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全册)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全册)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全册)_第3页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全册)_第4页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henianbianpaonongchouyuanxiaojieranbutong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油腋|B.|褐他|C.|浪慢|D.醋缸

3.下列加粗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搅和B.曲高和寡C.唱和D.附和

4.含有“小”的字大多与火有关,下列含有“小”的字本义与火无

关的一项是()。

A.熬B.照C.燕D.熙

5.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诸侯B.侯爵C.等侯D.闽侯

6.一位外国朋友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表达了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赞叹,

但用词不甚准确。下面替换加粗词“漂亮”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的诗词很漂亮,语言漂亮,内容漂亮,读完的感觉也很漂亮。

A.精致含蓄优雅回味无穷

B.精美含蓄丰富回味无穷

C.精致多彩丰富无穷无尽

D.精美多彩优雅无穷无尽

7.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除夕夜,家家悬灯结彩,人人心花怒放。

B.这几年,家里的光景一年比一年好起来了。

C.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这样做的。

D.为了建设美丽城市,我们要充足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

关键。

B.保护家乡的优秀民俗文化,刻不容缓。

C.多吃水果、桃子、苹果,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好处。

D.全校运动会上,明玉在长跑比赛中喜获金牌,摘得桂冠,为班

级争光。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一一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B.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

C.枣子必大了三四倍一一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

了!

D.“噗……”锅内又叹了声气。

10.下列诗句中,与传统节日无关的是()。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江上往来人,但爱妒鱼美。

11.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合适的一项是()。

菖蒲随风摇摆,在对岸与人相望,似乎在说:“终于想起我了吧!”

①犹记儿时端午节这天,母亲清早背上背篓,拿把镰刀往山上走

去。②途中,碰见三三两两的人都是趁早上凉快去山里割艾草的。③

母亲从山上回来,径直往村前走去。④家乡村前有一小河,在淤泥冲

积而成的河滩上,生长着一丛丛碧绿的菖蒲。⑤早上的河水有些凉,

村人不怕,脱下鞋蹿水而过,弯下腰拔菖蒲,菖蒲的清香顿时从手中

往鼻子里钻。⑥回到家,母亲选出两根修长粗壮的菖蒲和艾草郑重地

挂在大门的两侧上。

A.②③之间B.③④之间C.④⑤之间D.⑤⑥之间

1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

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这样写的好处是重点突出,

主次分明,令读者印象深刻。()

⑵《腊八粥》一文不惜笔墨介绍腊八粥的原料和这些原料煮在锅里的

状态,是为了表现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为下文作铺垫。

()

(3)《迢迢牵牛星》主要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3.填空题。

(1)盈盈一水间,。

(2)“,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诗出自《》,写了(节日)时的景

象。

(3)“今夜月明人尽望,。”这两句诗表达的是之情。表达类似情感的

诗句有。”

⑷《长歌行》中告诉我们年轻时要珍惜时间的诗句是。”

二、阅读与欣赏。

(一)

某校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统计表

调查内容各项调查情况

每天读课外0分钟10分钟30分钟60分钟

书的时间30%55%11%4%

卡通漫画小说科学读物各类报纸

读物类型

47%36%14%3%

14.读上面的统计表,你获得了什么信息?至少写三条。

15.你认为该校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好吗?如果不好,请提出

两条建议。

(二)光饼

①光饼是用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的饼类食物,直径约7厘米,

中有小孔,食之香脆可口,是福清人最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之一。

②在福清,随处都可见卖光饼的小摊。小摊上堆如小山的光饼,

成了福清的街头一景。

③光饼还有另一种类型,制作时改盐为糖,形状也比咸饼略大,

被称为“征东饼”。无论“光饼”还是“征东饼”,都与戚继光入闽

抗倭的传说有关。

④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抗倭英雄威

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连日阴雨,军中不能做饭,戚继光下令烤制

一种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后来,这种小饼流入

民间。人们感念戚公,便把这种小饼叫“继光饼”。这种叫法如今在

福安等地依然保持着。

⑤也有人说光饼是民众为戚继光的军队预备的干粮。据说,戚继

光率兵追击倭寇的过程中,架锅烧饭花了不少时间,但又没什么好法

子。一天,行军到浙江慈溪,一位老农带来许多咸饼。他对戚继光说,

这饼光光的,穿上绳子,带在身边可以充饥。沿海的百姓知道后,争

相为军队做光饼,光饼的名称从此流传开来。由于帮助戚家军平倭有

功,据说嘉靖皇帝赐名“继光饼”。也因为该饼略带咸味,又称“咸

光饼”。

⑥另有一种说法是,戚继光解放了被倭寇关押的百姓后,把自己

的干粮分给百姓充饥,于是百姓称之为“继光饼”。

⑦光饼深受福舛I地区人民的喜爱。古代进京赶考的举子路过福州

时,都要买许多光饼用作途中干粮。久而久之,吃了多少光饼就成了

衡量举子们用功程度的标准。现在福州人吃光饼,更有诸多花样:有

将海苔菜夹在饼中再加上酸辣佐料的苔菜饼,有将芥菜心夹在饼里的

辣菜饼,还有将米粉肉夹在饼里的夹肉饼,等等。以前光饼属于街头

小吃,不登大雅之堂,如今福州人宴桌上也摆上了光饼。福州人在请

远方客人品尝光饼时,都要自豪地给客人介绍光饼的传说。

⑧在福州,人们通常把饼面没有芝麻的叫“光饼”,有芝麻的叫

“福清饼”。但在福清,人们则把饼面有芝麻的叫“光饼”。要论口

感,还是福清人做的光饼更胜一筹。

16.“从光饼的口味看,是咸的,是甜的,是酸辣的。”填入横线上

正确的一项是()o

A.苔菜饼征东饼继光饼B.征东饼继光饼苔菜饼

C.继光饼苔菜饼征东饼D.继光饼征东饼苔菜饼

17.短文介绍了与光饼名称来历相关的三种传说,请分别用一句话概

括出来。

(1);(2);

⑶。

18.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J”,错的打“X”。

(1)第④段引用《福州府志》的相关记载,可以使光饼名称的来历更加

充实具体,让传说更具说服力。()

⑵福州人和福清人所说的“光饼”是同一样东西,都是饼面有芝麻的。

()

19.第⑦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短文画“”部分中的“久而久之”和“更”能否删去?为什

么?

(三)腊八粥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

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

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小

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

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院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

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厨柜,

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

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

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

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

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

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

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

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

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

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

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

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

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

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

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

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

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

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

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

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

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

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

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法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21.“这篇短文主要涉及‘我'家代人。写到煮腊八粥的有。”横线

上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A.一“我”的母亲

B.两“我”的母亲和“我”的外婆

C.三“我”、“我”的母亲和“我”的外婆

D.四“我”、“我”的母亲、“我”的外婆和“我”的第三代

22.母亲煮腊八粥是为了()。

A.供佛B.纪念她的母亲

C.既是为了供佛,也是为了纪念她的母亲D.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

23.“我没有说什么,只注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对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o

A.“我”的心里十分沉重,非常怀念周总理和母亲

B.“我”为孩子们的嘴馋而生气

C.“我”对孩子们的纪念活动表示认同,被孩子们的诚挚感情感动,

并由此触发了对周总理的怀念

D.短文到此收笔,无声胜有声,留下无穷韵味

24.“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七

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

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

就是腊八!”这段话中的“他”指谁?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他”怎

样的情感?

25.短文详写的是哪一件事?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三、表达与交流。

26.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的根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

滋养着民族的心灵。请以“我与传统节日”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详略得当。

答案

~\1.贺年鞭炮浓稠元宵截然不同

2.C3.A4.C5.C6.B7.D8.B9.B10.D11.C

12.(1)V(2)V(3)X

13.⑴脉脉不得语

⑵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寒食节

⑶不知秋思落谁家游子的思亲示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

佳节倍思亲

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

14.示例:①该校六年级学生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不读课外书;②该

校六年级学生更喜欢卡通漫画类的读物;③该校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

读中,读报纸的人数最少。

15.不好。示例:①学校开展阅读课,让学生每天有固定的读书时

间;②班级开展读书竞赛活动。

(二)

16.D

”.示例:⑴戚继光下令烤制光饼当军用干粮

⑵民众为戚家军预备光饼当干粮

⑶戚继光把军用干粮分给百姓充饥

18.(1)V(2)X

19.举例子和作比较。通过列举古人吃光饼赶考、今人吃光饼的花

样等例子,让“光饼深受福州地区人民的喜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通过写光饼在餐桌上地位变化的对比,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福州人民爱

吃光饼的程度之深。

20.不能删去。“久而久之”说明了福州人民爱吃光饼的历史悠久。

“更”字体现了现在福州人民喜欢光饼比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光饼

越来越受到福州地区人民的喜爱。

(三)

21.D22.B23.B

24.“他”指的是“我”的第三代中的一个孩子。体会至U“他”对

周总理的怀念与深深的爱戴之情。

25.详写的是“我”的第三代中的几个孩子准备煮腊八粥的事。这

样写的好处是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以孩子们纪念周爷爷的独特

角度,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敬仰、爱戴与怀念之情。

三、26.略

第二单元测试

姓名:班级:座号:

一、填空题(共39分)

1.读拼音,写词语。(8分)

qilidngjimokongjuyanhui

()()()()

youyushanlankongzhixiji

()()()()

2.选择恰当的音节和字、词。(13分)

①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果然、猛然)变(的、地、得)像薄

(bdobo)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

②凡卡朝黑糊糊的窗户看看,玻璃窗上_______(应、映)出________(蜡、腊)烛一

(的、地、得)模(momo)糊的影子。

③凡卡(代、带、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Pipei),只穿

(这、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

④她在一(坐、座)房子的墙(脚、角)里坐下来,想(买、

卖)掉火柴。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12分)

闻所聊慰与世______知

浩浩十美滔滔

褴褛

①一说到科幻故事,他就O

②我们的母亲河一一黄河,,奔流不息。

③这位__________________的老人就是见义勇为的英雄。

④在小敏眼里,杨老师就是的人。

4.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解释。(4分)

①容_________身(A.容纳、包容;B.宽容;C.准许;D.形貌)

②淡忘(A.稀薄;B.不浓不咸;C.浅;D.冷淡;E.营业不旺盛)

③冒____险(A.向外透往上升;B.不顾;C.冒失;D.冒充)

⑤叛乱_________(A.没有秩序;B.战争武装骚扰;C.使混乱;D.任意随便)

5.读句子,注意加下划线的部分,照样子再仿写一个句子。(2分)

住在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二、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共5分)

(1)读书须有意,O

(2),日久见人心。

(3)近水知鱼性,o

(4),更有早行人。

(5)听君一席话,-

三、语言表达(共5分)

同学们,或许我们一辈子都不会遇到像鲁滨逊这样的困境,但人生不如意事

十之八九,读完课文后,如果你在生活中或者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你会怎么想,

又会怎么做呢?

四、现代文阅读(共21分)

(一)

但这些容器只能够用来装东西,不能用来装水放在火上烧。一次我偶然生起

一堆火煮东西,煮熟灭火后,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些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

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整

只陶器当然也能烧了。

我当然不知道怎样搭一个窑,就像那些陶器工人烧陶器用的那种窑;我也不

知道怎样用铅去涂上一层釉。我把三只大泥锅和两三只泥罐一个个堆起来,四面

架上木柴,泥锅和泥罐下生了一大堆炭火,然后在四周和顶上点起了火,一直烧

到里面的罐子红透为止,而且十分小心,不让火把它们烧裂。我怕它烧熔了,就

慢慢减去火力,那些罐子的红色逐渐褪去。我整夜守着火堆,不让火力退得太快。

到了第二天早晨,我便烧成了三只很好的瓦锅和两只瓦罐,虽然谈不上美观,

但很坚硬;其中一只由于沙土被烧熔了,还有一层很好的釉。

这次实验成功后,不用说,我不缺什么陶器用了。但我必须说,这些东西的

形状,是很不像样的。大家也可以想象,因为我没有办法制造这些东西,只能像

小孩子做泥饼,或像不会和面粉的女人做馅饼那样去做。

(1)选文出自《》,作者是国小说家

,他是该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

(3分)

(2)“泥锅和泥罐下生了一大堆炭火”里的“生”应选解释()(2分)

A,出生,诞生。

B.活,跟“死”相对。

C.使柴、煤等燃烧起来。

D.不常见的,不熟悉的。

(3)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的正误。(3分)

①“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是比喻句。()

②“我当然不知道怎样搭一个窑,就像那些陶器工人烧陶器用的那种窑”是比喻

句。()

③“因为我没有办法制造这些东西,只能像小孩子做泥饼,或像不会和面粉的女

人做馅饼那样去做”不是比喻句。()

(4)选文按顺序记叙了“我"在荒岛上________________的

经过。(2分)

(5)“我整夜守着火堆,不让火力退得太快。”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2

分)

A.夜里很冷,“我”睡不着觉。

B.“我”勇敢坚强,不怕困难。

C.“我”做事认真,不怕吃苦的精神。

D.“我”怕火熄灭了,没有火柴点燃。

(二)福尔摩斯的观察力

提起大侦探家福尔摩斯,你一定知道。他那惊人的观察力,真是令人叹服。

凭借这种超人的观察力,他在侦破工作中屡建奇功。

福尔摩斯的助手华生医生自从结婚以来,有较长一段时间没有和福尔摩斯来

往了。有那么一天,他俩喜相逢了。

福尔摩斯说:“根据我的观察,你又开业给人看病了,可是,你过去没告诉

过我,你打算行医……”

“这,你怎么知道的呢?”

“这是我看出来的,是我推断出来的。否则,我怎么知道你最近一直挨淋,

而且有一位最笨手笨脚和粗心大意的使女呢?”

“我亲爱的福尔摩斯,”华生医生说,“你简直是太厉害了……的确,星期

四我步行到乡下一趟,回家时被雨水淋得一塌糊涂。但是,我已经换了衣服,真

想象不出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些事本身很简单。我的眼睛告诉我,在你左脚那只鞋的里侧,也就是炉

火刚好烤过的地方,皮面上有六道几乎平行的裂痕。很明显,这些裂痕是由于有

人为了去掉沾在脚跟上的泥疙瘩,粗心大意地顺着鞋跟刮泥时留下来的。因此,

我就得出这双重结论:认为你曾在恶劣的雨天里走过,而且判断出你皮鞋上出现

的特别难看的裂痕,是伦敦年轻而没有经验的女佣人干的。至于你开业行医嘛,

那是因为如果一位先生走进我的屋子,身上带着碘酒的气味,他的右手食指上有

硝酸银的黑色斑点,他的大礼帽右侧鼓起了一块,这就表明他曾经藏过听诊器。

我要不说他是医药界的一位积极分子,那我就真够愚蠢的了。”

福尔摩斯一席话,说得华生医生频频点头。

“你简直太厉害了。”这话真是入木三分。由观察到鞋的里侧六道几乎平行

的裂痕,推断出是粗心大意的使女干的;由看到鞋的裂痕及大礼帽右侧鼓起了一

块,推断出华生医生雨天给人看过病。善于观察的人,就是这样从极其平常的事

物中找出有关方面的联系,获得某种发现。当然,这首先要养成观察的习惯,时

时处处留心观察。

(1)短文是通过什么事来写福尔摩斯的观察力的?(2分)

(2)福尔摩斯是怎么知道华生医生又开业给人看病了的?(2分)

(3)福尔摩斯说华生医生最近淋了雨和雇了一位粗心大意的女佣的依据是什

么?(3分)

(4)读了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五、写作题(共30分)

相信你一定是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你或许读过很多古今中外的名著。哪一

本给你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写故事梗概,注意做到故

事完整、脉络清楚、语言精练,表达连贯。

答案

一、1.凄凉;寂寞;恐惧;宴会;忧郁;栅栏;控制;袭击

2.忽然;得;bao;映;蜡;的;mo;戴;pl;着;座;角;卖

3.未;闻;以;自;隔;绝;足;常;荡;荡;十;全;不;绝;衣;衫;滔滔

不绝;浩浩荡荡;衣衫褴褛;十全十美

4.A;C;B;B

5.今天晚上没有月亮,又遇上停电了,外面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二、(1)一字值千金

(2)路遥知马力

(3)近山识鸟音

(4)莫道君行早

(5)胜读十年书

~二、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只要我们能够像鲁滨逊那样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

心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机智勇敢的品质,善于创造和改变生活的聪明才智,

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攀登上人生的一个新高峰。

四、(一)

(1)鲁滨逊漂流记;英;丹尼尔•笛福

(2)C

(3)错误;错误;正确

(4)时间;烧陶器

(5)C

(二)

(1)通过福尔摩斯和助手华生相逢时,他对华生一段时间内做了些什么的推断,

来写福尔摩斯的观察力。

(2)因为他嗅到华生身上带有碘酒的气味,他右手食指上有硝酸银的黑色斑点,

而这些东西是医生才经常接触到的;以及华生的大礼帽右侧鼓起一块,表明这地

方曾藏过听诊器。

(3)因为华生左脚那只鞋的里侧用炉火烤过,皮面上有几道裂痕。这是淋雨后

烤鞋和佣人粗心的结果。

(4)应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并善于思考和推断。

五、略

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hengbanzhanhuangdan

()融()侄I()放惊()()搁

daoroumeiweinuo

念()()动明()依()()移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J。(6分)

蒸融(n6ngrong)肩胛(jidjia)张皇(huanghuang)

依偎(weiwei)惆怅(changzhang)缥缈(miaomao)

三、选择题。(12分)

1.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赤裸裸挪移锻练机敏名义

B.薄弱幅度附合暄哗附庸

C.一番蒸融幸而基业优雅

D.消受堂皇惊羡涔涔钮扣

2.下列不是形容时间过得快的词语的一项是()。

A.日月如梭B流星赶月C.只争朝夕D,斗转星移

3.“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

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的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

滴。

B.作者把时间写得很渺小,消逝得很快,表现出作者对时间稍纵即

逝的无奈。

C.这句话也表现了作者对时间消逝得快的惋惜。

D.这句话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时间,新奇巧妙。

4.“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

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

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

对不起……'”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从这句话可以体会到母亲看到孩子伤心难过时的惊慌失措。

B.从这句话可以体会到母亲对心理受到伤害的孩子的抚慰和关爱。

C.从这句话可以体会到母亲为自己被生活琐事牵绊无法兑现承诺道

歉。

D.从这句话可以体会到母亲因为哄骗孩子而内心感到难过。

5.“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对这

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抓住时间点的描写,表现“我”等待的焦急心理。

B.这一句也表现了母亲从早到晚马不停蹄劳碌的情形。

C.这一句也反映了人物的心理变化,揭示了由期待到失望委屈的心

理变化。

D.抓住时间点的描写,表现了时间过得很快。

6.“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对句中“不能平”

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说明作者想珍惜时间,希望能做对社会有益的事,不甘虚度年华。

B.说明作者不甘虚度光阴,力求上进。

C.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不能白白走一遭,要有所作为。

D.说明作者认为时间不公平,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四、填空题.(14分)

1.照样子,写词语。(3分)

例:翻箱倒柜

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我坐在草从里看她们,想象他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

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

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

(3)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

边飞去了。()

(4)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

3.按课文填空。(7分)

(1)燕子了,有再的时候;杨柳了,有再的时候;

桃花—了,有再—的时候。(3分)

(2)《那个星期天》一课,作者按顺序记叙了他

难忘的第一次盼望母亲带他出去玩,作者在这一天的心情变化

是—、

、o(4分)

五、阅读理解。(28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

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源自的地上,

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

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从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基本看了多少回的电

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

草从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

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

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照样子,写词语。(4分)

一块块:、。

空空落落:、O

2.“我坐在草从里看她们”句中的“她们”指的是0

(2分)

3.这段文字写了“我”在苦苦等待母亲买菜回来,写了几件事?(4

分)

4.这段文字反映了作者什么心情?(2分)

(二)课外阅读。(16分)

别了,语文课

何紫(香港)

钟声响了,第一堂是国语。以前我上这一识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

劲,奇怪,今天我翻开国语书,另有一番滋味,我的脑子也忽然不会

胡思乱想,全神贯注着张先生授课,我为什么忽然会喜欢了国语科,

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这一堂好象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

是下课钟声。

这天放学回家,我一口气读完张先生送给我的图书《怎样学好语

文》,这本书浅显地介绍中国语文的发展,然后分述丰富的中国语文,

简练的中国语文和优美的中国语文,最后还讲述学好中国语文的方

法。我一下子对中国语文知道很多很多,我有点怪张先生,为什么不

早点送这本书给我,让我早点知道中国语文的丰富和优美。

我放下了书,走到爸爸跟前,问爸爸:“爸爸,我们将来移民

到中美洲,我还有机会学习中国语文吗?”

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我知道那边华侨很少,没有为

华侨办的学校。到了那边,你便要学习西班牙文。我担心你会渐渐忘

记了中国语文。”

我听了吓了一惊。我拿起一张报纸,单是大字标题就有不少字不

认识,不要说报纸的内文了。我现在念五年级,可是因为我过去不喜

欢国语课,实在学得不好,实际上大约只有三、四年级的中文程

度。我张惶地拿出国语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的课文,我觉得课文

内容饶有趣味,我又拿出纸,用笔反复写熟新学的生字。我想起自己

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语文的时间,心里就难过,真希望把整本国语书

一下子全学会。

我一连两次默书都得到八十分,张先生每次都鼓励我;最近一次

默书,我居然一个字也没有错,得到一百分!那天国语课,张失生拿

出我的默书簿,翻开第一页给大家看,然后又翻到最后一页,高高举

起让同学们看。张先生说:“陈小允的惊人进步是我们学习的好榜

样。你们看,他学期开始默书总不合格,现在却得了一百分!”

有谁知道我心里绞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爱上你的时候,

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接受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外语教育了,想到这

里,我嗡着泪。坐在我侧边的叶志聪看见,大惊说:“张先生,陈

小允哭啦!”

同学们都奇怪地注视着我。张先生走到我身旁,亲切地抚着我的

头,说:“小允,是为你的进步而哭吗?”

我抹拭着泪水,站起来,呜咽地说:“张先生,我下星期要离

开这里了,我们全家移民到危地马拉,我……我再没有机会学习中国

语文了。”

泪水模糊了眼睛,我看不见同学和张先生的反应,只知道全班忽

然异样的沉寂,张先生轻抚着我的头,叫我坐下。

离开这里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同学们纷纷在我们纪念册上留言,

声声叮嘱不要忘记中国,不要忘记中国语文。

这天,是我最后一次上国语课了,张先生带来一扎用鸡皮纸封好

的包裹,她对全体同学说:“陈小允是最后一天和大家相叙了。我

们祝福他在外地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没有什么送给他,只送他一套由

小学六年级到中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希望他远离祖国后还可以好好

自修.不要忘记母语。”

我接过这套书,心里极度难过。下课后,同学们都围上来,有人

送我一本中文字典,有人送我一本故事书。他们的热情,使我一直热

泪盈眶。

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国语文,

我把我的默书簿一生一世留在身边,常常翻阅它。我会激励自己把中

国语文自修好,象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全神贯注:、、O

2.根据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3分)

(1)没有根据或不切实际地瞎想。()

(2)十分有趣。()

(3)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

3.指出下列语句的描写方法。(4分)

(1)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爱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

将要接受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外语教育了。()

(2)我张惶地拿出国语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的课文,我觉得课

文内容饶有趣味,我又拿出纸,用笔反复写熟新学的生字。()

(3)张先生,我下星期要离开这里了,我们全家移民到危地马拉,

我……我再没有机会学习中国语文了。()

4.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对学习中国语文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由

开始到后来-(2分)

5.“这一堂好象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是下课钟声。”,“这一堂

课”为什么过得特别快?(2分)

6.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

六、习作展示。

题目:那次,我得到了.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表扬、批评、原谅、安慰等。

2.中心突出,条理清楚,写出真情实感。

3.不少于500字。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engbanzhanhuangdan

(蒸)融(绊)倒(绽)放惊(惶)(耽)搁

daoroumeiweinuo

念(叨)(揉)动明(媚)依(偎)(挪)移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J”。

蒸融(n6ngrongV)肩胛(jidjiaV)张皇(huanghuangV)

依偎(weiweiV)惆怅(changVzhang)缥缈(midoJmao)

三、选择题。

1.C

2.C

3.D

4.D

5.D

6.D

四、填空题.

1.照样子,写词语。

吞云吐雾声东击西穷根究底

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排比

(2)比喻

(3)拟人

(4)反问

3.按课文填空。

(1)去来枯青谢开

(2)史铁生时间希望、失望、绝望

五、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1.一条条一天天

干干净净高高兴兴

2.电影画报上的女孩子。

3.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看画报这几件事。

4.反映了“我”孤独、寂寞、无奈的心情。

(二)课外阅读。

1.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一心一意

2.(1)胡思乱想

(2)饶有趣味

(3)热泪盈眶

3.(1)心理描写

(2)动作描写

(3)语言描写

4.讨厌喜欢

5.这句话写出了“我”的感受,因为“我”对语文产生了兴趣,课上

“我”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所以才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6.从这个故事中,我懂得了要珍惜当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感到可贵,

无法拥有时才懂得珍惜的道理。

六、习作展示。

略。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dozhouxiniyanxiakongjushuji

chuiyandingshengbiaozhipipingyuanliang

三、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J”。(4分)

1.爷爷圈(quanjudn)了十亩草地作为牧场,准备用来圈(quGn

Juan)养牛群。

2.塞(saise)外并不闭塞(saise)。

3.妈妈一再提(tidi)醒我,一个人在家,要小心谨慎,不要给陌生

人开门,提(tidi)防坏人进家。

4.我国民间有许多传(chudnzhudn)说,其中《白蛇传(chu

an

zhuan)》就是其中之一。

四、选择题。(1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油腻(ni)筷子(kuai)B.搅和(huo)吞咽(yan)

C.锅铲(chan)唾沫(tub)D.娴饭(mEn)汤匙(shi)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明媚拔弄草丛

B.画报念叨停顿

C.惊惶微风何曾

D.亲吻依侵挽回

3.下列词语的意思与词语不对应的一项是()。

A.形容满脸的怒气。(怒气冲冲)

B.形容很多人一下子挤了进来。(一拥而入)

C.缩小机构,精简人员。(精兵简政)

D.死的有意义,有价值。(重于泰山)

4.下列古文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5.下列节日按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0

A.元宵节除夕重阳节清明节春节中秋节

B.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

C.除夕元宵节清明节春节重阳节中秋节

D.除夕春节元宵节重阳节清明节中秋节

6.选择下列各段话描写手法。

A.动作描写B.心理描写C.语言描写D.外貌描写

(1)那是一只大黑猫,脖子下面有个白斑点。他的皮毛平滑,在阳光

下闪闪发亮。他的爪子收缩着,灰白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样子十分

温柔。()

(2)他一看见男孩就叫了起来:“叽叽,叽叽,快看放鹅娃尼尔斯!快

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尼尔斯•蒙尔耶松!”()

(3)“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

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

(4)他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拱起腰,伸直了腿,四脚抓地,尾巴变得

粗而短,两耳朝后,嘴里嘶叫着,瞪大的眼睛冒着火星。()

五、填空题。(30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6分)

消逝()荒凉()惊惶()

觉察()确乎()空虚()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4分)

严峻严格严厉严肃

李老师对同学们的要求非常()。期末复习时,他()地对

我们说:“这次期末考试是对大家的一次()的考验,希望大家能慎

重对待。同时,我也要对那些浪费时间、不努力学习的同学提出()

的批评!”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0本文按顺

序介绍老北京春节的风俗。(2分)

(2)《长歌行》中珍惜时间的名句是,-

我积累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句是,o

(4分)

(3)《匆匆》是一篇(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

文章紧紧围绕“”二字,细腻地刻画了,表达

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和之情。他写过的同一体裁的作

品有《》、《》。(4分)

(4)《为人民服务》一课作者围绕着“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

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二

是;三是o(3分)

4.按要求写句子。(4分)

(1)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改成陈述句。)

(2)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仿写句子,

描写“喜欢”)

5.回顾下面的文章的结尾,你有什么发现?(3分)

《那个星期天》的结尾: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

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

凉。

我的发现:.

六、阅读理解。(15分)

妈妈的手

我的妈妈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双充满爱意的手。

记得一个冬天的傍晚,我在回家()路上,一脚陷进了小水坑

里,弄得鞋子满是泥水;回到家里,我把鞋子悄悄放在厕所的门背后,

准备等天气暖和些再洗。天气真冷!晚上我躲在房间里做作业,忽然

听到厕所里传来刷刷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妈妈蹲在厕所的水龙头

旁边,正在洗我那双沾满泥水的鞋子。望着妈妈冻()通红的手,

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

我回房做作业口做得很专心口很认真口妈妈轻轻()来到

我的身边口他拿起我的作业口说口我看看你的作业口说着,就到

一边坐下。看完以后,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用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

我的头,说:“你进步多了,继续努力吧!”这时,妈妈的手热烘烘

的,一股暖流流遍我()全身。顿时,我沉浸在无限幸福中了。

做完作业,我在床上总睡不着,闭上眼睛,仿佛看见妈妈的手在

眼前晃动,烧饭、煮菜、刷洗衣服,一切都是为了抚育我成长。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2分)

温柔(近义词)()顿时(近义词)()

马虎(反义词)()严厉(反义词)()

2.在第3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2分)

3.选择”的、地、得”填在文中的括号里。(2分)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6分)

(1)我的妈妈有一双的手,一双的手。

(2)冬天的夜晚,妈妈用冻得通红的手,

又用那温柔的手。

(3)闭上眼睛,我仿佛看见,

又想到。

5.这篇短文开头的方法是()。(1分)

A、简要叙述,说明起因

B、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C、开门见山,点明主旨

6.怎样理解“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这

句话?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2分)

七、习作展示。(25分)

亲爱的同学,相信你一定是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你或许读过

很多古今中外的名著。哪一本给你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选择你

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写一个故事梗概,注意做到故事完整、脉络清

楚、语言精练,表达连贯。

2020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略。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dozhouxiniyanxiakongjushtiji

熬粥细腻咽下恐惧书籍

chuiyandingshengbiaozhipipingyuanliang

炊烟鼎盛标志批评原谅

三、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J”。(4分)

1.爷爷圈(quGnJj"n)了十亩草地作为牧场,准备用来圈(quGn

juanV)养牛群。

2.塞(saiVse)外并不闭塞(saiseV)。

3.妈妈一再强(tiVdi)醒我,一个人在家,要小心谨慎,不要给陌

生人开门,堤(tidiV)防坏人进家。

4.我国民间有许多传(chuanVzhuan)说,其中《白蛇传

(chuanzhuanV就是其中之一。

四、选择题。(1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D)。

A.油腻(ni)筷子(kuai)B.搅和(huo)吞咽(ydn)

C.锅铲(chan)唾沫(tub)D.炳饭(men)汤匙(shi)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0

A.明媚拔弄草丛

B.画报念叨停顿

C.惊惶微风何曾

D.亲吻依侵挽回

3.下列词语的意思与词语不对应的一项是(D)。

A.形容满脸的怒气。(怒气冲冲)

B.形容很多人一下子挤了进来。(一拥而入)

C.缩小机构,精简人员。(精兵简政)

D.死的有意义,有价值。(重于泰山)

4.下列古文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E.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F.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G.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H.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5.下列节日按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B)。

A.元宵节除夕重阳节清明节春节中秋节

B.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

C.除夕元宵节清明节春节重阳节中秋节

D.除夕春节元宵节重阳节清明节中秋节

6.选择下列各段话描写手法。

A.动作描写B.心理描写C.语言描写D.外貌描写

(1)那是一只大黑猫,脖子下面有个白斑点。他的皮毛平滑,在阳光

下闪闪发亮。他的爪子收缩着,灰白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样子十分

温柔。(D)

(2)他一看见男孩就叫了起来:“叽叽,叽叽,快看放鹅娃尼尔斯!快

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尼尔斯•蒙尔耶松!"(C)

(3)“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