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2024年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0分)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2.第Ⅰ卷共三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3.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羁绊(bàn)肇事(zhào)机杼(zhù)鞭辟入里(bì)
B.恫吓(xià)干涸(hé)喘气(chuǎn)瞠目结舌(chēng)
C.甄别(zhēn)按捺(nà)土坯(pī)不容置喙(huì)
D.执拗(niù)拨冗(rǒng)酗酒(xù)岿然不动(gu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福祉坐镇微言大义筚路蓝缕
B.针灸通牒疾风劲草凭心而论
C.闲暇渲泄两全其美春意阑珊
D.编纂桥墩名门望族推心至腹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一粒种子,必定是顽强坚韧的,______________身处悬崖峭壁、贫瘠荒地,只要它是一粒种子,便将破土而出,发芽抽穗,迎来花艳果香。
(2)新增加的冬季游乐项目,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冒着严寒前来“打卡”,虽然鲜花还没有盛开,但抱香谷早已熙熙攘攘,人头______________。
(3)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需要着力打通______________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方向顺畅流动。
A.尽管攒动约束B.尽管涌动束缚
C.即使涌动约束D.即使攒动束缚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年一代,无论在何处落地生根,都应当行远自迩,踔厉奋发,在披荆斩棘中勇毅前行,在攻坚克难中创造奇迹,怀揣信仰和热诚,追梦筑梦,收获成长。
B.米易怡人的气候贯穿四季,春有桃李无限芬芳,夏有荷花尽享清凉,秋有木棉灿若云霞,到了冬日,龙肘山上纷飞的雪花和暖阳里怒放的冬樱花相映成趣。
C.对一个城市来说,功能并非多多益善,减量发展是形势使然,也是主动选择;但做减法不易,一旦做好,往往事倍功半,腾挪出的就是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D.在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者的访谈中,我着力捕捉细节,抽丝剥茧,终于理清了这条国际物流大通道的来龙去脉,关联起这片古老土地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吐鲁番葡萄园一方面引进电商企业建起电商基地,打开葡萄销售新渠道,另一方面电商企业开展直播带货,恰当融入地方文化,大大提高了葡萄园收入。
B.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两地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管理模式,助力激发中国式现代化内生动力,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C.天台山景区夜间几乎是不设路灯的,这不仅有利于萤火虫的观赏,而且没有其他的光源就不会影响到萤火虫生命周期的完成,有利于提高萤火虫的种群数量。
D.“同运动·一家亲”系列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的体育和文娱活动,将该活动打造为四川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典品牌。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文明正向着数字文明整体迈进,有学者用两个关键性语句描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一是断裂式发展,二是破坏式创新。“断裂式发展”意味着我们既有的发展逻辑、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惯性式发展和基于以往发展的经验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时代。要发展就必须基于新的生态、新的现实去创造性地思考和实践,这是一种“破坏式创新”,它是在破坏传统逻辑、传统模式、传统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一种创新。
如果说互联网开启了数字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那么最近出现的元宇宙和生成式AI(人工智能)已形成一种强大的变革力量。首先,元宇宙具象地描绘了数字文明社会的整体样貌、发展目标和价值形成方式。其次,生成式AI实现了对于人类智能的某种替代和增强,它以其特有的智能化强大能力作用于人类实践的全域,为人们赋能赋权,为全部的社会要素实现价值连接。
在生成式AI时代,我们的学习方式有怎样的改变?我们可以把学习分为向内与向外两种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多地向内发力,关注和掌握已有的知识、理论和经验法则等等,其本质是以追求既有知识的“标准答案”为目标;与此不同,向外拓张式学习是以善于提问为特征,并在对于问题的追问中不断突破自己的认知疆界,加深自己的认知层次与厚度,细化自己对于相关知识理解与操作的精准性。
生成式AI大模型问世以后,人们所掌握知识的丰富性、全面性均无法与它相比。它的存在在相当意义上宣告了传统学习方式和学习逻辑的终结。因此,我们从现在起,必须学会提问题。对于生成式AI的大模型而言,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你就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你提问质量的高低决定你所得结果质量的高低。因此,今天“学习”的核心含义是培养问题意识,学会提问题。当然也不是不要学习既有知识,因为,一方面,代表着通用AI技术的大模型目前还仅仅是一个发端,还远谈不上完善和成熟;另一方面,社会和专业领域也处在新旧交接过程中,既有的知识、经验与传统法则仍然有着强大的价值作用。
如何培养问题意识?第一,要扩张我们的认知边界。认知的边界就是我们提问和思考的边界。学习本质上就是扩张你的认知边界,你每读的一本书、每上的一门课都会给你打开通往世界的一个个窗口、一条条路径。有了这种跨界的丰富性,我们才有可能完成对于解决复杂问题的资源可供性。第二,要提升我们的认知层次。在认知层次上,我们要拉长时间维度与拉开空间维度,有了这种时空维度上的展开,我们才有可能在更大的时空盘面上认识问题,把握关键进而解决问题,完成对于解决复杂问题的功能可供性。第三,要学会把握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各自的能与不能,擅长与不擅长。生成式AI可以就已有的知识体系给我们一个中规中矩的结构完善的“标准答案”,但它没有激情、缺少创意、很少具有思维的创新能力。正如有人指出:“我们并不担心机器越来越像人类一样去认知和思考,我们担心的是人类越来越像机器一样去认知和思考。”
(喻国明《生成式AI浪潮下学习的革命》,有删改)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断裂式发展”“破坏式创新”都强调对既有发展逻辑和模式的突破。
B.生成式AI以其特有的智能化的强大力量作用于人类实践的各个领域。
C.生成式AI在很大程度上宣告了我们传统学习方式和学习逻辑的终结。
D.生成式AI时代学习既有知识的价值日益降低导致学会提问日益重要。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含意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不用担心人工智能像人类一样去认知和思考问题。
B.我们应担心的是人类思维模式的机械僵化缺少创造性。
C.我们担心长期依赖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思维能力下降。
D.我们最担心的是人类在将来会被强大的人工智能奴役。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指出数字文明时代的新特征,再阐述学习方式的变化,强调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最后论述如何培养问题意识。
B.文章第一段引用某位学者描述数字时代特点的关键性语句,是为了证明数字文明已经对传统文化造成了“破坏”和“断裂”。
C.文章第三段使用了对比论证,将向内学习和向外学习进行对比,有力地证明了向外学习是比向内学习更优越的学习方式。
D.文章最后一段使用了举例论证,以所读的每本书、所上的每门课为例,证明了要在更大的时空维度上提升我们的认知层次。
三、(共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子龙,字卧子,松江华亭人。生有异才,工举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骈体尤精妙。崇祯十年进士。选绍兴推官。
东阳诸生许都者,副使达道孙也。家富,任侠好施,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思得一当。子龙尝荐诸上官,不用,东阳令以私憾之。适义乌奸人假中贵名招兵事发,都葬母山中,会者万人。或告监司王雄曰:“都反矣。”雄遽遣使收捕,都遂反。旬日间聚众数万,连陷东阳、义乌、浦江,遂逼郡城,既而引去。巡抚董象恒坐事逮,代者未至,巡按御史左光先以抚标兵,命子龙为监军讨之,稍有俘获。而游击蒋若来破其犯郡之兵,都乃率余卒三千保南砦。
雄欲抚贼,语子龙曰:“贼聚粮据险,官军不能仰攻,非旷日不克。我兵万人,止五日粮,奈何?”子龙曰:“都,旧识也,请往察之。”乃单骑入都营,责数其罪,谕令归降,待以不死。遂挟都见雄。复挟都走山中,散遣其众,而以二百人降。光先与东阳令善,竟斩都等六十余人于江浒。子龙争,不能得。
以定乱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京师陷,乃事福王于南京。其年六月,言防江之策莫过水师,海舟议不可缓,请专委兵部主事何刚训练,从之。
未几,列上防守要策,请召还故尚书郑三俊,都御史易应昌、房可壮、孙晋,并可之。又言:“中使四出搜巷。凡有女之家,黄纸贴额,持之而去,闾井骚然。明旨未经有司,中使私自搜采,甚非法纪。”乃命禁讹传诳惑者。子龙又言:“中兴之主,莫不身先士卒,故能光复旧物。今入国门再旬矣,人情泄沓,无异升平。清歌漏舟之中,痛饮焚屋之内,臣不知其所终。其始皆起于姑息一二武臣,以至凡百政令皆因循遵养,臣甚为之寒心也。”亦不听。明年二月乞终养去。
(节选自《明史·陈子龙传》)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阴:阴险。
B.巡抚董象恒坐事逮坐:由……而获罪
C.乃事福王于南京事:侍奉。
D.今入国门再旬矣再:两。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都乃率余卒三千保南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以定乱功,擢兵科给事中以勇气闻于诸侯
C.命甫下而京师陷子路率尔而对曰
D.黄纸贴额,持之而去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1.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龙尝荐诸上官,不用,东阳令以私憾之。
(2)乃单骑入都营,责数其罪,谕令归降,待以不死。
第Ⅱ卷(共120分)
四、(共20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捣衣(节选)
谢惠连
櫩①高砧响发,楹②长杵声哀。
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③。
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
裁用笥④中刀,缝为万里衣。
盈箧自余手,幽缄⑤俟君开。
腰带准⑥畴昔⑦,不知今是非。
【注】①櫩:同“檐”。②楹:厅堂的前柱,此处代指堂屋。③题:额头。④笥:盛东西的方形竹器。⑤幽缄:密封。⑥准:依照,依据。⑦畴昔:往日,从前。
(1)诗中写了主人公哪些劳作?请简要回答。
(2)请对“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作简要赏析。
13.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采薇》)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况《劝学》)
(3)__________________,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五、(共3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生意
曾瓶
韩老师来找冯校长,要上课。
韩老师已退休好几个月。
冯校长是韩老师的学生。冯校长读小学的时候,韩老师教他思想品德。一听韩老师要上课,冯校长差点把嘴巴都惊歪了,忙不迭地给韩老师泡茶水、端板凳,赔着笑脸,问,老师,啥情况?冯校长一直叫韩老师“老师”,从不加“韩”字。冯校长有难处,增加一个老师,钱从哪儿来?
韩老师像看穿了冯校长的心思,说,不要工资。
冯校长愣了很久,才问,老师,图个啥?
韩老师说,找点事干。
老师,您退了休找不到事情干?冯校长话到嘴边,没说出来。
韩老师看着不明所以的冯校长,说,在学校,有劲;和学生娃娃一起,有劲。
冯校长说这个事情要给上面汇报,其实是婉拒。他怕话没说好,老师生气。
韩老师说,赶快汇报!
过后,韩老师到冯校长办公室问过几次。开始,冯校长说,还在汇报。追急了,只好说,上面不同意。
冯校长确实汇报了,乡政府、教育局都有难处。
韩老师做梦都没想到,不要工资回学校上课,竟然不行。他茶都没喝一口,扭头就走。
不久,韩老师做起生意——在学校附近卖白糕。一个推车,一架蒸笼,炭火微微燃着。蒸笼里,躺着白嫩嫩、肉嘟嘟的白糕。
冯校长想,幸好还没扯开喉咙吆喝。
冯校长不知道韩老师要唱哪一出,准备找韩老师问个究竟。在找韩老师之前,他想先摸底细。
冯校长先给韩老师的儿子打电话。韩老师的儿子在市里工作,已是某单位的科长,他一听冯校长谈起父亲的事情就怒火中烧,说正要给冯校长打电话,拜托冯校长想办法把父亲的摊子撵走。韩老师的儿子不停地抱怨,说自己把父亲接到市里好几次,但是父亲在他家像坐牢,像丢了魂,没住几天,就跑回去了。
冯校长决定好好观察观察韩老师。
韩老师买了几十袋先滩大米,堆在家里。先滩大米是做白糕的上好原料,价格比市面上的普通大米贵两三倍。
韩老师在家备了一盘石磨,晚上,他手推石磨,把那些大米仔细地喂进石磨,乳白色的米浆,随着石磨的徐徐转动,汩汩地流出。等木桶装满米浆,夜深了,韩老师开始蒸白糕。韩老师说,心慌啥子,还缺时间?白糕这东西,图热乎。他恨不得一蒸出来,就送到学生娃娃嘴边。其实,有电动磨浆机,价钱不贵,还方便。韩老师不用,说,石磨磨的,味道才好。做白糕用的酵母粉、白砂糖、葡萄干、黑白芝麻、红枣、清油,都用好的,价钱自然高。韩老师说,学生娃娃吃的,来不得孬货。
韩老师的白糕,价格比市面上低。韩老师的推车前,围着不少人。学生们脆生生地喊叫着,韩老师,我要白糕!学生们的手挥舞着,韩老师,给您钱!
韩老师忙碌着。他的白糕只卖给学生。
孩子们欢快地、铺天盖地地围着他。
韩老师对一个学生说,昨天,张老师表扬你了,说你进步大,今天,韩老师奖励你两块白糕。
韩老师招着手,对另一个学生说,来来来,昨天,你做好事,李老师给你戴大红花,韩老师也要奖励两块白糕!
突然,韩老师虎起脸,拦住一只伸过来的手,说,昨天,你上学又迟到,韩老师要惩罚惩罚你,今天不许你买白糕。接下来看你表现。改好了,才准许你买。
孩子们发出惊叹,韩老师,您什么都晓得啊?
韩老师摸着那些密密麻麻的脑袋,说,韩老师在你们身后,清楚得很。
那些学生娃娃往身后看,问,韩老师,您在我们身后?
韩老师比树上那些雀鸟还快活,说,是的,韩老师在你们身后,韩老师看着你们好好学习。表现好,韩老师奖励白糕。
学校,一些变化在悄悄发生。
韩老师奖励学生的白糕越来越多。
冯校长算着一笔账,这样下去,韩老师的白糕,能卖多久?冯校长很快又释然了,卖不下去好啊,韩老师不就不折腾了嘛!
一年后,韩老师还在学校附近卖白糕。
三年后,韩老师还在学校附近卖白糕。
五年后,冯校长已调离,韩老师还在学校附近卖白糕。
走的时候,冯校长准备和老师好好谈谈。他想知道,老师的白糕生意是如何做的。
韩老师的劲头足足的。他说,好做啊!我有退休金啊!
原来,韩老师的退休金,大部分都贴进他的生意里了。
韩老师对他的生意很满意。他说,这不,我不照样上课嘛!只不过把讲台搬到学校围墙外了。
(有删改)
14.韩老师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15.冯校长这一角色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6.根据上下文,谈谈你对画线句“韩老师在你们身后”的理解。
17.小说以“生意”为题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
18.请简要概括小说的语言特点,并举例说明。
19.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韩老师儿子听说父亲在学校附近卖白糕,“怒火中烧”,主要是觉得父亲的行为让自己颜面扫地,很生气。
B.“韩老师奖励学生的白糕越来越多”,说明从韩老师的特殊课堂中受到教益、取得进步的学生越来越多。
C.冯校长不希望韩老师在学校附近卖白糕,既是出于对老师的关心,也是担心其行为对学校造成不良影响。
D.冯校长在调走前,想知道“老师的白糕生意是如何做的”,是想向韩老师讨生意经,交流做生意的甘苦。
E.“韩老师对他的生意很满意”,主要是因为韩老师通过做生意,有效防止了自己的退休生活陷于无聊状态。
六、(共6分)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对象,另写一个句子。要求:①结构与示例一致;②内容合理、积极;③语言准确、简明、得体。
示例:盐,凝结于地,汇聚劳动的艰辛,调和生活的滋味。
七、(共60分)
21.应用文写作。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职业中学打算购买一批学生喜欢的图书,号召全校学生积极参与推荐。请你向图书室张老师写一封信,其内容是推荐购买一本(套)图书。要求:①格式规范;②推荐理由合理、充分;③语言得体、简明;④不得出现任何与考生有关的真实信息。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毛竹是一种生长历程十分特别的竹子,在它生命周期的最初四五年里,即使精心种植,也不过露出三四厘米的笋尖。但是,大约第六年开始,毛竹几乎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飞快”生长,只用六七周就可以长到15米左右,半年时间就会长到30多米。不了解的人,可能会认为它在这半年时光里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其实,在这之前的四五年中,毛竹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米,它把所有的努力和坚持都用在了地下,才造就了这么令人惊叹的奇迹。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标题自拟;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⑤用规范汉字写作。
四川省2024年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0分)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2.第Ⅰ卷共三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3.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6~8题答案】
【答案】6D7.D
8.A
三、(共6分,每小题3分)
【9~11题答案】
【答案】9.A10.B
11.(1)子龙曾经将许都推荐给上级长官,上级不采用,东阳县县令因为私事而对许都不满。
(2)于是单人骑马进入许都营地,责问列举他的罪行,劝导命令他归降,并承诺以不死来对待他。
第Ⅱ卷(共120分)
四、(共20分)
【12题答案】
【答案】(1)主人公的劳作包括捣衣、裁布、缝衣。
(2)女子依照往日的尺寸为丈夫缝制衣物和腰带,但却因为久别无法得知丈夫目前的状况,不知道是否衣物合身。此句寄托了女子的一片深情,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漫长,表达了女子对丈夫行役在外的思念与担忧。
【13题答案】
【答案】①.杨柳依依②.雨雪霏霏③.金就砺则利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⑤.人生得意须尽欢⑥.天生我材必有用
五、(共34分)
【14~19题答案】
【答案】14.①热爱教育事业:退休后仍渴望继续上课,与学生互动;
②责任心强:关心学生的成长,奖励和惩罚学生以督促学习;
③无私奉献:用自己退休金贴补“生意”,只为继续教育学生;
④创新和坚持:将白糕摊作为新形式的课堂,五年如一日。
15.①情节方面,冯校长是连接韩老师退而不休和做白糕生意的关键人物,通过他的视角,展开故事情节。
②人物形象方面,冯校长与韩老师之间的互动和内心独白,有助于突显韩老师热爱教育、甘于奉献的特点。
③表现效果方面,冯校长的疑虑、观察和思考为小说增添生活化的真实感,使情节更具吸引力。
16.不仅指韩老师在实际位置上时常出现在学生身后,更象征着他对学生们的关心和支持。他通过卖白糕这一行为继续履行着作为老师的职责,在生活中关照学生的状况,激励他们进步,因此在精神层面,韩老师一直伴随在学生们的成长过程中。
17.①“生意”既表面指韩老师的白糕生意,也暗指他用心经营与孩子们的教育和关系,使其充满教育意义。
②“生意”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探寻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背后的意图。
③“生意”揭示韩老师对教育的热爱和奉献,即使在退休后依然心系学生,把教育作为终身事业来经营,突出主题。
18.①朴实生动,贴近生活。如人物对话直接呈现出方言特色,接地气,有生活气息。
②简洁生动、形象贴切。如“白嫩嫩、肉嘟嘟的白糕”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白糕的诱人色泽和质感。
③幽默感性,流露真情。如韩老师用卖白糕的方式继续“上课”,充满幽默和感人之情。19.BC
六、(共6分)
【20题答案】
【答案】示例:树,扎根于土壤,吸收自然的养分,撑起生命的绿荫。
七、(共60分)
【21题答案】
【答案】例文:
尊敬的张老师:
您好!得知学校准备购置一批图书,我感到十分兴奋。我想推荐《平凡的世界》这套书,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奋斗的力量和生活的真谛。
首先,这本书通过主人公的奋斗历程,真实地展现了在困境中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对于我们学生的成长很有教育意义。其次,书中的人物刻画深刻,故事情节感人,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希望我的推荐能为学校购置图书提供帮助。感谢您对我们阅读需求的关注!祝您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某某学生
2023年4月20日
【22题答案】
【答案】例文:
勤耕不辍,厚积薄发
世间万事,似乎都遵循着某种规律,正如毛竹的生长,它前几年默默无闻地埋头于地下,默默延展根系,而一朝显露,却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拔地而起。这“厚积薄发”的背后,是它多年的“勤耕不辍”。
有时候,人生就像这株毛竹。我们努力地学习,尽心地工作,持之以恒地奋斗,似乎在很多时候,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别人也不曾注意到我们的辛劳。然而,这一切眼中的“无用之功”,却是在为未来的机会积累力量。
想起那些千辛万苦的艺术家、学者、科学家,他们耗费数年甚至半生时光辛勤耕耘于某个领域,却未必立刻能见未果。然而,他们从未因为暂时的不被理解而退缩,不因他人的冷眼而停止不前。最终,他们在时机成熟时,以厚积的力量,薄发于世人眼前,成就卓然。
面对一时的失败和波折,我们或许已经处在一个“埋头”的阶段,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暗流涌动,在积蓄力量。假以时日,当机会来临之时,我们便能以更强劲的姿态绽放自我。这正如有句老话所言: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没有平时的勤勉,就没有未来的成功;没有现在的耐心,就没有未来的突破。平凡中的坚持,即是非凡的起点。
回望历史,那些功成名就的大师名匠,莫不是通过多年的“勤耕不辍”,通过数不清的道路,踏实地走完一个个漫长的四五年,才迎来了第六年的喷发式上涨。在这土地之下,他们放下自尊,低调行事,他们的每一分韧性付出,都是为了等待自己拔地而起的那一刻。不畏惧于埋头于当下,不怯懦于短暂的黑暗,因为这是在为未来的光明闪耀铺路。
在面对人生困境时,我们可以自信地向自身承诺,只要“勤耕不辍”,终会实现“厚积薄发”。此时此刻,正是我们需要继续深耕的时刻,积累知识、技能和经验,扎根于内心的土壤。有朝一日,当时机成熟,我们将如毛竹般倏然窜起,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每一次冲击和挑战。展开更多......四川省2024年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0分)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2.第Ⅰ卷共三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3.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羁绊(bàn)肇事(zhào)机杼(zhù)鞭辟入里(bì)
B.恫吓(xià)干涸(hé)喘气(chuǎn)瞠目结舌(chēng)
C.甄别(zhēn)按捺(nà)土坯(pī)不容置喙(huì)
D.执拗(niù)拨冗(rǒng)酗酒(xù)岿然不动(gu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福祉坐镇微言大义筚路蓝缕
B.针灸通牒疾风劲草凭心而论
C.闲暇渲泄两全其美春意阑珊
D.编纂桥墩名门望族推心至腹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一粒种子,必定是顽强坚韧的,______________身处悬崖峭壁、贫瘠荒地,只要它是一粒种子,便将破土而出,发芽抽穗,迎来花艳果香。
(2)新增加的冬季游乐项目,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冒着严寒前来“打卡”,虽然鲜花还没有盛开,但抱香谷早已熙熙攘攘,人头______________。
(3)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需要着力打通______________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方向顺畅流动。
A.尽管攒动约束B.尽管涌动束缚
C.即使涌动约束D.即使攒动束缚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年一代,无论在何处落地生根,都应当行远自迩,踔厉奋发,在披荆斩棘中勇毅前行,在攻坚克难中创造奇迹,怀揣信仰和热诚,追梦筑梦,收获成长。
B.米易怡人的气候贯穿四季,春有桃李无限芬芳,夏有荷花尽享清凉,秋有木棉灿若云霞,到了冬日,龙肘山上纷飞的雪花和暖阳里怒放的冬樱花相映成趣。
C.对一个城市来说,功能并非多多益善,减量发展是形势使然,也是主动选择;但做减法不易,一旦做好,往往事倍功半,腾挪出的就是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D.在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者的访谈中,我着力捕捉细节,抽丝剥茧,终于理清了这条国际物流大通道的来龙去脉,关联起这片古老土地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吐鲁番葡萄园一方面引进电商企业建起电商基地,打开葡萄销售新渠道,另一方面电商企业开展直播带货,恰当融入地方文化,大大提高了葡萄园收入。
B.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两地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管理模式,助力激发中国式现代化内生动力,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C.天台山景区夜间几乎是不设路灯的,这不仅有利于萤火虫的观赏,而且没有其他的光源就不会影响到萤火虫生命周期的完成,有利于提高萤火虫的种群数量。
D.“同运动·一家亲”系列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的体育和文娱活动,将该活动打造为四川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典品牌。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文明正向着数字文明整体迈进,有学者用两个关键性语句描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一是断裂式发展,二是破坏式创新。“断裂式发展”意味着我们既有的发展逻辑、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惯性式发展和基于以往发展的经验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时代。要发展就必须基于新的生态、新的现实去创造性地思考和实践,这是一种“破坏式创新”,它是在破坏传统逻辑、传统模式、传统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一种创新。
如果说互联网开启了数字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那么最近出现的元宇宙和生成式AI(人工智能)已形成一种强大的变革力量。首先,元宇宙具象地描绘了数字文明社会的整体样貌、发展目标和价值形成方式。其次,生成式AI实现了对于人类智能的某种替代和增强,它以其特有的智能化强大能力作用于人类实践的全域,为人们赋能赋权,为全部的社会要素实现价值连接。
在生成式AI时代,我们的学习方式有怎样的改变?我们可以把学习分为向内与向外两种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多地向内发力,关注和掌握已有的知识、理论和经验法则等等,其本质是以追求既有知识的“标准答案”为目标;与此不同,向外拓张式学习是以善于提问为特征,并在对于问题的追问中不断突破自己的认知疆界,加深自己的认知层次与厚度,细化自己对于相关知识理解与操作的精准性。
生成式AI大模型问世以后,人们所掌握知识的丰富性、全面性均无法与它相比。它的存在在相当意义上宣告了传统学习方式和学习逻辑的终结。因此,我们从现在起,必须学会提问题。对于生成式AI的大模型而言,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你就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你提问质量的高低决定你所得结果质量的高低。因此,今天“学习”的核心含义是培养问题意识,学会提问题。当然也不是不要学习既有知识,因为,一方面,代表着通用AI技术的大模型目前还仅仅是一个发端,还远谈不上完善和成熟;另一方面,社会和专业领域也处在新旧交接过程中,既有的知识、经验与传统法则仍然有着强大的价值作用。
如何培养问题意识?第一,要扩张我们的认知边界。认知的边界就是我们提问和思考的边界。学习本质上就是扩张你的认知边界,你每读的一本书、每上的一门课都会给你打开通往世界的一个个窗口、一条条路径。有了这种跨界的丰富性,我们才有可能完成对于解决复杂问题的资源可供性。第二,要提升我们的认知层次。在认知层次上,我们要拉长时间维度与拉开空间维度,有了这种时空维度上的展开,我们才有可能在更大的时空盘面上认识问题,把握关键进而解决问题,完成对于解决复杂问题的功能可供性。第三,要学会把握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各自的能与不能,擅长与不擅长。生成式AI可以就已有的知识体系给我们一个中规中矩的结构完善的“标准答案”,但它没有激情、缺少创意、很少具有思维的创新能力。正如有人指出:“我们并不担心机器越来越像人类一样去认知和思考,我们担心的是人类越来越像机器一样去认知和思考。”
(喻国明《生成式AI浪潮下学习的革命》,有删改)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断裂式发展”“破坏式创新”都强调对既有发展逻辑和模式的突破。
B.生成式AI以其特有的智能化的强大力量作用于人类实践的各个领域。
C.生成式AI在很大程度上宣告了我们传统学习方式和学习逻辑的终结。
D.生成式AI时代学习既有知识的价值日益降低导致学会提问日益重要。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含意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不用担心人工智能像人类一样去认知和思考问题。
B.我们应担心的是人类思维模式的机械僵化缺少创造性。
C.我们担心长期依赖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思维能力下降。
D.我们最担心的是人类在将来会被强大的人工智能奴役。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指出数字文明时代的新特征,再阐述学习方式的变化,强调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最后论述如何培养问题意识。
B.文章第一段引用某位学者描述数字时代特点的关键性语句,是为了证明数字文明已经对传统文化造成了“破坏”和“断裂”。
C.文章第三段使用了对比论证,将向内学习和向外学习进行对比,有力地证明了向外学习是比向内学习更优越的学习方式。
D.文章最后一段使用了举例论证,以所读的每本书、所上的每门课为例,证明了要在更大的时空维度上提升我们的认知层次。
三、(共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子龙,字卧子,松江华亭人。生有异才,工举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骈体尤精妙。崇祯十年进士。选绍兴推官。
东阳诸生许都者,副使达道孙也。家富,任侠好施,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思得一当。子龙尝荐诸上官,不用,东阳令以私憾之。适义乌奸人假中贵名招兵事发,都葬母山中,会者万人。或告监司王雄曰:“都反矣。”雄遽遣使收捕,都遂反。旬日间聚众数万,连陷东阳、义乌、浦江,遂逼郡城,既而引去。巡抚董象恒坐事逮,代者未至,巡按御史左光先以抚标兵,命子龙为监军讨之,稍有俘获。而游击蒋若来破其犯郡之兵,都乃率余卒三千保南砦。
雄欲抚贼,语子龙曰:“贼聚粮据险,官军不能仰攻,非旷日不克。我兵万人,止五日粮,奈何?”子龙曰:“都,旧识也,请往察之。”乃单骑入都营,责数其罪,谕令归降,待以不死。遂挟都见雄。复挟都走山中,散遣其众,而以二百人降。光先与东阳令善,竟斩都等六十余人于江浒。子龙争,不能得。
以定乱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京师陷,乃事福王于南京。其年六月,言防江之策莫过水师,海舟议不可缓,请专委兵部主事何刚训练,从之。
未几,列上防守要策,请召还故尚书郑三俊,都御史易应昌、房可壮、孙晋,并可之。又言:“中使四出搜巷。凡有女之家,黄纸贴额,持之而去,闾井骚然。明旨未经有司,中使私自搜采,甚非法纪。”乃命禁讹传诳惑者。子龙又言:“中兴之主,莫不身先士卒,故能光复旧物。今入国门再旬矣,人情泄沓,无异升平。清歌漏舟之中,痛饮焚屋之内,臣不知其所终。其始皆起于姑息一二武臣,以至凡百政令皆因循遵养,臣甚为之寒心也。”亦不听。明年二月乞终养去。
(节选自《明史·陈子龙传》)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阴:阴险。
B.巡抚董象恒坐事逮坐:由……而获罪
C.乃事福王于南京事:侍奉。
D.今入国门再旬矣再:两。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都乃率余卒三千保南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以定乱功,擢兵科给事中以勇气闻于诸侯
C.命甫下而京师陷子路率尔而对曰
D.黄纸贴额,持之而去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1.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龙尝荐诸上官,不用,东阳令以私憾之。
(2)乃单骑入都营,责数其罪,谕令归降,待以不死。
第Ⅱ卷(共120分)
四、(共20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捣衣(节选)
谢惠连
櫩①高砧响发,楹②长杵声哀。
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③。
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
裁用笥④中刀,缝为万里衣。
盈箧自余手,幽缄⑤俟君开。
腰带准⑥畴昔⑦,不知今是非。
【注】①櫩:同“檐”。②楹:厅堂的前柱,此处代指堂屋。③题:额头。④笥:盛东西的方形竹器。⑤幽缄:密封。⑥准:依照,依据。⑦畴昔:往日,从前。
(1)诗中写了主人公哪些劳作?请简要回答。
(2)请对“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作简要赏析。
13.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采薇》)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况《劝学》)
(3)__________________,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五、(共3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生意
曾瓶
韩老师来找冯校长,要上课。
韩老师已退休好几个月。
冯校长是韩老师的学生。冯校长读小学的时候,韩老师教他思想品德。一听韩老师要上课,冯校长差点把嘴巴都惊歪了,忙不迭地给韩老师泡茶水、端板凳,赔着笑脸,问,老师,啥情况?冯校长一直叫韩老师“老师”,从不加“韩”字。冯校长有难处,增加一个老师,钱从哪儿来?
韩老师像看穿了冯校长的心思,说,不要工资。
冯校长愣了很久,才问,老师,图个啥?
韩老师说,找点事干。
老师,您退了休找不到事情干?冯校长话到嘴边,没说出来。
韩老师看着不明所以的冯校长,说,在学校,有劲;和学生娃娃一起,有劲。
冯校长说这个事情要给上面汇报,其实是婉拒。他怕话没说好,老师生气。
韩老师说,赶快汇报!
过后,韩老师到冯校长办公室问过几次。开始,冯校长说,还在汇报。追急了,只好说,上面不同意。
冯校长确实汇报了,乡政府、教育局都有难处。
韩老师做梦都没想到,不要工资回学校上课,竟然不行。他茶都没喝一口,扭头就走。
不久,韩老师做起生意——在学校附近卖白糕。一个推车,一架蒸笼,炭火微微燃着。蒸笼里,躺着白嫩嫩、肉嘟嘟的白糕。
冯校长想,幸好还没扯开喉咙吆喝。
冯校长不知道韩老师要唱哪一出,准备找韩老师问个究竟。在找韩老师之前,他想先摸底细。
冯校长先给韩老师的儿子打电话。韩老师的儿子在市里工作,已是某单位的科长,他一听冯校长谈起父亲的事情就怒火中烧,说正要给冯校长打电话,拜托冯校长想办法把父亲的摊子撵走。韩老师的儿子不停地抱怨,说自己把父亲接到市里好几次,但是父亲在他家像坐牢,像丢了魂,没住几天,就跑回去了。
冯校长决定好好观察观察韩老师。
韩老师买了几十袋先滩大米,堆在家里。先滩大米是做白糕的上好原料,价格比市面上的普通大米贵两三倍。
韩老师在家备了一盘石磨,晚上,他手推石磨,把那些大米仔细地喂进石磨,乳白色的米浆,随着石磨的徐徐转动,汩汩地流出。等木桶装满米浆,夜深了,韩老师开始蒸白糕。韩老师说,心慌啥子,还缺时间?白糕这东西,图热乎。他恨不得一蒸出来,就送到学生娃娃嘴边。其实,有电动磨浆机,价钱不贵,还方便。韩老师不用,说,石磨磨的,味道才好。做白糕用的酵母粉、白砂糖、葡萄干、黑白芝麻、红枣、清油,都用好的,价钱自然高。韩老师说,学生娃娃吃的,来不得孬货。
韩老师的白糕,价格比市面上低。韩老师的推车前,围着不少人。学生们脆生生地喊叫着,韩老师,我要白糕!学生们的手挥舞着,韩老师,给您钱!
韩老师忙碌着。他的白糕只卖给学生。
孩子们欢快地、铺天盖地地围着他。
韩老师对一个学生说,昨天,张老师表扬你了,说你进步大,今天,韩老师奖励你两块白糕。
韩老师招着手,对另一个学生说,来来来,昨天,你做好事,李老师给你戴大红花,韩老师也要奖励两块白糕!
突然,韩老师虎起脸,拦住一只伸过来的手,说,昨天,你上学又迟到,韩老师要惩罚惩罚你,今天不许你买白糕。接下来看你表现。改好了,才准许你买。
孩子们发出惊叹,韩老师,您什么都晓得啊?
韩老师摸着那些密密麻麻的脑袋,说,韩老师在你们身后,清楚得很。
那些学生娃娃往身后看,问,韩老师,您在我们身后?
韩老师比树上那些雀鸟还快活,说,是的,韩老师在你们身后,韩老师看着你们好好学习。表现好,韩老师奖励白糕。
学校,一些变化在悄悄发生。
韩老师奖励学生的白糕越来越多。
冯校长算着一笔账,这样下去,韩老师的白糕,能卖多久?冯校长很快又释然了,卖不下去好啊,韩老师不就不折腾了嘛!
一年后,韩老师还在学校附近卖白糕。
三年后,韩老师还在学校附近卖白糕。
五年后,冯校长已调离,韩老师还在学校附近卖白糕。
走的时候,冯校长准备和老师好好谈谈。他想知道,老师的白糕生意是如何做的。
韩老师的劲头足足的。他说,好做啊!我有退休金啊!
原来,韩老师的退休金,大部分都贴进他的生意里了。
韩老师对他的生意很满意。他说,这不,我不照样上课嘛!只不过把讲台搬到学校围墙外了。
(有删改)
14.韩老师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15.冯校长这一角色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6.根据上下文,谈谈你对画线句“韩老师在你们身后”的理解。
17.小说以“生意”为题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
18.请简要概括小说的语言特点,并举例说明。
19.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韩老师儿子听说父亲在学校附近卖白糕,“怒火中烧”,主要是觉得父亲的行为让自己颜面扫地,很生气。
B.“韩老师奖励学生的白糕越来越多”,说明从韩老师的特殊课堂中受到教益、取得进步的学生越来越多。
C.冯校长不希望韩老师在学校附近卖白糕,既是出于对老师的关心,也是担心其行为对学校造成不良影响。
D.冯校长在调走前,想知道“老师的白糕生意是如何做的”,是想向韩老师讨生意经,交流做生意的甘苦。
E.“韩老师对他的生意很满意”,主要是因为韩老师通过做生意,有效防止了自己的退休生活陷于无聊状态。
六、(共6分)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对象,另写一个句子。要求:①结构与示例一致;②内容合理、积极;③语言准确、简明、得体。
示例:盐,凝结于地,汇聚劳动的艰辛,调和生活的滋味。
七、(共60分)
21.应用文写作。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职业中学打算购买一批学生喜欢的图书,号召全校学生积极参与推荐。请你向图书室张老师写一封信,其内容是推荐购买一本(套)图书。要求:①格式规范;②推荐理由合理、充分;③语言得体、简明;④不得出现任何与考生有关的真实信息。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毛竹是一种生长历程十分特别的竹子,在它生命周期的最初四五年里,即使精心种植,也不过露出三四厘米的笋尖。但是,大约第六年开始,毛竹几乎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飞快”生长,只用六七周就可以长到15米左右,半年时间就会长到30多米。不了解的人,可能会认为它在这半年时光里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其实,在这之前的四五年中,毛竹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米,它把所有的努力和坚持都用在了地下,才造就了这么令人惊叹的奇迹。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标题自拟;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⑤用规范汉字写作。
四川省2024年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0分)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2.第Ⅰ卷共三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3.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6~8题答案】
【答案】6D7.D
8.A
三、(共6分,每小题3分)
【9~11题答案】
【答案】9.A10.B
11.(1)子龙曾经将许都推荐给上级长官,上级不采用,东阳县县令因为私事而对许都不满。
(2)于是单人骑马进入许都营地,责问列举他的罪行,劝导命令他归降,并承诺以不死来对待他。
第Ⅱ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理念课件
- 铁道机车专业教学湖南铁道左继红课件
- 临夏餐厅仿真树施工方案
- 《GB 15146.5-1994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 钚-天然铀混合物的核临界控制准则和次临界限值》(2025版)深度解析
- 中国交通运输课件
- 《GB 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2025版)深度解析
- 生态修复项目苗木培育合同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周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综测评讲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租赁合同范文
- 2025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 海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诊断(四)语文试题及答案
- 旅游合同签署委托协议
-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2030中国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加油站现场服务提升方案
- 绝缘摇表培训
- 保险合规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酒店客房保洁服务人员配置方案
-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教学设计-2024-2025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