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第1课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L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激发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重点、难点
重点:
1.识记本课生字,书写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突破方法:
1.学生自主识字,仔细观察笔画、偏旁的位置,通过临写、示范书写
等方式熟悉生字的书写。
2.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难点: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首诗描写的大自然
的景物以及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突破方法:学生看图说话,组织语言描述古诗中的情景。
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点拨法。
学法:体验法、自读自悟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惠、
崇、芦、芽、短"9个生字。
2.学习古诗《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理
解古诗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春天生机勃勃的景
象,感受两首古诗所带来的不同美感。
一、创设情境,谚语导入
师:一年之际在于(),一日之际在于()0
句谚语告诉我们春天怎么样?(春回大地万
。春天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教师用多
某体课件出春天的图片)
吉合你们看的和以往的积累说说你们知道的
曲写春天的句。
;口识链接:
碧玉妆万条垂下绿丝绦。
竹外桃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色满关-枝红杏出墙来。
草长莺拂堤杨柳醉春烟。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要求读正确。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3.教师指名读一首诗,帮助正音。
4、引生细品:现在,请大家默读这两首诗,比较一下,你
们更喜欢哪一首?
二、古诗学习,了解大意吻感受春之美
L学生齐读古诗《绝句》。
(1)师:杜甫的诗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
画了什么?
生:江山、花草、泥、燕了、沙、鸳鸯。
(2)师追问:分别来说一说,这些景物都是怎样的呢?
如:
(温暖、柔和、明亮)的阳光
(柔柔、温暖、轻柔)的春风
(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火红、金黄、雪白)的花
(嫩绿、绿油油嫩嫩)的草
这么美好的春色,诗中写道:“迟日江山(
),春风花草()。
(3)师:诗中还有气味呢,你们知道是什么气味吗?
生:香味。
(4)师:这春天的景色真是(美丽如画),把小动物们也
吸引出来了O
学生齐读第3、4句,把握节奏,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师引
导学生想象画面。
(5)师: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飞来飞去?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请大声读出来。
诗句中的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请
大声读出来。
(6)师:这一飞一睡,一动一静,让这个春天充满生机而
又自然和谐。
惠崇春江晚景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春江晚景》图,简介背景,揭
示课题。
(1)简介惠崇。
惠崇: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
动物。
(2)了解《春江晚景》图的内容。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惠崇春
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所写
的题画诗。
3,理解诗句,深人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画面。
①认识篓蒿、芦芽、河豚。
篓蒿:背面密生灰白色细毛,花冠筒状,淡黄色的多年生
草本植物。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一种鱼。河豚生活
在海中,也有些进入江河,每年春天会逆江而
上,在淡水中产卵。
②抓住诗中的具体景物,展开丰富的想象。
a.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b.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
(3)师;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桃花刚
开、鸭子戏水、篓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
里钻出)
(4)师: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不是,是诗
人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4.小结°
(1)师:读了这首诗,你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诗人抓住了画面
上的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篓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
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
赞美之情)
(2)师:“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看不到。这是
诗人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
春江水暖、篓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三、指导生字书写
1.教师组织学生认读生字、观察生字结构。
2.学生描红,说说写字的注意事项。
3.教师讲解,范写。注意“融、燕、鸳、鸯、惠、崇、芦、芽、短”
的书写。
4.学生临摹,教师巡视。
5.学生进行写字展评。
四、拓展总结,默写古诗
L拓展:江山如画,历代诗人为之陶醉,并留下许多经典之作。像这
样赞美春天的古诗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在课后再去搜集并朗读。
2,默写古诗《绝句》,想象画面。
板书设计
绝句
【唐】杜甫
迟目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课时作业
一、根据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L迟日:春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3.芦芽:芦苇的嫩芽。
4.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二、阅读古诗《惠崇春江晚景》,回答问题。
1.这是一首题画诗,诗歌的第二-3句主要咏画面景物,第_4句则写由
画面景物所引发的联想。2.从物候角度看,这首诗描写曲是什么时令
的景物?诗中哪些意象能够表明这一时令特征?(列举两例)早春(初
春)。示例:三两枝桃花、满地的萎蒿、抽出短芽的芦苇,
三、默写古诗《绝句》。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L会认1个生字,会写“梅、溪、泛、减”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时目标
2.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3.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添得黄鹏四五声”
的哲理意味。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记得在我的学生时代,曾经学过一篇由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文章
一《春》。《春》中有些句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
朗诵几句。
师朗诵:“春天像••…写得美吗?这几句赞美了春天万物复苏、繁花
似锦、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继续来学习一
首由宋朝诗人曾几写的关于春天景色的古诗,看看他眼中、笔下的春
天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精读会意
L师:读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三衢的道上)
2.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
些好方法?(补省略、换语序、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板书:补、换、查、看)
3.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古诗。
4.反馈:齐读整首诗。
(1)师:通过自学,你们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来汇报一下。
师:“泛”“添”分别解释成什么?(辨析“泛”的字义,根据下句
的意思来确定。让学生得出“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方法
师:诗人游兴未尽,又上山路,自有一份惊喜于心头,那该怎么读这
两句诗?
(2)师: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鹏的美丽,听到
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
添得黄鹏四五声。(而且)
师:表现了诗人惊喜的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
(3)齐读整首诗,读出诗人心情的变化。
5.师:你们想不想去欣赏一下这美丽的江南春色?
6.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江南春色图景,欣赏江南春色。
7.用学过的或课外看到的诗文描绘满园春色。
师:欣赏着你们动情的朗诵,我又想起了《春》里的那几句,跟老师
一起朗诵。(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春天像.•…”
三、图文对照,熟读成诵
L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这首诗。
3.你们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板书设计
三衢道中
补、换、查、看
梅黄一一日日晴
溪一泛、山一行
不减---添
课时作业
一、我会解释。
1.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2.却:再,又
3.阴:树荫
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L此诗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可以推知?
初夏。从梅子黄时、绿阴不减、黄鹏声可以推知
2.此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试从景与情的关系这一角度对此诗
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山行时的愉悦、欢快的心情。诗人主要是通过景物
描写来表现出这种心情的(借景抒情)。“晴”字,在黄梅雨季能有
“日日晴”岂不喜出望外?“绿阴”添凉爽,走起路来轻松,此二可
喜也。三是“黄鹏四五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更使诗人感到高兴
三、背诵《三衢道中》。
教学反思:
《古诗三首》包含了三首描写春天生机勃勃景色的诗。三首古诗虽然
作者不同,写作朝代与写作方式不同,其主题却是一致的,即描写和
赞美春天的景色。在教学《古诗三首》时,我重点抓住“春天”这一
主题,与其说是在教学三首古诗,不如说是让学生通过三首古诗徜徉
在更多描写美景的诗文中,从而感悟大自然景色的壮美和神奇。教学
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几个方法: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观察生字的笔画结构,掌握生字、词
的书写,为理解古诗打下基础。2.通过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让学生
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注意停顿和重音。
3.展示古诗图,引导学生组织语言描述古诗的情景,这样能帮助学生
更快理解古诗,体会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
4.在授课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
自主思考。
第2课燕子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段落。3.通过朗读和想
象,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
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L学生自主识字。2.学生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突破方法:
L学生通过拼音和朗读,学习和记忆生字。
2.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尤其是描写燕
子的外形和飞行的段落。
难点: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练习说话。2.通过阅读课
文,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
突破方法:
L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学生拓展思维。
2.学生查阅资料,教师点拨,培养喜爱燕子和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法:类比学习法、联想学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L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
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
好。
2.师: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你们喜欢燕
子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燕子》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3.指导“燕”字的写法。(“廿”是燕头,“口”是燕身,“北”是
燕子的翅膀,“四点底”是燕子的尾巴。)
4.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指导看图
师:请同学们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样。(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燕子的
剪纸,学生观察。深蓝的底色,黑色的燕子,犹如燕子在蓝天飞翔)
教师提示:注意一下,你们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
学生观察后口述。
结合学生回答,教学“剪尾”“双翼”“两翼”“翼尖”,并根据学
生回答,点明观察顺序。)
三、初读课文
》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画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们认为难写的
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
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教师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四、指导生字书写
1.教师出示“可爱活泼、烂漫无比、伶俐可爱、光彩夺目、波光粼粼”
等词语,学生观察本课要写的“凑、拂集、聚、形、掠、偶、尔”等
生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数华速经险主华,I(案8)车内文
影动注意:
(1)“拂”是左右结构,左边窄右边宽。
(2)“尔”是上下结构,下面是一个“小”字。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可爱活泼的燕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或
一段话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2燕子
凑拂集聚形掠偶尔沾倦闲纤痕
课时作业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chuifujulongou'erjlhenjifu
(吹拂)(聚拢)(偶尔)(几痕)(几幅)
二、我会解释词语。
吹拂:(微风)掠过;拂拭。
洒落:分散地落下。
展开:张开;铺开
赶集似的:跟赶集相似。本文中用来形容春天一到,花草像约好了似
的都热热闹闹地生长起来烂漫无比:本文指春天花草的颜色非常鲜明
而美丽。
生趣:原指生活的趣味,本文指生机勃勃的趣味。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L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背
诵第1~3自然段。
2.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
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一、复习回顾
师:分自然段指读全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二、精读理解
L学习第1自然段。
(1)轻声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了什么?(燕子的外形特
点:羽毛、尾巴、翅膀)
(2)讨论: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三部分呢?难道他观察不仔细吗?
(3)小结: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点的地方去写。
(4)你们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羽毛"''一双尾巴”“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对小燕
子外形的勾勒,“乌黑”“轻快有力”“剪刀似的”突出燕子的活泼
机灵。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5)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
体会文章语言的活泼的基调)
(6)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
画有关词语。
(2)讨论交流。
①“如毛的细雨"是怎样的呢?(体会春雨的特点)
②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
趣”。(先引导学生理解“赶集”的意思,再讨论春天的花草与“赶
集”有什么联系,最后说说“赶集”在文中的意思。要让学生想象花
儿争相开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
(3)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课件,展示“微风、细雨、柔柳、青草、鲜
花”这些景物,与“飞来一只只机灵的小燕子”的画面比较一下,你
们有什么感觉?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描述?
(4)你能美美地把这段文字读出来吗?(配乐指名朗读)
3.学习第3、4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3、4自然段,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你们知
道了什么?(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轻又快的感
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横掠”这个词在词典里是
怎么解释的?
(3)你们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横掠”这个词所在的句子,并体
会体会0
(4)我们从“叽”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5)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6)大家把第3、4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可以读出燕子飞得轻快、
姿态优美的感觉。(学生练读,4.学习第5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们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等词。
①辨析“几痕”和“几根”。(“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
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②体会“凡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
子”。
③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生机,
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课堂小结
1.学了本课,你们有何感受?
2.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春天的美丽和燕子的可爱。
四、课后拓展
L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3自然段。
2.把你们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3.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模仿燕子外形的写法,抓住这种小动物的
外形特点,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2燕子
燕子春天
一身羽毛细雨
一双尾巴轻风
一对翅膀柔柳
飞行的美(动)停息的美(静)
斜飞横掠停
叽的一声几痕细线
沾几个小黑点
荡漾
课时作业
一、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构成新字,再组成词语。
弗(拂)(吹拂)龙(拢)(聚拢)
(佛)(仿佛)(笼)(笼罩)
京(掠)(掠过)占(站)(站立)
(惊)(惊吓)(沾)(沾上)
二、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伶俐可爱的尾巴
剪刀似的小燕子
光彩夺目的细雨
如毛的图画
三、按要求写句子。
L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缩句)
细雨酒落着。
2.我一定要改掉写作业马虎的坏毛病。(修改病句)
我一定要改掉写作业马虎的毛病。
3.人们用锋利的斧头砍下了树木。(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把”
字句:人们用锋利的斧头把树木砍下了。
“被”字句:树木被人们用锋利的斧头砍下了。
教学反思:
《燕子》是郑振铎写的一篇散文,文章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
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
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
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三年级的学生已
经基本掌握了一些熟知的修辞手法,也懂得了去品读散文优美的语
言,加上本篇课文插图意境优美,对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很有帮
助。
基于以上,我是这样开展教学的:首先,我采取儿歌和图片的方
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看燕子的图片,说说燕子的样子,且在板书课
题时相机教学“燕”字。第一课时便是基础的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读懂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根据课文描写燕子的情景将
其分成四个部分:外形、习性、飞行和休息。教学第二课时,我先将
第2自然段提取出来讲,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如“轻
风微微地吹拂着”“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等词句,一品悟这些词句,
从而来感知春天的烂漫无比,而这些美丽灿烂的春景因燕子而更富有
生趣。接着,顺理成章地以“燕子怎样给春光增添生趣的?”为中心
问题,开展第1、第2和第4自然段的教学。我详细讲解了短小的第
1自然段,“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
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第1自然段虽短,但其写
作手法十分出色。作者采取了从部分到整体的描写顺序,抓住了燕子
外形最显著的特点进行描写,从而刻画出一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第3课荷花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通过观察
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
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1.学生自主识字。2.学生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突破方法
1.学生通过拼音和朗读,学习和记忆生字,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
语句进行理解。
2.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来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
的情感。
难点:
L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感受荷花的美丽。
2.2.通过阅读课文,对荷花这一物种有所了解。
突破方法: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帮助学生拓展思维。
2、学生查阅资料,教师点拨,帮助学生了解满池荷花的景色。
教法与学法
教法:演示法、讨论法。
学法:类比学习法、联想学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吗?
生:荷花。
2.师: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
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
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师: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
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板
书课题)
3.师:有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们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
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
师: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在学习课文前,老师也想和
你们一起伴着美妙的音乐,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请
同学们边看边思考。(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播放背景音乐)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候都快人迷了。从
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得出来,大家都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深深
地吸引住了。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荷花》,看看作者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美
好的感受。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
(2)把句子读通顺。
(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教师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莲蓬花骨朵儿饱胀翩翩起舞舞蹈
蜻蜓昨夜好梦破裂一幅衣裳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充分朗读,激活语感。
(1)师:解决了这些读书时的“拦路虎”,我们就可以美美地
读一读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啦。有谁愿意大声地读一读这篇课
文呢?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或勇敢给予
充分的肯定。
(2)说说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
味地看荷花.…
(3)学生在体会作者是怎样看荷花时,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说出
自己是从课文中的哪一个自然段体会到这一点的,再组织学生反复诵
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自然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韵味;课文第3自然段可组
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自然
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
生学习朗读)
(4)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自
然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
①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②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③清香:清淡的香味。
④饱胀:饱满得发胀。
⑤破裂:出现裂缝。
⑥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教师出示问题,指导再读。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
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
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内在脉络可寻的。我们
阅读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较准确地理
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1学期:带
师: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
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人2.学生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5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
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
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4.师小结:文章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人,生动
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
推向高潮。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朗读这篇文章。
5.配乐齐读全文。
四、学习生字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和词语。
2.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好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书写。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检查。
五、巩固练习
L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查阅《古诗通》、询问家长、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古代咏荷
的名诗名句。
板书设计
3荷花
瓣蓬胀裂姿势仿佛随蹈止
课时作业
一、比一比,再组词。
裳(衣裳)稻(水稻)蜻(蜻蜓)蜓(蜻蜓)
常(经常)蹈(舞蹈)晴(晴天)挺(挺住)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嫩黄色的(小莲蓬),雪白的(衣裳),碧绿的(大圆盘)。
阵(微风),一池(荷花),一大幅(活的画)。
三、照样子,写一写。
挨挨挤挤
(多多少少)(平平安安)(高高兴兴)
静静地
(轻轻地)(悄悄地)(默默地)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发挥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锻炼有条理的表达
能力。
3.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谁还记得?跟
大家说说好吗?(作者迫不及待、津津有味地看了荷花…)
2.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
二、品读美文,领悟语感
1.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
句中”•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了什么?
(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
(2)为什么作者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呢?
(3)指导朗读:要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以及希
望看到荷花的迫切心情读出来。
(4)师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
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
2.观美景,人意境,品词句,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
(1)过渡语: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作者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
花池边跑去,他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2)请同学们以自己喜
欢的方式读第23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然后在小组
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3)作者先写了对荷花的总体印象“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按理说,下面应该接着这句写荷花,可是大家看看,作者接下去写了
什么呢?(荷叶)
师:作者为什么写荷叶呢?有很多同学喜欢这一句,谁能说说你
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师:你能告诉大家这一句美在什么地方吗?(让学生观察画面,
理解“挨挨挤挤”,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
美)
(4)请学生读一读喜欢的写荷花的句子。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面对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
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比喻它呢?(活的画)请在书上找出来,读一读。
作者为什么把这一池荷花比成一大幅活的画?
①请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你们觉得这一池荷花哪儿美得像一幅
画?(抓住荷花的“颜色美:绿叶、黄心、白花瓣。姿态美:全开的、
半开的、花骨朵儿。整体美”来理解荷花池美得像一幅活的画)
这荷花不但美得像画,而且像一幅什么样的画?(活的画)
②再读第2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些荷花像是活的?
(抓住“挨挨挤挤”“冒”“才展开”“露出”“破裂”等来理解荷
花的动态美)
重点解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们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钻、伸、
露、探、冲)
c.表演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作''冒"出来?(使劲地、急切
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
d.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悟一悟。(教师用多媒体
课件展示: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
e.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千些什么呢?(组
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
。”写后交流:例如:“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空气。”仿佛
在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容貌。”)
师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
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
③这么美的一池荷花,可不就是一大幅活的画吗?让我们一起来
赞美这大自然的杰作吧!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你们能通过读来
把荷花的美表现出来吗?
④解读“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
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
的“O
a.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教师用课件演示:荷花
的三种姿态)
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们能说说课文描写了荷花的哪三种样子
吗?(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找到课文中
的句子回答老师,并做出动作)全开的呢?将开的呢?
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
爱吗?
e.喜欢这几句话的同学一块儿站起来读读。
(5)学习第3自然段。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
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此刻,你们最想用一
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千姿百态)
这么美的荷花,它们各有各的姿势,你们想把这些姿态万千的荷
花描绘下来吗?
①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选一种姿势的荷花,
自己画一画、剪一剪,再将它们贴到黑板上。
学生画、剪荷花、荷叶,并贴荷花、荷叶。贴的时候,自己介绍
一下自己画、剪的荷花。(我的是盛开的荷花,我的是含苞待放的荷
花..…
(在贴的过程中,再让学生评一评,荷叶应贴得紧一些,并贴在
荷花下面,荷花要有高有低,以此来加深理解“挨挨挤挤”“冒”的
意思)
师指着荷池: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同学实在太了不起了,作者笔
下描绘的荷池竟被同学们搬到黑板上来了。看,这么多的白荷花,一
朵有一朵的姿态。(引读)
②正像同学们所讲所画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
种生机勃勃的美!你们想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记下来吗?那就自己在小
组内试着记一记、背一背,并可以加上一些动作,看看哪一小组的学
习效率最高。3.想象美景,迁移表达学习第4、5自然段。
(1)这美妙的画卷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作者站在荷花池
边有何感受呢?一起朗读第4、5自然段。(2)如果你们也是站在荷
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第4自然段内容)表演引读。
作者之所以会有这些想象都是因为荷花太美了,这一池荷花是多
么令人神往,老师也想变成一朵荷花,你们想吗?那让我们一起在第
4、5自然段中陶醉吧!(配乐朗诵)
三、审美表达,丰富语感
1.想象说话,迁移情感。
师小结写作方法: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
来描写荷花的?
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
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的姿态描写得更是淋漓尽致。
2.想象说话,抒情表达,丰富语感:其实荷花的姿态还有很多,
同学们一定想看!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
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们打算再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些荷花?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千姿百态的荷花图片及背景音乐)
指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例:“荷花!
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令我终身难忘。”)
3.品读诗句,回味情感:
这些荷花可真是太美了!同学们刚才纷纷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描
绘、赞美了荷花,老师还能用名句赞美荷花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你们能用知道的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来赞美
荷花吗?(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李白《赠江
夏韦太守良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学生速读,帮助
学生积累诗句。
四、作业设计
读下面的一段话: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
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想象一下:如果你们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蜻蜓和小鱼会来告
诉你们什么?还有哪些你们喜欢的小动物会和你们交谈些什么?
2.模仿课文中的句子写一写。
板书设计
3荷花
闻到花香:一……就……赶紧跑
,荷叶: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
观赏花匕
,荷花:冒出来-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变成荷花:翩翩起舞与蜻蜓、小鱼交谈
课时作业
一、我会看拼音,写句子。
qingzdo,w8ddogongyudnquwdn,yijinmenjiuwenddoyizhen
qingxiango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二、选词填空。
就要正在已经
1.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2.荷叶(正在)风中舞蹈。
3.(就要)开学了,我们要提前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三、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操场上,有的人在跳绳,有的人在打球,有的人在跑步
教学反思
《荷花》这篇课文主要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来感受作者对荷花的
感情,从体会优美的语言中来感受荷花的美,来感悟对荷花的喜爱之
情。
1.丰富的想象必须以鲜明的表象为前提。我在“看荷花”一节的
教学上花较多的精力,是为了让学生对荷花的美有所感知,从而在他
们的脑海里留下鲜明的表象。这样,才能运用这些表象展开想象,创
造出新的形象。
2.丰富的想象还必须以深切的感受为基础。鲜明的表象为想象提
供了材料,但光有材料还不能张开想象的翅膀。只有学生对这一事物
有了深切的感受,才能给这材料注入生命的活力,才能使鲜明的表象
在强烈的感情催化下活跃起来,升腾起来。所以,在学生学习“看荷
花”时我采用老师范读、学生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这样学生才
能真正走进课文,了解课文。最后在“赞荷花”上下功夫,用赞美之
情把美好的形象和丰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引导学生想象,便瓜熟
蒂落,水到渠成。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因为朗读能把内部感受转化为外部语
言,是把学生引入情境,激起他们感情的共鸣,过渡到想象的重要手
段。所以,只有在学生充分了解了课文内容后,才会把自己的情感通
过朗读表现出来。
第4课昆虫备忘录
教学目标:
L会认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不同昆虫的特点、生活习性等相关知
识。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抓住特点详细描写的方法,了解作者怎
样留心周围事物的。
重点、难点
0重点1.会认11个生字。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
容。
◊突破方法
L学生通过朗读,学习和记忆生字。2.学生反复朗读,理解词语,了
解文章大意。
◊难点L体会昆虫的特点。2.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并抓
住观察对象特点的观察方法。
◊突破方法
1.学生朗读感悟。2.教师点拨。
教法:演示法、讨论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L会认11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语激趣,揭题审题
1.师:今天,我们来猜几个谜语。
小飞贼,水里生,干坏事,狠又凶,偷偷摸摸吸入血,还要嗡嗡叫
几声。(蚊子头戴红缨帽,身穿绿罗袍,背上生双翅,爱脏腿长毛。(苍蝇)
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爱它,捕虫最著名。(七星瓢虫有个小姑
娘,身穿黄衣裳,你要欺侮它,它就扎一枪。(马蜂)
师:学习了这么多关于昆虫的谜语,大家知道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是什么了吗?生回答。
师:对的,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一一《昆虫备忘录》。(板书课题)
2.什么是昆虫?读完课文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备忘录”是什么意思?朗读全文,学会理解。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
标出自然段序号,遇到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
2.学生互读、互查、互教生字读音,互相解疑。教师巡视,了解学
生的生字认读情况
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师生集体认读生字词,并向大家
介绍识字方法。
4.教师指名教读生字词,师生集体认读生字词。
5.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三、自主识字合作探究识字方法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找出生字,不认识的字请教老师或查
阅字典。
2.学生跟着录音朗读课文,注意听句子的语调和生字的读音,纠正
自己的错误。
3.小组内互读,正音。
4.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检查认读。
记录凡事益虫距离黑绸瞎眼捐款角膜大约黑斑5.各小组派代表
交流识记方法。
(1)比较识记:凡(平凡)——几(几个)膜(眼膜)一一摸(摸出)
⑵上下结构识记:益录
(3)左右结构识记:距款绸膜瞎约
⑷独体字识记:凡
(5)左中右结构识记:斑四、课后拓展
找一找关于昆虫的其他资料,并与小伙伴交流。
板书设计
4*昆虫备忘录
录凡距款绸膜瞎益约蚂斑
课时作业
一、根据拼音连一连。昆虫
记录heichou
距离yichong
黑绸kunchong
眼膜juli
益虫yanmo
二、数一数,写一写。
“膜”字共(14)画,部首是(月)。“瞎”字共(15)画,第7画是(撇)
“益”字共(10)画,部首是(皿)“凡”字共⑶画,部首是(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L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2.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学会根据作者的描写想象昆虫
的外形。
一、复习导入
L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昆虫,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汪曾祺先生
的文章《昆虫备忘录》。你们知道“复眼”是什么意思吗?知道“花
大姐”是什么吗?知道“独角仙”的特点吗?知道“蚂蚱”还有什么别
名吗?接下来,让我们再次熟读课文,了解作者为我们介绍的昆虫。
2.学生齐读课文标题。
二、分段读、讲课文
1.学习第厂4自然段。
(1)教师指名读第1自然段。
(2)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从这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说一说:第1~4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第5~7自然段。
(1)学生思考:“花大姐”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花大姐”的外形。
⑶学生说一说:瓢虫的特点有哪些?
3.再读、讲第8yo自然段。
(1)“独角仙”什么时候出现
(2)“独角仙”有什么特点?
⑶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点拨,结合图片,帮助学生
深入理解。
⑷学生结合教师上述点拨之处,理解课文,发挥想象力。
4.最后读一读第11--14自然段。
⑴'‘挂大扁儿"指的是什么
(2)“蚂蚱”有哪些种类?哪些国画家喜欢它们?
⑶“土蚂蚱”和“蚂蚱”有什么不一样?
三、课堂小结和整体感知
L学完课文,大家有什么感想吗?
2.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词语。
3.将自己学到的昆虫知识与同学们分享一下,一起讨论讨论。
板书设计
4昆虫备忘录
复眼蜻蜓
花大姐瓢虫
独角仙甲虫
蚂蚱土蚂蚱
课时作业
一、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蜻蜓飞起来咯咯作响,膜翅有淡淡的桃红色
甲虫有复眼
瓢虫朱红的硬翅,上有鲜艳的小圆点
蚂蚱深色、坚硬的甲壳,头部尖端有犀牛一样的额角
二、除了作者介绍的这些昆虫,你还知道哪些昆虫?说出来,大家一起交
流交流。
教学反思:
我首先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引入课题,让同学们熟悉昆虫这一物
种,并通过提问“什么是昆虫”“什么是备忘录”来引出本课的故事。
然后,我让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以熟练地掌握课文。最后,我让学生
分段读课文,并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收集资料,选择地点,说清楚自己的想法以及理由。
2.别人说话的时候注意仔细听,注意保持安静,别人说完后再提问,
尽量不要打断别人。
重点、难点
重点:能在课堂上讲清楚自己收集到的信息。
突破方法:老师提前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学生也可问问家里长辈,
然后主动将自己的想法表述清楚。老师也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
学生。
难点:倾听别人的想法时,不要打断别人。
突破方法: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自己所选择和想去的地方,大家一起讨
论。
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引导法、点拨法
学法:体验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一课时
课时目标L收集资料,选择地点,说清楚自己的想法以及理由
2.别人说话的时候注意仔细听,注意保持安静,别人说完后再提问,
尽量不要打断别人
一、谈话导入
L师:春天是美丽的,春天是令人向往的。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春
光明媚、山清水秀、花红柳绿、莺歌燕
2.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一边听歌一边欣赏画面,激发学生的说
话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听了歌,欣赏了画面,有谁不想追着春姑娘的脚步,
去呼吸清新的空气,沐浴美好的春光,寻找春天的乐趣,感受自然的魅
力呢?告诉老师,你们最想干什么?
(板书:春游)
师:要去春游,首先得选好地点。和同桌交流一下,你们最想去哪儿
春游?为什么
4.抽生汇报,点评
5.小结
师:同学们心中都有各自最想去的地方,想一想:如果要去春游,我
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春游怎么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最
后合作设计春游计划,好吗
(板书:怎么玩)
二、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激发交谈兴趣
L看图。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他们各自都在干什么呢
2.抽生汇报,大家补充
3.师小结。
三、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交流,设计春游的最佳方案L分小组交流
春游怎么玩的想法。
提示:什么时间?选择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玩的?想和谁一
块?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各小组分别推选一名代表向大家汇报,大家评议,提出好的建议。
3.合作设计春游的方案。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多,提的建议也很好。我们要去春游就得集体
行动。我提议,发挥集体的智慧,每个小组合作设计春游的方案。
要求:小组每个成员,注意倾听同学的意见,补充自己的看法。说话
时要有礼貌,倾听时眼睛看着对方。教师巡视,点拨。
引导:去什么地方最好,怎么去,出发时间,开展什么活动,准备什么
东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介绍本组设计的春游活动方案。
5.生生互动,评议。评比最佳春游活动方案。四、拓展延伸
请小朋友设计家庭春游计划,并说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讲清楚想去的地方
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不要随意打断
课时作业
回家为自己和父母选择一个周末出去玩的地方并安排好需要开
展的活动。
资料链接
春游习俗
春游,古称踏青,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体活动,古时一般在上
巳节,即清明节。“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描绘的就
是唐代人们春游的盛况。春季郊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公司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典型题】
- 钣金焊接素材褶边
- 25年公司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审定
- 2025公司、项目部、各个班组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公司厂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考点精练
- 2025各个班组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AB卷
- 2024-2025新入职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全优)
- 2024-2025企业员工岗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突破训练
- 2024-2025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模拟题
- 2025至2031年中国硫代脲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病例讨论总结
- 砂石厂现场管理方案
- 双人心肺复苏术考核评分标准
- 学会倾听 养成习惯
-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要设备及系统课件
- 扁桃体切除术与术后并发症
- 防溺水自救施救技能培训内容
- GB/T 10561-2023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 人工智能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请假、调休管理制度
- 市政学论述题(2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