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科学气候变化应对能力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地址名称。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气候变化的主要温室气体?
A.二氧化碳
B.甲烷
C.臭氧
D.氮氧化物
答案:C
解题思路:温室气体是指能够吸收和发射红外辐射并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上升的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氮氧化物都是已知的温室气体,而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小。
2.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
A.发展可再生能源
B.限制化石燃料使用
C.增加森林覆盖率
D.扩大农业用地
答案:D
解题思路:扩大农业用地可能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与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相悖。发展可再生能源、限制化石燃料使用和增加森林覆盖率都是减缓气候变化的常用手段。
3.下列哪项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
A.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B.海平面上升
C.生态平衡破坏
D.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D
解题思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包括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海平面上升和生态平衡破坏,而矿产资源的丰富与否与气候变化无直接关联。
4.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
A.《巴黎协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应对法》
C.《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答案:A
解题思路:《巴黎协定》是全球性气候变化应对协议,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应对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下列哪项不是气候变化适应措施?
A.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B.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
C.提高建筑节能标准
D.发展高铁交通
答案:D
解题思路:气候变化适应措施旨在提高社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发展高铁交通与气候变化适应无直接关联,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和提高建筑节能标准都是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6.下列哪项不是我国气候变化应对的主要国际合作?
A.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B.中日韩三国气候变化合作
C.亚洲区域气候变化合作
D.北极地区气候变化合作
答案:D
解题思路:我国气候变化应对的主要国际合作包括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日韩三国气候变化合作和亚洲区域气候变化合作,北极地区气候变化合作则不是我国的主要国际合作领域。
7.下列哪项不是气候变化适应措施中的“软措施”?
A.政策法规
B.技术标准
C.生态环境恢复
D.社会经济调整
答案:C
解题思路:气候变化适应措施中的“软措施”主要包括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社会经济调整,而生态环境恢复更多属于“硬措施”范畴。
8.下列哪项不是气候变化应对中的“硬措施”?
A.能源结构调整
B.产业结构调整
C.生态环境恢复
D.社会经济调整
答案:C
解题思路:气候变化应对中的“硬措施”主要包括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恢复,而社会经济调整更多属于“软措施”范畴。二、填空题1.气候变化的主要温室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
解题思路: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根据最新的气候科学研究,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是三个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极大。
2.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总体方案、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制度
解题思路:这些政策是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制定的核心措施,旨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气候变化适应措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农业适应措施、水资源管理措施、生态系统保护措施
解题思路:气候变化适应措施旨在提高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的适应性,减少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4.气候变化应对的主要国际合作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巴黎协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京都议定书
解题思路:这些国际协议是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平台,旨在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全球气候治理。
5.气候变化应对中的“软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政策引导、法律法规、公众意识提升
解题思路:软措施侧重于通过政策引导、法律法规和公众教育等手段,提高全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并引导行为改变。
6.气候变化应对中的“硬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减排技术发展
解题思路:硬措施侧重于通过具体的技术、项目和政策实施,实现减排目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
2.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总体方案、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制度
3.农业适应措施、水资源管理措施、生态系统保护措施
4.巴黎协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京都议定书
5.政策引导、法律法规、公众意识提升
6.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减排技术发展
解题思路:对于填空题,答案通常在问题中已经提供,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和理解相关知识。例如了解主要的温室气体有助于准确填写第一题,而了解中国的气候变化政策则有助于准确填写第二题。对于适应措施、国际合作、软措施和硬措施的解答,需要理解相关概念和具体实施措施,从而能够正确填空。三、判断题1.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负面影响。()
答案:×
解题思路: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复杂的,既有负面影响,如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海平面上升等,也有正面影响,如某些地区可能因气候变暖而延长生长季节。因此,不能说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负面影响。
2.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有效措施。()
答案:√
解题思路: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气候变化。
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
答案:√
解题思路: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措施,通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4.森林覆盖率的增加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减缓气候变化。()
答案:√
解题思路: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碳汇,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森林覆盖率可以增强碳汇能力,从而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
5.气候变化适应措施与减缓措施同等重要。()
答案:√
解题思路:气候变化适应措施和减缓措施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措施帮助人类社会适应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影响,而减缓措施则旨在降低未来气候变化的程度。两者同等重要,相辅相成。
6.气候变化对全球农业产量有积极影响。()
答案:×
解题思路:气候变化对全球农业产量的影响通常是负面的。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或洪水等都会对农业产量造成负面影响。
7.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答案:√
解题思路: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制定和实施低碳发展政策、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取得了显著成果,如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8.气候变化应对需要全球共同努力。()
答案:√
解题思路: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全球合作、制定和执行国际协议(如《巴黎协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四、简答题1.简述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主要影响。
(1)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高温、干旱、暴雨、台风等,对农业生产、水资源的供应和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
(2)全球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地区居民生活和基础设施的安全。
(3)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传染病的传播范围扩大、热相关疾病增加等。
(4)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影响淡水资源供应,进而影响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
2.简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
(1)强化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2)完善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3)加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水利、城市等领域的抗风险能力。
(4)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强化碳排放强度控制。
3.简述气候变化适应措施的主要内容。
(1)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耐旱、耐盐碱作物,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2)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4)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4.简述我国气候变化应对的主要国际合作。
(1)积极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相关议定书的谈判和实施。
(2)加强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3)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
(4)加强与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应对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
5.简述气候变化应对中的“软措施”与“硬措施”的区别。
(1)软措施:主要是指政策引导、宣传教育、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措施,如制定气候政策、开展气候变化宣传教育等。
(2)硬措施:主要是指直接针对碳排放源头的控制措施,如碳排放权交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等。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主要影响包括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人类健康受威胁、淡水资源供应减少等。
解题思路:结合当前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主要影响,分析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如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健康问题等。
2.答案: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包括加强顶层设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适应能力建设、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等。
解题思路:梳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分别阐述政策的具体内容,如能源结构调整、气候变化适应等。
3.答案:气候变化适应措施的主要内容有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加强生态系统保护等。
解题思路:从农业、水利、城市、生态系统等方面阐述气候变化适应措施的具体内容。
4.答案:我国气候变化应对的主要国际合作包括积极参与国际谈判、推动南南合作、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改革、加强与发达国家合作等。
解题思路:分别阐述我国在气候变化应对中的国际合作措施,如参与国际谈判、推动南南合作等。
5.答案:气候变化应对中的“软措施”与“硬措施”的区别在于软措施侧重政策引导、宣传教育、国际合作等方面,硬措施侧重碳排放源头的控制措施。
解题思路:对比分析软措施和硬措施的特点,分别阐述各自侧重的方面。五、论述题1.结合实际,论述我国如何加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一)政策与法规
严格执行国家气候变化战略和应对气候变化总体方案。
制定和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
(二)能源与产业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调整能源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三)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加强生态保护,推进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建设。
强化污染防治,减少污染物排放。
(四)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倡导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
2.论述气候变化对全球农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一)气候变化对全球农业的影响
农作物生长发育期缩短。
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灌溉面积减少。
植物病虫害加剧。
(二)应对策略
发展适应性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抗逆性。
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3.论述气候变化对全球水资源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一)气候变化对全球水资源的影响
降水量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问题加剧。
水体污染加重,水质恶化。
(二)应对策略
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发展节水技术,降低农业用水量。
加强水污染防治,改善水质。
4.论述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一)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下降。
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加剧。
海平面上升,海岸线退缩。
(二)应对策略
加强生态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
推进荒漠化、盐碱化治理。
实施海岸线保护工程。
5.论述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一)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业生产受损,粮食安全受威胁。
生态系统退化,影响人类生存环境。
旅游业、渔业等产业受影响。
(二)应对策略
加强农业技术研发,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经济。
优化旅游、渔业等产业发展,降低气候变化影响。
答案及解题思路:
1.我国加强气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卷-2025届高考物理4月模拟预测卷(含解析)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 宜宾市2024-2025学年初三语文试题周练试卷含解析
-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计量文化传播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二校联考2025届高三5月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 辽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西安思源学院《基地社工服务与田野基地建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汕头市龙湖区2025年三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北重公司第三中学2025年高三下-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四川南充市高2025年高三第三次联考(江苏版)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陕西2025年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招聘2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浙江省《辅警招聘考试必刷500题》考试题库必背附答案
- 2025年浙江温州市工业投资集团所属温州快鹿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21369-2024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 2025年陕煤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题库管理办法
- 2024-2030年中国审计服务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模式分析报告
- 拍卖师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答案附后面)
-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生产
- Spectrum-2010(根据规范生成设计反应谱)
- 2024年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