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月考测试卷(二)(含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月考测试卷(二)(含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月考测试卷(二)(含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月考测试卷(二)(含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月考测试卷(二)(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月考测试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从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1.“隋炀帝建都洛阳,大兴土木,下令征调200万民工,昼夜施工。建洛阳所需木料,大都来自江南的深山老林,一根大木头要2000多人搬运。从江南到中原,千里迢迢,不少人死于途中。”材料描写了隋炀帝()A.发动战争 B.不恤民力C.急功近利 D.爱护百姓2.下图所示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A.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B.以门第作为主要参考标准C.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延续了宋代崇文抑武方针3.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当政期间,她提拔了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一批贤臣。由此可见,武则天()A.整顿吏治 B.重视人才C.改革税制 D.轻徭薄赋4.“诗果互证”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诗句能够印证唐朝盛世景象的是()A.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郑成功《复台》)5.(2024·甘肃武威中考)唐初,法律规定工商业者免除交纳税收,只交纳按资产规定的户税,同时严禁官员兼职经营商业;唐高祖诏令“食禄之家,不得与下人争利”。这些措施()A.遏制了官员贪腐行为 B.摒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D.有利于唐朝商业发展6.文成公主途经西藏地区的白纳沟时,让随行的百工艺人传授当地人民耕耘播种、纺纱织毯等,使白纳沟各项工艺迅速发展。当地民谣说:“你有千能,我有自巧,倘无公主,谁传诀窍?”材料说明()A.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B.唐朝人的生活习俗受到吐蕃影响C.西北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D.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7.唐朝政府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不断吸收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优秀文明成果,欧洲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也传入中国;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一些国家也不断学习唐朝,日本的“遣唐使”把唐朝的先进制度等传回日本。这体现了()A.日本文明是唐朝文明的延续B.唐朝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源头C.古代世界区域文明异彩纷呈D.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8.他是中医医德规范和大医精诚的制定人,被称为“药王”。他的主要成就是()A.写成《伤寒杂病论》 B.发明“四诊法”C.编写《黄帝内经》 D.编著《千金方》9.时空观念是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之一,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图中▲处对应的朝代是()A.五代十国 B.南北朝C.明朝 D.清朝10.北宋初年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国家管理的改革措施。下列属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有()①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②分化事权,削弱相权③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④武将掌握军政大权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1.下面方框内的对话讨论的是()甲:堂堂一个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乙:客观上说这一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A.宋夏议和 B.宋辽议和C.宋金议和 D.辽金议和12.下面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A.手工业的进步 B.农业的发展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城市的繁荣13.下图为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这些陶俑()A.表明当时对外贸易非常繁荣B.反映出浪漫的艺术手法C.可作为研究杂剧的一手史料D.说明当时戏剧种类繁多14.“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这反映了元朝设立行省制度的目的是()A.加强民族的交融 B.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C.完善行政机构 D.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5.《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A.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B.发展科举制度,推动教育发展C.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D.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16.小历同学正在开展某主题探究活动,搜集了下面一组图片资料。据此推断,这个主题应是()A.医学成就领先世界 B.手工技艺推陈出新C.农业技术不断进步 D.古代科技成就辉煌17.历史课上,老师给同学们讲述了明朝的一个故事(见下图)。据此可知,他们学习的内容应是()大臣宋濂请客饮酒吃饭,皇上秘密派人前去侦查。第二天上朝时,皇上问宋濂:“昨天喝酒了吗?客人都有谁啊?吃的什么啊?”宋濂全部据实回答,皇上笑着说:“你很诚实,没有欺骗朕!”宋濂听后吓出一身冷汗……A.朱元璋建立明朝 B.科举考试的变化C.明朝经济的发展 D.君主专制的加强18.1416年,郑和完成第4次下西洋任务后,出现了亚洲、非洲17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使节来华的盛况。这些史事表明郑和下西洋()A.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B.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C.促进了明朝经济发展 D.解除了东南沿海倭患19.下列一组图片展示我国古代重要成果。它们反映出的共同信息是我国古代()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B.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加强C.农业科技著作十分丰富D.农业生产技术比较先进20.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吴民之中,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这说明当时()A.官吏贪赃枉法 B.土地兼并严重C.赋税徭役繁重 D.农民安居乐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2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经济繁荣】材料一下面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4分)【制度建设】材料二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唐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4分)其对唐朝的发展有何影响?(4分)【文化发展】材料三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在朝鲜和日本的变化。——摘编自张国刚《唐朝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3)根据材料三,运用史实分别说明唐朝文化“大进”“大出”的表现。(8分)22.(16分)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繁荣的经济”为主题,探究唐宋元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请你参与合作。【发达的农业】材料一(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才达到材料所述的“天下大稔”?(4分)【发达的手工业】材料二中国有瓷都之称,瓷器制造技术高超,历史悠久。(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的具体朝代。(2分)哪个城市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2分)【发达的商业】材料三(3)材料三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名称是什么?(2分)它最早出现在什么地区?(2分)【发达的海外贸易】材料四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公元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4)材料四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请列举一个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2分)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2分)23.(24分)中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们身上凝聚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品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学者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个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材料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写怀》材料三材料四明朝一名年轻的将领,曾经作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伟大僧人”指的是谁?(2分)他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与他有关的经典著作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岳飞抵抗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侵扰?(2分)列举一例岳飞“收拾旧山河”的主要战绩。(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人物所处的时期。(2分)他的哪项重大发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2分)图2中的著作的作者是谁?(2分)这部历史巨著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2分)图3展示的是明朝时期一位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编写了哪部药物学巨著?(4分)(4)材料四中的主人公有何重要贡献?(2分)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2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12345678910BCBBDDDDAA11121314151617181920BCCBADDBDB1.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隋炀帝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去营建东都洛阳,致使民不聊生,这反映了他不恤民力,B项符合题意。2.C【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示反映的是科举制。科举制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阶层的人进入统治阶级,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C项符合题意。3.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提拔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一批贤臣说明其重视人才,B项符合题意。4.B【解析】“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杜甫回忆开元盛世的景象。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在这一时期,唐朝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国力强盛,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如城市繁荣,农村也相对富足,体现了唐朝盛世的繁荣画面,B项符合题意。5.D【解析】工商业者免除交纳税收(只交纳按资产规定的户税)减轻了工商业者的负担,有利于商业资本的积累。同时,严禁官员兼职经营商业,避免了官员利用职权在商业领域不正当竞争,为普通工商业者创造了相对公平的商业环境,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唐朝商业发展,D项符合题意。6.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材料表明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7.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D项符合题意。8.D【解析】被称为“药王”的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他编著的《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合称),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书中收集了大量的医药学资料,包括临床经验、方剂等诸多内容,体现了孙思邈的医学成就。同时孙思邈也是中医医德规范和大医精诚的制定人,他在医德方面也有诸多理念,如对医者的道德品质和医疗态度等方面的要求,D项符合题意。9.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所以该朝代是五代十国,A项符合题意。10.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注重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机构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首先,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①正确。宋朝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宋朝的宰相往往不止一人,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②正确。宋太祖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③正确。因此,A项符合题意。11.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辽朝撤军,宋朝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B项符合题意。12.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铜钱到纸币的变化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13.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可知,这些陶俑可作为研究元代杂剧的第一手史料,C项符合题意。14.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立行省和宣慰司管理地方的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项符合题意。15.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可知,元朝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A项符合题意。16.D【解析】这组图片资料中的《九章算术》是古代应用数学的代表著作,《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梦溪笔谈》涵盖众多科学领域,《伤寒杂病论》是中医重要经典。它们分别在数学、农业、综合科学、医学等不同领域取得很高成就,所以主题应是古代科技成就辉煌,而非仅医学成就领先、手工技艺推陈出新或农业技术不断进步,D项符合题意。17.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设立锦衣卫,负责监视臣民的言行,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这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加强,D项符合题意。18.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B项符合题意。19.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农政全书》都属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科技著作,曲辕犁是唐朝农民发明的新农具。它们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