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作业指导书TOC\o"1-2"\h\u20128第一章工业废水处理概述 2243531.1工业废水分类及特点 2163041.1.1工业废水分类 255651.1.2工业废水特点 3252451.1.3物理处理技术 3113471.1.4化学处理技术 396941.1.5生物处理技术 3159111.1.6组合处理技术 330121.1.7资源回收利用技术 312271第二章工业废水预处理 4274111.1.8废水预处理目的 458031.1.9废水预处理工艺 4166501.1.10废水预处理设备选型 4117531.1.11废水预处理设备操作 52308第三章物理法处理工业废水 585741.1.12概述 5281271.1.13沉淀法 6199041.1.14澄清法 630101.1.15概述 6293711.1.16过滤法 6279061.1.17离心法 731235第四章化学法处理工业废水 78171.1.18概述 7112711.1.19中和法 796251.1.20氧化还原法 822804第五章生物法处理工业废水 9104271.1.21概述 9234091.1.22处理原理 9323851.1.23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9171961.1.24影响因素 933971.1.25概述 10167951.1.26处理原理 1071391.1.27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10229431.1.28影响因素 1025442第六章工业废水深度处理 10171831.1.29概述 1169201.1.30膜分离技术的分类 1190581.1.31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11147911.1.32概述 1223481.1.33吸附剂的分类 12164941.1.34吸附法的应用 1221194第七章工业废水中有害物质处理 12148481.1.35概述 1354881.1.36处理方法 13194831.1.37处理流程及操作要求 1362941.1.38概述 14162251.1.39处理方法 14197711.1.40处理流程及操作要求 1426673第八章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 15102881.1.41运行维护目标 15231021.1.42运行维护内容 15163531.1.43监测目的 15260511.1.44监测内容 16207841.1.45监测频率与数据分析 164959第九章工业废水资源回收利用 16113601.1.46概述 17153351.1.47废水回用技术的分类 17210261.1.48废水回用技术的应用 179421.1.49概述 1726261.1.50废水中有价值物质分类 17320121.1.51废水中有价值物质回收技术 17185691.1.52废水中有价值物质回收应用 185171第十章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发展趋势 1865971.1.53物理法技术创新 18139661.1.54化学法技术创新 18251241.1.55生物法技术创新 18312981.1.56资源回收利用策略 19161861.1.57资源回收利用前景 19第一章工业废水处理概述1.1工业废水分类及特点1.1.1工业废水分类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根据废水的性质和来源,工业废水可分为以下几类:(1)按来源分类:可分为工艺废水、循环水、冷却水、洗涤水等。(2)按成分分类:可分为有机废水、无机废水、混合废水等。(3)按污染物性质分类:可分为重金属废水、酸碱废水、染料废水、石油化工废水等。1.1.2工业废水特点(1)成分复杂:工业废水中含有多种污染物,包括有机物、无机物、悬浮物、重金属等。(2)污染物浓度高: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浓度较高,对环境的影响较大。(3)处理难度大:由于工业废水成分复杂,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4)资源价值高: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有价资源,如重金属、有机物等,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第二节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1.1.3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过滤、沉淀、离心、膜分离等。这些方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重金属等污染物。目前物理处理技术在我国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1.4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包括中和、氧化还原、絮凝、电解等。这些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易于去除的物质。化学处理技术在处理重金属废水、酸碱废水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1.1.5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膜生物反应器等。这些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实现废水净化。生物处理技术在处理有机废水、氨氮废水等方面具有优势。1.1.6组合处理技术组合处理技术是指将多种处理技术联合应用,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例如,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可以实现对复杂废水的有效处理。1.1.7资源回收利用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废水中有价资源的回收、废水循环利用等。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废水中有价资源的回收,降低废水排放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我国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第二章工业废水预处理第一节废水预处理目的与工艺1.1.8废水预处理目的(1)降低污染物浓度:废水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为后续处理工艺创造良好的条件。(2)减少后续处理负荷:通过预处理,可以减少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提高处理效果。(3)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预处理过程中,可回收部分有价值的资源,提高整体资源利用率。(4)保护生态环境:预处理后的废水,其污染物浓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小。1.1.9废水预处理工艺(1)物理预处理:主要包括格栅、筛网、沉砂池、调节池等设施,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漂浮物、油脂等。(2)化学预处理:利用化学药剂对废水进行处理,包括混凝沉淀、氧化还原、中和等过程,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3)生物预处理:利用微生物对废水进行处理,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主要用于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4)物理化学预处理:结合物理和化学方法,如膜分离、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等,用于深度处理废水中的污染物。第二节废水预处理设备选型与操作1.1.10废水预处理设备选型(1)格栅:根据废水中的悬浮物大小和含量,选择适当间隙的格栅。间隙越小,去除效果越好,但易堵塞。(2)筛网:根据废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含量,选择适当孔径的筛网。孔径越小,去除效果越好,但处理能力降低。(3)沉砂池:根据废水中悬浮物的含量和粒径,选择合适的沉砂池类型和尺寸。(4)调节池:根据废水的流量和浓度变化,选择合适的调节池容量和停留时间。(5)混凝沉淀设备:根据废水中的污染物类型和含量,选择合适的混凝剂和沉淀设备。(6)氧化还原设备:根据废水中的污染物类型和含量,选择合适的氧化还原药剂和设备。(7)生物处理设备:根据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和微生物特性,选择合适的生物处理设备。1.1.11废水预处理设备操作(1)格栅:定期清理格栅,防止堵塞。注意调节格栅间隙,以适应废水中的悬浮物变化。(2)筛网:定期清洗筛网,保持畅通。根据废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含量,适时调整筛网孔径。(3)沉砂池:定期清理沉砂池,防止泥沙积累。注意调整沉砂池的停留时间,以适应废水中的悬浮物变化。(4)调节池:保持调节池内水位稳定,根据废水流量和浓度变化调整停留时间。(5)混凝沉淀设备:合理调整混凝剂的投加量和沉淀设备的运行参数,保证处理效果。(6)氧化还原设备:根据废水中的污染物类型和含量,调整氧化还原药剂的投加量和设备运行参数。(7)生物处理设备:保持生物池内微生物的生长环境稳定,定期检查微生物活性,调整设备运行参数。第三章物理法处理工业废水第一节沉淀与澄清1.1.12概述沉淀与澄清是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的物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重力或离心力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该方法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适用于处理含有大量悬浮物的废水。1.1.13沉淀法(1)重力沉淀法重力沉淀法是利用重力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自然沉降。该方法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悬浮物的废水,如造纸、纺织、食品等行业的废水。(2)气浮法气浮法是通过向废水中通入微小气泡,使悬浮物附着在气泡上,借助气泡的浮力将悬浮物带到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该方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悬浮物的废水,如石油、化工、皮革等行业的废水。1.1.14澄清法(1)明矾澄清法明矾澄清法是指在废水中加入明矾,利用明矾的水解产物对悬浮物进行吸附、架桥、凝聚,使其形成絮体,然后通过重力沉淀实现固液分离。该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有细小悬浮物的废水。(2)高分子絮凝剂澄清法高分子絮凝剂澄清法是指在废水中加入高分子絮凝剂,利用其优异的絮凝功能,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成絮体,然后通过重力沉淀实现固液分离。该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有难降解悬浮物的废水。第二节过滤与离心1.1.15概述过滤与离心是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的物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过滤介质或离心力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分离出来。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适用于处理含有细小悬浮物的废水。1.1.16过滤法(1)普通过滤法普通过滤法是指将废水通过过滤介质(如石英砂、活性炭等),使悬浮物被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该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有较大悬浮物的废水。(2)微孔过滤法微孔过滤法是指利用微孔过滤介质(如陶瓷、聚丙烯等),将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截留,从而实现固液分离。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过滤精度,适用于处理含有微小悬浮物的废水。1.1.17离心法(1)沉降离心法沉降离心法是利用离心力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从而实现固液分离。该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悬浮物的废水。(2)离心分离法离心分离法是利用离心力将废水中的悬浮物与水分离,从而实现固液分离。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适用于处理含有细小悬浮物的废水。第四章化学法处理工业废水1.1.18概述化学法处理工业废水是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废水中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易于去除的物质。化学法处理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章主要介绍中和法和氧化还原法两种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1.1.19中和法(一)原理中和法是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将废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转化为中性物质,从而降低废水的酸碱度,达到处理目的。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是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盐和水。(二)工艺流程(1)预处理: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悬浮物、调整pH值等。(2)中和反应:将预处理后的废水与适量的酸或碱进行中和反应。(3)沉淀:中和反应后,产生的盐类物质可能形成沉淀,需要进行沉淀处理。(4)过滤:将沉淀物与水分离,得到处理后的废水。(5)污泥处理:对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如浓缩、脱水等。(三)操作要点(1)选择合适的酸碱比例:根据废水的酸碱度,选择适量的酸或碱进行中和。(2)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温度对中和效果有较大影响,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3)搅拌:保证废水与酸碱充分混合,提高中和效果。(4)监测pH值:实时监测废水的pH值,调整酸碱投加量。(四)适用范围中和法适用于处理含酸性或碱性物质的工业废水,如电镀废水、造纸废水等。1.1.20氧化还原法(一)原理氧化还原法是通过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易于去除的物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是电子的转移。(二)工艺流程(1)预处理: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悬浮物、调整pH值等。(2)氧化还原反应:将预处理后的废水与适量的氧化剂或还原剂进行氧化还原反应。(3)沉淀:氧化还原反应后,产生的沉淀物需要进行沉淀处理。(4)过滤:将沉淀物与水分离,得到处理后的废水。(5)污泥处理:对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如浓缩、脱水等。(三)操作要点(1)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根据废水中污染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2)控制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氧化还原效果有较大影响,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3)搅拌:保证废水与氧化剂或还原剂充分混合,提高氧化还原效果。(4)监测污染物浓度:实时监测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调整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投加量。(四)适用范围氧化还原法适用于处理含有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的工业废水,如制药废水、印染废水等。第五章生物法处理工业废水第一节好氧生物处理1.1.21概述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在充足的溶解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的过程。该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1.1.22处理原理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通过摄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具体过程如下:(1)微生物吸附: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进入微生物细胞内。(2)有机物降解: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二氧化碳、水、硝酸盐等无害物质。(3)细胞合成:微生物利用降解产物合成自身的细胞物质。1.1.23好氧生物处理工艺(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好氧生物处理的一种典型工艺,通过曝气使微生物与废水充分混合,形成活性污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2)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利用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对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如生物转盘、生物滤池等。(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SBR是一种间歇式好氧生物处理工艺,通过周期性改变反应池内的溶解氧浓度,实现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1.1.24影响因素(1)溶解氧:溶解氧是好氧生物处理的必要条件,其浓度对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降解速率有直接影响。(2)温度:温度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速率,适宜的温度范围一般为1535℃。(3)pH值:pH值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有重要影响,适宜的pH值范围为6.58.5。(4)营养物质:微生物生长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如碳、氮、磷等,应保证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平衡。第二节厌氧生物处理1.1.25概述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该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适应性强等优点,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1.1.26处理原理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厌氧微生物通过还原性代谢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具体过程如下:(1)有机物水解:厌氧微生物分泌胞外酶,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2)有机物发酵:厌氧微生物将小分子有机物发酵为短链脂肪酸、醇、二氧化碳等中间产物。(3)甲烷发酵:甲烷古菌利用中间产物甲烷和二氧化碳。1.1.27厌氧生物处理工艺(1)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是一种典型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处理效率高等特点。(2)厌氧滤池:厌氧滤池是利用填料表面附着的厌氧微生物膜对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3)厌氧流化床:厌氧流化床是一种以载体流化床为生物载体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1.1.28影响因素(1)温度:温度对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有重要影响,适宜的温度范围一般为3040℃。(2)pH值:pH值影响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适宜的pH值范围为6.57.5。(3)有机负荷:有机负荷是影响厌氧生物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应控制适宜的有机负荷范围。(4)营养物质:厌氧微生物生长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如碳、氮、磷等,应保证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平衡。第六章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第一节膜分离技术1.1.29概述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物理分离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深度处理领域。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半透膜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截留,实现废水净化和资源回收。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能耗低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工业废水处理的重要技术手段。1.1.30膜分离技术的分类(1)微滤(MF)微滤是一种以微孔膜为分离介质的膜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等微生物。微滤膜孔径一般在0.1~10μm之间,适用于预处理和深度处理。(2)超滤(UF)超滤是一种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的膜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蛋白质、病毒等大分子污染物。超滤膜孔径一般在0.01~0.1μm之间,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3)纳滤(NF)纳滤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膜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纳滤膜孔径一般在1~10nm之间,具有较高的脱盐率和截留率。(4)反渗透(RO)反渗透是一种以高压泵为动力,利用半透膜对废水中的离子、有机物等进行截留的膜分离技术。反渗透膜孔径一般在0.1~1nm之间,具有极高的分离效率。1.1.31膜分离技术的应用(1)工业废水预处理膜分离技术可作为工业废水预处理手段,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污染物,为后续处理工艺创造有利条件。(2)工业废水深度处理膜分离技术可对工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现废水净化和资源回收。例如,采用反渗透技术处理化工废水,可回收其中的有用物质,降低废水排放量。(3)工业废水回用膜分离技术可实现工业废水的回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例如,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纺织废水,可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和回用。第二节吸附法1.1.32概述吸附法是一种利用吸附剂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富集和分离的方法。吸附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1.1.33吸附剂的分类(1)活性炭吸附剂活性炭是一种具有极高孔隙率的吸附剂,对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活性炭吸附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如制药废水、染料废水等。(2)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剂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吸附剂,可对废水中的离子型污染物进行吸附。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适用于处理含有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废水。(3)生物吸附剂生物吸附剂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吸附的吸附剂。生物吸附法具有成本低、吸附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处理含有有机物、重金属等废水。1.1.34吸附法的应用(1)工业废水预处理吸附法可作为工业废水预处理手段,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降低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2)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吸附法可对工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现废水净化和资源回收。例如,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石油化工废水,可去除其中的异味、有机物等污染物。(3)工业废水回用吸附法可实现工业废水的回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例如,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处理电子废水,可回收其中的金属离子,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和回用。第七章工业废水中有害物质处理第一节重金属离子处理1.1.35概述重金属离子是工业废水中常见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铅、汞、镉、铬、镍等。这些重金属离子具有高毒性、持久性和生物积累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处理是保障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1.1.36处理方法(1)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难溶的沉淀物,从而实现去除。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物、硫化物、磷酸盐等。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处理效果受水质影响较大。(2)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再通过再生过程将其转化为可回收的金属资源。该方法处理效果好,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3)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膜材料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截留,实现废水净化。常用的膜材料有纳滤、反渗透等。该方法操作简便、水质稳定,但膜材料易堵塞,需定期更换。(4)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生物体可利用的形式,从而降低其毒性。该方法适用于低浓度重金属废水的处理,但处理效果受微生物活性影响。1.1.37处理流程及操作要求(1)预处理: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包括调节pH值、加入沉淀剂等,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2)混合搅拌:将预处理后的废水与沉淀剂混合,充分搅拌,使重金属离子与沉淀剂发生反应。(3)沉淀:将混合后的废水静置,使重金属离子沉淀。(4)滤渣处理:将沉淀后的滤渣进行浓缩、干燥、回收等处理。第二节有机污染物处理1.1.38概述有机污染物是工业废水中的另一类有害物质,主要包括苯、甲苯、乙苯、苯乙烯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及难降解有机物。这些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毒性、持久性和生物积累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是保障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关键环节。1.1.39处理方法(1)物理吸附法物理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沸石等)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从而实现去除。该方法操作简便、吸附速度快,但吸附剂易饱和,需定期更换。(2)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法是利用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该方法处理效果好,但氧化剂用量较大,成本较高。(3)催化氧化法催化氧化法是在化学氧化法的基础上,引入催化剂以提高氧化效率。该方法处理效果优于化学氧化法,但催化剂选择和操作条件要求较高。(4)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该方法适用于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但处理效果受微生物活性、废水水质等因素影响。1.1.40处理流程及操作要求(1)预处理: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包括调节pH值、加入氧化剂等,以提高有机污染物降解速率。(2)混合搅拌:将预处理后的废水与吸附剂或催化剂混合,充分搅拌,使有机污染物与吸附剂或催化剂接触。(3)氧化反应:在适宜的条件下,利用氧化剂或催化剂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4)生物降解:将氧化后的废水进行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5)滤渣处理:将生物处理后的滤渣进行浓缩、干燥、回收等处理。第八章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第一节设施运行维护1.1.41运行维护目标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工作,旨在保证设施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废水处理效果。1.1.42运行维护内容(1)定期检查(1)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2)检查设备连接管道、阀门、泵等部件的磨损、腐蚀情况,发觉问题及时更换;(3)检查电气系统,保证供电稳定、无故障;(4)检查自动控制系统,保证运行参数准确、可靠。(2)定期保养(1)对设备进行清洁、除锈、润滑等保养工作;(2)对设备关键部件进行检测、维修,保证其正常运行;(3)对电气系统进行检测、维修,保证设备供电稳定;(4)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检测、维修,保证运行参数准确。(3)故障处理(1)发觉设备故障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2)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更换,直至恢复正常运行;(3)分析故障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4)安全生产(1)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保证设施运行安全;(3)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觉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第二节废水处理效果监测1.1.43监测目的废水处理效果监测旨在实时掌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保证废水处理效果达到设计要求,为设施运行调整提供依据。1.1.44监测内容(1)水质监测(1)对废水进水、出水进行定期取样,检测水质指标,如COD、BOD、SS、NH3N等;(2)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检测,了解污泥性质及处理效果。(2)设备运行参数监测(1)监测设备运行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判断设备运行状态;(2)监测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为设备运行调整提供依据。(3)自动控制系统监测(1)监测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状态,保证运行参数准确、可靠;(2)监测自动控制系统的报警、故障等信息,及时处理。(4)环境监测(1)监测废水处理设施周边环境,如气味、噪声等;(2)监测废水排放口污染物排放浓度,保证符合排放标准。1.1.45监测频率与数据分析(1)监测频率(1)水质监测:根据废水处理设施规模及工艺要求,确定监测频率;(2)设备运行参数监测:实时监测;(3)自动控制系统监测:实时监测;(4)环境监测:定期监测。(2)数据分析(1)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废水处理效果及设备运行状况;(2)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设备运行参数,优化废水处理效果;(3)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为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提供依据。第九章工业废水资源回收利用第一节废水回用技术1.1.46概述废水回用技术是指将经过适当处理的工业废水,根据水质要求,回用于工业生产或其他用途的过程。废水回用技术不仅可以减轻环境压力,节约水资源,还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以下为本章废水回用技术的详细论述。1.1.47废水回用技术的分类(1)物理法:主要包括过滤、沉淀、离心、蒸发等方法,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部分溶解性物质。(2)化学法:主要包括混凝沉淀、中和、氧化还原、电解等方法,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3)生物法:主要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方法,适用于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4)复合处理法:将上述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1.1.48废水回用技术的应用(1)工业生产回用: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如循环冷却水、工艺用水等。(2)生活用水回用: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生活用水,如冲厕、绿化、洗涤等。(3)农业灌溉回用: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农业灌溉,降低农业用水压力。第二节废水中有价值物质回收1.1.49概述废水中有价值物质回收是指将废水中的有价物质进行提取和回收,实现资源化利用。以下为本章废水中有价值物质回收的详细论述。1.1.50废水中有价值物质分类(1)有机物:如油脂、蛋白质、糖类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2)无机物:如重金属、稀有金属、非金属等,具有很高的回收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紧固件销售与市场拓展考核试卷
- 幕墙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考核试卷
- 原油加工过程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纺织品企业绿色供应链与环保措施考核试卷
-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
- 5-11序列信号发生器1-分析与设计
- 1-6码制-二-十进制码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大兴区中考一模物理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4课《刷子李》精美课件
- 2025年日历表(A4版含农历可编辑)
-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及实验课件
- 病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试重点梳理(最新最全)
- 安全施工作业票(模版)
- 环保管理制度(适用于软件企业)
- DB 33-T 1015-2021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高清正版)
- 钢结构门式刚架厂房设计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 橙色黑板风小学生知识产权科普PPT模板
- 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使用手册课件
- 幼儿园儿歌100首
- 甲状腺解剖及正常超声切面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