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中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年级质量检测考试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2025.04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相比于商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鼎的装饰性动物形态更加生活化;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青铜鼎装饰纹,如宴乐、射猎、战争等元素逐渐出现。这些装饰素材大都采用模印法制作而成,制作更加简便、简洁。这折射出春秋战国时期A.民众生活日益丰富B.礼器功能发生质变C.政治秩序出现变动D.礼乐制度得到维护2.东晋时期,权臣桓玄曾问北方侨姓大族出身的羊孚“何以共重吴声”。汉魏以来的乐府旧曲,传入江南后有改作,歌词中出现“后渚”这样的建康地名。这反映出A.士族审美趋向变化B.人口迁移促进文化融合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D.文学世俗化趋势的出现3.图1所示为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府任命的部分藩镇节度使身份情况统计。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安史之乱后唐朝【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A.藩镇割据问题得以缓解B.地方官员结构严重失衡C.政治中心逐步发生转移D.力图重建地方统治秩序4.宋代,三司多根据二府指示参议政务,君主也将三司奏议由二府定夺。宋神宗时期,侍御史知杂事蔡确攻讦权三司使沈括,称其就改役法事与宰臣吴充私下沟通,终使沈括被罢职。这反映出A.相权受到多方力量制约B.君主在政治决策中的地位C.三司地位日益受到重视D.台谏官员权力明显扩大化5.元代儒士在文化上倡导“古意”或言“复古”,在研习“古意”的过程中,古代文士所推崇的“气韵”“神采”等审美标准重新受到重视,由此形成了有元一代书画文士在绘画理论及艺术实践中自觉追求被后人称之为“文人画”意趣之局面。由此可知,元代文人画A.彰显了理学的价值取向B.日益趋向古典化与世俗化C.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带有鲜明的士人审美旨趣6.雍正时期,力推改土归流的云贵总督鄂尔泰禁止茶叶客商进入普洱府的夷民茶山,只允许他们在山外设店交易。乾隆、嘉庆时期,各版本《户部则例》的禁例中也禁止客民擅自进入苗地,更不允许客民置办苗人田产。上述举措主要是为了A.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开发B.避免过度索取而激化民族矛盾C.推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自治D.保持各民族固有生产生活现状7.1899年,清政府与墨西哥签订的条约规定,中、墨两国“彼此均以海岸去地三十里格为水界,以退潮时为准。界内由本国将税关章程切实施行,并设法巡缉,以杜走私、漏税”。从其用语来看,水界是指一国管辖的海域范围,既包括领海,又包括大洋中该国岛屿。这反映出清政府A.试图建立新的关税体制B.积极引入现代国家管理制度C.近代海权意识有所增强D.对列强内河航运进行了确认8.表1所示为1911—1912年日本《盛京时报》对辛亥革命相关主题的报道文章数目表。据表可推知,当时中国表1主题革命党清政府列强南北议和预备立宪袁世凯孙中山武汉篇数124984354882424622A.舆论导向受到列强影响B.政治局势比较复杂C.近代政治转型日益加速D.革命浪潮风起云涌9.1921年,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首次对没有可靠材料依据的中国古史内容采取了拒绝的态度。他提出:“现在先把古史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将来等到金石学、考古学发达,上了科学轨道以后,然后用地底下掘出的史料,慢慢地拉长东周以前的古史。”据此可知,胡适的史学理论A.开启了中国史学的现代化B.有利于科学观念的传播C.是基于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D.导致古史研究出现困境【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10.表2所示为1954年新修订的新学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相关内容。据表可知,1954年新课本的修订旨在表2课数课文名称内容原文(或简介)课程指导的思想要求1同学学校里同学很多体验集体生活,遵守纪律2老师老师教我们,我们听老师的话敬爱老师,成为建设祖国的人才3工人工人工厂忙做工热爱工人,长大当工人4农民农民种菜培养敬爱农民的思想5中国人民解放军认识解放军解放军保护国家和幸福生活,热爱解放军6手通过手来劳动培养儿童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A.开展工业化的建设B.培养社会主义新人C.突出劳动人民地位D.塑造革命价值观念11.4世纪,拜占庭学者瓦西里早年接受了系统的世俗教育,精通古典文学,后来致力于用古典希腊哲学概念来思考和解释基督教教义。神学家格列高利早年对古希腊戏剧和诗歌颇有研究,后来留下大量模仿古典叙事诗的宗教散文和神学教义论文。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拜占庭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B.希腊与拜占庭文化的互鉴C.文化交融促进拜占庭文化发展D.天主教会的势力日益加强12.9世纪初,日本斋部广成《古语拾遗》之序云:“盖闻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贵贱老少口口相传。”9世纪末,日本人创造了取楷书汉字偏旁的“片假名”及汉字偏旁草体化的“平假名”。不久后“汉字和汉文在日本只是作为一种表记工具而已,日本的汉文不再是中国的汉文了”。据此可知,日本民族文字的创制和使用A.有利于中国书法在日本传播B.改变了日本民众的文化习惯C.加快了日本文明发展的进程D.反映出中华文明影响力下降13.1533年,英国颁布法案,把英王国称为“英帝国”,其特定含义是英国是像西班牙、葡萄牙一样享有均等权利的国家。当英国人主张他们有权到伊比利亚势力尚未渗透的地区进行殖民活动时,这意味着英国向其他国家以及教皇权威提出挑战。英国这些做法A.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B.旨在挑战西班牙的殖民霸权C.捍卫了世界霸主的地位D.折射出发展民族国家的愿望14.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不仅自认为是世界公民,他们还将这样的理想付诸实践,如狄德罗、富兰克林等人就被邀请与霍尔巴赫共进晚餐。此后,这一理想逐渐发展为一种“以天下为宅,以四海为家”的生活形态。这体现出A.启蒙思想家的全球视野B.启蒙思想的历史渊源悠久C.启蒙思想世俗性的特征D.启蒙思想得到全社会推崇【高三历史第3页(共6页)】15.1963年8月,美、英、苏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双方保证不在条约禁止的领域进行核试验,保证不鼓励或以任何方式参加上述核试验。1968年7月,美苏等国又签署了《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缔约国就停止核军备竞赛和实现核裁军进行谈判。这表明当时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B.降低战略风险成为美苏共识C.两极对峙威胁了世界安全D.军备竞赛拖累两国经济发展16.表3所示为1963——1985年41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政策类型与增长结果。表中数据可用来说明,这一时期表3贸易政策类型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1963—1972年1973—1985年强烈外向型6.9%5.9%中等外向型4.9%1.6%中等内向型4.0%1.7%强烈内向型1.6%—0.1%A.自由贸易政策被普遍奉行B.世界经济出现逆全球化趋势C.国际分工体系发生了巨变D.合作共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传统观念认为人的所有感情,均应受到理(礼)的制约,不能违理而行。元曲则不同,它突破“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传统观念,毫无掩饰地表现爱情。王实甫的《西厢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作者不但认为男女婚姻要以真挚的爱情为基础,而且细腻地展示了崔张二人的心理历程。元曲之前,文学作品虽然也会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甚至可以评价最高统治者,但不能毫无忌讳,而应该遵循“主文而谲谏”和“怨而不怒”等原则。元曲突破了“主文而谲谏”的传统,毫无忌讳地批判社会现实。朱权称元曲为“不讳体”。关汉卿的《窦娥冤》对贪官当道、好人受欺的黑暗社会给予了无情的鞭挞。建功立业、名利双争、“治国平天下”是传统社会最高的人生理想。为实现这种理想,人们必须积极入世,不断进取,即使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也要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精神。元曲则突破了这种传统观念,表现出看破功名利禄、陶醉于隐逸生活的人生理想。元曲中的神仙道化剧借用“神化道化”的外壳,表现出作者对传统观念的突破和对新人生理想的追求。——摘编自高益荣《论元曲反传统的思想特征及其成因》(1)根据材料,概括元曲反传统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9分)(2)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元曲反传统的历史作用。(5分)【高三历史第4页(共6页)】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951年5月,政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重新划分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经济权限。上述文件规定,在继续保持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统一领导、统一计划和统一管理的原则下,把一部分适宜于由地方政府管理的职权交给地方政府。其中包括:把一部分国营工业企业,一部分财经业务划归地方管理;地方的工业、财政、贸易、交通等经济事业,除保证政策、方针、重要计划和重要制度全国统一以外,经营管理工作和政治工作,都由地方负责。与此相适应,在财政体制上,实行统一领导下的中央、大区和省市之间分级管理体制,除已经规定的地方税外,货物税、工商税等一部分税种和烟酒专卖利润实行中央与地方按比例留成的制度。——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材料二1980年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管理体制的暂行规定》,该规定指出,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改革举措。当月,中央领导人指出:“在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上,我们要强调做到分权、分事、分责任。这就是说,理应由国家集中起来的资金,必须集中,不得分散;哪一部分财政收入和财力支配权交给了地方,相应的那一部分事情也要由地方认真负责地去办好。”1983—1984年,国家对财政包干体制进行了调整,将地方固定收入与调剂分成收入加在一起,与支出基数比较,计算出总额分成比例,实行比例包干。同时,中央财政向地方财政的借款也相应调整列入地方包干基数,调减了地方财政分成比例或减少了中央财政对地方的定额补助数额,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央财政的压力。——摘编自姜长青《新中国财政体制70年变迁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不同时期财政体制改革的共通之处。(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财政体制的阶段性变化及其影响。(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1967年10月,在第二次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之前,77国集团举行了一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阿尔及利亚宪章》,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口号。1974年12月第29届联合国大会和1975年2月的发展中国家原料会议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及《达喀尔宣言》。这两个文件成为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纲领性文件。“77国集团”的联合斗争,迫使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重视改善南北关系,对“南北对话”采取比较积极的态度,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长期的合作【高三历史第5页(共6页)】与斗争中,发展中国家日益团结和成熟,77国集团的影响和活动范围也超出联合国,扩展到其他许多国际组织,到1998年其成员国数量也增加到132个,成为仅次于联合国的大型国际组织。——摘编自高岱等《世界历史·第25册·殖民扩张与南北关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77国集团”斗争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评价二战后新兴国家独立斗争应该持有的标准。(8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先后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首先,悠久的封建传统在近代被认为是中国落后的一大根源,自太平天国运动到共产党的革命,近代中国的历次革命运动都是以反传统为重要特质。其次,“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所以,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最后,当国民党走向反动,其主张也成为中国革命否定的对象。——摘编自陈家刚《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逻辑及其后果》就材料中的部分观点或整体观点展开评述(赞同、反对或另有其他观点均可)。(要求:态度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表述清晰。)【高三历史第6页(共6页)】汉中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年级质量检测考试历史参考答案1.C【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鼎的主要价值和功能逐渐由传统礼器向社会生活器物转变,青铜鼎的政治功能进一步弱化,其装饰素材制作也更加简便、简洁,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的瓦解,青铜鼎所体现和承载的贵族等级秩序遭到冲击和动摇,政治秩序出现变动,故选C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题材的青铜鼎装饰纹并不能说明民众生活的丰富,故排除A项;仅从青铜鼎装饰素材的变化无法得出礼器功能发生质变的结论,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礼崩乐坏的局面,故排除D项。2.B【解析】本题考查汉魏至南朝时期文化与社会变迁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据材料可知,北方士族(如羊孚等)在南迁过程中逐渐接受了南方的“吴声”文化,而汉魏以来乐府旧诗也具有南方色彩,这表明人口迁移过程中,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发生了交融,故选B项;“士族审美趋向变化”虽与材料部分内容相关,但无法概括文化整合的整体趋势,故排除A项;“南方经济超过北方”与当时史实不符,故排除C项;材料信息反映的不是文学的世俗化趋势,故排除D项。3.D【解析】本题考查唐代藩镇割据,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可知,在安史之乱后,在部分藩镇节度使的任命上,文官身份人数大多高于武官,这表明安史之乱后,中央政府有意地对自己所控制地区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希望重建地方统治秩序,故选D项;虽然这一调整在当时有利于缓和藩镇割据问题,但并不表明藩镇割据问题就逐步得以缓解,故排除A项;表格信息不能表明当时地方官员结构严重失衡,故排除B项;当时中国政治中心仍然在北方,并未发生转移,故排除C项。4.B【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君主专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从材料来看,宋代君主将三司奏议由二府定夺,表明三司的独立性受到了一定限制。而在宋神宗时期,侍御史蔡确通过攻讦权三司使沈括,使沈括因与宰臣吴充私下沟通而被皇帝罢职,这体现了君主在政治决策中的地位,故选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君主集权的加强,而非相权的多方制约,故排除A项;从材料信息来看,三司的权力受到抑制,故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台谏官权力扩大,故排除D项。5.D【解析】本题考查元代文人画发展的特点及其文化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材料指出,元代儒士倡导“古意”或“复古”,强调“气韵”“神采”等审美标准,这些特质反映了元代文士在书画创作中追求独立的文化身份和审美理想,形成了以士人精神为核心的文人画审美意趣,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理学对文人画的影响,故排除A项;“古典化与世俗化”不符合文人画的精英化、审美独特性的特征,故排除B项;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文人画的审美追求无直接关联,故排除C项。6.B【解析】本题考查清代边疆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历史解释的素养。清政府禁止客商进入少数民族地区交易茶叶和置办田产,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外来客民的经济活动对少数民族利益和资源造成侵害,避免激化民族矛盾,故选B项;材料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防止矛盾激发,而非开发,故排除A项;清廷推行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不是推动西南少数民族自治,故排除C项;该一举措确实有利于保持各民族固有生产生活现状,但这不是该举措的目的,故排除D项。7.C【解析】本题考查清政府在近代维护海权的努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材料表明清廷在与墨西哥的通商条约中提出对海权的明确主张,故选C项;材料并未体现清廷在关税体制上有新的主张,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清政府积极引进现代国家管理制度,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在沿海对列强进行限制,而不是内河,故排除D项。8.B【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1911年至1912年日本《盛京时报》对辛亥革命报道的相关主题中,报道中出现了不同主题,有孙中山、袁世凯等,这反映出当时国内政治局势比较复杂,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日本舆论对辛亥革命的态度,而不是中国国内的舆论,故排除A项;近代政治转型加速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故排除D项。9.B【解析】本题考查胡适对中国古史研究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材料中胡适的研究方法强调史料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对于科学观念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故选B项;A项表述夸大了胡适史学理论的影响,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能体现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故排除C项;胡适的史学理论为古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路径,故排除D项。10.B【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据表可知,1954年小学语文第一册前几课的课程要求都强调了学生对各类劳动人民(如工人、农民、解放军等)的敬爱,以及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为祖国建设贡献的思想。这些目标表明课本修订旨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新一代人,故选B项;教育内容与开展工业化建设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A项;从材料的整体来说,课程更多强调了社会责任和个人发展,而不仅仅是劳动人民的地位,故排除C项;结合当时背景来看,当时修订教科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新人,而不是塑造革命价值观念,故排除D项。11.C【解析】本题考查拜占庭文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拜占庭学者和神学家接受了古希腊文学和哲学的教育,并运用古典文化的概念和形式来解释基督教教义或创作宗教作品,这表明拜占庭时期古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之间的深度交融,推动了拜占庭文化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拜占庭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故排除A项;材料只提及古代希腊文化对拜占庭文化的影响,未涉及拜占庭文化对希腊的影响,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宗教权力的变化,故排除D项。12.C【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文字的演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可知,9世纪初日本没有文字,9世纪末,日本通过吸收汉字,并以此为根基创造假名,推动了历史文明发展的进程,故选C项;“取楷书汉字偏旁”“汉字偏【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旁草体化”是创造日本文字的需要,而非是传播中国书法,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日本民众文化习惯的信息,故排除B项:材料说明日本根据汉字和汉文创造自己文字的成功,而非中华文化对其影响力下降,故排除D项。13.D【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发展民族国家的愿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向其他国家以及教皇权威提出挑战”“像西班牙、葡萄牙一样享有均等权利的国家”可知,英国希望发展民族国家,故选D项;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末,而材料反映的是16世纪中叶的英国,故排除A项;英国的做法并不只是针对当时的西班牙,故排除B项;当时英国尚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故排除C项。14.A【解析】本题考查启蒙思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不仅自认为是世界公民,还积极参与跨国界的思想交流和实践,他们的思想不局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具有全球视野的,强调人类共同的理性,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启蒙思想的历史渊源的信息,故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启蒙思想世俗性的特征,故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启蒙思想家传播启蒙思想,未体现启蒙思想受到全社会的推崇,故排除D项。15.B【解析】本题考查冷战时期美苏核军备控制的合作,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美、英、苏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和《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这些条约旨在限制核试验和核武器扩散,显示出降低战略风险、防止核战争的意图,这表明当时美苏在降低战略风险方面达成了共识,故选B项;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故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两极格局对世界安全的威胁,故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军备竞赛对两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故排除D项。16.D【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特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材料中采取外向型贸易政策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显著高于内向型政策的国家,特别是“强烈外向型”国家表现尤为突出。这表明开放与合作的自由贸易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效果明显,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时代发展要求,故选D项;当时并非所有国家都选择外向型政策,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当时世界经济出现逆全球化趋势,故排除B项;表格信息不能表明当时国际分工体系发生了巨变,故排除C项。17.(1)表现:突破礼教束缚;大胆批判社会现实;否定功名利禄,追求隐逸生活。(3分)原因:城市经济的发展;元朝统治者轻视文人,汉族知识分子地位低下;多元文化的交融;元曲艺术的独特性。(6分,答出三点即可)(2)历史作用: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丰富了市民阶层的生活,推动了市民文学的发展;有利于思想解放和观念多元化;为后世文学艺术提供了思想和艺术资源。(5分,答出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18.(1)共通之处:强调中央与地方分工合作;统一领导与地方自主权的平衡;财政体制的分级管理。(4分,答出两点即可)(2)变化:1950年代初:集中与分权相结合的初步改革;1980年代初:分权与责任明确的改革深化;1980年中期:财政体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学霸试卷
- 2025-2030中小型农具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研究报告
- 轮胎租赁合同
- 2025-2030中国高纯铝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高拍仪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与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韩国氟硅氧烷弹性体(FVMQ)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公路打混凝土劳务合同标准文本
- 乙类厂房出售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节后复工安全教育培训
- 2024年化粪池清理合同协议书范本
- 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 YY 0793.2-2023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液体的制备和质量管理第2部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
- 管理沟通-原理、策略及应用(第二版)教学课件1
- 国家的大粮仓课件
- 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及注意事项
- 《秘书文档管理》思考与实训习题及答案 -第2章
- 加油站股东合作协议书
- Part1-2 Unit1 Travel课件-【中职专用】高一英语精研课堂(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2)
- 2023个人房屋租赁合同标准版范本
- 英汉互译单词练习打印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