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A卷基础夯实)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6世纪,西属拉丁美洲的波托西成为世界重要的银矿开采中心,其人口高达12万人,比西班牙任何城市都多,印第安矿工艰难劳动生产的银锭和劳工生产的银子流入世界各地。导致波托西繁荣的直接原因是()A.种植园制的盛行 B.奴隶贸易的兴盛 C.商业革命的发展 D.殖民掠夺的疯狂2.下表反映了海地岛的殖民归属的相关变化(部分)。这可用于说明()1海地岛于1492年为哥伦布所发现,1502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217世纪上半叶,法国势力逐渐渗入海地岛。31697年,根据《立兹维克条约》,海地岛西部归法国所有,称“法属圣多明各”。A.拉丁美洲各国出现了内忧外患 B.欧美工业革命的影响扩大C.西方列强对拉美殖民地的争夺 D.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3.英国在拉丁美洲各国大量投资,控制它们的资源和贸易;法国、德国、美国的经济势力也相继渗入。拉美各国掌握政权的大地主阶级,依附外国资本,经营单一农作物。这表明拉丁美洲()A.独立运动势在必行 B.民族独立任重道远C.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D.深受工业革命影响4.据统计:丹麦于1792年通过政府法令废除了奴隶贸易;美国国会从1794年到1802年通过法律禁止美国公民和船只参与奴隶贸易;自1814年起,英国政府与几乎所有海上大国都缔结了禁止奴隶贸易的双边条约。最终导致荷兰于1814年、法国于1818年、西班牙于1820年、葡萄牙1836年先后废除了奴隶贸易。这主要是由于()A.非洲黑奴的持续斗争 B.人道主义思想的盛行C.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 D.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5.西班牙政府规定,它正在生产的产品,殖民地一律不准生产。例如在新西班牙就不准种植葡萄、橄榄等作物,后又禁止养蚕并砍光桑树。殖民地各地区之间不准通商,只能与宗主国通商。……葡萄牙在巴西则禁止建立手工工场,只允许小生产存在。上述殖民政策()A.优化了殖民地的经济结构 B.加剧拉丁美洲的贫困C.切断殖民地同欧洲的联系 D.推动欧洲的社会转型6.1907年8月31日,《英俄条约》签订,该协议保证“尊重伊朗的领土完整和独立”,但继续把这个国家划分为俄国和英国的势力范围。伊朗政府实际上所能控制的不过是中央沙漠盆地。这说明()A.立宪革命并没有阻止伊朗的殖民化 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C.伊朗问题成为帝国主义矛盾的中心 D.伊朗民族民主革命失败7.一般而言国界线的形成,要么以自然地貌为划分,如山川、河流或者海峡;要么以人文地理为主,如民族、信仰和文化。近代以来非洲国家分界线都比较平直,有的近乎直线。非洲国界线反映的时代印记是()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殖民扩张 C.列强瓜分世界 D.美苏两极格局8.如图是漫画《巨人罗得斯》。画面中,罗得斯被描绘成一个巨人的形象屹立在非洲大陆的版图之上,双脚立足点分别是埃及的开罗和南非的开普敦。这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A.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C.英国殖民者侵略非洲的野心 D.列强已经完成对非洲的瓜分9.据统计,1914年世界总人口约18亿,其中5亿多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之下,还有远超过此数的人生活在半殖民地。这说明()A.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不断发展 B.世界贫富分化现象加剧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D.帝国主义国家矛盾尖锐10.1921—1925年,墨西哥石油平均年产量达271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但墨西哥自己需要石油,要向外国公司购买,其价格要比国际市场高二倍。于是,卡德纳斯总统推行了石油国有化运动。不久,经济增长率高达83%。之后他引领墨西哥在其他领域继续发展现代化。由此可见,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拉美民族民主运动()A.呈现出广泛性特点 B.呈现出深入性特点C.与国际共运相结合 D.对国际秩序影响大11.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提出“美洲体系原则”,其含义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它的潜台词和核心是“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门罗宣言反映出()A.拉美人民反外来侵略的任务艰巨 B.美国致力于保护美洲的利益C.美国确立起世界霸主的国际地位 D.美国与欧洲的矛盾不可调和12.漫画《山姆大叔半球》中的南北美洲造型基本一致,象征着拉丁美洲的图像上写着“南美洲合众国”,漫画底部写着“这很适合我们——没有人会比北方的山姆大叔对南方山姆大叔的到来更满意地微笑了”。这幅漫画体现了()A.欧洲文化渗透由来已久 B.美洲文明趋于衰落C.美国对拉丁美洲的觊觎 D.北美免于殖民入侵13.巴西是今天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是金砖四国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整的工业基础,国内生产总值居南美洲第一,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下列关于巴西在近代史上民族独立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独立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②1822年获得了独立③1889年,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④1917年颁布了巴西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14.1878—1910年,墨西哥咖啡、棉花、龙舌兰、甘蔗等出口农产品的年产量,分别增加了350%、60%、110%和50%,而谷物和大豆却分别下降了40%和22%。墨西哥不得不进口粮食来满足国内的需要。这反映了墨西哥()A.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B.注重发展农副产业C.开始被卷入世界市场 D.因地制宜发展经济15.19世纪末,提拉克指出,农民是印度的基本要素和脊骨,“印度就意味着这些工人和农民”;早期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奥罗宾多·高士也说:“印度无产阶级还在沉睡中……谁认识和发动了这支力量,谁就能掌握国家未来的命运”。这表明他们()A.重视发动工农群众参加斗争 B.致力推动印度的自治C.提倡采用非暴力的斗争方式 D.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16.1906年,大量反英传单和小册子流传于孟加拉地区,抨击英国殖民者“靠榨取我们的金钱的喂养而脑满肠肥”,要求“把外国老爷们从城乡赶走,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些传单或小册子()A.拉开了“亚洲觉醒”序幕 B.瓦解了英国的殖民统治C.践行了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D.表现了民族意识的增强17.某学校高一(7)班第三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围绕某一主题搜集了如图的资料。他们小组的研究主题应是()A.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B.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C.亚非拉民主改革运动 D.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18.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列强压迫与剥削下,亚洲各国人民陷入极度的苦境。另一方面,在古老社会毁坏的基础上产生了许多新的非亚洲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和理论等因素。这些“因素”()A.使亚洲快速走上了民主道路 B.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依附C.加剧了亚洲各国局势的动荡 D.客观上促进了亚洲的觉醒19.1905年伊朗(时称“波斯”)发生立宪革命,一位目击者于1906年写道: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这里的“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是主要由于()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启蒙运动的兴起C.巴黎公社革命斗争影响 D.民族意识的觉醒20.1879年,在反对英国的侵略中,埃及祖国党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此举意在()A.推动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B.表达非洲普遍的排外情绪C.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 D.成功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6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20世纪初,亚洲一半以上的土地沦为殖民地,其余部分除日本之外成为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拉丁美洲除原有的殖民地外,其他宣布过独立的国家,实际上也成为依附于英、美等国的半殖民地。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摘编自袁辉《世界殖民体系的发展过程》材料二当20世纪的钟声响过之后,亚洲从睡梦中醒来,成为20世纪世界革命的领头羊,跑到了世界革命的最前列。它是有史以来落后国家对发达国家优势的最有力的挑战斯塔夫里阿诺斯甚至称其为“民族主义运动的起源”——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亚洲从睡梦中醒来”的表现及意义。(9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清中叶以来,中国士人与传教士开始引介西方共和体制,这些观念通过书籍、报刊的传播,发挥了思想动员的力量,使晚清时人们敢于去构想一个崭新的未来……辛亥革命实由各种思想、势力共同促成。革命党人多受理想激发,揭竿起义,立宪派人士亦认同共和体制,同时也为了自保与维系秩序,起而响应。辛亥革命就在新、旧势力既合作又妥协之下获得了成功。——摘编自黄克武《从晚清看辛亥革命:百年之反思》材料二:辛亥革命之前,梁启超、杨度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过“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但是“中华民族”多意指“大汉族”。辛亥革命之后,“中华”与“民国”旨趣之自觉组合的词语形态,增强了国人对于“中华”一词的认同感。民国初年,各种以“中华”命名的组织和事物蓬勃兴起,如“中华书局”“中华银行”“中华革命党”等。此种用语习惯及运思导向,使得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概念应运而生,并且逐渐流行传播。《临时约法》中进一步阐明,“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概念的生成奠定了稳固的法理基础。1919年,孙中山提出,“我的意见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合成一个中华民族”。——摘编自康沛竹、尚娜娜《辛亥革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获得“成功”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贡献。(7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使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另一方面,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在这种情况下,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洲觉醒出现的原因。(7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亚洲的觉醒”1905年伊朗(时称为“波斯”)发生立宪革命,一位目击者于1906年写到: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东方真正从酣睡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数百万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摘自【英】爱德华·G.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材料的“亚洲的觉醒”。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航路开辟后,由于美洲有大量金银可采,以西班牙为代表的早期殖民者多使用欺诈、掠夺、屠杀、残酷压榨等野蛮手段,疯狂掠夺当地资源和财富。这已经给当地人民带去了深重灾难,冲击和阻断了当地的文明进程。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后,欧洲人便开始将非洲黑人运往美洲充当劳动力形成罪恶的三角贸易,对拉丁美洲殖民地展开更大规模的奴役掠夺。无论是早期还是此后,无论是对印第安人还是对非洲黑人奴隶殖民者疯狂掠夺的本性是一致的,D项正确;种植园经济的盛行主要在农业、畜牧业方面,并非银矿,盛行时间也较晚,排除A项;奴贸易的兴起是在印第安人大量死亡之后,与情境中的“16世纪”和“印第安矿工”信息不符,排除B项;商业革命是指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起的欧洲商业和世界市场的一系列新变化,包括商品种类与数量增多、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商业经营方式转变及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等。材料并未体现这些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海地岛的殖民归属发生了部分变化,这反映了西班牙和法国对拉美殖民地的争夺,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拉美地区的内部矛盾,排除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的英国,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B项;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是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束为标志的,排除D项。故选C项。3.答案:B解析:本题以列强对拉美的经济侵略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由材料可知,拉丁美洲虽然独立,但外国列强的资本大量渗入,控制了拉丁美洲的经济,当政者也依附外国,因此拉丁美洲并没有获得真正独立,B项正确。由材料中“拉美各国掌握政权的大地主阶级”可判断此时拉丁美洲已独立,A、C两项说法错误,排除;拉丁美洲经营单-农作物,这是受早期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的影响,材料中大量外国资本的渗入,表明此时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D项。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奴隶贸易的废除。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工业资产阶级更愿意利用非洲的自由劳动力取得更高的利润。因此,奴隶贸易的废除主要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选择D项。非洲黑奴持续斗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人道主义思想的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殖民政策限制了殖民地的生产种类,禁止殖民地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严重影响着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经济发展,从而加剧了拉丁美洲的贫困,B项正确;这些举措造成了殖民地经济的畸形发展,并不能优化经济结构,排除A项;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可以与宗主国通商,并未切断殖民地同欧洲的联系,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殖民政策对美洲的影响,未涉及欧洲社会转型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6.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虽然《英俄条约》中宣称尊重伊朗的领土完整和独立,但伊朗仍然被英国和俄国瓜分,说明当时伊朗爆发的立宪革命没有阻止伊朗的殖民化,A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并不是以英俄瓜分伊朗为标志,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伊朗问题不是帝国主义矛盾的中心,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伊朗的殖民化,与伊朗的民族民主革命没有关系,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7.答案:C解析:非洲国家线平直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国家瓜分非洲在“地图上作业”,1884年柏林会议就是其典型体现,C项正确;A、B、D三项与西方国家瓜分世界的历史阶段不符,排除。8.答案:C解析:根据漫画《巨人罗得斯》画面中信息,“屹立在非洲大陆的版图之上双脚立足点分别是埃及的开罗和南非的开普敦”可知,英国妄图把整个非洲变成自己的殖民地,C项正确;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的标志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排除A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17、18世纪,排除B项;漫画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殖民者侵略非洲的野心,列强当时尚未完成对非洲的瓜分,排除D项。故选C项。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世界总人口约18亿,其中5亿多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之下,还有远超过此数的人生活在半殖民地”和所学知识,整个世界大部分地区处在殖民压迫之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亚非拉反侵略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也无法说明“不断发展”,排除A项;材料未对比收入情况,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10.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墨西哥独立后,石油工业仍然受国外势力操控,通过石油国有化运动推动经济的发展,可见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向纵深方向发展,体现出深入性特点,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到墨西哥一个国家,无法体现出广泛性特点,排除A项;题干内容虽涉及国有化,但是并不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拉美民族民主运动呈现出深入性特点,未涉及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及所学可知,门罗宣言扩张主义的一面暴露无遗,拉美独立后,美国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拉美人民面临着反外来侵略的艰巨任务,A项正确;“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美国企图加强对拉美的控制,而非致力于保护美洲的利益,排除B项;美国宣称的“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只是一个幌子实质上是为了防止其他列强的势力进入拉美,从而实现独霸拉美的野心。此时的美国并未确立起世界霸主的国际地位,排除C项;门罗宣言有排挤欧洲传统殖民者的意图,但材料无法体现他们的矛盾不可调和,排除D项。故选A项。12.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南北美洲的造型基本一致,结合材料“没有人会比北方的山姆大叔对南方山姆大叔的到来更满意地微笑了”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幅漫画体现了美国将拉美视为其势力范围的心态,C项正确;材料没有讲述欧洲文化渗透由来已久,排除A项;材料没有讲述美洲文明趋于衰落,排除B项;北美免于殖民入侵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3.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而不是西班牙殖民地,①错误;葡萄牙的殖民统治激起了巴西人民的愤怒,独立运动席卷全国。佩德罗为保持布拉干萨王族的统治地位,于1822年9月7日宣布巴西独立,成立巴西帝国,接着加冕称帝,称佩德罗一世,②正确;1889年11月15日,军队与共和党人联合推翻帝国,建立了共和国,③正确;20世纪初,巴西咖啡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75%以上。资本主义因素进一步发展,但人民群众的生活并未改善,工人罢工、农民夺地、士兵起义不断发生,1917年颁布了巴西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④正确;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项。14.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在1878-1910年,墨西哥的出口农产品年产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其本身的粮食产物却下降,使得墨西哥不得不进口粮食,这反映了墨西哥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主要生产列强需要的农产品,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列强殖民侵略对墨西哥农业的影响,而非注重发展农副产业,排除B项;墨西哥在新航路开辟后就逐渐被卷入世界市场,排除C项;墨西哥对甘蔗、棉花等农作物的生产主要适应了列强经济侵略的需要,并非因为因地制宜,排除D项。故选A项。15.答案:A解析:提拉克提出农民是印度的基本要素和脊骨,早期民族解放运动领袖强调无产阶级还在沉睡,体现了他们重视发动工农群众来参加斗争,A项正确;材料没涉及印度自治,排除B项;非暴力的形式是甘地提出,排除C项;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A项。16.答案:D解析:仅凭材料无法证明这些传单或小册子率先拉开了“亚洲觉醒”序幕的这一结论,排除A项;反英传单或小册子的流传主要是宣传反英思想,增强民族意识,并不能直接瓦解英国的殖民统治,排除B项;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是20世纪20—40年代甘地主张的思想,排除C项。17.答案:B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四张图片分别反映了拉美的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中国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印度国大党的提拉克领导反英斗争、苏丹的马赫迪领导反英殖民斗争,因此主题是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与国际工人运动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不是亚非拉民主改革运动,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8.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与剥削下,亚洲各国虽然陷入极度苦境,但在古老社会毁坏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非亚洲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和理论等因素,这些新因素包括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政治理念和文化思潮等。它们冲击了亚洲传统的社会结构和观念,激发了亚洲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的追求,客观上促进了亚洲的觉醒,D项正确;“使亚洲快速走上了民主道路”这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这些新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西方影响的一种回应和抗争,排除B项;这些新因素在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一些社会变革的动荡,但从长远看,是推动亚洲进步和觉醒的力量,排除C项。故选D项。19.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在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下,1905年伊朗发生立宪革命,中国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寻求救国道路,争取民族独立,这是民族意识的觉醒的表现,故选D;伊朗发生立宪革命和中国的辛亥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无关,排除A;启蒙运动时间是17、18世纪,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B、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20.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879年,埃及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这强化了民族意识,目的是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C项正确;埃及是非洲国家,排除A项;B项错在“普遍”,排除B项;当时埃及是被英国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21.答案:(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促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加紧侵略;获取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推动。(2)表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立宪革命;中国辛亥革命。意义: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亚洲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民族独立运动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解析:(1)原因:根据时间信息可得出是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根据“20世纪初,亚洲一半以上的土地沦为殖民地,其余部分除日本之外成为半殖民地;”“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可得出西方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根据“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可得出世界市场的形成;(2)表现:根据所学,“亚洲从睡梦中醒来”主要表现为亚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即亚洲的觉醒;具体表现有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意义:根据所学,可从打击帝国主义、促进民族意识觉醒、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传播民主思想等方面概括。22.答案:(1)原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仁人志士接受民主共和观念,并为其实现而斗争;革命党人和立宪派势力合作;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清政府的腐败统治。(2)贡献: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序幕;推动了现代意义的“中华民族”概念的产生和传播;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了基础;为中华民族思想自觉提供了动力;为此后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2025届四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济南第一中学2025届第二学期高三期末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5届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新余第四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 企业年度工作总结模板
- 滚动轴承的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 皮鞋制作中的D打印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批发商库存管理技巧考试考核试卷
- 潜水装备声学特性与设计考核试卷
- 石灰石矿山露天开采安全措施考核试卷
- 2024年10月公务员制度自考试卷含解析
- 幼儿园课件:谷雨绘本故事-养蚕忙
- 高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真题
- 高中生班会课课件 爱情三角理论爱情的本质
- 小学教学能手述职报告
- 学生创新思维综合评价表
- 采购职员离职工作交接详单
- 2024肺栓塞指南解读2024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专项复习练习(100题后附答案)
- 北海旅游饮食攻略
- 安徽-建标〔2017〕191号附件-2018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