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专业实践能力考前特训3_第1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专业实践能力考前特训3_第2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专业实践能力考前特训3_第3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专业实践能力考前特训3_第4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专业实践能力考前特训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专业实践能力考前特训3单选题(共100题,共100分)(1.)与鉴别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有关的试验是A.葡萄糖发酵B.麦芽糖发酵(江南博哥)C.果糖发酵D.蔗糖发酵E.甘露糖发酵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脑膜炎奈瑟菌可以利用麦芽糖,淋巴奈瑟菌则不能。(2.)正常粪便显微镜检查可见到下列成分,但除外A.中性粒细胞B.巨噬细胞C.淀粉颗粒D.脂肪颗粒E.植物纤维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正常粪便中无巨噬细胞。在细菌性痢疾时,常可见到较多的巨噬细胞,因此,巨噬细胞可作为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依据;吞噬细胞也可见于急性出血性肠炎或偶见于溃疡性结肠炎。(3.)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哪项叙述不正确A.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采集B.先用单层纱布过滤,800r/min离心10min后分离标本C.上清液用于生化和免疫检测D.沉淀物只用于细胞学检查E.沉淀物用于显微镜检查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一般需要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采集。经过单层纱布过滤,再经过800r/min离心10min后,上清液用于化学和免疫学检查。沉淀物用于显微镜检查。(4.)通常不引起尿液pH升高的是A.进食较多的蔬菜B.尿液被细菌污染C.尿内含大量血液D.服用小苏打或碳酸钾E.进食过多的动物性肉类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尿液pH易受食物影响:如进食含蛋白质高的食物过多或饥饿状态等,尿pH降低。(5.)急性心肌梗死时,下列血中哪项指标持续时间最长A.MbB.CK-MBC.cTnD.ASTE.CK-MM3/CK-MM1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cTn被认为是目前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标志物,具有较宽的诊断窗:cTnT(5~14d),cTnI(4~10d)。(6.)原尿成分与血浆成分不同的是A.葡萄糖的含量B.钾的含量C.蛋白质的含量D.钠的含量E.尿素的含量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原尿除不含血细胞和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余成分和血浆相同。(7.)调节体内钙代谢的激素是A.胰岛素B.甲状旁腺素C.甲状腺素D.维生素CE.维生素E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钙的吸收、排泄,血液中的浓度,机体各组织对钙的摄取、利用和储存都是在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活性维生素D的调节下进行的。(8.)粪便为果酱色,常见于A.细菌性痢疾B.阿米巴痢疾C.直肠癌D.胆道梗阻E.胃溃疡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阿米巴痢疾一般指阿米巴肠病,是由于溶组织阿米巴(痢疾阿米巴)寄生于结肠内,引起阿米巴痢疾或阿米巴结肠炎,可见暗红色(果酱色)粪便。(9.)有关放射免疫分析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放射性核素作为标记物B.主要用于检测抗原C.定量分析时需同时做标准管D.是一种定量检测技术E.最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中的放射性强度与标本中的待测抗原量呈正比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RIA基本原理是抗原抗体竞争性结合反应,即待测抗原(Ag)和定量的标记抗原(Ag*)与限量的抗体(Ab)进行特异性反应,如待测Ag含量多,则Ag-Ab复合物形成的多,Ag*-Ab复合物(B)形成少,游离的Ag*(F)多,反之亦然。即待测Ag量与结合的Ag*-Ab复合物成反比例关系。(10.)火箭免疫电泳终点应呈A.顶部呈云雾状B.顶部呈现圆形C.顶部尖而清晰D.顶部与基底同宽E.呈垂直基底的直线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抗原在电场作用下,在含有适量抗体的琼脂糖凝胶中向正极泳动,逐渐形成梯度浓度,在抗原抗体比例适当时形成沉淀,随着抗原量的减少,沉淀带越来越窄,形成火箭峰样沉淀,峰形高低与抗原量呈正相关。(11.)关于免疫比浊法,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比浊法属散射光谱分析法B.免疫比浊法分透散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C.免疫比浊法测定时只能在反应曲线的左侧进行D.免疫比浊法必须在聚合过多形成絮状沉淀之前进行浊度测定E.免疫比浊法要求抗原过量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免疫比浊法中当反应液中抗原过量时,由于钩状效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分子小,而且会发生解离,使浊度下降,当抗体过量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随着抗原量的增加而递增,光散射的强度也随之递增,因此,免疫浊度测定的反应体系中必须始终保持抗体过量。(12.)四唑氮蓝试验(NBT试验)是检测下列哪种细胞内杀伤功能的一种方法A.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B细胞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中性粒细胞在吞噬杀菌过程中,能量消耗剧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使葡萄糖的中间代谢产物6-磷酸葡萄糖氧化脱氢转变为戊糖,如加入硝基蓝四氮唑,则可被吞噬或渗透到中性粒细胞胞质中,接受所脱的氢,使原来淡黄色的NBT还原成点状或块状的蓝黑色颗粒,沉积于中性粒细胞中,称NBT阳性细胞。(13.)为鉴别慢粒与类白血病反应,首选A.POX染色B.PAS染色C.NAP染色D.AS-DNCE染色E.铁染色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NAP染色是鉴别慢粒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首选,因为前者NAP积分显著降低,而后者NAP积分明显升高。(14.)血管外溶血通常可出现A.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升高B.Rous试验阴性C.血浆中出现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复合物D.血浆结合珠蛋白明显降低E.尿中出现游离血红蛋白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尿中含铁血黄素试验用于检测血管内溶血。(15.)女性,18岁,面色苍白1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检验:HGB60g/L,血涂片中可见大量小球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15%,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开始溶血为0.70%NaCl,完全溶血为0.46%NaCl,本例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最可能是A.红细胞自身抗体产生B.红细胞膜缺陷C.红细胞磷酸己糖旁路中的酶缺陷D.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E.红细胞珠蛋白肽链合成量减少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阳性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部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6.)下列组合错误的是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OX染色阴性B.红血病--幼红细胞PAS染色阴性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片分类计数中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始粒细胞中可见Auer小体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出血倾向严重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红血病--幼红细胞PAS染色阳性反应。(17.)在2000年WHO血液肿瘤分型,将急性白血病诊断中骨髓原始细胞的数量规定为大于A.10%B.15%C.20%D.25%E.30%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2000年WHO将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中原始细胞的比例≥30%修改为≥20%。(18.)某患者骨髓有核细胞分类:原单核细胞87%,有核红细胞6%,其他细胞7%,应该诊断为A.AML-MB.AML-MC.AML-MD.AML-ME.AML-M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原单核细胞87%,有核红细胞6%,根据诊断标准可知应为M5A(19.)AML-M1骨髓中原粒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比例为A.20%~30%B.>30%~80%C.>30%~<90%D.>80%E.≥90%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AML-M1的诊断标准: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占骨髓非红系细胞的90%以上。(20.)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描述不正确的是A.白细胞数显著升高,以中性中幼粒以下阶段细胞为主,并有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B.Ph染色体是本病的特征性异常染色体,所有慢粒患者均可检出该染色体C.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提示为加速期D.属于多能干细胞水平突变的克隆性疾病E.NAP积分明显减低甚至为0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Ph染色体是CML的特征性异常染色体,约90%CML患者阳性。(21.)维生素K缺乏症检测可见A.血小板减少、BT延长、束臂试验阳性、PAIgG增高B.血小板正常、BT延长、束臂试验阳性、其他检查正常C.APTT延长、PT正常、其他正常D.APTT延长、PT延长、其他正常E.APTT正常、PT延长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维生素K缺乏导致因子Ⅱ、Ⅶ、Ⅸ、Ⅹ合成障碍,影响内、外源凝血途径。(22.)因子Ⅶ缺乏症检测可见A.血小板减少、BT延长、束臂试验阳性、PAIgG增高B.血小板正常、BT延长、束臂试验阳性、其他检查正常C.APTT延长、PT正常、其他正常D.APTT延长、PT延长、其他正常E.APTT正常、PT延长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因子Ⅶ缺乏症属外源性凝血因子缺陷。(23.)在酶免疫方法中最常用的固相载体是A.硝酸纤维素膜B.聚苯乙烯反应板C.醋酸纤维素膜D.琼脂板E.玻璃纤维板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最常用固相载体的是聚苯乙烯。聚苯乙烯为塑料,具有较强蛋白质吸附性能。(24.)用于血液分析仪分析的血液标本,保存的温度应在A.0℃B.4℃C.10℃D.12℃E.20℃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抗凝血在室温下,WBC、RBC、PLT可稳定24h,白细胞分类可稳定6~8h,血红蛋白可稳定数日,但2h后粒细胞形态即有变化,故需做镜检分类者,应及早推制血片。虽然4℃条件可延长血液贮存期,但血小板不宜在低温下贮存,否则会影响PLT和MPV值,故样本不能及时检验时,抗凝血标本应在室温下保存。(25.)适用于血液分析仪细胞计数的抗凝剂EDTA-K.2HO的浓度为:每毫升血液A.0.5mgB.1.0mgC.2.0mgD.3.0mgE.4.0mg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建议,血细胞计数用抗凝剂EDTA-K?2HO的浓度为1.5~2.2mg可阻滞1ml血液凝固。(26.)如血液白细胞数太低,则计数池内的大格数应数满A.4个B.5个C.6个D.8个E.9个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血液白细胞数太低,采用扩大计数域方法,计数8个大方格。(27.)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时A.MCV减少,RDW正常B.MCV减少,RDW增高C.MCV及RDW均正常D.MCV正常,RDW增高E.MCV增高,RDW正常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小细胞指MCV减小,不均一指RDW增大。(28.)正常血涂片中,裂红细胞A.<1%B.<2%C.<3%D.<4%E.<5%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正常人裂红细胞<2%。(29.)关于FDP和D-二聚体测定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FDP增高是DIC的决定条件B.FDP是指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产物,不包括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C.FDP增高是体内纤溶亢进的标志,可以鉴别原发与继发纤溶D.FDP增高主要见于容易发生DIC的基础疾病E.D-二聚体是原发性纤溶的标志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FDP增高常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恶性肿瘤等。D-二聚体是鉴别原发性纤溶症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前者正常,后者显著增高。(30.)临床疑为DIC,应选择下列哪组筛选试验A.PT、APTT、血小板计数B.血小板计数、PT、纤维蛋白原测定C.CT(试管法)、PT、APTTD.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BTE.BT、束臂试验、CT(试管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DIC筛选试验包括:血小板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均可延长;血浆凝血因子Ⅰ含量测定;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D-二聚体检测。(31.)关于纸片法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哪项不正确A.平板厚度要求≥4mmB.一般使用MH琼脂C.必须使用ATCC菌株作为质控菌株D.使用专用药敏纸片E.菌悬液相当于Ⅰ麦氏标准的细菌浓度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纸片法药敏试验一般使用0.5麦氏标准细菌悬液。(32.)贫血时,直方图出现峰左移,峰底变窄,显示小细胞均一性的是A.缺铁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D.急性溶血性贫血E.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注意与缺铁性贫血的鉴别。(33.)女性,34岁,发热,进行性贫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如花生米至指头大小,肝肋下lcm脾肋下3cm。WBC3×10/L,Hb62g/LPLT5×10/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有一类分类不明细胞占≥87%,该类细胞大小不一,圆形或椭圆形,边缘不齐,呈云雾状,核圆,染色质较粗,可见小核仁,胞质蓝色,不透明周围有伪足,无Auers小体,CD41(+),CD42(+)。该病人是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B.恶性组织细胞病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oD.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7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3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从形态描述可知分类不明细胞为原始幼稚细胞,而CD41、CD42是巨核细胞的标志。(34.)某患者进行骨髓细胞涂片检查,发现存在大量异常细胞,形态如下:细胞大小不一,外形多不规则,胞核较大不规则,呈扭曲折叠状,染色质呈稀疏网状,无核仁。该细胞最可能是A.原粒细胞B.早幼粒细胞C.幼稚单核细胞D.原红细胞E.原浆细胞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该患者的骨髓细胞涂片检查发现的大量异常细胞,其形态符合幼稚单核细胞的特征。(35.)目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素最常用的方法是A.尿素酶-谷氨酸脱氢酶偶联法B.酚-次氯酸盐显色法C.纳氏试剂显色法D.二乙酰-肟法E.脲酶、波氏比色法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察尿素测定方法。(36.)胆红素分子量为584,在453nm时摩尔吸光度为60700,如果有一胆红素溶液浓度为.5mg/L,以453nm、光径为1cm条件测定时,其吸光度应是多少A.1.04B.0.52C.0.13D.0.06E.0.01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察生化分析方法原理。通过公式A=εLC算出即:A=60.7×5/584=0.52(37.)下列关于光学检测原理的叙述何者正确A.荧光检测时,激发光与发射光处于同一直线上B.反射比色检测时,入射光与反射光同一直线上C.透射比浊检测时,入射光与透射光同一直线上D.散射比浊检测时,入射光与散射光同一直线上E.磷光计检测时,入射光与发射光同一直线上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察光学检测原理。(38.)D-二聚体增高不见于A.肺梗死B.下肢静脉血栓形成C.DICD.原发性纤溶亢进症E.急性早幼粒细胞臼血病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察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D-二聚体增高见于肺梗死、静脉血栓、DIC、急性早幼粒细胞等。(39.)下列哪项不是直接检查溶血的试验A.血浆游离Hb检测B.血清结合珠蛋白检测C.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检测D.尿含铁血黄素试验E.网织红细胞计数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本题考察溶血的有关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是反映骨髓增生情况的一项试验,不是直接检查溶血的试验。(40.)下列哪个是血细胞分析仪首选抗凝剂A.枸椽酸钠B.EDTA-KC.肝素D.草酸盐E.EDTA-Na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察抗凝剂的应用。EDTA-K对红细胞、白细胞形态影响很小。根据ICSH建议作为首选的抗凝剂。(41.)下列关于瑞氏染色的叙述,正确的是A.瑞氏染色的最适pH值为6~7B.瑞氏染料中含酸性染料美蓝和碱性染料伊红C.染液配制后可立即使用D.染色时间不受室温影响E.缓冲液pH偏高,血涂片颜色会偏蓝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本题考察瑞氏染色原理及注意事项。细胞染色时其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碱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或天青结合染色偏蓝。(42.)某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值为10×10/L,但在分类时计数100个WBC时,见到25个有核RBC,则白细胞计数的真值为A.4×10/LB.8×10/LC.10×10/LD.12.5×10/LE.15×10/L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察白细胞计数值的计算,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有核红细胞,当末梢血出现大量有核红细胞时会导致白细胞计数值增高,因此应减去有核红细胞部分。计算公式为:实际白细胞数/L=(100/100+分类100个白细胞所见到有核红细胞)×矫正前所计数白细胞数。(43.)下列是有关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稀释液作用的正确叙述,但除外A.破坏红细胞B.使嗜酸性粒细胞分布均匀C.保护嗜酸性粒细胞D.使嗜酸性粒细胞着色E.破坏大部分其它白细胞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察嗜酸细胞计数原理及注意事项。嗜酸细胞计数的稀释液不易使细胞分布均匀。(44.)下列不属于正常人尿液检查结果的是A.RBC0~1/HPB.WBC1~3/HPC.透明管型偶见/HPD.颗粒管型0~1/HPE.尿糖(-)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察正常人尿液检查各项参考值。正常人尿中无颗粒管型。(45.)关于回收率试验哪项叙述不对A.回收率是衡量候选方法的准确度指标之一B.做回收试验时加入标准液与常规分析样品的体积之比应为1/3~2/3C.加入浓度=标准浓度×标准液量(ml)÷[血清量(ml)+标准液量(ml)]D.回收浓度=分析样品测得浓度基础样品测得浓度E.回收率(%)=(回收浓度÷加入浓度)×100%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察回收试验的定义。回收试验的定义、意义及计算公式。(46.)女性,52岁,10年前患乳腺癌做过乳房切除术和放射治疗,现因背部疼痛就诊,实验室检查血钙浓度显著升高,引起该病人高钙血症的病因最有可能为A.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B.甲状腺功能亢进C.维生素D摄入过量D.乳腺癌骨转移E.维生素A摄入过量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钙的生理功能的相关知识点的灵活运用。(47.)自由水清除率持续等于或接近零表示A.肾脏不能浓缩和稀释尿液B.肾脏功能正常C.肾脏能浓缩尿液D.肾脏能稀释尿液E.肾脏功能轻度受损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CHO持续接近0表示肾脏不能浓缩或稀释尿液,排出等渗尿,是肾功能严重受损的表现,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功能不全早期。(48.)以下关于双缩脲法测定总蛋白的错误说法是A.双缩脲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重复性好B.双缩脲法是首选的常规方法C.蛋白质的肽键与反应试剂形成络合物D.反应中产生紫红色络合物E.反应是在酸性溶液中进行的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双缩脲法测定总蛋白的反应是在碱性溶液中进行的。(49.)患者,女性,30岁,突然呕血,黑便,阴道出血及全身紫癜,伴发热及贫血,血液检查:Hb70g/L,RBC2.3×10/L,WBC35×10/L,PLT38×10/L,此患者目前首选检查是A.骨髓涂片检查B.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Hams试验D.Coombs试验E.染色体检查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察骨髓涂片检查的临床应用。患者出血、贫血伴发热,自细胞数升高。血小板降低,高度怀疑血液系统疾病,因此应首选骨髓涂片检查。(50.)志贺菌与大肠埃希菌的鉴别要点不包括A.动力试验B.乳糖发酵试验C.黏液酸分解试验D.赖氨酸脱羧酶试验E.形态大小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本题考察志贺菌与大肠埃希菌的鉴别。下列特性有助于志贺菌的鉴别:动力阴性,赖氨酸脱羧酶试验阴性,大多不发酵乳糖(宋内志贺菌除外),分解黏液酸。(51.)某患者骨髓涂片检查结果:粒系细胞30%,淋巴细胞25%,单核细胞25%,红系细胞20%。该患者骨髓M:E是A.1:1B.1.5:1C.2:1D.3:1E.4:1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该患者的骨髓象检查粒系细胞占30%,红系细胞占20%,M:E=1.5:1。(52.)关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特征描述最恰当的是A.骨髓巨核细胞系异常增生B.骨髓粒细胞系异常增生C.骨髓三系均有异常增生D.无明显增生E.骨髓红细胞系异常增生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真红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巨三系均增生,以红系增生为显著。(53.)骨髓检查原始粒细胞80%,早幼粒细胞12%,中性分叶核粒细胞6%,应诊断为A.急非淋白血病M型B.急非淋白血病M型C.急非淋白血病M型D.急非淋白血病M型E.急非淋白血病M型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符合AML-M2a的诊断标准。(54.)急性红白血病的检测结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外周血可见幼红和幼粒细胞B.骨髓非红系细胞中原粒细胞(或原单+幼单核细胞)>20%C.幼红细胞有巨幼样变D.幼红细胞糖原染色阳性积分明显增高E.幼红细胞表面抗原表达血型糖蛋白A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骨髓非红系细胞中原粒细胞(或原单十幼单核细胞)>30%。(55.)涂抹细胞最多的白血病是A.ALL-LB.CMLC.AML-MD.AML-ME.AML-M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淋巴细胞较脆,涂片时容易破坏,所以ALL涂抹细胞要比其他类型急性白血病的易见。(56.)化脓性关节炎时滑膜液镜下主要为A.大量中性粒细胞及软骨细胞B.见含铁血黄素颗粒及组织细胞C.主要是组织细胞D.大量脓细胞并发现病原菌E.大量中性粒细胞及间皮细胞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化脓性关节炎时滑膜液镜下主要为大量脓细胞并发现病原菌,细胞总数往往超过50×10/L。(57.)正常脑脊液蛋白质电泳图谱中显示含量最多的球蛋白为A.α-球蛋白B.α-球蛋白C.β-球蛋白D.γ-球蛋白E.白蛋白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脑脊液蛋白质电泳参考值:前清蛋白2%~6%,清蛋白55%~65%,α-球蛋白3%~8%,α-球蛋白4%~9%,β-球蛋白10%~18%,γ-球蛋白4%~13%。(58.)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粪便检查的鉴别点为A.粪便的颜色B.粪便的量C.大便的次数D.粪便中找到病原体E.粪便稀烂程度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溶组织阿米巴:取新鲜粪便的脓血黏液部分进行粪便镜检可见到滋养体,并可找到包囊。(59.)关于尿液血红蛋白检测方法,错误的是A.胶体金法灵敏度高B.胶体金法特异性高C.化学法操作简便、试剂稳定D.可用于血管内溶血性疾病的诊断E.分子中亚铁血红素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湿化学法常用邻联甲苯胺法、氨基比林(匹拉米洞)法等,操作简单,但试剂稳定性差,特异性较低。(60.)患者少尿的原因是A.急性肾小球肾炎B.慢性肾小球肾炎C.肾盂肾炎D.膀胱炎E.尿道炎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因肾实质的病变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损害可致肾性少尿,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急性间质性肾炎、慢性疾病所致肾衰竭等。(61.)老年妇女的早熟角化细胞又称为A.宫颈型外底层细胞B.产后型外底层细胞C.萎缩型外底层细胞D.化生型外底层细胞E.妊娠期中层细胞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老年妇女的早熟角化细胞又称为萎缩型外底层细胞。(62.)成人静脉采血最佳部位是A.肘部静脉B.外踝静脉C.股静脉D.胭静脉E.手背静脉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成人静脉采血最佳部位是肘部静脉。(63.)血涂片瑞特染色时,缓冲液常用的pH为A.5.5~6.0B.6.4~6.8C.6.2~7.2D.7.0~7.5E.7.5~8.0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细胞染色对氢离子浓度特别敏感,染色时用缓冲液的最主要作用是来调节染液的pH(6.4~6.8),确保染色效果。(64.)关于尿胆原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A.胆红素有干扰作用B.正常人尿胆原阴性C.定性方法为Ehrlich法D.是黄疸鉴别检测指标之一E.标本久置可分解氧化成尿胆素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尿胆原定性参考值:阴性或弱阳性(1:20稀释后阴性)。(65.)女,29岁,持续性上腹痛2h,以脐周为主,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阴道流血,大小便无异常。既往有胰腺炎病史。体查:T36.5℃,脉搏88/min,呼吸18/min,BP100/53mmHg,急性痛苦面容,神志清楚,检查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剑突下有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肠鸣音弱,未闻气过水声,四肢无异常。入院时最可能的诊断为A.急性胆囊炎B.急性胃肠炎C.急性胰腺炎D.急性肠梗阻E.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患者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阴道流血,大小便无异常。既往有胰腺炎病史。即可诊断为胰腺炎。体查:体温36.5℃,脉搏88/min,呼吸18/min,血压100/53mmHg,急性痛苦面容,神志清楚,检查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剑突下有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肠鸣音弱,未闻气过水声,四肢无异常。说明是急性发作。(66.)男性,35岁。近2年身体虚弱无力,食欲缺乏,消瘦,皮肤黏膜均有色素沉着,身体抵抗力下降。实验室检查:血糖降低,血钠降低,血钾、血钙升高,皮质醇降低,血浆ACTH降低,ACTH兴奋试验为延迟反应。该患者患何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A.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B.肾上腺皮质腺瘤C.肾上腺皮质腺癌D.异源性ACTH综合征E.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实验室检查:血糖降低,血钠降低,血钾、血钙升高,皮质醇降低,血浆ACTH降低,ACTH兴奋试验为延迟反应。该患者患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可能性最大。(67.)目前临床上HBsAg试验常用方法是A.ELISAB.RIAC.荧光免疫分析D.斑点免疫层析试验E.凝集试验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ELISA是HBsAg的测定常用方法。(68.)不去蛋白的碱性苦味酸两点动力学法测定血肌酐时,应准确地读取反应后哪两个时间点的吸光度A.10s和20sB.20s和80sC.60s和120sD.20s和100sE.60s和100s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基于肌酐和非肌酐色原在反应速度上的差异,即后者与苦味酸发生反应比前者要慢,利用这一点来避开非特异反应的干扰(但不能根本消除)。(69.)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血中CK一般何时恢复到正常水平A.1~2dB.3~4dC.5~7dD.8~14dE.15~16d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CK-MB通常在3~8小时出现升高,达峰时在发病后9~30小时,于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70.)目前认为下列哪一项是诊断心力衰竭最敏感的标志物A.心钠肽(ANP)B.D-二聚体C.B钠尿肽(BNP)D.P-选择素E.心肌肌钙蛋白(CTn)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B型利钠肽(BNP)或N-末端前B钠尿肽(NT-proBNP)是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HF)较好的心脏生物标志物,结合临床根据BNP水平可以对心力衰竭进行分级。(71.)α-HBDH测定实际反映的主要是下列哪种酶的活性A.LDB.LD和LDC.LD和LDD.LD和LDE.LD和LD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α-HBDH测定,含H亚基的LDH对作用物的特异性差,除乳酸外,尚可催化α-羟基丁酸脱氢,故临床上又称为α-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实际上HBDH不是一种独特的酶,而是H型LDH作用于另一底物的反映,故测定HBDH(主要代表LD1的活性)的活性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比测定血清LD总活性的特异性高。(72.)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低于A.3.5mmol/LB.5.5mmol/LC.130mmol/LD.150mmol/LE.155mmol/L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低血钠的概念,血浆钠浓度降低,小于130mmol/L称为低钠血症。(73.)脑脊液浑浊并出现凝块多为A.化脓性脑膜炎B.结核性脑膜炎C.病毒性脑炎D.乙型脑炎E.蛛网膜下腔出血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h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h内呈块状凝固;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4h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神经梅毒的脑脊液可有小絮状凝块;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液呈黄色胶样凝固。(74.)某患者,近日少尿、恶心、呕吐,血清内生肌酐清除率为25ml/min,诊断应考虑A.肾功能正常B.早期肾衰竭C.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D.晚期肾衰竭E.终末期肾衰竭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氮质血症期:此期GFR减少至25ml/min左右,常有氮质血症,肾浓缩功能有轻度损害(夜尿和多尿),轻度贫血。(75.)血性CSF离心后,取上清液作隐血试验呈阴性,最可能是A.基底节区出血B.小脑出血C.蛛网膜下腔出血D.穿刺损伤出血E.脑室出血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穿刺出血留取三管标本时,第一管为血性,以后两管颜色逐渐变淡,红细胞计数结果也依次减少,经离心后上清液呈无色透明,隐血试验阴性。(76.)细菌性痢疾时,粪便镜检常可见到较多的吞噬细胞,不符合吞噬细胞的特点是A.胞体是中性粒细胞的3倍或以上B.直径大约为20μm以上C.可呈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D.有伪足伸出者,内外质界限清晰E.常有吞噬的颗粒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胞体大,直径一般20μm以上,可为中性粒细胞体积3倍或以上,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核1~2个,大小不等,常偏于一侧,内外质界限不清;常含有吞噬的颗粒、细胞碎屑或较大的异物;可散在分布或成群出现,细胞多有不同程度退化变性现象。(77.)测定ALT的底物是A.α-酮戊二酸和丙氨酸B.α-酮戊二酸和天冬氨酸C.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D.丙酮酸和天冬氨酸E.乙酰乙酸和丙氨酸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ALT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催化α-酮戊二酸和丙氨酸之间的转氨基反应。(78.)患有菌群交替症的病人,粪便的致病菌常为A.固定一种菌B.固定两种细菌C.正常菌群的比例失调D.固定多种细菌E.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可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引起革兰阴性杆菌数量严重减少甚至消失。(79.)下列哪种疾病血中ALP升高最明显A.佝偻病B.软骨症C.肢端肥大症D.变形性骨炎E.慢性肾衰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ALP临床意义,变形性骨炎极度上升,可达50倍正常上限;骨肿瘤中度上升,佝偻病,软骨症,可升达1~3倍正常上限;骨折轻度升高;梗阻性黄疸明显升高,可达10~15倍正常上限;肝实质疾病(肝炎,肝硬化)轻度上升,很少超过3倍正常上限;肝癌(原发,继发)常明显上升,可达5~10倍正常上限。(80.)胃液呈现棕褐色,可能为A.胆汁反流B.插管引起的恶心和呕吐C.胃癌D.幽门闭锁不全E.尿毒症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棕褐色:胃内出血与胃酸作用所致,见于胃炎、胃溃疡、胃癌等。(81.)作为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物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不包括A.能自由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屏障B.不通过肾小管分泌或被重吸收C.该物质在血及尿中的浓度测定方法简便易行D.该物质的排出不受肾功能的影响E.血中浓度能保持相对恒定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在清除率中所用物质应基本具备如下条件:①能自由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屏障;②不通过肾小管分泌或被重吸收;③该物质在血及尿中的浓度测定方法较简便易行,适于常规操作,有较好重复性;④试验过程中该物质血中浓度能保持相对恒定。(82.)指出下列哪种不是Rh血型的鉴定方法A.聚凝胺法B.酶介质法C.低离子强度盐水试验D.普通盐水法E.Coombs试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Rh抗体属IgG,不能在普通盐水介质中与红细胞发生肉眼可见凝集。普通盐水法不便于不完全抗体的检测。(83.)男性,28岁,自感乏力,厌油,食欲缺乏,畏寒高热3d,体温39℃,巩膜黄染,诊断为急性病毒性肝炎,在恢复期内,下列哪项指标仍唯一升高时指示肝炎未愈A.ALTB.ASTC.LDHD.GGTE.ALP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病毒性肝炎若在恢复期其他肝功能指标都已正常,而GGT仍未复原,提示肝炎尚未痊愈,如反复波动或长期维持较高水平,则应考虑肝炎有慢性化趋势。(84.)离子选择电极法目前最多用于检测下列哪一项A.NaB.ALPC.GluD.ALTE.BUN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离子选择电极法的应用,主要用于测定钠、钾离子。(85.)某患者AST25U/L,可能的原因是A.慢性活动性肝炎B.桥-本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银屑病D.急性支气管肺炎E.急性附睾炎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慢性肝炎、肝硬化时,AST升高程度大于ALT。(86.)下列哪一项酶学指标可以作为慢性酒精中毒诊断的较敏感指标A.ALTB.ALPC.GGTD.ASTE.LDH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GGT对判定酒精中毒有相当的价值。(87.)正常人血浆中胆红素的含量约为A.<1μmol/LB.<5μmol/LC.<10μmol/LD.<17.2μmol/LE.<34.4μmol/L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正常人血浆实际胆红素浓度只有1.70~17.2μmol/L。(88.)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血小板减少、BT延长、束臂试验阳性、PAIgG增高B.血小板正常、BT延长、束臂试验阳性、其他检查正常C.APTT延长、PT正常、其他正常D.APTT延长、PT延长、其他正常E.APTT正常、PT延长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ITP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致使破坏过多导致的出血性疾病。所以血小板减少、PAIgG增高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BT延长、束臂试验阳性。(89.)纸片扩散法检测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性时,所用抗生素纸片是A.青霉素B.苯唑西林C.哌拉西林D.氨苄西林E.甲氧西林正确答案:B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