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话说心肺复苏
1
一旦发生CA或SCD,必须采取紧急确切有效的手段进行心肺脑的复苏。否则,患者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死亡。生命之吻1968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为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复苏——“死而复生”之术,瞬间决定病人生命的生死变幻。为此,许多学者都在致力于该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期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造福人类。提纲1、心肺复苏的概念2、心肺复苏的前世今生3、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更新CA可能发生于任何个体...
任何时间...
任何场合...心跳骤停
是指各种原因(心脏和非心脏原因)引起的心脏有效泵血功能突然丧失,导致血液循环停止,全身重要脏器严重缺血、缺氧的临床急症状态。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
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是临床医学中最紧急、最严重的心脏急症,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构成死亡率增长的重要因素,已经引起全人类的普遍关注和世界各国医务人员尤其是急诊、急救医学专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能否及时、正确和有效的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如能提高进一步生命支持(ALS)的后续治疗水平,就能进一步提高复苏成功率,减少死亡率和病残率。Approximately544,000SCA/YRinChinaAvg1490SCA/dayinChina心脏骤停分类1心室颤动(VentricularFibrillation)最常见(77-84%)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复苏成功率高。心脏骤停分类2无脉室速(PulselessVentricularTachycardia)
心室极快速的电活动,心脏不能正常的机械收缩和舒张,心脏充盈极端不良,心输出量为零或接近零的一种致命性临床状态。心脏有活动,但不能有效泵血。心脏骤停分类3心搏停顿(Asystole)
心脏停搏(asystole)是指心脏完全无电活动和机械活动的致命性心律,是一种严重的终末心律,复苏成功的可能性极低。心脏停搏在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等电位线(直线)较常见(16-26%)多见于麻醉、手术意外和过敏性休克其心脏应激性降低,复苏成功率低。心脏骤停分类4心电机械分离(pulselesselectricalactivity)心脏有心电活动,能去极化,但不能同步产生有泵血功能的机械活动。极少(5-8%)常为终末期心脏病,心泵衰竭心脏应激性极差,复苏十分困难。心脏骤停临床表现①突然意识丧失②大动脉(股动脉、颈动脉)搏动消失③叹气样呼吸或呼吸停止④突发面色苍白或紫绀⑤不能闻及心音⑥不能测出血压⑦瞳孔散大、固定⑧肛门括约肌松弛基本概念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指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救护人员为恢复其生命活动和智能所采取的一切抢救措施,即用心脏按压或其它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电除颤纠正VF/VT,及药物治疗等。心肺脑复苏
脑复苏(cerebralresuscitation)——对脑受缺血、缺氧损伤以后所采取的减轻CNS功能障碍的措施。因此,目前将CPR改称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ation,CPCR)。CPR主要目的是为脑和其他重要脏器提供含氧血流,最终目的是恢复智能即脑复苏。时间
人体各脏器在常温下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时间
4~6分钟超过此时限,即可严重威胁生命或引起CNS严重后遗症、并发症。
大脑
4~6分钟小脑10~15分钟延髓20~25分钟脊髓45分钟交感神经节60分钟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肝细胞l~2小时肺组织>2小时心脏骤停与复苏心脏骤停时间是复苏成功的关键!(Time!Time!Time!)4分钟内50%可被救活4-6分钟10%可以救活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10分钟以上<1%心肺复苏的前世今生
公元200年左右《华佗神方》一书的“急救奇药方”中记载“自缢急救的方法”……一人以手按胸上,数动之;一人摩肘臂胫屈伸之……并用人对口以气灌之,其活更快。
(一)古代心肺复苏公元200—300年,晋代葛洪包含现代人工呼吸基本要领?《肘后备急方》介绍自缢急救“徐徐抱解其绳,不得断之。…悬其发…塞两鼻孔,以芦管纳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更递嘘之…”
西方医学有记载的心肺复苏一般认为始于圣经关于口对口人工呼吸为最早文字记载,公元896年(口对口人工呼吸的雏形)。
1.生命与温暖——保持温暖加热法(持续到19世纪)2.物理和触觉刺激——基于把病人唤醒的初衷,采用强烈外部物理和触觉刺激,如:叫喊、水泼、殴打、撕咬、火烙以试图唤醒病人,甚至鞭苔都曾用于复苏的尝试,后来也被原始复苏组织引用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
唤醒法(持续到20世纪)鞭打法3利用体位复苏滚桶法马背颠簸法(1812年)
Boehm用猫作胸外心脏按压的动物实验(1878年),Koenig人体胸外心脏按压实验(1883年)。
Koenig、Maass医生可能是第—个成功应用胸外心脏按压技术维持循环的人。胸外心脏按压Timeislive!
1960年,考恩霍文(Kouwenhoven)、裘德(Jude)和尼科保克(Knickerbocker)医生重新研究,发现并描述、介绍了胸外按摩(closedchestmassage)。
心肺复苏史上最重要的又—个转折点,胸外心脏按压术被推广使用。胸外心脏按压术
对生的渴望促使心肺复苏进步,原始的复苏措施到20世纪60年代逐步演变形成现代心肺复苏方法。1956年BoloZoll(卓尔)首次报道
应用电击除颤/复律抢救成功一例室颤患者。
1958年美国Pater
Safar(沙华)发明口对口人工呼吸。
1960年
Kouwenhoven(考恩霍文)发明胸外心脏按压术(二)现代心肺复苏现代心肺复苏的标志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里程碑规范的、经典的心肺复苏操作程序“ABC”程序AHA推广与规范——ABC1963年,AHA在医务人员中普及ABC复苏程序。1966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国家社会研究院发行了当代著名的题名为“猝死和伤残:现代社会忽视的疾病”的报告。1966年,美国医学会(AMA)举行了一次国家会议,大会建议所有院前急救人员均应达到最低标准训练要求——熟练使用徒手CPR。
心肺脑复苏的概念1974年,美国心脏学会(AHA)CPR&ECC1980年,AHA对指南进行了第一次更新
1985年,第四届全美复苏会议(CPCR))“生存链”的概念
(ChainofSurvival)
1992年10月,AHA正式提出了“生存链”的概念,认为心脏骤停后获得最高的存活机会得益于生命链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生存链的提出是现代心肺复苏领域内的第一次革命性飞跃。
1979年,体外自动除颤器(AED),现代心肺复苏第二次革命性飞跃。电击除颤和电复律的诞生,是心肺复苏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无疑是掀开了医学史上崭新的一页。
人工心脏起搏器、ICD的问世,是现代心肺复苏第三次革命性飞跃。CPR指南变迁基本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A-开放气道(airway)B-人工呼吸(breathing)C-建立循环(circulation)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lifesupport,ALS)D-药物治疗(Drug)E-心电监护(electroniccardiogram)F-心室颤动治疗(fibrillationtreatment)持续生命支持(persistentlifesupport,PLS
)
G-病情评估(gauge)H-低温(hypothermiaorhumanmentation);I-重症监护(intensivecareunit,ICU)
三阶段九步骤(A—I)AHA2015复苏指南2015年10月15日,新版《美国心脏学会CPR和ECC指南》隆重登场。时隔5年,AHA会对指南的哪些部分进行更改?是否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成人双人徒手心肺复苏演示心肺复苏车鹏刘思思.mp42015更新:建议对生存链进行划分,把在院内和院外出现心脏骤停的患者区分开来,确认患者获得救治的不同途径。理由:不论骤停发生在何处,所有心脏骤停后患者的治疗护理都会汇集到院内,一般在重症监护室提供心脏骤停后的救治。而在汇集到院内之前,这两种情况需要的架构和流程两大元素大不相同。院外更依赖于社区获得救助。院外心脏骤停
院外:1、依赖社区帮助,尽早识别与呼救(小于10s),分
工合作。(公共场所获救机会远大于私人住宅中)
2、调度者利用社会媒体(如手机)指导施救者施救
(没有反应+没有呼吸/呼吸不正常)院外复苏的建议:1、在很可能有目击者的院外心脏骤停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公共场所,实施公共场所除颤方案(如机场、运动设施、赌场等)2、(调度员帮助旁观者识别)如果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调度员应假设患者发生了心脏骤停,应及早心肺复苏。3、未经训练的非专业施救者可自行或在指导下进行单纯胸外按压(Handonly)式心肺复苏。4、仍然建议经过培训者实施按压的同时给予人工呼吸(30:2)。院内心脏骤停院内:强调团队协作来增加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依赖快速反应小组(RRT)或紧急医疗团队(MET),重视监测与预防能有效减少心脏骤停的发生。变化一:按压的频率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足。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100至120次/分)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确保单位时间内的有效按压)变化二:胸部按压深度
婴幼儿:4cm儿童到青春期前:5cm青春期与成人:5-6cm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
新指南认为,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超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指南也指出,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而是过浅。变化三:胸廓回弹充分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原指南仅建议,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如果在两次按压之间,施救者依靠在患者胸壁上,会妨碍患者的胸壁会弹。变化四:按压中断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时间与次数!中断时间限制在10s以内!变化五:按压时的通气
1、无高级气道:成人与青少年30:2
儿童和婴儿30:2(1人),15:2(2人)。2、有高级气道:不分年龄,6秒一次,10次/min。
(不再是一个范围)理由:避免过度通气,影响血液循环。
先给予电击还是先心肺复苏?
当可以立即取得AED时,对于目击成人心跳骤停,应尽快除颤。无法立即除颤的,可先行心肺复苏,待准备好设备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有研究表明先心肺复苏1.5-3min再电击,和先电击再心肺复苏,患者预后无差别。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心肺复苏的替代技术和辅助装置
无证据表明使用机械胸外按压装置相对于人工按压更有优势,但是可在特殊条件下运用:施救者有限,时间长,低温,移动救护车,血管造影室,准备体外复苏期间。徒手胸外按压仍然是治疗心脏骤停的救治标准!心肺复苏中药物的使用
加压素(2015版删除!)指南中的重要更改,因无论单用加压素,还是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相对于单独使用肾上腺素并无优势。所以为简化流程,将加压素从成人CPR流程中去除。肾上腺素(指南中四次提到!)对于心律不可电击的心脏骤停患者,建议尽早使用肾上腺素。研究表明及早使用肾上腺素可以增加ROSC(自主循环恢复)、存活出院率和神经功能完好存活率。心肺复苏中药物的使用
肾上腺素用法肾上腺素在心跳骤停时的用法是1mg静脉注射,每3-5min重复1次,一般不推荐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素。剂量过大或静脉注射速度过快时,可引起血压骤升,甚至有诱发脑出血的危险。(对复苏成功后患者的预后有影响?)心肺复苏中药物的使用
纳洛酮指南指出,对于已知或疑似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患者,救治同时可以给予患者肌肉注射或鼻内给予纳洛酮(纳洛酮2mg滴鼻或0.4mg肌注)。根据患者反应情况,在4分钟后重复给药。尽管没有证据表明,纳洛酮给药能够帮助心脏骤停患者,但提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乡学院《现代食品营养与安全自科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配器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届山东省临沂市经济开发区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高台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
- 广东韶关曲江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数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 2025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考点提分】
- 2025公司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有答案
- 2025年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4A
- 2024-2025企业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名校卷】
- 2025年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A卷】
- 金华兰溪市卫健系统普通高校招聘医学类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考一模数学模拟试卷(含详解)
- 道路普通货运企业安全生产达标考评方法和考评实施细则
- DB15T 3516-2024野生动物救护站建设规范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完整版2025年
- 2025届广东省燕博园联考(CAT)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测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能源消防安全课件
- 演唱会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届河北省邢台市名校协作高三下学期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T-BSRS 128-2024 核医学放射性废液快速处理技术要求
- 2025年铁路小型养路机械市场分析现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