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检测试题请看提示:1.本试卷共6页,第1至30题为单项选择题,第31至32题为非选择题。2.本次考试用时4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选择题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认为“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据此可知,隋文帝最的大作为是()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C.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D.开通了大运河2.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底蕴。隋朝时开通的贯通南北的重要工程是()A.都江堰 B.大运河 C.赵州桥 D.万里长城3.唐山的滦河流域,是隋炀帝征辽东时隋军的必经之地,那时当地人民被大批征调服役,倍遭蹂躏。由此可见,隋炀帝()A.纵情享乐 B.奢侈无度 C.不恤民力 D.加强统治4.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A.提倡节俭 B.爱民如子C.善于纳谏 D.勤于政事5.郭沫若评价武则天时说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在历史上有很大争议,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这主要是因为()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C.执政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D.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6.七(1)班历史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一些关键词:“重视文教,编修图籍”、“兴修水利”、“年号开元”,据此可知他们探究的历史人物是()A.杨坚 B.李渊 C.李世民 D.李隆基7.唐朝时创制的一种农业生产工具,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这种工具是()A.翻车 B.筒车 C.水排 D.曲辕犁8.如图描绘的是唐代前期十分流行的中亚胡旋舞。从中可以反映唐朝()

莫高窟唐代壁画

A.政府重视美术教育 B.边疆形势逐渐紧张C.兼收并蓄外来文化 D.国力开始由盛转衰9.唐朝时,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益州(成都)为两个中心。扬州、益州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时称“扬一益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手工业的发展 B.“坊”“市”分离 C.商业发展的繁荣 D.中外交往的频繁10.唐玄宗统治后期,唐朝爆发了持续八年之久的战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此战乱是()A.朱温建立后梁 B.黄巢起义 C.藩镇割据 D.安史之乱11.某同学整理了关于隋唐历史的笔记,如果按写对一句得1分的标准,他可以得()①589年隋灭陈,统一了全国②唐初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国力达到顶峰③僧一行通过天文观测制定了《大衍历》,还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A0分 B.1分 C.2分 D.3分12.掌握史事可从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结果等要素入手,小明同学对“黄巢起义”这一史事进行了整理,其中②属于()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人民赋役繁重②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③黄巢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攻入长安④874年,王仙芝在河南起义A.起义的原因 B.起义的结果 C.起义的过程 D.起义的影响13.下图是五代更替时间轴。据时间轴可知,五代时期()A.经济发展迅速 B.藩镇割据加剧 C.政权更替频繁 D.国家疆域扩大14.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军队三次掘开黄河堤防拒敌,造成连年水灾,人民流离死亡。农民被迫反抗,要求消灭割据,建立统一国家。这表明()A.南方经济取得一定发展 B.社会危机下人民渴望统一C.分封同姓酿成八王之乱 D.安史之乱造成了巨大破坏15.唐朝时期,我国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其中,其首领被封为“云南王”的是()A.吐蕃 B.靺鞨 C.突厥 D.南诏16.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能力。下面为《步辇图》局部,描习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与这幅画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文成公主入藏 B.金城公主和亲 C.唐蕃会盟 D.“和同为一家”17.“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诗句能补证“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是()A.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18.日本学者木宫泰彦在《日中文化交流史》中指出,唐朝300年间,由于学生、学问僧学习和带回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这说明,当时日本的前进主要得益于()A.鉴真东渡 B.遣唐使来华C.玄奘西行 D.张骞通西域19.他的西行东归,铸就了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根据他的游历最终写成了()A.《全唐诗》 B.《大唐西域记》 C.《步辇图》 D.《千金方》20.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这段话强调了()A.唐朝文化的优越 B.朝鲜文化的独特C.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D.民族交流的重要性21.海外的华侨、华人往往称自己是“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海外华侨、华人自称为“唐人”的原因是()A.唐朝在世界历史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B.他们喜欢唐朝的服装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唐朝的文化先进22.唐代两位高僧不忘“西行”和“东渡”的初心,在历史上各自留下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通了丝绸之路C.促进了中外交流 D.扩大了唐朝疆域23.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手抄书得以解脱得益于()A.纸的发明 B.毛笔的改进 C.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D.文化的发展24.孙思邈在著作中总结了唐以前历代医家的医学理论和治疗经验,对医学和药物学作出巨大贡献,这部著作是()A.《伤寒杂病论》 B.《唐本草》 C.《千金方》 D.《神农本草经》25.唐朝时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名家辈出,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下列选项,符合“浓郁的浪漫情怀”“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特征的诗人是()A.骆宾王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26.韩愈提出的“道统论”认为先王之道有一个远比佛教更早的,自尧舜传至孔子、孟子的传道顺序,先王之道实际上就是儒家倡导的“仁义之道”。在此韩愈意图()A.弘扬佛学 B.进行思想解放 C.复兴儒学 D.抨击儒学27.下图漫画描绘场景发生于北宋初年,图中主人公此举的目的()A.避免地方官吏的贪污腐败 B.把军权集中到皇帝手中C.保证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D.削弱相权,分化事权28.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武则天的()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29.下表为北宋科举考试中文举与武举录取人数的统计,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类别开科(榜)录取总人数平均每年录取人数文举81360武举288685A.服务于崇文抑武方针 B.科举制度日趋完善的产物C.阻碍思想文化的发展 D.宋代轻视武备军队的表现30.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富国而非富民为目标,夺商人、地主、农民之利归国家财政,几乎把整个社会作为“取财”的对象。新法损害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导致变法的社会基础丧失。材料表达的是王安石变法()A.实施的背景 B.改革的内容 C.取得的成效 D.失败的原因卷II(非选择题,共40分)31.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制度创新】材料一隋文帝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初步实行科举制。隋炀帝创设进士科,正式确立了科举制。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唐朝贞观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首创“殿试”亲自面试考生。——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1)依据材料一,完善“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的知识构建。据材料,指出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何影响?【治国之道】材料二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2)依据材料二,归纳“盛世”和“鼎盛”局面出现共同原因?【盛世气象】材料三图1长安城平面图图2颜真卿作品图3唐蕃会盟碑图4玄奘西行(3)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简要评述图1长安城的历史地位?图2反映了唐朝哪一方面的盛世现象?(4)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图3反映了民族交往的哪种方式?图4人物西行的目的是什么?他身上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5)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32.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央集权的加强】材料一(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制度名称?材料二(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普曰:“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2)依据材料二,指出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为“稍夺其权”,北宋在地方采取了什么措施?【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时期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指出图中接受唐玄宗的册封,号怀仁可汗的是哪一民族首领?(要求写出字母)材料四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4)依据材料四,指出唐初统治者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为解决该问题,唐朝先后在西域设置了哪些机构?(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以上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七年级历史答案请看提示:1.本试卷共6页,第1至30题为单项选择题,第31至32题为非选择题。2.本次考试用时4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选择题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题答案】【正确答案】C【2题答案】【正确答案】B【3题答案】【正确答案】C【4题答案】【正确答案】C【5题答案】【正确答案】C【6题答案】【正确答案】D【7题答案】【正确答案】D【8题答案】【正确答案】C【9题答案】【正确答案】C【10题答案】【正确答案】D【11题答案】【正确答案】C【12题答案】【正确答案】D【13题答案】【正确答案】C【14题答案】【正确答案】B【15题答案】【正确答案】D【16题答案】【正确答案】A【17题答案】【正确答案】A【18题答案】【正确答案】B【19题答案】【正确答案】B【20题答案】【正确答案】C【21题答案】【正确答案】A【22题答案】【正确答案】C【23题答案】【正确答案】C【24题答案】【正确答案】C【25题答案】【正确答案】B【26题答案】【正确答案】C【27题答案】【正确答案】B【28题答案】【正确答案】B【29题答案】【正确答案】A【30题答案】【正确答案】D卷II(非选择题,共40分)【31题答案】【正确答案】(1)内容:①:确立;②: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影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