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索引:八种常考特殊句式
三种常见的词类活用一
考情微观文言句式主要包含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等。词类活用是指名词、动词、形容词常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作为另一类词使用,随着词性的改变这个词便具有了临时的新的含义。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在文言文阅读中不单独命题,但多在文言翻译中考查,且作为重要得分点采分阅卷。在文言文句子翻译时,必须落实这些知识点。二
知识梳理(一)八种常考的文言句式掌握八大文言句式一、判断句——分清类别,含有“是”的句子1.“……者,……也”。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者”“者也”。例: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3.“也”字句。例: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4.无标志句。例:①今臣亡国贱俘。(《陈情表》)②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③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5.用“为、乃、则、皆、诚、即、必”等副词表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例: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乃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皆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登泰山记》)诚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6.“是”为标志。指示代词,这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动词,表判断汝是大家子。(《孔雀东南飞并序》)二、被动句——看清标志词,译成“被”的意思1.有标志的被动句。“于”字句:谓语+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见”字句见+谓语百姓之不见保。(《齐桓晋文之事》)见+谓语+于遂见用于小邑。(《归去来兮辞并序》)“受”字句:受+谓语+于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为”字句:为……+动词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为……所”句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为所”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无标志的被动句。例:①感斯人言。(《琵琶行并序》)②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三、宾语前置句——判定形式,调整提前宾语到动词后类型示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词有“不、弗、未、毋、无、莫”等)①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①沛公安在?(《鸿门宴》)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以“之”或“是”为标志,用于加重语气,宾语前置。(“之”“是”无实义)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②唯利是图。(成语)陈述句中,介词“以”的宾语常常要前置;且介词的宾语是方位词的,也常会前置①一言以蔽之(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四、省略句——分析上下文,补充成完整的句子类型例句省略主语承前省略沛公军霸上,(沛公)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蒙后省略(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对话省略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省略谓语承前省略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蒙后省略因跪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省略宾语动词宾语省略而告(之)以成功。(《五代史伶官传序》)介词宾语省略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过秦论》)省略介词省略“于”列坐(于)其次。(《兰亭集序》)省略“自”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自)日边来。(《望天门山》)省略兼语使(之)快弹数曲。(《琵琶行并序》)五、定语后置句——查看标志词,译成定语修饰中心词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主语或宾语的形容词、名词、代词等,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定语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的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类型示例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客有吹洞箫者。(苏轼《赤壁赋》)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①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②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中心词+数量词定语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六、状语后置句——分析句子结构,调整状语到动词前类型示例动词+以+宾语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动词+于(乎)+宾语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形容词+于+宾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七、主谓倒置句——辨明语气,调换主语谓语位置古代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或叫主语后置。这种谓语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疑问句或感叹句中。类型示例表疑问语气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表感叹语气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八、固定句式——看清固定结构词,固定格式固定译类型示例陈述语气有以(有用来……的)、无以(没有用来……的)、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疑问语气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莫不是,该不会)感叹语气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反问语气得无……乎(难道……吗)、不亦……乎(不也……吗)假设关系诚……则……(如果……,那么……)选择关系与其……孰若……(与其……,不如……)(二)三类常考的词类活用掌握3类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凡是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状语。类型示例表动作行为的状态、所涉及的方式与工具,译为“像……一样”“在……”“用……”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表动作行为的方位、地点,译为“在……”“向……”“从……”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心里)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译为“每……”“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2.名词用作动词类型示例名+名(代)籍吏民,封府库(造册登记)能愿动词+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副词+名云青青兮欲雨(下雨)【微点拨】区别名词活用状语和活用一般动词的方法①看后面有无动词。有动词活用为状语;无动词,则表示独立动作,是名词活用为动词。②看有无标志。名词前有副词“不、弗、先、后、已”或能愿动词“欲、能、可”,这时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③看理解、翻译起来是否通顺。按名词活用为状语理解,翻译通顺,则是名词活用为状语,活用为动词同理亦然。3.名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1)阐释:①名词+宾语,名词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了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名词用作使动词。②名词+宾语,名词把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名词用作意动词。(2)例析:示例规律总结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使……成为边境)
越国以鄙远(把……当作边邑)翻译方法:a.主语认为宾语是[名词];b.主语把宾语当成[名词]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对点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梦游天姥吟留别》)()(2)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3)沛公军霸上(《鸿门宴》)()(1)“雨”,下雨(2)“履”,登(3)“军”,驻扎2.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发生活用的词语,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相结,资其士马以益兵势。渊从之,自为手启,卑辞厚礼,遗始毕可汗云:“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突厥和亲,如开皇之时。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若但和亲,坐受宝货,亦唯可汗所择。”(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词语]
[译文]
[词语]方位名词“南”,名词活用为动词,要译为“南下”。[译文]突厥如果能和我一起南下,希望不要进扰残害百姓。[参考译文]刘文静劝说李渊和突厥联结,让突厥资助兵马以增强军队力量。李渊听从了他的建议,亲自写信,言辞谦卑并馈赠厚礼,送给始毕可汗说:“我打算发动义兵,前往远处迎来皇上,再和突厥和亲,就如同开皇年间那样。突厥如果能和我一起南下,希望不要进扰残害百姓。如果只是和亲,坐等接受财宝,也由可汗来选择。”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用作名词当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活用作名词。动词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例: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赐)2.动词的使动和为动用法(1)阐释:不及物动词+宾语,不及物动词用于使动或为动。
(2)例析: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使……保全)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为……哀悼)【对点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2)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3)燕赵之收藏(《阿房宫赋》)()(1)圣人,愚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2)小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3)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动词活用为名词2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发生活用的词语,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冬十二月乙酉,上(唐太宗)问给事中孔颖达曰:“《论语》‘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颖达具释其义以对,且曰:“非独匹夫如是,帝王亦然。帝王内蕴神明,外当玄默,故《易》称‘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若位居尊极,炫耀聪明,以才陵人,饰非拒谏,则下情不通,取亡之道也。”上深善其言。(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论语》“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词语]
[译文]
[词语]“能”“不能”均为动词活用为名词,可分别译为“有能力的人”“无能力的人”;“多”“寡”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可分别译为“知识多(渊博)的人”“知识少的人”;“有”“无”均为动词活用为名词,可分别译为“有学问的人”“没学问的人”。[译文]《论语》上说“有能力的人向无能力的人请教,知识渊博的人向知识少的人请教,这样有学问的人像没学问的人一样,满腹知识像空无所有一样”,这如何解释?[参考译文]冬十二月乙酉(十九日),唐太宗问给事中孔颖达说:“《论语》上说‘有能力的人向无能力的人请教,知识渊博的人向知识少的人请教,这样有学问的人像没学问的人一样,满腹知识像空无所有一样’,这如何解释?”孔颖达具体解释了它的含意,并且说:“不仅平民是这样,帝王也应这样。帝王内心蕴含智慧,外表却保持沉默,使人感到高深,所以《周易》说‘以貌似愚昧掩盖内心来自养正道,不显露明智以盛气凌人’。如果身居至高无上的地位,而炫耀自己的聪明,恃才凌人,掩饰错误,拒绝接受劝谏,那么民情就不能上达,这是自取灭亡之路。”太宗很赞赏他的话。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用作名词(1)阐释:当形容词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时,即活用为名词。(2)例析:类型示例用在“其”“之”后充当中心语时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缺少的资粮)作主语、宾语时群贤毕至(贤能的人)用在数词后面作中心语四美具,二难并(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事物)2.形容词用作动词类型示例能愿动词+形容词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形容词+名(代)(项伯)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形容词表示某种动态金就砺则利(变得锋利)3.形容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示例规律总结可使足民(使……富足)春风又绿江南岸(使……变绿)而歌呼呜呜快耳者(使……畅快)单于壮其节(认为……豪壮)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以……为耻)【备考卡片】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使动用法意动用法能够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行为或行动主观认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性质与状态“使宾语怎样”“认为宾语怎样”或“以为宾语怎么样”见于真实的,有实际的行为动作存于意念的,是想法或看法“使(让)……怎样”“认为……”“以……为……”“把……看成(当作)……”“觉得……怎么样”两者形式的共同点:后面都带宾语【对点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2)故木受绳则直(《劝学》)()(3)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1)接触、沾染。形容词在“所”字之后,活用为动词(2)变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3)变小变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2.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发生活用的词语,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节选自《<战国策目录>序》)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词语]
[译文]
[词语]“明”,形容词用作动词,“宣扬”。“强”,形容词用作动词,“迫使”。[译文]他们二位却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嘉应学院《护理与医疗保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数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医学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图学及BIM》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省洛阳市偃师县重点名校2025届中考物理试题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七)含解析
-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外贸单证实务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兖州一中2025年高三综合练习(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钢琴即兴伴奏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度软件授权合同模板
- 深入解读货币政策试题及答案
- 2025山西杏花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招聘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贯彻落实清理规范非融资性担保方案指导意见
- 工程甩项合同协议
- 期中模拟卷(新疆专用)-2024-2025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学期核心素养素质调研模拟练习试题(考试版)A4
- 2025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复习分类汇编《函数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 金融工程重点总结
-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课件蓝点马鲛学习资料
- 2025年度毛绒玩具采购合同
- 2024年四川成都农业科技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 胸腔积液课件
- 《内河运输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