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第3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教学_第1页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第3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教学_第2页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第3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教学_第3页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第3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教学_第4页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第3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第1页在年11月17日公布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中国“天河二号”以比第二名美国“泰坦”快近一倍速度连续第四次取得冠军。第2页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3页电子计算机空间科学技术基因工程清洁能源说一说:结合上述图片说一说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第4页人类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并伴随生产发展显示出越来越主要力量。纵观科技发展轨迹,它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促进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巨大进步。第5页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第三次产业革命

人类历史上三次产业革命说一说:三次产业革命分别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第6页第一次产业革命蒸汽时代第二次产业革命电气时代第三次产业革命信息时代

三次产业革命生产力三次飞跃引发进入进入进入第7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一个在历史上起推进作用、革命力量。第8页材料一:据统计,我国现阶段高新科技产业人均产值,是传统工业人均产值5~10倍,是手工业50~100倍。

材料二:资料表明,假如以产品单位重量价格比来计算,钢材为1,小轿车为5,彩电为30,计算机则为1000。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972年发射地球资源卫星,投资总额为2.7亿美元,而第一年就回收了14亿美元。

说一说:上述材料表明了什么?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决定性原因。第9页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青藏铁路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第10页我国在科技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我国科技人才“质量”偏低,尤其缺乏拔尖人才和战略科学家。在科学知识生产方面占世界总量比重较小,国际科学论文产出百分比仅占世界4.38%。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研机构尤其是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力量较弱,且资源难以整合,大学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第11页我国必须加紧发展科学技术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即使有了很大提升,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地方。要快速提升我国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必须加紧发展科学技术。第12页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第13页

归根到底经济竞争科技竞争教育竞争人才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基石。国际竞争……第14页受教育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第一需要教育关系子孙后代,包括千家万户,和广大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面对日益激烈市场竞争、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接收良好教育,已逐步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第一需要和终生受益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命运。第15页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地位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中国未来发展,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第16页议一议:经济、科技、教育、人才之间关系怎样?

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培养人才靠教育。第17页三、科教兴国第18页

1995年5月6日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年,中央同意印发《-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议一议:我国为何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基石。中国未来发展,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有利于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地位;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19页说一说: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加强哪两个方面创新?为何?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因为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决定性原因。在激烈国际竞争面前,假如我们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局面。而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首要是提升教育创新能力。

第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