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岗梅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6T-岗梅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6T-岗梅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6T-岗梅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6T-岗梅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LB.□XXXXX-XXXX岗梅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岗梅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产地初加工、包装和贮藏、生产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境内岗梅规范化生产。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525有机肥料SB/T11182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岗梅RadixetCaulisIlicisAsprellae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Ilexasprella(HooketAm)ChampexBenth)的干燥根及茎。岗梅种植技术产地环境产地选择岗梅适宜在亚热带气候区的丘陵、低山区疏林下种植。育苗地宜选择在海拔低于400m的地区,种植地宜选择在海拔低于1000m的地区。地块选择育苗地宜选择背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排灌良好的地块。种植地宜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缓、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的地块。环境质量环境空气应符合GB3095二类区要求,土壤应符合GB15618要求,灌溉水应符合GB5084要求。种质与种苗种子采收和处理种子采收选择树龄5年生以上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健壮岗梅为采种母树,于6月~7月果实颜色变深黑色时开始分批采收。种子处理采收后搓去果皮、多次淘洗,除去干瘪种子后,阴干种子表面水分。如果第二年播种,需采用沙藏法,用干净细湿的河沙按1:5比例、含水量为25%~30%的要求进行种子贮藏。种子质量要求千粒重≥5.0g,发芽率≥60%。苗床准备将选好的育苗地清除杂物,撒施有机肥250kg/667m2和总养分含量45%(N:15%、P2O5:15%、K2O:15%)的复合肥100kg/667m2,深耕细耙后做苗床,苗床宽120cm,步道沟宽30cm、深20cm。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有机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525的规定。播种播种时间宜为每年6月~9月种子成熟时随采随播或翌年3月播种。将种子用浓度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min~20min消毒后在苗床上条播,行距20cm。播种后宜用干草适当覆盖。用种量3kg/667m2~5kg/667m2。苗期管理保水种子发芽出土后及时去除覆盖物,视情况及时拔草、浇水,有条件的可遮荫,保持土壤含水量60%~70%。间苗和定苗待苗高5cm~10cm时,及时间苗和定苗,保留苗量30,000株/667m2左右。施肥苗木生长过程追肥2次,追肥时间分别为5月、8月,每次使用尿素10kg/667m2,在行间沟施或兑水浇灌苗木根部,兑水浓度0.2%~0.4%。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出圃移植前对苗田浇水,次日挖根起苗,出圃的苗木规格符合表1中要求。苗木规格苗木等级苗高(cm)苗木地径(cm)Ⅰ级≥60≥0.6Ⅱ级40~600.5~0.6苗木种植整地选择有灌溉条件、土层深厚的相对平缓土地,清除杂灌,可以保留部分疏林。按株行距1.0m×1.0m挖种植穴,种植穴规格为30cm×30cm×30cm,每穴施入1kg有机肥和100g总养分含量45%(N:15%、P2O5:15%、K2O:15%)的复合肥做基肥,表土返穴后拌匀。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有机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525的规定。移植3月~4月的阴雨天,将现挖的裸根苗截根后摆放于坑中,覆土后向上轻提一下并用脚踩实,再覆上松土,种植深度超过原苗木地面线5cm,浇透定根水。移植一个月以后进行补苗。田间管理中耕除草移植后第一、二年,每年5月和11月人工除草各一次,同时对苗木周围进行适当松土和培土。第三年封行以后,不需要除草,只需适当砍除杂灌。水肥管理苗木移植后正常水分管理。移植后当年追肥2次,时间在5月和11月,可以施复合肥、有机肥,施肥方法采用沟施或穴施,也可以结合除草进行。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只需要在冬季沟施或穴施施肥一次,或者春季的阴雨天在苗下地面撒施复合肥一次。每次施肥的用肥量是总养分含量45%(N:15%、P2O5:15%、K2O:15%)的复合肥50kg/667m2或有机肥600kg/667m2。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有机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525的规定。修剪和整枝当枝条密集时,宜在冬季休眠期将弱枝、病枝和枯枝剪掉并适当整枝,控制冠幅在1.5m内。病虫害防治防治原则防治方法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提倡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科学应用化学防治技术。常见病虫害育苗期常见病害有枯枝病、茎基腐病,常见虫害有蚜虫、卷叶蛾、粉虱;种植期常见病害有枯枝病、茎基腐病等,常见虫害有尺蠖、六星黑点蠹蛾、卷叶蛾等。防治方法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的规定,病虫害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A。采收和产地初加工采收种植后4年~6年即可采收,全年均可采挖,以秋冬季为好,整株挖取。采收时清除直径小于1cm的小枝条和根须。产地初加工切片药材采收后运回清除杂质,枝条趁鲜及时切片,根部清洗干净泥沙后立即切片,清洗用水的水质需符合GB5749,切片厚度0.5cm~1.2cm,切片后及时晾晒或烘干。干燥晒干将切好的药材均匀摊放在洁净的晾晒场地,定期翻动晒干至水分不得超过13%。烘干如遇阴雨天气,可采用烘干设施烘干,烘干温度60℃,烘干时间为14h~16h,水分不得超过13%。包装和贮藏包装将晒干或烘干后检验合格的药材用编织袋或麻袋包装,包装应符合SB/T11182的规定。贮藏包装好的药材应存放在清洁、干燥、阴凉、通风、避光的仓库中,定期检查,防止虫蛀、霉变、腐烂、泛油等的发生,仓库温度控制在30℃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75%以下,不同批次等级药材分区存放。禁止磷化铝和二氧化硫熏蒸。有条件的仓库可采用现代气调贮藏方法,在包装或库内充氮或二氧化碳。产地仓库贮藏时间不应超过12个月。生产档案管理应建立包括种植地块位置、种源、使用肥料农药、收获、加工、销售去向记录等内容的生产档案,并完整保存5年。

(资料性)

岗梅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病虫害名称防治时期推荐防治方法枝枯病3月~8月喷施甲基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杀真菌剂对枝枯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如发生病害,应刮破病斑,施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药剂。按照农药标签使用。地衣病3月~5月严重时可用石灰乳液涂抹整个树干,或用波尔多液或氧氯化铜喷有地衣寄生的树干和枝条,按照农药标签使用。茎基腐病5月~8月采用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或代森锰锌等药剂灌根防治,按照农药标签使用。尺蠖12月~次年5月在1、2龄幼虫期的尺蠖可喷施核型多角形病毒、杀螟杆菌、多角体病毒制剂或苏芸金杆菌制剂等进行生物防治。3龄幼虫喷施灭幼脲、抑太保、苦参碱、印楝素等进行喷雾防治。按照农药标签使用。或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