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现代史)发展线索(1949-至今)19491956196619761978过渡时期全面建设十年文革两年徘徊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92年十四大新阶段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军事前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2)理论准备:1949.6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3)政治准备: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历史纵横:P160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科学概念,即“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他认为,在现阶段的中国,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是领导力量,工农联盟是基础力量。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一)成立背景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地点1949.9.21;北平任务筹建新中国参会人员各党派、各团体等662人(特点:广泛性、民主性)内容①确定国名、首都、国旗、国徽、国歌、纪年。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性质(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③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职责代行全国人大部分职权性质全国最高权力机关、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地位: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二)建国筹备
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天安门广场2、新中国成立意义: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毛主席走到麦克风跟前,庄严而兴奋地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标志:开国大典:改变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三)新中国成立①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②占全国人口2/3的新解放区农民仍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③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乘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物价飞速上涨。国内:
连年战乱和天灾使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1949年,全国1.2亿亩土地受灾,灾民达4000万;相比1936年下降:重工业约70%,轻工业约30%,农业约25%。美国等西方国家与台湾当局联合对我进行经济封锁、政治打压和军事威胁。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国际:二、人民政权的巩固两大任务: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发展经济阅读教材P160-162,为了巩固新政权,做了哪些努力?学习聚焦:土地改革、稳定物价、剿匪镇反、抗美援朝,是巩固人民政权紧迫而又必要的重大决策,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剿匪镇反土地改革稳定物价抗美援朝21134二、人民政权的巩固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至1950年夏,基本歼灭大陆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西藏和平解放(一)军事:剿匪镇反①背景:A.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B.直接原因: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尚有约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二、人民政权的巩固(二)经济:(1)土地改革(1950-1952底)②目的: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③经过:A.开始标志: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翻身农民热烈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实施④意义:①使农民摆脱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③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材料:在当时,民族资产阶级他们自以为身价很高,看不起共产党。认为共产党是“土包子”,没有开过工厂,没有做过大买卖,无法把国民党遗留下来的烂摊子收拾好。如果给共产党打分数,那么军事打100分,政治80分,经济0分。同时,他们又看到新成立的人民政府控制市场的能力还有限,于是,就在市场上放肆地兴风作浪从1949年4月至1950年2月,接连掀起了四次物价上涨大风潮。——翟昌民《回首建国初》,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P58陈云陈毅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全面恢复毛泽东: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背景:①国家财政困难。②投机商人的不法行为导致物价上涨,市场混乱。目的:为制止投机者制造的混乱,稳定物价实质: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夺市场领导权的斗争1950年春物价趋于稳定。“银元之战”(行政、法律手段)“米棉之战”(经济手段)统一财政经济①物价趋于稳定政府②赢得人民的信任③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二、人民政权的巩固(二)经济:(2)稳定物价(1949-1952)与统一财经这张60亿圆的钞票,在当时只值百分之一块银元。按当时上海一石米的价格是金圆券4.4亿元计算,这张60亿圆纸币只能买到88粒米。二、人民政权的巩固(三)军事措施:2、抗美援朝(1950.10-1953.7)(1)背景:①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②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材料:大家都明白,如果不是美国军队占领我国的台湾、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打到了我国的东北边疆,中国人民是不会和美国军队作战的。但是既然美国侵略者已经向我们进攻了,我们就不能不举起反侵略的旗帜,这是完全必要和完全正义的。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第184页(2)目的:(3)过程:1950.6.25美武装干涉,侵犯台湾海峡和东北朝鲜内战爆发1950.6底南朝鲜军队和“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1950.10初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0.10朝鲜战争1950.10-1953.7美国签订《朝鲜停战协定》1953.7.27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二、人民政权的巩固(三)军事措施:2、抗美援朝(1950.10-1953.7)冰血长津湖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P162史料阅读:(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④影响①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创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②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③形成以舍生忘死、敢于斗争为内涵的抗美援朝精神;④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⑤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⑥稳定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国际:①二战后,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②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等敌视政策;③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国内: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一)背景:美国海外驻军和军事基地新中国成立之后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怎样的?“除了苏联,没有外国代表参加北京的开国典礼。”
—《泰晤士报1949.10.3.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二)外交总方针/总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政策解决的问题内容影响“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如何对待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对待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如何对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站在社会主义阵营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在国际交往中不致于处于孤立地位改变了我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国家利益是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此外制定外交政策还要依据国家实力、国际环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成就A.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交,迎来一次建交高潮,同时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特权。1949-1956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一边倒”政策,倒苏、倒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和社会制度的革命外交(阶级外交),也局限了新中国外交的进一步发展。(1)1952-1953年出现外交“断流”的原因?
年份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建交国家1091001(2个代办级)33(2)1954年后出现外交新局面的原因?周恩来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成就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背景①抗美援朝胜利结束,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②为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目的发展同邻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形成过程①提出:1953年12月,中国和印度开始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内容:1954年,周恩来同印度、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准则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特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国家利益至上,和平、务实外交,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意义①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③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成就C.参加日内瓦会议时间1954年目的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结果因美国的阻挠,会议并未解决朝鲜问题。由于中国的努力,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意义A.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B.显示了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印度支那:中南半岛,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半岛,主要包括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和越南,这次会议主要想解决越南、老挝、柬埔寨与法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最后实现停战。◎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成就D.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时间1955年4月特点结果影响A.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B.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的进展。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E.外交新进展:从1954年9月至1956年,中国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会后代表纷纷请周总理签名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一)经济领域: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①提出:1953年②内容: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生产力发展),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生产关系变革)③特点: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同时进行概念阐释:
过渡时期(1949-1956)
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个时期,也就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时期。两大任务: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一)经济领域: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生产关系的变革:三大改造(1953—1956)①概况: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下面的饼状图反映我国的经济成分有什么变化?说明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意义?②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③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包括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基本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一)经济领域: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3、生产力的发展:“一五”计划(1953—1957)根据“一五”计划的成就,说明“一五计划”工业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有什么意义?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地区。成就:鞍山钢铁、长春一汽、沈阳一机、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康藏、新藏和青藏公路等。意义:积极: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不足:工业分布不合理;工业结构不合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①重工业基础薄弱;②巩固国防的需要;③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二)政治领域: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五四宪法召开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容意义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宪法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体现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②确立了三大政治制度,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根本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暑假读书心得(15篇)
- 清明交通安全教育课件
- 全国青岛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专题一第6课《阅读材料 用编程的思维看世界-为什么要学编程》教学设计
- 有关安置房买卖合同集合(17篇)
- 公司的年终工作总结(6篇)
- 《冷藏干燥机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课件
- 正式教师的辞职报告(16篇)
- 《放射诊疗许可讲解》课件
- 2025年高三家长会发言稿范文(19篇)
- 浴场防水施工方案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级工程测量员(三级)技能认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含教师卷和学生卷)及调查结论
- 2024年资格考试-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检查员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医学教材 《疟疾》课件
- 年产6万吨饲料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甲乙丙资信
- 环境致病菌监控程序文件
- 冷却水预处理(预膜)方案
- 完全竞争市场习题及答案
- PLC在砂处理生产线上的应用
- 高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