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海南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1.(3分)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A.群居生活 B.会制作工具 C.会使用火 D.会人工取火2.(3分)有学者认为,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借一位大臣之口描述了嬴政的长相:“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有丑化、恶化秦始皇的偏向。据此可知()A.嬴政的相貌异于常人 B.历史叙述未必完全客观 C.司马迁能够秉笔直书 D.学者研究结论较为可靠3.(3分)史书记载,东晋南朝时期南渡人口总数有90万之多,约占南方总人口的1/6,这些南渡的人口主要集中于荆、扬二州的沿江一带,尤以三吴地区为多。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北方经济急剧衰退 B.政权并立政局动荡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3分)北宋立国之初,宋太祖就下《劝农诏》,督促各地臣民及时耕作;宋真宗时,下令推广占城稻在长江和淮河流域一带种植;宋神宗时颁布了农田水利法。这表明北宋农业发展的原因是()A.水利设施完善 B.统治者的重视 C.生产技术进步 D.社会环境稳定5.(3分)“核定关税率剥夺了中国的保护性关税,使得大量洋货涌入,将中国的手工业压挤到破产的境地,引起了社会动荡。”与材料所述“核定关税率”相关的条约签订双方是()A.清政府与英国 B.清政府与法国 C.清政府与俄国 D.清政府与日本6.(3分)除了创办军事工业外,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还着力推动创办矿业、电报业、邮政、铁路等行业。据此可知洋务运动()A.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B.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C.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7.(3分)陈云在向共产国际做的报告中写道:“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与材料有关的会议召开在()A.湖北汉口 B.福建古田 C.贵州遵义 D.浙江嘉兴8.(3分)20世纪30年代某报纸对当时日军某一侵华事件做如下细节记录。该事件具体发生在()十八日夜半:皇姑屯与辽宁总站间,日兵包围道房强取工具,毁路轨十九日上午八时:营口,日兵袭占车站,取去路款,缴路警械……A.1931年 B.1935年 C.1936年 D.1937年9.(3分)“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这种充满时代精神的口号直接反映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开展得益于()A.国际社会的积极援助 B.科学技术快速发展 C.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 D.市场经济的优越性10.(3分)某小组以示意图的方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部分内容。其中①处应填()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一国两制”11.(3分)海南是中国最南端的省份,人类的足迹很早就印刻在这片沃土上。目前在海南发现了大量的人类活动遗址,为研究石器时代的海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以下不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是()A.大港村遗址 B.付龙园遗址 C.风鸣村遗址 D.落笔洞遗址12.(3分)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伴随着鸦片战争以来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也进入海南。最先在琼州设领事的是()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13.(3分)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爱琴海的古希腊文明在文明早期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民主因素。但苏美尔文明和华夏文明最终走向国家集权,古希腊文明孕育出城邦民主。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早期文明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B.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影响有限 C.海洋文明发展成就领先于大河文明 D.民主制度只可能孕育于海洋文明14.(3分)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实行资本主义农场式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中世纪晚期及近代早期,他们及其延伸体乡绅控制了英国的地方事务。在村庄,他们被称为“头面人物”,是公共事务的领袖。材料中的“他们”最有可能生活在()A.租地农场 B.手工工场 C.自治城市 D.西欧庄园15.(3分)美国学者罗伯特•帕尔默把美国独立战争和同一时期发生在北大西洋东岸的政治事变结合起来,将18世纪最后40年命名为“民主革命的时代”。这一时期在北大西洋东岸的“政治事变”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16.(3分)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存在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下列对史事时间和空间表述完整的是()A.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B.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C.章西女王领导了印度民族大起义 D.1943年11月,中、英、美三国在开罗召开会议17.(3分)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英德法等国的主要进口货物由棕榈油、皮毛、丝、茶叶、咖啡变成铜、橡胶、石油、硝酸盐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国家殖民扩张 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18.(3分)恩格斯称赞《人间喜剧》说:“甚至在经济的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我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院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由材料可知()A.《人间喜剧》是文献史料 B.巴尔扎克塑造经典人物形象 C.文学作品反映历史变迁 D.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19.(3分)1964年,周恩来访问非洲时表示,他欣喜看到“几个世纪以来受尽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压迫和奴役的非洲人民已经觉醒起来,站起来了,他们决心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是世界上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与“站起来了”相关的是()A.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出现高涨 B.欧洲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C.亚洲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曲折 D.世界发达国家积极援助非洲20.(3分)如图漫画最有可能表达的主旨是()A.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B.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C.人口的数量增长过快 D.恐怖主义威胁了和平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21小题13分,22小题13分,23小题14分,共40分)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孟子曰:“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荀子曰:“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材料二: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时,秦朝已经拥有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东北部和广东大陆,西起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朝鲜半岛北部的辽阔疆域。而且秦朝在全国普遍实行郡县制,中央政府通过郡的行政长官郡守管辖所属各县的县令(或县长)。公元前221年在全国设立了36个郡,以后随着疆域的扩大和局部的调整,到秦朝末年全国约有50个郡,下辖近千个县。能在这样大的范围里建立起一个统一国家,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首次。秦朝开拓的疆域构成了此后历代中原王朝疆域的主体,成为中国统一的地理基础。——葛剑雄《疆域与人口》材料三:西汉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兴办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学……(太学)其教授选择德高博学的经师大儒担任,称博士……太学的教学内容都是儒家的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之外,《论语》《孝经》人人必修……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设立,在郡国称为学,县称为校……——摘编自长沙文史网《西汉儒家教育与官学模式的确立》请回答:(1)(4分)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孟子、荀子的共同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这些思想主张在当时的政治地位。(2)(4分)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开拓疆域的历史意义。(不得抄原文)(3)(5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时期教育的状况,并分析其影响。22.(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古西欧大事年表(部分)1020年,首次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对西班牙城市莱昂)1088年,“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1167年,牛津大学成立,40余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1296年,但丁成为弗洛伦萨百人会议(市议会性质)的成员1303年,法王腓力四世因向神职人员征税问题绑架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487年,都铎王朝的亨利七世通过斯托克之战镇压了贵族的叛乱1497年,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绘制完成1602年,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创作完成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其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从而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摘编自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材料三:请回答:(1)(4分)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中后期西欧社会发生的变化。(2)(4分)根据材料二,分析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原因,并结合史实说明英国是如何“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的。(3)(5分)历史上某一重大事件使欧洲政治版图发生了改变,根据材料三,指出该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并说明该事件前后欧洲政治版图发生变化的具体表现。23.(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①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②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④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⑤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请回答:(1)(6分)请根据上述材料,写出与之对应的相关英雄人物。(2)(8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以“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为主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史实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清晰)
2025年海南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CBCBADCACDD题号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ABDDCAA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1.(3分)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A.群居生活 B.会制作工具 C.会使用火 D.会人工取火【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考古学家发现较大且厚的灰烬层,这明显是使用火后留下的痕迹,说明北京人会使用火,C项符合题意;群居生活与灰烬层并无直接关联,灰烬层主要体现的是与火有关的信息,而不是体现居住方式,排除A项;会制作工具和灰烬层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灰烬层只能证明与火有关,不能直接表明会制作工具,排除B项;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但还不会人工取火,山顶洞人时期才掌握人工取火技术,排除D项。故选:C。2.(3分)有学者认为,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借一位大臣之口描述了嬴政的长相:“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有丑化、恶化秦始皇的偏向。据此可知()A.嬴政的相貌异于常人 B.历史叙述未必完全客观 C.司马迁能够秉笔直书 D.学者研究结论较为可靠【分析】本题考查《史记》,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解答】根据题干信息“有学者认为,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借一位大臣之口描述了嬴政的长相:‘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有丑化、恶化秦始皇的偏向”可得出历史叙述带有作者的强烈的主观色彩,未必完全客观,B项正确;“嬴政的相貌异于常人”不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排除A项;“司马迁能够秉笔直书”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学者研究结论较为可靠”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3.(3分)史书记载,东晋南朝时期南渡人口总数有90万之多,约占南方总人口的1/6,这些南渡的人口主要集中于荆、扬二州的沿江一带,尤以三吴地区为多。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北方经济急剧衰退 B.政权并立政局动荡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民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故C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对南方的影响,北方经济急剧衰退不符合题意,排除A;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并立政局动荡,但与题干强调的北民南迁的影响不符,排除B;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4.(3分)北宋立国之初,宋太祖就下《劝农诏》,督促各地臣民及时耕作;宋真宗时,下令推广占城稻在长江和淮河流域一带种植;宋神宗时颁布了农田水利法。这表明北宋农业发展的原因是()A.水利设施完善 B.统治者的重视 C.生产技术进步 D.社会环境稳定【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农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识读题干材料。【解答】根据题干信息,北宋皇帝下《劝农诏》,推广良种,颁布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工程,统治者积极劝课农桑,鼓励农业生产,这说明宋朝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B项正确;宋神宗时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并不能说明水利设施完善,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无法说明生产技术进步和社会环境稳定,排除CD项。故选:B。5.(3分)“核定关税率剥夺了中国的保护性关税,使得大量洋货涌入,将中国的手工业压挤到破产的境地,引起了社会动荡。”与材料所述“核定关税率”相关的条约签订双方是()A.清政府与英国 B.清政府与法国 C.清政府与俄国 D.清政府与日本【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材料核定关税率剥夺了中国的保护性关税,使得大量洋货涌入,将中国的手工业压挤到破产的境地,引起了社会动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故A正确;清政府与法国签订的条约没有涉及“核定关税率”,故B错误;清政府与俄国签订的条约没有涉及“核定关税率”,故C错误;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没有涉及“核定关税率”,故D错误。故选:A。6.(3分)除了创办军事工业外,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还着力推动创办矿业、电报业、邮政、铁路等行业。据此可知洋务运动()A.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B.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C.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洋务运动的作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创办矿业、电报业等近代行业,推动了中国经济、交通等领域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虎D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洋务运动结果是否达到“自强求富”,与题意无关,排除A;材料强调洋务派的实践行动,未体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一目的,排除B;洋务运动客观上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且材料无“阻碍”相关内容,排除C。故选:D。7.(3分)陈云在向共产国际做的报告中写道:“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与材料有关的会议召开在()A.湖北汉口 B.福建古田 C.贵州遵义 D.浙江嘉兴【分析】本题考查遵义会议,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材料“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正确;在湖北汉口展开的会议是1927年的八七会议,排除A;1929年召开于福建上杭的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排除B;中共一大的召开地点在浙江嘉兴,排除D。故选:C。8.(3分)20世纪30年代某报纸对当时日军某一侵华事件做如下细节记录。该事件具体发生在()十八日夜半:皇姑屯与辽宁总站间,日兵包围道房强取工具,毁路轨十九日上午八时:营口,日兵袭占车站,取去路款,缴路警械……A.1931年 B.1935年 C.1936年 D.1937年【分析】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十八日夜半:皇姑屯与辽宁总站间,日兵包围道房强取工具,毁路轨;十九日上午八时:营口,日兵袭占车站,取去路款,缴路警械”可知,该事件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时间均与九一八事变发生年份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9.(3分)“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这种充满时代精神的口号直接反映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开展得益于()A.国际社会的积极援助 B.科学技术快速发展 C.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 D.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分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A.题干“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未体现国际社会的援助,排除。B.题干“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无关,排除。C.题干中“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高涨,成为“一五”计划顺利发展的重要原因,符合题意。D.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当时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排除。故选:C。10.(3分)某小组以示意图的方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部分内容。其中①处应填()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一国两制”【分析】本题考查了祖国统一问题,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结合所学可知,香港、澳门回归以及解决台湾问题,我国采用的是“一国两制”的方式,D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做主,和香港、澳门回归以及解决台湾问题无关,排除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和材料无关,排除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与题意不符,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祖国统一问题,排除C。故选:D。11.(3分)海南是中国最南端的省份,人类的足迹很早就印刻在这片沃土上。目前在海南发现了大量的人类活动遗址,为研究石器时代的海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以下不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是()A.大港村遗址 B.付龙园遗址 C.风鸣村遗址 D.落笔洞遗址【分析】本题考查落笔洞遗址,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落笔洞遗址距今约10000年,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代表遗址,不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故D符合题意;ABC都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排除。故选:D。12.(3分)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伴随着鸦片战争以来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也进入海南。最先在琼州设领事的是()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A.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琼州(海口)被辟为通商口岸,并允许英、法等国在海口设立领事馆。咸丰十年(1860年),条约正式换文生效。咸丰十年(1860)英国在海口设立领事馆,排除。B.1843年,美国在海南设立领事,符合题意。C.1871年,法国在海南设立领事,排除。D.1899年,日本在海南设立领事,排除。故选:B。13.(3分)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爱琴海的古希腊文明在文明早期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民主因素。但苏美尔文明和华夏文明最终走向国家集权,古希腊文明孕育出城邦民主。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早期文明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B.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影响有限 C.海洋文明发展成就领先于大河文明 D.民主制度只可能孕育于海洋文明【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早期文明发展的特点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据题干材料“文明早期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民主因素“可知,这体现了早期文明的统一性;据题干材料“但苏美尔文明和华夏文明最终走向国家集权,古希腊文明孕育出城邦民主”体现了多样性,故选项A正确,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14.(3分)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实行资本主义农场式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中世纪晚期及近代早期,他们及其延伸体乡绅控制了英国的地方事务。在村庄,他们被称为“头面人物”,是公共事务的领袖。材料中的“他们”最有可能生活在()A.租地农场 B.手工工场 C.自治城市 D.西欧庄园【分析】本题考查资产阶级的萌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富裕农民、骑士等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租地农场主,生活在租地农场,不是手工工场、自治城市、西欧庄园,排除BCD。故选:A。15.(3分)美国学者罗伯特•帕尔默把美国独立战争和同一时期发生在北大西洋东岸的政治事变结合起来,将18世纪最后40年命名为“民主革命的时代”。这一时期在北大西洋东岸的“政治事变”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分析】本题考查了法国大革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年,正值18世纪的末期,与题目描述的时间段相符。此外,法国大革命是一次重大的民主革命,与“民主革命的时代”这一描述高度吻合,B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世纪,具体是从1640年到1688年。这明显早于题目所指的18世纪最后40年,排除A;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远晚于题目所描述的18世纪最后40年,排除C;明治维新是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同样远晚于题目所描述的时间段,排除D。故选:B。16.(3分)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存在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下列对史事时间和空间表述完整的是()A.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B.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C.章西女王领导了印度民族大起义 D.1943年11月,中、英、美三国在开罗召开会议【分析】本题考查开罗会议,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943年11月,中、英、美三国在开罗召开会议,史事时间和空间表述完整。故D符合题意;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章西女王领导了印度民族大起义都缺少时间表述,排除AC;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缺少空间表述,排除B。故选:D。17.(3分)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英德法等国的主要进口货物由棕榈油、皮毛、丝、茶叶、咖啡变成铜、橡胶、石油、硝酸盐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国家殖民扩张 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19世纪中期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这时期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侵略方式是商品输出,因此主要进口皮毛、丝绸等,而在19世纪末期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随着重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矿产,因此这些国家主要进口铜、橡胶、石油等,说明这一时期西欧国家工业化深入发展,即工业化纵深发展,这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商业进口产品变化,D项正确;殖民扩张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后,且与进口矿石等无关,排除A项;材料进口的矿物等与工业发展相关,与马克思主义无关,排除B项;现代工厂制度确立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C项。故选:D。18.(3分)恩格斯称赞《人间喜剧》说:“甚至在经济的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我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院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由材料可知()A.《人间喜剧》是文献史料 B.巴尔扎克塑造经典人物形象 C.文学作品反映历史变迁 D.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学作品反映历史变迁,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据“甚至在经济的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可知,这涉及的是法国大革命的史实,据“我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院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可知,《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故题干材料体现了文学作品反映历史变迁,C项正确;《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不是文献史料,排除A项;“巴尔扎克塑造经典人物形象”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托尔斯泰是俄国的伟大作家,与《人间喜剧》无关,排除D项。故选:C。19.(3分)1964年,周恩来访问非洲时表示,他欣喜看到“几个世纪以来受尽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压迫和奴役的非洲人民已经觉醒起来,站起来了,他们决心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是世界上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与“站起来了”相关的是()A.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出现高涨 B.欧洲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C.亚洲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曲折 D.世界发达国家积极援助非洲【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出现高涨的相关史实,“1964年”“非洲”“几个世纪以来受尽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压迫和奴役的非洲人民已经觉醒起来,站起来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二战以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出现高涨,纷纷争得民族独立,这些国家站起来了。A项正确;题干材料是说非洲独立运动,“欧洲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项;“亚洲民族民主运动”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项;题干材料是说非洲独立运动,“世界发达国家积极援助非洲”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A。20.(3分)如图漫画最有可能表达的主旨是()A.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B.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C.人口的数量增长过快 D.恐怖主义威胁了和平【分析】本题考查霸权主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漫画中提到的使“山姆大叔忙坏了”的事有阿富汗战争、巴以冲突、中东问题等等,都属于地区冲突问题,代表着山姆大叔的美国到处充当国际警察的做法,实质是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奉行霸权主义政策,到处插手世界各地区事务,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美国奉行霸权主义政策,到处插手地区冲突,没有体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或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排除BC项;材料体现的是美国奉行霸权主义政策,不是恐怖主义,排除D。故选:A。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21小题13分,22小题13分,23小题14分,共40分)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孟子曰:“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荀子曰:“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材料二: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时,秦朝已经拥有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东北部和广东大陆,西起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朝鲜半岛北部的辽阔疆域。而且秦朝在全国普遍实行郡县制,中央政府通过郡的行政长官郡守管辖所属各县的县令(或县长)。公元前221年在全国设立了36个郡,以后随着疆域的扩大和局部的调整,到秦朝末年全国约有50个郡,下辖近千个县。能在这样大的范围里建立起一个统一国家,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首次。秦朝开拓的疆域构成了此后历代中原王朝疆域的主体,成为中国统一的地理基础。——葛剑雄《疆域与人口》材料三:西汉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兴办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学……(太学)其教授选择德高博学的经师大儒担任,称博士……太学的教学内容都是儒家的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之外,《论语》《孝经》人人必修……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设立,在郡国称为学,县称为校……——摘编自长沙文史网《西汉儒家教育与官学模式的确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孟子、荀子的共同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这些思想主张在当时的政治地位。(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开拓疆域的历史意义。(不得抄原文)(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时期教育的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分析】本题以三则材料为背景依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解答】(1)主张:依据材料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可以得出三人均主张仁政、爱民。地位: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儒家的这些思想在当时不能适应时代和统治者的需要,因此不被统治者重视。(2)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一“公元前221年在全国设立了36个郡,以后随着疆域的扩大和局部的调整,到秦朝末年全国约有50个郡,下辖近千个县。能在这样大的范围里建立起一个统一国家,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首次。秦朝开拓的疆域构成了此后历代中原王朝疆域的主体,成为中国统一的地理基础”可知,秦朝开拓疆域的历史意义是秦朝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建立起一个统一国家,构成了此后历代中原王朝疆域的主体,为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状况: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时期教育的特点是教科书是以五经为主的儒家经典,教官是五经博士,官办最高学府是太学,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设立,在郡国称为学,县称为校。影响:根据所学可知,提高儒学地位,使其逐渐独尊,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2000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流派。22.(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古西欧大事年表(部分)1020年,首次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对西班牙城市莱昂)1088年,“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1167年,牛津大学成立,40余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1296年,但丁成为弗洛伦萨百人会议(市议会性质)的成员1303年,法王腓力四世因向神职人员征税问题绑架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487年,都铎王朝的亨利七世通过斯托克之战镇压了贵族的叛乱1497年,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绘制完成1602年,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创作完成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其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从而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摘编自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材料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中后期西欧社会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分析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原因,并结合史实说明英国是如何“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的。(3)历史上某一重大事件使欧洲政治版图发生了改变,根据材料三,指出该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并说明该事件前后欧洲政治版图发生变化的具体表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世纪后期欧洲社会的变化、新航路的开辟、一战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解答】(1)变化:根据材料一“首次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对西班牙城市莱昂)”可得出,城市自治运动的兴起;根据材料一“‘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可得出,大学的建立;根据材料一“都铎王朝的亨利七世通过斯托克之战镇压了贵族的叛乱”可得出,国王与贵族之间的权力斗争;根据材料一“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绘制完成”可得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等。(2)原因:根据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可知,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史实:根据材料二“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其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从而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殖民扩张和自由贸易政策,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3)根本原因:根据材料三一战前后欧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喷泉维修施工合同
- 厂房门窗工程承包合同
- 网络安全行业风险防范实战指南
- 天津汽车抵押借款合同
- 保证金质押担保合同
- 药物治疗了吗复习试题及答案
- 略读实践课《昆虫备忘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公园喷灌安装合同范本
- 承包沙场劳务合同范本
- 股东股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4国考公务员考试题及行测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焦作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GB/T 15597.2-2024塑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 金相试题完整版本
- 营运能力分析国外研究现状
- SH/T 3115-2024 石油化工管式炉轻质浇注料衬里工程技术规范(正式版)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基础巩固与能力提升练习-解析版
-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 课件
- 西北政法大学课件模板
- 碎石技术供应保障方案
- 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