B.用烧杯罩住点燃的蜡烛,蜡烛熄灭——隔绝空气C.设置隔离带,防止森林火灾蔓延——降低温度D.红磷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红磷不是可燃物B中考链接3.(2024·黑龙江)化学实验对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该实验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中考链接4.(2024·北京)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1)若a、b均为白磷,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若a、b均为红磷,判断该实验能否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接触,并说明理由:
。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不能,因为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a、b处的红磷均不燃烧中考链接5.(2024·云南)某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向装置甲中通入空气,甲中的热水压入到乙中,甲、乙中的白磷均燃烧。由液面降低后甲中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
;由热水进入后乙中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
。
与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中考链接6.(2024·山东青岛)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控制条件可以调控化学反应。“启航”小组以“调控化学反应”为主题展开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生火有道】(1)观察生活:小组同学观察到天然气、木炭能燃烧,而水和石头不能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可燃物中考链接6.(2024·山东青岛)实验探究:为继续探究燃烧的条件,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图1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磷燃烧时产生污染空气的五氧化二磷白烟。【现象与结论】(2)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②小红根据
现象,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中考链接6.(2024·山东青岛)实验探究:为继续探究燃烧的条件,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图1所示实验。【评价与反思】(3)①实验中小组同学认为图1装置存在不足,于是设计了图2所示装置。图2装置的优点为
。②小明对小红的结论提出质疑,设计了图3所示装置,对燃烧过程中的氧气含量进行测定,得到图4所示图像。结合图像分析,“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应准确地表述为
。环保可燃物与足够浓度的氧气接触1.如图所示,水中的白磷能否燃烧与鼓入的气体和水温有关,下表中能使白磷燃烧的是(
)D选项ABCD气体X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空气水温/℃5408080【点拨】水温5℃,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40℃),不能燃烧,A错误;水温40℃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氮气不支持燃烧,B错误;水温80℃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C错误;水温80℃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且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可以支持白磷燃烧,D正确。返回2.如图所示是探究燃烧条件的三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酒精溶液、蒸馏水置于酒精灯火焰上,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5%酒精溶液燃烧,蒸馏水不燃烧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2)实验二中,点燃甲、乙两支蜡烛,并用烧杯罩住甲蜡烛,一会儿后,观察到甲蜡烛熄灭,乙蜡烛在空气中正常燃烧。这一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低(3)实验三中,在薄铜片上放有等量的木屑和煤粉,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__。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返回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①:打开止水夹K,两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同时B试管中产生水火交融现象。实验②:关闭止水夹K,两支试管中气泡消失,同时B试管中水火交融现象消失。(1)根据实验①中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实验①中白磷燃烧,实验②中白磷不燃烧(或实验①中产生水火交融现象,实验②中水火交融现象消失)返回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通过长颈漏斗迅速加入80℃的热水,并将燃烧匙上的红磷和白磷都淹没。步骤2:推动注射器活塞,将部分热水压回长颈漏斗,使白磷和红磷露出水面。【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D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步骤1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②通过对比步骤2中红磷和白磷的不同现象,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③实验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水面以下;④可通过对比步骤1和步骤2中红磷的变化,得到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⑤步骤2中,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并产生大量白雾;⑥本实验可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A.①③④ B.②③⑥C.④⑤ D.②③【点拨】步骤1中白磷和红磷均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二者都不燃烧,①错误;步骤2中白磷与红磷均与氧气接触,但是红磷没有燃烧,而白磷发生了燃烧,由实验中红磷和白磷的不同现象,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②正确;实验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水面以下,防止进入空气造成白磷燃烧,③正确;在步骤1和步骤2中,红磷都没有燃烧,无法得出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结论,可通过对比步骤1和步骤2中白磷的变化,得到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④错误;步骤2中,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⑤错误;本实验可得出燃烧的两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⑥错误。返回5.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1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陶土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脱脂棉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对此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提出猜想】小明认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氧气。小刚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明的猜想进行了补充:过氧化钠与水反应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放出复燃【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证明小明的猜想正确。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2)实验中还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小刚的猜想正确。【老师介绍】过氧化钠不仅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气,也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因此,过氧化钠经常被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气。返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联体建设成效评估报告:医联体与医教研协同发展
- 私下配送免责协议书模板
- 自建别墅房出售合同范本
- 纸板原材料销售合同范本
- 网络教育三方就业协议书
- 游泳馆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自动化顾问协议合同范本
- 离婚协议孩子户口协议书
- 空地出租停车合同协议书
- 电力安装三方合同协议书
- 消防接警调度(一级)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双行星真空动力混合机使用说明书
- 《蔬菜嫁接技术》课件
- 初级心理治疗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教案】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024)
- 清扫道路简易合同范例
- 试岗七天签试岗协议书范文
- DB11T 211-2017 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 木本苗
- 前程无忧国企招聘笔试题库
- 中国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
- TD/T 1057-2020 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