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设计 第十一章 极地地区_第1页
2025年春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设计 第十一章 极地地区_第2页
2025年春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设计 第十一章 极地地区_第3页
2025年春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设计 第十一章 极地地区_第4页
2025年春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设计 第十一章 极地地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教学课题第十一章《极地地区》教学内容冰雪覆盖的地区科学考察的宝地保护极地环境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和地图描述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认识两地形成的独特自然环境特征,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运用资料分析两极地区是科学考察宝地的原因,认识我国的几个科考站,知道两极地区科学考察的现状。(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运用资料了解两极的生态环境问题,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知道极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3.说出极地地区主要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教学难点1.认识极地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2.了解极地科学考察的价值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辅助材料与手段多媒体课件读图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综合分析、归纳总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秦岭站》,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观看视频,说出自己所获得的信息。教学过程探究一:冰雪覆盖的地区寒冷、遥远、神秘,这可能是极地地区留给我们的印象。极地地区包括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地区。1.南极地区读图:(1)指图说出环绕南极大陆的大洋。(2)描绘南极圈,说明南极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读南极地区地形剖面图和世界七大洲平均高原比较图。出示南极地区气候资料2.北极地区读图:在北极地区地图上,用红笔描出北极圈,找出北冰洋及周边的大洲。概括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北极地区气候资料图思与学: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冷得多归纳总结: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原因3.独特的生物(1)南极地区代表动物企鹅(2)北极地区代表动物北极熊活动:比较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探究二:科学考察的宝地1.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1)科学考察的价值(2)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我国南极科学考察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已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活动:了解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1)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1-2月?(2)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的中国科学家,对南极科学考察的科学价值有一段形象的比喻。阅读之后,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南极科学考察的价值。思与学:为什么泰山科考站要设计成架空的碟形造型2.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北极地区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4。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渔业、油气开采规模逐渐扩大,航运旅游业等悄然兴起。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也越来越频繁,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规模远远超过南极地区。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科学考察站-黄河站。活动:(3)收集有关资料,简要说明北极科学考察的价值。探究三:保护极地环境1.环境问题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自行恢复。随着人类不断深人涉足,极地地区不再是一片净土,极地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2.保护措施保护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球的通力合作。活动:认识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为保护北极熊的家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么?以“保护极地,人人有责为主题,举办一场演讲活动。读图分析:(1)标画相关地理事物。按照顺时针: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2)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南极大陆是南极地区的主体,覆盖着2000多米厚的冰层,有“冰雪高原”之称。南极洲是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干燥、烈风。读图分析: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风速较小。分析总结:企鹅:前肢已经退化成游泳的鳍状肢;为了抵御严寒,我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保护层。北极熊:体长有3米多,体亚达300千克。我的毛皮防水,皮下脂肪又厚,所以特别不怕冷。对比分析:南极地区:被称为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独特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1)此时南极地区为暖季,气温较高,风速较小,有极昼现象。(2)同学甲: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同学乙:南极科考领域的不断纵深发展,对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激励民族精神、展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政治意义。分析总结:防风、保温、防积雪掩埋。畅所欲言:科研价值:研究北极可以帮助强化对北极的科学认知,服务于极地保护和利用。通过北极科考,可以获取北极气候变化的第一手观测资料,更准确地预测北极气候变化趋势以及对气候环境的影响。经济价值:北极航道的开通将极大地缩短国际贸易的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此外,北极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矿物和渔业资源等。生态价值: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全球气候系统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北极科考,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分析问题: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地区的冰川、海冰消融速度加快;石油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石油泄漏,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过度捕杀鲸、海豹等极地野生动物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开展极地旅游,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国际社会制定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等条例,保护人类共有的极地。课堂小结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教学反思1.学生通过阅读极地地形图和景观图片等资料,归纳总结两极地区在地形、气候、动物等方面的差异。使用两极地区气候资料来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能较好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