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_第1页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_第2页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_第3页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_第4页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

策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好的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要怎么写?小编给大家

带来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3、乐于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4、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儿号。

活动准备:

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各种粽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1、出示图片:同学,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

划龙舟比赛呢?(让学生知道是端午节。)

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请学生说一说。

3、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端午的由来:端午为什么要划龙舟呢?

老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4、展示艾草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插艾草的原因:你们知道端午节除了吃粽

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俗习惯吗?

5、带领学生学习简单的端午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

舟呀真热闹。

三、结束活动。

表扬上课认真的,学生。

教学反思:

活动前几天,老师们就已经给同学们讲解了许多关于端午节习俗。同学们被老

师讲述的故事感动着,其中最为同学们津津乐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

事”,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意义,了解了我国传统的风

俗习惯及文化。

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目的是让同学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C通过活动的

开展,同学们都知道了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有吃五黄、挂五端、染

红蛋、佩香包、赛龙舟、品粽子的习俗。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篇2

活动设计意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口一一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口特有的韵

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

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端午节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

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

用。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习俗相

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

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同学戴五丝。“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

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

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同学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

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

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节的食品

三、亲子共制香包

1、学生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

2、学生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四、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学校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同学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过端午节的快乐,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认识目标: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3、能力目标:主动参与端午节活动,能与同伴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学生与家长共同进行有关端午节的调查及信息采集。

2、物质准备:艾草、粽子、香囊等物品,端午节来历的图片;赛龙舟视频

等。

活动过程:

1、以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对端午节兴趣。

(1)引导学生观看赛龙舟视频。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比赛?为什么要赛龙舟?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1)鼓励学生结合调查表及信息资料,以小组形式交流分享已获得的相美经

验。

(2)提问:什么时间过端午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3)教师结合图片,以故事形式与学生共同梳理、提升经验。

3、以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1)提问:端午节人们会做哪些事?

(2)引导学生结合艾草、粽子、香囊等物品,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各种习

俗。

(3)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人们过端午节的习俗。

(4)梳理提升经验。

4、学生品尝并交流各种风味的粽子,感受和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延伸:

美工区:为大家准备制作粽子的材料,区域活动时可以尝试做粽子。

建构区:提供龙舟图片,鼓励大家搭建龙舟。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篇4

一、活动主题:

粽享欢乐、共度端午,互赠祝福

二、活动目的

通过亲自动手包粽子,让我们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

多具体的工艺,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孩

子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地点

学生园内

五、活动规则

团体赛评比规则:视情况而定,把孩子们分为若干人一组,在规定是时间内看

哪组包的粽子多。时间结束后,由裁判统一评比,评出前3名。(奖品由园长自行

决定)

要求:质量好、外观美、遵守纪律、不浪费材料且场地保持干净

个人赛评比规则:

(1)各参赛组推荐出一名组员参加个人比赛;

(2)每人再包5个粽子,以时间短、粽子大小适中、均匀、四角不露馅(不漏

米)、榴扎整齐、不松线评比出前10名。

六、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宣传:家长和小朋友们报名参加包粽子比赛

购买材料:准备好包粽子所需材料

器具准备:盛装食材容器、汤匙(均由食堂提供);棉线、剪刀等。

(二)包粽子

(三)粽子分发

活动评比结束后,各队伍所包的粽子由组长按每人若干个发放并送上节日的祝

福。

七、注意事项

1、不要随意放置器具或是材料,以至于现场凌乱。

2、注意个人和食材卫生,不应弄混弄乱。

3、各参赛人员按时到既定地点,应预先了解包粽子的有关方法。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目之

2、体验中国民间节目的韵味。

活动准备

1、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中国农历记年的方法。

2、学生用书:《快乐端午节》。

活动过程

1、学生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教师:今天是什么三子?

学生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学生在全班面前表述,重点引导学生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五日。

2、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教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同学知道它的传说故事?

学生相互交流。

教师请两名学生讲述,大家分享端午节的传说。

教师小结:古代楚国的诗人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在秦国攻破楚国京都

时,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

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诗歌《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老

百姓非常悲痛,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3、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教师: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

学生分组交流。

每组选1名学生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配香囊

等。

4、引导学生看学生用书,巩固对端午节的了解。

教师:书上有许多活动,请你找出端午节里人们的活动。

学生认读,并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来源、习俗以及关于端午诗词歌谣有更全面的了解。

2、能力目标:

通过搜集、分析、整理资料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提高学生搜集、整

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觉、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

趣,通过课题研究,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了

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一一端午节。(板书课题)有谁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那你

们都想了解端午节什么知识呢?

二、小组汇报

1、师导语:上节课,老师要求同学们按设计好的活动方案去收集整理一些有

关端午节的资料,老师将根据你们收集情况为你们小组加分,下面就请各小组为我

们介绍吧!哪一组先来。

第一组

生:我们组收集了端午节的来历,我们组把它归纳以下三种:

(生1.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尽殉

国,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

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

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生2.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

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生3.迎涛神伍子胥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尸首于五月初五这一天扔到钱塘江中,后化

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师评价:这个小组同学以讲故事形式展现他们收集来的关于端午由来的传说,

真叫我们大饱耳福。

师问:你们是去哪里收集这些材料呢?

师:老师相信这次的查找中你们一定对端午节的由来,有更深的了解。做得不

错给加一分。(板书:由来)

师:关于端午节的来历,除了刚才这一组同学说的纪念屈原、伍子胥和孝女曹

娥,老师还知道另一种传说。

龙的节日(课件展示)

2、师导语:同学们,传说异彩纷呈,那么古往今来的人们又是怎样欢度这一

节口的呢?下面请整理端午节的习俗的小组为我们介绍。

第二组

生:我们组收集的是端午节的习俗,我们把它做成了手抄报。

师:能为我们讲解一下你们收集的习俗吗?

(两张展示,一个学生进行介绍)

师:能说说你们都是哪里收集这些材料的?

师总结:看了小组同学精心准备的手抄报,真是大开眼界,他们不仅收集材料

并用巧手展现给我们。做得很好给加一分。(板书:习俗)

3、师:还有其它习俗吗?

第三组

生1:我们小组也研究了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那天,人们还给小孩佩香囊,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扣成索,玲珑可爱。据说是

为了驱毒避邪。

生2:除了佩香囊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

除疫病的功用,有的小孩子不敢喝酒,父母就会以雄黄酒在他们额上画一个「王」

字,以使百毒不侵。

师:能告诉大家你们怎么找到这些材料的吗?

(很多同学会说去网上查找的,这里教育一下善用网络,不要沉迷于网络)

老师把这些习俗总结一下:赛龙舟,佩香囊,悬艾叶菖蒲,挂钟帽像,饮用雄

黄酒,吃粽子。

3师导语:说到吃粽子,我们知道这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有哪组收集这方面

资料的吗?

第五组

生:我们组为了了解粽子,我们特地去商场转了转,了解了粽子的价格和种

类,除了肉粽还有黑米粽,八宝粽,五谷粽,碱粽,我们还在网上找到了粽子的做

法。(视频)

师:老师似乎已经闻到粽子的香味了,你们做得很好,亲自去尝试,知道粽子

的配料,种类,就连价饯都查到,太了不起了,给你们组加一分。

5师导语:端午节的习俗如些丰富,难怪就连历代的文人都喜欢在端午节留下

自己的诗词佳句,收集端午诗词歌谣的同学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第六组

生1:我带来一首诗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生2:我也带来一首诗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小似今朝豆味香。

生3:我带大家带夹的是闽南童谣《扒龙船》

五月节,扒龙船,大人孩子哗哗滚。

海面一排四只。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篇7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端午节的时间是()

(1)公历五月五日(2)六月19日(3)农历五月初五。

2、端午节是纪念谁的?()

(1)孔子(2)李白(3)屈原(4)白居易。

3、下列哪一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1)洒扫庭院(2)挂艾草(3)南方赛龙舟(4)小孩扎五彩线(5)吃饺

子。

4、端午节人们在门窗上插()避邪驱虫去毒?

(1)苇叶(2)荷叶(3)桃枝(4)艾草。

5、端午节中国人有吃()食品的习惯。

(1)馒头(2)米饭(3)粽子(4)面条。

6、世界上()国家已经成功申请了"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

(1)日本(2)韩国(3)中国(4)马来西亚。

二、问答题

1、你家端午节吃粽子么?

2、你们吃的粽子是自己做的还是买的?

3、你家有人会包粽子么?谁会包?你会包粽子么?

4、你认为你家的包粽子能手是谁?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2、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述,乐于在集体中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

受。

活动准备

有关《屈原的故事》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倾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指导语: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导语:

①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

②人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纪念屈原的?

③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告,你会怎么做?(教育学生珍惜生命,以积

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3、拓展交流: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教学反思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对中班学生来说,还比较陌生。本活动

开始时我先出示粽子,引出话题。接着通过观看卡通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

最后通过观看赛龙舟视频,感受赛龙舟时的紧张的气氛。屈原这个人物对于学生来

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从

而使学生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对于古代的国与国的概

念不是很清楚,听的有点含糊。但是对故事的大致思想还是有一定的感受。学生都

知道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一一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整堂活动中学生

还是比较投入的。在屈原这个人物介绍这一方面还是需要再加强改进。让学生更容

易接受并学习。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篇9

一、活动主题:

粽享欢乐、共度端午,互赠祝福

二、活动目的

通过亲自动手包粽子,让我们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

多具体的工艺,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

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活动时间:

20_年5月—日

四、活动地点

学校内

五、活动规则

团体赛评比规则:视情况而定,把孩子们分为若干人一组,在规定是时间内看

哪组包的粽子多。时间结束后,由裁判统一评比,评出前3名。(奖品由园长自行

决定)

要求:质量好、外观美、遵守纪律、不浪费材料且场地保持干净

个人赛评比规则:

(1)各参赛组推荐出一名组员参加个人比赛;

(2)每人再包5个粽子,以时间短、粽子大小适中、均匀、四角不露馅(不漏

米)、稠扎整齐、不松线评比出前10名。

六、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宣传:家长和小朋友们报名参加包粽子比赛

购买材料:准备好包粽子所需材料

器具准备:盛装食材容器、汤匙(均由食堂提供);棉线、剪刀等。

(二)包粽子

(三)粽子分发

活动评比结束后,各队伍所包的粽子由组长按每人若干个发放并送上节H的祝

福。

七、注意事项

1、不要随意放置器具或是材料,以至于现场凌乱。

2、注意个人和食材卫生,不应弄混弄乱。

3、各参赛人员按时到既定地点,应预先了解包粽子的有关方法。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

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准备:

1.挂图:有关端午的图片。

2.ppt,粽子;香袋;长命缕;雄黄酒;龙舟图片。

3.建议家长事先为学生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

活动过程:

师:(教师出示粽子,龙舟,香袋,长命缕,雄黄酒图片)小朋友看看图片,你

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他它们叫什么名字呢?

幼:粽子,龙舟(船),香袋.....

师:我们可以在图片中看到粽子,有龙舟,有香袋,还有的是什么东西呢?有

没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师:图片中的东西一起复述一遍

你见过这些东西吗。在哪里见到的?

幼:见过。家里,商店里.....

师:现在,我们在家里,店里很容易看到这些物品,那小朋友们知道这些东西

是在哪个节日里要用到的吗?

幼:端午节

师:老师听到好多小朋友说端午节,你们是怎么知道端午节的呢?

幼:我爸爸/我妈妈.....给我讲的。

师:小朋友们很认真,把爸爸,妈妈告诉你们的节日记下来了。没有错,这些

东西呢,都要在端午节用的。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告诉老师,端午节是每年的

什么时候?

幼:6月6日(公历)五月初五(农历)(给学生分析公历,农历)

师: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屈原.....

师: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聪明,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一端午

节。这个节日啊,和我国以为著名的诗人有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听听屈原的

故事

(教师讲故事……完)

师:端午节和谁有关?

幼:屈原

师:小朋友们听得都很仔细,现在人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幼:屈原

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过端午节;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

人们要纪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爱国家.....(表达了人们对屈原怎样的感情)

师:因为屈原爱自己的国家,他听到自己国家灭亡了,心里很难受,跳进了汨

罗江,小朋友们说屈原怎么样啊?

幼:很伟大.....

师:屈原很伟大,当时人们听到屈原死的消息,他们怎么做的?

幼:戈叼、船,拿粽子、鸡蛋.....把雄黄酒倒进江里。

师:人们划来小船打捞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鱼虾们吃屈原的身体,把粽子、

鸡蛋扔进河里,把雄黄酒倒进江中,让水里的动物罪晕,不去伤害屈原的身体。

师:人们对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

师:因为屈原爱国家,爱人民,所以人民也热爱他。为了怀念他,以后农历五

月初五就成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就是端午节。所以在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呢,

包粽子,赛龙舟也成了我们的习俗了。

师:现在小朋友们清楚了没有,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啊?

幼:纪念屈原。

师:在什么时候?

幼:农历五月初五

师:我们都要干什些什么事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

师:我们现在呢,在完整的欣赏一下这个故事,体会一下大诗人屈原的心情,

和人们对他的热爱与怀念。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篇11

活动目标

1、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2、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述,乐于在集体中交流自己而故事的理解和感

受。

活动准备

有关《屈原的故事》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倾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指导语: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导语:①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②人们是用哪些方

法来纪念屈原的?③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告,你会怎么做?(教育学生珍惜

生命,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3、拓展交流: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教学反思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对中班学生来说,还比较陌生。本活动

开始时我先出示粽子,引出话题。接着通过观看卡通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

最后通过观看赛龙舟视频,感受赛龙舟时的紧张的气氛。屈原这个人物对于学生来

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从

而使学生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对于古代的国与国的概

念不是很清楚,听的有点含糊。但是对故事的大致思想还是有一定的感受。学生都

知道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一一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整堂活动中学生

还是比较投入的。在屈原这个人物介绍这一方面还是需要再加强改进。让学生更容

易接受并学习。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篇12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学生与同伴进行交流和

合作,培养学生创新意设。

二、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三、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

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

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活动介绍: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

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一一〃;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

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

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帽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

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品尝粽子,并讲述。

3、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

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4、学生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

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5、学生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四、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

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

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小(4)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篇13

主题:

端午节即将来临,为了让同学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历史,了解屈原,学校开展了

一次纪念屈原的主题班会。

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能够使同学们对屈原有更好的了解。

召开时间:

x月12日下午

主持开场白:

我们大家都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大家品尝着荷叶扑香

的粽子,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赛着龙舟时,我们的心里不禁想起当年那位伟大的爱

国诗人,今天就让我们大家来怀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吧。吊屈原,迎端午,主题班会

现在开始。

主持过程中主要预定串词:

许:首先请看屈原的生平简介(幻灯片1)

戴:紧接着让我们继续看一下屈原的作品以及屈原与端午节。(幻灯片2,3)

许:想必大家都有所说过屈原是跳河自杀的吧,那其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让我们大家有请许诗扬同学为我们大家讲一个关于屈原的故事。

戴:听过许诗场同学讲的故事,我们是时候该放松一下了,接下来我们大家来

玩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接歌比赛”,总共分成四组,每一组中的成员站起来耍

唱两句,其中歌词或歌名中要有一个“爱”字,如果超过10秒未能唱出则要接受

惩罚。

穿插节目名称:接歌比赛

班主任小结:

今天,我们高二⑸班聚在一起,认真学习了屈原的一些历史,对他的生平和

品格有了更多的了解。每个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交换了各种意见,增进了彼此之

间的了解。此次班会让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同学对屈原的掌握挺深入的,并不属于那

种“一问三不知”的类型。此次班会的目的能够让同学对屈原有更好的了解.,我相

信我们已经达到了这个目的。

主持人结束语:

时间不知不觉的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就这样度过了,相信大家对屈原多少都有

所了解了吧。希望大家在今后端午节时,都能想起我们这位伟大的诗人!今天的主

题班会到此结束。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篇14

一、设计思考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

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

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

日子。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

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百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

花。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一一粽子,它是多种形状、

多种口味的。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年龄段

主要目标

小班

(1)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尝尝,共享节H的快乐

三、主题活动实施概况

四、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

(1)园内大厅布置“赛龙舟”的场景;

(2)班级中陈列学生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

包等;

(3)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学生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

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调查”、“我的发

现”等为标题展示学生端午节活动进展情况,如:有关端午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

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②小班则可以以“我们在端午节里”为题展出学生的

活动情况;

(4)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

书、图片,供学生欣赏、阅读;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

条、纸棍、小旗等,供学生游戏;③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学生尝

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鸣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学生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5)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

(1)请家长协助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学生的相关经验;

(2)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学生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

乐;

(3)在本地组织“赛龙舟”活动时,组织师幼前往参观并摄像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篇15

设计思考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活动,是为了让

学生.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

丰富以下主要经验:

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成

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心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求历及风俗习惯,

如:赛龙舟、挂五端、吃五黄、佩香包等。

(2)积极参与调查、交流、制作、讨论等活动,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节日

的经验与感受,不断丰富主题教育环境。

(3)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体验与同伴及弟弟、妹妹们齐心协力迎接挑战的

快乐。

(4)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5)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主题活动实施概况

1、我知道的端午节

语言、社会

集体

2、包粽子

艺术

集体

3、自制香包

艺术

分组

4、折纸粽

艺术

分组区域

5、热闹的赛龙舟

语言、社会

集体

6、龙舟竞赛

健康、社会

集体

7、一起过端午

综合

大带小活动

环境创设

(1)园内大厅布置“赛龙舟”的场景;

(2)班级中陈列学生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

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学生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

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

①一年级可以以“我的调查”、“我的发现”等为标题展示学生端午节活动进

展情况,如:有关端午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

②一年级则可以以“我们在端午节里”为题展出学生的活动情况;

(4)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

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学生欣赏、阅读;

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学生游

戏;

③动手区:一年级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学生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

一年级提供油泥让学生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5)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等

资源利用。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篇16

一、活动主题:

粽享欢乐、共度端午,互赠祝福

二、活动目的

通过亲自动手包粽子,让我们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

多具体的工艺,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孩

子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活动时间:

20_年5月—日

四、活动地点

学生园内

五、活动规则

团体赛评比规则:视情况而定,把孩子们分为若干人一组,在规定是时间内看

哪组包的粽子多。时间结束后,由裁判统一评比,评出前3名。(奖品由园长自行

决定)

要求:质量好、外观美、遵守纪律、不浪费材料且场地保持干净

个人赛评比规则:

(1)各参赛组推荐出一名组员参加个人比赛;

(2)每人再包5个粽子,以时间短、粽子大小适中、均匀、四角不露馅(不漏

米)、棚扎整齐、不松线评比出前10名。

六、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宣传:家长和小朋友们报名参加包粽子比赛

购买材料•:准备好包粽子所需材料

器具准备:盛装食材容器、汤匙(均由食堂提供);棉线、剪刀等。

(二)包粽子

(三)粽子分发

活动评比结束后,各队伍所包的粽子由组长按每人若干个发放并送上节H的祝

福。

七、注意事项

1、不要随意放置器具或是材料,以至于现场凌乱。

2、注意个人和食材卫生,不应弄混弄乱。

3、各参赛人员按时到既定地点,应预先了解包粽子的有关方法。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篇17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E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粽子、鸡蛋、艾蒿、荷包、五彩线、端午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

节的由来吗?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端午节的由来,好吗?

2、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谈谈端午的习俗。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艾蒿呢?(因

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艾蒿是端午节的习俗)小朋友们,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

些习俗呢?

(1)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

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2)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

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

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3)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驱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

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

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吸了!

(4)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

思。

3、学习儿歌《五月五》。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一一《五月五》。五月五,是

端阳,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⑴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

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认识粽叶。

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

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3)学生品尝。

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

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4)学生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共同品尝端午食品。

一年级端午节教案反思篇18

[内容提要]

本活动是在端午节和端午节前夕举行的一次主题班会。班会开始前先让学生搜

集与端午节相关的资料,学会包粽子,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班会的主要过程包括:

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在班上进行交流,了解端午节习俗的来历;

学生讲述屈原的生平与主要成就,并讨论我们应当学习屈原的哪些品质和精神,激

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讨论我们是否应该用外国的节日来代替中国的传统节日,明确

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班会目的]

结合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对学生进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和热爱

劳动的教育。

[班会背景]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相传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爱国主义杰

出典范、我国古代大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自沉,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定为端

午节,各地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生对此传统节日的文

化内涵不大了解。因此,在端午节举行此次班会,有助于学生了解有关历史知识,

明确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接受一次爱国主义的道德情操教育,同时对学生进

行一次热爱劳动的教育。

[班会过程]

1.准备工作

(1)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端午节和屈原的资料,对端午节及其习俗的来

历和屈原的生平、主要成就有所了解;搜集中外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对中外传统

节日进行对比,探讨我们是否应该弘扬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

(2)全班学生学唱《歌唱祖国》、《我们是祖国的希望》等歌曲,背诵屈原的

《国炀》。

(3)向家人或者其他人请教,学会包粽子。

2.班会主要过程:

主持人: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来了。每年的这一天,民间有吃粽子、赛龙舟、

挂艾叶、饮雄黄等习俗。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端午节及其习俗的来历。

学生:(略)

主持人:前些天,班主任老师曾让我们向他人请教,学会包粽子。请同学们谈

一谈自己学包粽子的体会与收获。

学生:略。

主持人:说到端午节,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屈原。哪位同学来向大家介绍

一下屈原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学生:略。

主持人:我们曾经学习过伟大爱国诗人的《国殄》。现在我们来背诵这首诗。

(全班学生背诵屈原的《国旗》)

主持人:今天我们纪念屈原,应该学习屈原的哪些品质和精神?

学生:屈原已经离开我们2340多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

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

主持人:对我们中学生来说,热爱祖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祖国统一,加强思想

道德修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汇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主持人:让我们一起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

(全班学生齐唱《歌唱祖国》、《我们是祖国的希望》)

主持人:在我国,除了端午节以外,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学生: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主持人: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近年来,有人

建议将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对

此,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简述理由。(2)有人认为外国的许多节H,如圣诞节、情人

节等有较强的娱乐性,而中国的节日缺乏娱乐性。所以中国应该引进国外那些具有

较强娱乐性的节日来代替传统的节日。对此观点,你是否赞同?简述理由。

(学生讨论)

主持人:现在请各小组的代表将本组讨论的情况向全班同学作一个简单的介

绍。

学生:略。

主持人:我赞成将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定为法

定节假日,因为这样做能使人们有时间从各种节日仪式中感受中国自身的历史传

统,享受节日所带来的心灵愉悦。但是我不赞成用国外的传统节口来代替我国的传

统节日,因为这样做不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最后,请班主任老师给我们

作小结。

班主任老师: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H。中国的传统节H,是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形式多样,喜闻乐见,

还是各家各户乃至全民族都喜欢参与的节日。传统节日的各种仪式,千百年来都为

中华民族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