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化设计与应用前景展望_第1页
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化设计与应用前景展望_第2页
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化设计与应用前景展望_第3页
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化设计与应用前景展望_第4页
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化设计与应用前景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化设计与应用前景展望Theterm"SmartHomeSystemIntegrationDesignandApplicationProspects"referstotheprocessofintegratingvarioussmarthometechnologiesandfunctionalitiesintoacohesivesystem.Thiscanincludeautomatedlighting,heating,securitysystems,andhomeentertainment.Onecommonapplicationscenarioisinresidentialproperties,wherehomeownersaimtoenhancecomfort,energyefficiency,andconvenience.Byintegratingthesesystems,individualscancontroltheirhomesremotelythroughsmartphonesorvoiceassistants,creatingaseamlessandautomatedlivingenvironment.Theintegrationofsmarthomesystemspresentsapromisingfutureduetoitspotentialtorevolutionizethewaywelive.Astechnologyadvances,wecanexpectmoredevicesandservicestobecomeinterconnected,allowingforgreaterpersonalizationandautomation.Inthecommercialsector,smarthomesystemsarealsogainingtraction,withbusinessesimplementingthesesolutionstoimproveoperationalefficiencyandenhanceemployeewell-being.Thisintegrationisnotlimitedtophysicalspaces;italsoextendstothedigitalrealm,withIoTdevicesandcloud-basedservicesplayingacrucialroleinfacilitatingthisinterconnectedness.Tosuccessfullyimplementasmarthomesystemintegration,professionalsmustpossessacomprehensiveunderstandingofvarioustechnologiesandtheircompatibility.Theyneedtoconsiderfactorssuchassecurity,interoperability,anduserexperience.Additionally,asthisfieldcontinuestoevolve,ongoingtrainingandupskillingareessentialforprofessionalstokeepupwiththelatestadvancements.Thekeyistocreateaflexibleandscalablesystemthatcanadapttochangingneedsandtechnologies,ensuringaseamlessandfuture-proofsmarthomeexperience.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化设计与应用前景展望详细内容如下:第一章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化设计概述1.1智能家居系统的发展背景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智能家居系统便是这一趋势下的产物。智能家居系统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布局,推动了智能家居系统的广泛应用。1.2智能家居系统的定义与分类1.2.1定义智能家居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将家庭中的各种设备、设施进行集成,实现家庭内部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便捷化、舒适化、节能化的生活环境的系统。1.2.2分类根据智能家居系统的功能和应用场景,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家居安防系统:包括门禁系统、监控摄像头、报警系统等,保障家庭安全。(2)家居控制系统:包括灯光控制、空调控制、窗帘控制等,实现家庭设备的远程控制。(3)家居娱乐系统:包括智能音响、智能电视、智能投影仪等,提供丰富的娱乐体验。(4)家居健康系统:包括智能床垫、智能穿戴设备、环境监测设备等,关注家庭成员的健康。(5)家居节能系统:包括智能插座、智能节能设备等,实现家庭能源的优化管理。1.3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化设计的意义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化设计具有以下意义:(1)提高生活品质:通过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化设计,可以实现家庭内部设备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2)促进产业发展: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化设计有助于推动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3)节省能源: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化设计可以实现家庭能源的优化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保障家庭安全: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化设计可以增强家庭安防能力,降低安全发生的风险。(5)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化设计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第二章智能家居系统架构设计2.1系统总体架构智能家居系统总体架构是整个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基础。它涵盖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网络通信及用户界面等。系统总体架构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模块化: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各模块相对独立,便于开发和维护。(2)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3)兼容性:系统应能够与各种设备、平台和协议兼容,实现无缝对接。(4)安全性:系统设计应考虑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保证用户信息不受侵犯。以下是智能家居系统总体架构的组成:(1)用户界面层:提供用户与智能家居系统交互的界面,包括移动应用、网页和语音等。(2)业务逻辑层:处理用户请求,实现智能家居系统的各种功能。(3)数据管理层:负责系统数据的存储、查询、更新和删除等操作。(4)设备控制层:实现对各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包括灯光、空调、安防等。(5)通信层:实现系统内部各模块之间的通信以及与外部设备、平台和协议的对接。2.2硬件架构设计智能家居系统的硬件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中心控制器:作为系统的核心,负责协调和控制各个设备,实现智能家居系统的整体功能。(2)智能设备:包括各类智能家居设备,如灯光、空调、安防等,它们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中心控制器连接。(3)传感器:用于采集家庭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为系统提供数据支持。(4)执行器:根据中心控制器的指令,实现对各种设备的控制。(5)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实现家庭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连接。2.3软件架构设计智能家居系统的软件架构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应用层:提供各种智能家居应用,如灯光控制、安防监控等。(2)服务层:实现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业务逻辑,如设备管理、数据统计等。(3)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的交互,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4)数据库层:存储智能家居系统的各种数据,如用户信息、设备状态等。(5)操作系统层:为智能家居系统提供运行环境,如Linux、Windows等。2.4系统集成与兼容性设计智能家居系统集成与兼容性设计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以下为系统集成与兼容性设计的要点:(1)设备兼容性:系统应支持多种设备的接入,包括不同品牌、不同协议的设备。(2)平台兼容性:系统应能够与各种第三方平台、应用和服务进行对接,实现无缝集成。(3)网络兼容性:系统应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如TCP/IP、HTTP、等,保证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4)软硬件兼容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硬件兼容性,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同时软件架构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技术需求。(5)安全性设计:在系统集成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保证用户信息不受侵犯。第三章智能家居控制系统3.1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是整个系统设计的核心。控制系统应具备基本的家居设备管理功能,如灯光、空调、窗帘等设备的远程控制。还应包括以下功能需求:(1)场景模式切换:用户可根据需求设置多种场景模式,如观影模式、休息模式等,实现一键切换。(2)联动控制:当某一设备状态改变时,系统自动触发其他设备相应动作,如当空调开启时,窗帘自动关闭。(3)定时任务:用户可自定义设备定时任务,如定时开关灯、定时开启空气净化器等。(4)语音识别:控制系统支持语音识别功能,用户可通过语音指令控制家居设备。(5)数据分析:系统收集家居设备使用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和节能建议。3.2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控制系统设计遵循模块化、分布式、可扩展的原则。以下为控制系统的主要设计内容:(1)硬件设计:包括主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的选型与连接。(2)软件设计:主要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划分、通信协议设计等。(3)网络通信:控制系统采用WiFi、蓝牙、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4)数据处理:系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和节能建议。(5)用户界面:设计简洁易用的用户界面,支持多种设备访问,如手机、平板、PC等。3.3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稳定性与安全性是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关键指标。以下为提高系统稳定性与安全性的措施:(1)硬件冗余:采用多处理器、多传感器等硬件冗余设计,提高系统抗故障能力。(2)软件容错:设计容错机制,保证系统在异常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3)数据加密: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4)防火墙:设置防火墙,阻止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5)定期更新:定期更新系统软件,修复潜在漏洞,提高系统安全性。3.4控制系统的用户交互设计用户交互设计是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用户交互设计的要点:(1)界面设计:界面简洁、美观,易于理解和使用。(2)操作逻辑:操作逻辑清晰,符合用户使用习惯。(3)语音识别:支持语音识别,提高操作便捷性。(4)反馈机制:为用户提供实时的操作反馈,提高用户体验。(5)个性化定制:允许用户根据需求定制界面和功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第四章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4.1环境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环境监测系统作为智能家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在于实时监测家庭环境中的各项指标,并依据预设标准进行预警与调控。具体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温度监测:实时监测室内温度,保证室内温度保持在舒适范围内。(2)湿度监测:实时监测室内湿度,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对居住环境造成不良影响。(3)空气质量监测: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包括PM2.5、PM10、CO2等指标,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达标。(4)光照监测:实时监测室内光照强度,根据需要调节窗帘开关或灯光亮度。(5)噪音监测:实时监测室内噪音水平,降低噪音对居住环境的影响。4.2环境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环境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执行器模块。(1)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和噪音传感器等,用于实时采集室内环境数据。(2)数据传输模块: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智能家居系统中心,以便进行处理和分析。(3)执行器模块:根据环境监测系统的指令,对室内环境进行调控,如调节空调温度、调节灯光亮度等。4.3环境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环境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预警与调控、用户界面等功能。(1)数据采集与处理: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和数据存储等。(2)预警与调控:根据预设标准,对异常环境数据发出预警,并自动执行调控策略。(3)用户界面: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环境监测数据,便于用户了解家庭环境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控。4.4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数据采集主要包括传感器数据的实时获取,而数据处理则涉及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和数据存储等方面。(1)数据清洗: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去除异常值和无效数据,保证数据准确性。(2)数据分析: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室内环境状况。(3)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便于后续查询和分析。(4)数据展示:通过用户界面将环境监测数据以图表等形式展示给用户,便于用户直观地了解家庭环境状况。通过上述数据采集与处理,环境监测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环境信息,为智能家居系统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第五章智能家居安全防护系统5.1安全防护系统的功能需求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安全防护系统是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需求如下:(1)实时监测:安全防护系统需具备实时监测家庭环境的能力,包括烟雾、燃气、火灾等安全隐患,以及入侵、盗窃等安全风险。(2)报警通知:当监测到安全隐患时,系统应立即向用户发送报警通知,保证用户能够及时了解家中安全状况。(3)远程控制:用户可通过手机或其他终端设备远程控制安全防护系统,实现对家中环境的实时监控和设备操控。(4)联动控制:安全防护系统应与其他智能家居系统(如照明、门窗等)实现联动,提高安全防护效果。(5)数据存储与分析:系统需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家庭安全状况的统计报告,便于用户了解家庭安全状况。5.2安全防护系统的硬件设计安全防护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传感器:包括烟雾传感器、燃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用于监测家庭环境中的安全隐患。(2)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家庭环境,防止入侵和盗窃。(3)报警器:当监测到安全隐患时,报警器会发出警报声,提醒用户注意安全。(4)通信模块:用于将监测数据传输至用户终端,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5)电源模块:为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5.3安全防护系统的软件设计安全防护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负责采集传感器和摄像头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监测报告。(2)报警通知模块:当监测到安全隐患时,通过手机或其他终端设备向用户发送报警通知。(3)远程控制模块:实现用户对家中环境的实时监控和设备操控。(4)联动控制模块:与其他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联动,提高安全防护效果。(5)用户界面模块:为用户提供直观、易用的操作界面。5.4安全防护系统的实时性与可靠性为保证安全防护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以下措施需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予以考虑:(1)采用高功能的硬件设备,保证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2)优化通信协议,降低网络延迟,提高数据传输的实时性。(3)采用冗余设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4)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保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5)建立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机制,防止非法访问和操作。第六章智能家居能源管理系统6.1能源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智能家居能源管理系统旨在实现家庭能源的合理分配与优化使用,其主要功能需求如下:(1)实时监测: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家庭各用电设备的能耗情况,包括用电量、功率、电压等参数,为用户提供准确的能耗数据。(2)能耗分析:系统需对实时监测到的能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能耗报告,帮助用户了解家庭能耗分布,找出节能潜力。(3)智能调控:根据用户设定的能耗目标,系统自动对家庭各用电设备进行调控,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与优化使用。(4)节能建议:系统根据能耗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节能建议,引导用户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5)远程控制:用户可通过手机APP等终端设备远程控制家庭用电设备,实现能源的智能管理。6.2能源管理系统的硬件设计智能家居能源管理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传感器: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功率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家庭各用电设备的能耗数据。(2)数据处理单元: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能耗报告,为用户提供决策依据。(3)执行器:根据用户设定的能耗目标,对家庭用电设备进行调控,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与优化使用。(4)通信模块:实现与用户手机APP等终端设备的通信,实现远程控制功能。6.3能源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智能家居能源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实时采集家庭各用电设备的能耗数据。(2)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能耗报告。(3)节能调控模块:根据用户设定的能耗目标,对家庭用电设备进行调控。(4)节能建议模块:根据能耗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节能建议。(5)远程控制模块:实现与用户手机APP等终端设备的通信,实现远程控制功能。6.4能源管理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智能家居能源管理系统的节能与环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时监测与调控:通过实时监测家庭能耗,系统可自动对用电设备进行调整,降低能耗。(2)节能建议:系统根据能耗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节能建议,引导用户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3)合理分配能源:系统根据用户需求,合理分配家庭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减少碳排放:通过降低能耗,减少家庭碳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5)智能控制:用户可通过手机APP等终端设备远程控制家庭用电设备,实现能源的智能管理,降低能源浪费。第七章智能家居网络通信技术7.1网络通信技术的选型与应用7.1.1网络通信技术概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网络通信技术为智能家居系统提供了数据传输的通道,使得家庭设备之间、家庭与云端之间能够实现高效、稳定的通信。本节将对网络通信技术的选型与应用进行探讨。7.1.2网络通信技术选型在选择网络通信技术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传输速率:根据智能家居系统的数据传输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速率;(2)距离:考虑家庭环境的实际距离,选择传输距离较远的通信技术;(3)抗干扰能力:选择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通信技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4)安全性:选择加密技术较强的通信技术,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5)成本: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较低的网络通信技术。目前常用的网络通信技术有WiFi、蓝牙、ZigBee、LoRa等。7.1.3网络通信技术应用(1)WiFi:在智能家居系统中,WiFi技术主要应用于家庭内部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如智能音响、智能电视等;(2)蓝牙:蓝牙技术主要用于智能家居设备与手机等移动设备的配对和通信,如智能门锁、智能灯泡等;(3)ZigBee:ZigBee技术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短距离传输等特点,适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传感器、开关等设备的通信;(4)LoRa:LoRa技术具有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远距离传输的场景。7.2网络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7.2.1网络通信协议概述网络通信协议是智能家居系统实现数据传输的基础,它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传输方式、传输过程等方面的内容。本节将探讨网络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7.2.2网络通信协议设计(1)通信协议类型:根据智能家居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类型,如HTTP、TCP/IP、UDP等;(2)通信协议内容:设计通信协议内容,包括数据格式、传输方式、传输过程等;(3)通信协议的扩展性:考虑智能家居系统的未来发展,设计具有良好扩展性的通信协议。7.2.3网络通信协议实现(1)通信协议的编程实现:根据设计的通信协议,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2)通信协议的测试与优化:对通信协议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协议进行优化;(3)通信协议的兼容性:保证通信协议能够与其他设备或系统兼容。7.3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分析7.3.1安全性概述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安全性问题可能导致家庭隐私泄露、设备被非法控制等严重后果。本节将对网络通信的安全性进行分析。7.3.2安全性风险(1)数据泄露: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遭受非法监听、篡改等攻击,导致数据泄露;(2)设备被非法控制:攻击者可能通过破解通信协议,实现对智能家居设备的非法控制;(3)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者可能通过发送大量无效数据包,导致智能家居系统瘫痪。7.3.3安全性措施(1)加密技术:采用加密技术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2)认证技术:采用认证技术对通信双方进行身份验证,防止非法接入;(3)安全协议:采用安全协议(如SSL/TLS等)对通信过程进行保护;(4)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部署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防止非法攻击。7.4网络通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7.4.1稳定性与可靠性概述网络通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是智能家居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稳定性与可靠性问题可能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影响用户体验。本节将探讨网络通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7.4.2稳定性与可靠性影响因素(1)信号干扰:无线信号可能受到家庭环境中其他设备的干扰,影响通信稳定性;(2)传输距离:传输距离较远时,信号衰减可能导致通信不稳定;(3)设备功能:设备功能不足可能导致通信故障;(4)网络拥堵:网络拥堵可能导致数据传输延迟或丢包。7.4.3稳定性与可靠性提升措施(1)抗干扰技术:采用抗干扰技术,降低信号干扰对通信的影响;(2)优化网络布局:合理布置无线接入点,提高信号覆盖范围;(3)提高设备功能:选用高功能设备,提高通信稳定性;(4)网络负载均衡:采用网络负载均衡技术,降低网络拥堵对通信的影响。第八章智能家居用户界面设计8.1用户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用户界面设计是智能家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简洁性原则: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避免冗余信息和复杂的操作流程。(2)一致性原则:界面元素、布局和操作方式应保持一致,以提高用户的学习成本。(3)易用性原则:界面设计应易于操作,降低用户的学习曲线,提高使用效率。(4)美观性原则:界面设计应注重美观,符合用户审美需求,提升用户体验。(5)安全性原则:界面设计应考虑用户隐私和安全,避免泄露用户信息。8.2用户界面设计的方法与技巧为了实现高质量的用户界面设计,以下方法与技巧:(1)需求分析: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确定界面设计的目标和功能。(2)原型设计:绘制界面原型,明确界面布局和元素分布。(3)交互设计:设计界面交互逻辑,提高用户操作体验。(4)界面美化:运用视觉设计技巧,提升界面美观度。(5)技术选型: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开发技术和框架。8.3用户界面设计的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衡量智能家居用户界面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以下因素影响用户体验:(1)操作便捷性:用户界面设计应简化操作流程,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2)信息展示:界面设计应清晰展示相关信息,帮助用户快速了解系统功能。(3)响应速度:界面设计应优化系统功能,提高响应速度。(4)界面美观度:界面设计应符合用户审美需求,提升用户体验。(5)个性化定制:界面设计应支持个性化设置,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8.4用户界面设计的可定制性与扩展性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智能家居用户界面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1)可定制性:界面设计应允许用户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设置,如主题、颜色、字体等。(2)扩展性:界面设计应支持新功能的扩展,方便后续升级和迭代。通过以上设计,智能家居用户界面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满意度。第九章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化应用案例9.1智能家居系统在家庭中的应用智能家居系统在家庭中的应用已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以下为几个具体应用案例:9.1.1家庭安全监控某家庭安装了一套智能家居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门禁、监控摄像头、烟雾报警器等设备。当有陌生人闯入时,系统会自动发送报警信息到户主手机,同时启动监控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烟雾报警器能在火警发生时及时通知户主,保障家庭成员的生命安全。9.1.2家庭智能照明某家庭采用了一套智能照明系统,通过手机APP或语音控制家中灯光的开关、亮度及色温。在晚上,系统会根据家庭成员的活动自动调整灯光亮度和色温,营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9.1.3家庭智能家电某家庭接入了一套智能家电系统,包括智能空调、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等。家庭成员可通过手机APP或语音远程控制这些家电,实现定时开关、调节温度等功能,提高生活品质。9.2智能家居系统在酒店中的应用智能家居系统在酒店中的应用为客人提供了便捷、舒适、安全的住宿体验,以下为几个具体应用案例:9.2.1酒店智能门锁某酒店采用了一套智能门锁系统,客人可通过手机APP或人脸识别等方式开锁,无需携带传统钥匙。该系统还能实时监控客房门锁状态,保证客房安全。9.2.2酒店智能空调某酒店安装了智能空调系统,根据客人的需求自动调节房间温度,实现节能环保。客人可通过手机APP或语音控制空调开关、温度调节等功能。9.2.3酒店智能会议室某酒店会议室配置了一套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投影仪、灯光、音响等设备。会议开始前,客人可通过手机APP预约会议室,并实时控制会议室内的设备,提高会议效率。9.3智能家居系统在养老院中的应用智能家居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