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一中、安庆一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2025届高考模拟历史试题(二)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合肥一中、安庆一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2025届高考模拟历史试题(二)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合肥一中、安庆一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2025届高考模拟历史试题(二)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合肥一中、安庆一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2025届高考模拟历史试题(二)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合肥一中、安庆一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2025届高考模拟历史试题(二)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合肥一中、安庆一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2025届高考模拟历史试题(二)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立自己爱妃生的儿子王子带为太子。齐桓公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在公元前655年5月,联合八国诸侯在首止开大会,并与其中的七国诸侯缔结了共辅太子的盟约。不久,周惠王死,太子郑即位为周襄王。这反映出A.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B.周王室开始衰微C.传统体制受到冲击 D.宗法制遭到破坏2.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认为,运行两百多年的美国政治体系已出现“机能性障碍”:立法和司法部门对行政部门影响力加大,导致行政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利益集团、游说团体影响力加大,扭曲了民主进程;政治两极分化,使“制衡制”沦为“否决制”。这种“机能性障碍”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美国A.立法权与司法权合作 B.分权制衡体制的漏洞C.行政权力独立性较强 D.社会团体的迅速发展3.清代的金瓶掣签制度,主要适用于A.蒙古 B.西藏 C.新疆 D.4.中国古代的治世或盛世通常以皇帝年号命名,下列概念不符合这一规则的是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5.唐代前期的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很少。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开元二十二年间,宰相中科举出身者有十八人,占这一时期宰相总数的三分之二。唐宪宗以后,进士在宰相和高级官员中更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绝对优势,终唐一代再没有发生变化。这反映了,唐朝A.宰相权力不断加强B.社会阶层日益固化C.士族势力逐渐削弱D.官僚体制渐趋成熟6.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民致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克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D.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7.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当时是希腊各邦中经济最发达的,不仅包括奴隶在内的人口总数和工农业生产居全希腊之冠,它的产品还远销整个地中海地区和黑海地区……”,与其经济繁荣相对应的政治现象是A.荷马时代B.梭伦改革C.克里斯提尼改革D.伯里克利时代8.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封少弟康叔于殷故地卫。鉴于“酒之失,妇人是用,故纣之乱自此始”,周公要求康叔“刚制于酒”,有敢“群饮”者杀之,“惟殷之迪诸臣惟工,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敦之。这反映出当时A.儒法两家学说相融合 B.粮食产量低不应酿酒C.稳定政局为首要任务 D.重视私营手工业发展9.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几乎一切农产品部门的生产都被卷入到商业性经营中来,而且各种农产品的商品率都具有较高水平。这一变化主要说明A.中国丝茶的国际竞争力减弱 B.政府奖励措施催生民间办厂热潮C.“实业救国”思潮的深入发展 D.列强入侵加剧自然经济不断瓦解10.1937年5月,陕甘宁边区公布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对于选举资格做出规定:除了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等,只要不是汉奸、卖国贼,均享有普遍的、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反映了A.国共两党矛盾基本消除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中共改变民主革命目标 D.中共实行民主抗日执政理念11.下表反映了英国不同时期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单位:%)。表中信息表明A.亚非拉地区经济水平大大提高B.英国在欧洲的产品销售额下降C.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程度逐渐加深D.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12.某同学在考察了江南制造总局和大新公司原址,并查阅轮船招商局文献后,思考与之相关的课题。最为恰当的是A.近代上海经济的转型 B.近代上海市政的发展C.近代上海文化的交融 D.近代上海都市的变化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洛克主张对绅士的教育应遵循“理性原则”。洛克要培养的绅士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善于经营自己的事业,使个人得到“幸福”;二是具有“德行”和“才干”以及“勇敢的精神”;三是讲究礼仪,具有“文雅风度”。卢梭则主张培养“自然人”,一要保持人的天性,不受传统束缚;二要具有农民的身手和哲学家的头脑,身体健康,理性发达,良心畅旺,还具备一技之长;三要完全是为自己而生活。——方敏《洛克与卢梭教育思想的异同》材料二严复教育思想的精髓体现在他的“三民”、“三育”教育思想上。严复身处时代洪流之中,深刻体验与感受了时代屈辱。他认为,国家的强盛与否在于国民。民力、民智、民德不强,国家民族的生存就会有危险。“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三者又以民智为最急也”。鼓民力主要是为了提高国民体力,具体包含禁食鸦片和禁止妇女裹足等。开民智的要义是废除八股取士等科举制度,主张兴办新式学堂,讲授新知、培养新式人才等。新民德旨在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弘扬新的社会风气,养成“利群利己”社会道德,树立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等。——赵靓《严复教育思想研究综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克与卢梭教育思想的共同之处并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学知识,指出与洛克、卢梭相比,严复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并对其教育思想进行简要评析。14.(20分)近代以来,人民主权思想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智愈开者,则其国势愈强,英、美各国是矣。民智之始何基乎?基于学校。民智之成何验乎?验于议会。夫学校与议会,相联络、相终始者也。故学校未成,智识未开,遽兴议会者,取乱之道也。──康有为《日本变政考》(1898)材料二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而唯求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盖民国之民权,唯民国之国民乃能享之,必不轻授此权于反对民国之人,使得藉以破坏民国。──《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材料三中国人民由被压迫的地位变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而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代替那封建买办法西斯专政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的民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主张形成的社会原因。(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进步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形成的客观原因。(3)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确立的人民主权思想的具体主张。新中国为保障人民民主权利进行了哪些制度建设?(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人民主权思想发展体现的特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依据材料“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立自己爱妃生的儿子王子带为太子”“齐桓公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其中的七国诸侯缔结了共辅太子的盟约”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传统的分封制、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坏。C正确;材料未反映诸侯的斗争,A排除;‘开始’的材料不能体现,B排除;材料不仅反映了宗法制度遭到破坏,而且还反映了分封制也遭到了破坏,不全面,D排除。故选C。2、B【解析】

依据材料中“……行政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扭曲了民主进程”、“政治两极分化,使‘制衡制’沦为‘否决制’”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实行三权分立体制,权力部门、利益集团和政党等利用这一体制相互制约,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导致美国政治体系出现“机能性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显示了立法权与司法权对行政部门的影响较大,但并未涉及两者合作的信息;C选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行政权力具有较强的独立性;D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3、B【解析】

清代的金瓶掣签制度是藏族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是清王朝乾隆时期(1792年)正式设立的制度,故答案为B;ACD没有这种制度,排除。4、A【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文景之治”中的“文景”属于皇帝的谥号而非皇帝年号,故A项符合题意;“贞观之治”中的“贞观”属于唐太宗时期的年号,“开元盛世”中的“开元”属于唐玄宗时期的年号,“康乾盛世”中的“康乾”属于康熙帝、乾隆帝时期的年号,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5、C【解析】

根据材料“唐宪宗以后,进士在宰相和高级官员中更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绝对优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科举制的推行,扩大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士族的势力,C选项符合题意。唐朝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皇权,A选项排除。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选项排除。材料与官僚体制无关,D选项排除。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考试成绩,科举制的出现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巩固封建统治。6、D【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把大批的物资、大学迁往西南地区,主要是为持久的抗战做准备,故D正确;日本帝国主义已经掠夺了沦陷区的资源,排除A项;西迁是适应战时的需要,并不能改变中国的工业布局,排除B项;C项不属于最重要的意义,排除。7、D【解析】

公元前5世纪中叶伯利克里时期的民主政治的繁荣也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而其发达的工商业也是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经济基础,故D项符合题意;荷马时代是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梭伦改革是公元前6世纪初,克里斯提尼改革是公元前6世纪末,故ABC均不符合题意。8、C【解析】

周公认为酒色是导致商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求康叔不得沉湎于饮酒,其主要目的在于稳定政局,巩固统治,故选C;周公要求康叔不沉湎酒色并未体现儒法学说的融合,排除A;B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9、D【解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程度更深,因此中国几乎一切农产品部门的生产都被卷入到商业性经营中来,而且各种农产品的商品率都具有较高水平,说明列强的侵略加剧了自然经济的不断瓦解,D正确;题干描述的变化针对的是一切农产品部门,而非单指丝织品,排除A;题干未体现政府举措,排除B;中国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主要原因是受到世界市场影响,而非实业救国思潮影响,而且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救国思潮刚刚兴起,尚未深入发展,排除C。10、D【解析】

材料信息“除了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等,只要不是汉奸、卖国贼,均享有普遍的、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反映了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民主选举,这体现了民主抗日执政的理念,故D正确;A项说法错误,国共两党矛盾没有消除,故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1937年9月,故B错误;材料正是民主革命目标的反映,故C错误。11、C【解析】

图表反映出亚非拉地区在英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量的地域分布中,所占的百分比不断增加,并不能反映该地区的工业水平提高,故A项错误。英国在欧洲的产品销售比重下降不等于销售额下降,排除B;图表中亚非拉地区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表明英国对于该地区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不断增加,经济侵略程度和殖民化程度加深,故C项正确。图表中的信息主要是反映出世界各地占英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量的百分比,并不能反映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故D错误。12、A【解析】

根据材料“江南制造总局和大新公司原址”并结合所学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在上海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因此可研究近代上海经济的转型,故A项正确;江南制造总局是军事工业,与近代上海市政的发展、近代上海文化的交融和近代上海都市的变化无关,故BCD三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共同:适应时代需要。尊重人性,提倡理性。开启民智,培养实用人才。提倡实用的教学内容。发挥个人特长,重视身心的和谐发展。建立新道德,弘扬新的价值观。背景:①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②中央集权统治加强。③新兴资产阶级反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愿望强烈。④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⑤启蒙思想提倡理性,主张自由平等人权。⑥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信仰自由。⑦自然科学取得巨大进步。(2)特点:宣传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亡;深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主张通过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评析: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严复提出“三民”、“三育”教育思想,有助于唤醒国人觉醒,救亡图存,改变现状,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同时以此弘扬新道德,改变社会风气,宣扬新的价值观,带有社会改良的进步意义,是爱国的,具有启蒙性。但是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尤其是保守势力强大,列强瓜分狂潮面前,这些主张不可能实现。【解析】

(1)共同:根据“理性原则”“理性发达”得出尊重人性,提倡理性。根据“洛克要培养的绅士”“还具备一技之长”得出开启民智,培养实用人才。根据“善于经营自己的事业”“还具备一技之长”得出提倡实用的教学内容。根据“德行”“才干”“勇敢的精神”“还具备一技之长”得出发挥个人特长,重视身心的和谐发展。根据“讲究礼仪”“良心畅旺”得出建立新道德,弘扬新的价值观。结合所学,还可从适应时代需要分析总结。背景:结合启蒙运动的背景,可从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央集权统治加强、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启蒙思想提倡理性、自然科学取得巨大进步等角度分析总结。(2)特点:根据“今日要政”得出宣传维新变法;根据“国家的强盛与否在于国民”得出挽救民族危亡;根据“树立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得出深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根据“三者又以民智为最急也”得出主张通过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评析:可从有助于唤醒国人觉醒,救亡图存,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具有启蒙性分析其积极影响,从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严复的教育主张不可能实现分析其局限性。14、(1)主张:认为兴民权需要以办学校、开启民智为前提。原因:政治上维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