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3_第1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3_第2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3_第3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3_第4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3单选题(共96题,共96分)(1.)导致白细胞生理性降低的因素中包括A.运动B.妊娠C.吸烟D.情绪激动(江南博哥)E.休息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考点:中性粒细胞数量的生理性变化。[解析]白细胞计数在安静和休息时数量较低,在运动、疼痛、情绪激动时可增高,妊娠时白细胞可增高达15*109/L以上,吸烟者平均白细胞计数可高于非吸烟者30%。(2.)粪便中发现肌肉纤维增多,且纵横纹易见,偶见细胞核提示可能为A.严重腹泻B.胰腺功能严重不全C.消化道炎症D.消化道溃疡E.肠癌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粪便显微镜检的临床意义。解析: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时,消化分解功能减弱,粪便中肌肉纤维增多,其纵横纹易见,甚至可见到细胞核。(3.)巨幼细胞性贫血时,MCV与RDW的变化为A.MCV减低,RDW增高B.MCV与RDW均减低C.MCV增高,RDW减低D.MCV与RDW均正常E.MCV与RDW均增高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考点: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解析]巨幼细胞性贫血属于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故MCV与RDW的变化为MCV与RDW均增高。(4.)粒细胞输注的适应证为A.粒细胞数量减少B.粒细胞病变C.造血功能异常D.纠正贫血E.中性粒细胞<0.5*109/L,伴有严重感染经联合抗感染治疗48小时无效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考点:粒细胞输注。[解析]粒细胞输注主要用于粒细胞数量减少并伴有严重感染的患者,用于纠正感染而非增加粒细胞数量。(5.)导致Rh血型鉴定可能出现假阳性的原因有A.弱D型B.患者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C.受检细胞悬液浓度太高,与抗血清比例失调D.红细胞表面的抗原位点被过多的免疫球蛋白“封闭”E.漏加试剂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Rh血型鉴定。解析:排除法,A、C、D、E选项均导致假阴性,B为假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红细胞易发生凝集,导致假阳性。(6.)常规血清蛋白电泳和脑脊液蛋白电泳相比较,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脑脊液中有前清蛋白电泳带,血清中无B.血清中β球蛋白较多C.脑脊液中γ球蛋白较多D.血清中有前清蛋白电泳带,脑脊液中无E.脑脊液与血清蛋白电泳条带相同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考点:血清蛋白电泳和脑脊液蛋白电泳结果的异同。[解析]常规血清蛋白电泳和脑脊液蛋白电泳相比较,脑脊液中有前清蛋白电泳带,血清中有清蛋白、α1、α2、β、γ球蛋白五条带,无前清蛋白电泳带,但敏感的蛋白电泳可出现。血清蛋白电泳中清蛋白最多,γ球蛋白较多。(7.)某贫血患者MCV为90fl,MCH为30pg,MCHC为333g/L,RDW:22%,该患者贫血类型属于A.正常细胞不均一性贫血B.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C.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D.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E.小细胞均一性贫血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巨幼细胞性贫血由于叶酸和维生素B12或其他原因导致DNA合成障碍而出现红细胞大小不一,以大细胞为主。

通过红细胞的三个平均数及RDW可判定该患者为正常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由于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偏小,大小不一,属于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8.)缺铁性贫血属于A.正常细胞不均一性贫血B.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C.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D.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E.小细胞均一性贫血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巨幼细胞性贫血由于叶酸和维生素B12或其他原因导致DNA合成障碍而出现红细胞大小不一,以大细胞为主。

通过红细胞的三个平均数及RDW可判定该患者为正常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由于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偏小,大小不一,属于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9.)严重化脓性感染时出现A.Howell-JollybodyB.C.AuerbodyD.RussellbodyE.abnormallymphocyte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在严重化脓性感染时白细胞可出现中毒现象,杜勒小体()为其中一种。

Howell-Jollybody即豪乔小体,只出现在红细胞中,见于增生性贫血。

Russell小体是浆细胞胞浆内的一种数目不等、大小不一、染成肉红色的球形小体,形成原因是浆细胞内质网分泌免疫球蛋白受阻或黏蛋白变性所致,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

abnormallymphocyte即异型淋巴细胞,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可大量出现。

棒状小体(Auerbody)是白细胞胞浆中出现的呈紫红色的细杆状物质。它只出现在髓系白血病细胞中,故见到Auer小体就可拟诊为急性白血病。(10.)属于红细胞变化的是A.Howell-JollybodyB.C.AuerbodyD.RussellbodyE.abnormallymphocyte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在严重化脓性感染时白细胞可出现中毒现象,杜勒小体()为其中一种。

Howell-Jollybody即豪乔小体,只出现在红细胞中,见于增生性贫血。

Russell小体是浆细胞胞浆内的一种数目不等、大小不一、染成肉红色的球形小体,形成原因是浆细胞内质网分泌免疫球蛋白受阻或黏蛋白变性所致,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

abnormallymphocyte即异型淋巴细胞,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可大量出现。

棒状小体(Auerbody)是白细胞胞浆中出现的呈紫红色的细杆状物质。它只出现在髓系白血病细胞中,故见到Auer小体就可拟诊为急性白血病。(11.)多发性骨髓瘤时出现A.Howell-JollybodyB.C.AuerbodyD.RussellbodyE.abnormallymphocyte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在严重化脓性感染时白细胞可出现中毒现象,杜勒小体()为其中一种。

Howell-Jollybody即豪乔小体,只出现在红细胞中,见于增生性贫血。

Russell小体是浆细胞胞浆内的一种数目不等、大小不一、染成肉红色的球形小体,形成原因是浆细胞内质网分泌免疫球蛋白受阻或黏蛋白变性所致,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

abnormallymphocyte即异型淋巴细胞,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可大量出现。

棒状小体(Auerbody)是白细胞胞浆中出现的呈紫红色的细杆状物质。它只出现在髓系白血病细胞中,故见到Auer小体就可拟诊为急性白血病。(1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可出现A.Howell-JollybodyB.C.AuerbodyD.RussellbodyE.abnormallymphocyte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在严重化脓性感染时白细胞可出现中毒现象,杜勒小体()为其中一种。

Howell-Jollybody即豪乔小体,只出现在红细胞中,见于增生性贫血。

Russell小体是浆细胞胞浆内的一种数目不等、大小不一、染成肉红色的球形小体,形成原因是浆细胞内质网分泌免疫球蛋白受阻或黏蛋白变性所致,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

abnormallymphocyte即异型淋巴细胞,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可大量出现。

棒状小体(Auerbody)是白细胞胞浆中出现的呈紫红色的细杆状物质。它只出现在髓系白血病细胞中,故见到Auer小体就可拟诊为急性白血病。(13.)急性白血病时可出现A.Howell-JollybodyB.C.AuerbodyD.RussellbodyE.abnormallymphocyte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在严重化脓性感染时白细胞可出现中毒现象,杜勒小体()为其中一种。

Howell-Jollybody即豪乔小体,只出现在红细胞中,见于增生性贫血。

Russell小体是浆细胞胞浆内的一种数目不等、大小不一、染成肉红色的球形小体,形成原因是浆细胞内质网分泌免疫球蛋白受阻或黏蛋白变性所致,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

abnormallymphocyte即异型淋巴细胞,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可大量出现。

棒状小体(Auerbody)是白细胞胞浆中出现的呈紫红色的细杆状物质。它只出现在髓系白血病细胞中,故见到Auer小体就可拟诊为急性白血病。(14.)巨幼细胞性贫血属于A.正常细胞不均一性贫血B.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C.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D.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E.小细胞均一性贫血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巨幼细胞性贫血由于叶酸和维生素B12或其他原因导致DNA合成障碍而出现红细胞大小不一,以大细胞为主。

通过红细胞的三个平均数及RDW可判定该患者为正常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由于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偏小,大小不一,属于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15.)关于粪便中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人粪便中细菌以大肠埃希菌、厌氧菌和肠球菌为主B.健康婴幼儿粪便中可有酵母菌C.正常粪便中球菌和杆菌的比例大致为1:10D.婴幼儿粪便中细菌主要为双歧杆菌、拟杆菌、葡萄球菌等E.粪便革兰阴性杆菌增多,球菌减少时,可出现伪膜性肠炎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考点:粪便微生物种类的临床意义。当粪便革兰阴性杆菌严重减低,葡萄球菌或真菌明显增多,提示肠道菌群紊乱,可出现伪膜性肠炎。(16.)下列变化中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A.大小不均B.中毒颗粒C.空泡变性D.有图小体E.巨多分叶核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考点: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解析]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包括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有图小体等,巨多分叶核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17.)下列抗凝剂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血液分析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B.血沉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C.血沉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D.血细胞比容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E.血细胞比容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血沉测定的方法。[解析]测定血沉时应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血液分析与血细胞比容测定使用EDTA盐为抗凝剂。(18.)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情况见于A.伤寒B.猩红热C.大面积烧伤D.寒冷E.饥饿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嗜酸性粒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解析:在急性传染病如伤寒、副伤寒、手术后严重组织损伤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均减少,唯猩红热急性期增高,可能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产生的酶能激活补体成分,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寒冷、饥饿可使嗜酸性粒细胞减少。(19.)检查远曲小管功能的方法是A.尿NAG、狈测定B.尿β2微球蛋白测定C.尿钠测定D.禁饮尿渗量E.尿葡萄糖测定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NAG是反映肾小管(尤其是近曲小管)损伤的指标;尿β2微球蛋白、尿葡萄糖和尿钠测定是反映近曲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尿渗量反映远曲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20.)患者女性,30岁。主诉有渐进性乏力,体重减轻,食欲减退,体检:消瘦,皮肤青铜色。实验室检查:血Na132mmol/L,血K6.Ommol/L,血皮质醇(8:00AM)42μg/L,24小时尿17-OHCS降低,血ACTH超过正常,ACTH兴奋试验不能使血浆皮质醇水平增加。最可能的诊断是A.Cushing病B.尿崩症C.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D.Addison病E.异源性ACTH综合征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点:Addison病诊断。解析: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又称Addison病。指自身免疫反应、结核、手术等破坏肾上腺皮质,导致糖皮质激素异常伴有盐皮质激素分泌不足而致病。临床可见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低血糖、低血钠、高血钾、高血钙等生化检查改变。低水平糖皮质激素可负反馈促进ACTH和等分子促黑素释放,出现特征性皮肤黏膜色素沉着。(21.)某患者血气分析与电解质测定结果:Na+140mmol/L,K+3.0mmol/L,Cl-87mmol/L,28mmol/L,PCO230mmHg,pH7.60,初步考虑为A.呼吸性碱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E.无酸碱平衡紊乱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pH增高,考虑碱中毒;PCO2下降考虑存在呼吸性碱中毒;根据呼吸性碱中毒预计代偿公式计算:=24-(40-30)*0.2±2.5(急性)或24-(40-30)*0.5±2.5(慢性),均小于实际(28mmol/L),提示同时存在代谢性碱中毒。(22.)梗阻性黄疸尿中的胆红素是A.游离胆红素B.葡萄糖醛酸胆红素C.结合胆红素D.胆红素-Y蛋白E.胆红素-Z蛋白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梗阻性黄疸时,由于胆汁通道受阻,致使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造成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大量增加,通过肾小球滤过,从尿中排出。(23.)胰岛素类药物不能口服的原因是A.注射比口服的疗效更明显B.口服后被消化分解,失去功能C.口服后不易吸收D.口服无法进入血液循环E.口服后与钙离子结合,不能被吸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故易于被消化分解吸收。(24.)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以下不需要的是A.低蛋白禁肉食3天B.避免剧烈运动C.准确留取24小时尿液D.同时测定血和尿肌酐E.大量饮水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需要同时测定血和尿肌酐浓度,并准确留取24小时尿液。进肉食会产生外源性肌酐,剧烈运动使内源性肌酐的生成增加,两者均应避免。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饮水即可。(25.)大量出汗后血液渗透压升高引起A.醛固酮分泌增加B.PTH分泌增加C.ADH分泌增加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E.降钙素分泌增加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DH分泌对渗透压最敏感,晶体渗透压增加会引起ADH分泌增加。醛固酮对血容量变化敏感。(26.)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时A.CO2CP↓,pH↑B.CO2CP↓,pH不变C.CO2CP↑,pH↑D.CO2CP↓,pH↓E.CO2CP↑,pH↓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代谢性酸中毒由降低引起,CO2CP降低来代偿,超过代偿范围时CO2CP不能再降低,而又不足以抵消的下降,此时pH仍低。(27.)阻塞性黄疸时,重氮反应为A.直接反应阴性B.直接反应阳性C.直接反应阴性,间接反应强阳性D.双相反应阴性E.双相反应阳性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结合胆红素可与重氮试剂作用迅速产生颜色反应,称直接反应阳性。阻塞性黄疸时,因结合胆红素增加,故直接反应阳性。(28.)能活化卵磷脂一胆固醇酰基移换酶(LCAT)的载脂蛋白是A.载脂蛋白AB.载脂蛋白BC.载脂蛋白CD.载脂蛋白DE.载脂蛋白E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考点:载脂蛋白的生理功能。[解析]载脂蛋白AⅣ能参与脂肪吸收、胆固醇酯的逆向转运,活化LCAT。(29.)基于元素所产生的原子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所发射的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是A.吸收光谱分析法B.发射光谱分析法C.散射光谱分析法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E.荧光分析法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解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元素所产生的原子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所发射的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等优点,是微量元素检测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30.)不在肝内进行活跃代谢的氨基酸是A.酪氨酸B.缬氨酸C.鸟氨酸D.苯丙氨酸E.色氨酸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肝在蛋白质代谢中极为活跃。除支链氨基酸(亮、异、缬氨酸)以外,肝对所有氨基酸均有很强的代谢作用。(31.)V型高脂蛋白血症是指空腹血浆A.CM升高B.VLDL升高C.LDL升高D.LDL及ⅥDL升高E.CM及VLDL升高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考点:高脂血症的分类。解析:V型高脂蛋白血症为混合型高TG或高CM和VLDL血症。(32.)Ⅰ型肾小管酸中毒A.泌氢及铵生成减少B.重吸收碳酸氢盐降低C.远曲及近曲小管功能均有障碍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高血钾E.氢离子吸收减少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临床上根据肾小管酸中毒的发病部位及功能障碍特点,将肾小管酸中毒分为四型,Ⅰ型肾小管酸中毒由远曲小管排泌H+障碍引起。

Ⅱ型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近曲小管重吸收障碍引起。

Ⅲ型肾小管酸中毒为混合型,远曲及近曲小管功能均有障碍。

Ⅳ型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醛固酮缺乏或肾小管对醛固酮作用产生耐受等,使总排H+减少,在代谢性酸中毒同时合并高血钾。(33.)Ⅱ型肾小管酸中毒A.泌氢及铵生成减少B.重吸收碳酸氢盐降低C.远曲及近曲小管功能均有障碍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高血钾E.氢离子吸收减少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临床上根据肾小管酸中毒的发病部位及功能障碍特点,将肾小管酸中毒分为四型,Ⅰ型肾小管酸中毒由远曲小管排泌H+障碍引起。

Ⅱ型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近曲小管重吸收障碍引起。

Ⅲ型肾小管酸中毒为混合型,远曲及近曲小管功能均有障碍。

Ⅳ型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醛固酮缺乏或肾小管对醛固酮作用产生耐受等,使总排H+减少,在代谢性酸中毒同时合并高血钾。(34.)Ⅲ型肾小管酸中毒A.泌氢及铵生成减少B.重吸收碳酸氢盐降低C.远曲及近曲小管功能均有障碍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高血钾E.氢离子吸收减少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临床上根据肾小管酸中毒的发病部位及功能障碍特点,将肾小管酸中毒分为四型,Ⅰ型肾小管酸中毒由远曲小管排泌H+障碍引起。

Ⅱ型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近曲小管重吸收障碍引起。

Ⅲ型肾小管酸中毒为混合型,远曲及近曲小管功能均有障碍。

Ⅳ型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醛固酮缺乏或肾小管对醛固酮作用产生耐受等,使总排H+减少,在代谢性酸中毒同时合并高血钾。(35.)Ⅳ型肾小管酸中毒A.泌氢及铵生成减少B.重吸收碳酸氢盐降低C.远曲及近曲小管功能均有障碍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高血钾E.氢离子吸收减少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临床上根据肾小管酸中毒的发病部位及功能障碍特点,将肾小管酸中毒分为四型,Ⅰ型肾小管酸中毒由远曲小管排泌H+障碍引起。

Ⅱ型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近曲小管重吸收障碍引起。

Ⅲ型肾小管酸中毒为混合型,远曲及近曲小管功能均有障碍。

Ⅳ型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醛固酮缺乏或肾小管对醛固酮作用产生耐受等,使总排H+减少,在代谢性酸中毒同时合并高血钾。(36.)下列关于清蛋白的描述,正确的是A.具有运输胆红素的功能B.分子结构中含氨基酸残基的个数为850个C.分子结构中含二硫键的个数为13个D.不能运输青霉素E.在血液偏酸性时,其氨基和羧基以一NH2和一COO-形式存在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考点:清蛋白的理化性质、功能。解析:清蛋白分子结构中含氨基酸残基的个数为580个;含二硫键的个数为17个;能运输青霉素;在血液偏碱性时,其氨基和羧基以一NH2和一COO-形式存在。胆红素代谢中,间接胆红素的运输主要靠清蛋白,这也是清蛋白功能之一即载体蛋白。(37.)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正确的是A.最多应用的检测器是可见光吸收检测B.灵敏度可达pg水平C.固定相只能是固体D.对蛋白质、氨基酸、类固醇的分离尤其有利E.缺点是需制备专一的配基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点:高效液相色谱法。[解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能力强、测定灵敏度高,可在室温下进行,应用范围极广,对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生物碱、类固醇和类脂等的分离尤为有利。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所用的检测器最多应用的是紫外吸收检测,灵敏度可达ng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类型包括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和离子交换色谱法。(38.)有关纤溶酶(PL)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单链纤溶酶原(PLG)在t-PAu-PA作用下,形成双链PLB.活性中心在重链上C.PL能分解血浆蛋白D.PL可将单链t-PA转变为双链t-PAE.PL能够分解补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纤溶酶(PL)活性中心位于轻链部分。(39.)下列说法发生在内源性凝血途径中的是A.Ⅲa、Ⅶa、Ca2+形成复合物B.Ⅸa、Ⅷa、磷脂和Ca2+形成复合物C.Ⅹa、Ⅴa、磷脂和Ca2+形成复合物D.Ⅸa、Ⅹa、磷脂和Ca2+形成复合物E.Ⅸa、Ⅷa、Ⅹa、磷脂和Ca2+形成复合物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内源性凝血途径主要生成复合物。解析:内源性凝血途径中形成的Ⅸa、Ⅷa、磷脂和Ca2+复合物,激活因子X。(40.)下列叙述符合过敏性紫癜描述的是A.束臂试验阴性B.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C.是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D.是由血管壁通透性或脆性增加所引起的E.好发于中老年人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一种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是机体对过敏原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的全身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导致以皮肤和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41.)下列情况中不宜进行骨髓穿刺的是A.白血病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血友病D.伤寒E.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骨髓穿刺的适应证。[解析]骨髓穿刺的适应证包括一系、二系或三系细胞增多和减少;不明原因发热;骨痛;化疗后疗效观察。禁忌证包括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晚期妊娠孕妇应慎重。(42.)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反应阳性时,应首先怀疑是A.白血病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时,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时,抗人球蛋白试验均阴性。(43.)胞内异常内容物为粒细胞所有的是A.Howell-Jolly小体B.Auer小体C.变性珠蛋白小体D.Cabot环E.Russel小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粒细胞胞内容物的异常。[解析]粒细胞胞内容物的异常主要有Auer小体、中毒颗粒、空泡、体、Chediak-Higashi畸形、Alder-Reilly畸形、May-Hegglin畸形。(44.)骨髓增生性疾病中,不包括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原发性骨髓纤维化E.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骨髓增生性疾病指骨髓组织持续增殖而引起的一组疾病,增生的细胞可以是红、粒或巨核细胞,也可是成纤维细胞为主。通常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不包括急性粒细胞白血病。(45.)对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具有诊断意义的是针对病原微生物产生的A.IgMB.IgAC.sIgAD.IgE.IgG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考点:IgM的诊断意义。[解析]在病原微生物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IgM是最早产生的抗体。因此对早期感染性疾病具有诊断意义的是针对病原微生物产生的IgM。(46.)化学发光与荧光的根本区别是A.化学发光需要酶催化,而荧光不需要B.化学发光和荧光的波长不同C.刺激发光剂发光的能量不同D.化学发光的时间较荧光长E.荧光物质能直接标记抗体,而化学发光剂不能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化学发光与荧光的基本原理。[解析]荧光是发光物质吸收了激发光(光能)后使分子产生发射光;化学发光是化学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能使分子激发产生发光。(47.)关于免疫溶血法测量补体活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用于替代途径各成分的测定B.以100%溶血指示终点C.抗原为SRBCD.检测补体的蛋白含量E.该试验中有一组补体系统参与竞争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CH50试验原理。[解析]CH50试验测定经典途径总补体溶血活性,以SRBC和抗绵羊红细胞抗体作为指示系统,以50%溶血作为终点指示。(48.)森林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为A.埃及伊蚊B.三带喙库蚊C.白纹伊蚊D.蜱E.蚤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点:森林脑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解析]森林脑炎病毒是经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森林硬蜱为其主要传播媒介。(49.)肿瘤标志物测定的临床意义,不正确的是A.高危人群早期普查B.辅助临床诊断C.监测病情D.普通人群早期普查E.预后判断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点:肿瘤标志物免疫测定的意义。[解析]肿瘤标志物免疫测定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对可疑肿瘤患者进行动态观察,但不能用于普通人群早期普查。(50.)动物免疫中最常用的佐剂是A.卡介苗B.氢氧化铝C.脂多糖D.福氏佐剂E.磷酸铝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应用最多的是福氏佐剂,分为完全福氏佐剂和不完全福氏佐剂。(51.)目前已知的动物病毒中唯一具有负单链共价闭环RNA基因组的缺陷病毒为A.HIVB.HDVC.RSVD.HSVE.HPV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解析]HDV-RNA为一单股共价闭合环状负链RNA,约含有1673个核苷酸,具有明显的二级结构。(52.)青霉素引起的休克属于A.速发型超敏反应B.细胞毒型超敏反应C.迟发型超敏反应D.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E.超急性排斥反应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1.Ⅰ型超敏反应又称速发型超敏反应,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有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2.Ⅲ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有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3.Ⅳ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有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等。4.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毒型超敏反应,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有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53.)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属于A.速发型超敏反应B.细胞毒型超敏反应C.迟发型超敏反应D.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E.超急性排斥反应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1.Ⅰ型超敏反应又称速发型超敏反应,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有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2.Ⅲ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有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3.Ⅳ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有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等。4.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毒型超敏反应,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有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54.)接触性皮炎属于A.速发型超敏反应B.细胞毒型超敏反应C.迟发型超敏反应D.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E.超急性排斥反应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1.Ⅰ型超敏反应又称速发型超敏反应,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有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2.Ⅲ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有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3.Ⅳ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有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等。4.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毒型超敏反应,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有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55.)输血反应属于A.速发型超敏反应B.细胞毒型超敏反应C.迟发型超敏反应D.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E.超急性排斥反应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1.Ⅰ型超敏反应又称速发型超敏反应,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有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2.Ⅲ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有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3.Ⅳ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有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等。4.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毒型超敏反应,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有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56.)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作用底物和指示剂,通过指示剂的反应来观察细菌生长过程中分解底物所释放产物的差异,此培养基称为A.基础培养基B.营养培养基C.鉴别培养基D.选择培养基E.特殊培养基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培养基的种类。[解析]不同的细菌利用底物和分解底物所释放的产物均有差异,可通过指示剂的反应来鉴别细菌。(57.)细胞因子的流式细胞分析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需使用活化剂与靶细胞一起培养使其活化B.在细胞活化过程中需加入蛋白质运输阻断剂C.靶细胞不能用固定剂固定D.测定的是细胞因子的免疫反应性E.可以测定单个细胞的细胞因子特性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对细胞因子流式细胞仪测定方法的认识。[解析]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细胞因子浓度要防止细胞因子向细胞外的释放和漏出,所以在使用活化剂与靶细胞一起培养活化时要加入莫能菌素等阻止蛋白质运输至细胞膜,活化后要使用固定剂处理靶细胞使其固定并增加胞膜通透性。(58.)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共同成分是A.磷壁酸B.脂多糖C.脂蛋白D.脂质E.肽聚糖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考点:细菌的基本结构。[解析]肽聚糖又称黏肽、糖肽或胞壁质,是细菌细胞壁特有的组分,也是主要成分。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都含有肽聚糖,但它们的组成成分有差异。(59.)不是白喉棒状杆菌的特点的是A.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B.细菌排列成V、L等文字形C.革兰染色阴性D.有异染颗粒E.无荚膜,无鞭毛,不产生芽胞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白喉棒状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白喉棒状杆菌是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的革兰阳性杆菌。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无菌毛。细菌排列成散在L、V、Y字形及不规则栅栏状。在细菌的一端或两端有浓染的颗粒,和菌体着色不均匀,称为异染颗粒。(60.)关于细菌耐药性,下述叙述错误的是A.R质粒是携带耐药基因的质粒B.染色体突变可导致耐药C.转座子可携带耐药基因D.耐药基因极少通过接合转移E.质粒编码的耐药通常是多重耐药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点: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及微生物变异的现象。解析:接合性耐药质粒(R质粒)可以通过细菌间的接合进行传递。(61.)注射丙种球蛋白属于A.自动自然免疫B.自动人工免疫C.被动自然免疫D.被动人工免疫E.自然免疫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点:被动人工免疫的概念。[解析]注射丙种球蛋白、抗毒素、细胞因子等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属于被动人工免疫,而注射灭活疫苗、类毒素等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为自动人工免疫。(62.)基因工程抗体优于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的最重要特点是A.应用广泛B.纯度高C.非异源性D.容易获得E.产量多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基因工程抗体的特点。[解析]改造现有优良的鼠单克隆抗体的基因,尽量减少抗体中的鼠源成分,保留原有的抗体特异性,从而创造出新型抗体——基因工程抗体。(63.)证明细菌具有鞭毛结构的常用方法是A.革兰染色法B.抗酸染色法C.普通琼脂培养法D.液体培养法E.半固体培养法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考点:细菌的生长现象。解析: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利用半固体培养基动力实验可对其进行检测。(64.)由A群链球菌引起的疾病不包括A.猩红热B.风湿热C.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D.蜂窝织炎E.急性肾小球肾炎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A群链球菌的致病性。解析:人类链球菌感染中85%以上由A群链球菌引起,所致疾病有三类:急性化脓性感染,如丹毒、蜂窝织炎等;猩红热;链球菌感染后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有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草绿色链球菌属条件致病菌,常与亚急性心内膜炎相关。(65.)患者,31岁。8月底发病,头痛,发热,恶心,呕吐,腰痛4天。体检: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腋下可见点状出血。化验:WBC16*109/L,中性粒细胞0.65,淋巴细胞0.25,异型淋巴细胞0.1,尿蛋白(+++)。考虑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目前该病程属于A.发热期B.休克期C.发热末期D.少尿末期E.移行期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考查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特点。解析:肾综合征出血热可分为发热期、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发热期一般持续4~6天,早期表现为感染中毒症状,结膜充血、水肿,发热第2~4日出现肾脏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66.)大多数细菌繁殖一代所需时间为A.20~30秒B.20~30分钟C.2~3小时D.18~20小时E.2~3天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细菌的生长现象。[解析]细菌一般是以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大多数细菌繁殖的速度为每20~30分钟分裂一次,称为一代。(67.)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病原体为A.HBVB.PrpC.HEVD.HPVE.HAV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考查Prp的生物学特性。解析:HAV、HBV、HEV主要引起肝脏病变,HPV主要引起生殖器病变,朊毒体蛋白(Prp)或称朊粒是缺乏核酸的蛋白质感染颗粒,可引起传染性海绵状脑病。(68.)某新生儿,出生2周后出现黄疸、全身瘀点状皮疹,小腿伸直困难,肝、脾肋下2cm,考虑为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下列指标可以协助诊断新生儿先天性CMV感染的是A.抗CMVIgMB.抗CMVIgGC.抗CMVIgAD.CMVIgA抗原E.CMVIgG抗原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考点:考查CMV感染诊断。[解析]从新生儿脐带血中检出HCMV特异性IgM,可诊断新生儿先天性感染。母体双份血清HCMV抗体阳转可诊断为原发感染,胎儿发生先天性感染的机会较高。(69.)临床生化实验采取标本应用最多的是A.动脉采血B.静脉采血C.手指血D.耳垂血E.毛细血管采血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临床生化实验用标本采集方法。临床生化实验用标本可从静脉、动脉和毛细管采取,应用最多的是静脉采血,动脉采血主要用于血气分析。毛细血管也可用作一般生化分析,但因采血量少,多用于高灵敏的分析方法和微量分析仪器,目前国内应用较少。(70.)下列胆固醇成分中参与胆固醇逆向转运的是A.HDL-CB.VLDL-C.LDL-CD.TCE.FC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HDL主要功能是向肝脏运输脂类,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71.)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阳性见于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血红蛋白病D.白血病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体内存在对补体敏感的红细胞,在酸性的正常血清中孵育,补体被激活,PNH红细胞破坏而产生溶血。(72.)下列无动力的细菌是A.变形杆菌B.伤寒沙门菌C.霍乱弧菌D.痢疾志贺菌E.嗜水气单胞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查痢疾志贺菌生物学特性,痢疾志贺菌无鞭毛,无动力。(73.)正常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A.1天B.7天C.9天D.21天E.120天正确答案:E(74.)体现医学卫生法律义务的是A.在突发灾难(如大范围流行病)面前要服从卫生部门调遣B.行为以保护患者利益、促进患者健康、增进患者幸福为目的C.要尊重患者的人格D.要遵循医德规范的行为要求E.对需进行隔离治疗的传染病患者的隔离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要点为医学卫生法律义务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在遇有灾情疫情等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应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和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等义务。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而B、C、D、E等不属于法律义务范围。(75.)抗原决定簇又称A.线性决定簇B.顺序决定簇C.构象决定簇D.独特型决定簇E.表位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集团称为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通常为5~15个氨基酸残基、5~7个多糖残基或核苷酸即可构成一个表位。(76.)下列不属于血小板的细胞器是A.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B.α颗粒和糖原颗粒C.致密颗粒和溶酶体颗粒D.微管和微丝E.α颗粒和δ-颗粒正确答案:D(77.)健康成年人体液分布最多的地方是A.血液B.脑脊液C.组织间液D.细胞内液E.淋巴液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以细胞内液含量丰富。(78.)产生表皮剥脱毒素的葡萄球菌属于A.噬菌体Ⅰ群52型B.噬菌体Ⅱ群71型C.噬菌体I群71型D.噬菌体Ⅱ群52型E.噬菌体Ⅲ群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产生表皮剥脱毒素的葡萄球菌属于噬菌体Ⅱ群71型。(79.)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的特异性基因标志是A.AML1基因重排B.PMI:RARα融合基因C.Ph染色体D.CBFβ-MYH11融合基因E.BCR-ABL融合基因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要点是急性白血病M3型的基因特点。白血病常伴有特异的染色体和基因改变,其中某些特异性染色体重排与白血病类型相关,PML-RARα融合基因是M3特征性异常;AML1基因重排与AML-M2高度相关;Ph染色体对CML是特异性的,也可作为确诊CML的主要依据;CBFβ-MYH11融合基因可能与AML-M4Eo有关;BCR-ABL融合基因与慢粒有关。(80.)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A.IgE、IgG3B.IgG4、IgAC.IgE、IgG4D.IgE.IgG2、IgA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为IgE,少数为IgG40(81.)FAB分型提出诊断急性白血病时骨髓中原始细胞为A.≥20%B.≥25%C.≥30%D.≥40%E.≥15%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要点是急性白血病的骨髓学检查。FAB分型是国际上为了统一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和诊断而确定,其规定任何患者的外周血或骨髓涂片中原始十幼稚细胞≥30%,或原始十早幼粒细胞≥50%,即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明确诊断后,需进一步明确亚型。(82.)一般情况下,体内含糖原总量最高的器官是A.肝B.肾C.脑D.肌肉E.心脏正确答案:D(83.)不经糖异生途径可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A.α-磷酸甘油B.丙酮酸C.乳酸D.乙酰CoAE.生糖氨基酸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乳酸、甘油、丙酮酸等三碳化合物以及生糖氨基酸均是可以进行糖异生的非糖物质,乙酰C。A只能进入三羧酸循环分解,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84.)下列关于牛顿流体中的η描述不正确的是A.η称为内摩擦系数B.它只与流体的性质有关C.它的计量单位是帕斯卡·秒D.它不随切变率的增加而降低E.又被称为表观黏度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考查牛顿流体中的η的定义。η在牛顿黏滞定律中称为内摩擦系数,又被称为黏度系数,或黏度。牛顿流体的黏度是流体本身的特性决定,与其他外在因素无关,是固定常数。单位为1/s。表观黏度用来表示非牛顿流体的黏度。(85.)质量体系文件常常分为四个层次,从上到下依次是A.质量手册、质量记录、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B.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C.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手册、质量记录D.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质量手册E.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质量记录、质量手册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质量手册是阐明一个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体系的文件。不仅是质量体系的表征形式,更是质量体系建立和运行的纲领。主要阐述“做什么”。程序性文件是描述为实施质量体系要求所涉及的各职能部门质量活动和具体工作程序的文件,主要阐述“如何做”,属支持性文件。作业指导书是供具体工作人员使用的更详细的文件,是实施各过程和质量控制活动的技术依据和管理性文件的依据,主要阐述“执行依据”,为执行性文件。质量记录为证实质量体系运行的依据,主要阐述“执行结果”,为证实监督性文件。(86.)铜绿假单胞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A.20℃B.25℃C.30℃D.35℃E.40℃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铜绿假单胞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5℃。(87.)领导的本质是A.指挥力B.控制力C.影响力D.执行力E.协调力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领导的本质是影响力。现代管理者认为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过程,从而使其情愿地、热心地实现组织或群体的目标而努力。而传统的领导乐于发号施令,要求下级绝对服从,热衷于指挥和控制;管理者也切忌成为灭火队员,成天忙于协调事务;更不能混同于普通员工,埋头执行。(88.)尿液浑浊,加热加酸后可变清的是A.菌尿B.脓尿C.结晶尿D.乳糜尿E.蛋白尿正确答案:C(89.)关于血液中皮质醇浓度,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一般上午8时左右分泌最多,午夜O时最少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