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_第1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_第2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_第3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_第4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9页(共49页)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4秋•湖南期末)黄瓜的有刺和无刺是一对相对性状,无刺黄瓜汁水多、口感好、产量高,深受人们的喜爱。现用一株有刺黄瓜和一株无刺黄瓜杂交,F1有刺和无刺都有。让F1自交,其中无刺黄瓜自交产生的F2全为无刺,有刺黄瓜自交产生的F2有刺和无刺均有。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亲本中有一株为纯合子 B.根据有刺黄瓜自交产生的F2性状表型可判断有刺对无刺为显性 C.F1中有刺的基因型与F2中有刺的基因型相同 D.F2中有刺黄瓜与F1中无刺黄瓜杂交,可根据后代来判断是否为纯种2.(2025•浙江开学)一年生的豌豆花色遗传中紫色对白色为显性,且由一对基因控制。一株杂合紫花在自然状态下种植,子三代紫花植株中的杂合子占比是()A.12 B.23 C.29 3.(2025•邯郸开学)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离定律只适用于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适用于伴性遗传 B.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多对等位基因情况 C.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核遗传,不适用于细胞质遗传 D.获得小麦单倍体的过程中,只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但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4.(2025•贺兰县校级开学)下列实验设计中,所采用实验方法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果蝇红眼和白眼的显隐性关系测交B鉴别一株抗稻瘟病水稻是否为纯合子自交C育种中不断提高抗倒伏小麦品种的纯合度自交D鉴别一只红眼雌果蝇是否为纯合子测交A.A B.B C.C D.D5.(2025•魏县校级开学)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紫色和白色三种,分别受3个复等位基因R⁺,R、r控制,R⁺对R、r显性,R对r显性,且R⁺纯合致死,现有基因型为R⁺r和Rr的亲本杂交,得F1,将F1的红花随机交配得F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植物种群中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 B.F1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紫花:白花=2:1:1 C.F2个体中纯合子占38D.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紫花:白花=8:3:16.(2025•魏县校级开学)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 B.人的五指和多指是一对相对性状 C.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D.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7.(2024秋•重庆期末)烟草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无法自交产生后代,已知这种现象受复等位基因Sx(x=1,2,3……)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其遗传机制,科学家选取了一些烟草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1S3S1S2S2S3S1S3﹣S1S3、S2S3S1S2、S1S3S1S2S1S2、S2S3﹣S1S2、S1S3S2S3S1S2、S2S3S1S3、S2S3﹣A.烟草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S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 B.基因型为S2S3和S1S2烟草进行杂交,出现不同基因型后代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C.调查研究发现某地的烟草S基因共有5种,则该地烟草最多有10种基因型 D.这些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8.(2025•魏县校级开学)某小组从自然生长的圆粒豌豆植株(Aa)上随机挑选四粒种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这四粒豌豆的性状可能为()A.三粒为圆粒、一粒为皱粒 B.三粒为皱粒、一粒为圆粒 C.全是圆粒或全是皱粒 D.A、B、C三项都有可能9.(2025•宛城区校级开学)下列图示中能体现孟德尔遗传定律实质的是()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⑥ C.①②④⑤ D.④⑤⑥10.(2025•魏县校级开学)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有人对某一社区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组合双亲性状家庭数油耳男孩油耳女孩干耳男孩干耳女孩一油耳×油耳19590801015二油耳×干耳8025301510三干耳×油耳60262464四干耳×干耳33500160175合计670141134191204A.从表格数据可判断人的耳垢油性为显性性状 B.从组合一看,这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定律 C.一对油耳夫妇生了一个干耳儿子,则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油耳女儿的概率是38D.双亲性状组合中,只有干耳性状的个体才能确定为纯合子11.(2025•潍坊模拟)紫茉莉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它的花是两性花。红花(CC)紫茉莉与白花(cc)紫茉莉作为亲本杂交,F1(Cc)的花为粉红色,F1自交,F2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结果可以否定融合遗传的观点 B.为防止外来花粉干扰,杂交实验前亲本和F1均需套袋 C.F2出现1:2:1的原因是F1在减数分裂Ⅰ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D.粉红花自交n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始终不变12.(2025•宛城区校级开学)孟德尔利用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被称为“遗传学之父”。下列叙述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相符合的有几项()①孟德尔成功揭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规律②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③孟德尔进行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推理过程④孟德尔在豌豆花未开放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⑤孟德尔进行杂交实验时用豌豆、玉米和山柳菊等都取得了成功⑥“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不是孟德尔假说的核心,但是是孟德尔实验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A.0项 B.1项 C.3项 D.4项二.解答题(共3小题)13.(2025•五华区校级开学)水稻(2N=24)是雌雄同花植物,花小且密集,在开花后完成受粉。已知水稻的花粉是否可育受细胞质基因(N、S)和细胞核基因(R、r)共同控制,其中N和R表示可育基因,S和r表示不育基因。只有当细胞质基因为S且细胞核基因型为rr[记为S(rr)]时,水稻才表现为雄性不育。由于水稻的杂交种长势和产量优于亲本,但其子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种植后不再使用,需每年利用雄性不育系制备杂交种。回答下列问题:(1)水稻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育种的优点是,水稻雄性可育植株与花粉育性相关的基因型有种。(2)水稻甲与雄性不育水稻杂交,后代均为雄性不育,植株甲与花粉育性相关的基因型为。水稻乙与雄性不育水稻杂交,后代均为雄性可育,植株乙与花粉育性相关的基因型为。(3)为确定植株乙与花粉育性相关的基因型,利用植株甲和植株乙分别作为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再利用F1作母本与植株甲杂交,统计F2的表型和比例。若F2表型为;若F2表型为,则植株乙的基因型为,则植株乙的基因型为。14.(2024秋•衢州期末)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产生的F1都是高茎。F1自交,F2植株中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高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实验中父本是性状,操作①表示过程。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操作后进行。(2)由图乙可知控制豌豆株高性状的显性性状为,理由是。(3)F1自交产生F2代豌豆植株既有高茎也有矮茎,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F1高茎豌豆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4)F2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取F2中高茎植株自交得F3,F3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5.(2025•宝鸡模拟)拟南芥(2N=10)十字花科植物,雌雄同花,株高20cm左右,从发芽到开花约40天,果实为角果,每个果荚可生50~60粒种子,存在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因此广泛用于植物遗传学研究,被称为“植物界的果蝇”,近几年多次用卫星送往空间站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拟南芥作为良好的遗传学材料的优点有(列举两项),对拟南芥进行人工杂交实验时,对母本进行的操作依次为。(2)经过空间站培育后,研究人员发现拟南芥花色遗传由一组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复等位基因A1(紫色)、A2(粉色)、A3(白色)控制,其中某一基因纯合致死。现有不同花色基因型的拟南芥种子若干,开展以下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①拟南芥花色性状紫色、粉色、白色显隐关系的顺序是(用“>”连接)。其中纯合致死的基因型为。②若想获得子代花色种类最多,应选择基因型为的个体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其子代花色种类及比例为。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CCCACBCDCBC题号12答案B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4秋•湖南期末)黄瓜的有刺和无刺是一对相对性状,无刺黄瓜汁水多、口感好、产量高,深受人们的喜爱。现用一株有刺黄瓜和一株无刺黄瓜杂交,F1有刺和无刺都有。让F1自交,其中无刺黄瓜自交产生的F2全为无刺,有刺黄瓜自交产生的F2有刺和无刺均有。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亲本中有一株为纯合子 B.根据有刺黄瓜自交产生的F2性状表型可判断有刺对无刺为显性 C.F1中有刺的基因型与F2中有刺的基因型相同 D.F2中有刺黄瓜与F1中无刺黄瓜杂交,可根据后代来判断是否为纯种【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决问题能力.【答案】C【分析】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两表现不同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解答】解:A、F1有刺自交产生的F2中有刺和无刺均有,可判断有刺对无刺为显性,根据亲本有刺×无刺→有刺、无刺,推得亲本有刺为显性杂合子,亲本无刺为隐性纯合子,A正确;B、由题干信息可知,F1有刺自交产生的F2中有刺和无刺均有,判断有刺对无刺为显性,B正确;C、F1有刺为杂合子,F2有刺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基因型可能不同,C错误;D、F2中有刺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与无刺测交,若后代全为有刺,则为纯合子,若后代有刺无刺都有,则为杂合子,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2.(2025•浙江开学)一年生的豌豆花色遗传中紫色对白色为显性,且由一对基因控制。一株杂合紫花在自然状态下种植,子三代紫花植株中的杂合子占比是()A.12 B.23 C.29 【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遗传基本规律计算;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杂合子连续自交n次后,第n代的情况如下表:Fn杂合子纯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1/2n1﹣1/2n1/2﹣1/2n+11/2﹣1/2n+11/2+1/2n+11/2﹣1/2n+1【解答】解:据题干可知,紫色对白色为显性,设紫色为A基因,白色为a基因。一株杂合紫花(Aa)在自然状态下种植,由于豌豆花自花传粉,根据公式,子三代紫花植株占比为12+11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离定律的相关计算,需要学生掌握逐代自交后代的各性状个体的比例答题。3.(2025•邯郸开学)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离定律只适用于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适用于伴性遗传 B.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多对等位基因情况 C.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核遗传,不适用于细胞质遗传 D.获得小麦单倍体的过程中,只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但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归纳推理;孟德尔遗传实验;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解答】解:A、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随着性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这同样符合分离定律的基本原理,A错误;B、多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无法进行自由组合,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C、孟德尔遗传定律是基于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分离和组合来阐述的,而细胞质遗传(如线粒体DNA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正确;D、在获得单倍体的过程中,如果涉及多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那么这些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答题。4.(2025•贺兰县校级开学)下列实验设计中,所采用实验方法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果蝇红眼和白眼的显隐性关系测交B鉴别一株抗稻瘟病水稻是否为纯合子自交C育种中不断提高抗倒伏小麦品种的纯合度自交D鉴别一只红眼雌果蝇是否为纯合子测交A.A B.B C.C D.D【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解答】解:A、要鉴别果蝇红眼和白眼的显隐性关系不能采用测交,A错误;B、鉴别一株抗稻瘟病水稻是否为纯合子,采用自交最简单,B正确;C、通过自交,可以不断提高抗倒伏小麦品种的纯合度,C正确;D、通过测交,可鉴别一只红眼雌果蝇是否为纯合子,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2025•魏县校级开学)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紫色和白色三种,分别受3个复等位基因R⁺,R、r控制,R⁺对R、r显性,R对r显性,且R⁺纯合致死,现有基因型为R⁺r和Rr的亲本杂交,得F1,将F1的红花随机交配得F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植物种群中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 B.F1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紫花:白花=2:1:1 C.F2个体中纯合子占38D.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紫花:白花=8:3:1【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决问题能力.【答案】C【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解答】解:A、3个复等位基因构成的纯合体3种,杂合体3种,但基因型R+R+致死,故该植物种群中个体的基因型只有5种,A正确;B、基因型为R+r和Rr的亲本杂交F1的基因型为R+R:R+r:Rr:rr=1:1:1:1,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紫花:白花=2:1:1,B正确;C、F1的红花基因型R+R:R+r=1:1,配子R+:R:r=2:1:1,则F2代14R+R+、116RR、116rr、14R+R、14R+r、18Rr,R+R+致死,F2纯合子占(116RR+116rr)÷(1-D、则F2116RR(紫色)、116rr(白色)、14R+R(红花)、14R+r(红花)、18Rr(紫色),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紫花:白花=8: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作答。6.(2025•魏县校级开学)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 B.人的五指和多指是一对相对性状 C.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D.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考点】等位基因、基因型与表型的概念.【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答案】B【分析】(1)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2)杂合子自交,F1代显现出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F1代未显现出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解答】解:A、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D和d是等位基因,D和D、d和d属于相同基因,A错误;B、人的五指和多指是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C、相同环境下,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例如对于完全显性性状来说,显性纯合子与显性杂合子表型相同,但基因型不同,C错误;D、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子杂交,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隐性性状F2中也可以显现出来,隐性性状不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遗传学的基本概念,要求考生识记遗传学中涉及的基本概念,能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词准确答题。7.(2024秋•重庆期末)烟草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无法自交产生后代,已知这种现象受复等位基因Sx(x=1,2,3……)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其遗传机制,科学家选取了一些烟草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1S3S1S2S2S3S1S3﹣S1S3、S2S3S1S2、S1S3S1S2S1S2、S2S3﹣S1S2、S1S3S2S3S1S2、S2S3S1S3、S2S3﹣A.烟草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S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 B.基因型为S2S3和S1S2烟草进行杂交,出现不同基因型后代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C.调查研究发现某地的烟草S基因共有5种,则该地烟草最多有10种基因型 D.这些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解答】解:A、种群的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而不只是全部S基因,A错误;B、烟草的S基因是复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S2S3和S1S2烟草进行杂交,出现不同基因型后代的原因是等位基因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而不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非等位基因之间),B错误;C、调查研究发现某地的烟草S基因共有5种,由于不会有纯合子出现,该地的烟草最多有10种基因型,C正确;D、这些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而不是随机性,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库、基因重组及基因突变的特点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遗传相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8.(2025•魏县校级开学)某小组从自然生长的圆粒豌豆植株(Aa)上随机挑选四粒种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这四粒豌豆的性状可能为()A.三粒为圆粒、一粒为皱粒 B.三粒为皱粒、一粒为圆粒 C.全是圆粒或全是皱粒 D.A、B、C三项都有可能【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答案】D【分析】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的植物,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只能进行自交。豌豆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型为Aa的圆粒豌豆植株,会产生基因型均为A和a的两种雌配子和两种雄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每一粒豌豆的基因型为AA或Aa或aa,因此每一粒豌豆的表型为圆粒或皱粒,在其自交后代数目非常多的情况下,自交后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圆粒:皱粒=1:1。【解答】解:综上分析,仅仅在一株圆粒豌豆植株(Aa)上随机挑选四粒种子,因种子的数量太少,所以这四粒豌豆的性状可能为A、B、C三种选项所示结果中的任何一种,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2025•宛城区校级开学)下列图示中能体现孟德尔遗传定律实质的是()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⑥ C.①②④⑤ D.④⑤⑥【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②过程是一对等位基因分离,形成2种配子,体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图中④⑤过程是两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形成4种配子,因此图示中能体现孟德尔遗传定律实质的是①②④⑤,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对题图做出正确分析。10.(2025•魏县校级开学)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有人对某一社区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组合双亲性状家庭数油耳男孩油耳女孩干耳男孩干耳女孩一油耳×油耳19590801015二油耳×干耳8025301510三干耳×油耳60262464四干耳×干耳33500160175合计670141134191204A.从表格数据可判断人的耳垢油性为显性性状 B.从组合一看,这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定律 C.一对油耳夫妇生了一个干耳儿子,则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油耳女儿的概率是38D.双亲性状组合中,只有干耳性状的个体才能确定为纯合子【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数据表格;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解答】解:A、根据组合一,双亲均为油耳,后代有干耳,可判断人的耳垢油性为显性性状,A正确;B、根据题意,这对相对性状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且组合一是多个家庭的统计结果,故这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定律,B错误;C、一对油耳夫妇生了一个干耳儿子,可推知该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则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油耳女儿的概率是34×1D、根据题意,表格数据是对多个家庭统计的结果,没有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故双亲性状组合中,只有干耳性状的个体才能确定为纯合子,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和对题目做出正确分析的能力。11.(2025•潍坊模拟)紫茉莉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它的花是两性花。红花(CC)紫茉莉与白花(cc)紫茉莉作为亲本杂交,F1(Cc)的花为粉红色,F1自交,F2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结果可以否定融合遗传的观点 B.为防止外来花粉干扰,杂交实验前亲本和F1均需套袋 C.F2出现1:2:1的原因是F1在减数分裂Ⅰ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D.粉红花自交n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始终不变【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解答】解:A、红花(CC)紫茉莉与白花(cc)紫茉莉杂交,F1(Cc)的花为粉红色,子一代自交,F2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2:1,说明红花对白花是不完全显性,杂合子的性状介于红花和白花之间,表现为粉红花,是典型的孟德尔遗传,可以否定融合遗传的观点,A正确;B、为防止外来花粉干扰,杂交实验前亲本和F1均需套袋,B正确;C、基因重组是减数分裂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F2出现1:2:1的原因是F1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受精时发生了精卵结合,C错误;D、粉红花自交n代,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选择,则种群的基因频率始终不变,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正确作答。12.(2025•宛城区校级开学)孟德尔利用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被称为“遗传学之父”。下列叙述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相符合的有几项()①孟德尔成功揭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规律②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③孟德尔进行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推理过程④孟德尔在豌豆花未开放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⑤孟德尔进行杂交实验时用豌豆、玉米和山柳菊等都取得了成功⑥“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不是孟德尔假说的核心,但是是孟德尔实验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A.0项 B.1项 C.3项 D.4项【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法;孟德尔遗传实验;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2)做出假说(其中假说内容:①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②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③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④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4)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5)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解答】解:①、孟德尔未揭示伴性遗传规律,伴性遗传是摩尔根发现的,错误;②、孟德尔时代没有“基因”概念,其提出的是遗传因子,错误;③、测交实验是假说—演绎法的实验验证过程,不是演绎推理过程,错误;④、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孟德尔在花未开放时对母本去雄并套袋,防止自花传粉和外来花粉干扰,正确;⑤、孟德尔用山柳菊做实验未成功,因其有无性生殖等复杂情况,错误;⑥、“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是孟德尔假说核心内容之一,错误。综上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其假说内容、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以及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等,意在考查学生对遗传学经典实验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对科学史的认识和科学思维能力。二.解答题(共3小题)13.(2025•五华区校级开学)水稻(2N=24)是雌雄同花植物,花小且密集,在开花后完成受粉。已知水稻的花粉是否可育受细胞质基因(N、S)和细胞核基因(R、r)共同控制,其中N和R表示可育基因,S和r表示不育基因。只有当细胞质基因为S且细胞核基因型为rr[记为S(rr)]时,水稻才表现为雄性不育。由于水稻的杂交种长势和产量优于亲本,但其子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种植后不再使用,需每年利用雄性不育系制备杂交种。回答下列问题:(1)水稻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育种的优点是可省去对母本去雄操作,水稻雄性可育植株与花粉育性相关的基因型有5种。(2)水稻甲与雄性不育水稻杂交,后代均为雄性不育,植株甲与花粉育性相关的基因型为N(rr)。水稻乙与雄性不育水稻杂交,后代均为雄性可育,植株乙与花粉育性相关的基因型为S(RR)或N(RR)。(3)为确定植株乙与花粉育性相关的基因型,利用植株甲和植株乙分别作为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再利用F1作母本与植株甲杂交,统计F2的表型和比例。若F2表型为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1;若F2表型为S(RR),则植株乙的基因型为全为雄性可育,则植株乙的基因型为N(RR)。【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理解能力.【答案】(1)可省去对母本去雄操作5(2)N(rr)S(RR)或N(RR)(3)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1S(RR)全为雄性可育N(RR)【分析】杂交育种:(4)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4)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自交。(4)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4)优缺点:方法简单,可预见强,但周期长。【解答】解:(1)雄性不育个体由于雄蕊不育,可以直接作为母本,而无需进行去雄操作。依题意可知,雄性不育水稻的基因型只有S(rr)一种,雄性可育植株的基因型有S(RR)、S(Rr)、N(RR)、N(Rr)、N(rr)共5种,即水稻雄性可育植株与花粉育性相关的基因型有5种。(2)雄性不育水稻的基因型为S(rr),只能作母本,则水稻甲作父本,为雄性可育,两者杂交后代均为雄性不育基因型为S(rr),可知甲的细胞核基因为rr,且甲雄性可育说明甲细胞质基因为N,因此,植株甲与花粉育性相关的基因型为N(rr)。水稻乙与雄性不育S(rr)水稻杂交,后代细胞质基因均为S,且后代均为雄性可育说明其细胞核基因为Rr,因此可知水稻乙与花粉育性相关的基因型为S(RR)或N(RR)。(3)植株甲基因型为N(rr)作父本,植株乙作母本,若植株乙的基因型为S(RR),两者杂交F1的基因型为S(Rr),F1作母本与植株甲N(rr)杂交,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S(Rr):S(rr)1:1,即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1;若植株乙的基因型为N(RR),两者杂交F1的基因型为N(Rr),F1作母本与植株甲N(rr)杂交,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N(Rr):N(rr)1:1,后代全为雄性可育。故答案为:(1)可省去对母本去雄操作5(2)N(rr)S(RR)或N(RR)(3)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1S(RR)全为雄性可育N(RR)【点评】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4.(2024秋•衢州期末)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产生的F1都是高茎。F1自交,F2植株中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高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实验中父本是矮茎性状,操作①表示去雄过程。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进行,操作后进行套袋。(2)由图乙可知控制豌豆株高性状的显性性状为高茎,理由是亲本纯合高茎和矮茎杂交子代全为高茎,F1高茎自交后代既有高茎也有矮茎。(3)F1自交产生F2代豌豆植株既有高茎也有矮茎,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F1高茎豌豆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D:d=1:1。(4)F2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Dd:dd=1:2:1。取F2中高茎植株自交得F3,F3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3【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决问题能力.【答案】(1)矮茎去雄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进行套袋(2)高茎亲本纯合高茎和矮茎杂交子代全为高茎,F1高茎自交后代既有高茎也有矮茎(3)性状分离D:d=1:1(4)DD:Dd:dd=1:2:12【分析】分析题图:人工异花授粉过程: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所以操作①是去雄。【解答】解:(1)在豌豆杂交实验(图甲)中,父本矮茎植株是提供花粉的植株,母本即高茎植株是接受花粉的植株。操作①表示对母本去雄过程。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去雄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进行,操作后进行套袋,防治其它花粉干扰。(2)亲本纯合高茎和矮茎杂交子代全为高茎,F1高茎自交后代既有高茎也有矮茎,表明控制豌豆株高性状的显性性状为高茎。(3)F1自交产生F2代豌豆植株既有高茎也有矮茎,这种现象称为性状分离。F1高茎豌豆基因型为Dd,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D:d=1:1。(4)结合(3)可知,F2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Dd:dd=1:2:1,F2中高茎植株(DD:Dd=1:2)自交得F3,F3中(12DD、13Dd、16dd故答案为:(1)矮茎去雄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进行套袋(2)高茎亲本纯合高茎和矮茎杂交子代全为高茎,F1高茎自交后代既有高茎也有矮茎(3)性状分离D:d=1:1(4)DD:Dd:dd=1:2:12【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正确作答。15.(2025•宝鸡模拟)拟南芥(2N=10)十字花科植物,雌雄同花,株高20cm左右,从发芽到开花约40天,果实为角果,每个果荚可生50~60粒种子,存在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因此广泛用于植物遗传学研究,被称为“植物界的果蝇”,近几年多次用卫星送往空间站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拟南芥作为良好的遗传学材料的优点有染色体数目少、易培养(生长周期短、子代数量多、有多对相对性状等)(列举两项),对拟南芥进行人工杂交实验时,对母本进行的操作依次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2)经过空间站培育后,研究人员发现拟南芥花色遗传由一组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复等位基因A1(紫色)、A2(粉色)、A3(白色)控制,其中某一基因纯合致死。现有不同花色基因型的拟南芥种子若干,开展以下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①拟南芥花色性状紫色、粉色、白色显隐关系的顺序是紫色>粉色>白色(用“>”连接)。其中纯合致死的基因型为A1A1。②若想获得子代花色种类最多,应选择基因型为A1A3和A2A3的个体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其子代花色种类及比例为紫色:粉色:白色=2:1:1。【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决问题能力.【答案】(1)染色体数目少、易培养(生长周期短、子代数量多、有多对相对性状等)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2)①紫色>粉色>白色A1A1②A1A3和A2A3紫色:粉色:白色=2:1:1【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解答】解:(1)拟南芥具有染色体数目比较少、易培养、生长周期短、后代数目多等特点,可以作为遗传学的研究材料;杂交时,需要对母本进行的步骤是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2)根据图中杂交组合③紫甲(A1_)与紫乙(A1_)杂交,子代为紫色(A1_):粉色(A2_)=2:1可知,A1对A2为显性,且A1A1纯合致死,可得粉色的基因型为A2A3,所以可得拟南芥花色性状紫色、粉色、白色显隐关系的顺序是A1>A2>A3,即紫色>粉色>白色若想获得子代花色种类最多,应选择基因型为A1A3和A2A3的个体进行杂交,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1A2:A1A3:A2A3:A3A3=1:1:1:1,即紫色:粉色:白色=2:1:1。故答案为:(1)染色体数目少、易培养(生长周期短、子代数量多、有多对相对性状等)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2)①紫色>粉色>白色A1A1②A1A3和A2A3紫色:粉色:白色=2:1:1【点评】本题考查的相关内容,

考点卡片1.孟德尔遗传实验【知识点的认识】1、假说演绎法提出问题→假说解释→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总结规律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2)做出假说(其中假说内容:①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②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③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④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4)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5)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3、相关概念(1)两性花: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者只有雌蕊。只有雌蕊称雌花,只有雄蕊称雄花。(2)传粉方式:①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雄蕊柱头上的过程;②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③花未开时同一朵花就完成了自花传粉的过程,传粉后才开花。4、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操作①认定父本和母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注意去除干净、彻底,然后套上纸袋。②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总结为:(1)确定被研究的相对性状,选择好父本和母本;(2)去雄;(3)套袋;(4)人工授粉;(5)再套袋。5、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豌豆)①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所以在自然状态下,能避开外来花粉的干扰,便于形成纯种,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②豌豆花大且花冠的性状便于人工去雄和人工授粉。③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以明显区分的相对性状。④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而且豌豆成熟后籽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2)分析方法科学: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再对两对甚至多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遵循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单因子→多因子)(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命题方向】题型一:假说演绎法的考察典例1:(2015•宁都县一模)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中“提出问题”环节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D.孟德尔运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分析: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解答:A、孟德尔在做豌豆杂交实验时,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得F1,然后让F1自交,发生性状分离,经思考提出问题,A正确;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内容是“性状是遗传因子控制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的,配子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其中核心内容是“性状是遗传因子控制的”,B错误;C、“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C正确;D、孟德尔运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识记孟德尔对实验现象作出的解释(假说),掌握孟德尔验证其假说的方法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题型二:实验材料的选择﹣﹣豌豆特点的考察典例2: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孟德尔实验的有关知识。碗豆是自花闭花授粉的,可避免其他植珠花粉干扰,做杂交实验时则必须对母本去雄,进行人工授粉。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形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通过测交实验进行演绎推理,测交的结果是,子代出现两种基因型,比例为1:1.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的个体数目都进行了记载,并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解答:A、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为实现亲本杂交,应在开花前去雄,A错误;B、研究花的构造必须研究雌雄蕊的发育程度,B错误;C、不能根据表现型判断亲本的纯合,因为显性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表型一样,C错误;D、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这样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等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题型三:遗传学的经典实验典例3:(2014•黄山一模)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合理的是()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C.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D.许多科学家相继研究,将逆转录和RNA复制纳入细胞生物的中心法则范畴分析:1、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4、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解答: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来的遗传因子一词,但并没有发现基因,A错误;B、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并没有证明DNA转化因子,B错误;C、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同时提出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C正确;D、逆转录和RNA复制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不属于细胞生物的中心法则范畴,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及中心法则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及其提出的假说内容;识记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识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发现过程;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题型四:科学研究方法的考察典例4:(2013•郑州一模)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①1866年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发现历程:萨顿通过类比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之后,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解答:①1866年孟德尔提出遗传定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②1903年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③1910年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历程,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及采用的方法;识记“基因在染色体”的探索历程,明确萨顿采用的是类比推理法,摩尔根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解题方法点拨】高中生物学中各类实验的材料选择及分析1、观察类、调查类实验的材料选择及分析实验名称实验材料选择该种材料的优点备注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1、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或者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2、观察线粒体时选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1、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下表皮细胞含叶绿体数目少但大。2.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富含线粒体,取材方便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因为液泡呈紫色,减少了染色过程,易于观察实验现象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洋葱(可用葱、蒜代替)的根尖因为根尖生长点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分裂能力强,易观察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马蛔虫或蝗虫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较少,且用马蛔虫或蝗虫,取材方便,精母细胞细胞数目多,易找到处于不同阶段的分裂相,且现象明显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易于取材,易于观察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等该种病不易受环境的影响,能较稳定地遗传,易于进行发病率的统计及遗传方式的研究。2、检测类实验的材料选择及分析实验名称实验材料选择该种材料的原因备注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苹果或梨的组织液苹果或梨组织液的富含还原糖,且颜色接近白色,避免了实验中的颜色干扰不能有橘子或甘蔗。橘子本身富含色素,会掩盖颜色应的结果;而甘蔗不含还原糖,蔗糖不是还原糖。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花生种子浸泡、去皮、切下一些子叶薄片或者花生种子的组织液花生子叶富含脂肪,且颜色接近白色,避免了实验中的颜色干扰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可用蛋清或者豆浆蛋清或豆浆富含蛋白质,蛋清的稀释液为无色,豆浆接近白色,避免了实验中的颜色干扰。3、提取类实验的材料选择及分析实验名称实验材料选择该种材料的原因备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新鲜绿色的菠菜叶新鲜的菠菜叶富含色素,且便于研磨不能用很嫩的叶片,也不能用发黄的老叶,嫩叶色素含量少,发黄的老叶含叶绿素少。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富含血红蛋白,且血红蛋白为红色,便于收集。DNA的粗提取与鉴定鸡血、猪肝、菜花、香蕉、洋葱、菠菜、等富含DNA,且取材方便不能用人或其它哺乳动物的血液,因为其红细胞内无DNA,无法提取到DNA4、探究类实验的材料选择及分析实验名称实验材料选择该种材料的优点备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质量分数为2%的新配制的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取材方便,且温度不影响淀粉的分解。不能用过氧化氢酶作材料,是因为不同温度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肝脏研磨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可以直接通过观察气泡数(氧气)的多少,实验现象直观明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酵母菌酵母菌为单细胞生物,属于兼性厌氧菌。便于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类型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实验效果明显,缩短实验时间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酵母菌单细胞生物,适宜环境中可以大量增殖,较短时间内便可进行种群数量的统计。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加酶洗衣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并可用于指导生活5、生物科学史中的实验材料选择及分析实验名称实验材料选择该种实验材料的优点备注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膜及细胞器膜,便于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核质关系的研究伞藻体形大,便于操作,形态差异明显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结构简单,且只有蛋白质和DNA组成,有利于确定究竟哪一种物质影响遗传DNA的半保留复制细菌仅含一个拟核DN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豌豆相对性状易于区分,自花授粉、闭花受粉遗传规律果蝇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染色体数目少,易于培养,繁殖速度快、后代数量多。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数量多,易于取材,易于培养2.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知识点的认识】1、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学三大定律之一(1)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3)适用范围: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4)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分离.(5)作用时间: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6)验证实验:测交实验.2、相关概念(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2)自交:植物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传粉.广义上讲,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交配均可称为自交.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3)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来测F1基因型的方法.(4)正交与反交:对于雌雄异体的生物杂交,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反交.(5)常用符号的含义符号PF1F2×⊗♂♀C、D等c、d等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父本(雄配子)母本(雌配子)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3、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正确解释某些遗传现象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肯定是显性遗传病;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肯定是隐性遗传病.(2)指导杂交育种①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收获性状不发生分离的植株上的种子,留种推广.②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推广.③优良性状为杂合子:两个纯合的不同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就是杂合子,但每年都要配种.(3)禁止近亲结婚的原理每个人都携带5~6种不同的隐性致病遗传因子.近亲结婚的双方很可能是同一种致病因子的携带者,他们的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法律禁止近亲结婚.4、基因分离定律中几个常见问题的解决(1)确定显隐性方法:①定义法:具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②自交法:具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或一个亲本自交),若后代出现新的性状,则新的性状必为隐性性状.(2)确定基因型(纯合、杂合)的方法①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亲本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1:1全为显性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aa=1:2:1显性:隐性=3:1aa×AaAa:aa=1:1显性:隐性=1:1aa×aaaa全为隐性②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a、隐性纯合突破方法: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型一定是aa,其中一个a来自父本,另一个a来自母本.b、后代分离比推断法后代表现型亲本基因型组合亲本表现型全显AA×AA(或Aa或aa)亲本中一定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全隐aa×aa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显:隐=1:1Aa×aa亲本一方为显性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合子显:隐=3:1Aa×Aa双亲均为显性杂合子(3)求概率的问题①方法: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②实例:如白化病遗传,Aa×Aa,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2Aa:laa,生一个白化病(aa)孩子的概率为1/4.配子法的应用:父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各是1/2,母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也各是1/2,因此生一个白化病(aa)孩子的概率为1/2×1/2=1/4.拓展:亲代的基因型在未确定的情况下,如何求其后代某一性状发生的几率?例如: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多少?解此题分三步进行:a、首先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及其几率.由前面分析可推知该夫妇是Aa的几率均为2/3,是AA的几率均为1/3.b、而只有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时,后代才可能患病;c、将该夫妇均为Aa的概率2/3×2/3与该夫妇均为Aa情况下生白化病忠者的概率1/4相乘,即2/3×2/3×1/4=1/9,因此该夫妇后代中出现白化病患者的概率是1/9.(4)遗传系谱图的解读(5)杂合子自交问题:杂合子连续自交n次后,第n代的情况如下表:Fn杂合子纯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1/2n1﹣1/2n1/2﹣1/2n+11/2﹣1/2n+11/2+1/2n+11/2﹣1/2n+1(6)理论值与实际值的问题【命题方向】题型一:概率计算典例1:(2014•郑州一模)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RR、Rr、rr三种基因的比例分别是()A.1:2:1B.4:4:1C.3:2:1D.9:3:1分析:杂合的红果番茄(Rr)自交得F1,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Rr:rr=1:2: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rr),则剩余红果番茄中:RR占13、Rr占2解答: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13RR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而23Rr自交发生性状分离,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4RR、12Rr、14rr,即RR、Rr、rr三种基因所占比例分别是13+23×14=12、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和计算能力.题型二:自由交配相关计算典例2:(2014•烟台一模)老鼠的皮毛黄色(A)对灰色(a)呈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如果黄鼠与黄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是()A.12B.49C.59分析:老鼠的皮毛黄色(A)对灰色(a)呈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因此黄鼠的基因型为Aa.据此答题.解答:由以上分析可知黄鼠的基因型均为Aa,因此黄鼠与黄鼠交配,即Aa×Aa,由于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因此第二代中Aa占23、aa占13,其中A的基因频率为23×12=13,a的基因频率为23×12+13=23,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结合题干信息“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准确判断黄鼠的基因型;再扣住“自由交配”一词,利用基因频率进行计算.【命题方法点拨】1、分离规律的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正推类和逆推类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亲代性状→正推类问题逆推类问题(1)正推类问题:若亲代中有显性纯合子(BB)→则子代一定为显性性状(B_);若亲代中有隐性纯合子(bb)→则子代一定含有b遗传因子.(2)逆推类问题: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显:1隐→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Bb),即Bb×Bb→3B_:1bb;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显:1隐→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Bb×bb→1Bb:1bb;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BB×BB或BB×Bb或BB×bb;若后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全为隐性纯合子,即bb×bb.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不同: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相对性状n对相对性状相对性状的对数1对2对n对等位基因及位置1对等位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2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F1的配子2种,比例相等4种,比例相等2n种,比例相等F2的表现型及比例2种,3:14种,9:3:3:12n种,(3:1)nF2的基因型及比例3种,1:2:19种,(1:2:1)23n种,(1:2:1)n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2种,比例相等4种,比例相等2n种,比例相等遗传实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减数分裂时,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进而进入同一配子中实践应用纯种鉴定及杂种自交纯合将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联系在遗传中,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同时起作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既有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又有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3.等位基因、基因型与表型的概念【知识点的认识】1、相关概念(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①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②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③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②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③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④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3)纯合子与杂合子①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如基因型为AAbb、XBXB、XBY的个体都是纯合子.纯合子的基因组成中无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②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③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④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如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个体.杂合子的基因组成至少右一对等位基因,因此至少可形成两种类型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①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②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①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②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③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2、知识点拨:(1)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生物体内在环境和所处的外界环境的改变都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命题方向】题型一:显隐性的判断典例1:(2014•海南)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A.抗病株×感病株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分析: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1)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2)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所以亲2子1或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但亲1子1或亲2子2则不能直接确定.解答:A、抗病株与感病株杂交,若子代有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故A选项错误;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据此可以判断显隐性关系,故B选项正确;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只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时才能判断显隐性,故C选项错误;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后代肯定为抗病(或感病),据此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和表现型,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判断相对性状显隐性关系的两种方法,能准确判断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题型二:遗传位置的判断典例2:(2013•东城区模拟)某XY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种品系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实验1:阔叶♀×窄叶♂→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阔叶实验2:窄叶♀×阔叶♂→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窄叶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仅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B.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C.实验l、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D.实验1子代雌雄植株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植株分析: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点: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区别.实验1、2是正反交,且实验结果不同,据此可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且窄叶为隐性.解答:A、由实验2:窄叶♀×阔叶♂→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窄叶,可知母本和雄性后代都是窄叶,父本和雌性后代都是宽叶,说明窄叶是由X染色体是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宽叶是由X染色体是的显性基因控制的,所以根据仅实验2是可以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的,符合一次杂交定显隐的实验要求,A错误;B、实验2中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比例不相等,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窄叶,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C、由题干可知,实验1、2的亲本均为纯合子,且每个实验中双亲具备的是相对性状,所以子代中雌性植株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C正确;D、实验1中亲本的基因型是XbXb、XBY,则他们的子代基因型为XBXb、XBY,让子代雌雄植株杂交,杂交后代雌性植株的基因型为XBXB、XBXb,表现型均为宽叶,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方法点拨】一、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1、判断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的实验设计(1)已知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方法:隐性的雌性×显性的雄性)典例1: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显性,白眼w隐性),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用一次杂交实验证明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法、预测结果及相应结论.答案:将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后代雌雄果蝇的性状.①若后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分析:XwXw白眼♀×XWY红眼♂→F1:XWXw红眼♀,XwY白眼♂)②若后代雌雄果蝇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分析:P:ww白眼♀×WW红眼♂→F1:Ww红眼)③若后代雌雄都有红眼和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分析:P:ww白眼♀×Ww红眼♂→F1:Ww红眼,ww白眼)(2)未知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正交和反交①判断步骤和结论:利用正交和反交法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