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期初复习

教学内容

本单元复习第十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数

的整除、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相关的应用

题。

教材先支配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以及

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换算。接着复习数的整除的有关学问,是通

过一组推断题让学生进一步相识有关概念的本质特征的。之后复习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内容有分数单位、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和除

法的关系、约分、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以及把分数化成小数等。最

终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简便运算和应用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驾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和驾驭它们

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发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驾驭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能够驾驭概念的本质

特征。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娴熟地

进行假分数和带分数以及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能正确地进行约分和

通分。

4.使学生进一步驾驭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

有关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

教学重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9月1日

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数的整除、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期初复习”第1〜7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相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进一步驾驭长方

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能正确地进行面积单位和体积单

位的换算。

2.使学生进一步相识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驾驭概念的本质特

征O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驾驭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娴

熟地约分,会把分数化成小数。

课型;复习。

教具打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回忆: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碑些内容,

2.这节课我们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数的整除、分数的意义和

性质。

板书课题: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数的整除、分数的意义和性

二、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1.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等方面加以整理。

2.做第1页“期初复习”第1题.

(1)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检查计算结果,集体订正。

(3)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有什么不同?

3.做第I页“期初复习”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干脆填写在书上。

(2)口答结果,集体订正。

(3)回答: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相邻的两个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三、复习数的整除

1.回忆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

(1)提问:什么叫做整除?整除和除尽有什么联系和区分?

(2)提问:在数的整除这一单元里,你还能回忆起哪些概念?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2.练习:做第1页“期初复习”第4题。

(1)学生独立推断,干脆写在书上。

(2)口答推断的结果,说出推断的理由。

四、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回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什么叫做分数?什么叫做分数单位?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2)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

2.做第I页“期初复习”第5题。

(1)干脆填在书上。

(2)口答结果,老师选择I一2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集体

订正。

3.做第2页“期初复习”第6题前四题。

(1)学生独立完成,一人板演.

(2)检查解答的结果,说说怎样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集体订正。

4.做第2页“期初复习”第7题前四题。

(1)提问: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能够化成有限小

数?什么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检查计算结果,集体订正。

五、全课小结:我们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学问?

六、布置作业

做第1—2页“期初复习”第3题,第6题后两题,第7题后两

题。

其次课时9月2日

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及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期初复习”第8〜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驾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能

够正确而娴熟地进行计算,并能依据题目特点,进行简便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驾驭有关分数的一些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和解答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实力。

课型:复习。

教具打算..'黑版。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及应用题。

板书课题: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及应用题。

二、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提问: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2.做第2页“期初复习”第8题。

(1)干脆写在书上。

(2)口答计算结果,集体订正。

3.做第2页“期初复习”第9题第一行。

(1)学生独立计算,一人板演。

⑵指名学生说说各题怎样简算,分析典型错误的解法,集体订

正。

4.做第2页“期初复习”第10题.

(1)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说说列式的依据,检查计算结果,集体订正。

1.做第2页“期初复习”第11题。

(1)学生独立解答,一人板演。

(2)指名学生说说依据什么数量关系列式的,集体订正。

2.小结: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一个数是另一

个数的几倍?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学问?

五、布置作业

第2页“期初复习”第9题其次行,第12题。

二、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

本单元内容包括:1.分数乘法的计算;2.分数乘法应用题;3.

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4.倒数的相识。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驾驭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

本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学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

单元内容都属于分数中的基本学问和技能,利用这些学问不仅可以

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

运算和应用题以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教材首先支配了分数乘法的计算,通过实例说明,分数和整数

相乘,可以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这及整数乘法的

意义是相同的;分数和整数相乘,还可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这及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不同的;分数和分数相乘,表示求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比较简洁推

导,学生也比较简洁理解,而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比较困难,学生也较难理解。教材最终统一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明确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法则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从更

高层次上理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本单元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主要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

应用题,它是分数和整数相乘以及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在实际中

的应用,也是学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以及进一步学习较困难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教材紧密联系分数的

意义、分数和拒数相乘以及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来分析数量关系。

“分数和整数相乘,还可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及“分

数和分数相乘,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解答分数乘除

法应用题的理沦基础,在解题时要紧紧抓住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

“1”。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驾驭分

数乘法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和解答方法,进一步促进学生分析、推断

和推理实力的发展。

分数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及整数相应的运算

依次相同。教材在支配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中,把它同整数乘

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支配,既有助于巩

固和提高分数加、减、乘法的娴熟程度,又为学习分数简便算法打

下较好基础。

本单元最终教学倒数的相识,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

数(0除外)的倒数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好打算。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驾驭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

够比较娴熟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驾驭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

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

计算。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

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驾驭求倒数的方法,能娴熟地求一

个数的倒数。

教学重点

1.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关键

使学生切实理解“分数及整数相乘,还可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

分之几是多少”及“分数及分数相乘,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

多少”的含义。

课时划分

1.分数乘法的计算

5课时

2.分数乘法应用题

6课时

3.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2

课时

4.倒数的相识

1课时

复习

2课时

单元测试

2课时

1.分数乘法的计算

第一课时9月3日

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内容:教材第3—4的例I及第5页上半部分“练一练”,第7

页练习一第I一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

2.驾驭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运用法则进行计

算,知道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3.培育学生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等实力。

课型:新授

教具打算:课件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迎新

1.说出下面各算式表示的意义。

16X526X3252X38

提问: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计算教材第3页“复习”题。

计算后回答:⑴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2)如何计算同分母分数

加法?

二、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新学问——分数

乘法。

板书课题,二、分数乘法

这节课我们先来探讨分数和整数相乘的状况。

板书课题:

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三、教学新课

(一)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

1.出示教材第3页例题,学生审题。

2.老师用课件或投影片或当场板书画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1)画一个长方形,表示1公顷。

(2)把长方形平均分成15份,每份为工公顷,在图中依次表示

15

出西红柿、黄瓜和辣椒各自所占的工公顷。

15

⑶标出问题“?公顷

3.提问:要求三种蔬菜一共占地多少公顷,就是求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每种蔬菜占地2公找,三种蔬菜一共占地3个

1

2公顷,要求三种蔬菜占地多少公顷,就是求3个2公顷是多少。

1515

4.你能从图上干脆看出3个2公顷是多少吗,

15

5.如何用加法算?

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用加法算,-+—+—==—=-(公顷)

151515155

6.视察:这道加法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这道加法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求3个2公顷

15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列式为:2x3或3x2

1515

要求学生结合加法算式和示意图,说说工X3或3x2所表示

1515

的意义。

7.接着提问:2x4表示什么?2x5呢?工义6呢?

151515

引导学生思索:

(1)以上四道算式都是什么数和什么数相乘?

⑵你能说说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吗?

师生共同归纳: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

和的简便运算。

8.巩固:说出下面各算式表示的意义。

-X2—X5-X7—X6

913811

(二)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

1.(1)2X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呢,你能把它改写成加法算式

15

来计算吗?

板书:-1x3=—+—+—=

15151515

(2)让学生说说分子部分3个工连加怎样算比较简便:

1

比丘2―2,2,22x362,八小

板书:一X3=—+—+—==------=—=—(公匕负)

1515151515155

(3)视察从2x3到&它这一步,说说如何计算2X3?

151515

(4)老师说明:用加法计算的部分,是我们的思索过程,计算时

一般省略不写。老师用虚线框将省略部分表示出来。

⑸完成第4页“想一想”:

2.(1)视察2x3=2@,积的分子是怎样得来的?分母呢?

11

(2)视察3义工=丝,积的分子是怎样得来的?分母呢,

1I

(3)你能说说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吗?

师生共同小结:分数和整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

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3.练习:先将复习题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再计算出结

果。

4.(1)说明2x3和3XZ的积9不是最简分数,要把它约分成

151515

最简分数。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2)板书例1的简便算法。

27、2x32j.'OK/23x22

一X3=---=一或3*一==-

1515515155

四、巩固绦习

1.完成第5页上半部分“练一练”第I题。说说图意和列式依

据。

2.完成第7页练习一第1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完成第7页练习一第2题。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可以把这两个

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是什么?

4.做第7页练习一第3题。检查一下能约分的是否先约分了?

5.做第5页上半部分“练一练”第2题。说出你的列式依据是

什么?

6.做第5页上半部分“练一练”第3题。

说明:积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五、全课小结

1,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是什么?

2.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k、布置作业

第7页练习一第4一8题。

其次课时9月6日

分数和整数相乘及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例2及“练一练”,第8页练习一第9~

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分数和整数相乘及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

2.进一步驾驭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育学生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维实力。

课型:新授

教具打算:小黑板

教学过理

一、复习旧知

1,说出各算式表示的意义。350X0.6280X0.581.33X

0.503

让学生说说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2.一个修路队每小时修路1千米,5小时修路多少千米?8小时

修路多少千米?

(1)指名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

(2)你是依据什么数量关系列式的?

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

(3)说出!X5和4X8所表示的意义。

55

(4)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什么?

二、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个数乘以小数及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这

节课我们将要学习分数和整数相乘的另一种意义以及分数和分数相

乘的意义。

板书课题:分数及整数相乘及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

三、教学新课

(一)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的另一种意义。

1.出示例2,学生审题。

2.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1)画一条线段表示“每小时修路200米”。

(2)怎样表示小时修路多少米”?

2

(3)怎样表示小时修路多少米”?

4

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画出线段图。

3.如何列式呢?所依据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板书:1小时修的米数:200x1

22

士小时修的米数:200x3

44

4.200X,和200义』表示什么意义呢?

24

结合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把1小时修的200米平均分成2份,

其中的1份就是,小时修的米数;把1小时修的200米平均分成4

2

份,其中的3份就是3小时修的米数。200X,就是求200的L是多

422

少;200义3就是求200的3是多少。

44

5.(1)老师:求200的工是多少,还可以这样列式:1X200

22

(2)提问:求200的3是多少,还可以怎样列式,

4

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X200

4

6.计算出“200X,”和“3x200”的结果。干脆写在书上。

24

7.归纳:依据上面的分析,你能说出分数和整数相乘的另一种

意义吗?

引导学生说出:分数和整数相乘,还可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

之几是多少。

8.练习:完成第6页“绦一统

(1)学生独立完成,干脆填写在书上。

(2)口答所列算式,说出列式的依据以及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

义。

(二)教学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

(1)提问:假如用“千米”作单位,200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千

米?

2.现在求这两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xllxl

5254

3.说说算式,X'和!X3各表示什么意思?

5254

4.提问:你能说说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吗?

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和分数相乘,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

多少。

四、巩固练习

1.做第8页练习一第9题。

(1)将所列算式干脆写在书上。

(2)说出列式的依据和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做第8页练习一第I0题。

(1)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检查所列算式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集体订正。

3.做第8页练习一第14题。

(1)学生独立完成,一人板演。

(2)说出列式的依据,检查计算结果,集体订正。

4.完成第8页练习一第15题。

(1)指明学生说出题意。

(2)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指名学生说出列式的依据。检查计算结果,集体订正。

五、全课小结

1.分数和整数相乘,还可以表示什么?

2.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第8页练习一第I0〜13题。

第三课时9月7日

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法则

教学内容:教材第9〜I0页上半部分及“练一练”,第12页练习

二第1〜6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驾驭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

进行计算。

2.培育学生分析推理的实力。

课型:新授

教具打算:黑枳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先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再计算。

-X5-X96X-7X-8X-3X-

997788

2.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及分数

和分数相乘的意义,这节课我们来探讨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法则O

板书课题: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法则

三、教学新课

(一)教学第9页例3。

1.出示例3,学生审题。

2.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指出它表示I公顷的土地面积。

3.提问:如何在图中表示1小时耕地4公顷?

2

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在图中表示出来。

4.(1)求Lj、时耕地多少公顷,如何列式,列式所依据的数量关

系式是什么?板书:-xl

23

(2)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就是求』公顷的」是多少。

23

(3)如何在田上表示出,公顷的,呢?

23

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在图上显示。

(4)如何计算呢?

23

要求学生结合示意图回答:

①求_1公顷的!是多少,就是把_1公顷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

232

②这就相当于把1公顷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

引导学生推算:把,公顷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

2

把I公顷平均分成(2义3)份,取其中的1份,结果是_Lxi=Bl。

2x32x3

板书过程:==i(公顷)

232x36

5.教学求2小时耕地多少公顷?方法同上。

3

板书过程:==L(公顷)

232x33

(二)归纳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法则。

1.视察Lx』和Lx2的计算过程,说说如何计算分数和分数

2323

相乘。

师生共同归纳: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

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练习:做第10页上半部分“练一练”第1题。

(1)说出图意。

(2)你是如何计算的?

(3)结果是多少?比照图看一看是否正确.

3.为了计算简便,也可以先约分再乘。

1v21x21

232x33

四、巩固练习

1,做第10页上半部分“练一练”第2题。

(1)一生板演,其余的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计算分数和分数相乘的:

2.做第12页练习二第I题。

(1)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集体订正,检查能约分的是否先约分了。

3.做第12页练习二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列式依据和计算方法。

4.做第12页练习二第4题。

(1)干脆写在书上。

(2)说说是怎样想的,集体订正。

五、全课小结

1.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2.在计算分数和分数相乘时,怎样使计算简便?

六、课堂作业

第12页练习二第2、5、6题。

第四课时9月8日

统一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下半部分内容及“练一练”,第12-13页练

习二第7一1I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

相乘。

2.能运用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法则进行整数及分数相乘的计

算。

课型:新授

教具打算:4、黑、运。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3乂15v42v22v3

4612159938

13x224x33x25—X51

396517

2.计算。

—X36X1—X-

II9365

说说分数和整数相乘以及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法则各是什

么?

3.口答。

1=。%=普29=。32=共

1010

小结: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I的分数。

二、教学新课

1.我们已经知道,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同学们能行

将“复习铺垫”中的两道算式“2x3”和改写成分数乘

119

以分数的形式。

老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

—X3=—X-6X1=-X1

II111919

2.让学生计算出两道算式的结果。

3.引导学生视察现在计算结果及原来计算结果是否相同。

4.(1)提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归纳:因为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I的分数,所以分数

和分数相乘的法则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

(2)老师继而说明:因此,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只要记住一条,

即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老师指出:具体计算时,遇到整数和分数相乘,可以把整数

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干脆和分数的分子相乘,不必把整数化成分

母是I的分数。

老师边讲边用虚线框出相应的可以省略的一步。

5.教学干脆约分的方法。

(1)老师指出:计算时,也可以不把相乘的两个数改写成分子、

分母分别相乘的形式,干脆把整数或分数的分子及另一个数的分母

进行约分。

(2)具体指导干脆约分方法,板书:

1v2_1x2_14_AV4_8_92

232x339933

6.练一练:做第10页“练一练”中的3道题。

(1)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集体订正,检查是否干脆约分.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2页练习二第7题。

(1)指出错在何处.;(2)写出正确结果。

2.做第13页练习二第8题。

(1)视察题目特点,先指出第一列和其次列每组里哪道题可以约

分,哪道题不能约分,再指出第三列和第四列每组里两道题有什么

区分.

(2)计算出结果。

3,做第13页练习二第9题。

(1)干脆填写在书上;(2)口答结果,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学问?

五、布置作业

第13页练习二第10、1I题。

第五课时9月9日

三个分数相乘

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例4及其后的“练一练”,第13—14

员练习三第12—I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驾驭三个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且学会简便算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和计算的娴熟程度。

课型:新授

教具打算: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迎新

1.完成第13页练习二第12题“口算”。

(1)干脆写在书上。

(2)指名学生口答得数,集体订正。

2•计算。亘义收空X处

87421

(1)一生板演,其余写在练习本上。

(2)检查计算结果,指名学生回答如何计算分数和分数相乘。

二、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和整数相乘,以及分数和分数相乘,这节课

我们来学习三个分数相乘。

板书课题:三个分数相乘

三、教学新课

1.出示例4,学生审题,视察算式特点。得出:这是一道三个

分数相乘的算式。

2.老师:同学们会不会计算这道题呢?你会用什么方法算就用什

么方法解。

3.学生试算,老师巡察,找出算法不同的两位同学,请他们将自

己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4.指名同学说一说两种算法各是怎样算的,哪一种算法简便?

5.师生共同归纳三个分数相乘的方法:

三个分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得出的积再和第三个数相

乘。但为了简便,可以亢把全部的分子和分母约分,再把约简的分

子、分母分别相乘。

四、巩固练习

1,做第1I页“练一练”。

(1)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检查计算结果,看每道题是否都先把全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约分了。

2,做第13页练习二第13题第一行。

(1)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检查计算结果,集体订正。

3.做第14页练习二第14题。

(1)学生独立解答,一人板演。

(2)说出列式依据,检查计算结果,集体订正。

4.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17、18题。

先独立解答,再集体订正,最终让学生说说如何计算长方体的

沐积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五、全课小结

如何计算三个分数相乘?怎样算比较简便?

k、布置作业

第13〜14页练习二第13题其次行,第15、16题。

2.分数乘法应用题

第一课时9月10日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15—16页例I、例2及第17页上半部分“练一

练”,第19页练习三第1〜6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依据分数和整数相乘以及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

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驾驭解

答方法,能够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

2.培育学生的分析推理实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课型:新授

教具打算..八、黑、就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迎新

1.说出下面各题中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1)一只小鸡的重量是小鸭的2。

9

(把一只小鸭的重量看作单位“I”,平均分成了9份,一只小鸡

的重量有这样的5份。)

(2)三好学生人数占全斑人数的-o

10

(3)一块地的2种大豆。

5

(4)一根电线,用去了』。

12

2.完成第15页“复习”题。

(1)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二、导入新课

依据分数和整数相乘以及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求一个数的

几分之几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就依据分数和整数

相乘以及分数和分数相乘意义,探讨分数应用题。

板书课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三、教学新课

(一)教学例学

1.出示例I,学生审题。

2.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1)画一条线段表示电线的长度20米。

⑵怎样表示“用去白”?

5

(3)哪一段表示用去的米数'

3.如何理解“用去£”?

引导学生说出:把一根电线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用去士,

就是用去了20米的士,就是把20米平均分成了5份,用去了其中

5

的4份。

4.怎样用整数方法解答呢?

板书:20+5X4=16(米)

5.能否依据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干脆用分数解答呢?

启发学生理解:用去白,是用去了20米的士,可以把20米看

作单位“I”,求用去多少米,就是求20米的士是多少。依据分数和

整数相乘的意义,干脆用乘法计算。板书:20X*=20X±二16(米)

6.想一想: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1)20X士表示什么意义,求20的士是多少,事实上就是把20

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的几份?

(2)得出:这两种解法都表示把20米平均分成5份,求其中的

4份是多少?

7.练习:做第17页“练一练”第I题。

(1)如何理解“参与微机小组的学生占全班学生人数的'?”

(2)填写“想”的过程。

(3)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4)集体订正,请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学生审题,说说条件是什么,求什么问题。

2.后线段图表示题意。

(1)应当画几条线段表示题意?为什么,为什么例1画一条线段

就可以表示题意?

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例1中表示的是整体及部分两个数量之

间的关系,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而例2中表示的是两个并列的

数量之间的关系,应当画两条线段来表示。

(2)①依据“一只小鸡的重量是小鸭的2”,要先画出表示哪一

个数量的线段?

②表示小鸡重量的线段应当画多长?

③在图上标出所求的问题。

3.(1)如何理解“一只小鸡的重量是小鸭的工”?求这只小鸡重

3

多少千克就是求什么?

引导学生依据例1的思索过程学习例2,理解:一只小鸡的重

量是小鸭的2,就是把小鸭的重量看作单位“I”,求这只小鸡重多

3

少千克,就是求3千克的2是多少。

43

(2)求3千克的2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43

板书:lx-=-X-=-(千克)

43432

(3)请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三)教学第16页例2后“想一想”。

1,你能从例2的线段图上看出小鸭的重量是小鸡的几分之几

吗?

2.我们已经求出了小鸡的重量是,千克,假如将例2改成下面

2

的题.该怎样解答?

出示“想一想”的题。

3.如何用线段图表示题意。

(1)依据“一只小鸭的重量是小鸡的3”,要先画表示哪个数量

2

的线段?

(2)怎样画表示小鸭重量的线段?

(3)怎样在线段图上标出所求问题,

4.你会解答吗?

(1)学生尝试,老师巡察。

(2)集体订正,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请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5.老师说明:

(1)题目中表示两个数量之间倍数关系的分数,我们通常称之为

分率。

(2)分率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假分数。

6.练习:做第17页“练一练”第2题。

练习方法同“练一练”第1题。

7.小结:

(1)我们今日所学的应用愿有什么特点?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出:都是已知单位“1”的量和另一个数量占单位

“I”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量是多少,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

多少的应用题.

(2)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得出:找准单位“1”的量。

(3)如何解答?

板书:单位“1”的量义分率=对应数量

四、巩固练习

1,做第19页练习三第I题。

(1)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2.做第19页练习三第5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说出每小题的解题思路。

(3)比较: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

五、布置作业

第19页练习三第2、3、4、6题。

其次课时9月13日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17-18页例3,“试一试”及“练一练”,第

20页练习三第7一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的数量关系,驾驭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能够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

2,培育学生的分析推理实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课型:新授

教具打算: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先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再把数量关系式填写完整。

(1)一块菜地的2种西红柿.

11

把看作单位“1"。X5=。

(2)小明的体重是小刚的2。

10

把看作单位“1”。义2=。

10

(3)汽车的速度是摩托车的3。

把看作单位“I”。义3=。

(4)一条马路,已经修了全长的

6

把看作单位“I”。X=0

6

2.游泳队中男队员有16人,女队员人数是男队员的』,女队员

8

有多少人?

(1)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说出解题思路。

二、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这

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这类应用题。

板书课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三、教学新课

(一)教学例3。

1.出示例3,学生审题,条件有哪些?问题是什么?

2.你是怎样理解“五月份比四月份增产的?把几月份生产的

台数看作单位“1”?哪个台数是单位“I”的工?

启发学生理解:五月份比四月份增产工,要把四月份生产的台

数看作单位“1”,五月份比四月份增产的台数是四月份的1。

3.依据“五月份比四月份增产!“,你会画出线段图表示题意吗?

老师提问,并且依据学生的回答画线段图。

(1)先画表示哪个月份产量的线段?为什么?

(2)怎样画表示五月份产量的线段?五月份比四月份增产的台数

是哪个月份台数的1?画多长?

(3)所求问题是线段的哪一部分?

4.(1)依据题意,结合线段图,请说出要求五月份比四月份增产

多少台,就是求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五月份比四月份增产的台数是四月份的工,求

五月份比四月份增产多少台,就是求400台的」是多少°

5

(2)怎样列式解答?板书400x(=400x(=80(台)

5.小结:(1)请几位同学说出解题思路。

(2)解答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板书:四月份生产的台数X」=五月份比四月份增产的台数

5

(二)教学第18页“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题目,学生审题,有哪些条件?求什么问题,

2.思索:你是怎样理解“现在的价钱比原来降低了2”的?降低

7

的价钱是哪个数量的2?应当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I”?

7

3.你会解答吗?学生尝试练习,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

上。

4.集体订正,并且回答。

(1)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2)你能说出数量关系式吗?

板书:原价乂工=现在比原来降低的价钱

7

5.比较:你能说出今日学习的例3及上节课学习的例1、例2

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师生共同归纳:

(1)题目结构相同:都是已知单位“1”的量和另一个数量占单

位“1”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量是多少。

(2)解题思路相同:解题的关键是先确定单位“1”的量,再找

出所求的数量相当于单位“I”的几分之几,用单位“1”的量乘以

所求问题的对应分率即可得到所求问题,即:

单位“I”的量X分率=对应数量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18页“练一练”第1题。

(1)独立完成,干脆填写在书上。

(2)集体订正.

(3)指名学生口述数量关系式。

2.做第20页练习三第7题。

(1)口答每道题里谁是单位“1”的量。

(2)说出每道题里的分数表示的是哪个数量占哪个数量的几分

之几?

(3)将数量关系式填写完整,集体订正。

(4)小结:用单位“I”的量乘以所求问题的对应分率即可得到

所求问题。

3.做第18页“练一练”第2题。

(1)将“想”的过程填在书上。

(2)学生独立解答,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集体订正,说出解题思路。

(4)指名学生口答数量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