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荟
萃
一、词语
按照语法功能,能够单独充当语法
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
的是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
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包括副词、
连词、介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虚
词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其作
用主要是连接和附着,被连接和附着的
是各类实词、短语或句子。
1.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下边划
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人或事物的名称。
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
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
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
那匾和鹿行礼。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表示人名的如“孔子”“闰土”“父亲”;
表示处所的如“三味书屋”;
表示时间的如“正午”“晚上”;
表示方位的如“中间”“下面Q
表示事物的如“梅花鹿”“匾”“画”“古
树”“牌位”;
表示抽象概念的如“礼”“方法”。
【想一想】你能说出哪些方位名词?(单
独的:上、下、前、后、左、右、东、
西、南、北、内、外、里、中、间、旁;合
成的:以上、之上、上下、内外等等)
2.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
活动等意义的词。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
示不同的意义。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
念这最后一课!
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
呢。
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
又爬上去。
动词至少可以分为如下九类:
⑴、行为动词:表示行为动作。如“看、
洗、睡、飞、飘”等。
(2)、心理活动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
“爱、恨、想、尊敬、希望”等。
(3)、行止动词:表示动作开始、进行或
停止。如“开始、进行、继续、停止”
等。
(4)、祈使动词:表示命令或请求。如“使、
迫使、令、命令、叫、教、让、请、请
求”等。
(5)、有无动词:表示事物的有无。包括
“有、没、没有”。
(6)、比似动词:表示事物间的比似关系。
如“像、似、如、如同、仿佛”等。
(7)、判断动词:表示对事物的判断和肯
定。只有一个“是
(8)、趋向动词:如“来、去、起来、进
来、出去、下去、上去”等。
(9)、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肯、
应该、可以、敢、会”等。
3.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
的词。下边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
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表示形状的如“小”(另外如“大”“高”
“圆”等);表示性质的如“镇定”“勇
敢”“乐观”;表示状态的如“朦胧”“橘
红,,“远”等。
形容词常用来修饰名词。恰当地使用形
容词,能把人或事物写得具体、生动、
形象。
形容词中有一类很特殊,叫非谓形容词,
能修饰名词,但不能单独充当谓语。如:
个别、主要、大型、初级、新式、无能、
天然、慢性、共同、人为等等。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A、名词可以用“不是”否定,如“不是
山”;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用“不”否
定,如“不研究”“不整齐”。(少数形容
词没有否定形式,如“雪白”“红彤彤”。
B、能带宾语的是动词,如“来上海”“发
展经济”。
C、不能带宾语而能受“很”修饰的是形
容词,如“很好”“很伟大”。
D、不能带宾语又不能受“很”修饰的,
有的是动词,有的是形容词,如“休息”
“咳嗽”(动词);“雪白”“笔直”(形容
词)。如何区分呢?动词能带动量补语,
如“休息一下”“咳嗽一阵”;形容词不
能。
4.代词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如: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
自己、人家;(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
问题,如:谁、什么、怎样、哪、哪里;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如:
这、那、这里、那里、这么、那么、每、
各。
使用人称代词,要注意“他们”可专指
男性,也可指男女兼有。还要注意“我
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
说话人,有时也可包括听话人;“咱们”
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指示代词
“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
代词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在
句中用以避免名词的重复。因此,代词
的使用必须和它所代替的名词在人称、
数量等各方面取得一致。
5.数量词
一座30里高的瑶山。等了好久才走
了几步。拿出仅有的一点米。
一尺多宽。第一座难走的山。五、
八军团。歇了一下。
上面加点的词都是表示数目的,叫数词。
在数词中,有的表示确数,如:一、二、
百、千;有的表示概数,如:几、些、
多数、少数;有的表示序数,前头要加
上表示次第的“第、初、老”等等,如:
第一、初五、老三。
上面加线的词,都是表示单位的量词。
有的表示事物的单位;有的表示动作、
行为的单位。前者较多,有表示个体的,
如:只、个、台、枝、条;有表示集体
的,如:双、副、对、类、帮;有表示
不定量的,如些、点;有表示度量衡的,
如:丈、尺、里、亩。后者较少,如次、
回、下、趟、遍、阵、场、遭、番。
数词和量词常常连用,构成数量词。表
示事物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前边,
如:一本书;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数
量词常用在动词后边,如:去一次。
6.副词
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
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
频率、情势、语气等。
(1)程度副词:很、最、太、极、更、
挺、越、愈、略、稍、较、甚、颇、十
分、格外、过于、越发、分外、万分、
极其、异常、稍微、稍稍、尤其、尽量、
更加、似乎、极为
(2)范围副词:都、总、全、光、只、
净、单、皆、俱、仅、凡、就、统统、
总共、一共、一概、一律、一并、一齐、
一同、一道
(3)时间副词:正、便、才、已、刚、
在、就、永、将、曾、马上、立刻、永
远、赶紧、顿时、忽然、渐渐、逐渐、
早就、然后、暂且、已经、曾经、一向、
从来、随即、迟早、业已、霎时、预先、
早晚、不时、猛然、陡然、骤然
(4)表示频率、重复的副词:又、也、
再、还、常、再三、屡次、始终、往往、
不断、仍然、重新、反复
(5)表示肯定、否定的副词:不、没、
未、另IJ、必、必定、必然、必须、没有、
一定、的确、未必、未曾、未免、何必、
不妨、不便、甭(不用)
(6)表示情势情状的副词:互相、亲自、
暗自、擅自、径自、肆意、大力、竭力、
大肆、相继、悄悄、陆续、赶紧、默默、
轻易、不禁
(7)语气副词:可、去人偏、竟、岂、
倒、难道、难怪、究竟、索性、简直、
幸而、反正、何尝、何不、或许、大概、
明明、恰恰、只好、果然、无非、竟然、
居然等等
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
在句中作状语,不能修饰名词,如“花
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
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里连用了“仿
佛”“已经”“满”三个副词,修饰表示
判断的动词“是,“仿佛”表示情势,
好像、似乎的意思;“已经”表示完成;
“满”表示程度深。这句话,从闻到花
的甜味联想到果实累累,用虚写开拓了
诱人的丰收美景。如果不用这几个副词,
句子变成“树上是桃儿、杏儿、梨儿”,
就不符合实际,也没有丰富想象的意味
了。
【词的兼类】
词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功能,这
就是词的兼类现象。例如:
只有发展科学,才能建设四化。(名
词)一匹白布(形容词)
没有科学的态度,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
论。(形容词)白吃白喝(副词)
常见的兼类词如下:
(1)兼属名词、动词的
编辑、领导、创作、报告、教育、代表、
总结、计划、参谋、组织
(2)兼属名词、形容词的
困难、精神、经济、道德、卫生、科学、
文明、矛盾、标准、错误
(3)兼属动词、形容词的
团结、丰富、繁荣、端正、充实、巩固、
深入、方便、纯洁、明确
7.连词
(-)连词的语法特征
连词的作用是连接,没有修饰作用。从
连接的成分看,有的是词或词组,有的
是分句。从连接的方式看,有的表示联
合关系,有的表示偏正关系。每个连词
必定连接一定的成分并表示一定的关
系。如:
讨论并通过(“并”连接两个动词,
表示联合关系)
因为今天要办很多事情,所以天刚亮
他就出门了。(“因为…所以”连接的分
句,表示偏正关系)
(二)连词的分类
根据连接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连词分为
两大类:表联合关系的和表偏正关系的。
(1)并列连词(表示联合关系)
A、连接词或词组的:和跟同与及
以及而而且或或者
B、连接分句的:并并且于是从而甚
至况且何况然后接着
不但・・.而且与其・.・不如或
者・・・或者
与其宁可不是就是要
么・.,要么
(2)偏正连词(表示偏正关系)
A、连接词或词组:而
B、连接分句:而只有只要尽管不
过不论任凭以免以便
免得除非就算假使即使如果
以致因此由于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有的连词既可连接词或词组又可
以连接分句。
A、并、并且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今年的工作计划。
(连接动词)
教室干净、明亮并且温暖。(连接形
容词)
他一九三七年参加革命,并在同年入
党。(连接分句)
B、不但・..而且
水库不但要修,而且要修好。(连接
分句)
不但在这个车间,而且在全厂都实行
了承包制。(连接介宾词组)
C、而
“而”这个连词用法不同,则意义不
同。既可用作并列连词又可用作偏正连
词;既可连接词或词组,又可连接分句。
文笔简练而生动少而精战而胜
之(顺接)
经验是宝贵的,而经验的获得又往往
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顺接)
这里已经春暖花开,而北方还是大雪
纷飞的季节。(转接)
这种苹果大而不甜。(转接)
(2)同一类型的连词用法有区另h
“和、跟、同、与”都可以连接词或词
组,但有一些区别。“跟、同”用于口语,
“与”带有一些文言色彩,口语里用得
少,文章里用得最多的是“和,“及”
和“以及”也有不同的地方,“及”只能
连接名词性成分,不能连接动词,也不
能连接分句。“以及”没有这些限制,其
前面还可以用逗号隔开。
(3)有的词兼属连词和介词两种功能。
如“因为、由于、和”等。
因为天下大雨,所以没有出门。(连
词)
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介
词)
可以用如下方法区别:
A、和、跟、同、与
作为连词,它们表示并列,所连接的
各部分平等,不分主次,因此可以互换
位置而意思不变。如:
“他和我都去过北京”换成“我和他
都去过北京”意思不变。
作为介词,它们前后两部分有主次之
分,不能互换。若调换位置,意思就变
了。如:
我和他谈过这件事。(以“我”为主)
他和我谈过这件事。(以“他”为主)
B、因为、由于
二者作连词和作介词的意义相同。区
别在于:作连词用时,连接的是分句;
作介词用时,连接的是名词性词语。如:
由于他身体不太好,老师不让他参加
校运会。(连词)
由于健康原因,老师不让他参加校运
会。(介词)
(4)有些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也可以用
来连接分句,它们与连接分句的连词的
区别是:关联副词既有关联作用,又有
修饰动词的作用,因而只能出现在动词
之前,不能出现在主语之前。连词只表
连接,因而既可出现在主语前,也可以
出现在主语后。如:
他虽然没有听懂,却没有再问。
虽然他没有听懂,但他却没有再问。
(5)有的连词还可以连接句子或句群。
如“因此、但是、可是、所以”等。
8.介词
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
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
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
原因、目的、比较等。
(-)介词的语法特征
(1)表示起止、方向、处所、时间、
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语法
意义。如:
从明天开始(表示时间)在家自修(表
示处所)按原则办事(表示方
式)
把作业(做完)(表示对象、引出受
事)关于教学(表示关涉)被人发
现(引出施事)
(2)介宾结构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
词或形容词。如“从车上下来”“比他高”。
有的介宾结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
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桌子上的
书二少数介宾结构可以充当补语,如“工
作到深夜”“睡在床上”。介宾结构不能
做谓语。
(3)“在、向、于、倒]、给、自”等可
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或其他词语后边,构
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如“落
在我身上”“奔向二十一世纪”“取决于
你的考试成绩”“勇于实践”“走到了目
的地”“献给人民”“来自纽约”。
(二)介词的分类
(1)表示时间方所:从、自、自从、
于、打、至!I、往、在、当、朝、向、顺
着、沿着、随着
(2)表示方式:按、照、按照、依、
依照、本着、经过、通过、根据、以、
凭
(3)表示目的:为、为了、为着
(4)表示原因:因、由于、因为
(5)表示对象、范围:对、对于、把、
向、跟、与、同、给、关于
(6)表示排除:除、除了、除去、除
非
(7)表示被动:被、叫、让、给
(8)表示比较:比、和、同
上述介词中的“着、了、过“是语素,
不是动态助词。
(三)介词与动词的区别
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从古代汉语演
变而来的,有些词还兼有介词和动词两
种功能。如“在、为、比、至!I、给、朝、
经过、通过”等。
他为谁?为大家。(动词)我们
为人民服务。(介词)
学校的大门朝南。(动词)学校
的大门朝南开着。(介词)
今天我们比技巧。(动词)你比
他强。(介词)
计划通过了。(动词)通过学
习,我们提高了认识。(介词)
二者的区别在于:
(1)动词能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
介词不能。
他在不在宿舍?(动词)
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在”为介
词,不能改为“在不在”)
(2尸X+宾”的前后是否有别的动词,
若有别的动词,“X”是介词;若没有别
的动词,“X”是动词。如:
火车到站了。(动词)火车到十
一点钟才进站。(介词)
他在宿舍。(动词)
他在宿舍住。(介词)
他住在宿舍。(介词)
(3)大部分动词能带动态助词“了”,
介词不能。
汽车经过了八一桥。(动词)经过
认真的考虑,他决定到新疆去。(介词)
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他给我
买了一本书。(介词)
9.助词
助词是没有独立性、意义最不实在的虚
I司O
(一)语法特征
助词的语法特征是附着在词或词组
的上边表示一定的附加意义。如“你
见到了新来的老师吗?”“了”附着在“见
到”后面表示完成,“的”附着在“新来”
后边,表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偏正关
系。
(二)助词的分类
(1)结构助词:的、地、得
这三个助词是定、状、补的标志。它们
连结词组中的偏项和正项,都念轻声
“de”。
A、的
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构成体词性
偏正关系。中心语一般为名词性词语,
也可以是形容词或动词。如“全新的计
划、受表扬的这个班级、书的海洋、式
样的新颖、品质的高尚、春天的到来”。
还可以附在动词、形容词、代词及词
组的后面组成“的”字结构。如“穿的、
大的、他们的、去参观的”。有时还附着
在联合结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
的意思,如“弄点豆儿什么的”“买些文
具什么的”。
B、地
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构成谓词性
偏正结构。中心语一般是动词性词语,
也可以是形容性的。如“很快地订出计
划、好好地休息、不断地前进、颜色格
外地鲜艳”。
“形.deo及物动词”这一格式中的
“de”既可以是“地”,也可以是“的
如:
认真(地/的)分析(原因)科学
(地/的)处理(废品)
严格(地/的)训练(队员)全面
(地/的)掌握(情况)
这类偏正结构用“地”还是“的”取
决于它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出现在谓语
位置上,用“地力如“大家要认真地分
析原因”“我们应该科学地处理废品,
出现在宾语位置上用“的”,如“对于事
故的原因,我们作了认真的分析”“张教
练正在对队员进行严格的训练
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有三种情况:
a、若受体词性词语修饰,用"的1
如:
一次科学的处理能使废品变为宝贝。
李工程师的科学处理使废品变为了
宝贝。
b、若动词已带上宾语,用“地”。
如:
认真地分析问题很重要。
科学地处理废品是当务之急。
C、若这个偏正结构仅为“形.de.及
物动词”结构,用“地”和“的”均可。
若用“地”侧重动作性,若用“的”则
侧重名词性。如:
严格地训练很有必要。(侧重动作性)
严格的训练很有必要。(侧重名词性)
C、得
用于中心语和补语之间,构成补充词
组,中心语为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
如“唱得很好”“说得大家都笑起来了”
“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冷得发抖”。
(2)动态助词(也叫时态助词):着、
了、过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附着在动词后表
示动作进行的状态,都念轻声。“着”表
示动作进行或持续,如“正在研究着”
“我吃着饭呢”“手里拿着一本书”。“了”
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如“吃了饭”
“买了电脑,“过”表示动作已成为过
去或成为经验,如“看过、吃过、去过、
学过”。
(3)其他助词:们、所、似的、来、
多、把、初、第等。
A、们
“们”是个复数助词,经常附着在表
人名词和一般的人称代词的后面,表示
“群”的意义。如“先生们、我们、你
们”。表示事物的名词一般不能与“们”
组合。有时带上“们力如“青蛙们、蝴
蝶们”这是修辞上的拟人用法。
一般表示人的名词后边用了“们”前
边不能再加表示确定数目的定语,例如
不能说“三位先生们”“二位代表们,
不过,若这个定语是表示不定多数的,
有时也可以加“们例如作报告时使用
的呼语常有“各位先生们,诸位朋友们”
“全体同学们”的说法。
B、所
经常附着在及物动词前边,构成“所”
字结构,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如“所
说、所知、所需、所关注”。有些“所”
字结构只用来修饰别的名词,这个名词
在意念上是前边动词支配的对象。如“所
知道的事情”“所领导的军队”“所读的
小说,“所”字结构可以加“的”组成
“的”字结构,如“所知道的”“所唱的”
“所说的”。
“所”还经常和“被”“为”相搭配,
组成“被(为).・・所”的句式,表示被
动,如“我们无不被(为)他百折不挠
的精神所感动”。
C、似的(一般、一样)
经常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组成比况
结构,具有描写作用。如“象野马似的”
“踢皮球似的”“花园似的城市”“仿佛
睡着了似的”“乐得什么似的,为说明
语言事实的方便,与“似的”作用相当
的“一般”“一样”也可以叫作比况助词。
D、来、多、把
经常附着在数词或量词之后,表示概
数。如“十来斤、十多斤、五百来人、
五百多人、斤把米、千把人、十多个人”。
E、“(在)…来看/看来、(对)・・・来
说/说来、(不管/不论)…也好/也罢、
(如果/要是)・・.的话”等,也是助词。
10.语气词
语气词的作用是附着在句子的后面,
有时也在句中表示语气。常用的语气词
主要有“的、了、么、呢、吧、啊"六
个,都念轻声。这六个语气词表达不同
的色彩,可分A、B、C三类。
A、“的”表示确实如此“了”表示已
经如此或出现新情况
B、“么”表示可疑“呢”表示不容
置疑"吧”表示半信半疑
“呢”也可用于疑问句,表示深究的意
味。用上“呢”的疑问句,总有表示疑
问的词语(如“谁呢?”)或者有表示疑
问的结构(如“去不去呢?")。
C、“啊”增加感情色彩
语气词一般都放在句末,有时也放在
句中,有的表示语气停顿,引起注意,
有的表示列举,等等。如:
我呢,一直就是不赞成。你这个
人啊,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急。
譬如喝茶吧,他最讲究。他爱好
体育,排球啊,篮球啊,乒乓球啊,都
喜欢打。
11.叹词和拟声词
这两类词的语法特征是:经常单独使
用,不跟别的词发生结构关系。这一特
征既不同于实词,也不同于虚词,应算
作特殊的词类。如“哼!还有象你这么
说话的!”“砰砰,远处传来了枪声J
(1)、叹词:表示感叹或应答。
唉哟喂啊哎哟哼咦嗯哦哎
呀哈哈
叹词有时还可以活用为谓语、状语、定
语、补语等句子成分。如:
他嗯了一声,什么话也没说。(谓语)
大家都哈哈地笑了起来。(状语)
我听见电话传来喂喂的声音。(定语)
一句话把他气得直哼哼。(补语)
(2)、拟声词,又名象声词,表示物体
的音响或动物的叫声。
砰哗啦嘛啪叮当咚咚唧唧汪
汪吱吱喳喳嗡嗡
拟声靛了可单独使用之外,还可以
充当定语和状语。如“呼的一声”“咚咚
咚的脚步声”“叮叮当当地响着”“心里
怦怦直跳”
二、短语(又称“结构”或“词组”)
(一)、按照内部组合的方式,可以这样分
类:
(1)、并列短语(联合短语)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并列组成的短
语。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
此地位平等。有的用连词“和”、“或”、
“并且”等连接,有的不用。
1.类型:
1)名十名文化教育今天或明天(名
词短语)
2)动+动调查研究愿意并实行(动
词短语)
3)形+形光辉灿烂庄严肃穆(形容
词短语)
4)代十代我和他这样那样(名词短
语)
5)数量+数量四面八方千秋万
代三斤五两(名词短语)
2.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如:
工厂、农村,我你他。
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
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如:
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大小顺序:省、市、县
年龄顺序:老、中、青
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接近文学和爱
好文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
语言习惯:真善美男女老少金银
铜铁油盐酱醋茶酸甜苦辣咸
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
有不同。
如:姐姐和我(名词+代词)勤劳、
勇敢、不怕苦(形+形+短语)
(2)、偏正短语
由中心词(正)和对中心词起修饰作用的
词(偏)两部分组成的短语。“偏”在前,
“正”在后,两者之间有的用助词“的”、
“地”连接,有的不用。
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
初^志O]
1)定+中(名、代),如:(祖国)大地(一
朵)茶花(前进)的步伐
2)状+中(动、形),如:[很]好看[独
立]思考[慢慢]地走
(3)、动宾短语
动宾之间总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
涉的关系。动词+宾语
宾语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
的。
如:消灭敌人、放下包袱、丢下它、发
展生产、进行斗争、骗取信任、恢复平
静、爱热闹、下决心、有幽默感、像珍
珠、看书、洗衣服、联系实际、建设中
国
(4)、述补短语
由动词或形容词(述)和对动词或形容词
补充说明的词(补)两部分组成的词组。
“述”在前,“补”在后,两者之间有的
用助词“得”连接,有的不用。【结构助
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A、动补短语:动+补。
动补短语中的补语不能回答动词“谁”、
“什么”“哪儿”。如:
看清楚、去一趟、拿起来、记在脑子里、
交代(得)清楚、跑得快、走得急、写
得简明扼要
B、形补短语:形+补。
以形容词为中心时它的后面只有补语,
因为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如:机灵得很、
密得不透
(5)、主谓短语
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名词(代词)+
动词(形容词)
主语可以回答谓语“谁”、“什么”;谓语
可以回答主语“怎么样”,如:
觉悟提高、思想解放、阳光灿烂、心情
舒畅
特殊主谓短语:名词做谓语。如:今天
星期三、明天国庆节、他中等身材
(6)、介词短语
介词是这类短语的标志,它出现在名词、
代词的前面;在句中常用作状语。如:
从明天开始在家自修按原则办
事把作业做完关于教学的问
题被人发现
(7)、所字短语
“所”字是这类短语的标志,出现在动
词前面;其作用在于指称事物。如:
所见所闻所发现所创造
(8)、的字短语
“的”字是这类短语的标志,出现在其
它词语的后面;其作用在于指称事物。
如:吃的、买来的我的用来开门
的切菜用的尼龙的上海的
(9)、同位短语
短语内部两个成分从不同的角度复指同
一个人或事物。例如:
英雄城南昌革命摇篮井冈山他
们俩你自己我老禺雷锋同志
赵坚医师工人周大勇咱们哥
俩好朋友乐乐文学家巴金
(10)、连动短语
主语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成
分连用,它们之间没有主谓、动宾、偏
正、补充、联合等关系;中间没有语音
停顿,书面上没有逗号隔开,没有关联
词语;动词性成分之间有先后、方式、
目的等关系。例如:
走过去开门站着说话坐在台上看
球赛赖着不走借书看有理由提出
(11)、兼语短语
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合而
成,动宾短语的宾语兼作主谓短语的主
语。例如:
领着我们走请他讲一讲使他相
信送他出国叫他来托他帮忙派小
王去
(12)、比况短语
表示比况的助词“似的”“一般”“一样”
“般”等是比况短语的标志,出现在其
它词或短语后面。如:
蝴蝶似的鲜花一样雷鸣一
般兄弟般
(二)从短语与别的词或短语组合的能
力(语法功能)上看,大致可这样分类
1、名词性短语。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名
词,经常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
如“炒菜的锅”这结构,从组合能力上
看,相当于一个名词,它可以出现在主
语的位置上:“炒菜的锅坏了”,也可以
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我要买炒菜的
锅”。名词性短语主要包括:
A、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B、带
有定语的以谓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
C、以名词组成的并列短语D、“的”
字短语E、同位短语F、所字短语
2、谓词性短语。其作用相当于一个谓
词,经常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谓词性
短语主要包括:
A、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
例如:
踏实地工作能够克服非常紧
张最快
B、以动词或形容词组成的并列短语。
例如:
边说边笑讨论并通过平凡而伟
大美观大方
C、动宾短语和补充短语
分析情况打排球放好走出
去
D、连动短语和兼语短语
上山采药请他跑一趟让我进
去开车去那儿
E、主谓短语一般也属于谓词性短语。
例如:
大家讨论他很了解身体很
好队伍整齐
短语的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结构
关系和语法功能。例如,“心灵的窗户”
这个短语,从内部结构关系看,是偏正
结构;从外部语法功能看,作用相当于
一个名词(经常作主语或宾语),是名词
性短语。
此外,还有一种修饰性短语,它的特
点是不充当主语、宾语或谓语,但可充
当定语、状语或补语。这类短语主要包
括介宾短语和数词与动量词组成的数量
短语。例如:
关于改革的讨论把东西拿走去一
趟”。
三、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骨
干枝叶记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
为状谓后补。
(一)、主语
1、主语的类型
主语表示陈述的对象,能回答“谁/
什么”之类的问题。从语义关系上看,
主语可以是动作的施事、受事、工具、
范围、时间、处所等。例如:
他吃了西瓜(施事)西瓜被
他吃掉了(受事)
那个筐子啊,只能装白菜(工具)采
访工作,他的经验很丰富(范围)
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时间)墙
上挂着一幅画(处所)
从构成材料上看,主语的可以由体词
性词语充当,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充当。
最常见的是体词性词语(特别是名词)
充当主语。例如:
A、老师马上就到B、中国人民
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C、我借来一台录音机D、三个人坐
—.条凳
E、九是三的三倍F、一斤等于
十两
谓词性词语作主语没有体词性词语那
样普遍,而有一定的限制。谓词性词语
充当主语,其谓语一般是形容词,或是
由“是”“使”等非动作性词语构成的词
组。例如:
A、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了B、
开车不容易
C、干净最重要D、坚持说
英语很有必要
E、谦逊是一种美德F、虚心
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时间主语和处所主语
(1)时间名词、处所名词跟一般人物
名词(包括代名词,下同)一样,也可
作主语。如:
A、小王去了深圳(人物名词作主语)
B、昨天来了一位新老师(时间名词
作主语)
C、屋里能住十个人(处所名词作主
语)
(2)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同人物名词
一起出现在句法结构的开头时,人物名
词作主语,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作状语。
例如:
A、昨天小王去了深圳(“小王”作主
语,“昨天”作状语)
B、这里我们放了很多书(“我们”作
主语,“这里”作状语)
(3)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和人物名词
三者一起出现在句法结构开头时,人物
名词作主语,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都作
状语。例如:
昨天学校里学生放了假。(“学生”作
主语,“昨天”“学校里”作状语)
(4)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出现,而人
物名词不出现,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一
起作主语,也称时地双主语。例如:
A、去年世界上发生几件大事(“去年”
和“世界上”都作主语)
B、半夜楼上一声巨响(“半夜”和“楼
上”都作主语)
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表示时间、处所的副词和介宾结
构一律不能作主语,它们只能作状语,
例如:
A、刚刚走了(“刚刚”作状语)
B、在上周走的(“在上周”作状语)
C、在门市部上班(“在门市部”作状
语)
第二,如果主语(人物名词)省略了,
不要误把作状语的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
当作主语。例如:
A、(你什么时候走?)今天走。
B、(我们一起商量一点事儿,)屋里
坐吧。
C、(我们)明天见。
A例省略了主语“我”,B例C例省略
了主语“我们”。
(二)、谓语
谓语和主语相对,表达陈述的内容,
能回答“怎么样/是什么”之类的问题。
从构成材料上看,谓语有谓词性的,也
有体词性的。最常见的是谓词性词语充
当谓语。例如:
A、会议开始了(动词作谓
语)B、主席作报告(动宾结构作
谓语)
C、秋收即将结束(谓词性偏正结构
作谓语)
D、我们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谓词性
偏正结构作谓语)
E、大伙儿坐在台前看表演(连动结
构作谓语)F、我们选他当代表(兼语
结构作谓语)
G、这酒劲儿大(主谓结构作谓
语)H、北方干燥,南方潮湿(形
容词作谓语)
名词性谓语口语性比较强,并且一般是
肯定形式。例如:
A、他广东人B、这间屋子三扇
门C、今天星期三
D、他厚脸皮E、那个战士挺高的个
儿
名词性谓语有的表示判断,如例A;有
的是对主语进行说明,如例B、C;有
的是描写性的,如例D、Eo
由时间名词、数量短语或数量名短语构
成的谓语,其前面可以出现副词,例如:
A、今天刚星期三B、今天都星期
三了
C、每人刚好两本D、他才二十
岁E、这间屋子就三扇门
(三”宾语
]、宾语的类型
宾语是动词性成分后边表示人物或
事件的成分,能够回答“谁/什么”之
类的问题。宾语与动词性成分相对应。
从语义上看,宾语可以是动作的受事、
施事、工具、处所、结果等。例如:A、
他读英语(受事)B、我家里来了客
人(施事)
C、他写毛笔(工具)D、我住
四楼(处所)E、发明计算机(结果)
一个及物动词可以带各种各样的宾
语,如“打球”的“打”,就可以有:“打
篮球、打半场、打联防、打主攻手、打
时间差、打短平快、打奥运会、打北京
队、打决赛、打世界冠军”等等,其中
好些宾语很难叫个什么名目。
从充当宾语的材料看,宾语可以分为
体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两类。宾语由
体词性词语充当还是谓词性词语充当取
决于支配它的动词。有的动词要求带体
词性宾语,如“提高水平”“培养人才”
“买书”“来了三个人,有的动词要求
带谓词性宾语,如“感到难受”“显得高
兴”“主张改革”“严加防范”“加以批判”
“予以打击”。有的动词既可以带体词性
宾语,又可以带谓词性宾语。例如:
A、喜欢英语喜欢学英语B、赞成他
的做法赞成去黄山春游C、担心他
担心出事
D、研究方案研究怎样安排工
作E、爱书爱热闹F、开始新
的生活开始上课
2、双宾语
有的.词能带双宾语,一般是前一个
指人,叫近宾语,后一个指事物,叫远
宾语。如“她教我们数学”“我们”是近
宾语,“数学”是远宾语。能带双宾语的
动词如“问、教、欠、还、交、租、给、
送、赠、输、赔、奖、告诉、请教、称、
骂、托”等。这类动词有的要求两个宾
语同现,缺一不可,如“称他老大哥”;
有的可以不带近宾语,如“借(他)五
块钱”;有的可以不带远宾语,如“告诉
你(一个好消息)”;有的后面可以只出
现两个宾语中的任何一个,如“教我们”
“教英语”“教我们英语”。
如果远宾语较长,近宾语之后也可用
逗号或冒号隔开,隔开后,仍是双宾语。
例如“小王告诉我们,火车明天上午九
点开出,但如果近宾语后面出现了动
词,便构成了连动结构了,不再是双宾
结构。例如,“小王告诉我们说,火车明
天上午九点开出"。“告诉”和“说”各
自带宾语,前后构成连动结构
(四)、定语
定语是名词性偏正短语中的偏项(也
叫修饰语),常带“的”,表示“谁(的)
/什么样(的)/多少”等意思。与定
语相应的成分是定语叫中心语。定语对
中心语的修饰大致有四种情况:
第一,对中心语进行限定,一般可称为
“限制性定语”。例如:
三好学生科学画报你今年订的杂
志人的喊叫
第二,对中心语加以描述,一般称为“描
述性定语”。例如:
多么幸福的家庭紫红色的裙子雷
厉风行的人高尚的情操平平常常的
事情
第三,表示领属关系,可以称为“领属
定语。例如:
他的钢笔我爸爸图书馆的书老
李的房子
第四,定语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比较特
殊。例如:
他的字写得不错(=他写字写得不
错)比尔的汉语说得很流利(=比尔
说汉语说得很流利)
他没有帮过我们的忙(=他没有给我们
帮过忙)别开老李的玩笑(=别跟老
李开玩笑)【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有两种
情况】
第一,如果几个定语都不带“的。一
般次序是:A、表领属的词语;B、指
示代词;C、
数量结构;D、形容词;E、表性质的
名词。例如:
他那一件新狐皮大衣(A+B+C+D
+E)两个破墨水瓶儿(C+D+
E)
第二,如果有带“的”的定语,带“的”
的定语在不带“的”的前面。例如:
小瓷茶壶(D+E)瓷的小茶壶(E
+D,“瓷”带“的”,所以前置)
绣花的绸衬衫绸的绣花衬衫(带
“的”的定语在前面)
例外的有两类:
(1)数量结构或代量结构作定语可以
放在带“的”的定语之前,例如:
最大的一间房子…〉一间最大的房
子穿红衣服的那个孩子…〉那个穿红
衣服的孩子
(2)领属定语只能放在前面,例如:
他最大的孩子(“他”表领属)中
国最大的河流(“中国”表领属)
(五)、状语
状语是谓词性偏正结构中的偏项,常
常带“地力表示“怎么样/几时/哪里
/多么”等意思,或者表示肯定或否定。
与状语相对的是状语中心语。状语可以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情态、方
式、程度、范围、对象等,也可以表示
肯定、否定或语气。例如:
已经开始了(时间)在教室上课(处
所)非常喜欢他(程度)都来了(范
围)
眉梢带笑地介绍说(情态)一步一步
地向上走(方式)
向雷锋同志学习(对象)一定去(肯
定)不去(否定)偏要去(语气)
【多项状语大致的顺序是】A、时间词
语;B、处所词语;C、副词;D、形
容词。例如:
我昨天在图书馆里又细对了一遍(A
+B+C+D)
看的人们也都无聊地走散(C+C+
D)
(六”补语
补语是谓词性词语后边起补述作用
的成分,表示“怎么样/多久”等意思,
或者表示程度,常常由“得”引出。
1、补语的类型
从语义上看,补语可以是谓词性成分的
结果、趋向、情态、数量等。
(1)结果补语
表示看作的结果,一般由形容词或动
词充当。其基本式是:动词+补语(形
容词/动词)。例如:听清楚、写完、看
懂。
结果补语还有可能式,其肯定式为:
动词+得+补语,否定式为:动词+不
+
补语。其中的“得”和“不”表示有
没有能力实现动作的结果。例如:
听得清楚听不清楚喝得醉喝不
醉写得完写不完看得懂看不懂
(2)趋向补语
表示动作的趋向,由趋向动词充当。
趋向补语也有基本式和可能式,基本式
为:动词+趋向动词。例如,“送去、送
上去、送上来、传过去、拿出来、跳下
去、站起来”。可能式的肯定式为:动词
+得+趋向动词;否定式为:动词+不
+趋向动词。例如,“送得去、送不去、
传得过去、传不过去”。
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第一,由“动词+复合趋向动词”组
成的补充结构如果带宾语,其宾语的位
置有两种情况;
A、表示处所的宾语只能插“复合趋
向动词”之间,例如:
爬上山去跑下楼来放回动物园去
B、表示事物的宾语,位置比较自由,
可以出现在“复合趋向动词”之间、之
前或之后。例如:
拿出一支钢笔来拿出来一支钢笔拿
一支钢笔出来
第二,“起来”“下去”用在谓词后面,
有时不表示趋向,而分别表示动作或状
态的开始或继续。例如“打起来、说下
去、冷起来、胖起来、冷下去、瘦下去”。
(3)情态补语
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事物的状态,
由谓词性词语充当,补语之前必须用
“得例如:
说得好说得很好说得不好累得爬
不起来了洗得干干净净弄得到处是
水
情态补语与结果补语的可能式都要
用“得”,二者的区别是:从语义上看,
情态补语是对已发生的动作行为进行评
价或描述,结果补语的可能式表示的是
动作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例如:
A、这项工作做得(很)好。(动作
已发生,补语“好”表示评价。)
B、你有经验,这项工作你一定做得
好。(尚未做,“好”是可能有的结果)
从形式上看,二者的否定式、疑问式都
不相同。A例的“做得好”的否定式和
疑问式分别为“做得不好”“做得好不
好”;B例的“做得好”的否定式和疑问
式分别为“做不好”“做得好做不好,
另外,A例的“做得好”还可以扩展为
“做得很好”,B例的则不可以。
(4)数量补语
表示动作的量,由动量结构和时量结
构充当,分别称为动量补语和时量补语。
例如:
看一遍去一趟打一拳砍一
刀成立了两年等了老半天
(5)程度补语
在谓词(主要是形容词和表示心理活
动的动词)的后面表示程度,可分为两
类:(1)不带“得”的,一般由“极、
透、多、死”等词充当,后面必须带上
“了”;(2)带“得”的,一般由“很、
多、慌、厉害、要命、要死、不行、不
得了、了不得”等词语充当。例如:
好极了糟透了好多了讨厌死
了恨死了乱得很懒得多闷得慌
疼得厉害怕得要死困得不
行忙得不得了高兴得不得了
另外,动词可以同“得来”“不来”“得
了”“不了”“得”或“不得”组成补充
结构,如:
合得来合不来解决得了解决不了
去得去不得
从形式上看,其中的“得”“不”不
可去掉,去掉则不成结构,这一点与结
果补语的可能式不一样。但从语义上看,
这类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实现的可能性,
这一点与结果补语的可能式基本相同,
因而可以把它们归入结果补语。
2、补语的语义指向
从形式上看,补语位于谓语性词语后
面,但从语义上看,补语的补述性有的
指向它前面的谓词,有的指向主语,有
的指向宾语。例如:
A、他喝酒喝多了(“多”指向
“喝”)B、他喝醉了酒(“醉”指向
“他”)
C、他喝完了酒(“完”指向“酒”)D、
他吃饱了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日用化工设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考核试卷
- 纤维板表面处理工艺创新考核试卷
- 期货市场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与优化考核试卷
- 散步初二语文作文
- 那份爱初三语文作文
- 电子专用设备微电子组装技术考核试卷
- 管道工程市场趋势分析与监测考核试卷
- 有色合金的熔体处理技术考核试卷
- 箱包销售预测与库存管理考核试卷
- 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解读
- 初中期末家长会模板
- 驾驶员安全管理培训
- 道路交通运输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典型案例(企业专题:安全管理人员尽职免责篇)
- 书香致远阅读启智-2025世界读书日主题班会教案
- 南京盐水鸭的制作方法培训
- 2023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课件
- GB/T 27060-2025合格评定良好实践指南
- 企业研究方法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华东理工大学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