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

(全新打造精心汇编)

全册教学设计

[可直接打印使用]

在':知之乎敖贡黄源

目录

成绩登记表.......................................................1

教学计划.........................................................3

教学进度安排表...................................................5

第一单元.........................................................7

1.古诗三首...................................................9

2.燕子......................................................15

3.荷花......................................................19

4*昆虫备忘录.................................................23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25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27

语文园地...................................................31

第二单元........................................................35

5.守株待兔..................................................37

6.陶罐和铁罐................................................41

7.鹿角和鹿腿................................................45

8*池子与河流.................................................49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51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53

语文园地...................................................57

快乐读书吧.................................................61

第三单元........................................................63

9.古诗三首..................................................65

10.纸的发明.................................................71

11.赵州桥...................................................75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79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81

语文园地..................................................87

第四单元........................................................91

13.花钟.....................................................93

14.蜜蜂.....................................................97

15*小虾.....................................................101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103

语文园地................................................107

第五单元.......................................................113

16.宇宙的另一边............................................115

17.我变成了一棵树..........................................119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123

习作例文与习作............................................125

第六单元......二...............................................131

18.童年的水墨画............................................133

19.剃头大师................................................137

20.肥皂泡..................................................141

21*我不能失信...............................................145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147

语文园地.................................................151

第七单元.......................................................155

22.奇妙的世界..............................................157

23.海底世界................................................161

24.火烧云..................................................165

口语交际:劝告............................................169

习作:国宝大熊猫..........................................171

语文园地..................................................175

第八单元.......................................................179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181

26*方帽子店.................................................185

27.漏.......................................................187

28*枣核.....................................................191

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193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195

语文园地.................................................199

班学生—科目成绩登记表

座单元测验

姓名期中期末

号123456789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1

班学生—科目成绩登记表

座单元测验

姓名期中期末

号12345678910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

2

教学计划

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情况分析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8个单元,其中7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

结构组成的单元,其人文主题分别是“可爱的生灵”“寓言故事”“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观察与发现”“多彩童年”“奇妙的世界”“有趣的故事”,

教材分析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单元中还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华传统节

日”。有一个单元比较特殊:第五单元“大胆想象”是一个习作单元,是围绕习

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

(一)识字写字

1.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常用汉字250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槽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教学目标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3.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

话写清

楚的。

4.能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能详细复述叙事性作品。

5.读寓言故事,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3

6.学习略读,能粗知文章大意。

7.诵读优秀诗文,展开想象,借助注释,了解诗文大意。

8.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

般用法。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

料。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

少于1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大胆想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想象故事。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

句号、号等标符号。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能说清楚想法和理由,能耐心听人说话,尊重不同的想

法,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能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

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能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第一单元: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把一种事物写具体。

第二单元: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能将图画的意思写清楚。

第三单元:了解一句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

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能写过节的过程。

第四单元:借助关键句概况一段话的大意,学会观察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

第五单元: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感受想象的神奇,并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思

各单元重点维。抓住词语表达效果的不同并进行创编故事的尝试。

第六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第七单元: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学会初步整合信息,

介绍一种事物。

第八单元: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

童话故事。

4

教学进度安排

起讫-Hj>总课时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月日数序数

5

6

01单元备课设计方案

单元第一单元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

版本部编版册别下册

备课人员信息

主备者姓名主备者单位

学科备课组

年级备课组长

1.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编排了《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3首古诗和《燕

子》《荷花》《昆虫备忘录》3篇课文,多角度展现了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古诗三首》呈现

的是古代诗人眼中美丽的春夏景象;《燕子》一文简笔勾勒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展

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荷花》一文细腻地描写了荷花的姿态,把一池荷花描绘成“一大幅活的画”;

《昆虫备忘录》则描写了有趣的小昆虫,将昆虫写得情趣盎然。

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二年级下册学习过“读句子,想画面”,

三年级上册有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或诗中描绘的景色的练习,都为本单元读文章想画

面的训练奠定了基础。《古诗三首》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每首诗描绘的景象;《燕

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荷花》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这一池荷花

是“一大幅活的画”。

“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是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对三年级上册“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

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的提升,本单元进一步体会、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燕子》引导

学生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朗读并抄写;《荷花》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自己觉得优美生动的语

句并与同学交流:“交流平台”进一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关注优美生动的语句。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引导学生借助记录卡写一种植物。《荷花》安

排了仿写一种植物,为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作热身,降低了习作难度。

2.单元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7个字,会写3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了指定的课文段落。默写《绝句》。

3.能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4.能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

5.能仿照课文中的片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1

6.能向同学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说清楚好玩之处和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7.在讨论交流时,能耐心听别人把话说完,尽量不打断别人。

8.观察一种植物,做简单的记录卡。

9.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10.能体会语句的优美生动。

11.能运用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认识“援、掷”等9个生字,识记“救援、投掷”等9个词语。

12.能辨析近义词,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运用。

13.能仿造例句,写出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14.朗读、背诵《忆江南》,大致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3.单元重点

1.认识28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7个字,会写3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了指定的课文段落。默写《绝句》

3.能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

4.能运用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认识“援、掷”等9个生字,识记“救援、投掷”等9个词语。

5.能辨析近义词,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运用。

6.朗读、背诵《忆江南》,大致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单元难点

1.能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2.能仿照课文中的片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3.能向同学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说清楚好玩之处和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4.在讨论交流时,能耐心听别人把话说完,尽量不打断别人。

5.观察一种植物,做简单的记录卡。

6.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7.能仿造例句,写出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2

02《古诗三首》(一)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1古诗三首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单元第一单元

版本部编版册别三下

备课人员信息

主备者姓名主备者单位

学科备课组长年级备课组长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绝句》这首五言绝句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写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美丽

如画的景色。“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两句描写了春天美丽的景色。仅用10个字就囊括了阳

光、江山、春风、花草及其香味,从而调动读者多种感官去感受、体会春天的美好景色。“泥融飞燕

子,沙暖睡鸳鸯。”集中笔墨具体描写燕子和鸳鸯,这一静一动,生动地表现出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

然和谐的气氛。

2.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上册有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或诗中描绘的景色的练习,

都为本单元读文章想象画面的训练奠定了基础。古诗的学习对于三年级孩子也不陌生,但是根据课

文内容想象画面,有一定难度,因为诗句里的词学生还理解不了。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和插图进行教学。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1.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

季节特点

朗读评价与书面练习评价

2.学会生字“融”“燕”“鸳鸯”,了解

“绝句”特点。

3.带领学生动用多种感官,了解诗中

景物的季节特点,体会春天的美好。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学会生字“融”“燕”“鸳鸯”。

学习难点:带领学生动用多种感官,了解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体会春天的美好。

突破方法:利用插图、课件展示、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习掌握有关知识。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预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备注

计时间

.欣赏春天的图片。

一、创设情境,1感受春天的美,回

2.结合刚看到的想一想我们学过的

导入新课顾所学古诗,为本

描写春天的课文或古诗,背出一两句。

课的学习创设情境

3

1.教师范读古诗《绝句》。

二、朗读引入2.解题。结合字典了解“绝句”,是

课文,了解作一种古诗体,每首四句。(补充:七言

了解诗题和作者

者绝句,简称七绝;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3.介绍作者。《绝句》是唐代诗人杜

甫的作品。

1.《绝句》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你

让学生在读中把字

三、自读自学,是从哪句诗、哪个词看出来的?

词的读音解决了,

师生交流2.小声读,动笔画,指名说

初读体会古诗内

3.预设: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容。

燕子、鸳鸯

1.理解“迟日江山丽”并指导朗读。通过课件出示理解

2.理解“春风花草香”并指导朗读诗句的意思并感受

四、根据学生

3.理解“泥融飞燕子”并指导朗读春天景物的美好。

找到的景物随

4.理解“沙暖睡鸳鸯”并指导朗读通过小组讨论学习

机学习,学习

5.小组讨论生字书写时要注意的地生字,练习书写生

生字。

方再小组代表汇报。字,让孩子们通过

6.生在课堂本上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小组合作学习,提

导。升学习能力。

1.我们还学过哪些《绝句》呢?

2.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前两

句描绘的是自然界明丽壮美的大画面,阳拓展延伸,回忆旧

五、拓展、总

光明媚,山清水秀,草木茂盛,花香四溢。知,感受诗句描绘

后两句选取了极富春天特点的燕子和鸳的春天的美好景

鸯,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物。

与自然和谐。多美的诗啊!

3.朗读、背诵古诗。

5.板书设计

1.古诗三首

绝句

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燕子鸳鸯

6.教学反思与改进

4

03《古诗三首》(二)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1古诗三首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单元第一单元

版本部编版册别三下

备课人员信息

主备者姓名主备者单位

学科备课组长年级备课组长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惠崇《春江晚景》所作的一首题画诗,诗歌语言

精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全诗用白描的手法简洁的写出了最富特征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风,

如身临其境。诗中既依托画面所描绘,又融入作者的想象,刻画了一派江南初春的景象。

2.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前一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对描写春天景物的诗句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学

会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因此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时,应该会比较顺畅,在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方面还有待学习。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插图、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教学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1.学会生字“惠、崇、芦、芽、短”5

个生字。

朗读评价与书面练习评价

2.理解诗的内容,感受春的美好,体

会诗人对春的热爱。

3.学会从品读中得到美感,产生愉悦

之情,引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学会生字“惠、崇、芦、芽、短”5个生字。理解诗的内容,感受春的美好,体会

诗人对春的热爱。

学习难点:“惠、崇”的学习,学会从品读中得到美感,产生愉悦之情,引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突破方法: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熟读诗歌并学会写难写的字。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预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备注

计时间

1.指名背诵《绝句》评议。

一、复习导入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生读巩固旧知,过渡到

课题。新授。

5

1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

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春江晚景》

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2.简介诗人苏轼

二、理解题意理解题意,了解诗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

人苏轼。

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

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

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自由朗读,同

三、自由朗读借助工具书自学。同桌互读。桌互读,点名读纠

诗歌2.指名朗读,注意正音。正字音,把诗歌读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音、通顺流利。学习学

停顿、语调、语速等)。习诗歌的方法。

1.认识萎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

难度。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四、疏通诗歌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

理解古诗大意,体

大意、品读探来了?

会作者对春天的喜

究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

爱和赞美之情。

吗?诗人为什么会写这样的景物

呢?

5.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

么?

1.朗读白居易《忆江南》。拓展延伸,通过小

五、小结、拓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生字的写法及组合作讨论解决难

展阅读、指导

要注意的地方。写、易写错的生字,

书写

3.代表发言。提高学生的合作学

4.学生在课堂本上练习写生字。习能力。

5.板书设计

1.古诗三首

惠崇春江晚景

「竹林、桃花——盛开7

鸭群——江中戏水

惠崇春江晚景J卜喜春惜春

娄蒿、芦芽——满地

婀豚——逆江而上-

6.教学反思与改进

6

04《古诗三首》(三)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1古诗三首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单元第一单元

版本部编版册别三下

备课人员信息

主备者姓名主备者单位

学科备课组长年级备课组长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三衢道中》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描写了梅子成熟时节诗人游三衢山的见闻

感受,展现了浙西山区明媚清丽的风光。

2.学生情况分析:古诗的学习学生已经比较熟悉了,对于学习古诗的方法也有了,所以在学习

这首诗时难度应该不大。由于古诗和现代文的一些不同,可能学生在理解诗意方面还是会有一定的

难度,所有在授课时会借助多媒体及一些语言辅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插图、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L学会生字“梅、溪、泛、减”4个生

字,学习多音字“得

朗读评价与书面练习评价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三

衢道中》并背诵。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

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体

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学会生字“梅、溪、泛、减”4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古诗《三衢道中》并背诵。

学习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中所

蕴含的情感。正确书写“溪”“减”两个生字。

突破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小组交流“溪、减”两个字的书

写注意事项并汇报再进行练习书写。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预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备注

计时间

1.指名背诵《惠崇春江晚景》。复习导入,培养学

2.这首题画诗中,苏轼将画中的春色生对古诗词的兴

一、导入新课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出来。接下来我们一起趣,同时检测学生

来学习另一首古诗•对所学古诗的掌握

3.板书课题:三衢道中,学生齐读情况,进而导入新

课题。课。

7

通过范读,生自读,

1.师范读,生边听边圈出诗中的生

互读的方式及断句

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练习,学习古诗的

2.生自读,同桌互读。

二、初读古诗停顿,熟悉古诗韵

3.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纠正读音。

律,加深学生对诗

4.多音字“得”的学习。

句的熟读,同时也

5.再读古诗,注意节奏,难读的地方

加强了学生对诗意

多读几遍。

的理解。

1.作者简介,看注释,理解词语意思。通过对诗句中字词

2.诗人在去“三衢”的路上看到了什句的品读,详细了

么?听到了什么?解诗句的意思,便

三、了解作者、

3.诗人去“三衢”的路上心情的变化于学生体会诗中的

疏通诗意、品

如何呢?意境,对古诗的理

读释疑

4.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解。充分理解诗意

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后再回读全诗,从

5.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而体会诗人所要表

达的情感。

1.学习读写方法。举例说明。通过学习读写方

2.练一练。古诗《惠崇春江晚景》“竹法,培养学生的习

四、一课一练、外桃花三两枝,”根据这句话你会想到什作能力,合作交流

指导书写生字么景象?识字方法,培养学

3.出示本课三个生字,生识记并小组生的识字能力,养

交流书写时注意事项。成良好的书写习

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师巡视指导。惯。

师:《三衢道中》这是一首纪行诗,类似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

于我们原来学习的《山行》,写诗人在三

五、课堂小结进行一个全面的总

衢道中的所见所感。这首诗描述了初夏时

结,加深学生对于

宁静的景色和山行时诗人轻松愉快的心

本节课的理解。

情。

5.板书设计

1.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一一交代了季节和天气情况。

小溪泛尽却山行。一一交代了出行路线。

绿阴不减来时路,一一描写了归程的景色。

添得黄鹏四五声。一一侧面写出诗人游兴高涨。

6.教学反思与改进

8

05《燕子》(一)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2燕子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单元第一单元

版本部编版册别三下

备课人员信息

主备者姓名主备者单位

学科备课组长年级备课组长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这篇课文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

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柳之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

线上休息,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

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心热爱之情。

2.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学习课文已经不陌生,本单元的重点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

画面,在前一课的古诗学习时已经渗透这样的方法,相信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不会天难,本课

时主要时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生子中有几个容易写错的字,需要重点指导,还有多音字的学习。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插图、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教学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认“伶、俐”等10个生字,会规

范书写“凑、痕”等12个生字及本文出现朗读评价与书面练习评价

的2个多音字。

3.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会认“伶、俐”等10个生字,会规范书写“凑、痕”等12个生字及本文出现的2

个多音字。

学习难点:“凑、拂、聚、偶、倦、痕”的规范书写,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突破方法:利用多媒体呈现,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通过看、听、说、写等形式掌握所学。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预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备注

计时间

通过孩子们非常熟

1.歌曲导入:播放《小燕子》

悉的歌曲导入,既

一、趣味导入2.歌曲中的小燕子时活泼可爱的,那

贴近孩子们的生

么在作者笔下的小燕子是怎样的呢?

活,又吸引学生兴

3.板书课题:2.燕子生齐读课题

趣,进而导入新课。

9

1.学生自渎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第一个环节识字解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词,采用多种形式

(1)出示课件①指名认读,相机正

的识字解词方法,

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②课件出示生字

结合古文识字加深

组词。

学生对于生字的记

二、识字解词,(2)开展读字游戏。

忆;第二个环节生

理解字词,指①开火车读,再读。

字书写,小组讨论

导书写②小老师领读,齐读。

通过找一找、换一

3.认识本课的主角:燕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