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T《烟叶及烟丝鉴别检测方法》编制说明_第1页
YCT《烟叶及烟丝鉴别检测方法》编制说明_第2页
YCT《烟叶及烟丝鉴别检测方法》编制说明_第3页
YCT《烟叶及烟丝鉴别检测方法》编制说明_第4页
YCT《烟叶及烟丝鉴别检测方法》编制说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烟叶及烟丝鉴别检测方法》编制说明工作简况任务来源2024年1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召集各行业评审组研讨资质认定管理改革工作,拟推行资质认定清单制,正面清单中只保留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国际标准(ISO、IEC、ITU)中的方法,对规范性文件、企标和国外标准、实验室方法等不再作为资质认定依据。本次改革事关行业质检机构的资质认定,涉及到了卷烟、雪茄烟、烟用材料、烟叶及烟丝等产品的鉴别检测工作。烟叶及烟丝鉴别检测的相关方法参照《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烟叶鉴别检验规程(试行)的通知》(国烟办综[2007]275号),属于国家烟草专卖局行政文件,不在正面清单中。为了保障行业专卖打假打私工作的顺利进行,烟草质检机构应提供有效且权威的技术支撑服务,因此,国家局紧急下达了相关鉴别检测方法行业标准制定任务。项目承担单位、协作单位及主要分工本项目受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委托,由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牵头,主要工作为项目总体方案的制定,实验数据的汇总及分析,标准文本和技术报告的撰写。参加单位:河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云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安徽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贵州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湖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福建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中国烟草总公司湖南省公司、广东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湖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主要参与样品的收集、实验数据的汇总及分析、标准文本和技术报告的撰写。主要工作过程(起草、试验验证、征求意见、送审、报批等环节及项目研讨会等内容)1.3.12024年2月:根据相关标准、法律法规,以及前期充分调研国内烟草质检机构近年来的烟叶及烟丝检验等情况,从实际角度出发,组织行业质检人员多轮次的讨论,分析并确定了术语定义、抽样、检测方法、检测项目、检测结论等内容,完成了标准初稿的起草工作。1.3.22024年2月-3月初:讨论形成标准初稿。项目组先后两次召集行业27家烟草质检机构以视频方式对标准初稿召开研讨会,参会单位对标准初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项目组针对各站意见和建议进行了修改完善后形成标准初稿。1.3.32024年3月中旬:面向行业内27家质检机构征求意见,发送征求意见单位数27家,收到回函意见单位数27家,收到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内蒙古、湖北、山西、福建等9家烟草质检站意见27条,其中采纳意见12条,部分采纳意见7条,并在标准文本中完成修改;不采纳意见10条,并与相应意见提出单位进行了解释沟通。收到无意见回函单位18家。修改完善后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第1稿)即标准论证稿。1.3.42024年3月20日:专家论证会。为验证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质检中心邀请来自行业质检、农业等领域的7名专家现场开会讨论,对《烟叶及烟丝鉴别检测方法》项目进行专家论证。项目组汇报了项目完成情况,专家组审阅了相关资料并对该项目进行了质询和讨论,最终形成专家论证意见(送审材料中《专家论证意见-烟叶及烟丝鉴别检测方法》)。1.3.52024年3月中下旬:项目组按照专家论证会的有关意见,进一步对标准材料进行了全面修改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第2稿)。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项目负责人罗安娜,负责项目整体方案设计、实验数据的汇总及分析,标准文本和技术报告的撰写等工作;何声宝、冯晓民、王英元、王冬、龙杰、周小兵、蔡立、张婷等人参与讨论确定了项目方案、完成样品制备收集及实验验证,标准文本起草和技术报告撰写等工作;张衍杨、熊巍、张海燕、姜兴益、孙浩巍、刘雷雨、高伟民、贺仪、秦菲、廖雅桦、邢军、刘楠、张威等人参与了项目方案确定、实验验证和对标准文本的内容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等工作。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标准研究和制修订情况烟叶及烟丝的鉴别检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中的重要技术支撑,对于保障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行业开展烟叶及烟丝鉴别检测工作主要依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烟叶鉴别检验规程(试行)的通知》(国烟办综[2007]275号),属于国家烟草专卖局行政文件。抽取样件数量的确定参考GB2635-1992《烤烟》对现场检验的取样要求以及对品质检验抽样样件的数量要求;原烟抽样的抽取方法的制定主要参考GB2635-1992《烤烟》对现场检验的取样要求;片烟、烟梗抽样的主要参考YC/T147-2023《打叶烟叶质量要求》成品检验抽样要求的相关内容。国际上,各国、地区以及一些跨国公司也有各自的烟草制品检验检测标准,通常会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下的指导原则以及国际公认的安全与质量管理标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者对烟草制品安全要求的提高,国内外相关标准还在不断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监管要求和技术进步。本标准是首次制订,无相关标准的修订情况。标准编制原则及主要内容确定的依据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烟叶及烟丝鉴别检测方法,适用于烟叶及烟丝的鉴别检测。注:本标准中烟叶包括原烟(烤烟、晾晒烟)、片烟(含烟叶碎片)、烟梗和再造烟叶。标准编制原则符合烟草行业标准制修订管理工作规程对编制程序和工作的规定和要求;标准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标准的技术指标确定要有可靠的技术支撑;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不与已有标准冲突。标准主要内容确定的依据本标准是首次制订,抽样参考了GB2635-1992《烤烟》、YC/T147-2023《打叶烟叶质量要求》、YC/T16-2014《再造烟叶》等标准的相关内容,并通过试验验证确定了本标准“4抽样”的相关内容;检测方法参考了GB2635-1992、GB/T8966-2005、GB5991.1-2000、YC/T138-1998、YC/T530-2015、YC/T468-2021等标准的相关内容,并通过试验验证确定了本标准“5检测方法”的相关内容;检测项目和检测结论参考了《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烟叶鉴别检验规程(试行)的通知》(国烟办综[2007]275号)、GB2635-1992《烤烟》、GB/T8966-2005《白肋烟》、GB5991.1-2000《香料烟分级技术要求》、YC/T138-1998《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方法》、YC/T530-2015《烤烟烟叶质量风格特色感官评价方法》、YC/T468-2021《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植物碱的测定连续流动(硫氰酸钾)法》等文件和标准,并结合烟草质检机构烟叶及烟丝鉴别工作实际情况,确定了“6检测项目”和“7检测结论”的相关内容。本鉴别检测方法客观、准确、可靠,可用于烟叶及烟丝的鉴别检测工作。本标准与被修订标准在标准技术内容、水平方面的对比情况。本标准是首次制订。标准预期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标准包含烟叶及烟丝多项指标的检测、鉴别与判定,填补了烟叶及烟丝鉴别检测标准的空白,可确保烟叶及烟丝鉴别检验工作的规范化运作,为烟草市场监管及专卖打假工作提供了客观而可靠的检测手段和技术支撑,有助于推动烟叶及烟丝鉴别检测工作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对于维护“两烟”生产、保障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实现行业利税目标无疑也有着积极的意义。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无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无抵触。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重大分歧意见。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及主要依据本标准为方法标准,不涉及强制性标准要求的限制范围(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建议作为推荐性行业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