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时间:75分钟分值:8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图1所示是反映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处代表的历史事件分别是()图1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2.图2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选官制度。该制度正式确立于()图2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3.《“隋何以亡”新论》一文指出:“隋朝的速亡只是由于炀帝在国家立足未稳的情况下不计代价地肆意征伐,穷兵黩武。”下列史实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南下灭陈 B.开凿大运河C.营建东都 D.三征辽东4.“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本镇守太原的他趁机起兵反隋,并于618年建立唐朝。”该材料中的“他”指的是()A.杨坚 B.杨广 C.李渊 D.李世民5.贞观六年(632年),太宗对侍臣说:“纵观古代的帝王,有的兴起,有的衰亡,好像有了早晨就必有夜晚一样,这都是由于耳目受到蒙蔽,不了解当时政治的得失,忠诚正直的人不敢直言劝谏,邪恶谄谀的人却一天天得势,君主听不到自己的过失,最终自然走向灭亡。”为此,唐太宗()A.注重学识,创立科举制 B.发展经济,改革税制C.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D.整顿吏治,裁减冗员6.贞观年间,唐太宗曾对大臣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唐太宗这段话可用于研究()A.科举取士制度 B.三省六部制度C.藩镇割据现象 D.重农抑商政策7.“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以上诗歌是对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评价。材料中“女皇帝”的突出贡献是()A.创立殿试制度 B.戒奢从简,虚心纳谏C.重视地方吏治 D.制定法律,减省刑罚8.唐朝人才云集,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人先后任宰相……开元年间,唐朝的影响力遍及世界。材料反映出国家繁荣昌盛的关键在于()A.重用人才 B.重视科技 C.发展教育 D.发展经济9.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中描绘的景象反映了()A.唐高祖时期建立唐朝 B.唐太宗时期经济发展C.武则天时期开拓边疆 D.唐玄宗时期进入鼎盛10.杜甫在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句描绘了唐朝的()A.农业成就 B.手工业成就C.商业繁荣 D.社会风气11.760年,杜甫拖儿带女从长安、洛阳逃难到四川成都。他在《恨别》中写道:“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由此判断,杜甫一家逃难的主要原因是()A.罢官免职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唐朝灭亡12.“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诗句。唐末农民起义()A.推动了文化发展 B.推翻了唐朝统治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动摇了唐朝统治13.图3所示内容共同说明了唐朝()唐太宗得到西北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唐中宗时,唐朝的宫廷球队与吐蕃球队展开马球比赛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图3A.中外交往频繁 B.政治制度完善C.民族关系和睦 D.江南地区开发14.贞观年间,唐太宗同意突厥等众多民族迁徙内地,并说“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这表明当时()A.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B.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C.民族交融进一步加深 D.唐朝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15.唐朝时期,和亲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表现,颂扬这一历史现象的诗句有:“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边关大漠呈新月,雪域高原视旧家。”诗句中“西去和亲”的人()A.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B.加强了中央对西域的管理C.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D.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理16.唐朝长安城的人口中,除平民、皇族、达官贵人、兵士、佛道僧尼、少数民族外,使者、留学生、留学僧等总数不下3万人。当时来长安与唐通使的国家、地区多达300个。唐朝的科技文化、政治制度、饮食风尚等从长安传播至世界各地。这说明了唐朝()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社会生活丰富多彩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17.唐朝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A.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B.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C.求取佛经教义 D.增进两国友谊18.公元627年的秋天,大唐帝国的都城——长安,一个僧人走出了城门,一路向西,礼佛尚佛。材料中的这位僧人()A.出行目的是弘扬佛法和唐朝文化B.出行时正值唐朝的“开元盛世”C.历经艰难险阻乘船到达目的地D.口述由弟子记录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19.图4所示是小明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横线处应填()多彩的文学艺术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书法家有颜真卿、柳公权等画家有吴道子、等

图4A.阎立本

B.姚崇

C.房玄龄

D.杜如晦20.图5所示描绘的是唐代前期十分流行的中亚胡旋舞。材料反映出唐朝()图5敦煌莫高窟壁画A.政府重视美术教育B.边疆形势逐渐紧张C.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D.国势开始由盛转衰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21.(10分)唐朝在科技与文化方面有很大的建树。某中学历史社团制作了宣传唐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网页,共有四大栏目。浏览栏目内容,回答问题。栏目一天文学僧一行在唐玄宗时被征召入宫,开始专门从事天文历法的研究。他通过天文观测制定了①,还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栏目二雕版印刷术唐朝时,我国已有雕版印刷的书籍、日历等。目前已经发现若干件唐朝前期的雕版印刷品。栏目三唐诗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9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栏目四文化传承2024年11月2日,江西省首家“中华经典传习所”揭牌仪式在江西省图书馆隆重举行。“中华经典传习所”的挂牌,标志着江西省图书馆在古籍保护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浏览栏目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①处内容。(2分)(2)浏览栏目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问题?(2分)(3)浏览栏目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概括唐朝诗歌的特点。(4分)(4)浏览栏目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认识。(2分)22.(8分)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鉴真塑像玄奘西行求法(邮票)崔致远画像图6中外交流领域杰出人物(1)根据图6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时期的中外交流领域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贡献。(2分)材料二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图7政治领域杰出人物李白杜甫白居易图8文化领域杰出人物(2)从图7和图8中各选一位有关联的杰出人物,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2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文帝平时衣食简朴,后妃也不许穿华丽衣服,太子杨勇用金玉装饰自己的铠甲,文帝知道后严厉地批评他:“自古帝王从没见过奢侈华贵而能长治久安的。你身为太子,应当以节俭为重。”他统治时期,隋朝出现了鼎盛的局面。(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文帝在生活上的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朝出现鼎盛局面的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二安史之乱时,边兵大量内调,边防空虚,吐蕃、南诏乘机侵扰。为了巩固统治,唐朝政府在内地也实行“以方镇(藩镇)御方镇”的方针,在关中、关东、江淮流域广置藩镇,以求互相制约。这些藩镇不听命于朝廷,他们之间互相火拼,对抗朝廷,成为唐朝重大的政治问题。(2)材料二中“唐朝重大的政治问题”是指什么?(2分)唐朝灭亡的标志是什么?(1分)材料三五代十国的皇帝大都是武将出身,靠兵变改朝换代……这段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在各割据政权相互攻伐、兼并的过程中,又出现了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五代十国与材料二中“唐朝重大的政治问题”的联系。(2分)材料三中“这段时期”虽然政权并立,但历史的发展出现了什么趋势?(2分)24.(12分)史学家常将“隋唐”并称,在这三百多年间,中国的封建社会得到很大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工程泽被后世】材料一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运河的使用历经隋、唐、宋三代,史称“隋唐大运河”。大运河自开凿以来,即成为隋、唐、宋南北经济、文化交通大动脉,“舳舻相继,连接千里”,当时“半天下之财富,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图9大运河扬州段上航行的船只(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运河开通后所起的历史作用。(2分)【统治惠及后世】材料二隋唐时期是中国粮食储备辉煌发展的时期……隋朝修建的位于洛阳的太仓(含嘉仓)是专为皇室、京官提供俸米的粮仓,主要盛纳全国州县所交租米,并起着关东和关中之间漕米转运站的作用……构成了“以长安为中心,依靠东南地区赋税存立的”中原王朝生命线。(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粮仓设置的特点。(4分)【成就惊艳后世】材料三唐朝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有许多惊艳后世的成就。图10曲辕犁示意图图11筒车示意图图12唐三彩(3)从材料三中任选一项成就,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2分)【交往影响后世】材料四唐朝处理对外关系的时候,强调制度文化的传播和对周边国家的开放;通过人员、物质、文化的广泛流动,充分吸收各国之长,维持自身的先进性和活力,形成对周边的优势和吸引力,确保自身的中心地位。(4)请结合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说明材料四中唐朝“对周边的优势和吸引力”。(4分)

参考答案1.A2.B3.D4.C5.C6.B7.A8.A9.D10.B11.B12.D13.C14.C15.A16.D17.B18.D19.A20.C21.(1)①:《大衍历》。(2分)(2)问题:雕版印刷术至少在唐朝前期就已经出现。(2分)(3)特点:艺术成就高;数量众多;题材广泛;作者身份多样;等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4)认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开放的思维和包容的心态;等等。(2分,答出一点且符合题意即可)22.(1)贡献:促进了中外友好交往,有力地推动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2分)(2)示例:选择:唐玄宗、李白。观点:政治清明推动文化发展。(1分)论述: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出现了盛世局面。李白是盛唐时期的杰出诗人,受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环境影响,他的诗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抒发了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反映了盛唐时期的开放与自信。综上所述,政治清明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而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了文化的发展。(5分)23.(1)特点:崇尚节俭。(1分)原因: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轻徭薄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分)(2)“政治问题”: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2分)标志:朱温建立后梁政权。(1分)(3)联系: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2分)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2分)24.(1)历史作用: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2分)(2)特点:大都位于运河沿岸;集中于长安、洛阳附近的北方地区。(4分)(3)示例:成就一:曲辕犁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