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管理》《会计制度设计》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合集)及答案
《成本管理》网络课答案
01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企业在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称为()
C.生产费用
2.产品成本实际包括的内容称为()
B.成本开支范围
3.企业对于一些主要产品、主要费用应采用比较复杂、详细的方法进行分配和计算,而对于一些次要的产品、费用
采用简化的方法进行合并计算和分配的原则称为()。
D.重要性原则
4.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2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约
为()。
D.71%
5.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
B.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6.当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其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可采用()。
A.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7.在大量生产的企业里,要求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若干种产品,因而管理上只要求而且也只能按照()o
B.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8.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
9.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是单件生产,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
B.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10.需要进行成本还原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C.逐步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产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上耗用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它的组成内容包括()。
A.产品中所耗用的物化劳动的价值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劳动者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2.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在不同时期、不同产品以及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正确分摊费用,应分清有关成本的几个界线
包括()。
A.分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界线
B.分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线
C.分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线
D.分清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界线
3.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成本项目的有()
B.直接材料
C.燃料及动力
D.废品损失
E.直接工资
4.要素费用的分配原则是()。
B.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E.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5.企业在选择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A.在产品数量的多少
B.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
C.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D.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
6.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时,应具备的条件是()。
A.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C.各月末在产品变化较大
D.产品成本中原材料和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大
7.在多步骤生产的企业里,为了计算各生产步骤的成本,加强各个生产步骤的生产管理,一般要求按照()。
A.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D.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成本
E.产品的件别计算成本
8.品种法的适用范围是()。
A.大量大批生产
C.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E.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单步骤生产
9.分步法的适用范围是()。
A.大量大批生产
D.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10.在分批法中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有()。
B.累计分配法
D.当月分配法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20分。)
1.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体系的构成一般包括国家宏观成本管理体系和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体系两个方面。
()
A.错误
2.成本核算的分期,不一定与会计制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
B.正确
3.企业在进行费用分配时,应先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然后才能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A.错误
4.固定资产折旧费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应该全部计入产品成本。()
A.错误
5.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划分的要素费用和成本项目所包括的内容相同。()
A.错误
6.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本期投产的产品往往能在本期完工,本期完工的产品一定全部都是由本期投产的。()
A.错误
7.材料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B.正确
8.在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应采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进行分配。()
B.正确
9.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也应计算其应负担的金额。()
A.错误
10.在所有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中,最准确的方法是一次交互分配法。()
A.错误
11.对于产品三包损失,也应作为废品损失处理。()
A.错误
12.当企业的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时,可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
在产品的成本。()
A.错误
13.按定额成本计算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期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额,应在年
末时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当中进行分配。()
A.错误
14.在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里,其成本计算期一般是在产品完工时进行计算。()
A.错误
15.品种法是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的。()
B.正确
16.如果各月份的间接费用水平相差悬殊,采用"累计分配法”会影响到各月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B.正确
17.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不能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A.错误
18.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A.错误
19.在分步法下成本计算所分的步骤与生产过程的步骤口径一致。()
A.错误
20.期间费用的高低与产品产量的多少成正比例的关系,即产量提高,期间费用也随之增加,反之,产量降低,期间
费用也随之减少。()
A.错误
四、计算题(共2道试题,共40分。)
1.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原料2000千克,单价20元,原料费用合计400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
乙产品200件。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为25千克,要求采用材料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参考答案:
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04-(300X10+200X25)=5甲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3000X5=15000(元)乙产品应分配负
担原料费用=5000X5=25000(元)
2.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70%,第二道工序30虬
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00件,第二工序300件。该月完工产品140件。月初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
费用2900元,加工费用1350元。
要求:(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
(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
(4)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答案:
(1)该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第一工序70%义50%=35%第二工序70%+30%X50%=85%(2)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第
一工序300X35%=105(件)第二工序300X85%=255(件)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合计=105+255=360(件)(3)原材
料费用分配率=2900/(140+360)=5。8(元)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40X5。8=812(元)在产品原材料费用=360X5。
8=2088(元)加工费用分配率=1350/(140+360)=2。7(元)完工产品加工费用=140X2。7=378(元)在产品加工
费用=360X2。7=972(元)(4)完工产品成本=812+378=1190(元)在产品成本=2088+972=3060
02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以某一先进单位产品成本作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称为()。
C.选择测算法
2.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
D.变动成本
3.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入模型和成本模型的自变量均为同一个()
D.销售量
4.计算贡献边际率,可以用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
A.单位售价
5.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3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000元,产品单价为5元,则保本销量
为()件。
A.30000
6.倒扣测算法是在事先确定()的基础上,首先预计产品的售价和销售收入,然后扣除价内税和目标利润,
余额即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
A.目标利润
7.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称为()。
B.机会成本
8.在成本决策中,零部件自制较外购所增加的成本,属于()。
B.差量成本
9.那些由于过去的决策所引起,已经发生并支付过款项的成本,称为()。
C.沉没成本
10.在成本决策中不需要区分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决策方法是()。
A.总额分析法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本量利分析模型确立的前提条件包括()
A.成本性态分析假定
B.相关范围假定
C.线性假定
D.基本模型假定
2.保本点的表现形式包括()。
A.保本额
B.保本量
3.产品总成本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主要有()。
B.加权平均法
C.移动平均法
D.简单平均法
E.指数平滑法
4.定量预测方法包括()。
A.简单平均法
B.加权平均法
D.指数平滑法
5.定性预测方法包括()
C.函询调查法
E.头脑风暴法
6.在成本决策中应予以考虑的成本有()。
D.机会成本
E.重置成本
7.下列属于无关成本的有()。
B.沉没成本
E.共同成本
8.由多个方案共同负担的成本,属于()。
B.沉没成本
E.共同成本
9.差量损益的计算途径有()。
A.根据定义计算
B.差量收入一差量成本
10.最佳订货批量决策中的相关成本包括()。
C.储存成本
D.订货成本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20分。)
1.成本预测有一个过程,只要依据相关信息建立起成本预测模型,即意味着成本预测程序的结束。()
A.错误
2.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不需要任何假设条件。()
A.错误
3.贡献边际首先用于补偿固定成本,之后若有余额,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
B.正确
4.相关成本既要在决策中考虑,也应在凭证和账簿中反映。()
A.错误
5.共同成本是指那些由多个方案共同负担的成本。()
A.错误
6.在总额分析法中不需要区分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B.正确
7.差量损益分析法适用于同时涉及成本和收入的两个不同方案的决策分析。()
B.正确
8.企业的贡献边际应当等于企业的营业毛利。()
A.错误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固定成本越高,保本量越大。()
B.正确
10.若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同方向同比例变动,则保本点业务量不变。()
A.错误
11.在多品种生产的条件下,提高贡献边际率水平较高产品的销售比重,可降低整个企业综合保本额。
B.正确
12.进行成本性态分析的关键是分解混合成本。()
B.正确
13.倒扣测算法是在事先确定目标销量的基础上,首先预计产品的售价和销售收入,然后扣除价内税和目标利润,余
额即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
A.错误
14.在相关范围内,广义差量成本等于相关变动成本。()
A.错误
15.成本管理更侧重成本的核算与分析。()
A.错误
16.实际中如果某项资源只有一种用途,则其机会成本为零。()
B.正确
17.在差量损益分析法下,如果差量损益大于零,说明前一方案优于后一方案。()
B.正确
18.最佳订货批量是指使存货总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批量。()
A.错误
19.相关成本越小,说明企业所费成本越低()。
B.正确
20.企业进行亏损产品是否停产决策的依据就是分析该产品是否亏损,发生亏损就应停产()。
A.错误
四、计算题(共2道试题,共40分。)
1.
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本年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获营业利润18000元,若该企业计划
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的40%,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预测下一年度的保本销量及保本销售额。
答案:
本年销量=84000/6=14000(单位)本年销售收入=84000/40%=210000(元)单价=210000/14000=15(元)固定成
本=(15-6)*14000-18000=108000(元)保本销量=108000/(15-6)=12000(单位)保本额=12000*15=180000
(元)
2.
某企业每年需用A零件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7000元。如
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B零件,可节约外购成本2000元。
要求: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
答案:
依题意编制相关成本分析表如下:相关成本分析表单位:元方案项目自制A零件外购A零件变动成本19000—7000
=120002000*8=16000机会成本20000相关成本合计1400016000因为14000元V16000元,所以应自制A零件,
这样可以使企业节约2000元的成本。决策结论:应自制A零件。
03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应根据其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进行,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其成本计划的编制可采取
()O
C.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2.企业在编制成本计划时,一般是先编制()。
B.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
3.成本报表属于()。
B.对内报表
4.可比产品降低额与可比产品降低率之间的关系是()。
C.同方向变动
5.填制商品产品成本表必须做到()。
A.可比、不可比产品须分别填列
6.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的分母是可比产品按()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
A.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7.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是指()。
c.S(实际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X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8.成本考核的目标是()。
D.提高经济效益
9.特定的责任中心所发生的耗费称为()。
D.责任成本
10.把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因素,研究诸因素变动对综合性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是()。
D.因素分析法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成本计划一般包括的内容有()。
A.产品单位成本计划
B.商品产品成本计划
C.制造费用计划
D.期间费用预算
E.降低成本主要措施方案
2.编制全厂成本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A.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
D.商品产品成本计划
3.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主要因素有()。
B.产品品种比重
C.产品单位成本
4.因素分析法的计算程序是()。
A.确定指标的组成因素和因素排列顺序
B.依次以各因素的实际数值替换该因素的标准数值,直至最后计算出实际指标
C.以每一个替换后计算出的新数据,减去前一个数据,其差额即为该因素的影响程度
D.综合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其代数和应等于该指标实际数与标准数之差
5.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的任务是()。
A.查明全部产品和各类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B.查明全部产品中各成本项目的计划完成情况
C.找出成本升降幅度大的产品和成本项目
6.在直接材料成本三因素分析法下,影响材料差异的计因素是()。
A.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
B.材料配比
D.材料单价
7.在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分析中,既影响降低额又影响降低率的因素是()。
B.产品单位成本
C.产品品种结构
8.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
C.直接材料成本分析
D.制造费用项目分析
9.责任中心可分为()。
A.收入中心
B.成本中心
C.利润中心
D.投资中心
10.企业内部责任成本考核指标有()。
A.责任成本差异率
B.责任成本降低率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20分。)
1.直接材料三因素分析法,在将影响材料成本差异的因素分为数量和价格差异的基础上,将数量差异进一步区分为
产出差异和耗费差异。()
A.错误
2.材料价格差异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市场价格、采购地点、运输方式变动,以及生产技术上产品设计的变更造成的。
()
A.错误
3.基本生产车间成本计划的编制程序是编制车间直接费用计划、编制制造费用计划、编制车间产品成本计划。()
B.正确
4.内部成本报表必须和责任会计组织相配合,以明确责任者的成本责任。()
B.正确
5.可比产品降低率等于可比产品降低额与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之比。()
A.错误
6.编制成本报表的要求是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和编报及时。()
B.正确
7.在制定计划成本时,计划成本的计算口径与实际成本不同。()
A.错误
8.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差异影响
程度的一种技术分析方法。()
B.正确
9.对本期产品成本报表的分析是一种事后分析。()
B.正确
10.某企业可比产品成本计划上升率为2%,实际降低率为0.5%,因此该企业的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任务没有完成。
()
A.错误
11.产量变动之所以影响产品单位成本,是由于在产品全部成本中包括了一部分变动费用。()
A.错误
12.可比产品是指以前年度或上年度未正常生产过的产品。()
A.错误
13.采用连环替代法进行产品成本分析时,替代顺序确定的一般原则是:先数量因素后质量因素。()
B.正确
14.在生产多种可比产品的条件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的因素有三个,即产品产量的变动的影响、产品
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和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
B.正确
15.运用差额计算法不需要考虑影响经济指标各因素的排列顺序。()
A.错误
16.成本考核要求责任者对成本负责。()
A.错误
17.责任成本和产品成本是一致的。()
A.错误
18.责任成本按产品归类。()
A.错误
19.安全成本控制一方面可以减少安全成本的开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B.正确
20.在企业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一般采用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A.错误
四、计算题(共2道试题,共40分。)
1.
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
产量及其他有关资料
计划数2实际数。
产品产里(件)。200〃220〃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里(千克)一30Q28^
材料单价(元)『500〃480「
材料费用。d
答案:
计算的结果如下:产量及其他有关资料项目计划数实际数产品产量(件)200220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千克)30
28材料单价(元)500480材料费用30000002956800分析对象:2956800-3000000=-43200(元)计划材
料费用=200X30X500=3000000第一次替代=220X30X500=3300000第二次替代=220X28*500=3080000实际材
料费用=220X28*480=2956800由于产量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3300000-3000000=300000(元)由于材料单耗
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3080000-3300000=-220000(元)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956800-3080
000=-123200(元)三个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300000-220000-123200=-43200(元)
2.
RT公司可比产品的有关资料如表下:
广器㈱撤际
幢上即计加新上年拗静
肿腓如72y唧
飞6W85》80P
部1
计划产量:甲产品60吨,乙产品48吨
计划降低任务:降低额1200千元,降低率12.5%
要求:采用连环替代法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
答案:
RT公司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分析(1)实际降低额=10000—8600=1400(千元)实际降低率=1400/10000
X100%=14%(2)分析对象降低额=1400—1200=200(千元)降低率=14%—12.5%=1.5%(3)因素分析各因素影
响计算表单位:千元步骤影响因素降低额降低率产量品种构成单位成本1234计划实际实际实际计划计划实
际实际计划计划计划实际120012.5%X1000=125010000-8700=1300140012.5%12.5%1300/10000X100%=13%14%②一
①:产量影响③一②:品种构成影响④一③:单位成本影响1250-1200=+501300-1250=+501400-1300=+100013%-
12.5%=+0.5%14%—13%=+1%合计+200+1.5%13%—12.5%=+0.5%14%—13%=+1%合计+200+1.5%
04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下列支出中,可以列入产品成本的有()。
B.机物料消耗
2.对某些费用支出的数额、比例作出具体规定的是()。
B.费用开支标准
3.质量成本趋势分析的指标有()。
B.销售基数
4.把质量成本的核算和正常的会计核算截然分开的方法称为()。
B.双轨制
5.作业成本计算法计算间接费用分配率应考虑()。
D.成本动因
6.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是()。
B.作业分析
7.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首先是()。
B.划分作业,建立作业中心
8.作业成本计算法下间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
A.订购量越大,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低
9.下列对作业成本计算法不正确的表述是()。
C.成本动因有着严谨的判断方法
10.在JIT制度下,制造费用的分配,通常是在()。
B.产品生产完成时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质量成本一般包括()。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2.质量管理成本包括()。
C.预防成本
D.鉴定成本
3.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B.成本计算对象不同
C.成本计算程序不同
D.费用分配标准不同
E.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同
4.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应具备的条件有()。
A.制造费用比重相当大
B.产品种类很多
C.作业环节较多
D.生产运行数量相差很大并且生产准备成本昂贵
E.会计电算化程度较高
5.选择适当的成本动因通常应考虑的因素有()。
B.成本动因资料是否易得
C.与作业实际消耗的相关度
D.成本动因引发的人的行为
6.下列作业的成本驱动因素即成本动因为采购单数量的有()。
A.购入材料
C.领用材料
7.外部故障成本包括()。
A.索赔费用
B.退货费用
C.保修费
D.产品降价损失
8.内部故障成本包括()。
A.废品损失
D.停工损失
E.返修损失
9.质量成本分析的方法包括()。
A.影响质量成本因素分析
B.质量成本效益分析
C.质量成本趋势分析
10.质量管理成本包括()。
C.预防成本
D.鉴定成本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20分。)
1.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体系的构成一般包括国家宏观成本管理体系和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体系两个方面。
A.错误
2.成本核算的分期,不一定与会计制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
B.正确
3.企业在进行费用分配时,应先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然后才能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A.错误
4.固定资产折旧费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应该全部计入产品成本。()
A.错误
5.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划分的要素费用和成本项目所包括的内容相同。()
A.错误
6.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本期投产的产品往往能在本期完工,本期完工的产品一定全部都是由本期投产的。()
A.错误
7.材料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B.正确
8.在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应采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进行分配。()
B.正确
9.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也应计算其应负担的金额。()
A.错误
10.在所有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中,最准确的方法是一次交互分配法。()
A.错误
11.作业分析是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
B.正确
12.成本动因与作业之间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A.错误
13.作业的目的不同于某一项具体工作目的,作业的划分是循着成本动因展开的,这为按照成本动因分配费用提供了
基础。()
B.正确
14.作业成本计算仅仅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并非是一种现代成本管理的方法。()
A.错误
15.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两者虽然在整体框架上基本相同,制造费用也分为归集和分配二个过程,但
其成本的归集点及分配的方法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B.正确
16.传统成本计算法分配间接费用采用统一的总量标准进行分配,准确性较好;而作业成本计算法间接费用分配的基
础是作业的数量,是成本动因。()
A.错误
17.传统成本计算法所有生产成本都将分配到产品中去,而作业成本计算法首先要确定费用单位从事了什么作业,计
算出各种作业成本,然后以某种产品对作业的需求为基础,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中去。()
B.正确
18.作业成本计算法适用于生产经营的作业环节不多,各种产品需要技术服务的程度相差不大的情况。()
A.错误
19.作业成本计算法通常能恰如其分地反映间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B.正确
20.质量成本分析,就是通过分析产品质量与成本升降因素及其对经济效益影响程度的分析。()
B.正确
四、计算题(共2道试题,共40分。)
1.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产量及直接成本等资料表”
项目。甲产品。乙产品。
产量(件)。200000^40000^
定购次数(次)。4^
机器制造工时(小时)。400000P160000^
直接材料成本(元)。24000000^2000000^
直接人工成本(元)"3000000^600000^
制造费用明细及成本动B表”
项目。制造费用金额。成本动因。
材料蛉收成本。300000^定购次数。
产品蛉收成本。47000("定购次数"
燃料与水电成本。402000^机器制造工时。
开工成本。220002定购次数"
职工福利成本。190000^直接人工成本Q
设备折旧。3000(Xk机器制造工时。
厂房折旧。230000^产量”
材料储存成本。140000^直接材料成本。
经营者薪金。100000^产量
合计。2352OOOP—
答案:
1)传统成本计算法下的制造费用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制造费用甲1,587,6001,294,017.14乙764,400
1,057,982.86合计2,352,0002,352,000(2)传统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计算法总成本单位成本总成本单位成本
甲6,987,60034.946,694,017.1433.47乙3,364,40084,113,657,982.8694.45合计10,352,000——10,352,000
-(3)作业成本计算出的乙产品成本比传统成本计算法的大,而甲产品成本比传统成本计算法的小。原因是甲产品
的直接成本是乙产品的2倍多,按传统成本计算法,其分摊的制造费用较多。而制造费用中的不少项目的发生并不与
直接成本相关。如材料验收、产品验收成本,它们与定购次数有关,而乙产品订购次数较多,因此在作业成本法下,
乙产品就分摊到较多的成本。故成本数值增大。
2.
2010年10月A公司产品预算总成本为4147500元,实际总成本为3896765元,成本降低额为250735元,成本降低率
6.5%»A公司质量成本构成情况见下表。试分析该公司质量成本指标完成情况。
金额质量成本率(%)
质it成本项目
(元)占本项占总额
质量管理工作费138010.430.95
质量情报费8546.410.58
质量培训费187514.081.28
预防成本
质贸技术宣传费———
质及管理活动致919869.086.28
小计13316100.009.08
材料检验费115412.810.79
鉴定成本工序质信检杳费785187.195.36
小计9005100.006.15
返工损失5382349.8036.74
返修损失2799925.9119.11
事故分析处理费19561.811.34
内部故障成本停工损失24882.301.70
质量过剩支出2181320.1814.89
技术超前支出费———
小计10807910.0073.76
回访修理费443427.573.03
外部故障成本劣质材料额外支出1164872.437.95
小计16082100.0()10.98
质fit成本支出额146482100.00100.0()一
答案:
①质量成本/实际成本=146482/3896765X100%=3.76②质量成本/预算成本=146482/4147500X100%=3.53③预防成
本/预算成本=13316/4147500X100%=0.32④鉴定成本/预算成本=9005/4147500X100%=0.22⑤内部故障成本/预
算成本=108079/4147500X100%=2.61⑥外部故障成本/预算成本=16082/4147500X100%=0,39
《会计制度设计》网络课答案
任务一
一、辨析题(共4道试题,共20分。)
1.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在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答:不正确。年度会计报表附注应披露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而不是应披露所有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包
括不重要的。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会计组织机构设置不能仅停留在会计系统本身,还需将其放在企业整体管理系统中考虑
答:正确。因为会计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系统,需要充分考虑会计活动的内部分工体系,应与企业规模、管理方针及战
略规划等相匹配。
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是企业设计会计制度应参考的重要文件之一。
答:正确。会计制度不仅规范企业会计活动,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互相嵌入
4.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多步式利润表设计是多次配比分布完成净利润计算,即通过对当期收入、成本费用项目按性质加以归类按利润形成的
主要环节,分步计算当期净损益。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计算净利润:计算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最后计算出净利润。
答:错误。首先计算营业利润,然后计算出利润总额,最后计算出净利润。
1.会计组织机构设置不能仅停留在会计系统本身,还需将其放在企业整体管理系统中考虑。
答:正确。因为会计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系统,需要充分考虑会计活动的内部分工体系,应与企业规模、管理方针及战
略规划等相匹配。
2.多步式利润表设计是多次配比分布完成净利润计算,即通过对当期收入、成本费用项目按性质加以归类,按利润
形成的主要环节,分步计算当期净损益。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计算净利润:计算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最后计算出
净利润。
答:错误。首先计算营业利润,然后计算出利润总额,最后计算出净利润。
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是企业设计会计制度应参考的重要文件之一。
答:正确。会计制度不仅规范企业会计活动,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互相嵌入。
4.会计制度的核心职能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
答:错误。其核心职能是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
5.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以所有者权益构成项目的年度变化额来体现,报表使用者可以较清晰
的了解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
答:错误。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以所有者权益构成项目的年度变化额来体现,但没有实现充分
披露,因此需要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来反映其当期增减变动情况。
6.文字说明法是会计制度设计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它以文字语言来说明会计制度的使用。比如会计凭证、会
计账簿的设计。
答:错误。文字说明法是会计制度设计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它以文字语言来说明会计制度的使用。它以文字单
独说明,比如会计制度总体说明,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设计属于表格法。
7.企业可以根据其规模业务范围等实际情况,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设计,因此企业具有财务报告自主设计权。
答:错误。企业应按照会计准则统一规定的财务报告格式和要求向报告使用者公开披露财务报告,因此企业没有财务
报告自主设计权。
8.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在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答:错。企业应当披露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不重要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可以不披露。
二、简答题(共2道试题,共40分。)
1.请阅读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并指出他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答:(1)会计准则的出现,就使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有了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各行各业的会计工作可在同一
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会计准则的作用就是提当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具体体现在:
①规范性。每个企业有着变化多端的经济业务,而不同行业的企业又有各自的特殊性。而有了会计准则,会计人员在
进行会计核算时就有了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各行各业的会计工作可在同一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使会计行为
达到规范化,使得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广泛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②权威性。会计准则的制定、发布和实施要通过一定的权威机构,这些权威机构可以是国家的立法或行政部门,也可
以是由其授权的会计职业团体。会计准则之所以能够作为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处理会计业务的准绳。
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它的权威性。
③发展性。会计准则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对会计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概括而形成的。会计准则具有相对稳
定性,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计准则也要随之变化,进行相应的修改、充实和淘汰。
④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性。会计准则是指导会计实践的理论依据,同时会计准则又是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会计准则的内容,有的来自于理论演绎,有的来自于实践归纳,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国家有关会计工作的方针政策,
但这些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没有会计理论的指导,准则就没有科学性;没有实践的检验,准则就没有针对性。
(2)指南是对准则正文的进一步解释、说明,指导企业会计处理。对于全面贯彻执行新准则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
于为投资者提供更加有价值的信息具有全面的保障作用,对于建设与国际趋同的新准则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2.会计制度设计程序既要满足会计制度设计范围的总体要求与具体要求,又需顾及会计制度设计方式,谈谈你对会计
制度设计程序的前提条件的理解。
答:会计制度制定的前提包括制定的目的和依据、实施范围和要求。其中目的和依据是制定会计制度的主要前提。在
制定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时,会计制度制定的目的和依据可以表述为:”为了加强企业会计工作,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统一会计制度》,
特制定本制度。”会计制度实施范围和对实施企业的要求是会计制度存在的一个前提条件。
1.会计制度设计程序既要满足会计制度设计范围的总体要求与具体要求,又需顾及会计制度设计方式,谈谈你对会计
制度设计程序的前提条件的理解。
答题思路:书本第8页:会计制度设计的程序是指形成会计制度应遵循的顺序和步骤。在设计会计制度时,首先要满
足会计制度设计范围的总体要求(参照教材第5页内容)和具体要求(参照教材第5页一第六页),同时,又要
顾及会计制度设计的方式。
所以,各单位和企业在会计制度设计中,只有在法律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使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充分体现会计法律制度
的意志和要求,才能达到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如果企业会计制度脱离法律制度的规范,会计系统生成的会计信
息就会失去真实性、可比性和有用性,既不能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也不能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内部
管理的需要。
2.分析说明为什么将资产负债表确定为财务报告体系的核心。
答题思路:资产负债表从一个横断面最集中的体现了企业自创建以来的企业价值,投资人财富的积累和增值的全过程。
它不仅能反映一个企业的过去,展示它的今天,更能预测它的未来。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表述,是由四张主表和一份附注组成。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下,
由于资产负债观的引入,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替代了利润分配表,全面收益代替了会计收益,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
也凸显出来,成为其中的一个亮点。企业财务报表使用者最为关注的是企业利润表中净利润的大小,投资者根据
企业净利润的大小判断盈利能力,银行根据企业净利润的大小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税务机关根据企业净利润的
大小判断企业的纳税能力。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由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太关注于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导
致各种财务造假事件的发生,这迫使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资产负债表中,根据资产负债表的财务数据判断企业盈
利能力的大小,从而更加确立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
3.在我国财政部未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之前,曾经出现过一些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表上信息均佳的企业,最后企
业却因现金流停滞而导致破产,你认为原因何在?现金流量表的设计内容?现金流量表的设计和其他主表设计有
何联系和区别?
答题思路:1、现金流量表提供了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行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有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
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未来现金流量。
企业倒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现金流危机造成资金断裂,现金是企业的血液,自始至终贯穿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每个环
节,一个企业想要持续经营,靠的不是损益表上的高额利润,而是必须保持良好而又充足的现金流量,否则就会
引发财务危机,严重的导致破产。
2、现金流量表的设计内容?
——教材P42-44
3、现金流量表的设计和其他主表设计有何联系和区别?
——教材P42
4.请阅读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并指出他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答:企业会计准则是一个总的规范,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是对准则的进一步具体详细的说明。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作用:
(1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2)强化了对信息供给的约束,有利于社会公众作出决策
(3)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4)能促使上市公司提高会计质量,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作用:
(1)进一步诠释准则的含义与概念
(2)对相关难点进行讲解
(3)详细解释了新的会计科目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有利于内部控制的建设,有利于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会计准则是一个总的规范,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是对准则的进一步具体详细的说明。
三、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40分。)
1.资料:在江苏苏州有一家制药厂,己从事制药生产多年,在苏州有制药生产车间和相应的管理部门,为开拓市
场扩大销售,公司2011年开始在上海设有销售部。
要求:如果你是该公司的会计制度总设计者,你如何总体设计公司会计制度呢?会计组织机构设置的形式有哪些?如
何选择?会计工作岗位职责与人员配备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答:1.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以及有关法律制度,本公司总体设计会计制度如下:(1)本企业会计核算实行集中核算,设
立一个会计机构统一核算本企业经济业务,不在设立其他财务组织机构。(2)设立会计主管已名,负责本公司的
财务会计事物。配备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会计人员。(3)制定内部控制实施细则并执行之。(4)加强对会
计人员的职业教育,提升职业道德水平,(5)加强监督与检查,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诚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合法的
享受自己权利,调动会计人员积极性严格监督。(6)会计人员定期轮岗,会计人员调动或者离职必须办理交接手
续。在交接时必须有检交人员在场,相关人员必须签章。(7)加强对会计档案的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三变”资金合作合同8篇
- 2025年中国不锈钢工作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厂级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黄金题型】
- 2024-2025新入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基础题】
- 25年企业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黄金题型
- 2025年农村建房包工不包料合同书范本
- 2025标准咨询项目合同范本
- 2025年上海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官方版
- 2025中外合资公司股权转让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粮油产品供货合同模板
- (高清版)JTGT 3360-01-2018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 Unit 4 Scientists Who Changed the World 单词讲义-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2020)必修第三册
- GB/T 28726-2012气体分析氦离子化气相色谱法
- GB 11984-1989氯气安全规程
- 儿科病历书写规范-课件
- 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选择题课件
- 府谷县大昌汗乡张三沟煤矿煤炭资源整合项目(重大变动)环评报告书
- 电动给水泵技术规范
- 高一家长会课件(原创)(共44张PPT)
- 2021版模板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平行与相交》 青岛版(五四学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