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基础知识考前特训3_第1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基础知识考前特训3_第2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基础知识考前特训3_第3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基础知识考前特训3_第4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基础知识考前特训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基础知识考前特训3单选题(共100题,共100分)(1.)ABO血型遗传中,父母双方各遗传给子代一个基因,可以组成基因型的数目为A.3(江南博哥)B.4C.5D.6E.7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血型基因是从父母那里各遗传一个,由A、B、O组成的基因可以为AA、AO、BB、BO、AB、00,一共6个。(2.)下列电泳属于区带电泳的是A.自由移动界面电泳B.稳态电泳C.置换电泳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E.等电聚焦电泳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点:电泳技术分类。[解析]按电泳的原理有三种形式的电泳分离系统:即移动界面电泳、区带电泳和稳态电泳。区带电泳因所用支持体的种类、粒度大小和电泳方式等不同,其临床应用的价值也各有差异。目前,固体支持介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滤纸、醋酸纤维素薄膜、硅胶、矾土、纤维素等;另一类是淀粉、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3.)机体抵抗微生物感染的基本免疫功能是A.免疫耐受B.免疫自稳C.免疫防御D.免疫识别E.免疫监视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1.免疫防御是指免疫系统通过正常的免疫应答,阻止和清除入侵病原体及其毒素的功能,即抗感染免疫作用。2.免疫自稳是指机体阻止外来异物侵入、清除自身衰老和损伤细胞、对自身正常成分产生免疫耐受,并通过免疫调节达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3.免疫系统具有识别、杀伤并及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称为免疫监视。(4.)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组织、细胞的功能是A.免疫耐受B.免疫自稳C.免疫防御D.免疫识别E.免疫监视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1.免疫防御是指免疫系统通过正常的免疫应答,阻止和清除入侵病原体及其毒素的功能,即抗感染免疫作用。2.免疫自稳是指机体阻止外来异物侵入、清除自身衰老和损伤细胞、对自身正常成分产生免疫耐受,并通过免疫调节达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3.免疫系统具有识别、杀伤并及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称为免疫监视。(5.)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功能是A.免疫耐受B.免疫自稳C.免疫防御D.免疫识别E.免疫监视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1.免疫防御是指免疫系统通过正常的免疫应答,阻止和清除入侵病原体及其毒素的功能,即抗感染免疫作用。2.免疫自稳是指机体阻止外来异物侵入、清除自身衰老和损伤细胞、对自身正常成分产生免疫耐受,并通过免疫调节达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3.免疫系统具有识别、杀伤并及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称为免疫监视。(6.)下列不属于血脂成分的是A.磷脂B.非酯化脂肪酸C.胆固醇及其酯D.甘油三酯E.胆碱和胆铵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血脂的定义及其组成。血浆脂质简称血脂,它包括游离胆固醇、胆固醇酯、磷脂、甘油三酯、糖脂、游离脂肪酸等。(7.)尿试带法试验方法,错误的是A.酸碱度采用酸碱指示剂法B.比密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C.尿白细胞采用中性粒细胞酯酶法D.尿胆原采用醛反应法E.尿糖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尿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一过氧化物酶法。(8.)影响钙吸收的主要因素是A.肠道pHB.年龄C.性别D.食物中钙的量E.肠蠕动加快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钙在十二指肠吸收,是在活性D3调节下的主动吸收,肠管的pH可明显的影响钙的吸收,偏碱时减少钙的吸收,偏酸时促进吸收。(9.)ALL-L2骨髓象A.小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B.小细胞为主,大小不一致C.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D.大细胞为主,大小不一致E.大小细胞混合,各占一半左右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LL-L的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直径>12μm)为主,大小不一。(10.)Ⅳ型超敏反应中应用最广泛的皮肤试验是A.白色念珠菌皮肤试验B.毛发菌素皮肤试验C.结核菌素皮肤试验D.SK-SD皮肤试验E.斑贴试验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Ⅳ型超敏反应的检验主要是利用皮肤试验检测过敏原,Ⅳ型超敏反应典型的例子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11.)多联试带上的试剂块要比测试项目多一个空白块,其作用是A.消除尿液本身的颜色在试剂块上分布不均等所产生的测试误差B.空白对照C.使每次测定试剂块的位置准确D.标准对照E.没有多大作用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空白块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尿液本身的颜色在试剂块上分布不均等所产生的测试误差,以提高测试准确性。(12.)溶血性贫血时不会见到的现象是()A.较多的点彩红细胞B.有核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显著的缗钱状形成E.红细胞寿命缩短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成熟红细胞缗钱状形成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13.)不能用于检查病毒的方法是A.动物接种B.鸡胚培养C.定量PCRD.细胞培养E.人工培养基培养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病毒只能在活的细胞内存活,故无法用人工培养基培养。病毒的检查方法有动物培养、鸡胚培养、细胞培养以及通过定量PCR等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病毒基因及其拷贝。(14.)IgA、IgD和IgE之所以不能与Clq结合,是因为A.分子结构简单B.VH无补体结合点C.VL无补体结合点D.Fab段结构与补体相差甚远E.Fc段无补体结合点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在一定条件下,免疫球蛋白分子肽链的某些部分可被蛋白酶水解为各种片段,其中Fc段为与效应分子或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IgA、IgD和IgE的Fc段无补体结合点,故不能与Clq结合。而IgM和IgG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发生变构,补体结合点暴露与Clq结合。(15.)ABO基因座位在第几号染色体上A.6号B.7号C.8号D.9号E.1号正确答案:D(16.)B淋巴细胞发育在A.骨髓B.胸腺C.脾D.淋巴结E.肝正确答案:A(17.)SPA是A.肠杆菌科细菌的抗原B.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的蛋白成分C.沙门菌表面抗原D.金黄色葡萄球菌核蛋白抗原E.链球菌属表面抗原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简称SPA)是细胞壁抗原的主要成分,几乎90%以上的菌株均含有这种成分,但不同的菌株含量差别悬殊。(18.)A群链球菌产生与超敏反应有关的致病物质是A.致热外毒素B.透明质酸酶C.链激酶D.链球菌溶素E.M蛋白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A群链球菌产生与超敏反应有关的致病物质是M蛋白。(19.)下列细菌可产链激酶,透明质酸酶,链道曲酶的是A.肺炎链球菌B.大肠埃希菌C.A群链球菌D.肺炎克雷伯菌E.鲍曼不动杆菌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群链球菌是致病力最强的一种链球菌,能产生的毒素中酶类包括链激酶,透明质酸酶,链道酶等。(20.)FAB分型提出诊断急性白血病时骨髓中原始细胞为A.≥20%B.≥25%C.≥30%D.≥40%E.≥15%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要点是急性白血病的骨髓学检查。FAB分型是国际上为了统一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和诊断而确定,其规定任何患者的外周血或骨髓涂片中原始十幼稚细胞≥30%,或原始十早幼粒细胞≥50%,即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明确诊断后,需进一步明确亚型。(21.)一般情况下,体内含糖原总量最高的器官是A.肝B.肾C.脑D.肌肉E.心脏正确答案:D(22.)三羧酸循环的第一个限速酶是A.丙酮酸脱氢酶B.顺乌头酸酶C.琥珀酸脱氢酶D.异柠檬酸脱氢酶E.延胡索酸酶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是三羧酸循环过程的三个调控部位之一。(23.)下列胰岛素对糖代谢影响的论述错误的是A.促进糖的异生B.促进糖变为脂肪C.促进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D.促进糖原合成E.促进肝葡萄糖激酶的活性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促进糖的异生是指非糖物质转化为糖,血糖浓度升高,所以是胰岛素对糖代谢影响的错误论述。(24.)输血产生的血型抗体主要是A.IgDB.IgAC.IgGD.IgME.IgE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输血产生的血型抗体主要是免疫性的抗体,常为单体IgG。(25.)周围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大致相等,常发生在出生后的A.1~5dB.6~9dC.10~14dD.6~21dE.21~35d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占绝对优势(6~28)×10/L,1周内降至5×10/L,第6~9天减至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26.)精浆中不存在的化学成分是A.白蛋白B.免疫球蛋白C.纤溶酶D.凝固酶E.碱性磷酸酶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精浆中存在酸性磷酸酶而没有碱性磷酸酶。(27.)生理情况下血液白细胞计数较低见于A.进食后B.冷水浴后C.运动后D.妊娠期E.清晨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在安静、休息时白细胞数较低,在活动、进食后白细胞数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一日内最高值和最低值可相差1倍。脑力和体力劳动、冷热水浴、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等使白细胞轻度增高。妊娠超过5个月白细胞可达15×10/L以上。(28.)器官移植前测定的最重要抗原是A.HLA-DRB.HLA-C.HLA-BD.HLA-AE.HLA-DQ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目前认为HLA-DR座位对移植排斥最为重要,其次为HLA-A、HLA-B、HLA-DQ和HLA-DP。(29.)下列哪一项不是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A.结合抗原B.激活补体C.亲细胞作用D.调理作用E.预防遗传病的作用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A-D都是免疫球蛋白的功能,但它不具有预防遗传病的作用。(30.)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主要激活物是A.免疫复合物B.酵母多糖C.细菌脂多糖D.肽聚糖E.凝聚的IgA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经典途径:激活可人为分成识别阶段、活化阶段和膜攻击阶段。识别阶段:识别单位是C1q,C1r,C1s,激活物质是Ag-IgG或Ag-IgM复合物。(31.)与姬姆萨染色相比,瑞特染色着色较好的是对A.细胞核B.细胞质C.细胞膜D.微丝蚴E.疟原虫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瑞特染色法是最经典、最常用染色法,尤其对于细胞质成分、中性颗粒等可获得很好的染色效果,但对细胞核的着色能力略差。姬姆萨染液对细胞核、寄生虫(如疟原虫等)着色较好,结构更清晰,但对细胞质成分的着色能力略差。所以采用瑞特-姬姆萨复合染液可使细胞胞质、颗粒、胞核等均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32.)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最大吸收峰在波长A.405nmB.450nmC.500nmD.540nmE.640nm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的吸收峰在540nm。(33.)ABO血型系统中,抗A抗体主要是A.IgG型B.IgA型C.IgM型D.IgD型E.IgE型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BO血型系统中,抗A和抗B可以是IgM与IgG,甚至是IgM、IgG、IgA的混合物,但主要是IgM。(34.)控制尿液浓缩和稀释幅度的"逆流倍增"作用发生在A.肾盂B.髓襻C.肾小球D.集合管E.肾小囊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当尿液流经髓襻升支时,随着NaCl的再吸收,小管液由肾乳头部流向肾皮质时,也逐渐由高渗变为低渗,进而形成无溶质的净水,这就是肾对尿液的稀释功能。同时NaCl被再吸收到髓质间质后,由于髓襻的逆流倍增作用,以及在尿素的共同参与下,使髓襻所在的髓质组织间液的渗透压逐步提高,最后形成呈渗透压梯度的髓质高渗区。这样,当尿液流经开口于髓质乳头的集合管时,由于管腔内液体与高渗髓质间存在着渗透压差,并经抗利尿激素的影响,水被再吸收,即水由管内扩散出集合管,大量的水被再吸收回去称净水的再吸收,这就是肾对尿液的浓缩功能。(35.)粪便检验,标本应采集A.可见的黏液B.可见的脓液C.可见的血液D.含脓血粪便E.表层的粪便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采集标本时应用干净竹签选取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粪便。(36.)脑脊液采集的第3管用于A.细菌检查B.化学检查C.免疫检查D.显微镜检查E.蛋白电泳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腰椎穿刺成功后立即测定脑脊液压力,然后留取脑脊液标本于3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1~2ml。第一管做病原生物学检验,第二管做化学和免疫学检验,第三管做物理学和细胞学检验。(37.)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集的3管脑脊液为A.第一管血性,后两管逐渐变淡,上清液无色透明B.第一管血性,后两管逐渐变淡,上清液淡红色或黄色C.三管均红色,上清液均淡红色或黄色D.三管均红色,上清液均无色透明E.第三管血性。上清液呈现黄色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集到的脑脊液3管均为红色,离心后3管上清液为淡红色或黄色。(3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外周血与骨髓各阶段粒细胞分布呈一致性B.血清维生素B增高幅度与白细胞增多程度成正比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增高与白细胞增多成正比D.脾大程度与白细胞升高程度成正比E.大多有Ph染色体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慢粒时白细胞数明显增高,但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及积分明显减低。(39.)符合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的诊断标准是A.骨髓中原单核细胞≥80%B.骨髓中原单核细胞≥70%C.骨髓中原单核细胞≥60%D.骨髓中原单核细胞≥50%E.骨髓中原单核细胞≥20%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M5a即是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标准为原始单核细胞(Ⅰ型+Ⅱ型)≥80%。(40.)不符合急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M)的是A.M是粒和单核系细胞同时恶变的急性白血病B.M可分为4个亚型,即M、M、M及MEoC.M:原单、幼单和单核细胞>20%(所有的有核细胞)D.白血病细胞分别具有粒系、单核系细胞的反应特点E.双酯酶染色对M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骨髓中以原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核和单核细胞>20%(NEC)"。(41.)用罗马数字Ⅰ-Ⅻ表示凝血因子,其中缺下列哪一因子A.因子ⅥB.因子ⅢC.因子ⅣD.因子ⅤE.因子Ⅻ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因子Ⅵ因被证实是因子Ⅴ的活化形式而废除。(42.)以细菌生长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细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可绘制一条曲线,称为A.增长曲线B.生长曲线C.代谢曲线D.繁殖曲线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间隔不同时间取样检查细菌数,观察其生长规律。以生长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可得出一条曲线,称为细菌的生长曲线。(43.)下列哪种病原体能通过滤菌器A.梅毒螺旋体B.立克次体C.解脲脲原体D.链球菌E.葡萄球菌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像支原体、衣原体和病毒这样微小,能够通过除菌滤器的微生物,称为滤过性微生物。(44.)根据临床实验室的定义,下面的选项中不是其作用的是A.提供疾病诊断信息B.提供疾病治疗信息C.提供疾病预防信息D.提供健康状况评估信息E.提供病人全部医疗信息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临床实验室定义明确指出临床实验室是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45.)量值溯源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A.校准物的互通性B.校准物的可靠性C.校准物的代表性D.标准物的互通性E.标准物的代表性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量值溯源目的是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全测量范围的结果或标准能够与参考标准联系起来,固溯源应强调互通性。(46.)正态分布μ±2.85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A.95.00%B.68.27%C.95.45%D.99.70%E.99.00%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正态分布μ±2.85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9.00%。(47.)符合漏出液特点的是积液蛋白质定量小于A.50g/LB.40g/LC.60g/LD.25g/LE.70g/L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因漏出液是非炎症性积液,其蛋白质定量<25g/L。(48.)描述LDL过程中正确的是A.运输内源性胆固醇B.运输内源性三酰甘油C.运输外源性胆固醇D.运输外源性三酰甘油E.既有内源性胆固醇,又有外源性胆固醇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考查血浆脂蛋白功能,LDL的主要功能是转运内源性胆固醇。(49.)酶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是属于哪一种效应A.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B.降低反应的自由能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降低底物能量水平E.降低产物的能量水平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酶的催化机制,酶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化学反应速度。(50.)酶偶联间接连续监测法,选择指示酶的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指示酶对待测酶的产物特异B.指示酶能在待测酶的'最适条件下'工作C.指示酶应选K小者D.除加指示酶外还必须加入辅助酶E.指示酶的V等于或接近测定酶的V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酶偶联间接连续监测法原理,酶反应找到合适的指示酶与其直接耦联就不需要加辅助酶。(51.)在正常情况下体液中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钠离子浓度分布是A.细胞外液等于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大于细胞内液C.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D.不能确定E.以上全对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钠离子的分布,钠离子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52.)有关生物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在心、肝、肾的微粒体进行B.第一相反应为氧化、还原或水解,第二相反应为结合C.又称为消除D.使多数药物药理活性增强,并转化为极性高的水溶性代谢物E.药物经生物转化后,有利于分布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机体对药物进行的化学转化称生物转化,包括第一相反应为氧化、还原或水解,第二相反应为结合。(53.)ROC曲线的定义是A.根据一系列分界值,以真阳性率为纵坐标,真阴性率为横坐标绘制的曲线B.根据一系列分界值,以灵敏度为纵坐标,特异度为横坐标绘制的曲线C.根据一系列分界值,以真阴性率为纵坐标,假阴性率为横坐标绘制的曲线D.根据一系列分界值,以真阳性率为纵坐标,假阳性率为横坐标绘制的曲线E.根据一系列分界值,以真阴性率为纵坐标,假阳性率为横坐标绘制的曲线正确答案:D(54.)WHO推荐的定性药敏试验方法是A.常量肉汤稀释法B.Etest法C.琼脂稀释法D.纸片扩散法E.微量肉汤稀释法正确答案:D(55.)一血糖样品在甲医院测定在正常范围,乙医院测得结果异常,后经核查,乙医院所用标准液已变质。这种误差属于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误差来源不清楚D.随机误差E.允许误差正确答案:B(56.)乳酸脱氢酶的组成是A.含有两种亚基组成的二聚体B.含有两种亚基组成的三聚体C.含有两种亚基组成的四聚体D.含有两种亚基组成的五聚体E.含有两种亚基组成的六聚体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由两种亚单位组成:H(表示heart)和M(表示muscle)。它们按不同的形式排列组合形成含4个亚基的5种同工酶。(57.)Ph染色体的实质是A.t(11;17)(q22;q12)B.t(15;17)(q22;q12)C.t(9;22)(q34;q11)D.t(9;11)(q21-22;q23)E.t(8;21)(q22;q22)正确答案:C(58.)RDW不增高的疾病是A.缺铁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重症海洋性贫血E.HbH病正确答案:C(59.)Rh血型抗原性中最强的抗原是A.D抗原B.c抗原C.e抗原D.E抗原E.C抗原正确答案:A(60.)网织红细胞计数,应在油镜下计数全部红细胞达A.100个B.200个C.300个D.500个E.1000个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网织红细胞计数时,在油镜下计数至少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数,计算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和网织红细胞绝对值。(61.)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其显色原理是A.溴甲酚绿在pH4.2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黄色复合物B.溴甲酚绿在pH7.6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C.溴甲酚绿在pH9.2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D.溴甲酚绿在pH4.2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E.溴甲酚绿在pH8.6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的原理,溴甲酚绿在pH4.2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62.)使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因素是A.白蛋白增高B.糖蛋白增高C.卵磷脂增高D.红细胞增多E.血脂增高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胆固醇、三酰甘油有促红细胞形成缗钱状聚集的作用,所以高血脂的人红细胞沉降率会增快。(63.)下面哪一个不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原因A.大量饮酒B.胆道疾病C.高脂饮食D.胰腺导管阻塞E.代谢紊乱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高脂饮食不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原因。(64.)关于试带法尿液分析原理,错误的是A.尿蛋白--考马斯亮蓝结合法B.尿比密--酸碱指示剂法C.尿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法D.尿胆原--改良Ehrlich法E.尿pH-酸碱指示剂法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尿蛋白试带法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65.)促胰酶素-促胰液素试验是通过刺激胰腺分泌活动,比较刺激前后分泌物的变化来评价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对刺激物的检查内容不包括A.碳酸氢盐的排出量B.碳酸氢盐的浓度C.胰酶的排出量D.葡萄糖浓度E.胰液的流出量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对刺激物的检查不包括葡萄糖浓度。(66.)通常尿10项试带不能测定A.比密B.蛋白C.葡萄糖D.胆红素E.维生素C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尿8项检测项目包括pH、PRO、GLU、KET、BIL、URO、ERY或HB和NIT;9项检测项目在8项基础上增加了LEU;10项检测项目又在9项的基础上增加了SG;11项则又增加了维生素C(67.)有关"灵敏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指在患病者当中,应用某诊断试验检查得到的阳性结果的百分比B.又称"真阳性率"C.反映诊断试验正确识别患病者的能力D.该值应是越大越好E.灵敏度高的试验主要用于确诊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灵敏度高的试验主要用于筛选。(68.)尿液中小吞噬细胞来自血液中A.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中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尿中吞噬细胞有2种:小吞噬细胞和大吞噬细胞,前者来自中性粒细胞;后者来自组织细胞,体积为白细胞的2~3倍。(69.)尿液久置后尿胆原可氧化为A.尿胆素B.尿胆红素C.尿乙酰乙酸D.尿β酰丁酸E.尿亚硝酸盐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无色尿胆原经空气氧化及光线照射后转变成黄色的尿胆素。(70.)pH计中的电极是属于下述中的哪一种A.玻璃电极B.晶体电极C.酶电极D.气敏电极E.流动载体电极正确答案:A(71.)漏出液LD/血清LD的比值常A.<0.6B.<0.5C.<0.4D.<0.3E.<0.1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漏出液LD接近血清,积液LD/血清LD比值<0.6;而渗出液LD>200U/L,积液LD/血清LD比值>0.6。(72.)精液中水含量占组成成分的A.90%B.80%C.70%D.60%E.50%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精液中水约占90%,固体成分约占10%。(73.)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诊断意义的是A.原始淋巴细胞增多B.幼稚淋巴组织增多C.异型淋巴细胞增多D.异常单核细胞增多E.小淋巴细胞增多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是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形态异常。(74.)关于有核红细胞不正确的是A.外周血涂片中出现常表示红系增生活跃。B.溶血性贫血外周血中常见C.属幼稚红细胞D.1周之内婴儿血涂片中仅可见少量E.正常成人外周血涂片中偶见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正常成人外周血涂片中没有有核红细胞。(75.)有关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特点,正确的是A.异常增生伴分化成熟障碍B.恶性增生伴分化成熟加快C.无控制增生但分化成熟正常D.细胞分化障碍但成熟正常E.细胞分化正常但成熟障碍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白血病的特点为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成熟障碍,并伴有凋亡减少。(76.)AT能抑制哪种凝血因子的活性A.因子ⅢB.因子VC.因子ⅦD.因子ⅧE.因子Ⅸ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灯主要灭活具有丝氨酸蛋白活性的凝血因子,如凝血酶、Ⅸa、Xa、Ⅺa、Ⅻa等。(77.)Ⅲ型高脂血症与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关系最密切的是A.ApoB.ApoCⅢC.ApoAⅠD.ApoE.Apo(a)正确答案:D(78.)凝血酶原酶应除外下列哪种物质A.FⅧaB.PF3C.FⅩaD.FⅤaE.FⅣ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FⅩa-Ⅴa-Ca-PF3复合物即为凝血酶原酶。(79.)室内质量控制的英文缩写为A.EQAB.QC.IQCD.QAE.QI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质量体系中相关名词的英文缩写为:室间质量评价(EQA)、质量控制(QC)、质量保证(QA)、室内质量控制cioc)、质量改进(QI)。(80.)羊水与尿液的主要鉴别点是A.颜色B.蛋白C.pHD.糖含量E.镜检找羊齿状结晶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羊齿状结晶在尿液中不可能存在,其来源于官颈黏液。(81.)β-TG和PF的检测可作为A.血小板数量指标B.血小板活化指标C.血小板形态学指标D.血小板黏附性指标E.血小板聚集性指标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血小板活化主要表现为形态的改变(出现多角形或多伪足)、表面特殊蛋白的表达(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特异产物增加(β-TG和PF)。(82.)多数补体分子属于A.α-球蛋白B.β-球蛋白C.γ-球蛋白D.脂蛋白E.白蛋白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在血清蛋白电泳中,补体大多位于β-球蛋白区,少数位于α-球蛋白或γ-球蛋白区。(83.)下列关于牛顿流体中的η描述不正确的是A.η称为内摩擦系数B.它只与流体的性质有关C.它的计量单位是帕斯卡?秒D.它不随切变率的增加而降低E.又被称为表观黏度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考查牛顿流体中的η的定义。η在牛顿黏滞定律中称为内摩擦系数,又被称为黏度系数,或黏度。牛顿流体的黏度是流体本身的特性决定,与其他外在因素无关,是固定常数。单位为l/s。表观黏度用来表示非牛顿流体的黏度。(84.)患者,男性,42岁,烧伤后继发感染,创面分泌物细菌学检查:血平板培养物呈迁徒扩散生长;麦康凯琼脂培养形成不发酵乳糖菌落。第二步反应所用的酶是A.己糖激酶B.乳酸脱氢酶C.丙酮酸激酶D.过氧化物酶E.葡萄糖氧化酶正确答案:E(85.)患者,男性,42岁,烧伤后继发感染,创面分泌物细菌学检查:血平板培养物呈迁徒扩散生长;麦康凯琼脂培养形成不发酵乳糖菌落。第一步反应所用的酶是A.己糖激酶B.乳酸脱氢酶C.丙酮酸激酶D.过氧化物酶E.葡萄糖氧化酶正确答案:D(86.)患者,男性,42岁,烧伤后继发感染,创面分泌物细菌学检查:血平板培养物呈迁徒扩散生长;麦康凯琼脂培养形成不发酵乳糖菌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