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文言文对比阅读(课内外结合)-【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全国)(原卷版)_第1页
专题07 文言文对比阅读(课内外结合)-【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全国)(原卷版)_第2页
专题07 文言文对比阅读(课内外结合)-【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全国)(原卷版)_第3页
专题07 文言文对比阅读(课内外结合)-【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全国)(原卷版)_第4页
专题07 文言文对比阅读(课内外结合)-【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全国)(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7文言文对比阅读(课内外结合)50题(原卷版)温馨提示经典基础题18题,优选提升题32题(2023下·山西太原·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孙权劝学司马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为学(清)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②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③国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释】①鄙:边境。②语(yù):对……说,告诉。③恃(shì):凭借,依靠。1.请用“/”给文中画横线句子划出停顿节奏。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2)及鲁肃过寻阳

及:(3)吾欲之南海

之:(4)西蜀之去南海

去: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翻译:(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翻译:4.借助议论的句子可以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概括。下面三句中哪一句更适合做吕蒙为学的点睛之句?为什么?A.不为,则易者亦难矣。B.学之,则难者亦易矣;C.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我选(

)5.(2023下·陕西西安·七年级陕西师大附中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①。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说之。然则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岂不悲哉?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说其名而丧其实。【注释】①石:重量单位,一石为一百二十斤。(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以我酌油知之②康肃笑而遣之③左右皆引试之④宣王说之(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B.但微颔之/但当涉猎C.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而终身自以为九石D.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②此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4)针对陈尧咨和宣王的射术,“卖油翁”和“宣王左右近臣”做出了不同的评价。你更喜欢谁的评价,为什么?(2023下·陕西咸阳·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欧阳修四岁苦读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①,家贫无资②。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⑤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⑦。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释①孤:幼年丧父。②资:财务,钱财。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④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⑤书:写。⑥士人家:读书人家。⑦唯读书是务:即“唯务读书”。6.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蒙辞以军中多务7.解释下列加点字。(1)蒙辞以军中多务(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及其稍长(4)抄录未毕8.翻译下列句子。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②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9.甲文和乙文都是谈论学习的,读完后,说说你分别受到什么样的启发或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2023下·福建厦门·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选自欧阳修《卖油翁》)【乙】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①。一日,有卖蒜叟旁睨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而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③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选自袁枚《卖蒜老叟》,有修改)[注释]①堵:墙。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③纵:放开。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尝射于家圃

尝:(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释:(3)旁睨而揶揄之

睨:(4)招叟至前

至:11.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B.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C.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D.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2)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13.结合文本说说卖油翁和卖蒜叟有什么共同特点?请答出两点。14.(2023下·江苏·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劝学孟郊击石乃有火,不击元①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②,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注】①元:同“原”,原本,本来。②运:运用,亦可理解为努力。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孔子劝学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不说,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①。以此观之,何学之有?”孔子曰:“不然。若括而羽之②,镞而砺之③,其入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愿受教。”(选自《孔子家语》)【注】①犀革:用犀牛皮制成的铠甲。②括而羽之:削出箭尾安上羽毛。③镞(zú)而砺之:装上箭头磨得锋利。(1)下列哪一句诗与《劝学》尾联表达的观点不一致(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B.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C.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D.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3)根据语境,给句子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最恰当的义项。字词《古代汉语字典》常用义选项岂可及乎A.比得上。B.至,到。C.涉及,推及。①子路不说A.解释,说明。B.劝说,说服。C.同“悦”,高兴。②不然A.词尾,表示状态。B.可是,却。C.这样。③(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以此观之,何学之有?(5)孟郊诗中“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请你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学习对于吕蒙和子路的重要性。(6)孟郊和孙权的劝学方式各有不同,你认为孔子劝学的方式更接近孟郊的还是孙权的?请结合诗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2023下·辽宁沈阳·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②时尝语僚属③,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④尔。(选自欧阳修《归田录》有删改》【注释】①钱思公:北宋作家,下文提及的谢希深、宋公垂也以文学知名当时。②西洛:西京洛阳。③僚属:官府的佐助官。④属思:聚精会神地思考、构思。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而少所嗜好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B.在西洛时尝语僚属

尝射于家圃(《卖油翁》)C.必挟书以往

盖以诱敌(狼》)D.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但手熟尔(《卖油翁》)1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盖未尝顷刻释卷也。1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18.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甲】【乙】两文短小精悍,都蕴含深刻的道理。【甲】文告诉我们A,【乙】文阐明B。(A、B两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023下·湖北十堰·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孙权劝学》和《孙权谕吕蒙读书》,按要求回答问题。[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孙权谕吕蒙读书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陈三策。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选自《三国志·吕蒙传》,有删改)19.下列加点各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见(鉴别)往事耳

意性朗悟(理解,明白,觉醒)B.蒙辞(推托)以军中多务

省(读明白)三史C.卿今者才略(才干)

笃(坚定)志不倦D.大兄何见(知晓)事之晚乎

宜(适宜)急读《孙子》《六韬》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21.下列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

)A.[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话描写,表现了人物各自说话的口吻、神态、心理,都说明了鲁肃与吕蒙结友的原因。B.[甲][乙]两文都运用了现身说法,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了学习的作用,[乙]文还引用了孔子的话和曹孟德的例子,显得冗长而繁琐。C.[甲]文是根据[乙]文改写的,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精炼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D.[甲]文中写了鲁肃与蒙论议的内容,在风趣的一问一答中,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22.吕蒙为什么能为鲁肃“陈三策”?请结合两文回答。23.(2023下·广东深圳·七年级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校联考期中)文言文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路,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①贪污解任,自陈②尝在秦王③暮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④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亲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坐:因犯……罪或错误。②陈:陈述。③秦王:唐太宗李世民。他在称帝前被封为秦王。④中外:宫内、宫外的故人。(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①但当涉猎②即更刮目相待③上欣然纳之④相寿流涕而去(2)翻译下面句子。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②上怜之,欲听还旧任。(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B.甲文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C.从乙文可以看出魏征是一个直言进谏的大臣。D.乙文划线句子的断句应为“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4)甲文“结友而别”与乙文“相寿流涕而去”各有什么妙处,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2023下·广西北海·七年级统考期中)文言文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②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赢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③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选自秦观《精骑集·序》【注释】①暗疏:默写。②滑稽:诙谐善辩。指行为放荡、玩世不恭的酗酒者。③勒:编。2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下车引之B.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刀劈狼首C.喜从滑稽饮酒者游

败吾业者D.笑而遣之

而常废于不勤25.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孙权劝说吕蒙要多加学习,且以自己作譬,勉励其“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达到了成功劝说的目的。B.【乙】文中“我”一读能诵,博闻强记,但是却常常废于不勤奋。C.【甲】文中吕蒙听取孙权的劝说,开始学习,学习效果显著;【乙】文中“我”少时读书“不勤”,后来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行为,勤奋劳苦。D.【甲】文通过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证明了开卷有益的道理;【乙】文中“我”用成年后的读书摘抄弥补了年轻时不勤奋的过失。26.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27.【甲】【乙】两文中,吕蒙、秦观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28.古人非常注重学习,有许多劝人学习的诗文名篇,如诸葛亮《诫子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以及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都含有劝学之意,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孙权、秦观是如何进行劝学的。(2023下·江苏常州·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列两则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木兰诗(节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乙】荀灌(节选)荀崧小女灌,幼有奇节。崧为襄城太守,为杜曾所围,力弱食尽,欲求救于故吏平南将军石览,计无从出。灌时年十三,乃率勇士数千人,逾城突围夜出。贼追甚急,灌将士,且战且前,得入鲁阳山获免①。自诣览乞师,又为崧书与南中郎将周访请援,仍结为兄弟,访即遗子抚②率三千人会石览俱救崧。贼闻兵至,散走,灌之力也。时人叹曰:“以十三龄之弱女,独能奋身而出,突围求援,如此奇女子,求诸古今史乘③中,得未曾有。”(《晋书·卷九十六·列传第六十六·列女·荀灌》)【注释】①获免:没有被敌人追上。②抚:人名,周访长子周抚。③史乘(shèng):指一般的史书。2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1)关山度若飞(2)赏赐百千强(3)逾城突围夜出(4)又为崧书与南中郎将周访请援(5)以十三龄之弱女3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2)贼闻兵至,散走,灌之力也。31.时人赞叹荀灌为“奇女子”,请结合相关句子说说荀灌“奇”在何处。32.两文塑造的都是女英雄形象,为何【乙】文具体详实地描写了荀灌突围救父的战斗经过,而【甲】文对木兰沙场征战的场面却一笔带过?请写出你的发现。(2023下·上海黄浦·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小题。【甲】木兰诗(节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乙】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丙】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33.解释下列加点词。(1)昨夜见军帖()

(2)但当涉猎()3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无他,但手熟尔。35.对以上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是一首乐府民歌,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B.【乙】文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丙】文围绕“劝学”以对话形式层层展开。C.【丙】文充分体现了《资治通鉴》记事简练的特点。表现吕蒙这一形象时运用了正面记言和侧面烘托的手法。D.【乙】文和【丙】文的主旨隐含在叙事和人物形象中,两篇文章的人物形象构成了对比关系,一个正面,一个反面。(2023下·湖南长沙·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卖油翁[宋]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卖蒜叟[清]袁枚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旗丁①数百以篙刺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时。率其徒行教常州②。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伛偻③,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④之。众大骇,走告杨。杨大怒,召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券。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⑤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注】①旗丁:漕运的兵丁。②行教常州:在常州进行教学。③龙钟伛(yǔ)偻(lǚ):指老年人弯腰驼背,年老体衰。④揶(yé)揄(yú):耍笑,嘲弄。⑤纵:放。3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矜(矜持) B.写立誓券(发誓的契约)C.晚生知罪矣(罪恶) D.卒不肯告人姓氏(死了)3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康肃笑而遣之

奋拳击之B.尝射于家圃

取势于十步外C.而钱不湿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D.徐以杓酌油沥之

以拳打砖墙3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39.以上两篇文章颇为相似,可进行对比阅读。根据文段内容,请你将下面表格的内容补充完整。人物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共同点两个故事给你的共同启发陈尧咨因卖油翁对自己射箭本领不在意而发怒,在见识到对方高超技艺后,“笑而遣之”①②杨二相公受到卖蒜叟揶揄后大怒,与对方约定比武,大败而回,十分狼狈(2023下·广西南宁·七年级统考阶段练习)文言文阅读。【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归田录·卖油翁》【乙】故老能言五代时事者,云冯相(道)①、和相(凝)②同在中书③。一日,和问冯曰:“公靴新买其直几何”冯举左足示和:“九百。”和性褊急④,遽⑤回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诟责⑥。久之,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哄堂大笑。时谓宰相如此,何以镇服百僚。——《归田录·冯道和凝》【注释】①冯相(道):宰相冯道,字可道。曾历社五朝,事十君,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②和相凝:宰相和凝,字成绩。后唐时为翰林学士,知贡举。历后汉、后周为相。③中书:中书省,宰相办公的官署。④褊(biǎn贬)急:气量小而性急躁。祷,气量狭小。⑤遽(jù):急速。⑥诟责:责骂。话,骂。40.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借助示例,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文句及加点词词义推断方法提示释义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成语推断法:手不释卷(1)康肃笑而遣之查字典法:①表转折;②表并列;③表修饰;④表承接。(2)(只写序号)因诟责语境解词法(3)遽回顾小吏云课内迁移法:元方入门不顾(4)41.用“”给划波浪线句子断句。(限断1处)公靴新买其直几何4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时谓宰相如此,何以镇服百僚。43.《归田录》中的故事语言非常凝练,如《卖油翁》中的“徐以构酌油沥之”和《冯道和凝》中的“冯徐举其右足”,同样一个“徐”字,凸显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根据示例分析冯道的人物形象。示例:“徐”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