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2024~2025学年高三核心模拟卷历史(三)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这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甲骨文中,关于股商时期军事战争战利品的信息主要集中在“牛”“马”“贝壳”等具体物品上,而到了西周,金文中的相关信息更多地集中在“赐”“赏”“蔑厝(勉励)”等动词上,这一变化缘于西周A.宗法观念的产生B.国家统治力得到强化C.疆域版图的拓展D.军事征伐的性质变化2.下面是秦简中关于官营手工业的两则记载,据此可知,秦朝官营手工业“为作务及官府(官府手工业)市,父钱必轩入其钱括(括,受钱器也)中,今市者见其入,不从今者货一甲”睡皮地泰直行間“官府为作务市,受钱及全介租、质它稍入钱······月蛋输话钱,及上每中辨其县延;月未尽而垢盈者,年由之。不如律,货一甲”岳麓书院藏委局A.蕴含着商业因素B.严格管控生产成本C.生产范程专业化D.重视产品质量监控3.唐中后期,节日游宴成为西南地区节度使“彰显”藩镇秩序的重要政治景观。下面为永贞元年(805年)西川节度使刘辟幕像符载诗作中所记录的重九游宴情况,这折射出当时A.商贾阶层地位提高B.民间政治氛围较为宽松C.中央集权道週挑战D.主流思想在蜕变中发展4.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称:“凡新儒家之学说,几无不有道教,或与道教有关之佛教为之先导,······北宋之智圓提倡中庸,甚至以僧徒而号中庸子,并自为传以述其义,”陈寅恪阐述的现象A.表明朝野盛行空谈之风B.推动了佛教开启本地化进程三县三县C.加剧了儒、佛的激烈争鸣D.适应了留学复兴的现实需要5.下表为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我国东南地区福建漳平等六县、北方三县田赋估值和役银总额的对比情况。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地区四腻估值(两)役银总额(两)淖干等六县8142388681北方费县160745953郑城141625382北直拿香河89902362A.商品经济发展水平B.役银摊入田亩比例C.地方文化传统差距D.赋役政策推行力度6.1865年,英籍商人斯凯洛有意招股设机器织布工厂,因华商“绝无顾而向之者”以致计划搁浅。1868年,英商轧拉佛洋行创办“火轮机织本布公司”,招股章程中虽提及该厂之设“不致有码各乡机户”,但仍半途中辍,据此可知,当时①传统经济根深蒂固②生产动力革新具有紧迫性③列强经济侵略受到一定制约④洋布市场占有率低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相比于英、美和日式民主,陈独秀对“法式”民主更加推崇。他在1915年(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一文中称:“法兰西革命以前,欧洲之国家与社会无不建设于君主与贵族特权之上······欧罗巴之人心,若梦之觉,若醉之醒,晓然于人权之可贵,群起而抗其君主,仆其贵族。列国宪章,赖以成立。”据此可推知,陈独秀强调民主革命应A.克服资产阶级软弱性B.以推翻君主专制为目标C.发挥思想启蒙的作用D.动员社会各阶层的力量8.下面是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录取人员分发情况表(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考试名称分发中央各部院分发地方外交部内务部对政部陆军部司法部育部衣商部交通部海军部参谋部审计院蒙藏院平致院各省留学生规控考议992212172218637第一届文官高等考试161919722191818665第二届文官高等考试174343132740443915927106A.考试院的权力深人到基层政府B.文官素养存在区域性的差异C.北洋“军民分治”得到有效落实D.文官制度落实面临现实困境9.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认为“官督民运”方式-“驮盐”(运盐售卖)是“另一种劳役剥削”。边区领导人向民众解答时指出:“锄草是绝不会耽误的······三驮盐起码卖四百元,运盐是有钱赚的,赔本是例外。”据此可知,边区政府认识到A.应进一步强化资源管控力度B.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并重C.注重调动边区民众参政热情D.消灭封建剥削具有必要性10.改革开放头十年,珠海乡村中的农民不离土,农民举办集体、合作或个体企业使农村变小微城市或准城市,为农渔村校舍建设、教学设备的购置及农渔村医疗卫生建设等予以大量经费资助。这反映出A.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带动劳动力转移C.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D.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助力农民增收11.12世纪初,日本石清水八幅官领主的庄园中,“居民犯科,检非违使(京城附近负责治安的官员)未得八备宫的许可,不得逮捕犯人”。天治二年(1125年),高野山某庄园住民解状记载着“该官省符庄(庄园)的规定,若有抢劫、杀人者,以驱逐为原则,不准逮捕收监”。这些现象A.通过法律保障民众合法权益B.有利于庄园制的发展C.削弱了幕府统治的经济基础D.巩固了土地公有原则12.下图为1898年德意志汉堡发行的10马克金币,正面为汉堡的城市纹章、德文“自由和汉萨城市汉堡”.背面为帝国纹章和德文“德意志帝国1898年10马克”。该金币可用于佐证德意志A.政治构架呈现联邦制特征B.尚未采用国际金本位制C.普鲁士草握了邦国财政权D.国内统一市场发展受阻13.18世纪的商业资本主义通过奴隶制和垄断的方式增殖了财富,但在增殖财富的过程中,却促进了19世纪工业资本主义的形成。而后者的形成反过来摧毁了商业资本主义的力量,摧毁了从属于它的一切行业,摧毁了奴隶制度,这表明A.民主政治推动产业革命开展B.商业竞争破坏市场秩序C.资本主义国家间发展不平衡D.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变革14.下图是新西兰漫画家大卫·罗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漫画。画面中约翰牛、山姆大叔等“洋大人”战战兢兢、十分谦逊地“听从”日本的安排,从写着“出口”(门户开放)的大门走出去。该没画折射出A.英法对日绥靖源于利益均沾的要求B.凡尔赛和约缺乏现实约束力C.世界反法西斯亚欧战争策源地形成D.列强势力对比在东亚的变化15.二战后初期,美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主要成员国之一,其在IMF中拥有较大的投票权和影响力,可以影响IMF在其盟国和“他国”提供贷款或援助的比重,据此可推知,二战后初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A.有效配合了马歇尔计划的实行B.拉大了南北国家经济差距C.决策行为受到利益和战略影响D.阻碍了战后的和平与稳定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唐代德政类碎刻](15分)材料一“比玫中”泛指歌项优秀政令或政绩的石碑。唐代有明确的兵请立毕制度,地方官员的税政信息通过乡望、父老、者老的申请上报中央。百姓诣因乞留、立毕逊初等行为对国家形成了考课压力,于是中央通过贫局、树牢使地方行为合理化。材料二牌朝(一)武周永岛元年(689年)二月,空州朝史陶大举统政字毕文:“借道元、借妥绍······周元胤、陶绍真······及州县吏人等六万余户,惜棠阴之易远,使留勿自之诗”中封(二)长安二年(702年),恒州鹿泉县检校官装琳税政碑碑文:其年(长安二年)检校官奉教总停(朝延停买检校官),君(指装琳)则随停,例也。百姓众应而课。我君去矣,人斯拼矣。若不口命而谐因(奔赴京都)乞留,道路相屈。奉长安三年四月效:“元瑶清干化俗,率法无私,人不忍欺,史不敢犯······特听修旧垃校。”牌封(三)天宝十年(751年),岭南补选使徐浩德政字申文:“五岭百起,颂声四合,同诣方面,请定拉化啤。······朝议以为主圣臣忠,因建圣德颂,人到于今歌之。”-材料一、二均场编自何亦凡《唐代比政类碑刻:民间社会与王朝国家互动的鲜明证明)材料三德政牢划往往枝队于“神力”,亵渎石的会遗到惩成,这种异用与禁忌反映了百姓怀念良吏的情感廷块。石碑的刻立与传奇故率的创造,鲜活地展现了王朝国家、地方官吏、民间社会之间的多级政治互动,相关研究可以为理解中国古代碑회的功能增添新视角,也是对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立体化考察。-摘场自何齐凡《花政类碑刻与唐代的地方治理)(1)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唐代德政类碑刻的主要特征。(7分)(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代德政碑与国家治理的关系的理解。(8分)17.[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14分)材料民国初年,茧行“覆国货之材料,供洋商之造织”,苏州纱缎业云锦公所呼吁:“数千年均组实业成这沟汰,数十万工人均道失业,在班商尚可改围他业,在工人或致铤而走险。"江苏训按使等倡议颈行取培茧行的相关条例。広而江浙茧总公所强调取培于法律之不合:“方今人民所凭依者法律,法律内我,营业得以自由,世茧为正当之管业,应受国家同等之保护。”1920年底,经过表决,江苏省议会通过废止取缔茧行暂行条例案,咨请省长公布,今后“苏省商民得自由在仝省各县开设茧行,或单设茧灶代人烘茧”。其所反对的是与现行法律不符的行业垄断与把持,而并非单纯针对丝阴业的星断,以及少数茧行的垄断。《中报)发文呼吁:“亭国有利彼而害此者,然当局之立法,必统筹全局上根本之利害以为利害,而不能沾沾焉计一业之利害也。”同年12月,南京塅业千余人分泌揭请愿旗闯入省议会,称“江苏省议会违反民意,我害人民,激成众怒”。-摘编自朱英(民国时期江苏茧行纷争与省议会被毁案)(1)根据材料,概括1920年江苏茧行纷争案中的主要矛盾。(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案件反映的时代背景。(6分)18.[中拉文化](14分)材料一拉炎文化是以西班牙文化为主体、融合黑人文化和印第安文化而成,虽受殖民统治影响,但拉关文化不是以“文明与野蛮”的视角来认识世界。拉关人价值现包括传统的家庭观、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愿意为国家而战等。印第安文化的“美好生活”理念是尊崇自然界生物的多样化和世界的平衡秩序,与自然和谐共存,反对西方世界对自然的征服与主宰。材料二华夏文明的形成汇集了中原、齐鲁、剂楚、吴越、巴蜀等不同的地域文化,古代国家在内部构造机理上与家庭具有同质性,因此推广到国家层面的治理观念,即重统一、尚和平,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殖民压迫,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被激发。如五四运动的爆发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强权、捍卫国家主权的心声,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推动社会交革和反殖民斗争的重要力量.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拉关系持块深化,堪称历史最好时期,为高质量共定“一带一路”提供了折的条件和广国前景。运面拉关地区地域政治形势尸政、局势动荡,创约了“一带一路"项目的推进,另外受创于地理位置和活言障碍等因素,中拉双方相互认知不足,国际规则标准对接不畅。中国与拉是四家双边、多边政治和经贸关系的发展,成为推动中拉共定“一带一路”持续向前、向好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现实中,应充分考虑拉关不同区域和国家的战略利兰诉求,将“一带一路”合作机创进行细分化和精准化,切实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中拉的共同发展之路、中拉人民的共同富裕之路。-摘编自接宇《中国与拉美共定“一带一路”进展、换战及前景展望》(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拉文化的共性。(6分)(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认识。(8分)19.[中世纪西欧社会转型](12分)材料人类从开始农耕与定居生活后,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农业生产一直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主要角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基于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条件,到封定时代,东西方的社会状况无论在君主创上还是封建经济上都有了很大的不同,这也使得中西发展的走向迥异。最终,西欧在十五六世纪基本实现了由农本向重商的转变,实现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摘编自重会迪(折论西欧最早由农本向重商转变的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西欧由农本向重商转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2024~2025学年高三核心模拟卷(三)历史参考答案1.B考查先秦政治秩序。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商时期战利品的获取是战争的主要目的,当时对战利品的记载更多地集中在具体的物品上,表明战争具有鲜明的抢夺性,为掠夺物质财富而服务。到了西周时期,战利品的信息更多地集中在“赐”“赏”“蔑曆”等动词上,这反映了西周时期对军事战争战利品的处理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激励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这些赏赐行为的记录凸显了周天子的权威和统治地位,也体现了西周统治阶层对资源分配的掌控能力。相比之下,殷商时期更多的是一种对战争收获的简单记载,而西周的记录方式则与国家统治力强化背景下的政治运作紧密相关,故B项正确。这种赏赐行为受到重视与当时的礼制密切相关,但这种赏赐行为并非只在宗族内部,故排除A项;对奖赏行为的重视有助于强化统治,为统治疆域的拓展创造条件,但疆域的拓展不是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故排除C项;商周时期的军事征伐均是奴隶主贵族领导的军事战争,故排除D项。2.A考查秦朝官营手工业。根据材料可知,秦朝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收钱时必须立即把钱投进缿里,使买者看见投入。“官府为作务市······月未尽而缿盈者,辄输之。不如律,赀一甲”进一步说明了在官府手工业产品出售的过程中,对于收款和记录的严格规定,以及定期上报和审计的要求,都表明部分官营手工业产品面向市场进行销售,参与市场流通,渗透着鲜明的商业因素,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的商品在市场上销售的相关情况,没有体现出生产环节的相关信息,故排除B、C、D三项。3.C考查唐朝藩镇割据与娱乐生活。根据材料可知,唐中后期,地方节度使借游宴活动施恩幕僚班底,向军民宣扬使府的政治意图。“自耆耋至于童孺,瞻其马首”凸显了在节度使治下,民众“归心”,节度使借助频繁的游宴活动以期构建“专其事权”的藩镇权力秩序,对中央集权产生冲击,加剧了唐朝的政治动荡,故C项正确,排除B项。藩镇官员们的游宴活动往往规模宏大、奢华无比,这种繁华的游宴活动反映了当时地方经济的繁荣和藩镇官员们的富足生活,但不能反映出商贾地位的提高,故排除A项;这种游宴客观上丰富了藩镇地区的文化,而非促使主流思想蜕变,故排除D项。4.D考查宋朝儒学复兴。陈寅恪认为新儒家学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道教以及与道教有关的佛教的影响。材料中提到了北宋时期的智圆对儒家学说中的中庸之道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提倡。他甚至以“中庸子”为号,并亲自撰写传记来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陈寅恪的这段话揭示了新儒家与道教、佛教之间的密切关系,宋朝时期为了重建社会政治秩序和道德伦理秩序,确立儒家价值和信仰权威,儒学复兴成为了重要的历史任务,而佛教作为当时盛行的宗教之一,其教义和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儒学的复兴产生了共鸣。因此,儒佛融合有助于宋朝儒学的复兴,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佛儒融合对空谈之风的影响,故排除A项;佛教在中国本土化开始于汉朝,故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5.A考查一条鞭法。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以福建漳平等六县为代表的东南地区役银总额高于田赋,而以郯城等地为代表的北方地区的田赋远高于役银。结合所学知识,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规定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一改革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了税款的征收。而东南地区是中国经济重心,农业发达,商业繁荣,因此在赋税征收上具有较高的基数和潜力,在货币化赋税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农村产品被投入市场,增加了农民对货币的需求和对役银的承受能力,故A项正确。役银摊入田亩的比例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实施的政策调整,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并不是决定田赋和役银总额差距的根本原因,故排除B项;C项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赋役制度的推行力度可能会在一定程度影响具体的征收数额,但这是建立在地区经济基础上的。东南地区商品经济相对发达,贸易繁荣,农业生产也较为高效,经济总量较大,百姓相对富裕,能够承担较高的田赋和役银。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以传统农业为主,商业活动不活跃,经济总量小,百姓收入较低,所以田赋和役银总额相对较少,故排除D项。6.B考查晚清列强经济侵略。根据材料“因华商*绝无顾而向之者'以致计划搁浅”“招股章程中虽提及该厂之设*不致有碍各乡机户',但仍半途中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外国资本在华投资设厂时,一方面当时的商业环境、技术接受度、市场风险以及对股份制这一新式经营方式缺乏认同,华商对于外国资本投资持保守态度;另一方面,即使洋商试图缓解与传统机户的矛盾,但仍然无法克服传统经济势力的抵制,所以此时列强经济侵略受到了一定制约。传统机户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抵制机器织布工厂的发展。这种抵制使得新工厂难以顺利运营,不得不半途中辍,这进一步证明了传统经济的强大影响力和根深蒂固的地位,因此①③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当时传统经济对列强经济侵略有较强的抵制作用,因此“生产动力革新”不是材料论证的重点,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说明洋布在整个市场上的占比情况,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三项。7.C考查新文化运动。根据材料可知,相比于英、美和日式民主,陈独秀认识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在政治上推动了近代民主进程,还在思想上宣扬了人权思想,使民众思想空前觉醒。在当时的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民众的民主意识淡薄。陈独秀希望通过民主革命传播先进的思想观念,唤起民众的觉醒,让人们认识到民主、人权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了思想启蒙的重要性和价值,而非克服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故排除A项;是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因此陈独秀并非强调要推翻帝制,故排除B项;推动民众思想启蒙客观上利于动员社会各阶层力量参与民主革命,但材料主要论述的是思想启蒙的重要性,故排除D项。8.D考查北洋政府时期文官制度。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文官考试录取人员分发中央各部院和中央各机关及地方的数量存在较大差异。这种数量上的不均衡显示出在文官制度的落实过程中,中央和地方在人才分配方面存在矛盾和不协调,反映了文官制度在实际操作中面临困境。中央与地方对文官的不同吸引力、中央与地方在文官制度执行上的差异均反映出文官制度在落实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统一、有效的实施,故D项正确。中央与地方的差异恰恰反映出北洋政府对地方管控力的不足,考试院权力难以掌握地方,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不同地区文官来源的差异,故排除B项;尽管北洋政府在制度上实现了军政与民政的分离,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军阀割据、地方势力强大等原因,军政往往对民政事务产生干预,且“得到有效落实”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9.B考查抗战时期根据地建设。边区政府通过组织运盐运动,不仅解决了边区的财政困难,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确保了参与运盐的民众能够得到经济上的实惠,这体现了边区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实际行动改善民众的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边区政府的这种做法实现了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并重,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注重保障民生,而非强化资源管控,故排除A项;“驮盐”是一种发展边区经济的措施,与民众政治参与热情无直接联系,故排除C项;抗战时期,中共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而非消灭封建剥削,故排除D项。10.A考查改革开放。根据材料“农民举办集体、合作或个体企业使农村变小微城市或准城市”“为农渔村校舍建设······等予以大量经费资助”可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乡镇企业发展改变了农村经济单纯依靠农业发展的局面,以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的振兴,故A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城市化发展,进而带动农村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而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经济发展,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土地流转的相关信息,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工农业协调发展”,故排除D项。11.B考查古代日本。材料“居民犯科,检非违使(京城附近负责治安的官员)未得八幡宫的许可,不得逮捕犯人”“以驱逐为原则,不准逮捕收监”反映出这一时期庄园领主们获得司法裁判的权力,庄园能够摆脱国家的支配,明确了它的私人排他属性,这有利于庄园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故B项正确。在中世纪的日本,庄园制下庄园领主拥有极大的权力,他们可以自行制定一些规则来处理庄园内的事务。这些规定主要是为了维护庄园领主的利益和庄园的自治权,而非为了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在这种体制下,民众往往受到庄园领主的剥削和压迫,他们的权益很难得到真正的保障,故排除A项;幕府统治的建立时间是1192年,镰仓幕府是日本幕府政权的开始,故排除C项;公元10世纪日本的土地公有制就已崩溃,故排除D项。12.A考查德意志统一。根据材料可知,德意志帝国的邦国虽然享有一定造币权,并仍能将各自君主头像和纹章置于货币正面,以彰显地位和独特传统,但货币的统一已不容置疑,“马克”成为统一的货币单位,金币上的帝国纹章和德文“德意志帝国”体现了德意志帝国中央集权和国家权力的象征,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在政治上的统一和中央政府的权威,故A项正确。金币的使用恰恰证明当时德意志帝国已逐步确立金本位制,故排除B项;汉堡享有铸币权反映出其一定的自治权,“掌握了邦国财政权”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C项;“与普鲁士的货币单位“马克'一致”反映出当时德意志帝国境内市场流通货币的币制相同,这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故排除D项。13.D考查工业革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早期,英法等国家通过奴隶贸易、殖民地垄断和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条件。然而,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生产方式变革推动了经济发展,工业资本主义通过机械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使得手工生产方式无法参与竞争,此外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奴隶制度的非人道性相冲突,随着人权观念的提升和社会运动的推动,奴隶制度逐渐被废除。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摧毁了商业资本主义的力量,结束了奴隶制度,推动了社会经济和制度的深刻变革,故D项正确。材料可用于说明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对民主政治的作用,A项因果倒置,故排除;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倡导自由贸易,主张自由竞争,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国家间发展水平的差异,故排除C项。14.D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获得的特权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经济大萧条、均势外交政策等原因,在德国法西斯迅速崛起时,英、法、美都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欧洲,而在远东采取守势,对日本采取了绥靖政策,牺牲中国利益以维护其整体利益。因此该漫画实际上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以中国为主的东亚地区势力范围的扩张,以及英美等国在东亚的短暂“退却”,故D项正确。绥靖政策源于西方经济萧条、对德战略部署等多种因素,并非只是对华利益均沾,故排除A项;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华利益转移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故排除B项;漫画中的现象助长了日本法西斯势力,从而导致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但无法反映欧洲战争策源地情况,故排除C项。15.C考查美苏冷战。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在IMF中拥有较大影响力,并能影响IMF在美国的盟国和“他国”的贷款或援助比重,这反映了冷战背景下,IMF的决策行为受到大国政治特别是美国的影响,故C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战后欧洲经济复兴计划,与材料内容无关,故排除A项;对美国盟国和“他国”贷款的差异易导致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发展差距拉大,而非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南北国家经济差距的形成还受历史、战争破坏程度、资源禀赋、政治稳定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故排除B项;“阻碍了战后的和平与稳定”夸大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故排除D项。16.(1)主要特征:制度化(刻立需经中央批准);立碑的参与群体多;兼有歌颂皇权的信息;具备一定教化功能;区域性与神圣化;体现了唐代的德政理念(深受儒家德政思想影响);碑文内容具有一定粉饰浮夸色彩。(7分,任答三点得6分,四点得7分)(2)示例:理解:唐代德政碑发挥了重要的治理功能。(2分)在国家层面上,德政碑的树立是对地方官吏政绩的公开表彰和肯定,这些碑文通常记载了官吏在劝课农桑、抚恤百姓、均平赋税等方面的善政和功绩。通过树立德政碑,可以彰显官吏的政绩,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鼓励其他官吏效仿学习,共同推动地方治理的进步。其次,德政碑成为地方官吏政绩的评价标准之一。唐代地方官吏的选拔和考核以科举制度为基础,而德政碑的树立则成为衡量官吏政绩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考察官吏在任期间的政绩和碑文的记载,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官吏的治理能力和道德品质。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选拔优秀的官吏,还可以促进官吏队伍的廉洁和高效。(3分)在地方层面上,德政碑可以向百姓传递中央政权的德政观念,增强百姓对政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德政碑还促进了地方社会与国家的互动。“德政碑”起到了沟通地方与中央的作用,民间社会并非一味地被动接受国家对地方政治的既有安排,而是主动利用国家制度和权力,参与政治互动、表达自身诉求。(3分)(“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如从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层面作答亦可)17.(1)主要矛盾:丝绸业与茧业的利益冲突;商会与省议会的立场差异;法律原则与现实利益的冲突;行业垄断与自由竞争的冲突;民意与政府决策的矛盾。(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透析胳膊内瘘护理
- 2025至2030年中国施胶辊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资料整编规范培训
- 2025至2030年中国教学幻灯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001
- 肝性脑病个案护理模板
- 行业信息化工作思考
- 2025年春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设计 第七章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2课时
- 家庭影院夜:艺术兴趣启蒙
- 费德勒管理权变理论
- 加强社交媒体运营的策略计划
- 初中作文指导-景物描写(课件)
- 秋 轻合金 铝合金相图及合金相课件
- 6.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课件(共15张PPT)
- 安全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记录表(设备、设施)
-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2017
- 小学巡课记录表
- 消防管道隐蔽工程验收报审表(表格记录)
-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讲义
- 高频变压器标准工时对照表
-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收费项目及标准表67262
- 232425黄昆固体物理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