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吴承恩水浒传施耐庵红楼梦曹雪芹三国演义罗贯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仙——《三国演义》卷首语你对三国知多少1.“三国鼎立”指哪三国?魏、蜀、吴2.《三国演义》所叙故事起于何时?终于何时?起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终于公元280年晋武帝灭吴。3.魏、蜀、吴三国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
魏:曹操;蜀:刘备;吴:孙权。
4.《三国演义》的主题倾向是什么?拥刘反曹5.《三国演义》创造了“三绝”形象,各指谁?奸绝:曹操;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6.《三国演义》主要写了哪三场战争?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8.你能说出与《三国演义》相关的哪些熟语?
空城计
三顾茅庐
赔了夫人又折兵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周瑜打黄盖——一家愿打,一家愿挨大意失荆州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9.你学过哪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课文(诗、词、文各举一例)?诗:杜甫的《蜀相》;词: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文:苏轼的《赤壁赋》。10.你知道哪些《三国演义》的故事?桃园三结义
煮酒论英雄
舌战群儒
借东风
失街亭
火烧赤壁
草船借箭
空城计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共120回。
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罗贯中在写此书时的历史依据就是晋朝史学家陈寿的史书《三国志》,所以在明朝嘉靖元年,即1522年,《三国演义》首次雕刻印刷时,它的扉页上提着两行“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其目的是让人们相信,《三国演义》是用一个生动的故事讲述一段真实的历史。文学常识写作手法
七分写实,三分虚构
语言特色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曹操献刀乃差人赍密书来见王允。而公恣其跋扈,乃骁骑校尉曹操也。操沥酒设誓,亦俱散讫。马羸行迟耳操暗忖曰急掣宝刀在手操惶遽如何隐讳!汝休小觑我前鞒本课生字jīzìXiāoLìQìléicǔnchèjùhuìqùqiáoBáhù文体特征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是小说样式的基本特点。这三个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小说的主题也是依据这三个要素的结合体来展开的。环境课文主要情节:请依据文章的故事情节,分组讨论分析曹操的形象。环境
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桓、灵二帝宠信宦官,致使朝纲大乱,政治腐败,黄巾军揭竿而起,天下大乱,朝中更乱,何进被杀,董卓进京,擅至废立,横行霸道,不可一世,肆无忌惮。何进的部下袁绍与王允书信,图谋杀死董卓这乱贼。课文主要情节:
借刀献刀遇陈宫杀伯奢王允旧臣哭社稷曹操奇谋借宝刀孟德献刀欲弑贼李儒献计操脱身识谎言陈宫擒曹仰曹志二人携手访伯奢孟德心疑杀无辜陈宫识操梳理情节课文主要情节:
借刀献刀遇陈宫杀伯奢请依据文章的这四个部分,分组讨论分析曹操的形象。
①神态、动作描写(对比):
“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②语言描写:
“……还能哭死董卓否?”
“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
“……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借刀
①动作描写:
“操径入”②语言描写:
“马羸行迟耳。”
“愿借试一骑。”
③心理、动作描写:
“操暗忖曰……惧卓力大,未敢轻动。”
④心理、动作、语言描写:
操又思曰……曹操背后拔刀……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献刀①语言描写:
“我是客商,覆姓皇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②侧面烘托:“愿弃一官,从公而逃”遇陈宫
①语言描写:
“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
“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②动作描写:
“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
“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③侧面烘托:“宫曰……”“陈宫寻思……”杀伯奢
①神态、动作描写(对比):
“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②语言描写:
“……还能哭死董卓否?”
“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
“……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识大义有谋略勇猛有胆识——英雄的一面借刀
①动作描写:
“操径入”②语言描写:
“马羸行迟耳。”
“愿借试一骑。”
③心理、动作描写:
“操暗忖曰……惧卓力大,未敢轻动。”
④心理、动作、语言描写:
操又思曰……曹操背后拔刀……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勇敢果断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临危不乱——是一个全身成事的英雄,而不是一个舍生取义的莽汉献刀
①语言描写:
“我是客商,覆姓皇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②侧面烘托:“愿弃一官,从公而逃”智谋机警,非凡的远大志向,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遇陈宫
①语言描写:
“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
“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②动作描写:
“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
“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③侧面烘托:“宫曰……”“陈宫寻思……”多疑、狡诈、残忍、自私——奸枭的一面杀伯奢
“老夫认为,英雄应该胸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心中有让人称奇的计策计谋,有通晓宇宙苍穹的智慧,有握天下与掌中的雄心,这样的人才可以称的上是英雄!”
——曹操鉴赏人物形象
方法提示:必须抓住文中的细节等描写,不可脱离文本泛泛而谈。一千多年来,曹操在历史和文艺作品中是一个被严重歪曲和丑化了的人物,许多史书把曹操写成一个奸臣或暴君。戏曲舞台上的曹操也是个大粉白脸,连三岁小孩都知道曹操是坏蛋。总之,小说和舞台上的曹操是个十足的奸雄形象。品评曹操:奸雄乱世之多疑狡诈残忍自私识大义勇敢果断随机应变——性格的双面性
那么,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曹操)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陈寿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鲁迅
曹操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易中天《品三国》
历史上的曹操:
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精兵法,善诗歌。有功,有过,曹操的功劳
(1)削平群雄,统一北方。(2)为三国鼎立、三国归晋奠定了基础。(3)对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曹操的过错
(1)镇压起义,充当屠夫。(2)欺君罔上,窃国谋逆。(3)玩弄权术,残暴不仁。(4)虚假伪善,奸诈狡猾。(5)骄奢淫逸,嫉贤妒能。公正评价历史上的曹操:
曹操虽生性狡诈多疑、残忍自私,然功过持平,历史上的真实的曹操仍不失为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1.正统说2.反映人民愿望说3.忠义说4.反映三国兴亡说5.讴歌封建贤才说深度探究——主旨探讨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来写曹操呢?人物形象分析全书所写人物有四百多人,成功的有十几人,性格最鲜明、特征最突出的是“三绝”。
一、“仁”的代表——刘备形象: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有心计的人,是“圣君”的代表。情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占领荆州夺取汉中建立西蜀夷陵之战白帝托孤二、“奸绝”----曹操形象:面色惨白,目光锐利。性格:奸诈狡猾自私残暴纵横恣肆权谋机变从容不迫志向远大飞扬跋扈目光敏锐情节:煮酒论英雄华容道官渡之战挟天子以令诸侯梦中杀人杀杨修杀华佗杀吕伯奢家三、“义绝”----关公(五虎上将之首)形象:单鳯眼,卧蚕眉,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性格:忠义勇武忠贞不二光明磊落恩怨分明情节: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千里寻主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败走麦城
三
、关公
是按照社会理想塑造出来的典型,因此获得了社会各界层的喜爱和尊重,官方和民间都修关帝庙,各行各业的人都敬奉关公。关公是一个超时代、超阶级的艺术典型。如警察和小偷、土匪同时敬奉关公。
1、神勇。他的勇不象张飞、赵子龙,只是万人敌。他战胜敌人不是靠力量、武艺、技巧、战术,而是凭一种磅礴的气势,任何强大的敌人在他的面前只有引颈就戮。华雄、颜良无不如此。斩颜良,刀起头落,干净利落;死后还能显灵,使曹操落下了头痛的毛病。魂魄还帮助蜀国战胜敌人、转危为安。
2、大义
“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内涵
其一、信用、忠诚。一生履行着自己的诺言,追随刘备。过五关斩六将投奔哥哥。死后化为神还在为蜀刘出力。
其二,超越性。超越集团和阶级的利益。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现象,关公得到了各阶层和各类人的崇敬。官方的、民间的、正义的、邪恶的甚至连小偷、强盗也敬之若神。如义释曹操。
其三,不变性(稳定性)。土山约三事情节的设计,让关公的义经受各种艰难的考验。这种义不是任何力量可以改变的。
3、傲气
听不进意见,导致了败走麦城而丢失荆州。
与马超比武,要马超出丑
因为黄忠,不受五虎将封号。
因此,关公的悲剧是性格悲剧。这是作者对关公死的解释。四、“智绝”----诸葛亮形象:面如冠玉,眉清目朗,羽扇纶巾,鹤氅皂绦。性格:号卧龙。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是“千古良相”的典范。谥为“忠武侯”情节: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挥泪斩马谡三气周瑜智取汉中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四、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第一主角。有七十回以他为核心。诸葛亮何以成为第一主角,而不是刘备、关羽,年龄是最关键的因素。
1、智集中华民族智慧于一身,天文地理、人文历史、国计民生、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的智集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种融会贯通的大智慧。隆中对策中充满了辩证法和老子的思想和智慧。对策中的两可两不可和曹操由弱而强、袁绍由强而亡充满了辩证法。他告诉了刘备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生活中并不缺乏聪明者。具有大智慧的人,一个时代不会很多。这主要指具有战略眼光的人。大智如“隆中对策”未出茅庐而尽知天下。中智:赤壁之战,是最能体现孔明智慧的章节。如果说“隆中对策”只是一种设想,那么赤壁之战则是具体实施。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小智:借东风,缩地法,祭水,木牛流马,八卦阵。
诸葛亮的智慧有两个来源:一是丰富的知识储备,二是已有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样,当作者把那些子虚乌有的东西加在他的身上时,显得那样自然可信。
2、忠
两朝元老,一片忠诚。一旦选定明君,终身追随。白帝城托孤后,竭尽全力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掌握项目管理考试的应试技巧试题及答案
- 提升项目管理技能的考试题材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技术的质量控制机制试题及答案
- 掌握学生需求与辅导员考试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项目执行方案提纲范本
- 内容整合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校辅导员选拔中的情境模拟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高效微生物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提分试题及答案
- 墨水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考核试卷
- 轻钢结构大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垃圾分类垃圾箱绿色公益宣传
- 经腋窝无充气腔镜甲状腺手术
- 145完整版本.现代安全管理的六大管理体系
- 19《牧场之国》第二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高清版)DBJ52∕T 106-2021 桥梁锚下预应力检测技术规程
- 蜜雪冰城内部股权分配合同
- 《简单教数学》读后感范文
- 薄膜的形成过程及生长方式课件
- 丁香花培训课件
- 维修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