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纤维与纺织品设计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纺织纤维与纺织品设计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纺织纤维与纺织品设计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纺织纤维与纺织品设计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纺织纤维与纺织品设计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纺织纤维与纺织品设计作业指导书Thetitle"TextileFiberandTextileDesignGuideline"referstoacomprehensivedocumentdesignedtoassistprofessionalsandstudentsinthefieldoftextiles.Thisguideservesasafoundationalreferenceforunderstandingthevarioustypesoffibers,theirproperties,andhowtheycanbeutilizedincreatinginnovativetextiledesigns.Itisparticularlyusefulfordesigners,engineers,andstudentspursuingdegreesinfashion,textileengineering,orrelateddisciplines,providingthemwiththeknowledgenecessarytodevelophigh-quality,aestheticallypleasing,andfunctionalfabrics.Theapplicationofsuchaguidelinespansawiderangeofindustries,includingfashion,hometextiles,industrialtextiles,andevenhealthcare.Itisinvaluableforthoseinvolvedinproductdevelopment,fromselectingappropriatefibersforspecificapplicationstounderstandingthedesignprinciplesthatenhancethedurabilityandcomfortoftextiles.Thedocumentisalsobeneficialforresearchersexploringnewmaterialsandproductiontechniques.Inadherencetothe"TextileFiberandTextileDesignGuideline,"usersareexpectedtogainathoroughunderstandingoffibertypes,theircharacteristics,andthemethodsforblendingandprocessingthem.Theguidelineoutlinesthestepsforcreatingeffectivetextiledesigns,emphasizingtheimportanceofconsideringfactorssuchascolor,pattern,texture,andfunctionality.Byfollowingtheguidelines,designersandengineerscanoptimizetheirprocessesandensuretheproductionofsuperiortextileproducts.纺织纤维与纺织品设计作业指导书详细内容如下:第一章纺织纤维概述1.1纺织纤维的分类纺织纤维是构成纺织品的基本单元,根据其来源、结构和性质,纺织纤维可分为以下几类:1.1.1天然纤维天然纤维来源于自然界,包括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植物纤维主要包括棉、麻、丝、毛等;动物纤维主要包括羊毛、兔毛、骆驼毛、羊绒等;矿物纤维主要包括石棉、云母等。1.1.2化学纤维化学纤维是利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制成的纤维。根据原料来源,化学纤维可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人造纤维主要包括粘胶、醋酸纤维、氨纶等;合成纤维主要包括聚酯、聚酰胺、聚丙烯腈等。1.1.3复合纤维复合纤维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特定的加工方法制成的纤维。复合纤维具有多种纤维的优点,可根据需要调整纤维的功能。1.2纺织纤维的功能纺织纤维的功能直接影响着纺织品的品质和应用领域。以下为纺织纤维的主要功能:1.2.1物理功能1.2.1.1纤维长度:纤维长度对纺织品的可纺性和成品质量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纤维长度越长,可纺性越好,成品质量越高。1.2.1.2纤维细度:纤维细度是纤维粗细程度的度量,对纺织品的手感、透气性等功能有影响。纤维细度越小,手感越柔软,透气性越好。1.2.1.3纤维强度:纤维强度是纤维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对纺织品的使用寿命和耐磨性有重要影响。1.2.1.4纤维弹性:纤维弹性是指纤维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去掉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能力。弹性好的纤维,纺织品具有较好的保形性和舒适度。1.2.2化学功能1.2.2.1稳定性:纤维的稳定性是指纤维在特定条件下抵抗化学变化的能力。稳定性好的纤维,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化学变化,有利于提高纺织品的质量。1.2.2.2耐腐蚀性:纤维的耐腐蚀性是指纤维抵抗酸、碱、盐等腐蚀性物质的能力。耐腐蚀性好的纤维,在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较好的功能。1.2.2.3耐热性:纤维的耐热性是指纤维在高温环境下保持功能稳定的能力。耐热性好的纤维,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纺织品。1.2.3生物功能1.2.3.1舒适性:纤维的舒适性是指纤维对皮肤产生的刺激程度。舒适性好的纤维,制成的纺织品穿着舒适,对皮肤友好。1.2.3.2抗菌性:纤维的抗菌性是指纤维抵抗微生物生长的能力。抗菌性好的纤维,制成的纺织品具有较好的卫生功能。1.2.3.3保暖性:纤维的保暖性是指纤维在低温环境下保持温度的能力。保暖性好的纤维,制成的纺织品具有较好的保暖效果。第二章天然纤维2.1棉纤维2.1.1棉纤维概述棉纤维是来源于棉花植物的种子纤维,属于天然纤维素纤维。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柔软性和保暖性。棉纤维在我国纺织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各类纺织品的制造。2.1.2棉纤维的品种与特性(1)细绒棉:细绒棉纤维细长,手感柔软,吸湿性好,强度较高,适用于制作高档纺织品。(2)粗绒棉:粗绒棉纤维粗短,手感较硬,吸湿性较差,强度较低,适用于制作一般纺织品。2.1.3棉纤维的加工与应用棉纤维经过梳棉、并条、纺纱等工艺加工,可制成各类棉纱,进而用于织造、针织等工序,生产出各种棉纺织品,如棉布、棉线、棉衣等。2.2麻纤维2.2.1麻纤维概述麻纤维是来源于麻类植物的茎皮纤维,属于天然纤维素纤维。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耐磨性和抗腐蚀性。麻纤维在我国纺织工业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应用于各类纺织品的制造。2.2.2麻纤维的品种与特性(1)亚麻纤维:亚麻纤维细长,手感较硬,吸湿性好,强度较高,适用于制作高档纺织品。(2)黄麻纤维:黄麻纤维粗短,手感较硬,吸湿性较差,强度较低,适用于制作一般纺织品。2.2.3麻纤维的加工与应用麻纤维经过脱胶、梳理、并条、纺纱等工艺加工,可制成各类麻纱,进而用于织造、针织等工序,生产出各种麻纺织品,如麻布、麻线、麻衣等。2.3羊毛纤维2.3.1羊毛纤维概述羊毛纤维是来源于羊类的毛发纤维,属于天然蛋白质纤维。其主要成分为角蛋白,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吸湿性、弹性及抗皱性。羊毛纤维在我国纺织工业中占有一定地位,广泛应用于各类冬季纺织品的制造。2.3.2羊毛纤维的品种与特性(1)细羊毛:细羊毛纤维细长,手感柔软,保暖性好,适用于制作高档纺织品。(2)粗羊毛:粗羊毛纤维粗短,手感较硬,保暖性较差,适用于制作一般纺织品。2.3.3羊毛纤维的加工与应用羊毛纤维经过洗毛、梳毛、并条、纺纱等工艺加工,可制成各类羊毛纱,进而用于织造、针织等工序,生产出各种羊毛纺织品,如羊毛衫、羊毛袜、羊毛围巾等。2.4丝纤维2.4.1丝纤维概述丝纤维是来源于蚕宝宝的丝腺分泌物,属于天然蛋白质纤维。其主要成分为丝素,具有良好的光泽、手感柔软、保暖性和吸湿性。丝纤维在我国纺织工业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广泛应用于各类高级纺织品的制造。2.4.2丝纤维的品种与特性(1)桑蚕丝:桑蚕丝纤维细长,手感柔软,光泽度高,适用于制作高档纺织品。(2)柞蚕丝:柞蚕丝纤维粗短,手感较硬,光泽度较低,适用于制作一般纺织品。2.4.3丝纤维的加工与应用丝纤维经过煮练、漂白、脱胶、梳理、并条、纺纱等工艺加工,可制成各类丝纱,进而用于织造、针织等工序,生产出各种丝纺织品,如丝绸、丝巾、丝袜等。第三章化学纤维3.1再生纤维3.1.1概述再生纤维,又称为再生纤维素纤维,是指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通过化学或生物技术方法处理后,再的一种纤维。其主要特点是原料来源广泛,可生物降解,对环境友好。3.1.2分类再生纤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粘胶纤维:以天然棉、麻等纤维素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后制成的一种人造纤维。(2)醋酸纤维:以天然棉、麻等纤维素为原料,经醋酸化处理后制成的一种人造纤维。(3)铜氨纤维:以天然棉、麻等纤维素为原料,经铜氨溶液处理后制成的一种人造纤维。3.1.3功能特点再生纤维具有以下功能特点:(1)吸湿性好:再生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穿着舒适。(2)柔软性:再生纤维质地柔软,具有良好的手感。(3)可染色性:再生纤维易于染色,颜色鲜艳。(4)生物降解性:再生纤维在自然条件下可生物降解,对环境友好。3.2合成纤维3.2.1概述合成纤维,又称人造纤维,是指以石油、天然气等化学原料为原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一种纤维。合成纤维具有原料丰富、成本低、功能优越等特点。3.2.2分类合成纤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聚酯纤维:如涤纶、腈纶等。(2)聚酰胺纤维:如尼龙、氨纶等。(3)聚乙烯醇纤维:如维尼纶等。(4)聚丙烯纤维:如丙纶等。3.2.3功能特点合成纤维具有以下功能特点:(1)强度高:合成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良好。(2)抗腐蚀性:合成纤维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不易受到酸碱等化学物质的侵蚀。(3)轻量化:合成纤维密度小,质地轻,适合制作轻量化产品。(4)保暖性:部分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保暖功能,如腈纶等。3.3功能性化学纤维3.3.1概述功能性化学纤维是指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学纤维,如导电纤维、抗菌纤维、远红外纤维等。功能性化学纤维在纺织、服装、家居、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3.3.2分类功能性化学纤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导电纤维:具有导电功能的化学纤维,可用于制作防电磁辐射、抗静电产品。(2)抗菌纤维:具有抗菌功能的化学纤维,可用于制作抗菌服装、家居纺织品等。(3)远红外纤维:具有远红外辐射功能的化学纤维,可用于制作保暖内衣、保健产品等。3.3.3功能特点功能性化学纤维具有以下功能特点:(1)特殊功能:功能性化学纤维具有特定的功能,如导电、抗菌、远红外等。(2)优异的物理功能:功能性化学纤维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等物理功能。(3)良好的加工功能:功能性化学纤维易于加工,可应用于各种纺织品的生产。(4)环保性:部分功能性化学纤维具有环保功能,如生物降解、低毒害等。第四章纺织纤维加工4.1纺纱工艺纺纱工艺是纺织纤维加工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将纺织纤维加工成具有一定线密度、强度和均匀度的纱线。纺纱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开松:将纺织纤维原料进行开松,使其成为单纤维状态,为后续加工创造条件。(2)梳理:通过梳理设备,将开松后的纤维进行排列、分离和除杂,提高纤维的均匀度。(3)并条:将梳理后的纤维合并成多根并条,以增加纤维的线密度。(4)粗纱:将并条进行粗纱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线密度和强度的粗纱。(5)细纱:将粗纱进行细纱加工,使其线密度达到所需的要求,形成具有一定细度的细纱。(6)络筒:将细纱绕制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纱筒,便于后续加工。4.2织造工艺织造工艺是将纱线加工成布料的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整经:将经纱进行整理,使其具有一定的线密度、强度和均匀度。(2)穿经:将整理好的经纱按照一定的顺序穿设到织机上。(3)纬纱准备:将纬纱进行整理,使其满足织造要求。(4)开口:在织造过程中,使经纱形成开口,为纬纱通过创造条件。(5)投纬:将纬纱投入到开口处,与经纱交织。(6)打纬:将纬纱打紧,使其与经纱紧密交织。(7)卷取:将织好的布料卷取下来,完成织造过程。4.3非织造工艺非织造工艺是将纺织纤维加工成非织造布的环节,与传统的织造工艺相比,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用途广泛等特点。非织造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开松:将纺织纤维原料进行开松,使其成为单纤维状态。(2)梳理:通过梳理设备,将开松后的纤维进行排列、分离和除杂。(3)成网:将梳理后的纤维铺制成一定厚度的纤维网。(4)加固: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纤维网加固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的非织造布。(5)后整理:根据用途和功能要求,对非织造布进行后整理,如涂层、复合、烫光等。(6)卷取:将加工好的非织造布卷取下来,完成非织造工艺。第五章纺织品设计基础5.1纺织品设计原则纺织品设计作为纺织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原则是保证产品符合市场需求、体现美学价值、实现技术可行性的基础。纺织品设计应遵循功能性原则,即根据产品用途和用户需求,保证纺织品具备相应的物理、化学功能。遵循美观性原则,通过色彩、图案、纹理等元素,使纺织品具有视觉吸引力。遵循创新性原则,不断摸索新型纤维、工艺、设计理念,提高产品竞争力。5.2纺织品设计要素纺织品设计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料选择:根据产品用途和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纤维原料,如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等。(2)组织结构:根据产品风格和功能需求,设计合理的织物组织结构,如平纹、斜纹、缎纹等。(3)色彩配置:根据市场需求和审美趋势,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体现产品的美感。(4)图案设计:运用图案设计手法,如几何图形、花卉、动物等,丰富产品视觉效果。(5)工艺技术:根据产品功能和成本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如印花、染色、烫金等。5.3纺织品设计方法纺织品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调研: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流行趋势和竞争对手情况,为设计提供依据。(2)灵感来源:从自然、艺术、文化等领域汲取灵感,激发设计创意。(3)设计方案:根据设计原则和要素,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案,包括原料、组织结构、色彩、图案等。(4)样品制作: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实物样品,以检验设计的可行性和效果。(5)修改完善:根据样品试制和用户反馈,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直至满足市场需求。(6)批量生产:将成熟的设计方案投入批量生产,实现产品商业化。第六章纺织品图案设计6.1图案设计原则纺织品图案设计是纺织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遵循美学原则:在图案设计中,要注重色彩、形状、线条和空间的和谐统一,使图案具有美感。(2)符合市场需求:了解消费者需求,关注流行趋势,结合时尚元素,使图案具有市场竞争力。(3)突出主题:设计时应明确主题,通过图案的创意和表现手法,传达出设计者的意图。(4)注重文化内涵:在图案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等元素,体现文化底蕴。(5)创新设计:不断尝试新的设计理念、表现手法和技术,使图案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6.2图案设计技巧(1)色彩搭配:合理运用色彩,使图案色彩丰富、和谐,提高视觉效果。(2)形状创意:巧妙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创作出富有变化的形状。(3)线条运用:灵活运用线条,表现图案的动感、节奏感和空间感。(4)空间布局:合理安排图案的空间布局,使整体设计更加协调。(5)技术应用:掌握一定的图案设计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等,提高设计效率。6.3图案设计实例以下为几个典型的图案设计实例:(1)实例一:以传统元素为主题的图案设计设计者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运用传统图案如福、寿、喜等,结合现代设计手法,创作出一款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纺织品图案。(2)实例二:以自然元素为主题的图案设计设计者以大自然为灵感来源,运用植物、动物等自然元素,创作出一款充满生命力的纺织品图案。(3)实例三:以抽象元素为主题的图案设计设计者运用抽象的图形、线条和色彩,创作出一款具有现代感的纺织品图案,表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4)实例四:以时尚元素为主题的图案设计设计者关注时尚潮流,运用流行的图案元素,如几何图形、字母等,创作出一款富有时尚感的纺织品图案。第七章纺织品色彩设计7.1色彩设计原理纺织品色彩设计是纺织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7.1.1色彩三要素色彩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和纯度。色相是指色彩的名称,如红、黄、蓝等;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在进行纺织品色彩设计时,需充分考虑这三个要素的搭配与平衡。7.1.2色彩对比与调和色彩对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彩在视觉上的差异。色彩对比可分为明度对比、色相对比和纯度对比。色彩调和是指使色彩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在进行色彩设计时,要掌握对比与调和的规律,使纺织品色彩既富有变化,又具有统一感。7.1.3色彩心理效应色彩心理效应是指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的影响。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心理效应,如红色具有热情、活泼的感觉,蓝色具有冷静、沉着的感觉。在纺织品色彩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色彩心理效应,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7.2色彩搭配技巧7.2.1色彩搭配原则色彩搭配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主色调明确:纺织品色彩设计应有一个明确的主色调,以突出设计主题。(2)色彩平衡:色彩搭配要注重平衡,避免过于突兀或单调。(3)色彩层次感:通过明度、色相和纯度的变化,使纺织品色彩具有层次感。(3)色彩节奏感:色彩搭配要有节奏感,使视觉体验更加丰富。7.2.2色彩搭配方法(1)近似色搭配:近似色搭配是指在色环上相邻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彩进行搭配,如红橙、黄绿等。(2)对比色搭配:对比色搭配是指在色环上相对位置的色彩进行搭配,如红与绿、蓝与橙等。(3)互补色搭配:互补色搭配是指在色环上相对位置的色彩进行搭配,且两种色彩互为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等。7.3色彩设计实例以下为几个典型的纺织品色彩设计实例:7.3.1儿童纺织品儿童纺织品色彩设计以鲜艳、活泼为主,可运用红、黄、蓝等原色进行搭配。在设计中,可结合图案、纹样,使纺织品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7.3.2家居纺织品家居纺织品色彩设计以温馨、舒适为主,可运用米色、灰色、蓝色等柔和色调。在设计中,可通过明度、纯度的变化,使家居纺织品更具层次感和温馨氛围。7.3.3时尚纺织品时尚纺织品色彩设计以时尚、潮流为主,可运用流行色、撞色等搭配手法。在设计中,要注重色彩与款式、材质的协调,使纺织品更具时尚感。第八章纺织品组织结构设计8.1组织结构设计原则纺织品组织结构设计是纺织品设计的重要环节,其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使用要求:根据纺织品的使用场合和功能需求,合理选择组织结构,保证纺织品具有优异的服用功能。(2)体现美观性: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注重纺织品的外观设计,使其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3)考虑生产成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4)适应加工工艺:根据纺织品的加工工艺特点,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以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5)环保理念:在纺织品组织结构设计中,关注环保问题,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和生产工艺。8.2组织结构设计方法纺织品组织结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借鉴法: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纺织品组织结构设计案例,分析其特点,结合自身需求进行创新设计。(2)分析法:对纺织品的使用要求、外观风格、生产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合适的组织结构。(3)模拟法: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模拟纺织品组织结构,预测其功能和外观,优化设计方案。(4)实验法:通过实验手段,对纺织品组织结构进行测试,验证其功能和外观,为设计提供依据。8.3组织结构设计实例以下为几种常见的纺织品组织结构设计实例:(1)机织布:以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为原料,采用平纹、斜纹、缎纹等组织结构,设计出具有不同风格和功能的机织布。(2)针织布:以棉、丝、毛等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为原料,采用纬平针、经平针、罗纹等组织结构,设计出具有良好弹性和舒适性的针织布。(3)非织造布:以化学纤维或天然纤维为原料,采用针刺、水刺、热粘合等工艺,设计出具有不同功能的非织造布。(4)复合纺织品:将不同组织结构的纺织品进行复合,如将机织布与针织布复合,设计出具有优异功能的复合纺织品。(5)功能纺织品:根据特定功能需求,采用特殊组织结构设计,如防水、透气、保暖等功能性纺织品。第九章纺织品功能设计9.1功能性纺织品概述功能性纺织品是指在传统纺织品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赋予纺织品一种或多种特殊功能,以满足现代生活、工业、医疗、防护等领域的特殊需求。功能性纺织品可分为物理功能性纺织品、化学功能性纺织品和生物功能性纺织品三大类。物理功能性纺织品主要包括抗静电、防水、防油、防紫外线、保暖等功能;化学功能性纺织品主要包括抗菌、防螨、消臭等功能;生物功能性纺织品主要包括生物降解、生物相容等功能。9.2功能性纺织品设计方法9.2.1设计原则功能性纺织品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实用性:保证纺织品的基本使用功能,满足消费者对舒适、美观等基本需求。(2)安全性:保证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不对人体产生危害,符合相关安全标准。(3)创新性:结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现纺织品功能的创新。(4)环保性:注重环保,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提高产品可回收性。9.2.2设计流程(1)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分析市场需求,确定设计方向。(2)功能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和设计方向,选择合适的纺织品功能。(3)材料选择:根据所选功能,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纤维、面料和辅料。(4)工艺设计:结合材料功能和功能需求,设计合理的生产工艺。(5)样品制作:根据设计方案制作样品,进行功能测试和改进。(6)批量生产:在样品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批量生产。9.3功能性纺织品设计实例实例一:抗紫外线纺织品设计设计目标:实现纺织品对紫外线的有效防护。材料选择:采用具有抗紫外线功能的纤维,如聚酯纤维、锦纶等。工艺设计:采用特殊整理技术,将抗紫外线剂均匀涂覆在纤维表面。功能测试: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紫外线透过率测试,保证纺织品抗紫外线功能达标。实例二:抗菌纺织品设计设计目标:实现纺织品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材料选择:采用具有抗菌功能的纤维,如竹纤维、壳聚糖纤维等。工艺设计:采用共混、复合、涂层等工艺,将抗菌剂与纤维结合。功能测试: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抗菌功能测试,保证纺织品抗菌效果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