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的摩尔体积(课件)高一化学_第1页
气体的摩尔体积(课件)高一化学_第2页
气体的摩尔体积(课件)高一化学_第3页
气体的摩尔体积(课件)高一化学_第4页
气体的摩尔体积(课件)高一化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物质的量第二课时气体摩尔体积1、通过视频了解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有哪些?2、为什么引入气体摩尔体积??引课视频:气体摩尔体积学习目标1.由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三个因素出发,讨论1mol不同状态物质体积大小的决定因素,最终形成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逐步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2.由公式

逐步建立气体体积与气体物质的量间的换算关系,熟练掌握22.4L·mol-1的应用,逐步形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思维习惯。3.初步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简单推论,并能将该推论应用于有关气体的体积、压强、物质的量间的关系判断或计算,培养化学学科必备的科学探究精神。固体物质液体物质气体物质一、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微观分析)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几乎相等粒子间距d气体粒子间的距离远大于粒子本身的直径固体液体粒子间的距离非常小}固体、液体体积决定}决定气体体积物质的体积粒子数目粒子间距粒子大小同温同压,1mol(粒子数目相同)不同物质的体积大小(数据验证)气体0℃,101kPa时的体积/L液体20℃时的体积/cm3固体20℃时的体积/cm3H222.4H2O18.0Fe7.12O222.4H2SO453.6Al10.0课本P52思考与讨论结论:相同的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固体或液体的体积是不同的,但气体的体积几乎相同。原因:相同的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固体或液体的粒子大小不同,体积不同;但气体的粒子间距离几乎相同,所以体积相同。二、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与符号: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可理解成1mol气体的体积。单位:L/mol(L·mol-1)2、表达式与单位:3、数值:记住:标准状况(0℃即273K,101KPa)Vm≈22.4L/mol

气体摩尔体积数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取决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气体摩尔体积为定值,但不一定相等。气体nVVm(标况)NH3amolbLCO21molH20.2molHCl3.36LSO2和O20.8molSO2和0.2molO2SO2和O20.5molSO2和0.5molO2课堂练习1:完成下列表格

22.4L4.48L0.15mol22.4L22.4L

L·mol-122.4L/mol注意:气体摩尔气体适合于单一气体,也适合于混合气体

V=nV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常温常压下,11.2L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B.标准状况下,22.4LH2和O2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18gH2O的体积是22.4L。D.0.5molCO2的体积是11.2L。

课堂练习2:

B特别提醒:标准状况(0℃,101KPa)下,HF、NO2、SO3、CCl4、H2O、酒精等不属于气态。思考:Vm=22.4L/mol的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dVTP其他条件不变时dV若升温加压,对距离的影响等同,则体积不变。Vm不变4.气体摩尔体积的影响因素:气体摩尔体积的影响因素:温度和压强。三、阿伏伽德罗定律1、概念: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适用于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对固体和液体不适用。2、适用范围: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下列气体中,Cl2

、H2

、O2

、N2

微粒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从小到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练习3:

N(Cl2)=N(H2)=N(O2)=N(N2)n(H2)<n(N2)<n(O2)<m(Cl2)n(Cl2)=n(H2)=n(O2)=n(N2)从PV=nRT可以得出:P、V、n、T四个变量中,如果固定其中三个变量的值,另一个变量会怎样?。推论1:“三同定一同”即: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中只要有“三同”,则必有“第四同”。4、推论理想气体方程式:PV=nRT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T为温度,R为常数。相等从PV=nRT可以推:若P、T相同n与V什么关系?若V、T相同n与P什么关系?若P、n

相同

V与T什么关系?若V、n相同

P与T什么关系?若T、n相同

V与P什么关系?…………正比正比正比正比反比“二同得一比”推论2:“二同定一比”即:温度、压强、体积、分子数(物质的量)中只要有“二同”,则其他两个一定成比例。从PV=nRT能否推出同温,同压下,密度与摩尔质量的关系?PV=nRT

PM=ρRT推论3:若P、T相同

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你现在知道为什么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原因了吧主要的几个推论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发生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A.1:4B.1:2C.1:1D.2:1课堂练习4(课本P57T2

)B同温同压下,向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等质量的O2、O3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B.两种容器的体积之比为2∶3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是3∶2A课堂练习5:(1)某氯原子的质量是ag,12C原子的质量是b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2)12.4gNa2R含Na+0.4mol,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含R的质量为1.6g的Na2R,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_。(3)CO和CO2的混合气体18g,完全燃烧后测得CO2体积为11.2L(标准状况)。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g·mol-1。(4)已知某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g·mol-1。(5)已知同温同压下,某气体相对H2的密度为22。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g·mol-1。课堂练习6:12a/b或aNA62

g/mol160.1mol322844拓展:求解气体摩尔质量的“五方法”

(1)M=m/n,该公式表示的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物质确定,其摩尔质量就确定。不能认为摩尔质量与质量成正比,与其物质的量成反比。(2)M=m(一个粒子)·N,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质量。(3)M=m(一个原子)÷[1/12m(12C)],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即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4)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M=ρ×22.4(g·mol-1)。(5)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相对密度(D=ρ1/ρ2):=D。NnmV÷NA×NA×M÷M÷Vm×VmN以物质的量(n)为中心构建质量(m)、体积(V)、粒子数(N)之间的认知模型:微观量宏观量物质的量课堂小结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PV=nRT1.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如果不相同,请你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A.气体的分子大小不同B.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C.气体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D.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不同B课堂达标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数相同的气体体积一定相同B、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C、同温同压时,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相等D、常温常压时,6.02×1023个气体分子的体积为22.4LE、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中含有NA个单质分子F、标准状况下,1molH2O的体积是22.4LG、常温常压下,32gO2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CE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1molH2和1molH2O一定具有相同的体积B.常温常压下,等体积的O2和H2的物质的量相同C.同温同压下,O2和H2的密度之比为16∶1D.同温同压下,同容积的两个容器,一个盛有NO,另一个盛有N2和O2,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分子总数A4、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B5、(1)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分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