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功率-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_第1页
功功率-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_第2页
功功率-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_第3页
功功率-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_第4页
功功率-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功功率第11章机械与功教科版2024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精做课件】授课教师:********班级:********时间:********《11.3功和功率》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功的概念,明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判断在具体情境中力是否做功。​掌握功的计算公式​W=Fs,其中​W

表示功,​F

表示力,​s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能进行简单的功的计算。​知道功的单位是焦耳(J),并能对功的单位进行换算。​理解功率的概念,明确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能说出功率的定义、公式和单位。​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P=tW​

,其中​P

表示功率,​W

表示功,​t

表示做功所用的时间,能进行功率的计算,解释功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学会从物理现象中抽象出物理概念。​在探究功和功率的过程中,体会类比、比值定义等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学思维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功和功率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探究和讨论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公式。​能运用功和功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学难点​判断力在什么情况下做功,以及对做功多少和做功快慢的理解。​理解功率的概念,区分功和功率这两个物理量。​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系统讲解功和功率的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等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功和功率的应用实例,以及在理解概念和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题讲解法: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和解答,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类比法:在讲解功率概念时,类比速度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四、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5分钟)​生活场景展示:播放一段视频,内容包含建筑工人搬运砖块、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起重机吊起货物等场景。​提问引导:教师提问:“在这些场景中,工人对砖块、汽车发动机对汽车、起重机对货物都施加了力,并且物体都移动了一段距离,那么力和物体移动的距离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功和功率的知识。”​(二)功的概念(15分钟)​活动体验:让学生亲自体验两个活动:一是用手将课本从桌面提升到一定高度;二是提着书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走一段距离。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两个活动中,手对课本、人对书包是否施加了力,物体是否移动了距离。​概念讲解:结合活动体验,讲解功的概念。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功。强调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实例分析: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图片,如人推箱子前进、马拉车前行、小孩用力但未推动箱子等,让学生判断在这些场景中力是否做功,并说明理由。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做功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三)功的计算(10分钟)​公式推导:以水平推力使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力与物体移动距离的关系,推导出功的计算公式​W=Fs。解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和单位,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J=1NA~—1m。​例题讲解:展示例题,如一个人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前进了10m,求这个人对箱子做的功。教师详细分析解题思路,规范解题步骤,强调在计算功时,力和物体移动的距离必须在同一方向上。​(四)功率的概念(15分钟)​情境引入:展示两个情境:一是建筑工人甲在10min内搬运了50块砖,二是建筑工人乙在5min内搬运了同样的50块砖。教师提问:“哪个工人做功更快?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类比速度:类比速度的概念,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通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定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来定义。讲解功率的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用符号​P

表示。​公式推导:根据功率的定义,推导出功率的计算公式​P=tW​

。介绍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1W=1J/s。常用的功率单位还有千瓦(kW),​1kW=1000W。​(五)功率的计算与应用(10分钟)​例题讲解:展示功率计算的例题,如一台起重机在5s内将重为2000N的货物匀速提升了4m,求起重机对货物做的功以及起重机的功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先根据功的公式计算出起重机做的功,再根据功率公式计算出功率,规范解题步骤。​生活应用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功率的应用实例,如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家用电器的功率等,让学生了解不同设备功率的大小和意义。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六)课堂小结(5分钟)​知识回顾: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功和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总结提升:强调功和功率在物理学和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五、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等。​教学资料:相关图片、视频、例题等。​六、教学评价​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发言情况、解题能力等,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作业评价: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通过作业反馈,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针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考试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1.通过实例建立功的概念,能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素养)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重点)

3.能应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难点)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2.力和运动的关系?小游戏:拔钉子(拔深浅不同的钉子体验力的成效)将货物提高拉小车前进FF有成效GF通过以上图片想一想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上面图片信息可看出:

他们都对物体施加了力,使物体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这些过程需要推、拉、搬、提,那在物理学中如何来描述这个过程呢?物理学中的“功”吸收了一种“贡献”和“成效”意思在里面,它是指:一、怎样才叫做功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F二者缺一不可。必要因素s议一议:用什么标准来判断是否做功1.当你端着一盆水不动时,你累吗?你做功了吗?为什么?2.用力推讲台,讲台没有动,人累吗?人做功了吗?分析:S=0F≠0没有做功.(劳而无功)分析:S≠0F=0没有做功.(不劳无功)冰壶运动员用力推出冰壶,冰壶在冰面滑动,滑动过程中,人对冰壶做功了吗?人推着木箱前进时,箱子的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了吗?为什么?分析:S≠0F≠0没有做功.(劳而无功)F⊥S人提一桶水沿水平方向前进,提力做功了吗?S.GN.GN小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无距。(劳而无功)(2)有距无力。(不劳无功)(3)力距垂直。(垂直无功)水平地面上的购物车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沿推力的方向运动了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重力对购物车做了功B.支持力对购物车做了功C.推力对购物车做了功D.没有力对购物车做功C功=力×距离W=Fs公式注意: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相反时,我们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1.功等于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的乘积。功的计算2.功的单位和物理意义。牛顿N

米m焦耳J即:1J=1N·m

W=Fs意义: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1J。单位:焦耳(J)斜面长度为0.3m,高度为0.2m,重为20N的小球A从斜面滚下,求重力做功多少?

若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了0.5m,求这个过程重力对小球所做的功。4J物体在重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因此重力不做功。思考:把同样多的砖运送到二楼,这两种方法做的功一样多吗?他们的区别是什么?问:对砖做的功哪种方法多?G,h都相等,所以W相同问:两种方法有何不同?做功快慢不相同,起重机快,人搬慢h做功相同,但有快慢问题。怎样比较他们做功快慢呢?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法一:相同时间比路程法二:相同路程比时间法一:相同时间比做功法二:相同的功比时间要比较不同物体做功的快慢,必须同时考虑两个因素。因此,我们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来表示做功的快慢。①物体做功的大小;②物体做功所用的时间。怎样比较他们做功快慢呢?在物理学中,为了表示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了功率的概念。1.功率的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tPW=tPW=tWP=2.公式:变形公式:注:由P=W/t计算出的功率是平均功率,即在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3.功率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焦耳每秒(J/s)。它是由功的单位—焦耳和时间的单位—秒组合而成的。它有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1kW=1000W

1MW=106W

1W=1J/s常用单位还有千瓦(kW)、兆瓦(MW)。姓

名:詹姆斯·瓦特国

籍:英国出生年代:1736成就:蒸汽机

在瓦特之前,已经有纽科门发明的蒸汽机,但是消耗大而效率低,瓦特花了10年时间,研制出精巧实用的新型蒸汽机,由此把英国带入了工业革命。无论是冶金、矿山、纺织还是交通运输,都开始使用蒸汽机来替代人和牲畜,为了纪念瓦特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人们把常用的功率单位定为瓦特,简称瓦。瓦特JamesWatt1736-1819信息窗

一般机器上都有一个小牌子叫作铭牌,上面标有一些数据,功率是其中的一项。型号:5C11流量:52m3/h吸程:10m功率:1.2kw功率1.2kW表示什么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在1s内做功1200J。抽水机李明和马龙想比一比谁上楼的功率大。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用到哪些测量仪器?应该怎样测量?动脑筋,想一想一架起重机在5min内把60000N的重物匀速举高25m,它的功率是多少kw?解:W=Fs=60000NX25m=1.5×106JP=W/t=1500000J/300S=5000W=5KW答:起重机的功率是5KW.请把这一块重为100N的物体搬运到1m处的地方,你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或者使用哪些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会不会省一些呢?思考用力F直接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hm,F对物体做功

w

=Gh人利用杠杆将物体匀速提升hm拉力F做的功动力臂为阻力臂的三倍的省力杠杆1W=W1h3hGG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不省功的原因是什么?

因省力的机械必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一定费力,而功=力×距离,所以不能省功。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经常用到它,小媛和小秋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将相同的物体拉到斜面顶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B.甲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C.乙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

D.乙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A知识点1

做功1.

[2024·德州期末]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下列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AA.

人用力搬石头,没有搬动B.

叉车把货物从地面抬升到一定高度C.

人拉着书包沿楼梯走上二楼D.

人推小车通过一段距离返回知识点2

功的计算

B

返回

C

返回4.

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在使用机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

可以省力,同时也可以省功B.

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C.

只有在费力情况下才能省功D.

可以省距离,同时也可以省功返回(第5题)

0600(第5题)

返回

01(第6题)返回7.

[2024·商洛期末]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练习“跳发球”的情景,可简化为“抛球、腾空、击球、落地”四个过程,其中他对排球做功的过程是(

)AA.

小明拿着球往上抛球一小段距离B.

小明跳起腾空做出要击球的动作C.

小明击球过程手刚碰到球的瞬间D.

小明完成击球过程后落地【点拨】小明拿着球往上抛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手对球施加了力,球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手对球做了功,故A符合题意;小明跳起腾空做出要击球的动作时,小明未对球施加力,所以小明没有对球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小明击球过程手刚碰到球的瞬间,球未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小明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