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1.120.01
CCSC23
团体标准
T/CACMXXXX.XX—202X
白术-玉米套作生态种植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ecologicalplantingoftheBaizhu-maizeintercropping
2022-XX-XX发布2023-XX-XX实施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T/CACMXXXX.XX-202X
白术-玉米套作生态种植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白术-玉米套作生态种植的术语和定义,白术植物基原及其生态生物学特征、来源及
应用历史,生态种植技术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浙江、湖北、重庆、江西、安徽、四川、湖南产区的白术-玉米套作生态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18877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GB/T24689.2植物保护机械杀虫灯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种植ecologicalplanting
应用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设计,综合考虑经济、生态和社
会效益,充分应用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实现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种植方式。
3.2
套作intercropping
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于行间或株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3.3
茬口previouscropwithitsstubblefield
作物在连作或轮作过程中给予后季作物以种种影响的前季作物及其茬地的总称。
3.4
术栽seedlingof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
1
T/CACMXXXX.XX-202X
生产商品白术的幼苗,以种子为繁育,生长1个季度的白术的休眠根茎。
4白术基原植物及其生态生物学特征
来源于菊科苍术属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
白术为多年生草本,高20~60cm,根状茎结节状。茎直立,通常自中下部长分枝,全部光滑无毛。
中部茎叶有长3~6cm的叶柄,叶片通常3~5羽状全裂,极少兼杂不裂而叶为长椭圆形的。侧裂片1-2对,
倒披针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4.5~7cm,宽1.5~2cm;顶裂片比侧裂片大,倒长卵形、长椭圆形
或椭圆形;自中部茎叶向上向下,叶渐小,与中部茎叶等样分裂,接花序下部的叶不裂,椭圆形或长椭
圆形,无柄;或大部茎叶不裂,但总兼杂有3~5羽状全裂的叶。全部叶质地薄,纸质,两面绿色,无毛,
边缘或裂片边缘有长或短针刺状缘毛或细刺齿。头状花序单生茎枝顶端,植株通常有6~10个头状花序,
但不形成明显的花序式排列。苞叶绿色,长3~4cm,针刺状羽状全裂。总苞大,宽钟状,直径3~4cm。
总苞片9~10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及中外层长卵形或三角形,长6~8mm;中层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
形,长11~16mm;最内层宽线形,长约2cm,顶端紫红色。全部苞片顶端钝,边缘有白色蛛丝毛。小
花长1.7cm,紫红色。瘦果倒圆锥状,长约7.5mm,被顺向顺伏的稠密白色的长直毛。冠毛刚毛羽毛状,
污白色,长约1.5cm,基部结合成环状。
在我国浙江、湖北、重庆、江西、安徽、四川、湖南等多个省份有栽培白术分布,在江西、湖南、
浙江、四川有野生白术资源分布。野生白术多生于排水良好的山坡草地及山坡林下。白术喜凉爽气候,
怕高温多湿,白术能耐寒,幼苗能经受短期霜冻,在冬季能耐-10℃的低温,根茎生长适宜温度为26~
28℃,多在海拔400~l000m的平坝、丘陵或山区都可种植。白术种子在15℃左右萌发出苗,5月下旬至
7月上旬为蕾期,9月为花期,11月为种子成熟期,12月以后休眠。白术对土壤要求严格,粘性过大的土
壤生长不良,忌积水,轮作期要间隔三年以上。
5白术-玉米套作生态种植技术
5.1地块选择
5.1.1地理位置
白术的主要在浙江、湖北、重庆、江西、安徽、四川、湖南等省份的缓坡或山间平地栽培。
5.1.2气候环境
白术应选择气候凉爽的山间平地栽种,坡度在3~20°的新垦地也可以栽种,空气符合GB3095规
定的二级标准,水质符合GB5084规定的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5.1.3土壤条件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土壤pH5~7较为适宜,土壤符合GB15618规
定的二级标准;前作不宜为十字花科、茄科植物,如白菜和茄子;忌连作,种过白术的地要间隔3年以
上才能再次栽培白术。
5.2品种选择
2
T/CACMXXXX.XX-202X
选择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农家种源或登记(或审定)品种,如浙术1号等。
5.3茬口安排
术栽种植时间为12月至翌年3月,与之套作的玉米一般在次年春季4月上旬,在白术行间播种。
5.4种植模式确定
采用白术-玉米套作模式,术栽移栽时间宜在12月至翌年3月,玉米播种宜在4月初,7~8月高温季
节玉米已经拔节,为白术提供遮荫条件,同时减少大风影响。
5.5田间管理
5.5.1整地
翻耕土地,深度30~40cm,整平耙细后,作龟背形畦,畦宽120~150cm,沟宽25~35cm,沟深
20~30cm,结合整地施用有机肥。
5.5.2白术种苗繁育
5.5.2.1制种
育种子的生产群体为单一种源,6月上中旬,选形态相对一致,宜选分枝少、叶片较大、叶色深绿、
茎杆矮壮、花蕾大、无病虫害的植株作种株,每株留顶部花蕾5个或6个,除去其它花蕾。11月上中
旬,当总苞外壳变紫色,微开并现白色冠毛时,选晴天,挖取白术根茎,连同茎叶束成小把悬挂于阴凉
通风处15~20天,晒2~3天,待总苞片完全裂开,打出种子,去除绒毛、瘪子和其它杂质,再晒1~
2天,收藏备用。
5.5.2.2术栽培育
种子播种量每亩(667m2)4~5kg。种子播前先晒1~2天。宜选海拔300m以上、夏季凉爽、土
层较深、光照较好、5年以上没种过白术、茄科植物、十字花科植物的山地作苗床。2月下旬至3月中
旬,地温稳定达到12℃以上时播种。在整好畦面上开横沟进行条播,行距15~20cm,播幅7~10cm,
沟深2~3cm,将种子播入沟内。每亩(667m2)撒施钙镁磷肥40~50kg和适量草木灰,再覆一层细肥
土,厚度1~3cm,以盖没种子为度,最后畦面盖稻草保温保湿。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结合中耕
除草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m2(亩)施用尿素10kg;7月下旬进行第二次追肥,视苗情每667m2(亩)撒
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20~30kg。苗高在3cm~5cm时进行间苗,拔除病弱苗、密生苗,同时做好除草
工作。旱季节每隔五到十天浇一次水,汛期及时做好排水。
5.5.2.3起苗
11月上中旬至12月,当术苗茎叶枯黄时,选晴天挖出术栽,除去茎叶和过长的须根。
5.5.2.4术栽贮存
种栽不能及时下种时,应做好种栽的贮存。将术栽在室内储存,室温保持在10℃以下,摊放过1~
2天再平铺堆积,堆积高度小于20cm,术栽上铺一层厚5~10cm的沙土。
3
T/CACMXXXX.XX-202X
5.5.3种苗质量要求
顶芽饱满,芽长小于0.5cm,根茎新鲜、完整、无病虫害。
5.5.4术栽灭菌
将术栽浸入盛有50%多菌灵或25%咪鲜胺800倍液的塑料桶或木桶中,药液应浸没术栽,浸泡1h
捞出沥干备用。
5.5.5栽种
11月至翌年3月初栽种。畦面栽种4~6行白术,行距25~30cm,株距20~30cm,条栽或穴栽。
术栽用量40~50kg。栽种时,术栽顶芽向上,齐头,栽后覆土约3cm为宜。
5.5.6套作玉米
于春季4月份上旬,在白术的行间,每隔两行白术种植一行玉米,玉米的株行距为30cm×40cm,
具体种法如图1,每亩(667m2)用种量1~2kg。
※※※※※※※※※※※※※
◎◎◎◎◎◎◎◎◎◎◎◎
◎◎◎◎◎◎◎◎◎◎◎◎
※※※※※※※※※※※※※
◎◎◎◎◎◎◎◎◎◎◎◎
◎◎◎◎◎◎◎◎◎◎◎◎
※※※※※※※※※※※※※
图1白术-玉米套作田间布置示意图
注:套种玉米宜选用优质的高杆、抗倒伏品种,※指种植玉米,◎指种植白术。
5.5.7施肥
结合整地,每亩(667m2)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100~150kg和钙镁磷肥40~50kg,有机无机复混肥
料有机质含量高于20%,总养分高于15%,应符合GB/T18877的规定。齐苗时,每亩(667m2)施有机无
机复混肥料或焦泥灰15~20kg、碳酸氢铵15~20kg。苗高30~40cm时,每亩(667m2)施有机无机复混
肥料或焦泥灰15~20kg和尿素10kg。采摘花蕾结束后,每亩(667m2)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15~20kg。
5.5.8除草
5.5.8.1苗期压草
栽种后铺一层稻草秸秆覆盖,以不见土面为宜,出苗后拨开覆盖物。
4
T/CACMXXXX.XX-202X
5.5.8.2中耕除草
选晴天露水干后,封行前人工中耕除草2次;4月齐苗后,进行松土除草深度10~15cm;5月现
蕾前后,松土除草深度不超过10cm;封行后拔除田间杂草1~2次。
5.5.9灌溉和排水
四周开好排水沟,田块较大的应开腰沟,排水沟深度在40cm以上,雨季及时清沟排水,做到雨停
田间无积水,白术摘蕾后遇干旱时结合施肥进行跑马水抗旱,忌大水漫灌。
5.5.10摘花打顶
6月初开始,晴天露水干后进行。每隔7~10天,分批除净花蕾(留种的除外),花蕾小于1cm时
及时摘出,大于1cm时及时剪出,不伤花蕾下部的茎叶,捏住茎杆摘除,注意不动摇根部。
5.5.9病虫害防治
5.5.9.1防治原则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预报,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
物等防治技术,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将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阈值内。
5.5.9.2主要病虫害
白术病害主要有铁叶病、白绢病、根腐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蛴螬、小地老虎等。玉米病害主要
有大斑病、小斑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
5.5.9.3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清除田间杂草,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和有虫枝叶,并
带出田外销毁。收获后清洁田园;采取轮作措施,宜与禾本科等作物轮作,轮作间隔期3年以上,宜与
水稻轮作。
5.5.9.4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趋性,选用频振式杀虫灯或悬挂黄色粘虫板等进行诱杀,杀虫灯使用应符合GB/T24689.2
的规定,挂灯时间为5月初至10月下旬,雷雨天不开灯。可应用黄色粘虫板防治有翅蚜虫,粘虫板悬挂
在植株上方10~15cm,每亩(667m2)悬挂30~40张。
5.5.9.5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或使用生物农药控制病虫害发生。
5.5.9.6化学防治
根据白术和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在病虫害爆发初期防治,在病虫害发生高峰期,提倡一药多治,
交替用药的防治方法,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避免产生抗药性。用药应符合按
NY/T393的要求,并按GB/T8321规定执行。防治时期严格执行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可限制使用的化学
农药种类规定,或选用经过农业技术部门试验后推荐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
施药量和施药次数,不应使用除草剂及高毒、高残留农药。应用3%的甲霜·恶霉灵水剂防治根腐病,800
倍液浸泡术栽1h,发病点周围植株用1000倍液灌根,7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3次;5%井冈·嘧苷
素水剂防治白绢病,1000倍液发病点周围植株灌根防治,7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3次;5%的二嗪
磷颗粒剂防治小地老虎和蛴螬,每亩(667m2)施用500g~1000g,苗侧穴施;玉米栽培密度低,发病
5
T/CACMXXXX.XX-202X
轻,大斑病和小斑病爆发初期应用300亿芽孢/毫升枯草芽孢杆菌防治,发病初期2000倍液,喷雾防治,
7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3次;玉米螟可以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第一代虫害幼虫期2000
倍液灌叶心防治,7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3次。
5.6采收
5.6.1采收期
当年秋末冬初,当白术茎杆变黄褐色、叶片枯黄时选晴天及时采收;八月上旬采收玉米。
5.6.2采收方式
白术采收方法为挖出地下根茎,抖去泥土,除去茎杆;玉米采收后在高约50cm处砍去秸秆。
5.7产地加工
5.7.1生晒加工
将白术鲜根茎放晒场上晒15~20d,晒时要经常翻动,在翻晒时逐步搓、擦去须根,直至干燥至含
水量在13%以下。
5.7.2产地火烘加工
白术鲜根茎在室内摊放几天,待表面水分稍干,放入柴囱灶囱斗中囱。用没有芳香气味的杂木作燃
料。最初火力应稍大而均匀,垛内温度80~100℃,1h后,蒸汽上升,根茎表皮已热,可将温度降至
60℃,2h后,将根茎上下翻动使细根脱落,继续囱5~6h,将根茎全部翻出,并翻动,使细根全部脱
落。再将大小根茎分开,大的放底层,小的放上层,继续囱8~20h,中间翻动一次,到7成~8成干
时全部翻出。将大小根茎分别在室内堆置6~7天,使内部水份外渗,表皮转软,再用文火(60℃左右)
分别囱24~36h,干燥至含水量在13%以下。
5.8包装、贮存和运输
5.8.1包装
包装前应对每批药材按照相应标准进行质量检验。符合相关标准的药材,采用不影响质量的麻袋、
纸箱等包装,禁止采用包装过肥料、农药等的包装袋包装。包装外贴或挂标签、合格证,标识牌内容应
有品种、基原、产地、批号、规格、重量、采收日期、企业名称等,并有追溯码。
5.8.2贮存和运输
应存储于阴凉干燥处,定期检查,防止虫蛀、霉变、腐烂、泛油等的发生。仓库控制温度在10℃
以下、相对湿度75%以下;不同批次等级药材分区存放;建有定期检查制度。禁用硫磺、磷化铝熏蒸。
也可采用现代气调贮藏方法,包装或库内充氮或二氧化碳。
运输应防止发生混淆、污染、异物混入、包装破损、雨雪淋湿等。
6
T/CACMXXXX.XX-202X
附录A
(规范性)
白术-玉米套作生态种植技术关键点
A.1选地与整地
选地: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不宜在前作为十字花科和茄科植物地块种
植,忌连作,种过白术的地块要间隔3年以上才能再次种植。
整地:10月中下旬整地,翻耕土地,深度30~40cm,整平耙细后,作龟背形畦,畦宽120~150cm,
沟宽25~35cm,沟深20~30cm地块。整地每亩(667m2)施用有机肥200~300kg,结合整地施入土中。
种栽覆土后,每亩施入钙镁磷肥50kg。
具体种植情况见图A.1。
a)白术-玉米套作初期b)白术-玉米套作中期
图A.1白术-玉米套作不同时期种植情况
A.2白术种苗检验检疫
白术种苗带菌发病是白术栽培中发病的重要原因,在栽培前,一定对种苗进行检验或检疫以及消毒,
剔除发病或带病母株。在栽培过程中,如果发现病株,一定及时清除,并撒生石灰消毒,以免雨季病菌
随雨水扩散。
A.3遮阴
玉米的遮阴保持在25%左右的遮光度为宜。
7
T/CACMXXXX.XX-202X
附录B
(资料性)
白术-玉米套作生态种植效益评价
B.1经济效益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白术药粮套作生态种植技术可有效挖掘增产潜力,据统计磐安产区2019~2020
两年采用该模式种植白术,每亩(667m2)产白术300kg左右,较传统种植模式每亩(667m2)增产约
10%,以当时的白术市场价格计算每亩(667m2)增加收入2400~3000元。
B.2生态效益
白术基于生物多样性的药粮套作生态种植技术可以带来确实的生态效益。首先,套作玉米后区域小
环境改变,具体表现为夏季田间温度降低,田间风速降低,白术植株生长气温适宜,没有过度的高温胁
迫,植株摇动减少;另外玉米的栽培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丰度;最终导致田间根腐病的发病减弱,进而
减少农药的施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8
T/CACMXXXX.XX-202X
附录C
(资料性)
白术-玉米套作生态种植技术核心机理
C.1生态学原理
生态学原理包括以下内容:
a)生态位原理。玉米与白术处于不同的生态位,玉米的地上部分处于套作系统的上面,玉米的根
系分布深,处于套作系统的下层,而白术的地上和地下部分均处于地面附近,以此实现各层次
空间生态位光、气、热、肥资源的充分利用;
b)互惠共生原理。玉米与白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属于共生互利关系,玉米的地上部分为白术提供
了遮荫,收获后的秸秆还田,为白术创造了适宜的生态环境,并且降低了根腐病的发病率,提
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提高了生态和经济效益;
c)生物与环境的适应与协同进化原理。玉米属于禾本科菌根植物,根系活化了土壤,土壤物理性
质得到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非毛管空隙增加,为白术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根际环境。另外玉
米的秸秆还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了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环境更适宜白术生长,白术
更高产。
C.2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包括以下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镇江市淮州中学2025届高三一轮收官考试(二)生物试题含解析
- 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口腔临床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5年初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物理试题含解析
-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无机化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智能健身器材发展考核试卷
- 卫星天线用纺织品考核试卷
- 有机高分子原料的合成过程考核试卷
- 兽医实验动物模型构建与应用考核试卷
- 渔业信息技术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微生物肥料菌剂制备技术考核试卷
- 幼儿园健康课程:保护心脏小课堂
- 电商平台服务协议、交易规则
- 2025年服务器行业市场规模及主要企业市占率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2025年中国甲鱼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年中国汽车道路救援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学校食堂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品牌管理塑造、传播与维护课件 第7章 品牌传播管理
- 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 2025年河北省衡水市九年级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5保安证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 腹部肿瘤患者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