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重点题)_第1页
2025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重点题)_第2页
2025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重点题)_第3页
2025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重点题)_第4页
2025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重点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025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重点题)一、单选题1.以下不属于小学教育特点的是()A、专业性B、基础性C、义务性D、全面性答案:A2.(2018年上)数学课上,林老师让全班同学用老师喜欢的方式解题。林老师的做法()A、尊重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B、尊重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C、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D、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答案:C3.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B、充分地传授知识C、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D、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答案:D4.依据课程层级的不同,古德莱德提出了五种类型的课程。据此,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课程属于()A、领悟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运作的课程D、经验的课程答案:D5.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取得了成功,就相信自己也会取得成功,这属于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因素中的()A、直接经验B、情绪唤起C、言语说服D、替代经验答案:D6.学生渴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属于()A、审美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尊重需要D、求知需要答案:B7.小安多次在运动会田径比赛中获得冠军,但他不喜欢学习文化课,陈老师找他谈话:“有特长固然好,但没有文化知识作为基础,将来很难在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陈老师的做法()A、合理,学生必须在各个学科领域平均发展B、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发展特长C、不合理,违背了学生的兴趣爱好D、合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答案:D8.“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持这一观点的是()A、老子B、孟子C、孔子D、荀子答案:D9.为了提高教育研究的效益,避免重复劳动,最重要的工作是()A、文献检索B、数据收集C、问题确定D、研究设计答案:A10.太阳小学三(2)班学生小明数学考试没考好,其父母一改以前的决定,暂时不为他购买电话手表。这属手()A、消退B、正强化C、惩罚D、负强化答案:C11.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人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制度是()A、正规教育B、制度化教育C、学制D、学校教育答案:C12.小丽在全国数学比赛中获得第二名,老师在班上点名予以表扬和鼓励。从这以后,小丽学习更加努力,数学科目的成绩越来越好。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A、效果律B、准备律C、练习律D、动机律答案:A13.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它的外延就了。()A、小B、大C、增加D、多答案:A14.将文献分为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电子型文献和声像型文献,其分类标准是()A、按文献的出版形式B、按文献的处理方式C、按文献的载体形式D、按文献的加工程度答案:C15.与个体的情感和价值观相联系,个体长期指向一定客体、活动和知识领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兴趣是()A、个体兴趣B、间接兴趣C、情境兴趣D、直接兴趣答案:A16.(2018年上)作为青年教师,除了自我学习外,也应该通过集体备课、同行研讨等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这突出体现的教师专业能力是()A、激励与评价能力B、教育教学设计能力C、沟通与合作能力D、组织与实施能力答案:C17.(2016年上)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的课程属于()A、正式的课程B、运作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D、理想的课程答案:B18.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学习。这是的观点。()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班杜拉答案:A19.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答案:B20.我们学会的游泳、打字、滑冰、投掷等本领都属于()A、认知策略B、动作技能C、智慧技能D、态度答案:B2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A、嗅觉对比的结果B、嗅觉统合的结果C、嗅觉适应的结果D、嗅觉补偿的结果答案:C22.(2016年下)欣欣解决了一个困惑已久的数学难题,心里很高兴,美滋滋地给自己点了个赞。这种情感属于()A、理智感B、道德感C、美感D、责任感答案:A23.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中,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A、卢梭和涂尔干B、卢梭和裴斯泰洛齐C、凯兴斯泰纳和裴斯泰洛齐D、涂尔干和夸美纽斯答案:B24.(2016年上)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说明思维具有()A、理解性B、概括性C、整体性D、间接性答案:D25.把物质作为激励动力,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来实施管理的方法属于()A、经济管理方法B、数据统计管理方法C、行政管理方法D、思想教育方法答案:A26.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A、教师培训B、课堂教学C、家庭教育D、课外活动答案:B27.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是()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制度化教育D、非制度化教育答案:C28.(2013年下)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A、引导学生协调发展B、教育面向全体学生C、尊重学生个性发展D、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答案:D29.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基础设计相应的评价水平,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理念中的()A、评价内容综合化B、评价方式多样化C、评价主体多元化D、评价标准层次化答案:D30.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A、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B、限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答案:D31.下面属于负迁移的是()A、平面几何对立体几何的影响B、骑自行车对学习骑摩托车的影响C、学习汉语拼音的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D、数学审题技能对物理审题技能的影响答案:C32.(2019年上)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上大学,学习上暂时落后不代表永远落后,我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A、陈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B、陈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阶段性C、陈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D、陈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顺序性答案:D33.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对智力的影响。()A、社会实践B、遗传C、学校教育D、家庭环境答案:A34.认为心理学应该把有效的心理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心理内容作为研究对象,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A、构造主义B、行为主义C、精神分析D、机能主义答案:D35.下列不属于学校管理基本要素的是()A、管理对象B、管理手段C、管理影响D、管理者答案:C36.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共同参与、监督学校管理工作的行为准则属于学校管理基本原则中的()A、民主性原则B、方向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答案:A37.(2021年上)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表明,儿童有效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前提条件是()A、指导学习B、成熟程度C、遗传素质D、学习训练答案:B38.教育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A、教育能促进政治民主化B、教育能促进文化的融合C、教育能培养合格的政治人才D、教育是再生产劳动力的基本途径答案:D39.(2021年下)在教师的帮助下,小学生通过列提纲、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资源管理策略B、计划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答案:C40.(2019年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A、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B、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C、人的独立个性全面发展D、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答案:A41.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的课程形态称为()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分科课程答案:B42.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有古()A、普遍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B、科学性、操作性、基础性、适用性C、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D、科学性、思想性、强制性、适用性答案:C43.(20I8年上)儿童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整体性D、差异性答案:A44.科学研究中的问卷调查,关键问题是样本()A、数据准确性B、具有代表性C、数据真实性D、数量足够大答案:B45.(2020年下)小学生在背诵一篇较长的课文时,往往中间部分比开头和结尾遗忘的多,这是因为其记忆受到了()A、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B、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答案:A46.(2015年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又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养成与能力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A、片面性B、独立性C、阶段性D、全面性答案:D47.小学生希望从教师身上得到一些像父母一样的关心与照顾,这体现了教师的角色。()A、家长代理人B、示范者C、朋友D、管理者答案:A48.对“狼孩儿”进行的补救教育很难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关键期B、顺序性C、可逆性D、模仿期答案:A49.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属于刺激()A、分化B、获得C、泛化D、消退答案:A50.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是学生人生的指路人,这是指()A、从教师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B、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C、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D、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答案:D51.在思维训练课中,老师让大家列举纽扣的用途,小丽只想到了纽扣可以钉在衣服前面用来扣衣服,却想不到纽扣可以制作成装饰品、点缀衣服等其他用途。这种现象属于()A、功能固着B、功能变通C、功能迁移D、功能转换答案:A52.把人的认知风格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的心理学家是()A、卡根B、威特金C、斯金纳D、弗洛伊德答案:B53.贯穿教育研究整个过程的是()A、选定课题B、分析资料C、收集资料D、文献检索答案:D54.数学课上,为了更好地形成智力技能,教师常在黑板上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这是给学生提供()A、原型模型B、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D、原型操作答案:B55.对于一个长期遭受学业失败的学生,当在一次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时,教师应引导其进行合适的归因。能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归因类型是()A、努力B、任务难度C、能力D、运气答案:C56.王老师在讲“果实”这个概念时,列举了苹果、花生等可食果实的例子,也列举了棉籽、橡树籽等不可食果实的例子。这种教学方法称为()A、范式B、演绎C、原型D、变式答案:D57.在西方教育史上,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A、装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洛克D、康德答案:A58.某学生发明了一种充气雨衣,雨衣下面是一个气圈,充气后雨衣张开,雨水便不会灌进鞋子了。这一充气雨衣的构想,是从芭蕾舞旋转长裙和游泳圈得来的。这种构想体现的心理机制是()A、负向迁移B、功能固着C、原型启友D、思维定势答案:C59.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观念和显著特征。()A、保持高效的学习效率B、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C、造就多才多艺的学生D、培养学生高超的应试能力答案:B60.(2018年上)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错觉B、联觉C、幻觉D、直觉答案:B61.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A、壬寅学制B、壬戌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癸卯学制答案:A62.认为《鲁滨孙漂流记》中的“荒岛”是最好的教育场所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杜威C、夸美纽斯D、卢梭答案:D6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B、学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C、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D、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答案:C64.下列属于教师的条件性知识的是()A、课堂情境知识B、教师个人的教学技巧C、教育学、心理学知识D、特定学科及相关知识答案:C65.在我国,夏商时期学校中的教师由担任。()A、僧侣B、年长者C、官吏D、能者答案:C66.小明放学后既想看电视又想写作业的心态是)()A、多重趋避冲突B、双趋冲突C、趋避冲突D、双避冲突答案:B67.杨老师最近承担了一项课题——唐、宋两代诗词作品中的爱国主义内涵比较研究,他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应该是()A、经验总结法B、行动研究法C、文献研究法D、调查法答案:C68.(2018年上)针对班级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周老师上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增加了一些趣味性知识。这一课程实施符合()A、技术取向B、创生取向C、相互适应取向D、忠实取向答案:C69.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A、英国B、德国C、法国D、美国答案:B70.明确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的法律、法规或文件是()A、《国际标准职业分类》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答案:C71.(2015年下)教师上课时所使用的课件、视频、投影、模型等教学资源属于()A、教材B、教科书C、教案D、教参答案:A72.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A、教育的多元化B、教育的民主化C、教育的终身化D、教育的全民化答案:B73.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是()A、1918年出版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B、1918年出版的《课程》C、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194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答案:B74.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高等学校扩招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开展网络教育D、加强现代教育科学答案:B75.某校为了提高升学率,特意将优等生挑选出来,设立了培优班。该校的做法()A、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B、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C、不正确,忽视了其他大多数学生的发展D、正确,便于分层教学答案:C76.(2014年上)“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学记》中的这句话表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A、稳定性B、差异性C、可变性D、不平衡性答案:D77.场独立型学习者一般偏爱的学科是()A、语文B、历史C、数学D、政治答案:C78.某校每次考试后都会将学生成绩进行年级排序,并张贴在学校公告栏里,这种对学生评价的方式()A、能显著提高学生成绩B、能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C、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D、会给学生带来学习压力答案:D79.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A、精神分析心理学B、建构主义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答案:C80.李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常常会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去处理所遇到的问题,由于缺乏灵活性,实际效果并不是很好,以至于认为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没用,该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A、生存关注阶段B、虚拟关注阶段C、任务关注阶段D、自我更新关注阶段答案:A81.课程文本一般表现为()A、课程任务、课程主题、课程标准B、课程主题、课程实施、课程评价C、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D、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答案:C82.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这体现了教师的角色。()A、传道者B、朋友C、示范者D、管理者答案:B83.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科研方法是()A、实验法B、行动研究法C、调查法D、观察法答案:C84.(2017年下)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一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该原理最大的不足在于()A、操作性不强B、过分强调预设性目标C、评价关注焦点单一D、不容易实施答案:B85.(2013年上)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的法国教育家是()A、洛克B、裴斯泰洛齐C、杜威D、卢梭答案:D86.(2015年上)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A、自我估价降低B、学习焦虑C、习得性无助D、认知功能障碍答案:C87.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提出者是()A、杜威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华生答案:B88.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体现了人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是()A、内外因交互作用论B、多因素论C、外铄论D、内发论答案:C89.教师产生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的忧患意识,特别关注专业活动中的生存技能。这表明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A、非关注阶段B、生存关注阶段C、虚拟关注阶段D、任务关注阶段答案:B90.某小学为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动手能力,与企业合作开发“手工陶瓷工艺品制作”课程资源。从空间上讲,这种课程资源属于()A、条件性课程资源B、素材性课程资源C、校外课程资源D、校内课程资源答案:C91.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A、社会教育B、家庭教育C、非形式化教育D、学校教育答案:D92.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是()A、注重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B、帮助学生学会学习C、提高教育者的教育素养D、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答案:A93.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实际上就是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A、激励功能B、评价功能C、调控功能D、导向功能答案:D94.一个人生下来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各有底色。这个底色是()A、兴趣B、性格C、气质D、能力答案:C9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劳动起源论B、心理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答案:A96.认为教育与教学过程就是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是学习理论的观点。()A、认知主义B、行为主义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答案:D97.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的能力是()A、一般能力B、流体智力C、特殊能力D、晶体智力答案:B98.(2015年下)小学生学习了四边形以后,再学习平行四边形。这种学习属于()A、归属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学习答案:B99.会议制度属于()A、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B、教职工工作制度C、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学校规章制度D、教师考核制度答案:A100.(2019年下)教师表扬小明坚持每天背诵20个单词之后,班上更多的同学表现出坚持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这属于()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D、负强化答案:C101.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的威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最优化教学模式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C、非指导性教学模式D、发展性教学模式答案:C102.(2015年下)张老师对“匆匆”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将“体会时间的宝贵,并珍惜时间”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该目标属于()A、知识性目标B、技能性目标C、过程性目标D、情感性目标答案:D103.根据教育部课改纲要,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几大“改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课程评价方面在改进教学、促进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甄别与选拔的功能B、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学会合作C、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关联的知识D、不同功能与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答案:A104.著有《普通教育学》,并被西方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A、杜威B、亚里士多德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答案:C105.我们平时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A、具体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顺应性迁移答案:B106.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它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A、教育目的B、教学C、教育评价D、课程答案:A107.以下学习动机中,属于近景动机的是()A、为自己的出路和未来幸福而学习B、为以后考上好大学而学习C、为了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学习D、为国家争光而学习答案:C108.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属于学校管理中的()A、管理者B、管理手段C、被管理者D、管理对象答案:B109.(2012年下)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布置等属于()A、显性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隐性课程答案:D110.(2014年下)根据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相关规定,小学实行()A、书记负责制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校长负责制D、教职工代表大会制答案:C111.为了解新老师的教学情况,张校长经常深入课堂讲课,直接记录上课老师的情况,收集相关信息。张校长所采用的教学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历史法C、测量法D、比较法答案:A112.在操作技能形成阶段中,表现出多余动作消失这一特点的阶段是()A、操作模仿B、操作定向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答案:D113.五年级的小丽,学习成绩一般,却在县舞蹈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班会上,班主任吴老师表扬了她:“一花一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这表明吴老师关注()A、学生的个性发展B、学生的知识习得C、学生的品行发展D、学生的身心健康答案:A114.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无好坏之分。()A、气质B、能力C、性格D、情绪答案:A115.(2012年下)学生学习是为了赢得地位和自尊,这种学习动机属于()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内部求知欲D、自我提高内驱力答案:D116.“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说明人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A、教育B、个体主观能动性C、遗传素质D、社会环境答案:B117.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是首要环节。()A、检验假设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发现问题答案:D118.下列关于观察法的优点,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真实地观察到行为的发生、发展B、可以观察到被试者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表现,所获结果比较真实C、能够把握当时的全面情况、特殊的气氛和情境D、收集资料时间短且真实答案:D119.小琼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少言寡语。这表明人格具有()A、独特性B、功能性C、稳定性D、整体性答案:C120.张焕纶创办的是,舞的强照进,)()A、三等公学堂B、小学堂C、上海正蒙书院D、中小学堂答案:C121.下列选项中,属于内部学习动机的是()A、“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B、“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C、“书到用时方恨少”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答案:B122.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A、奥地利的劳伦兹B、瑞士的皮亚杰C、美国的桑代克D、苏联的维果斯基答案:A123.强调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国民和全体适龄儿童,反映了素质教育的()A、发展性B、主体性C、全面性D、全体性答案:D124.根据教育心理学中对学习概念的理解,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的行为C、望梅止渴D、蜘蛛织网答案:B125.“性格决定命运”突出了人格的()A、稳定性B、功能性C、独特性D、社会性答案:B126.(2020年下)在设计教育调查问卷时,应避免将权威论断、个人观点包含在问题之中。这体现的问卷设计原则是()A、价值中立B、面向对象C、语句简洁D、避免社会认可效应答案:A127.(2017年下)在直角三角形的教学中,老师呈现了直角三角形的各种变式,主要目的是()A、丰富学生想象B、激发学习兴趣C、突出概念本质D、引起有意注意答案:C128.(2012年下)人们常说:“做教师的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这句话提示教师要)()A、淡化教师角色B、善于换位思考C、消除刻板印象D、拓宽知识视野答案:B129.事务性组织不包括()A、年级组B、学生会组织C、教研组D、教学辅助组织答案:B130.与个体的生理需要、机体本身的活动以及感知觉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A、激情B、情感C、心境D、情绪答案:D131.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类型是()A、必修课程B、学科课程C、选修课程D、综合课程答案:C132.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心理现象是()A、应激B、情感C、情绪D、心境答案:B133.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专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A、双轨学制B、中间型学制C、单轨学制D、分支型学制答案:A134.(2018年下)在教育研究中,访谈法与问卷法相比()A、更有利于做大样本研究B、更具客观性C、更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D、更易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答案:C135.是与学科课程相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A、相关课程B、活动课程C、兴趣课程D、融合课程答案:B136.教育科学研究必须尊重受试者的权利和审慎解释研究成果指的是教育科学研究的()A、客观性原则B、伦理原则C、科学性原则D、操作原则答案:B137.农村中学课程要为服务。()A、当地社会经济发展B、本校教学发展C、学生个性发展D、教师专业成长答案:A138.(2018年上)某学校开发了一门介绍当地风俗、物产与人物的课程,该课程属于()A、校本课程B、地方课程C、隐性课程D、分科课程答案:A139.拍一段新年祝福微视频、和家人一起掸尘、学做一道年夜菜、和爸爸妈妈一起拜年、到社区参加公益服务……中小学生的寒假作业已经不再是枯燥的“几大本作业题”,而是进入了多元化时代。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学生的各方面是平均发展的B、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C、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D、学生是发展的主体答案:A140.(2012年下)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的课程理论是()A、要素课程理论B、学科课程理论C、社会课程理论D、活动课程理论答案:D141.邻近期末考试,班主任赵老师就会占用学生的音乐课或美术课时间来讲授数学科目中的疑难问题。赵老师的做法前茶()A、正确,有利于组织学生有效复习B、错误,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C、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期末成绩D、错误,不利于体育特长生的发展答案:B142.(2017年下)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史上,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的教育家是()A、康德B、杜威C、洛克D、卢梭答案:D143.(2013年上/2012年上)有的小学生为获得教师的鼓励而努力学习,有的小学生为获得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有的小学生为了让同学瞧得起而努力学习。其学习动机属于()A、近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B、远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C、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D、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答案:A144.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A、创新教育B、义务教育C、全面教育D、素质教育答案:D145.规定学科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的教学指导性文件称之为()A、教科书B、课程标准C、课程目标D、课程计划答案:B146.一般而言,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特点是()A、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一般较强B、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强C、注意的范围很广,稳定性较强D、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逐渐过渡答案:D147.提出“教育即生活,是学生个体经验的增长;学校即社会,课程以学生经验为中心”这一基本观点的学派是()A、文化教育学B、实验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制度教育学答案:C148.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活泼”一词造句。学生甲站起来说:“李华同学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很活泼。”老师点评道:“很好。”学生乙站起来说:“河里的水很活泼。”老师沉思了一会,点评说:“说水活泼不合适,这个句子不贴切。”学生乙狐疑地坐下了。针对该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B、拓宽了学生的视野C、限制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D、没有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答案:B149.CSE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是()A、斯克里文B、泰勒C、斯塔弗尔比姆D、斯太克答案:D150.(2014年上)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素质教育任务的是()A、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B、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C、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D、促进学生能力的平均发展答案:D151.(2013年下)目前我国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属于()A、活动课程B、融合课程C、综合课程D、学科课程答案:D152.19世纪末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创立的教育学说是()A、文化教育学B、实验教育学C、科学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答案:B15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情况和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学与教的积极性。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不包括()A、自主学习B、探究学习C、合作学习D、个体学习答案:D154.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三大类。()A、学习方法B、资源管理策略C、记忆策略D、思维策略答案:B155.中国宋代以后,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科举考试的依据。()A、四学B、三科C、六艺D、四书五经答案:D156.某教师在教育胆汁质和抑郁质的学生时,都采取同样的教育方式。该教师忽略了学生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答案:C157.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也被称为灵感期。()A、验证期B、豁朗期C、准备期D、酝酿期答案:B158.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习“树”的英语单词“tree”。这里的学习属于()A、分类学习B、命题学习C、概念学习D、表征学习答案:D159.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共同课程是)()A、扩展型课程B、研究型课程C、活动型课程D、基础型课程答案:D160.下列的观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A、不要学生考试,尤其是百分制考试B、为减轻负担,不给学生留作业C、学生应该什么都学,而且什么都要学好D、教育应该使学生主动、生动、愉快地发展答案:D161.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只有提前具有某种需要,才能积极接受知识,这体现的学习规律是()A、准备律B、条件反射C、练习律D、效果律答案:A162.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初等小学校的修业年限为()A、6年B、4年C、3年D、5年答案:B163.(2020年下)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宗迪恩会议上提出:“每一个人——无论他是儿童、青年还是成人——都应能获益于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这是提倡教育应具有()A、义务性B、全民性C、全面性D、基础性答案:B164.“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即预期教学后学生身心诸方面发生的变化”,这是指()A、教学目标B、教学任务C、教学目的D、教学技术答案:A165.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学生的品德、知识和能力,而非显性的物质财富。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特点。()A、间接性B、创造性C、长期性D、示范性答案:A166.“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对“教育”作此解释的是()A、朱熹B、韩愈C、许慎D、孔子答案:C167.下列关于性格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B、性格的生理机制是在后天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C、性格没有好坏之分D、性格更多地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答案:C168.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A、英国B、美国C、日本D、法国答案:D169.技能被定义为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肢体动作方式和()A、智力动作方式B、思维方式C、操作技能方式D、运动技能方式答案:A170.(2016年上)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班杜拉C、罗杰斯D、布鲁纳答案:B171.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互补性D、不平衡性答案:C172.(2014年上)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A、平衡与守恒B、同化与顺应C、尝试与顿悟D、刺激与反应答案:B173.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学习强调()A、以学生为中心B、以教师为中心C、以经验为中心D、以书本为中心答案:A174.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A、缩简法B、位置记忆法C、视觉想象D、关键词法答案:A175.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A、阈限B、绝对阈限C、差别阈限D、相对阈限答案:B176.(2017年上)“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A、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B、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C、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D、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答案:B177.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主张的是()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柏拉图的《理想国》答案:C178.以问题为起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的课程是()A、技能性课程B、研究型课程C、基础型课程D、拓展型课程答案:B179.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种族与家庭,通过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学生掌握现代文化知识,建立独特的族群和阶层文化,社会也因此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主要体现了教育的()A、政治功能B、文化功能C、经济功能D、人口功能答案:B180.(2020年下)小学教育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这是由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不均衡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顺序性答案:A181.儿童能以命题的形式思维,说明其认知已发展到()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答案:C182.(2016年下)李老师为研究近年来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需要收集有关数据,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A、教育著作B、教育年鉴C、教育论文D、教育辞书答案:B183.(2021年上)某小学有计划地将当地民谣融入语文课程,这属于()A、地方课程开发B、校本课程开发C、国家课程地方化D、国家课程校本化答案:D184.(2012年下)一名新老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维持自己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上,这表明其成长阶段处于美国学者福勒与布朗提出的生涯关注理论中的()A、关注学生阶段B、关注自我感受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情境阶段答案:C185.行动研究法的特点不包括()A、由行动者研究B、为行动研究C、在行动中研究D、研究行动者答案:D186.新生儿的心理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周岁以后发展速度相对变慢。这表明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A、连续性B、不平衡性C、整体性D、高速度答案:B187.下列关于教育功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隐性功能不能转化为显性功能B、教育的社会功能属于教育的派生功能C、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是按照教育的作用方向来划分的D、隐性功能不见得都是负向功能答案:A188.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低智力也能产生高创造力B、高智力必有高创造力C、创造力与智力无关D、高创造力必有高于中等水平以上的智力答案:D189.(2014年下)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学校突然决定将音体美课程提前考查,将课时留给语数外科目。学校的做法()A、正确,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B、错误,不利于校际公平竞争C、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D、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答案:C190.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A、思维状态B、思维起点C、刺激情境D、既定疑问答案:C191.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区别于其他属性、特征的思维过程称作()A、分类B、概括C、比较D、抽象答案:D192.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A、学科顺序B、课程设置C、课时分配D、学周安排答案:B193.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的特征有()A、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B、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C、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D、强制性、普及性、统一性答案:B194.无论是西方国家的儿童还是东方国家的儿童,都是在2岁左右开始学会口头语言,4岁左右开始对形状形成知觉,这种表现验证了心理发展的()A、差异性B、不平衡性C、定向性和顺序性D、连续性和阶段性答案:C19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作()A、问题情境B、原型C、问题对象D、原型启发答案:B196.赵明能够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C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赵明的认知发展处于()阶段。A、具体运算B、感知运动C、前运算D、形式运算答案:C197.学生先学会“花”这一概念,再去学习玫瑰花、栀子花。这属于()A、并列结合学习B、总括学习C、上位学习D、下位学习答案:D198.儿童认为不能踩小草,它会疼。这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A、具体运算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前运算阶段答案:D199.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等方面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这种权利是法律赋予教师的()A、科学研究权B、管理学生权C、民主管理权D、教育教学权答案:B200.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A、京师大学堂的创设B、京师同文馆的设立C、癸卯学制的颁布施行D、废科举,兴学校答案:D201.“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思想是由()提出来的。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夸美纽斯D、康德答案:C解析: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思想,即把一切知识交给一切人,故选C。A项:裴斯泰洛齐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不合题意,故不选。B项:卢梭主张自然主义教育。不合题意,故不选。D项:康德是在大学讲授教育学的第一人。不合题意,故不选。202.素描爱好者张亦凡根据《祝福》中的人物描述画出祥林嫂的画像,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幻想答案:B解析:有意想象根据想象的新颖程度、创造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题目中,素描爱好者根据文字描述画出画像,属于再造想象。故本题选B。A项:创造想象是指根据创造目的,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不符合题意,故不选。C项: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不符合题意,故不选。D项: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不符合题意,故不选。203.下列表述中,最能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A、开而弗达B、不陵节而施C、温故而知新D、学而时习之答案:A解析:启发性教学原则指的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xi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xi,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的意思是: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指导学生学习门径,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A项正确。204.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史上,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的教育家是()。A、杜威B、卢梭C、康德D、洛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卢梭的教育思想。16世纪中叶,文艺复兴的曙光唤醒幽深的儿童观领域,散发着人文精神的儿童观来临;18世纪“启蒙时代”,卢梭发现儿童,认识到儿童独立存在的价值,他要求不要把儿童当作成人看待,不要造就老态龙钟的儿童,不要培养少年博士。这种主张对西方教育理论产生了长远而巨大的影响。继卢梭之后,“教育心理学化”运动呼唤着科学的儿童观。1882年,普莱尔《儿童的精神》的出版标志着实证的儿童心理学的创立,儿童观在科学层面上出现已成为可能。A项:杜威提出了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不符题意,故不选。C项:康德是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并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不符题意,故不选。D项:洛克提出了“白板说”“绅士教育”等观点,并著有《教育漫话》一书。不符题意,故不选。故本题选B。205.在小学阶段提倡运用的“档案袋评价”属于()。A、量化评价B、质性评价C、绝对评价D、相对评价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质性评价。A选项量化评价是“数量化评价法”的简称,是指对事物发展过程和结果从数量方面进行描述、分析,采用数学的方法取得数量化结果的评价方法。B选项质性评价,就是力图通过对评价对象的全面观察、深度访谈,充分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常见的质性评价方法有行为成长档案袋、观察和行为记录、情景测验等方法。档案袋即成长记录袋,用来搜集和汇总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形式作品、材料等。档案袋评价,又称成长记录袋评价、文件夹评价,是通过考察成长记录袋的制作过和最终结果,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作为判定依据的评价方法。D选项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绝对评价一般指绝对评价法。C选项绝对评价法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确定评价对象达到目标基准绝对位置的评价方法。故本题选B。206.我国中小学学制正在寻求从“六三制”向“九年一贯制”的方向改革。我国当前的学制最早可以追溯到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制定的()。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我国现代学制的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和改革从清末开始。到192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又称“壬戌学制”“新学制”“六三三学制”,该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同时,该学制的颁布也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确立。D项正确。A项:壬寅学制又称《钦定学堂章程》,由清政府在1902年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制定,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颁布后并没有实施。不符题意,故不选。B项:癸卯学制又称《奏定学堂章程》,由清政府在1904年颁布并实施,该学制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规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不符题意,故不选。C项:壬子癸丑学制由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该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可以同校,废除了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为“学校”。不符题意,故不选。207.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故本题选B。208.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就当日所学的数学新知识、新内容编制了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做,以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他所运用的评价方式是()。A、总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配置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B解析: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题干中,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课后练习题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属于形成性评价。故选B。A项:这种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末各门学科的考核或考试,目的是考查学生学习是否达到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不符合题意。C项:配置型评价一般用于新的学习阶段:单元、学期或学年开始之前,目的在于了解、诊断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程度、是否具有学习新内容所必备的基础,以便按能力分班和提供指导学生学习的现实依据。不符合题意。D项:诊断性评价也称为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通过诊断性评价,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准备情况,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由此决定对学生采取解决策略。不符合题意。209.李老师作为一名刚毕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人,接手了一所初中低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李老师成为班主任后,为了有效开展工作,他应该首先()。A、选好班级干部B、组建培育班集体C、了解和研究学生D、做好思想品德教育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班级教育过程中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学生是班主任的工作对象,对学生的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指导得法、教育有效。故本题选C。210.开学伊始,五年级的赵老师就组织了一场数学测验,以期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这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绝对评价D、相对评价答案:A解析: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通过诊断性评价,可以了解学习的准备情况,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由此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对待。赵老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进行评价,属于诊断性评价。故选A。B项: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不合题意,故不选。C项: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评价时将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不合题意,故不选。D项: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不合题意,故不选。211.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受学校、教师、同伴等影响显著。这表明其自我意识发展处于()。A、生理自我时期B、社会自我时期C、心理自我时期D、精神自我时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儿童在3岁之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题目描述属于社会自我阶段。故本题选B。212.何滨十一黄金周选择了自驾游,行驶在京台高速某路段,遭遇前方车祸,突然急刹车,影响他的情绪状态的是()。A、激情B、应激C、心情D、心境答案:B解析:情绪状态包括三种:心境、激情和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遇到突发状况急刹车,是属于应激反应。故选B。A项: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不符题意,故不选。C项:心情不属于情绪状态的分类,不符题意,故不选。D项: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不符题意,故不选。213.学会一种外国语,有助于学习同一语系的第二种、第三种外语,这属于()。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答案:A解析: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题干中“有助于”体现的是正迁移。故选A。B项:负迁移又叫“抑制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不符题意,故不选。C项:顺向迁移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不符题意,故不选。D项:逆向迁移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不符题意,故不选。214.学校的建筑、花草树木、校训、校歌等是学校课程的部分,这类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类型。从性质上看,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两种类型,其中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隐性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物质环境。第二,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舆论、风气、仪式、制度等。第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生团体文化等。题干中说到建筑、花草树木、校训、校歌等是属于隐性课程,故选C。ABC项:都为干扰选项,不符题意,故不选。215.德国心理学艾宾浩斯最早使用无意义音节对遗忘进行研究,得出遗忘的规律是不平衡的,呈现出()的特点。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前后一致D、匀速的答案:A解析:艾宾浩斯遗忘规律: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故选A。BCD项:为干扰选项。不符题意,故不选。216.某小学推行弘扬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办学理念,开设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书法、民族乐器等课程。为彰显其办学成果,学校组织大型表演性活动,学生在冬季雾霾天气长时间室外集体排练,导致大部分同学出现持续高烧、咳嗽的症状。这主要说明该学校()。A、重视校本课程开发B、发掘传统文化C、突出学校办学特色D、忽视教育的育人功能答案:D解析:是指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自主开发并在本校实施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并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题干中校本课程的开发违背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故选D。ABC项:为干扰选项,不符题意,故不选。217.降落伞的发明,最初是从蒲公英的轻轻飘飞受到的启发,这是()。A、原型启发B、酝酿效应C、思维定式D、功能固着答案:A解析: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蒲公英的轻轻飘飞受到启发发明出降落伞,属于原型启发。故选A。B项:酝酿效应,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浮现了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不合题意,故不选。C项:思维定式,也叫“惯性思维“,指以最熟悉的方法做出反应的倾向。不合题意,故不选。D项: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事物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不合题意,故不选。2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A、美感B、道德感C、理智感D、热爱感答案:B解析:道德感是个体根据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评价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一种崇高的忧国忧民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故本题选B。219.旧中国的诸多学制中,其中,以日本学制为蓝本编订,首次规定男女可以同校的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答案:C解析: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故选C。A项:壬寅学制是我国近代首次颁布第一个现代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不符题意,故不选。B项: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不符题意,故不选。D项:壬戌学制是以美国学制为蓝本,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不符题意,故不选。220.班级公约是一个班级更好发展的前提,下列有关班级公约的说法错误的是()。A、班级公约由学生共同制定B、班级公约可由班主任全程包办C、应对班级公约有敬畏之心D、应切实践行班级公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班级公约。班级公约是同学们共同制定、认可的规则,班级成员都应自觉遵守。班级公约由学生共同制定,而不是由班主任全程包办。故本题选B。221.航模舰模小组,无线电小组,计算机小组,均属于课外活动中的()。A、学科活动B、科技活动C、文体活动D、社会活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活动的内容。科技活动是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科技知识为目的的课外校外活动。如举办科技讲座,成立无线电小组、航模小组、园艺小组等,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制造、小实验、小论文等“五小活动”,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的本领,并在学生中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故本题选B。222.在课程类型中,强调把课程整合在一起,学科之间要有关联性和统一性,这种课程属于()。A、校本课程B、综合课程C、分科课程D、地方课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以组织方式为分类标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其中,综合课程是指学科整合,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如:自然课(生物、化学、物理、天文);社会课(历史、地理、经济、政治)。题干中,强调把课程整合在一起,学科之间要有关联性和统一性,属于综合课程。故本题选B。A项: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活动。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不符题意,故不选。C项:分科课程是指单科形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是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不符题意,故不选。D项: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文化发展等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课程。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不符题意,故不选。223.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的形式,属于()。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C、设计教学D、复式教学答案:B解析: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即课堂教学。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故选B。A项:个别教学制的产生是与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状况相适应的。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学组织形式一般都是个别教学形式。不符合题意,故不选。C项:设计教学法由克伯屈提出,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度、打破学科界限、摒弃传统的教科书,主张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不符合题意,故不选。D项: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及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不符合题意,故不选。224.下列教育学著作中,()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科学教育学的建立。A、《大教学论》B、《爱弥儿》C、《普通教育学》D、《教学与发展》答案:C解析: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科学教育学的建立。故选C。A项: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和统一学制的思想。不符题意,故不选。B项:《爱弥儿》是卢梭的教育著作,强调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不符题意,故不选。D项:《教学与发展》是赞可夫的教育著作。不符题意,故不选。225.设计师小冯说自己的服装配色灵感来自于海边看到的水天一色的美景。这里体现了()作用。A、酝酿效应B、功能固着C、定势D、原型启发答案:D解析: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故选D。A项: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不合题意,故不选。B项: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不合题意,故不选。C项: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定势的影响下,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境作出反应。不合题意,故不选。226.小悦故事讲得特别好,小李老师就觉得她什么都好,在心理学中称为()。A、罗森塔尔效应B、投射效应C、光环效应D、首因效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光环效应。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是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题。题干中,小悦故事讲得好,就觉得她什么都好,属于光环效应。故本题选C。227.学校在课外活动中举办安全教育报告会,这一活动形式属于()A、小组活动B、学科C、阅读D、群众性答案:D解析:群众性教育活动是一种面向多数或全体学生的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群众性活动的方式有集会活动,竞赛活动,参观、访问、游览和调查,文体活动,墙报和黑板报,社会公益劳动和主题系列活动等,题干中所述的安全教育报告会属于群众性活动,故选D。228.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开始重视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将走廊和过道的墙壁都装扮得“文化范儿”十足。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B、陶冶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实际锻炼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小学德育的方法。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品德评价法、实际锻炼法以及品德修养指导法。其中,陶冶教育法又称情感陶冶法,它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陶冶教育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题干中,学校装扮走廊和过道是为了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境陶冶。故本题选B。A项: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不符题意,故不选。C项: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不符题意,故不选。D项:实践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实践锻炼法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不符题意,故不选。229.小王违反课堂纪律,老师取消了他的“班级之星”称号,该老师的做法属于()。A、正强化B、惩罚C、负强化D、反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1)强化;(2)消退;(3)惩罚。其中,惩罚可以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负惩罚指的是取消愉快刺激,从而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题干中老师因小王违反纪律而取消了他的荣誉称号,属于取消了愉快刺激以减少小王违纪行为的发生,属于惩罚。故选B。230.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干出了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B、缺乏良好的道德情感C、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D、道德意志薄弱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题干中描述的学生的行为,主要是道德意志薄弱,不能控制自己。故本题选D。231.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理论”思想中强调:“在影响经济发展的各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而人的素质提高主要来源于教育。”这种观点强调了()。A、教育的经济功能B、教育的文化功能C、教育的自然功能D、教育的道德功能答案:A解析: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理论”思想强调的是“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教育可以为社会培养人才,实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故选A。232.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这一观点属于()。A、形式主义课程理论B、结构主义课程理论C、人本主义课程理论D、科学主义课程理论答案:B解析: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认为人的学习是认知结构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因此,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展最有价值。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一般理解。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态度。B项正确。233.学校打破按年龄编班的传统习惯,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或学习成绩编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复式教学B、个别教学C、分组教学D、小组教学答案:C解析:分组教学制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题干符合分组教学的定义,属于分组教学中的外部分组。故本题选C。A项: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不符合题意,故不选。B项:个别教学就是一对一形式的教学。不符合题意,故不选。D项:为干扰选项。不符合题意,故不选。234.“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答案:A解析: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故选A。B项:孟子提出性善论。不符题意,故不选。C项:荀子提出性恶论。不符题意,故不选。D项:墨子提出了素丝说。不符题意,故不选。235.小学班级形成的主要标志是()。A、成立班委会B、形成正确舆论C、确定班级工作计划D、开展班级工作答案:B解析:(1)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条件。(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班级领导集体包括班委会、小组长和各学科代表,以及班级团队组织等。团结有力的班干部是组织实施班级活动的重要保证力量。(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健全的集体还受到相应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并把取得集体成员认同的、为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作为完成共同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风是班级中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共同思想和行为倾向,包含情绪状态、言行习惯、道德面貌等,它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故本题选B。236.自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人数持续增加,他们在中国留学、生活的经历使他们具有“贯通中外”的优势,成为中外交流的使者。这反映了教育具有()。A、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B、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C、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D、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其中,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是指教育通过传播文化,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交融,促进文化的优化和发展。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使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相互补充,使得各民族文化精华汇合、交融起来,逐渐形成全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这是民族文化融入全球文明的进程。题干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人数持续增加,他们在中国留学、生活的经历使他们具有“贯通中外”的优势,成为中外交流的使者,这反映了教育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故本题选A。B项: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是指教育传递着文化,它使新一代能迅捷、经济、高效地继承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的精华,迅速成长为具有鉴赏、创造文化能力的“文化人”。与此同时,教育将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从而使教育有了保存文化的功能。不符题意,故不选。C项: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是指教育对文化进行筛选,把经“过滤”了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以促进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意味着价值的取舍和认知意向的改变,这也是为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符题意,故不选。D项: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是指教育通过创造新的思想与观念、发展社会科学技术,以及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对社会文化进行创造与更新。教育不仅直接生产新的文化,包括新的作品、新的思想和新的科学技术,还培养创造性人才,并把他们输送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使他们直接从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