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历年中考作文题与审题指导(2010-2022)_第1页
新疆地区历年中考作文题与审题指导(2010-2022)_第2页
新疆地区历年中考作文题与审题指导(2010-2022)_第3页
新疆地区历年中考作文题与审题指导(2010-2022)_第4页
新疆地区历年中考作文题与审题指导(2010-202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地区历年中考作文试题与审题指导(2010—2022)目录2022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 22021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 42020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 52020年新疆阿克苏中考作文题 82019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 82018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 92018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作文题 112017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 112017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作文题 122016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 122016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作文题 122015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 132015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作文题 132014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 132014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作文题 142013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 142013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作文题 142012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 152012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作文题 152011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 152011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作文题 162010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 162010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作文题 16

2022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请以“_______的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3)不少于600字;(4)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趋势分析】新疆近三年的中考作文先后考查了全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这些作文题目接地气,写作空间大,始终坚持引导考生通过记叙和描写等方式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让善于观察的考生关注生活,让心思细腻的考生感知生活,让热爱思考的考生走进生活。2020年的新疆中考作文要求以“放学路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回忆往事这一主题一直是中考作文命题的热点,也贴近考生的生活。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回顾成长之路,考生可以让那些难忘的故事在笔下散发芬芳。2021年的新疆中考作文考查了话题作文,沿用了“引导语+话题”的形式。话题是“我家的晚餐”,带有明显的叙事特征,作文的引导语说明了“晚餐”的丰富内涵,引导广大考生围绕这一话题进行叙事抒情,围绕引导语来进行立意。而2022年的新疆中考作文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以“____的快乐”为题,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更为开阔的叙事空间,虽然同样是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但写作的自由度更大,更容易引发考生的情感共鸣。【名师解题】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卷的作文题是话题作文,2022年的作文题则是半命题作文,不过两道作文题都关注考生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体现出稳中有变的命题特点。“____的快乐”这个作文题开放性很大,考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组合成文,立意方面考生自主发挥的空间也较大。对考生来说,半命题作文的审题难度都不会很大,但考生可以抓住拟题这一机会,让自己的标题美起来,学会转化,将要写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等,从而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争取给他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本题开放性大,可选的题材丰富,下笔不难,但要想写出彩不易。一样的素材,角度不同,得分也可能不同。考生动笔前要先认真筛选过往的经历,选择最好驾驭的素材来行文。同时,力求突破常规,写出特色,如:用拟人化的手法,写鱼儿的快乐,反映环保问题;写月球的快乐,反映人类航空航天事业的进步;写落叶的快乐,托物言志,讴歌退休老人的拳拳爱国心……此外,写此文时一定要突出能表现文章中的细节,既要从多个角度分步描绘,也要对重要的细节精雕细琢,巧用修辞,注入个人情感,打造令人动情的亮点,以此提升文章的表现力。【审题聚焦】2022年新疆中考作文的写作要求简单明了,以“____的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这道作文题没有引导语,而是以半命题的形式让考生自己将题目补充完整。阅读思考、青春校园、为人处世、温暖互助、美好幸福、成长蜕变、科学幻想……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内容。这道作文题引导广大考生用讲故事的形式,来演绎生动的生活情境,去讲述深刻的人生道理。随着知识的丰富,广大考生的认知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要努力写出自己对学习和人生的思考和体会。考生所填的内容要明确而具体,这样便于记叙和描写,抒发情感,表达自己从生活中获得的真实感悟。【命题透视】与前几年相比,202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作文题呈现出稳中求变的特点,在题型、题量上都有变化,处于动态调整中。写这道题时,应关注以下这几点。第一,“____的快乐”是半命题形式,应依照“将标题补充完整”这一要求做好第一步“功课”,补充的内容,一定是尽可能新颖,并且是自己经历、感悟最为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唯其如此,才能够写得胜人一筹、独占鳌头。第二,对“快乐”一词的正确理解:感到幸福或满意。结合所补充的词语,通过具体的事、物、人来表达正向的、健康的主题。第三,文体上适宜写成记叙文,或是夹叙夹议的文章。其他创新性文体如非常擅长,驾驭能力强,也未尝不可,但一定要慎用,因为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写作,不要剑走偏锋,否则,有低分风险,应尽可能避免。写作时,可参考以下几面展开思路。①游历的快乐。可以是寒、暑假与家人朋友到名胜古迹旅游,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一些名人故居与文化遗产的拜谒、参观,如杜甫祠堂、秦始皇兵马俑、敦煌壁画等,从而激发自己的爱国热情、见贤思齐等行为,由此带来的欢喜、满足与快乐。当然,海外游学活动同样可以入题。②编程的快乐。有喜欢编程、有编程方面体验的考生可以以此为素材进行写作。可以记述在编程过程中攻坚克难后的欢快;可以是参加一些全国性、国际性的有关活动获得优异奖项或等第而欣喜若狂、喜极而泣等。③演讲的快乐。从小就热爱演讲的你,把自己一路走来记忆深刻的快乐、甘甜的故事娓娓道来,采撷其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两三件事来突出由此让自己难以忘怀的瞬间、场景与快乐。④进步的快乐。可以采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拼搏和老师的指点、同学的帮助、家长的鼓励而取得了超出以往很多的优异成绩,在感谢他们的同时,自己拥有了从来没有的激动、开心与欢喜。【写作指导】第一,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要求以“______的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关键词“快乐”,快乐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是由内而外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横线处可补充的内容很多,如“我的快乐”“成功的快乐”“成长的快乐”“读书的快乐”等等。只要是围绕“快乐”的主题来写,立意均不会有偏差。第二,思路点拨。写作时,尽量打开写作思路。写一件令自己有深刻内心体验的事情。想想生活及学习中,曾经有哪些事让自己快乐?选择一个印象深刻或最想表达的去写。可以写令自己感受到快乐的人,如“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写自己进入初中后,拥有一份真正的友谊,和朋友在一起学习、生活的日子,让自己每天都感到快乐无限。也可以写令自己快乐的事,如“骑行的快乐”,写周末时,自己邀约三五好友,在绿色骑行道上一起快乐骑行,途中欣赏美景,挥洒运动的汗水,过得充实而快乐……总之,叙写快乐的事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构思角度提示】①关注自身,感恩成长。“我”从小就害怕当众说话,可班主任偏偏让“我”当众回答问题,还让“我”主持班会,“我”在家演练了无数遍,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成功的经历让“我”快乐无比,也让“我”明白:勇敢自信,就能成就自我,超越自我。②关注社会,学会担当。写宇航员刘洋、王亚平等人“踏南天,碎凌霄”的追梦故事,叙述她们的奋斗历程,讲述她们实现航天梦后体会到的快乐,赞扬她们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的爱国心。③关注自然,瞩目环保。以拟人化的手法,从动植物的角度揭示快乐的真谛——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比如,以蟋蟀为主角,用蟋蟀的口吻讲述城市化前后环境发生的巨大改变,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包括蟋蟀在内的动物们的生存空间。【思路导航】一、读书的快乐:看到别样的风景。【构思】①开端:写一次自己因不爱读书而闹笑话的经历或缺乏阅读的往昔生活。②转机:因为某人或某个事件的影响改变了对读书的认识。③结果:自己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选材】写父辈读书的经历。因为条件所限,他们在孩童时代没有有趣的书籍可读,后来在老师或者长辈的帮助下,初尝读书的快乐。自己以前不喜欢读名著,觉得它们过于晦涩难懂。后来老师布置了阅读名著的作业,“我”在父母的监督下把《西游记》读完了。作者的奇妙想象和书中的曲折情节让“我”感受到了读名著的乐趣。二、旅游的快乐:野蛮体魄,陶冶精神。【构思】①简述对旅游的误解:因一段不愉快的经历而厌恶旅游或自己长期对旅游有严重的偏见。②消除误解:因为某人(同伴、驴友等)的影响或某件事改变了对旅游的看法。③理解并热爱:体悟到旅游的快乐。【选材】因为自己对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式旅游有阴影而不喜欢旅游;陪爷爷去博物馆参观后改变了想法,对旅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憧憬游览某座名胜大山,登山初期兴趣荡然无存;在途中邂逅登山爱好者,由此改变了对登山的看法;导游讲解此山的文化,“我”感受到游览这座名胜大山的快乐。三、做饭的快乐:减轻父母负担,见证个人成长。【构思】①开端:因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我”主动帮忙做饭。②发展:“我”努力回忆妈妈平时是怎样做饭的,完成了从洗菜、切菜、倒油到下锅翻炒这一系列步骤。③结果:虽然我做的菜味道一般,但“我”得到了爸爸妈妈的夸奖,感受到了做饭的乐趣。【选材】暑假到了,“我”待在家里,想为父母分担家务。父母因工作常常晚归,“我”便主动承担起做饭的任务,在炎热的暑假里享受为父母做饭的快乐。为了帮助父母照顾弟弟或妹妹,作为哥哥或姐姐的“我”开始学习做饭,这样既照顾了年幼活泼的弟弟或妹妹,又锻炼了自己的做饭能力。2021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晚餐是家庭温暖而美好的聚会时刻。一粥一饭都凝聚着亲人的爱与奉献,家常滋味蕴含着人生百味,平凡之中深藏着动人的故事……请围绕“我家的晚餐”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诗词除外,文体不限。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2)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名师解题】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卷的作文题是话题作文题,从材料中的内容提示来看,可写的范围很广。考生只要紧紧抓住这个话题的修饰限制成分“我家的”,而不是“他/她家的”,也不是“你家的”,去构思一顿“晚餐”,就不会出现偏题、跑题的现象。正像作文材料中所说的每一句话一样,“晚餐”反映的不仅仅是一顿饭,其内涵很多、很深。比如,“晚餐是家庭温暖而美好的聚会时刻”,是的,在这个时刻可能会发生很多事情,有些或许还会刻骨铭心。既然如此,那么这个时刻就充满了意义,我们完全可以围绕这顿晚餐的意义去写,如写“我家的晚餐,热闹的时刻”等。又如,“一粥一饭都凝聚着亲人的爱与奉献”,是的,哪怕是一顿简单的晚餐,都可能蕴含着一种情、一种爱、一种奉献、一种担当、一种期盼、一种鼓励等,如写“我家晚餐,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的爱”等。同样,也可以从“家常滋味蕴含着人生百味”“平凡之中蕴藏着动人的故事”的角度立意、写作。材料最后的省略号,意味着这顿晚餐还有很多值得描写的、赞美的、回味的……人、事、物、话、理、情皆可人文。【构思角度提示】从具象的角度写成记叙文“我家的晚餐,丰盛而热闹”。今天,“我”拿到了学校征文一等奖,爸爸妈妈喜笑颜开,为了给“我”庆功,他俩费尽心思做了一顿丰盛可口的晚餐,还邀约了“我”最要好的几个伙伴。在这顿晚餐中,我们一起品尝着美味,享受着喜悦。从抽象的角度写成散文“这顿晚餐,不一样爱”。重阳节的晚上,“我”突然听到了一首歌——《当你老了》,心里顿时荡起涟漪,想为爸爸妈妈做顿饭却不会。于是“我”走进书房,拿出笔和纸,画了一张“我们”一家人一起吃晚餐的画。“我”把这张画给爸爸妈妈看,他们开心地说:今天的晚餐不一样,虽然不能吃,却是世界上最好的!【审题指导】本题考查话题作文,采用了“引导语+话题”的形式。分析引导语:引导语点明了晚餐的内涵。晚餐里有亲人的爱与奉献,有人生百味,有动人的故事。意在引领学生回想生活,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闪光之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分析话题:话题为“我家的晚餐”,带有明显的叙事性。写作时,应围绕着这一话题来叙写事件,表达真情。写作思路:可围绕着引导语来进行立意。“一粥一饭都凝聚着亲人的爱与奉献”,每次晚餐,都是奶奶做的,在爸爸妈妈下班前,在自己放学到家前,她就已经做好美味的饭菜了,吃完饭以后,又总是奶奶在厨房里忙。家人想要帮忙,让她休息。她总是说“你们又是工作又是学习的,都累了,好好歇着吧”。因此在每天的晚餐里,凝聚着奶奶对家人的爱和奉献。“家常滋味蕴含着人生百味”,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回家了。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席间,爸爸妈妈讲着在外地的见闻,从他们的言语里,你能感受到父母打拼的不易,感受到他们为了家人的付出,心里既有父母回家的喜悦,又有对他们的疼惜。“平凡之中深藏着动人的故事”,在自己的记忆里,小时候的晚餐总是很简单,几乎没有什么油水。上了小学后,父母都在集体企业上班,家庭条件好,晚餐就渐渐变得丰盛起来。如今自己上了初中,父母也有了自己的事业,晚餐已经很少是大鱼大肉了,而是讲究营养搭配。自己家晚餐的变化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富裕。创作时,应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抒情或议论表达自己从“晚餐”中生发的情感与获得的感悟。2020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最熟悉的莫过是日日走过的路,最渴望的常常是他乡陌生的路,最难忘的永远是苦苦奋斗的人生……日日走过的路,最平淡,最熟悉,长大后却最思念,最难忘。有时候,我们一生的光荣都已经蕴藏在这条路……请以“放学路上”为题,写一篇以己叙为主的文章。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2)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汉字正确。【命题特点】2020年新疆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卷的中考作文题极具现实意义,“回归”到写作的基本原点,从命题形式上“回归”到命题作文;从写作内容上“回归”生活;从写作文体上“回归”记叙。这种回归实际上更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更适合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有利于打牢写作的根基。从2016年到2018年的中考作文题目上来看,新疆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卷近年来的作文试题都采用了“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的二选一模式,体现出良好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可选性。但是,2019年新疆中考作文题目来了一个华丽转身与朴素回归,由二选一作文转身成为一个半命题作文“感恩____,我远航”,并且回归到朴素的“写一篇记叙为主的文章”。2020年更是一篇命题作文,可见,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会在“半命题”和“命题”作文之间转换,这种转换引导考生关注日常生活、社会现实与心灵成长,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记叙”这一表达方式。同时,有利于学生形成应有的写作能力。【名师解题】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卷的作文题属于全命题作文。写作前,只要认真审读题目所给的提示语,就会发现其中几个格外醒目的词语:“最熟悉”“最渴望”“最难忘”“最平淡”“最思念”。这些词语暗示了写作方向:要写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这些事情一定是给自己带来巨大影响、让自己感触很深的,它们可能改变了自己的心境,起到了鼓舞作用。此外,正如题目中所写的“我们一生的光荣都已经蕴藏在这条路上”,考生要把放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和所感联系起来。“放学路上”,可选的写作素材有很多,但一定要选取能体现出深刻立意的素材,如写放学后父母前来接“我”回家,由此“我”感悟到成长路上一直有深厚亲情的陪伴;放学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相伴而行,让“我”感受到浓浓的同窗情谊;放学路上碰到的一些意外事情,让“我”的心灵备受震撼,大受鼓舞和启发;等等。【思路要点】这是一道有引导材料的偏正短语式命题作文。材料第一段由三个短句组成,引出各种“路”,第二段承接上段,对“最平淡、最熟悉”的“路”稍作展开,这条“路”是长大后最思念、最难忘的,还可能蕴藏着一生的光荣,表明这条“路”的重要意义。结合材料来看,要求所写的“放学路上”,显然不能单纯叙写一次或几次放学路上的经历,而应该挑选放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中让人长大后“最思念”“最难忘”,甚至影响一生的有意义的内容来写。显然,引导材料对作文方向做了限制。题目还要求所写文章“以记叙为主”,对文体选择做出了明确要求,这是行文构思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写作思路】本道作文题目是“放学路上”,需要审清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时间:放学。地点:路上。人物呢?巧妙地隐藏在引言中“有时候,我们一生的光荣都已经蕴藏在这条路上……”人物:我们。而实际上“我们”作为主语,可以用在引言中的每一个分句上。“放学”是题目中限制性词语,但是恰恰这个限制,使这个文题有了特定的意义,有了更开阔的选材空间。由于是“放学”,所以更具有生活气息,放学了,可以看、可以听、可以想、可以观察、可以玩乐、可以发呆、可以思考、可以唱一首歌、可以画一幅画、可以对没有学懂的问题进行复习、可以对课堂学习有更深刻的思考……“路”更重要,可以是有形之路,可以是无形之路,可以是行走的路,也可以是思考的路……总之,这是一个能写出深刻意蕴的词。1.“放学路上”,感受人间亲情。亲情像杯茶温暖孤独的灵魂;亲情像块指路牌指引前进的方向;亲情像盏灯照亮行走的道路。“亲情”是学生生活中的底色,但是由于成长、繁忙、疏忽……考生可能冷落了“亲情”,但是“亲情”一直在陪伴着我们,于是“放学路上”就像莫怀戚一样,一家人在散步时感悟到了亲情,感悟到了亲情的可贵。2.“放学路上”,感悟生命意义。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思考这个问题很沉重很遥远,不思考这个问题,就找不到生命的真谛,但凡一个有追求的都应感悟生命的意义。因此,“放学路上”所听到的、所观察到的种种生活琐事都值得我们思索、感悟生命的意义。就如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所写的“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3.“放学路上”,体验生命成长。一个人做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能体验到生命的成长。“放学路上”生活更为丰富多彩,无论做什么,都是一次体验生命成长的过程,就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写:“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4.“放学路上”,观察众生百相。市井民间,奇人异事,样样都有可写之处。放学路上,你可能会途经菜市场,你也可能会经过村中的大槐树。当然,还可能会遇到一些偶然事件。在这些地方或者在这些事件中,人物的性格与作为是真实的。因此,观察这些人物,其形象与性格特征一定会鲜明突出,就如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一样,写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一定会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印象。【构思角度提示】1、帮老师提东西,报答师恩。放学路上,碰巧遇到老师从校外回来,她手里提着一大堆东西。其他同学和老师打完招呼就走了,而“我”主动上前帮老师把东西提回宿舍。能为老师做力所能及之事,表达“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我”心里很高兴。2、看到几株向日葵,感受蓬勃生机。放学路上,发现路旁田野里的向日葵开了,株株挺立,一张张笑脸喜迎太阳,仿佛在高歌生命。“我”感受到了它们蓬勃的生命力,深受启发:人也要像向日葵一样,时时刻刻充满生机和活力。3、发现“藏宝洞”,感受父母的爱。放学路上,经过同学家的院墙时,偶然发现墙上有块砖头能移动,原来这是一个“藏宝侗”,里面放着钥匙和纸条,纸条上有人同学父母给他的暖心留言,“我”看了之后深受感动,体会到父母润物细无声的爱。4、帮助走失儿童,感受到人间真情。放学路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和妈妈走散了,站在路口大哭。几个学生上前安慰,热心的路人帮忙打电话,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小男孩安全地回到他的父母身边,这一幕让“我”感受到了人和人之间的真诚关爱。【构思角度提示】1.放学路上受到帮助。“我”和一个老人不期而遇在红绿灯下。他其貌不扬甚至有点儿邋遢,“我”嫌弃他,尽量远离他。“我”正想抢红灯跑过十字路口,不料被他一把拽住,原来一辆机动车正好开过,“我”差一点儿撞上。“我”站在他的身后,看着他用双臂护着“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特别高大又特别纯净的老人形象。2.放学路上遭遇麻烦。交叉路口,“我”正要过马路,却突然发现一位老人倒在路边,“我”毫不犹豫地走过去扶起老人,不料被她诬陷,差点儿挨揍。“我”在无奈之下,请警察叔叔调取了监控,还原了整个事情的经过,老人及其家人十分羞愧,向“我”致歉!由此“我”陷入深思,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呢?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选择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不会因为这一次被诬陷的经历而失去助人之心。3.放学路上观景悟理。“我”走在放学的路上,看到有人在那里拍照,突然想到,这条路“我”走过很多遍,但以前从没注意过路边的那些树、那些草。一路细细地看来,才看出了它们的美,明白了正是因为有了它们的点缀,“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才会如此美丽。其实,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人也是一样,虽然平凡不起眼,却不可或缺。人、树、草,共同造就了这个美丽的城市。【考场得失】本次考试作文是一篇记叙文,记叙文要塑造人物形象,或者描写事件矛盾,但是有的考生“想”得多,不见“人”,不做“事”,换言之,当成一篇抒发内心感受的“散文”,这说明对“记叙”为主这一题目要求未能领会意图,对“记叙文”这一文体特征未能把握。2020年新疆阿克苏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请同学们任选一题进行写作作文题一:请以“那一天,阳光好温暖”为题,写一篇作文。作文题二:中国梦,一个美好而充满希望的词汇。民族因中国梦而兴盛,国家因中国梦而富强,人生因中国梦而精彩。中国梦,是洋溢在孩童脸上的满足微笑,是澎湃在青年心中的雄心壮志,是播撒在老人身上的和煦阳光。请以“中国梦”为话题,自拟题目,题材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以上;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书写工整,卷面整洁。2019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请以“感恩,助我远航”为题,写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3)不少于600字。(4)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原题特点】从近三年的中考作文题来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考作文题都采用了“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二选一的模式。但是,2019年中考作文题由二选一模式转变为单个半命题作文,并且要求考生“写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引导考生关注日常生活、社会现实与心灵成长,掌握最基本的记叙文写作。考生在写作这个题目时,要注意以下要点:1.把握文体特征。考生一定要审清作文题的文体要求,写作时坚决避免“文体四不像”。这道作文题明确要求“写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因此,作文一定要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抒情、说明即可。2.理解“远航”意蕴。题目的后半部分是“助我远航”,“远航”一词具有丰富的意蕴,象征着朝自己远大的理想奋进。所以,考生在写作中要把这个意蕴贯穿始终,结尾做升华强调。3.巧妙补充题目。半命题作文,给考生留下了一定的选择空间,但更考验考生的选材能力。对于这个题目,考生应从独到的角度出发,补充的词语可以是具体的、贴合生活实际的,如“感恩一场大雨”“感恩那顿晚饭”“感恩那次挫折”等,这样才能写出新意,获得高分。【思路要点】1.感恩人物这个人可以是父母、老师、同学等,他们在“我”失意时给予“我”鼓励,在“我”孤独时给予“我”陪伴,他们用实际行动助“我”远航。2.感恩经历作为一名中学生,会有很多经历,比如参加体育会、学校大扫除、诗歌朗诵等。在这些经历中,总有一次经历让你印象深刻,带给你启发,让你明白奋斗的意义,敦促你继续努力,助你远航。3.感恩思想那些积极向上的思想一定能促使人奋进。因此,可以将某种富有正能量的思想作为写作素材。比如,读了某本书或听了某次讲座后,获得了某种思想,这种思想启迪了“我”,让“我”获得了进步,助“我”远航。【思路要点】1.一类人物,助我远航。这类人可以是身边的父母、老师、同学,他们陪伴“我”成长,给予“我”鞭策、鼓励;这类人可以是“我”前行路上的榜样,他们敦促“我”奋进,助“我”树立人生理想。2.一缕情感,助我远航。一位心理学家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道理好比种子,没有情感的沃土,道理的种子再好,也发不了芽。”我们在树立远大理想后,总会有一种情感打动我们,让我们朝着理想努力奋斗,如母爱、师爱、爱情,甚至陌生人的关爱,都能激励我们奋进。3.一次经历,助我远航。常言道:“事非经过不知难。”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会有很多经历,比如做实验、旅游、体育比赛等。在众多的经历中,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沮丧,但总有一次多历,让你刻骨铭心、难以忘怀,让你明白奋斗的意义,助你远航。4.一个物品,助我远航。一封家书是牵挂也是责任,它告诉我们,成长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一支钢笔是礼物也是期望,它告诉我们,前行的脚步不应该停歇。感恩这些物品,助人远航。5.一种景观,助我远航。夕阳西下,城市的影子被拉长,每天回家的风景或许能让你感到从容、轻松;沐浴晨曦,林间的小路弯弯曲曲,母校一个角落的景色或许能让你感到振奋、愉快;烈日炎炎,母亲仍在厨房忙碌,她的身影或许让你感到幸福、温馨。这些让我们感动的景观,助我们远航。2018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请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总要求: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题一:请以“礼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自己的体验或感受,不得抄袭;②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题二:请以“那件事,让我想起来就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如“高兴”“觉得温暖”透憾”“后悔”等;②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原题特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4年以来的中考作文试题都采用了“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二选一模式。命题特别关注“我”的现实意义,贴近考生的生活和体验,体现出包容性、开放性和选择性,给了考生在记录生活体验、叙写实践思考抒发情感时的个性化表达空间,使每一位考生都能够有话可说。第一个题目,“礼物”在现在的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且不说学生跟随大人一起去拜访亲朋、看望病人需要礼物,过生日、庆祝取得某项成绩需要礼物,单单说学生自己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也会收到礼物,或给父母亲人、朋友送礼物。所以这样的题目让所有的考生都有话可说。当然,“礼物”可以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形态的礼物,也可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形态的礼物。第二个题目,“那件事,让我想起来就____"更是司空见惯的生活情境和心理体验。一个学生在一天当中不知道要经历多少事,也不知道要体验多少种心理感受。所以这道题目并不难写,但恰恰是不难写的文章容易“撞车”,容易变得平庸。因此,如何发现生活中最想记叙的“那件事”,如何写出“那件事”带给自己的独到的心理感受就成了作文脱颖而出的关键。【题目一思路要点】1.“我”收到的礼物成长过程中,我们收到的礼物可能来自父母、同学、老师、陌生人,这个礼物可能是一辆自行车、一本习题册、一段中肯的评语、一把递过来的雨伞,礼物里饱含着亲情、友情等各种情感,表达着父母、老师的关爱和他人的关心。2.“我”送出去的礼物长大的标志是什么?或许是看到父母的白发而心生怜惜,或许是为了朋友遇到的困难而彻夜难眠,或许是在激烈竞争中的惺惺相惜。得到礼物固然让人喜悦,但懂得给予“礼物”,也许才是长大的标志。3.“我”送给自己的礼物“最好的礼物是你自己给自己的”,如果可以,你要给自己一份什么样的礼物?坚持每天睡前的口语练习,让自己成为校园英语之星?坚持利用零散时间跳绳,最终达标完成中考体育测试?把通过付出努力取得的进步当作自己给自己的礼物,并将其记录下来,就足以打动阅卷老师的心了。4.“我”把什么当作礼物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我们能把挫折、困难、离别甚至不幸当作自己的礼物,那我们的人生会有更大的格局。可确定一个让你颇有感触的角度,表达你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这样就会让你的考场作文脱颖而出。【题目二思路要点】1.那件事,让“我”想起来就骄傲这一类型的可选词语有自豪、舒畅、爽快、心醉、幸福等。在野外拓展训练中打破了自身局限,在辩论比赛中成为了全场的焦点,策划了一场难忘的生日聚会,完成了一项有挑战性的实践任务,赢得了朋友真诚的点赞等,这些充满正能量的事情很容易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2、那件事,让“我”想起来就郁闷这一类型的可选词语有别扭、为难、不爽、烦闷、犯愁、窝火等。我们成长的路上总会碰到很多的烦心事,这些烦心事关乎我们的友情、亲情,关乎我们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烦心事通常只对自己的好友说,因此你可以采用书信体,这样更容易表达真切的感受。3.那件事,让“我”想起来就羞愧这一类型的可选词语有愧疚、丢脸、懊悔、内疚、不好意思、过意不去等。一个敢于自嘲和调侃自己的人一定是一个自信、豁达的人。从这一角度补题,选材有两个方向:一是反思错误,励志成长型;二是自以为是,恍然大悟型。前者不妨用检讨书的格式来写,后者则可以写“好心办坏事”“大意失荆州”“有心会错意”,阅卷老师看完会心一笑,你的分数就有保障了。4.那件事,让“我”想起来就伤心这一类型的可选词语有痛心、心酸、伤感、悲伤、难受等。多数考生都写开心的时候,你的“伤心”就更容易出彩。伤心的事通常是一个不能揭开的疮疤,经历过离别、不幸、痛苦的考生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写下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位考生自己的独特体验才是最重要的。2018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人生在世,总少不了陪伴。这些陪伴,常常来自亲人师长或同学朋友。有时,某些陪伴还可能来自陌生路人或竞争对手,甚至可能来自那毫无生命的物品或境遇……十几年来,有没有一种陪伴,已经沉淀在你的心中,使你一想起来便觉得温暖可亲,长久永恒……请以“最温暖的陪伴”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要少于500字。注意: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7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请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总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题一:请以“一同成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不得抄袭;②写以记叙为主的文章;③不少于600字;④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题二:请以“沉醉在______的世界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写完整,如“读书”“足球”“音乐”“科技制作”“社会实践”等;②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2017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生活中,“幸福”并不都是轰轰烈烈、激荡人心的,更多的时候,它可能显得细切微小,难以察觉。并且,也许在你看来幸福的事情,可能在别人那里会显得平平常常……请以“属于我的小幸福”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要少于500字。注意: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6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请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总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题一:请以“我不怕,因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先将题目补写完整,再写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题二:请以“生命诚可贵”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当今,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一些青少年不堪学习生活的压力,轻易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校园暴力在近几年也时有发生。施暴方残忍伤害他人身心甚至生命;还有一些人,并未深思熟虑,一时兴起养宠物,一段时间后,无法接受因照顾宠物而降低生活质量的事实,便随意抛弃,任由宠物自生自灭……要求:(1)表达积极、真挚的感情,不得抄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2016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对“意思”的解释有:语言文字等的意义;思想内容。意见、愿望。指礼品所代表的心意。指表示一点心意。某种趋势或苗头。情趣、趣味。注意: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请以“这真有意思”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要少于600字。2015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请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总要求,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题一:请以“阅读,让我长大”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要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不得抄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题二:请以“触动心灵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先将题目补写完整,如“故事”“歌声”“友情”等。再写作文;(2)用你最擅长的文体表达积极真挚的情感;(3)不少于600字;(4)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审题构思】1.审题精准。“阅读,让我长大”,关键词“阅读”不能狭隘地理解为“读书”之类,而要打开自己的构思广度。其实社会、生活就是一本无字的书,饱含对景、物、人、事的品味与揣摩,读山川、读河流、读草木、读父母、读人生经历……都可能让自己有多姿多彩的联想,读是快乐的、感动的、愉悦的,读也可以是难过的、伤心的、后悔的。紧扣题意,将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或游山玩水获得体验后的情感表达出来,在经历和体验中悄然长大。运用另求新路审题法,能把熟题深处隐藏的丰富宝藏挖掘出来。2.语言优美、生动而富有个性。可以写记叙文,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它有永恒的乐趣。阅读的快乐不在于书籍告诉了我们什么,而在于阅读让自己的心灵得以舒展。可以写从自己所经历的人、事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成长。也可以写自然万物的景物变化,以物喻理,在经历中长大。还可以写成议论文,围绕所确定的中心,精心选取名家故事、生活中的小素材作为论据全面论述。2015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从小学到初中,生活看起来简单平凡,实际上却也多彩多味,充满了酸甜苦辣……请你从“酸甜苦辣”中任选一种或几种“味”,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要少于500字。注意: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4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请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60分)总要求: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题一:请以“真没想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要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不得抄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书写要正确、规范。题二:请以“教会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在"教会我"前后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将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感情真挚,不得抄袭:(4)书写要正确、规范。2014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作为一名初中生,家长、老师、社会给予了我们太多的关心、呵护和帮助,其实,我已经不是小娃子了,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时我更需要理解,有时我更需要信任,有时我更需要独立……请以“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要少于500字。注意: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3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总要求: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题一:请以“让我无比歉疚”为题,写一篇文章。先补充完整题目再作文。题二:花季少年,正如人生的朝阳,只有怀揣梦想,才能凝聚力量,只有拥抱梦想,才有精彩人生。梦想既可以是滚滚奔流,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梦想也可以是涓涓细流,如每个人的人生愿望。你有自己的梦想吗?你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好准备了吗?请以“拥抱梦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2013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有些事情,表面看起来我们好像不在乎,其实挺在乎;有些事情,表面看起来很在乎,其实并不在乎。在乎与不在乎,其实都在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其实我在乎”还是“其实我不在乎”,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要少于500字。注意: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2年新疆地区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总要求: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题一:有人问梵高:你的画里面哪张最好?他说:就是我现在正在画的这一张。一段时间后那个人再问,梵高说:我已经告诉过你,就是我现在正在画的这一张……请以“做好眼前的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写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题二:一棵小树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会遇到风风雨雨的洗礼,面对困难,只要能挺过去,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