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元教学设计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并能够辨别出基本的几何体。
2、通过丰富的实例、富有趣味性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4、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认识棱
柱的某些特性;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知5、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
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
识
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
点6、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一些几何体进行切和截的过程,初步了解空间图形与
截面的关系,理解截面的意义。
知
7、能够熟练地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
8、会根据俯视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画出其主视图与左视图。
识
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
单
与
元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
技
体之间的关系。
教
能2、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认识棱
学柱的某些特性;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技3、让学生参与对实物有限次的切截活动和用通过探索型课件进行的无限次
能的切截活动的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用平面截一个正方体,猜想截面的形
标
状,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几何
点
直觉,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4、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能根据
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形。
1、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过程2、在动手实践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维与方法。
通过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万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
与
空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
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合理的想象。
方法
3、在观察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
的。
4、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合理清晰地向别人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能
画出简单组合物体的三视图。
5、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组合体及俯视图中数字的变化导致三
种视图的变化的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6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概括能力。
1、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
能力。
2、在合作、交流活动中,让学生逐步学会表达自我和倾听他人,提高学生
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技能。
3、初步获得动手制作的乐趣及制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在制作实验的过程
中感受生活中立体图形的美。
4、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认识到许多数学研究的原型都源于
生活实际,反过来,众多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
5、通过活动体验做数学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和数学活动的
经验,并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
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6、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善于观察的习惯,在与他人合作、交流时和谐、友
情感
好地相处。
培养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品质。
态度
7、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
创新意识.。
价值观
课时
容共10课时
计戈U
分课时教学计划
课
教学授课
第1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新授课12011-8-24
型课时时间
主备
陆冬梅使用者
课人
学科组
南子荣玉琴史春英荆鹏昊军吴俊虹陆冬梅
成员
4、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并能够辨别出基本的几何体。
教学
5、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寐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
目标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
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重难点
难点:是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教学用
几何模型(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
具准备
教学
启法引导
方法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情境引入
板书二、生活观察室:考察你的观察能力
设计三、画一画、说一说:训练你的表达能力
四、引导归纳
五、小结及作业
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
步骤
—、情境教师展示几何模型(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
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主动寻求这些几
引入何体的现实背景。
二、生活活动1:教师依次展示浦东建筑物图片'三峡截流石图片和金
观察字塔图片(如下图)要求学生从图片中寻找出所熟悉的几何
体。
三、画活动2:学生分组活动,解决课本P3的问题串:
一画、说活动1:画一画:请学生用笔画出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
锥、圆柱、圆锥、球(4个学生上黑板),并用语言描述这些
一说:训几何体;
练你的活动2:说一说: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与你描述的
几何体类似?
表达能
活动3:讨论:(1)长方体与圆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力
(2)圆柱与圆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根据这些几何体的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
四、导归
纳容:
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并进行命名、分类规。
分类名称图形主要特征
棱柱
柱
圆柱
棱锥
锥
圆锥
棱台
*(台)
圆台
五、小
结及作球球
业容
1.小结
谈谈你在初中的一节数学课上收获。
2.作业
呈
现
现
教学象
反思改
进
措
施
教案
签阅
分课时教学计划
课
教学授课
第2课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新授课12011-8-25
型课时时间
主备
陆冬梅使用者
课人
学科组
南子荣玉琴史春英荆鹏昊军吴俊虹陆冬梅
成员
1.通过丰富的实例、富有趣味性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进一步认识
教学
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3.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在合作、交流活动中,让学生逐步学会表达自我和
目标
倾听他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技能。
教学
重点: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
难点: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
多媒体课件
具准备
教学
观赛分析归纳总结
方法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情境激趣,适时点题
二、对比观察,理解相关性质
板书
三、动手实践,直观感知
设计
四、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五、随堂练习,巩固质疑
六'师生交流,归纳小结
个性化设计
步骤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点明课题,并
激趣,适让学生体验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一般方法.
时点题
二、对比
观察,理
解相关1小组活动,讨论并交流下列问题及其解答:
性质
(1)正方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圆柱是由几个面圉成的?它们都
是平的吗?
(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
(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边?
2在学生完成上面的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找到
点'线、面'体实例;
3动画演示“流星划过天空"、“汽车挡风玻璃上雨刷的运动”以及
圆锥生成(直角三角形的旋转)过程,要求学生思考从中可以得
到哪些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点动成线、线动成面和面动成
体,丰富对点线面体的直观认识。
三、动手
实践,直
观感知
四、合作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交流活动进一步理解点、线、面、体之间
交流,探的关系
究新知
1想象下列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哪些立体图形?
五、随堂
练习,巩
固质疑444)bi3'L
六、师生
交流,归
纳小结阅读书上7-8页的容,然后自由发言谈本节课的困惑、收获和体会.
布置作业:课本P9习题1、2、3、4。
呈
教学现
反思现
象
改
进
措
施
教案
签阅
分课时教学计划
课
教学授课
第3课1.2•展开与折叠(1)新授课12011-8-26
型课时时间
主备
陆冬梅使用者
课人
学科组
南子荣玉琴史春英荆鹏昊军吴俊虹陆冬梅
成员
1'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认识棱柱的某
些特性;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教学
2'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动
目标手实践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维与方法。
3、初步获得动手制作的乐趣及制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在制作实验的过程中感受生
活中立体图形的美。
重点: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认识棱
教学
柱的某些特性
重难点
难点: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常见几何体
具准备
教学
观察分析归纳总结
方法
§1.2•展开与折叠(1)
板书-、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动手操作、认识棱柱
设计
三、合作学习,探索什么样的图形能围成棱柱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个性化设计
步骤教学流程
同学们小时候做过手工折纸吗?都会做些什么样的折纸?教师借
-、创设
此引出本节课题《展开与拆叠》并在黑板上板书
情景,导
入新课
二、动手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习小组动手折叠,粘贴以下四个平面图形
操作、认
识棱柱
请学生从圉成这个棱柱的各个面(底面、侧面)以及棱的角度看
看棱柱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棱柱的特征。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填表。
棱柱顶点棱数面数
三棱柱695
四棱柱8126
五棱柱10157
六棱柱12188
在学生经历了折叠棱柱的过程后,给出几个图形让学生想一想是
否能折成棱柱,使学生经历平面图到立体图的变化过程,培养空
间概念,是对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的更高要求。
三'合作
学习,探
索什么把你的感受与收获写到你的数学日记中,作业习题2。另外设计一
样的图
形能围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并做出一个正方体,准备下节课使用。
成棱柱
四、课堂
小结,布
置作业。
呈
现
现
教学象
反思改
进
措
施
教案
签阅
分课时教学计划
第4课1.2展开与折叠(2)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1-8-29
主备课人南子荣使用者教学课时1
学科组成员南子荣玉琴史春英荆鹏昊军吴俊虹陆冬梅
1'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
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
教
立体模型;
学
2、通过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
目
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
标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认识到许多数学研究的原型都源于生活
实际,反过来,众多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
教学重点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认识正方体的表
面展开图。
教学难点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常见几何体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总结
§1.2•展开与折叠(2)
板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书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设
三、先猜想再实践,发展几何直觉
计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步骤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提问: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各是什么图形导入新课:展开
景,导入新与折叠(二)
课
二、动手操请同学们将准备好的小正方体纸盒沿某条棱任意剪开,看看能
作、探究新得到哪些平面图形?注意剪开正方体棱的过程中,正方体的6
知个面中每个面至少有一条棱与其它面相连。
学生进行裁剪,教师巡视。把学生剪好的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
(重复的不再贴),可以得出11种不同的展开图:
问题1、能否将得到的平面图形分类?你是按什么规律来分类
的?学生讨论得出分为4类:
第一类,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六种。第二类,中间三
连方,两侧各有一、二个,共三种。第三类,中间二连方,两
侧各有二个,只有一种。第四类,两排各三个,只有一种。
问题2、既然都是正方体,为什么剪出的平面图形会不一样呢?
学生观察手中图形,小组讨论得出同一立体图形,按不同方式
展开得到的平面展开图是不一样的。当然,也有的表面上看似
不同,但通过转动、翻转可得相同。
问题3、一个正方体要将其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必须沿几条
棱剪开?
学生:由于正方体有12条棱,6个面,将其表面展成一个平
面图形,面与面之间相连的棱有5条(即未剪开的棱),
因此需要剪开7条棱。
三、先猜想练习1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以下平面图
再实践,发形。先想一想,再动手剪,剪错了不要紧,再貂上,重剪。
展几何直觉
学生思考,再动手剪,然后与同伴交流。请剪好的学生介绍自
己的剪法。
练习2贴出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面A、面B、面C的对面各
四、课堂小
结,布置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哪些知识?有何体会?
业。小结:
1、我们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
扇形。
2'正方体有11种形状的平面展开图。
3、解决“展开与折叠”问题的方法:一是动手实践,二是发
挥空间想像,合情推理。
布置作业:习题L4第1,2题。
呈
现
教现
学象
反改
思进
措
施
教
案
签
阅
分课时教学计划
第5课1.3截一个几何体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1-8-30
主备课人南子荣使用者教学课时1
学科组成员南子荣玉琴史春英荆鹏昊军吴俊虹陆冬梅
1•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一些几何体进行切和截的过程,初步了解空间图形与截
面的关系,理解截面的意义-
2•让学生参与对实物有限次的切截活动和用通过探索型课件进行的无限次的
教
切截活动的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用平面截一个正方体,猜想截面的形状,
学
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一助过程,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几何直觉,
目
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标
3•通过活动体里・做数学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和数学活动的经
验,并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参与用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的数学活动,体会截面和几何体的关
系,学生充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难点同一几何体不同角度切截所得截面的不同形状的想象与截法,从切截活动中
发现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能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培养说理、
交流的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模具若干。卜刀等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总结
板§1.3截一个几何体
书-、课前准备,明确要求.四'讨论交流,展示成果
设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五、电脑演示,深化理解.
计三、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六、画图小结,巩固观念.
步骤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
一、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四至五人的小组(注意学生的基础和动手能力并
明确要求.适当搭配).分别准备实验用品和工具,如水果刀、胡萝卜、
土豆、苹果、梨子,或用橡皮泥捏成的各种形状的几何体(以
立方体为主),盘子和食品袋(用来装拼盘和废料)。
教师可准备刀具和一些正方体的蛋糕(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去
糕点店订做)或者一些水果和火腿肠一类易切截的立体物品.
将课题板书出来,并写出相关要求.
二、引入新课.活动1:想一想
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教师展示一个用萝卜削成的正方
三、动手实验,体),想一想截出的面可能是什么形状?分小组讨论。
观察思考、活动2:做一做
拿出准备的正方体,学生分小组验证刚才的想象。
注意事项与效果:
&先商定如何切割?
②想象切割后的几何体和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可在草
稿上描出草图,并指定专人执笔,作好记载.
③切开实物,进行对比.
④通过实验回答:用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其截面可以
是三角形?梯形?四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吗?
⑤宾馆的筵席上常有用蔬菜雕刻出来的造形,根据自己
的想象设计几款.
先猜,后想,再议,最后动手操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律。操作活动中促使学生思考了截面多边形的成因;猜想与
实际的差异,激发了学生思维。.
展示、交流各组成果(所得到的截面图形以及截法)。各小组
四'讨论交流,展现了丰富的截面图形、截法以及截面多边形的成因,展示
展示成果的图形有:三有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对所得到
的图形进行了归类,顺利地解决了“截面不可能是七边形”
分课时教学计划
第6课|1.4从不同方向看(1)|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1-8-31
主备课人南子荣使用者教学课时1
学科组成员南子荣玉琴史春英荆鹏昊军吴俊虹陆冬梅
1、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
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形。
教2'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合理的想
学象;在观察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目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合理清晰地向别人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能画出简
标单组合物体的三视图。
3、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善于观察的习惯,在与他人合作、交流时和谐、友好地
相处°
教学重点能画出简单组合物体的三视图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合理清晰地向别人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能画出简
单组合物体的三视图。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常见几何体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总结
§1.4•从不同方向看(1)
板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书二、观察实物、探究新知
设三、想想练练、巩固提高
计四、拼拼画画、深化创新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步骤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观看《盲人摸象》的故事,提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盲人
景,导入新得出不同的大象形状?认识物体,当然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是
课看、观察,那么不同的角度观察是否也会得到不同的感受呢?
活动1:教师在展示台上放置三样物体(球、水瓶'水杯),使
它们在一条直线上,水瓶在中间,要求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二、观察实观察,并说说你实际看到了什么?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请
物、探究新学生思考:同样的三样物体,为什么看到的不是一样的呢?从
知而引出课题“从不同方向看“。
活动2:辨别活动:小华、小彬也和我们一样在观察,你知道四
幅图中哪幅图是小华看到的?哪幅图是小彬看到的吗(媒体展
示图片)?学生口述结论,并说出判断的理由。并适时地提出
新的问题,如“要同时看到兵乓球、水杯、水瓶,那么我们应
该站在什么位置呢?”
活动3:辨别活动:
教师在展示台上出示正方体、长方体和锥体的几何模型,要求
学生思考:
(1)在自己的位置上能看到什么,把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一
下,你们看到的是否一样?
(2)五幅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上观察到的结果?
KJU0Ui
■.:.■:一一
12_
3不;4
三、想想练
练、巩固提
高
教师引导下得出三种视图的概念,并要求学生画三种视图。
汽车从小明身边经过,小明最先看到什么,然后呢?按先后顺
序给这几幅图标上序号。(多媒体展示汽车行驶的画面)
四、拼拼画
画、深化创
新
五、课堂小①②③④⑤
结,布置作
业。
1、分组拼几何模型,画一画组合体的三视图。
2'有一立方体组合模型,不论从什么方向看都是“田”字形,
说说它是怎样组合的。
(小组间可以互相合作、交流、观摩)
呈
现
教现
学象
反改
思进
措
施
教
案
签
阅
分课时教学计划
1.4从不同方向看
第7课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1-9-1
⑵
主备课人南子荣使用者教学课时1
学科组成员南子荣玉琴史春英荆鹏昊军吴俊虹陆冬梅
1•能够熟练地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
教
2♦会根据俯视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画出其主视图与左视图。
学
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组合体及俯视图中数字的变化导致三种
目
视图的变化的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标
4•培养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品质。
教学重点脱离模型'画出相应的视图。
教学难点根据俯视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画出主视图与左视图。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正方体模型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总结
板§1.4•从不同方向看(2)
书一、课前准备四、试一试
设二、我搭你画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计三、问题探究
步骤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
一、课前准备每位同学课前准备边长为5cm的正方体模型4个;教师准备
二、我搭你画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8个。
活动1: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正方体,以小组为单位由一位同学
搭几何体(可以变换不同的搭法)其他同学画出其三种视图。
活动2:教师呈现一个搭建的模型,引导学生思考:从正面看
有几列,每一列有几层?从左面看呢?从上往下看呢?
例1: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体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
三、问题探究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块的个数,请画出这个几何体
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21
12
(1)小正方形中的数字是何含义?
小正方形中的数字是表示相应的位置有几个小正方体,也就
是相应位置的层数。
(2)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先按题目所给的条件搭出模型,再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
然后画出三种视图。
(3)有没有用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可以不用搭模型。由俯视图就可以知道,这个几何体从正面
看有3列,第1列有一层、第2列有两层、第3列有一层,
将俯视图逆时针旋转90度,再从正面看有2列,每一列都是
两层。这样就可以画出主视图和左视图。
例2如图所示的两幅图分别是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俯
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不
搭模型,你能画出相应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吗?
例3用小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得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
图所示。
主视图俯视图
这样的几何体只有一种吗?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
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学生分组活动,通过尝试搭小立方块,相互合作,相互
出点子,从活动中体会到答案不惟一,从活动中发现它最少
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四、试一试(学根据主视图和俯视图,你能否不通过搭几何体模型,直接确
生活动)定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最少摆法中其中之一所需个数:
3+2+1+1+1+1+1=10
最多时所需小立方块个数:
3+3+3+2+2+2+1=16
因此,最少需要10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16个小立方块。
学生练习:符合下列主视图和俯视图的几何体,它最少需要
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主视图俯视图
五、小结及作1•小结:谈谈你在本节课的所得
业。2•作业:习题1.7第1、2题
思考题:“试一试”中的主视图与俯视图的几何体,最少
块数时有几种摆法?
呈
现
教现
学象
反改
思进
措
施
教案签阅
分课时教学计划
1.5生活中的平面图
第8课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1-9-2
形
主备课人南子荣使用者教学课时1
学科组成员南子荣玉琴史春英荆鹏昊军吴俊虹陆冬,悔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知识
教
技能)
学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概括能力.(能力培养)
目
3、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创新
标
意识.(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
教学难点探索分割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
活实际问题的习惯.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总结
§1.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板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书
二、实验猜想,合作探究.
设
三、设计创意,提高能力.
计
四、回顾思考,巩固拓展.
步躲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
-、创设情境请学生观看两个片段,思考这些有趣的图形是由哪些基本
激发兴趣.图形组成的?在学生得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服装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 Axure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acls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新发展英语(第二版)综合教程3 课件 Unit 4 Expressing Compliments Appreciation and Encouragement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难点解决问题专项集训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金融数据挖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七校第二学期高三英语试题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统)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8.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 3.2有约必守 违约有责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 承包商入厂安全培训试题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 2024年诗词大赛考试题库资料300题(含答案)
- 2024年司法考试历年证据法试题
- 河南省2024年英语中考热点备考重难专题:一材多题型精讲(语篇填空第一节、完形填空、作文)【课件】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英语试卷(真题+答案解析)
- AQ/T 2055-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空气压缩机安全检验规范 第1部分:固定式空气压缩机(正式版)
- 瑞幸加盟合同范本
- 深入解析SAS(数据处理、分析优化与商业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