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古诗鉴赏题集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地址名称。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一、选择题1.诗歌的作者和出处
A.杜甫《春望》
B.王之涣《登鹳雀楼》
C.李白《静夜思》
D.白居易《琵琶行》
2.诗歌的主题思想
A.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B.歌颂友情
C.描写战争景象
D.反映社会现实
3.诗歌的意象及表达手法
A.意象:月亮、故乡;表达手法:借景抒情
B.意象:山水、渔舟;表达手法:情景交融
C.意象:长城、烽火;表达手法:象征
D.意象:梅花、寒风;表达手法:托物言志
4.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A.五言绝句
B.七言绝句
C.五言律诗
D.七言律诗
5.诗歌的历史背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诗歌的艺术特点
A.抒情性强
B.咏物抒情
C.借景抒情
D.象征寓意
7.诗歌的情感表达
A.感伤
B.欢快
C.愤慨
D.豪放
8.诗歌的文学价值
A.历史价值
B.文学价值
C.艺术价值
D.思想价值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A
解题思路:通过查阅资料可知,《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写了战乱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
2.答案:C
解题思路:从诗歌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战争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的愤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3.答案:A
解题思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和表达手法,可知诗人借助月亮和故乡这一意象,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答案:B
解题思路:根据诗歌的句式和韵律,可知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5.答案:A
解题思路:通过查阅资料可知,《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属于唐朝时期。
6.答案:A
解题思路:从诗歌内容来看,诗人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抒情性较强。
7.答案:C
解题思路:通过分析诗歌情感,可知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愤慨。
8.答案:B
解题思路:从诗歌的艺术手法、意象和情感表达等方面来看,这首诗歌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二、填空题1.诗歌原文填空
(1)白日依山尽,______。
(2)______,黄河入海流。
(3)______,飞流直下三千尺。
2.诗歌意象及表达手法填空
(1)李白的《静夜思》中,通过“床前明月光”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情感。
(2)杜甫的《春望》中,运用了______手法,描绘了春日战乱后的荒凉景象。
3.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填空
(1)杜甫的《春望》一诗,韵律上采用______,节奏感鲜明。
(2)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韵律上采用______,朗朗上口。
4.诗歌的历史背景填空
(1)李白的《将进酒》创作于唐代,反映了一个______的时代背景。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在______的背景下创作的。
5.诗歌的艺术特点填空
(1)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诗,艺术特点上体现了______。
(2)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在艺术上具有______的特点。
6.诗歌的情感表达填空
(1)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表达了诗人对______的怀念之情。
(2)柳宗元的《江雪》一诗,抒发了诗人对______的感慨。
7.诗歌的文学价值填空
(1)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文学上具有______的价值。
(2)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______的影响。
8.诗歌的作者生平填空
(1)杜甫,字______,唐代著名诗人,有“______”之称。
(2)苏轼,字______,号______,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与______并称“苏门四学士”。
答案及解题思路:
1.诗歌原文填空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题思路:根据诗句的上下文,正确填入缺失的诗句。
2.诗歌意象及表达手法填空
(1)李白的《静夜思》中,通过“床前明月光”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2)杜甫的《春望》中,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描绘了春日战乱后的荒凉景象。
解题思路: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判断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填空
(1)杜甫的《春望》一诗,韵律上采用平仄押韵,节奏感鲜明。
(2)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韵律上采用七言绝句,朗朗上口。
解题思路: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判断诗歌的韵律特点和朗读效果。
4.诗歌的历史背景填空
(1)李白的《将进酒》创作于唐代,反映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背景。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在宋代,一个政治动荡、文化繁荣的背景下创作的。
解题思路:结合历史知识,分析诗歌创作时的社会背景。
5.诗歌的艺术特点填空
(1)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诗,艺术特点上体现了婉约词风。
(2)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在艺术上具有豪放词风的特点。
解题思路:分析诗歌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判断诗歌的文学流派。
6.诗歌的情感表达填空
(1)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2)柳宗元的《江雪》一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解题思路: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判断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7.诗歌的文学价值填空
(1)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文学上具有现实主义的价值。
(2)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题思路:分析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判断其对后世的影响。
8.诗歌的作者生平填空
(1)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称。
(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与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
解题思路:根据作者名字、字号、号和生平事迹,正确填入答案。三、解释题1.解释诗歌中的关键字词
题目:请解释《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字所蕴含的意义。
答案:
“床”字在此处指的是诗人睡觉的地方,即床榻。诗人用“床前明月光”来形容月光照在床前的景象,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暗示了诗人夜晚独坐床榻,思念家乡的情感。
解题思路:
理解“床”字在诗中的具体指代,即诗人睡觉的地方。结合诗句整体意境,分析“床”字所蕴含的诗人情感,即对家乡的思念。
2.解释诗歌中的意象及表达手法
题目:分析《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运用了哪些意象和表达手法?
答案:
此句中运用了“白日”、“山”、“黄河”、“海”等意象,通过描绘白日西沉、黄河东流入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壮阔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白日”与“山”、“黄河”与“海”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句的视觉效果。
解题思路:
找出诗句中的意象,如“白日”、“山”、“黄河”、“海”。分析这些意象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识别并解释诗句中运用的表达手法,如对比手法。
3.解释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题目:请分析《春晓》的韵律和节奏特点。
答案:
《春晓》的韵律为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遵循平仄规律。节奏上,诗句呈现出明显的抑扬顿挫,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的“春眠”与“不觉晓”为抑扬,体现了春日的宁静与生机。
解题思路:
确定诗歌的韵律形式,如七言绝句。分析诗句中的平仄规律,如“春眠不觉晓”中的平仄。根据平仄规律,分析诗句的节奏特点。
4.解释诗歌的历史背景
题目:简述《滕王阁序》的历史背景。
答案: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所作,创作于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当时,王勃因得罪权贵被贬至江西南昌,登上滕王阁,感慨万千,遂作此文。
解题思路:
了解《滕王阁序》的创作时间。查找当时的历史背景,如王勃的贬谪经历。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滕王阁序》的主题和情感。
5.解释诗歌的艺术特点
题目:分析《将进酒》的艺术特点。
答案:
《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具有豪放、奔放的艺术特点。诗歌运用夸张、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华美,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解题思路:
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如豪放、奔放。找出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仗、排比。结合修辞手法,分析诗歌的艺术效果。
6.解释诗歌的情感表达
题目:请解释《离骚》中屈原的情感表达。
答案:
《离骚》是屈原抒发忧国忧民、忠贞不渝情感的代表作。诗中表达了屈原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以及被排挤后的孤独与愤懑。
解题思路:
了解《离骚》的作者屈原及其创作背景。分析诗中的关键词句,如“忧国忧民”、“忠贞不渝”等,把握诗人的情感。结合诗人的生平遭遇,解释情感表达的深层内涵。
7.解释诗歌的文学价值
题目:阐述《桃花源记》的文学价值。
答案: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解题思路:
了解《桃花源记》的创作背景和主题。分析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如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结合诗歌的历史地位和影响,阐述其文学价值。
8.解释诗歌的作者生平
题目:简述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
答案: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历经仕途坎坷,晚年流离失所。他的诗作以关注民生、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著称,被誉为“诗史”。
解题思路:
了解杜甫的基本信息,如出生年份、字号。梳理杜甫的生平经历,如官场生涯、流离失所。结合杜甫的诗歌创作,分析其生平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四、分析题1.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
题目:请分析杜甫《春望》一诗的主题思想。
2.分析诗歌的意象及表达手法
题目:以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例,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及表达手法。
3.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题目:探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韵律和节奏特点。
4.分析诗歌的历史背景
题目: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创作背景。
5.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
题目:以王之涣《登鹳雀楼》为例,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
6.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
题目:分析李清照《如梦令》中表达的情感及其原因。
7.分析诗歌的文学价值
题目:探讨李白的《将进酒》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8.分析诗歌的作者生平
题目:结合杜甫的生平,分析其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写作动机。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
《春望》一诗的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诗人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国家沦陷、人民流离失所的悲痛之情,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渴望和对和平的向往。
解题思路:
从诗歌的整体结构入手,分析诗人在哪些部分表达了主题思想;结合诗中的具体意象和修辞手法,深入挖掘诗人内心的情感;将诗歌的主题思想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相结合,探讨其时代意义。
2.答案:
《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意象丰富,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运用了对比手法;“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中的“离离”和“一岁一枯荣”则运用了拟人手法,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解题思路:
识别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其象征意义;分析诗人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结合诗句,探讨这些手法对表达主题思想的作用。
3.答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韵律为七言绝句,节奏紧凑,朗朗上口。诗中多次运用对仗、排比等手法,使诗句韵律感强,节奏明快。
解题思路:
识别诗歌的韵律形式;分析诗句中的对仗、排比等手法;探讨这些手法对提升诗歌韵律和节奏的作用。
4.答案: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辛弃疾通过描绘战场上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解题思路:
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分析诗中的具体意象和情感,探讨其与历史背景的关联;探讨诗歌的历史价值。
5.答案:
《登鹳雀楼》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诗人通过对鹳雀楼美景的描绘,引发了对人生、宇宙的思考。
解题思路:
分析诗歌中的自然景观描绘;探讨诗人在描绘景观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分析这些特点对提升诗歌艺术价值的作用。
6.答案:
《如梦令》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人通过“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等诗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解题思路:
分析诗句中的具体情感表达;探讨情感产生的原因;分析这些情感对诗歌主题的作用。
7.答案:
《将进酒》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豪放洒脱的风格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诗句,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解题思路:
分析诗歌的风格特点;探讨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分析这些特点对文学史的影响。
8.答案: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作动机源于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等诗句,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
解题思路:
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诗中的具体情感和意象;探讨这些情感和意象与诗人生平的关联。五、对比题1.对比两首诗歌的主题思想
题目:请比较《静夜思》和《望岳》的主题思想。
解题思路:
1.分析《静夜思》的主题思想:通过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情感,找出诗歌表达的主要思想。
2.分析《望岳》的主题思想:通过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情感,找出诗歌表达的主要思想。
3.对比两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指出异同。
2.对比两首诗歌的意象及表达手法
题目:请比较《春晓》和《江雪》的意象及表达手法。
解题思路:
1.分析《春晓》中的意象及其作用: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解释其象征意义和表达效果。
2.分析《江雪》中的意象及其作用: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解释其象征意义和表达效果。
3.对比两首诗歌的意象及表达手法,找出异同。
3.对比两首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题目:请比较《登鹳雀楼》和《登高》的韵律和节奏。
解题思路:
1.分析《登鹳雀楼》的韵律和节奏:通过诗歌的押韵、平仄和停顿,分析其韵律和节奏特点。
2.分析《登高》的韵律和节奏:通过诗歌的押韵、平仄和停顿,分析其韵律和节奏特点。
3.对比两首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找出异同。
4.对比两首诗歌的历史背景
题目:请比较《将进酒》和《滕王阁序》的历史背景。
解题思路:
1.简述《将进酒》的创作背景:介绍唐代的历史背景,分析诗人李白的生活环境和创作动机。
2.简述《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介绍唐代的历史背景,分析作者王勃的创作动机和写作目的。
3.对比两首诗歌的历史背景,找出异同。
5.对比两首诗歌的艺术特点
题目:请比较《桃花源记》和《庐山谣》的艺术特点。
解题思路:
1.分析《桃花源记》的艺术特点:从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
2.分析《庐山谣》的艺术特点:从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
3.对比两首诗歌的艺术特点,找出异同。
6.对比两首诗歌的情感表达
题目:请比较《长恨歌》和《琵琶行》的情感表达。
解题思路:
1.分析《长恨歌》的情感表达:从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情感描写,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
2.分析《琵琶行》的情感表达:从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情感描写,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
3.对比两首诗歌的情感表达,找出异同。
7.对比两首诗歌的文学价值
题目:请比较《离骚》和《天问》的文学价值。
解题思路:
1.分析《离骚》的文学价值:从内容、形式、影响等方面分析诗歌的文学价值。
2.分析《天问》的文学价值:从内容、形式、影响等方面分析诗歌的文学价值。
3.对比两首诗歌的文学价值,找出异同。
8.对比两位诗歌作者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题目:请比较杜甫和李白两位诗歌作者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解题思路:
1.简述杜甫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介绍杜甫的生平、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
2.简述李白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介绍李白的生活环境、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
3.对比两位诗歌作者的生平及创作风格,找出异同。
答案及解题思路:
(根据上述解题思路,给出相应的答案)
1.主题思想对比:《静夜思》主题为抒发思乡之情;《望岳》主题为抒发立志报国的豪情。相同点: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不同点:《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望岳》则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
2.意象及表达手法对比:《春晓》中的意象为春花、春鸟,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诗人的喜悦;《江雪》中的意象为江、雪、渔翁,通过描绘江边雪景和渔翁形象表达诗人的孤寂。相同点:都运用了写景抒情的手法;不同点:《春晓》以乐景衬哀情,而《江雪》以哀景衬哀情。
3.韵律和节奏对比:《登鹳雀楼》的韵律为平仄平平仄仄,节奏为四三;而《登高》的韵律为平平仄仄平平,节奏为三三。相同点:都是律诗;不同点:韵律和节奏有所不同。
4.历史背景对比:《将进酒》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和豁达的人生观;《滕王阁序》创作于唐代,反映了作者王勃的才情和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态。相同点:都是唐代文学作品;不同点:背景和创作目的有所不同。
5.艺术特点对比:《桃花源记》以描绘桃花源为背景,通过对比现实和理想,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庐山谣》以描绘庐山景色为背景,通过写景抒情,表达诗人的豪放情感。相同点:都运用了写景抒情的手法;不同点:《桃花源记》以理想与现实为对比,而《庐山谣》以自然景观为载体。
6.情感表达对比:《长恨歌》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表达了对爱情悲剧的同情和惋惜;《琵琶行》以描写琵琶女和诗人相遇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相同点:都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不同点:《长恨歌》表达了对爱情的同情,而《琵琶行》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7.文学价值对比:《离骚》以抒情诗的形式,反映了楚辞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天问》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宇宙、人生和自然规律的思考,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相同点:都是楚辞的代表作;不同点:《离骚》以抒情为主,而《天问》以疑问为主。
8.生平及创作风格对比:杜甫生活在唐朝动荡的时期,关注社会现实,创作了大量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诗篇;李白生活在唐朝盛世,追求自由,创作了大量豪放派的诗歌。相同点:都是唐代著名诗人;不同点:创作风格和关注点有所不同。六、翻译题1.将诗歌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诗:《静夜思》
翻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将诗歌中的关键字词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诗关键字词:明月、地上霜、举头、望、低头、思故乡
翻译:明亮的月光、地上的霜、抬头、看、低头、思念故乡
3.将诗歌的意象及表达手法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诗意象及手法:明月、地上霜(意象)、举头望明月(表现手法:借景抒情)、低头思故乡(表现手法:情景交融)
翻译:明亮的月光(意象)、地上的霜(意象)、抬头仰望月亮(表现手法:借景抒情)、低头沉思故乡(表现手法:情景交融)
4.将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诗韵律和节奏:二、二、二、二(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翻译:每两句为一节,共四句,平仄音节交错,节奏明快
5.将诗歌的历史背景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诗历史背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反映了唐代文人夜深人静时的思乡之情。
翻译: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绘了夜晚宁静时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6.将诗歌的艺术特点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诗艺术特点: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手法简洁
翻译:意境宏大、情感真挚、表达手法简练
7.将诗歌的情感表达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诗情感表达:思乡之情、对自然的感慨
翻译: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对大自然的感慨
8.将诗歌的文学价值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诗文学价值:具有代表性的唐诗,影响深远,传颂千古。
翻译:作为经典的唐诗,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历久弥新的价值。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明亮的月光,地上的霜,抬头,看,低头,思念故乡。
3.明亮的月光(意象),地上的霜(意象),抬头仰望月亮(表现手法:借景抒情),低头沉思故乡(表现手法:情景交融)。
4.每两句为一节,共四句,平仄音节交错,节奏明快。
5.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绘了夜晚宁静时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6.意境宏大、情感真挚、表达手法简练。
7.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对大自然的感慨。
8.作为经典的唐诗,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历久弥新的价值。
解题思路:
1.直接翻译诗歌内容,注意保留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2.将关键字词替换为现代汉语中的对应词汇,保证意思准确。
3.分析意象和表达手法,将其转化为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
4.韵律和节奏的翻译要体现原诗的音乐性。
5.简述诗歌的历史背景,提供文化语境。
6.描述诗歌的艺术特点,如意境、情感、手法等。
7.翻译诗歌的情感表达,传达诗人的心境。
8.阐述诗歌的文学价值,强调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七、综合题1.分析诗歌的整体结构和内容
题目:请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分析其整体结构和内容。
解题思路:
1.首先概述诗歌的整体结构,包括诗歌的体裁、篇幅等。
2.分析诗歌的具体内容,包括意象、情感、哲理等方面。
3.结合诗句具体分析,阐述诗歌的整体结构和内容。
2.分析诗歌的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
题目:以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为例,分析其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
解题思路:
1.简述杜甫的生平经历,包括出生地、家庭背景、主要事迹等。
2.分析《春望》的创作背景,如当时的社会环境、杜甫的个人遭遇等。
3.阐述杜甫生平与创作背景对诗歌内容的影响。
3.分析诗歌的意象及表达手法
题目: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分析其意象及表达手法。
解题思路:
1.描述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如明月、把酒问月等。
2.分析意象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寄托。
3.阐述诗歌中的表达手法,如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
4.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题目: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例,分析其韵律和节奏。
解题思路:
1.分析诗歌的平仄、押韵等韵律特点。
2.描述诗歌的节奏变化,如平仄的对比、韵律的重复等。
3.阐述韵律和节奏对诗歌情感表达的作用。
5.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
题目:以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为例,分析其情感表达。
解题思路:
1.描述诗歌中的主要情感,如忧愁、孤独、怀旧等。
2.分析情感的产生原因,如作者的个人经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监理工程师职业素养与法律法规遵守考核试卷
- 入院护理宣教
- 食管癌护理查房
-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韩语语法三》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宿迁2024-2025学年初三全真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2025年五下数学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 江西省樟树市2025年初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
-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基础俄语Ⅳ》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医学文献检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县2025年数学五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肾脏移植课件
-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解读课件
- 美丽的晋祠-完整版课件
- 医院“双培养”制度
- 时区与区时课件
- 许慎《说文解字》(全文)
- DB34∕T 1948-2013 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档案立卷标准
- 通用门座机安装工艺2
-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综合练习计算
- 养老机构服务高质量115项明细
- 圆管涵结构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