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3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4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等的案类文档,如需要请下藏。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部编入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

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

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

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

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

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

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脑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

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

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

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

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

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

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

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

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

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却n

建议共分3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

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

课时

[知识结构]

第工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1)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1)(教材第2页例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

反意义的量。

【喻蝠】

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慵景导入】

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有条件的

可播放天气预报视频)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

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乙和各代表什么意

思?)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1)

2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教学教材第2页例1。

教师板书关键数据:

(1)0℃o

(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3℃

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

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

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

摄氏度。

(3)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

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刚刚同学回答得很对,读法也很正确。

(5)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

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6)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7)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

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温度低。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徽教与板书

第1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工)

0℃

-3℃

3°C(+3℃)

3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教学反思

4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第2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2)

袁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2)(教材第3页例

【教学目标】

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明确数据,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

泛应用,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

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整_.教竽亘程

【情景导入】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气温的表示,谁能说一

说温度都是怎样读写的?

组织学生讨论回忆上一课内容。

师:很好,大家都很棒。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负数知识。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2)

【新课讲授】

L教学例2.

(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3页的主题图)教

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y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

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像2000,500这样的数表示的是

存入的钱数;而前面有号的数,像-500,-132这样的数表示

的是支出的钱数。

(3)教师;上述数据中500和-500意义相同吗?(500

和-500意义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你能用刚才的方

法快速而又准确地表示出向东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进

20步和后退25步吗?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师把学生的表示

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2.归纳汨故和负数。

(1)你能把黑板上板书的这些数进行分类吗?小组讨论交

流。

5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教师展示分类的结果,适时讲解。像+8,+4,+2000,

+500,+1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数,前面的+号

也可以省略不写。像-8,-4,-5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

做负数O

、(3)那么0应该归为哪一类呢?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发表

意见。师设难:“我认为。应该归为正数一类。”

归纳: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4)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教师鼓励学生注意联系实际

举出更多的例子。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2题。

组织学生动手填一填,在小组中交流检查。

生□室•

正数有:2.5+4+41

5

负数有:-7-5.21

3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O

员教学板书

第2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2)

正数:+8负数:-8

+4-4

+2000-2000

+500-500

+100-100

+20-2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徽教学反思

6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7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第3课时在数曲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袁教学导航

【敕学内容】

借助数轴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教材第5页例31

【教学目标】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以

及正数与负数的比较。

询曲】

认识数轴、0。

裒教学亘程

【情景导入】

教师用CAI课件演示教材第5页的主题图。

教师: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

【新课讲授】

教学例3。

(1)教师: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

系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

(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轴,在相应点的

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3)让学生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

8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4)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

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

(5)引导学生观察数轴

:①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

律?

②在数轴上分别找到

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

如何运动?

师及时小结,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

数。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

即侬】

1.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TT。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4题。第4题组织学生独立完

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教师用课件出示答案、订正。

答案:

1.略

2.第4题:点A表示的数是-7;点B表示的数是-4;点C

表示的数是;点表示的数是;点表示的数是

-1D3E60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9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教学板书

第3课时在必::l±^uEtt.0和负数

小红小明树小丽小东

-6-5—4—3—2—1012345

上面这样的直线叫做数轴。

教学反思

10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百分敬(二)

氯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

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2.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地回答有

关百分数的问题。

g蝠】

利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父教学建仪

【教学指导】

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概念较多,教学时要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弄清概念间的

联系与区别。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

百分率、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实际问题。再如,百分数和

分数虽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意义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

又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5课时:折扣1课时成数1课时税率1课时利

率1课时解决问题1课时

【知识结构】

11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第1课时折扣

觑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折扣(教材第8页的内容,练习二第1~3题X

【教学目标】

1.明确折扣的含义。

2.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

3.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4.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2.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敕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12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摩匕教竽日程

【情景导入】

圣诞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

样进行促销的?(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1.教学折扣的含义,会把折扣改写成百分数。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

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

折",你怎么理解?

(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

售价标签。(电脑显示)

①大衣,原价:1000元,现价:700元。

②围巾,原价:100元,现价:70元。

③铅笔盒,原价:10元,现价:?

④橡皮,原价:1元,现价:?

(3)动脑筋想一想: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

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

是多少?

(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

样的关系?带着这样的问题,可以利用计算器,也可以借助课本,

四人小组一起试着找到答案。

(5)讨论,找规律。

13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A.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并在计算或讨论中发现规律。

B.学生汇报寻找的方法:利用计算器,原价乘以70%恰好是

标签的售价或现价除以原价大约都是70%;或查书等等。

(6)归纳,得定义。

A.通过小组讨论,谁能说说打七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是什

么意思?打八五折呢?

B.概括地讲,打折是什么意思?如果用分母是十的分数,该

怎样表示?("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C.通俗来讲,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

称"打折"。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如八五折

就是85%,九折就是90%。一般情况下,不把折扣写成十分之

几这样的分数形式,写成分数时,有时会出现小数(例如八五折

就会写成泪),不便于计算和理解。

10

(7)练习。

①四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1

②六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1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1

④九二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1

2.运用折扣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问题(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

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①导学生分析题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

14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V,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原价X85%=实际售价

③学生独立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80x85%=153(元)

答:买这辆车用了153元。

出示问题(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

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①导学生理解题意:只花了九折的钱怎么理解?以谁为单位

"1"?

②学生试算,独立列式。③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第一种算法:原价160元,减去现价,就是比原价便宜多

少钱。

160-160x90%

=160-144

=16(元)

第二种算法:原价160元,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90%1

160x(1-90%)

=160x10%

=16(元)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种算法,知道现价比原价便宜了

15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0%。

3.典例讲析。

例在某商店促销活动时,原价800元的某品牌自行车九

折出售,最后剩下的几辆车,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几辆

车售价多少元?分析:原价800元,第一次打九折出售,价格

是原价的90%,再次打八折出售,价格是第一次打九折后的

80%。可以先求出第一次打折后的价格,再求出第二次打折后的

价格,即为现在的售价。

解:800x90%x80%=720x80%=576(元)

答:最后的几辆车售价是576元。

【课堂作业】

1.(1)爸爸买了一个剃须刀,原价240元,现在只花了八

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A.打八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B.学生试做,讲评。

(2)判断:

①商品打折扣都是以原商品价格为单位"1",即标准量。()

②一件上衣现在打八折出售,就是说比原价降低10%。()

2.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练习题。

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3题。

说明:第1题是一道开放题,有多种可能,应注意给学生提

供交流自己想法的机会。练习后可指出"五折"也可以说成〃半

16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价",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第2题,要注意指导学生理解9.6元表示的实际含义,它与

八折有什么关系。使学生明确9.6元就是打折后比原价少的钱数,

它相当于原价的1—80%,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出方程或算式。

答案:1.(1)240-240x80%=48(元)

(2)①。②x

2.第8页"做一做":5273.530.8

3.练习二第1题:

(1)1.5x50%=0.75(元)

2.4x50%=1.2(元)

lx50%=0.5(元)

3x50%=1.5(元)

(2)(此题答案不唯一)可以买一种面包,也可以两种或两

种以上合买。单独买各种打折后的面包:

①"0.75=4(个)

合买各种打折后的面包:

②3:0.5=6(个)

33+1.5=2(个)

④"1.2=2(个)......0.6(元),再买1个打折后0.5元的

面包。

⑤可以买3个0.5元的面包,买2个0.75元的面包。

可以买1个1.5元的面包买2个0.75元的面包……第3题:

17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分析按原价的八折买,优惠价占二折,9.6元占原价的20%,

求出原价,用除法计算。解答:9.6・20%=48(元)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袁教学板书

第1课时折扣

八五折180x85%=153(元)

九折160x(1-90%)=160xl0%=16(元)

总结:解决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实质上是求一个数的百

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在分析折扣时,不要把打折后的价格当作定价,正确区分定价、

进价和售价是解决折扣问题的关键。

袁教与反思

第2课时成数

袁教与导航

【教学内容】

成数(教材第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明确成数的含义。

2.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

3.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询期】

1.成数的理解。

18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成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会教学131呈

【情景导入】

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

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教师: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学生汇报相关

报导)

【鹤腼

1.介绍成数的含义,会把成数改写成分数,百分数。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

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板书:

成数分数百分数

二成十分之二20%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这里的"三成"表示什么?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这里的两成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2.运用成数的含义谣房实际问题。

(1)出示教材第9页例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

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

"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X(1-25%)

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350x(1-25%)=350X75%=350X0.75=262.5(TJ

19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千瓦时)

方法二:350x(1-25%)=350x75%=350x75/100=262.5

(万千瓦时)

【触碰】

完成教材第9页"做T故"。

答案:15000-(1+20%)=15000-1.2=12500(人)

【课堂g】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

有哪些了解?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会教学板书

第2课时成数

成数分数百分数

二成十分之二20%

三成五十分之三点五35%

魁教学反思

第3课时税率

觑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税率(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练习二第6、7题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

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

的义务。

【重点难点】

L税额的计算。

2.税率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鹤帆】

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

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

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表示什么。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

21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5%表示什么?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

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20%表示什么?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

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

多少万元?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

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

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

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0

(3)学生列出算式。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x5%

(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x5%这个算式有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30X5%=30XJ_=1.5

100

(万元)

方法2: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30x5%=30x0.05=1.5

(万元)

【课堂作业】

22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巩固练习:教材第10页"做TT。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答案:

1.(5000-3500)x3%=45(元)

2.300x3%=9(元)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

有哪些了解?

【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2.教材第14页第7题。

徽教学板书

第3课时税率

应纳税额=收入额X税率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税率=应

纳税额刊攵入额xl00%30x5%=1.5(万元)

答: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

1.5万兀。

袁教导反思

第4课时利率

会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利率(教材第11页有关利率的内容1

【教学目标】

23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

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2.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以及支援国家、灾区、

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重点难点】

1.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2.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良教与Ei呈

'【情景导入】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

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一来可以支援国家

建设,二来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

增加收入。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耐加

1.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阅读教材第11页的内容,自学讨论例4,理解本金、利

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例如:王奶奶2012年月8月1

日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两年,到2013年8月1日,

王奶奶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50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

150元共5150元。)(注:这里不考虑利息税)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王奶奶存入的5000元就是本

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

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

(2)阅读教材第11页表格,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

是一定的。

把存最凭条画篇彘,请学生尝试填写。然后评讲。(要

填写的项目:户名、存期、存入金额、存种、密码、地址等,最

24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后填上日期。)

4.利息的计算。

(1)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二本金x利率x时间

(2)计算方法:

若按照2012年7月的银行利率,如果王奶奶的5000元钱

整存整取,两年到期的利息是多少?学生计算后交流,教师板书:

5000x3.75%x2=375(元)

加上王奶奶存入的本金5000元,到期时她能得到本金和利

息,一共5375元。

【课堂作业】

本题是有关"打折"和"纳税"的问题,是百分数的具体应

用,在练习时应让学生说说自己每一步计算的意义,并进行集体

订正。

【般g】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什么叫本金?什么叫利

息?什么叫利率?如何计算利息?

【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2.教材第14页第9题。

袁教学板书

第4课时利率

利息二本金X利率X时间

任何一种存款,在计算利息时,都要乘以存入的时间,如果

存款的利率是年利率,计算时所乘时间单位应是年,如果存款的

利率是月利率,计算时所乘时间单位应是月,不要一律按年计算。

会教学反思

第5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导航

25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教学内容】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材第12页例5)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认真审题,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良教与Ei呈

【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在生

活中的具体应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们更多的应用,学习新

知识之前,我们来回忆下之前的内容。

口头列式。

(1)妈妈想买T牛原价500元的裙子,五折之后这条裙子

多少钱?

(2)爸爸这个月工资由原来的6000元涨了一成五,爸爸

现在工资是多少?

(3)爸爸的月工资是6000,扣除3500个人免税征额后的

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他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

元?

(4)小云将压岁钱1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为3年,年利

率为4.25%。到期支取时,小云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师:这几道题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应用题?

学生交流,汇报。

【新课讲授】

教学例5。

1.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

路。

2.利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归纳出解题思路。

教师:"满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

引导回答: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100元减去

50元。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解题思路:

26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施A商场买,直接用总价乘以50%就能算出实际花费。

(2)在B商场买,先看总价中有几个100,230里有两

个100,然后从总价里减去2个50元。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后,让他们计算并给出结果。

板书:A:230x50%=115(元)

B:230-2x50=130(元)

A<B,A更省钱。

4.回顾与反思。

提问: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了A商场更省钱,在什么时候两

个商场价格差不多呢?

反思:看起来满100减50元不如打五折实惠。如果总价能

凑成整百多一点就差不多了。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解。

答案:A商场:120-40=80(元)

B:120x60%=72(元)

B商场更省钱。

【耀g】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将如何运用到生活中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袁教学板书

第5课时解决问题

A商场:230x50%=115(元)

B商场:230-50x2=130(元)

115<130,A商场更省钱。

徽教与反思

3圆柱与圆锥

27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叙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

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

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相关的简单实

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的活动,了解平面

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经历

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认识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形体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和体

积、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及推导过程。

2.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良教学建议

【教学指导】

1.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内容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

思路。因此教学时应注意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重视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的训练。如,在认识圆柱和圆锥

之前,可以让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圆柱、圆锥的实例和信息材

28

各科教案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料,以便在课堂中交流。认识圆柱、圆锥后,还可以让学生根据

需要创设和制作一个圆柱或圆锥形物品,让大家欣赏或使用,这

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为生活服务

的意识和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

力。

本单元加强了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究。为此,在教学

时,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想象

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如圆锥体积的教学,教材首先

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如何知道像铅锤这样的物体的体积?"引

导学生探索,并给出提示: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没有关系。

在教学时,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究,注意提供给学生积极思

考,充分参与探索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如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

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应让学生在经历试验探究的过程

中获取,以改变只按教材说明进行演示得出结论的做法。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0课时:

1.圆柱6课时

2.圆锥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知识结构】

29

下载

,请

本文

,如需

文档

教案

各科

1.圆柱

的认

圆柱

课时

第1

学导

内容

【教学

0页

17〜2

材第

识(教

的认

圆柱

0

目标

【敕学

和半

直径

及其

底面

柱的

识圆

征,认

的特

圆柱

了解

学生

1.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